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体育教学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场地器材及学生运动量的估计等 这是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包括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能帮助到你。
⑵ 如何进行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及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等因素。设计指导思想:体育课堂主要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理念用运到课堂为目标,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的活动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认识、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搭建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应该说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在五大学习目标中,既要考虑面,又要有所侧重,并注意相互渗透。
其一: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辍。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牵强附会地贴一些非认知领域的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会学,乐学。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思。
其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走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得学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中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制定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以强调育心和锻炼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够建集体观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健康;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课的内容。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⑶ 请问如何进行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及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等因素。设计指导思想:体育课堂主要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理念用运到课堂为目标,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的活动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认识、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搭建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文拟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观念,并针对这些教学设计作新的审视。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应该说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在五大学习目标中,既要考虑面,又要有所侧重,并注意相互渗透。 其一: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辍。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牵强附会地贴一些非认知领域的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会学,乐学。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思。 其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走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得学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中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制定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以强调育心和锻炼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够建集体观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健康;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课的内容。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 2.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想、做、练、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利用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 4.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5.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 6.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创新。思考如何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使学习始终处在学生的主体范围内。 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身体形态、兴趣爱好、平时运动基础等)落差较大,课堂教学起点准确定位是保障不同层次学生都吃饱、吃好的关键。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特长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特长生为归宿。有的教师提出“抓中间促两头”,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特长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加以选择和完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除了传统的挂图、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也已广泛地进入了体育课堂,多媒体运用也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但从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来看,还需要在教学媒体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五、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 体育课主要是学生的身体实践课,教学设计必须要依靠现有的条件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用具,并能创造性地使用场地和教具。一堂体育课,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合理使用器材,而在之前的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前面考虑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并要注意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体育课往往不只一个班级在活动,所以还必须考虑班级之间的场地和器材使用问题。 总之,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深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⑷ 如何设计一节体育课精选
一、课前。上好一节高中体育课它一般具备几个条件。
1、正确分析学情。这是一项常规工作,单元教学前老师必不可少的询问一些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在总结学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这时候就象一个实习生一样,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购自己的教学体系。最差一种情况,也要边教边改,边看边总结,拿学生做了一次实验。如果只是知道问题出现了,还死不悔改,那么这一学期都有可能感觉自己做了很多无用功,教学进度执行不下去,课堂教学效果差,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会教书了。因此很多学校都实行师徒结对,这对于新教师而言,其实是一种福利啊。可见分析学情多么重要。
2、研究课程要求。这一点对于很多人而言容易被忽略的,高中学生具备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不可能和小学、初中学生执行一样的标准。不了解学生的变化,盲目地去建立课堂教学的计划,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认真研究课程要求,了解高中学生的行为特征,了解课程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意见。课程要求是经过推敲和论证的,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3、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说到适合就很难了,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难点。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上,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体系安排确定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和重点。所谓的适合,要适合学生的兴趣,要适合学生学习需要,要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要求,要适合教师的教学能力。
4、设计好层次。体育教学在大框架下,还是三个主要过程,只是人们通过实践加以细化和更人性化的安排。其中这里的层次包含学习层次和教学层次。学习层次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展开,它包含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学层次主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组织。一般来说,就是你要能顺利展开教学活动,并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以为上好一节高中体育课课前要花功夫,除了上述一些问题之外,还包括场地布置,器材选择等等。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它是教师和学生双边行为的体现,既体现教学的艺术,也体现学生的学习收获。我主要从教师角度分析之。
1、调整状态。教师上课能体现教学投入,不要带着情绪上课,要能融入课堂。教师自己的状态好,也会带动学生,可以使教学的氛围比较好,逐步借助教学设计,显现学生的情感体验。仅仅只注重学习内容和练习,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
2、及时调整策略。教学中,教案编写是死的,教学随时随地都可能有触发的教学内容变化。有的老师教学设计的很好,但学生不能表现出学习效果,如果还是一味地按照教案执行,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学时对练习次数,时间等控制就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了。同时如果设计的教学步骤在教学中出现了分化还要能及时地进行层次的变化。这就是教师的应变能力。
3、注意评价。教学的即时评价和过程评价,决不是作秀。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发挥教学骨干的作用,通常教学骨干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教师的配合程度都比较高,要注意观察和评价,让他们做好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看到有的教师自己忙忙碌碌,教师主要是用好教的手段,当然适度地教学参与也是必须的,但如果自己太忙碌,很难对教学进行全盘掌控,也无法进行过程评价了。教学过程评价除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之外,主要是对教学度的评价,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评价。
4、教学创新。这里之所以突出教学创新,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教学要创新,不能老一套,不能让学生没有新鲜感。学生不能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学生没有感受到自己在挖掘潜力,学生很可能带着任务观点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很难吸引学生,学生也会注意力分散。
三、课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课堂教学结束了,并不代表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结束了,做好课后功夫,也是教学任务之一,不要留下遗憾。
1、关注学生的疲劳与恢复。我们说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学生学习很下力气,但感觉很疲劳,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恢复,容易在下次课或其他活动中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心理畏惧感和不信任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教学而言不可能做到完美。有的学生完成情况较好,脸上有自豪和满足的表情,心情也比较好,有的学生完成情况不理想,表现情绪低落。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会表现出反差。对于完成较好的,要注意课堂表扬。对于表现差的要注意课后安抚,要利用课后单独谈谈,既顾全学生面子,也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才能让我们把握教学节奏。
3、做好个人教学反思(或课后小记)。教了,不注意教学反思,总结得失,一段时间后又忘了。反思利于我们调整教学,利于下次课或者以后遇到同类课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⑸ 难忘的一堂体育课
一节难忘的课(1)
“叮铃铃——”,伴随着清脆的铃声,同学们纷纷到操场上集中,这一节是大家喜欢的体育课。
体育陈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过来,神秘地说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玩游戏!”
