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表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表是根据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时的心率预计的,没有表具体的表格。
Ⅱ 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是通过哪些指标
运动负荷的量由运动量来表示,运动负荷的强度由运动强度表示。
1、运动量
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2、运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
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观察量表扩展阅读
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的做法如下:
1、运动锻炼时合理搭配各项运动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项目,可将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2、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锻炼后的自我感受“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身感受控制运动量。
3、运动需要适当能量
人体平时能量的来源,主要靠饮食中摄取来的糖类,当空腹进行锻练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靠脂肪。人在空腹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增高,脂肪酸肌活动的来源如过量,就会出现损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因此,在空腹运动之前,应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点,这样可减少诱发低血糖症的危险。相反饭后半小时运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空腹运动的危害。
Ⅲ 体育课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分析报告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一节课40分钟,合理运用时间的32分钟,那就是:课的密度:32/40×100%=80%课间时间我们可分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观察与帮助等。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
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首先要了解情况,教师在预计课的密度前,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同时了解上课的班级教学内容和所需的场地、器材。其次,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师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工作的基本环节。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讲课精炼,突出重点,示范正确,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善于运用练习法的竞赛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以便科学地安排课的练习密度。
Ⅳ 体育课运动负荷分析报告和脉搏测定曲线图
你在写实习报告吧,这两页是可以不用写的= =
Ⅳ 如何体现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
你好,资料如下: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 101-1998)》参考成年人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期的年龄特点,体育课教学的需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调查和现场实验研究,制定了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强度(靶心率)的卫生要求,对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标准符合国情,与学校体育、卫生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没有矛盾,是学校体育卫生监督的依据。
谢谢。
Ⅵ 小学四年级的运动负荷标准是多少
合理的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习工作能力,增强体质的有力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明,只有使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达到极限的压力下,体力、心理和智力的自然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增强体能,延长创造性工作年限的目的。但是,运动负荷过大,又容易引起疲劳和损伤。因此,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研究成为本标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内外虽有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但没有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标准,说明本标准的研制很有必要。
本标准参考成年人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期的年龄特点,体育课教学的需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调查和现场实验研究,制定了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强度(靶心率)的卫生要求,对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标准符合国情,与学校体育、卫生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没有矛盾,是学校体育卫生监督的依据。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华西医科大学、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成都市教委、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魏嗣琼、李殿元、陈希宁、张建新、施兴国。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校身体健康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适宜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身体健康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也应参照执行。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
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HRmax),通常达到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
2.2健康学生health student
是指能按体育课教学大纲要求上体育课,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
2.3课外体育活动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从事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体育活动和集体游戏。
3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卫生标准
3.1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的靶心率不应低于120次/min,也不得超过200次/min。
3.2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1h。
3.3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五次。每次锻炼基本部分的运动时间应为20~30min。
3.4对月经正常的女生,月经期间要减少运动量,应避免增加腹部压力和全身剧烈震动的运动,停止游泳等水下运动。对月经异常的女生,月经期间应停止体育活动。
4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监测方法
4.1指标
以运动负荷、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为监测指标。
4.2对象
根据人力,每学时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对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成绩上、中、下等的学生分别随机抽取1,3,1名,即共5名学生为对象。
4.3方法
4.3.1个体评价
4.3.1.1运动负荷的测定:测定每一个学生的一学时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基本部分每项运动后的即刻10s心率,换算成一分钟心率,并进行评价;其实测心率平均数在120~200次/min的卫生要求范围内为运动负荷适宜,低于120次/min为运动负荷过小,高于200次/min为运动负荷过大。
4.3.1.2问卷法: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要求受检学生认真、如实填写。了解受检学生前一周(在校的五天内)体育锻炼次数(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除外)。一周内锻炼五次,每次锻炼20~30min为适宜。
4.3.2集体评价
在上述个体评价的基础上,统计运动负荷、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三项指标达到卫生标准的人数。受检学生有4名上述三项指标达到卫生标准要求,即该次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符合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