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世界性
如果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是古希腊民族文化的典范,那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则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成为世人共享的文明成果。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面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界限,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203个成员组成了比联合国更为壮观的国际大家庭,它使全世界人民聚集在象征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五环旗下,同场角逐,公平竞争,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独立性
国际奥委会是“国际性的、非政府的”,“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是国际奥委会在他们各自国家的代表,而不是他们的国家在国际奥委会内的代表。”
尽管国际奥委会承认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不可分割,但国际奥委会坚决反对把奥运会作为各国政府的政治工具。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人文性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及奥林匹克格言等,其中的奥林匹克主义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核心。
现代奥运会是以“恢复古代奥运会”为名义而构建的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它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奥林匹亚德”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吸收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古代传统思想。但现代奥运会并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它是在新背景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希腊雅典正式举行。并决定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②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第一个特点是遵循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把一切都纳入到礼的轨道,所以体育文化活动也不例外。中国古代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盛行于唐代的“十五柱球戏”,柱子上就分别标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红字和“傲、慢、佞、贪、滥”等黑字,木球击中红者为胜,击中黑者为败。这个小游戏过程充分表达了娱乐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第二个特点是内外兼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儒家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行方法,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体育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偏重于在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上下功夫,不像西方古代体育追求人体美,追求力量、速度。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描述最多的古代体育莫过于武术和养生运动,这两种运动都有着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习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 注重武德,内外兼修,神形兼备历来是习武者的第一要义。在整个武术运动的习练中无处不突显出自强进取、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愉悦身心、宣泻情感、调情养志同样是中国古代体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民间体育和女子体育尤甚。
第三个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比如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出土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彩陶盆,陶盆内壁上绘有5人一组共三组的舞人在翩翩起舞。西周时的“礼射”,不只是单纯的射箭表演和比赛,而且还按等级配有不同的音乐,这可以说既是古代的体育,又是古代的艺术。还有中国武术的发展,最初的武艺主要是在军事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后来,当它逐渐脱离了军事而独立存在、自成体系时,它的艺术性也就愈来愈高。除此之外,中国古代体育中其他项目如剑舞、龙舟竟渡、秋千、蹴鞠、滑冰等,也都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性的表现。
第四个是中国古代体育缺乏竞技性。主要表现在竞技性体育项目较少和有些本来属于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后来也变成了非竞技性的体育项目。没有全国性、综合性、长期存在、形成制度的体育比赛。如田猎、武舞、秋千、武术、踢毽子等,没有或很少有竞技比赛,主要是表演给别人看,或人们的自我习练。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便存在以上四种特点。
③ 现代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世俗化。现代体育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世俗性。
2、公平性。现代体育以公平竞争为重要前提,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应当有进行竞争的机会。
3、专业化。现代竞技体育中,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运动员参赛的专业化程度逐渐加深,推动了竞技成绩的进步、体育组织严密化、体育器材现代化以及观众水平的不断提高。
4、理性化。现代体育项目规则与策略都日趋复杂。规则规定了设备、运动技术、参加条件,也规定了目标和运动员如何实现目标。策略则鼓励了理性控制的训练方式,并影响着运动参与经验和对运动员的评价。
5、制度化。体育制度机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统一项目规则,并不断改变规则使其更加合理化。同时,制度化也有助于纪录的整理和保存。
6、量化。今天的主流运动形式充满了测量和统计。所有的东西都能被量化为时间、距离或分数而进行测量或纪录。
7、纪录保持。运动成绩的诞生,是把获胜、超越、成为最好的冲动与量化相结合的产物。
④ 东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1 、中西体育的差别********
将体育视为一种文化,这本身就是体育研究的一大独特视角,它摆脱了以往 “以教育观体育”的思维羁束,开辟了多层次、多方位研究体育的先河。中西体育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化就反映了这一点。
以往对于中西体育差别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文化三层次理论为基本思路,对中西体育的思想理论层面进行比较。
有文认为,中西体育在哲学思想、医学基础、审美观念方面有显著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理论等之中,而西方体育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医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西方体育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国传统体育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西方体育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二是对中西体育进行体育性质的整体比较。
如李力研认为以中国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是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则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展现。
********2 中西体育的趋同********
东方体育和西方体育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互相交往的结果。作为东方体育的代表,中国传统体育是黄河、长江文明孕育出来的,西方现代体育则是不列巅、美利坚等文化的产物,是古代希腊和意大利罗马体育文化发展的结果。
目前,世界文化在互相开放和交往中日益趋同,中西体育也日渐走向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在封建制度中存在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形成相对独立和隔绝的体育文化,封闭性、伦理性、民俗性、宗教性、军事性较强。西方现代体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存在并发展的,呈现出竞技性、普遍化、个性化、娱乐化等发展趋向。这两种不同时代中产生和发展的体育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逐渐消除了隔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体育在被动与主动、自觉与不自觉中开始了与西方体育的冲突与交融。
如今,西方的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已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内容,西方体育中的平等竞争等观念也已日渐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体育(包括中国传统体育)。一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实际上就是中西体育互拒互斥、互渗互融的历史。中国传统武术吸取了西方体育竞赛方式,形成了散手竞技,气功引入了现代科学理论,龙舟、风筝等赋予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这些中国传统项目成为中西皆宜的竞赛和活动方式,它逐渐得到西方人的接受和认可。这表明了中西体育逐步契合的趋势。 有研究者指出,以奥林匹克主义为主的西方体育观念“和平与友谊”、“平等地公平地竞争”、“体育为大众”、“重要的在于参与”等逐渐为中国传统体育所吸收。而中国传统体育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形神相关论、动静相关论、人天相关观等构成的整体体育观也被西方体育不同程度地接受;中西体育在运动形式、方法与手段上也不断趋同,西方的摔跤、举重、拳击被中国接受,网球、橄榄球也被引入。