“什么,玩游戏!”顿时,操场上像炸开了锅似的。大家可高兴啦,有的同学竟欢呼起来。
“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大网捕鱼’。”陈老师大声宣布,“游戏规则十分简单,选三名同学作为‘网’,其余同学是‘鱼’。当‘网’的同学必须手拉手,‘网’破时必须即时‘修补’,而当‘鱼’的同学一旦超出规定的界线,或被‘网’包住,或碰到‘网’则出局。”
“首先由男生上场!”在陈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男同学从地上一跃而起,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陈老师挑选了顾琦纬、陈旭明及恽文豪三人当“网”,只见他们手拉着手跳进了“池塘”,这突如其来的“渔网”使原本在无忧无虑游泳的“鱼儿”吃了一惊,随即像疯子似的四处乱窜。恽文豪眼疾手快,他看准了机会,飞快地一转身,轻轻松松地抓住了想从他身边溜过的杭晨。首战告捷,恽文豪十分得意,他乘胜追击,和其他两人默契配合,轻而易举地将一小部分“鱼”送上了黄泉。“鱼群”见状,不敢轻举妄动,只得缩在池塘的一隅。“网”决定先发制人,他们向“鱼群”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鱼群”措手不及,被“渔网”搞得遍体鳞伤,还有三两条“牺牲者”。不过,“渔网”也“伤得不轻”——“网”破了。这时剩下的“鱼群”乘机从两边逃了出去。可“渔网”不甘示弱,一次又一次地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不一会儿,就只剩下“鱼王”——喻姜丰了。这是条老奸巨滑的鱼。前面,他一直“坐山观虎斗”,所以体力十分充足。可“渔网”已累得气喘吁吁。“渔网”并不打算放过这条“落网之鱼”。他们张开“渔网”,向喻姜丰扑去,喻姜丰轻轻一闪,躲过了攻击。“渔网”没给他喘息的机会,又向他扑来……就这样一扑一躲,喻姜丰终于被逼到了死角,成了瓮中之鳖。喻姜丰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好办法。只见他先将身体倾向右边,“渔网”见了向右边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喻姜丰竭尽全力从左边冲了出去。“渔网”知道自己中了调虎之计,他们连忙重整队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喻姜丰,喻姜丰躲闪不及,成了“渔网”的囊中之物。
“哈哈哈”,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大网捕鱼”的游戏结束了,这堂课真令人难忘。
一节难忘的课(2)
本周四,谢老师向大家宣告:明天第一、二节课为家长观摩课,请各位家长“大驾光临”。
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三三两两地讨论、议论着。一些平时对自己要求严的同学,此刻最兴奋,他们早就想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下了;那些平时会“兴风作浪”的同学有点像泄了气的皮球,在椅子上坐立不安;还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有什么感觉,昂首挺胸抱背坐着,神态自若,让人觉得深沉。
第二天早上,我刚来到五楼,就发现气氛不对,往日一直传到楼梯口的喧嚣声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参差不齐的读书声,怎么回事?没到早读时间呀?我边想边走进教室里,“哎呀!”原来教室里已站着两位家长,他们神情严肃,面如考官,我赶紧一溜烟跑进座位,拿出书读起来。
渐渐地,家长们多起来了,我爸爸也来了。大概是为了看清楚我,他特意坐到了正对我的窗户外面,坐的还是桌子。这让我开始不太自在“什么意思嘛?看我也不必坐桌子上吧?一点形象都没有,只会让我紧张······”
第一节是数学课。只要老师提问,不管是会还是不会,我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样想的同学一定很多,因为教室里总是“小手如林”。不过,只要你稍稍琢磨一下,就会明白哪些同学真会,哪些是在滥竽充数,像我吧,要是会呢,面部表情会很自信,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手举得非常直;不会呢,我就只能把手举弯一点,因为心在别别跳,脑子在使劲转,脸自然就涨红了。不过,幸好老师请我回答了一个我会的问题,哎!就看我腾一下站起来,大声极快地报出答案,又腾地一下坐了下去。当我看见老师点头了,这才摇晃着脑袋,得意地扫了爸爸一眼:“怎么样?还可以吧?”可惜,爸爸面色冷漠,只看老师,好像没看我。
叮叮叮!终于下课了。同学们咿咿呀呀、吱吱喳喳叫着,笑着,个个原形毕露了。是啊!本来就是上一堂课而已,可谁不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家长看呢?面对家长和他们手上的手机、照像机、摄像机,同学们有点紧张,弦都绷紧了,一放开,就刹不住车了。
这堂课,我真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希望以后我也能像这样认真听讲。
一节难忘的课(3)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李老师面带微笑地对大家说:”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选班干部,每个人在这纸上选出你觉得最好的五位同学。”
选班干部开始了,刹那间,教室里静得出奇,只听见笔写在纸上的“刷刷”声。大家选好心目中的班干部后,李老师叫我和陈晟写,林扬欢和蒋振宇报。我心里非常紧张,不知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当林扬欢的嘴张开了,从他嘴里出来的第一个名字是余旷,紧接着,报了一个冯吟雪。我心里想:女生中我的对手就是她们俩,不知我能否超过她们。一会儿,林扬欢报到了我的名字,我心里暗自欣喜,看来我还行。林扬欢一个接一个报着名字,余旷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第一。余旷看到自己取得了第一,脸上泛着红光,心里乐滋滋的。我看见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中,虽然落后于她们俩,心里还是很高兴。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刚才那一次不算,重新来选。”李老师一边拿纸一边说。我偷眼看看余旷,她的失望之情尽显言表。还是我和陈晟写,不过这次不是选五个人,而是选八个人。又一次竞选开始了。选谁呢,我心里琢磨着:余旷、冯吟雪做事认真,成绩优秀;吴子豪、陈晟思维活跃,乐于助人;金旭艳个子虽小,但聪明伶俐……考虑再三,最后我选了上面几个人,还选了我自己。名单揭晓了,冯吟雪、余旷和我又都当选了,看到自己还在里面,我心里喜滋滋的。更加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李老师说:“今天这八位同学当选了,但是,这八位同学不能当班干部。”