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方法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教你在课堂中导什么,怎样导,怎样去鉴赏美和创造美。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和技巧。
一、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是在遵循一定规则下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多种学科、语言表达方式的产物。它的表达效果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这种课堂语言的艺术创造,必须重视创造性地综合、灵活运用和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需要,表达策略的需要,语境的需要和课堂环境的需要。做到因人、因事、因境、因时而异。它的表达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实可信、简洁明确,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
2、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造成一种出任 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来安排和设计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鞭辟入里地叙事说明,使学生欣悦 。
3、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增加语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脚的动作是否标准,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民主重视。
二、体育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声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动听而富有启发性,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的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微妙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讲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科目的标志之一,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教学态势必须要求很严格。如在途中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口若悬河的语言外,同时教师本身要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易懂,根据学生在走和跑中一些常见的不标准动作,示范出标准动作,模仿出不标准动作,加以比较,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课堂中只要了解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很好地运用课堂语言技巧,那么在这一堂课中语言运用一定是成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体育课堂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从很多方面影响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它。
2. 小学体育课的专门用语
集合 :教师双手两侧平伸向上合拢击掌两次。
“以这位同学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
解散:则采取与集合的动作顺序相反的动作或直接说解散;
“立正”、“稍息”、“向右(左)(后)--转”、“向右看--齐”、不配有动作;
“齐步--走”、“跑步--走”、会用哨声提示、“短-长-短。
3. 写一段关于体育课的话写在田字格本上一年级25个字左右。
不用太刻意培养。不用田字格一样写得出一手好字~
抛弃田字格就是灵活教学的一个体现。。若是认为没有田字就写不好汉字,说明没有好的教学方法;认为田字格是个捷径,说明教学没有灵魂
教育急不可待的给学生各种规范,规范必须有,但要适可。各种规范施向孩子身上,会造成一些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就是呆板,缺乏自我,没有创新...
很多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后许多都难成大器,这就是个重要原因
4. 小学体育大课间的鼓励性评价语言都有什么跑步时的
某同学,你看前面的同学都没有停一直在坚持呢,或者你看看老师都在跟大家一起锻炼呢!为了你的足球梦想加油哟!
5. 体育教学中怎样运用语言艺术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丁 涛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正向“智能型”转变。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体育教师应更新体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水平。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他们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口头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离不开这一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艺术素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充满知识魅力,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活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二)准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解要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提高语言的针对性。
(三)精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精练、明快,否则,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了学生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合理利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教学中要体现“精”,体育课的练习时间很有限,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掷垒球时,我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动作为: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胸)、甩(鞭打出手)、拨(拨指),教学效果明显。
(四)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的幽默感和教学机智行为是调节师生情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更便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五)变
教师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被无意注意分散时,可骤然提高音量或略作停顿,以排除外来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再“牵”回来。
(六)激
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很有效,请将不如激将,古人用的“激将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自我身体、意志品质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将激励性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1用激励性语言激:如“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
2用表扬性语言激:如“很好,very good!”“你真棒!”“太让人高兴了,你成功了!”“再加一把油,‘跳远王子’,别让人超过你!”等等。
3用鼓动性语言激:在有竞争的项目开始时,教师用具有鼓动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跃跃欲试,事半功倍。如“你们能甘拜下风吗?要不要再比一次?”“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要看看谁是这节课的英雄。”“其他的小组,他们想得第一吗?”等。
二、肢体语言
古语“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言传”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身教”。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的直接贯彻者。体育的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有助于学生获得动作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它和口语一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神情
教师的神情主要通过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和眼神表现出来,它的变化细微快速,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往往超过口语。如对在下面做小动作的学生,可采用目光直视的方法,表情要严肃,眼神要犀利,但不点出名字,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快停止。
(二)手势
体育教学的手势非常丰富,表达的信号和传递的信息十分传神。教师巧用手势是对口语的补充,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典型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胜利的祝愿;“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唇边──请安静;暂停的手势都知道;摇头耸肩──表示遗憾无奈等。合理运用手势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三)示范
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完美的示范不仅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形成动作概念、动作表象。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精神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
体育教师应使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相结合,使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三、书面语言
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是探索体育规律、改革体育教学的工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素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计划
这包括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计划等。
(二)写总结
这包括个人工作总结、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学校体育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总结、专题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三)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这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学后记等,把它们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体育教育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
四、哨音语言
体育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穿着运动服,胸前挂着一个哨子。哨子可以说是体育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了。哨音语言作为口语和形体语言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能力。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要领。
(一)要形成自己的哨音特色
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哨声也不相同。为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因哨声类似而引起的混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有特色的哨声并配以手势,以示区分。我在开学第一堂室外课就规定了哨声所指的内容,并强化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哨声响起该立即做什么样的动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有几个班级上课,只要我的哨音一响,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习都变得快速、规范,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哨音