----------------------------------------------------------
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竞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相适应,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激烈竞争的风格。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便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产物。它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如尊重、和平、友谊、团结、公平、人的全面发展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些观念代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它是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而东方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出路。
人类对仅追求胜负与狂热刺激的西方体育竞技日感不满,人们需要更多层面的身心体验和更深邃的高情感活动。东方体育具有注重肉体和精神统一的文化价值特征,在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功能效应,成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高情感体育活动。
东方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涵着人体生命科学的丰富内容,对指导人类的保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风靡世界的今天,东方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悄然升起。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必然导致新一轮人体生命科学的革命,其最终结果必将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归宿。
-----------------------------------------------------------------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
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
世界体育的发展史表明,世界体育首先产生于东方而不是西方。
在公元前5千年古代的东方就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东方体育,不仅对后来的西方体育,而且对整个世界体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在东方体育已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人类社会并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时候,即公元前11—9世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地处南欧的古希腊,罗马都还处在稚气的神话时代,其体育自然也才刚刚起步,经过公元前8—5世纪的创造和发展,西方才形成了不同于东方体育并具有鲜明西方色彩的体育类型。至此,西方体育才初步形成。世界体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由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体育交相辉映,平行而不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公元2—10世纪,东方的亚洲和北非的多数国家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东方体育在良好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保持其兴盛发达的状况,并越来越趋向于成熟。此时的西方体育,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之同一时期的东方体育远为落后和贫乏。
但是,从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而使西方体育开始进入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西方体育逐渐摆脱落后状态,并从战争和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现象。
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和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是两股不同的文化源流,显然,东西方体育文化必须带有各自核心文化的色彩和特征。同时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逐渐意识到近代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与体格的具体价值。
2、1 东方体育文化 以中国、日本、印度、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东方体育,都由于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而使他们在古代所形成的兴旺发达的状况在近代未得到进一步充分的发展,从而使东方体育进入了一个停滞和哀落的时期,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方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缩小了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上与西方的差距,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文化和科技上的高速发展,使以亚洲诸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在与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西方体育的相互交汇,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就中国而言,经过世代的传承,擅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质;形成了以养身健体、道德培养为主要目的,并高度吻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由这种文化所锻造的民族性格的体育形态:形成了一个结构稳定,区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体育形态的独立体育文化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相继传入中国,从而使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汇和融合,并逐步形成了一种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迁移和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2、2 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十分重视对青年的身体训练,公元前300多年前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的教育设计中,规划了各种年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二阶段(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教育家洛克首先提出了“三育学说”,即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强调“健全之精神,富于健全之身体”。第三阶段(十九世纪产生革命后),当时德国体操盛行,与此同时,美国球类运动,法国体育也都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举重以及各种球类运动等。这些运动特别强调肌肉锻炼和体格健壮。研究表明,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是和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有关,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19世纪末,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和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同时,西方社会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缺乏运动以及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因而对竭力想摆脱这种状况的西方人来说,东方体育中的许多体育思想和运动方式,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3、3 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
东方体育文化强调“内意识”的养生健体能力,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练“外形”而改善人体“内环境”的能力,我们应将这两种不同的能力培养和教育融为一体,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健身锻炼能力、竞技和竞争能力、自立和应变能力、娱乐消遣能力,还应从学生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中去探索其内在涵义都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实质,能力培养必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的习惯,体现“因才施教,全面育人”的内涵,从而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为培养和塑造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青年一代打下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⑤ 东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自古以来,人们按照地理位置,习惯性地将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于是将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文化大致可分为四大体系,即汉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除了欧洲文化体系之外,其他三大文化体系都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并植根于本民族,
本地区土壤之中,从而世界体育文化也形成了形态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
(一)东方体育文化特征
1. 在体育性状上
无论是印度的瑜伽,还是中国的养生术和太极拳,都鲜明地体现了东方体育文化讲究"整体","平衡","统一"的特征.