我们都惊呆了,好不容易得来的班干部,不会又要重选吧?李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又说:“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是好学生,这些当选的同学更是好上加好,但我们要给其他同学一个机会,让他们也尝尝班干部的滋味,给他们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吧!” 李老师停了停,说:“这些当选的同学就当他们的老师,行吗?”我们高兴得快要从座位上跳起来。我想:李老师把重任交给我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的。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那节课上的情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⑹ 体育课一堂课安排两个内容上课教案
先跑步,再做准备活动,再让同学们互掂排球,老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传球游戏,换着花样传。我们老师上次就这么上的,效果不错,虽然我们就得很无聊。
⑺ 如何写好一节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中在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化学生的学习兴奋性和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在快乐、轻松、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掌握短跑的的基本技术动作,形成跑的正确姿势,提高短跑的能力,培养思想和心理品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分析
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重点,是短跑中距离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取得较好成绩和锻炼效果的主要阶段。通过学习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后,同学们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而本次课正是在这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较高难度的学习课。以“动作、造型的协调和自然,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学习目的而开展的研究性课型。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全班共有七十多个学生,同学们的身高、力度、协调性和模仿能力等指标都不尽相同。同时,初中生的学习意识较强,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的需要。另外,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习了一节的短跑技术知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现在正是进一步提高他们跑的能力的时候。所以,同学们对如何开展学习研究一一模仿动作、协调动作、形成动力定型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1、学习与提高短跑中“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体会蹬地、摆臂等技术动作;
2、通过同学们的模仿练习、自主练习、反复练习的过程,全面提高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和形成动力定型。
3、通过学习和练习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短跑能力的目的,为终身体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摆臂姿势和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 2、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
五、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和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比赛、游戏和行为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2’)
组织:学生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集中注意 2、准备活动(8’)
教法:徒手操 师生同做。
组织:学生绕半个操场慢跑热身,最后用队形结束并小结,为关节操练习自然过度。 教法: 教师口令 体委领操 学生练习
目的:通过关节操的练习使学生充分准备,并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整齐节奏清晰充分活动 (二)、基本部分(25’) 起跑------加速跑
1、教师示范并讲解快速跑的动作要领。 2、组织学生原地摆臂练习。
3、30m快速跑练习2组,仔细体会快速跑动作和要点。 4、迎面接力,利用展开的报纸贴胸接力(击掌)。 5.练习并总结不足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
组织:
1二列横队分别站在教师的两侧观摩动作, 2一小组练习30m快速跑, 3分成四组迎面接力游戏的形式
要求:自主积极、提高竞争意识。 游戏:快乐体育
规则:当听到口令后,篮球同时发出,同学做出最快的反应开始追逐篮球,追到为止! (三)、结束部分(5’)
1放松练习:本阶段采用五禽戏进行放松,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缓解运动后的紧张疲劳,加快身心恢复,达到放松的目的。
2小结本课练习情况 组织:四列横队 3器材回收 要求:认真听总结 4师生再见
七、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 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平均心率在11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在35%左右; 场地器材
场地:标准操场
器材:秒表一块 篮球一个 口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