2. 在体育价值观上
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本位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体育的竞争性.如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中国体育文化,根源于农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重节制,求持中.
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表现为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意念和内部修炼等,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哲理和民族特征.如太极拳强调的刚柔相济,不偏不倚,并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演化成技击,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运动.
4. 在竞技观方面
强调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地潜移默化地抑制了人的阳刚之气和竞争意识,淡化了习惯上意识的运动色彩,对运动效果的衡量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格的高低和修养的深浅上.
(二)西方体育文化特征
1. 在体育性状上
西方文化在早期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影响下,强调个人进取和利益,体现出追求冒险,激进等特征.
2. 在体育价值观上
表现出外在统一和自由竞争以及强,勇,险的特征,体现出了"人本主义".如西方人通常把健美和肌肉发达视为崇拜的偶像,古希腊人追求的人体艺术和人体雕塑,是西方体育追求完美人体的重要标志.
3. 在体育形态,内容和手段方面
表现为注重个人外形锻炼,通过身体外部运动,达到身体健美,并创造了许多身体练习的手段.如健美运动中对身体各部位进行锻炼,以促进身体发展,达到人体美化,并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4. 在竞技观方面
在军事体育文化的影响下,以取胜为目标,提倡竞争,追求在对抗中取胜,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各个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塑造了各有不同特征群体的体育文化,并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之中,推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历史资料表明,东方体育文化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刻丰富的内涵,但生产力低下和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发展十分缓慢.而西方体育文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这种原来互相隔绝的民族体育正在相互交流中也促使东,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互相渗透,互相借用,乃至互相认同.
例如人们对于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服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的日益增多,却又感到这些困惑无法解决的时候,引起了对东方体育文化中倡导的道德方式,文明行为等热情的关注.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认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体育文化思想上的认同
孔子在仁学中指出:"己欲立而立,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教育学先要倡导平等相待和注重自身修炼的理念,这和现代体育思想提倡的体育道德,公平竞争,平等参与精神是一致的.这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的诚实无欺,修身养性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深得体育界的广泛认同.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对孔子学说进行高度评价:"孔子崇尚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了全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可见,东方体育文化越来越被西方有识人士所关注.
2. 在体育文化内容方面的认同
体育文化内容的认同,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内涵方面.中国武术是在总结人类劳动,生活技术,技能中分解,综合提炼出来的,他所蕴涵的技击意识,健身,观赏价值不仅在国内长盛不衰,而且已经逐步被西方人所接受.一些中国的武打明星(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能够在美国好莱坞站稳脚跟,也与此有关.同时,具有西方的实用主义文化特征的拳击运动,也逐步在东方展开.
另外,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足球博彩活动也已经在全世界日益展开.目前,国际足球彩票联合会已经拥有60个国家的102个会员,已有37个国家发行各种形式的足球彩票等等.由此可见,随着体育的全球化,东,西方体育文化必然会在逐渐认同中互相借用,文化"借用"越多,将进一步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向一种新型的体育文化发展.
⑥ 体育文化的特性有那些
1、在体育性状上 无论是印度的瑜伽,还是中国的养生术和太极拳,都鲜明地体现了专东方体育文化讲究属"整体","平衡","统一"的特征. 2. 在体育价值观上 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本位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体育的竞争性.如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中国体育文化,根源于农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重节制,求持中. 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表现为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意念和内部修炼等,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哲理和民族特征.如太极拳强调的刚柔相济,不偏不倚,并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演化成技击,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运动. 4. 在竞技观方面 强调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地潜移默化地抑制了人的阳刚之气和竞争意识,淡化了习惯上意识的运动色彩,对运动效果的衡量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格的高低和修养的深浅上.
⑦ 现代社会体育的特点
现代社会体育的特点
①体育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以最少的人力、 物力和较短的时间创造巨大的财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的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其结果出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症等。在某些生产部门,由于劳动分工愈来愈细,某些工种的劳动极度紧张,形成身体局部的过度负担和疲劳,出现各种“职业病”。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体育的普及程度也就相应地越高。
②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国际体育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群众,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竞技运动越来越具有国际规模。随着竞技项目的不断增加,参加的国家、地区和人数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③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的。探讨它的科学体系,是近些年来的事。体育科学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广泛的社会问题。体育科学涉及哲学和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也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自然科学。在与各有关学科的结合和应用的基础上,产生了体育科学这一新兴的学科。
⑧ 现代体育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目标是分别什么
体育现代化的兴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内中国现代体育的容基本走向。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国现代体育的糅合、并驾齐驱,是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1、厚重的知识积累
2、自觉的文化意识
3、开放的学术视野
4、在动与静、刚与柔的结合中体现力量美、人格美。
基本目标:获得心情放松、愉悦;同时也使人们学会沉思、学会欣赏、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如何摆脱诱惑与浮躁、学会对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⑨ 现代体育科学发展有哪些特征
通过对比新、旧学校体育教育思想,阐述并分析了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在课程方面以人为本。在组织形式方面灵活机动,在教学方法方面丰富多样等特点。并且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互形式”的出现成为现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从文化的角度讲,体育,就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文化存在,体育的存在是为了个人及人类更好地生活而增进人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因此,体育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应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交流者,是将人类历史文化成果予以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筛选、整理、加工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取向性,相对系统性、水平层次性和体育的适应性的体育文化代代相传的体育文化人,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传习某一体育技术技能知识,体育理论研究不光是技术数据的分析,而且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系统性研究。
那么,体育文化人。涵盖了两层意义,具有了双重身份的体育+文化的复合体。首先他是一个脱离了传统意义上脑、体分离,教、研分离而具有广博的胸襟、开放的视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体育教育者,同时他必须是一位自觉的文化传习者,他既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文化选择的主体,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在文化选择中培养和选就适当现代化的新人,体育的理论研究上升到文化研究的高层次。作为体育+文化的复合体,体育文化人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
1.厚重的知识积累。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它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体育文化人,他既有这个领域里丰厚的实践和知识积累,同时又能上升到理论的角度去认识和提高它们,并在对这一学科的探索和梳理中把握体育科学的规律,用以指导实践,培养人才。
2.自觉的文化意识。在于把体育纳入整个社会文化系统来考察的文化自觉的整合能力。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并非1+1的简单拼接,而是血融于水的关系,正如奥林匹克运动,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体育竞技运动,而是富含了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科技信息的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创造活动,奥林匹克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体育运动,让万人为之迷恋,是人类文化选择文化重构的历史必然。
3.开放的学术视野。现代科学的发展,呈出学科之间交叉和渗透的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各分支学科与其它分支学科在交叉和渗透中形成新兴学科,随着这种渗透的深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拓展,学科的发展亦呈现出新的活力,作为体育文化人必然有建立在开放视野上的学术整合和理论建构能力。
4.在动与静、刚与柔的结合中体现力量美、人格美。所谓动如脱兔、静似处子、刚柔相济都是我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体育唤醒了人的美学自知,把握了将人的生物状态的自然美转化为社会美的契机,体育文化人经过长期的文化熏习和体育训练具备了美的示范能力。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立发展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蕴含和表达了人类积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需求,体育文化人的使命也正在此。
⑩ 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发展取向
“更高、更快、更强”是对现代体育精神的高度概括。表明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向前,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它永远激励着运动员去登攀体育运动高峰,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展示了现代体育运动所倡导的永远进取、不断创造的精神实质。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体育这一特定的教育形式,有助于青年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导和激发青年进取奋发的生活态度,锻造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首先,体育运动的竞争性有助于发展青年行为的积极性。任何一种竞赛活动,对参与者来说,都会受到竞赛目标、竞赛对手的竞争行为对自己构成的一种心理压力,从而也刺激和强化了自己的行为强度。其次,体育运动所具有的追求胜利和成绩的特性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都有助于激发青年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再次,体育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目的就在于不断挖掘人体自身运动潜力不断克服内在和外在的困难,增强人的抗挫折能力。只有在体育运动中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别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要想在运动场上争得一席之地,绝非一日之功,没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不可能达到希望的彼岸的。只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才有可能取得运动成绩的提高和突破。儒家思想的这种基本精神,无疑在现代体育教育思想中应该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