因教学的任务、内容不同,应选择不一样的哨声。在带领慢跑时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做准备操时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拔河比赛时,用有节奏的长音哨来为队员加油,鼓舞士气。
(三)使用哨音应注意轻重缓急,避免成为噪音
使用哨子可节省教师的体力,减轻疲劳。但哨子代替不了必要的讲解和口令,应与其他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
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四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6. 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有趣的体育课
叮铃铃,下课铃打响了,班长说:“下一节上是体育课。”同学们听了争先恐后的跑出了教室回,同学们都跑答体育官,同学们从体育馆里拿了跳绳和乒乓球又奔向操场。
操场上是绿树成荫,人山人海的。大树的中间还有两只小鸟在飞,操场上还有很多鲜花。
同学们有得玩跳绳有得玩打乒乓球。最有意思的是跳绳了。你看有三个小姐姐在玩跳绳,有两个小姐姐当论绳子的,还有一个小姐姐在中间跳。在中间跳的小姐姐跳了二十五个了,她有点骄傲了,想我跳了二十五个谁也比不上我。正在她骄傲的时候一不小心被绳子绊倒了,他腿上留着鲜红的血,这个小姐姐想我真不应该骄傲,我跳了二十五个呀。
还有四个打乒乓球的,有一个同学当观众,有两个同学当打的,还有一个同学当裁判,比赛开始了,小刚发了一求,以为小明会接不住,可是小明牢牢的紧盯的这个球,使劲一打,小刚没有就接住这一球,把这一分给丢掉了,最后小明是1,小刚是0,小明战胜了小刚。
7. 如何在体育课中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一、口头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离不开这一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艺术素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充满知识魅力,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活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二)准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解要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提高语言的针对性。
(三)精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精练、明快,否则,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了学生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合理利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教学中要体现“精”,体育课的练习时间很有限,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掷垒球时,我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动作为: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胸)、甩(鞭打出手)、拨(拨指),教学效果明显。
(四)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的幽默感和教学机智行为是调节师生情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更便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五)变
教师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被无意注意分散时,可骤然提高音量或略作停顿,以排除外来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再“牵”回来。
(六)激
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很有效,请将不如激将,古人用的“激将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自我身体、意志品质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将激励性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1用激励性语言激:如“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
2用表扬性语言激:如“很好,very good!”“你真棒!”“太让人高兴了,你成功了!”“再加一把油,‘跳远王子’,别让人超过你!”等等。
3用鼓动性语言激:在有竞争的项目开始时,教师用具有鼓动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跃跃欲试,事半功倍。如“你们能甘拜下风吗?要不要再比一次?”“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要看看谁是这节课的英雄。”“其他的小组,他们想得第一吗?”等。
二、肢体语言
古语“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言传”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身教”。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的直接贯彻者。体育的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有助于学生获得动作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它和口语一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神情
教师的神情主要通过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和眼神表现出来,它的变化细微快速,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往往超过口语。如对在下面做小动作的学生,可采用目光直视的方法,表情要严肃,眼神要犀利,但不点出名字,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快停止。
(二)手势
体育教学的手势非常丰富,表达的信号和传递的信息十分传神。教师巧用手势是对口语的补充,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典型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胜利的祝愿;“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唇边──请安静;暂停的手势都知道;摇头耸肩──表示遗憾无奈等。合理运用手势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三)示范
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完美的示范不仅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形成动作概念、动作表象。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精神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
体育教师应使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相结合,使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三、书面语言
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是探索体育规律、改革体育教学的工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素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计划
这包括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计划等。
(二)写总结
这包括个人工作总结、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学校体育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总结、专题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三)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这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学后记等,把它们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体育教育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
四、哨音语言
体育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穿着运动服,胸前挂着一个哨子。哨子可以说是体育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了。哨音语言作为口语和形体语言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能力。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要领。
(一)要形成自己的哨音特色
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哨声也不相同。为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因哨声类似而引起的混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有特色的哨声并配以手势,以示区分。我在开学第一堂室外课就规定了哨声所指的内容,并强化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哨声响起该立即做什么样的动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有几个班级上课,只要我的哨音一响,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习都变得快速、规范,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哨音
因教学的任务、内容不同,应选择不一样的哨声。在带领慢跑时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做准备操时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拔河比赛时,用有节奏的长音哨来为队员加油,鼓舞士气。
(三)使用哨音应注意轻重缓急,避免成为噪音
使用哨子可节省教师的体力,减轻疲劳。但哨子代替不了必要的讲解和口令,应与其他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
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四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8. 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激励学生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性语言
“适当”就是准确无误,“适当”就是变化多样,“适当”还是恰如气氛。“你非常聪明!”“你一定能成功!”“你是最棒的!”等类似的激励并不能让学生明白他哪里聪明,为何能成功,怎样才是棒。这类模糊的激励性语言如果经常出现,还很容易让学生觉得不真实。所以,激励性语言一方面一定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另一方面,避免模糊,应当让学生明白他究竟哪个地方受到了激励。如当学生完成了教学内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你真棒”,而是指出棒在哪个方面——“你的动作真标准”、“你的模仿能力真强”等,明确的激励性语言,才能发挥效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评价时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做得好极了!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肢体去模仿”,这就是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表达了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明确了努力的方向;“XX同学能第一个尝试,真勇敢!”,这是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学习态度;“你能自己找出问题、进行改进,真了不起!”,这是在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这样,在激励性评价中,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和鼓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按照课程目标的方向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
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一般不善于动手或动脑,当教师提出问题或做完示范后,他们总习惯性地问别人。针对此情况,教师应故意在教学中设疑,用疑问式和反问式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作示范时可先不讲述要领,而是先让学生看,然后再请学生提问,说说有什么不懂、需要注意哪些,再请学生边看边听,再提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的问题。这其中教师可适时地提问,但提的问题一定要有多个答案,因为多个答案有利于依赖性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当教师看到依赖性幼儿开始思考了,应立刻运用反问式激励性语言:“老师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错了也没关系,能大胆示范(或回答)就是一大进步,你说是吗?”当学生示范(或讲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则可运用疑问式激励性语言;“你发现老师欣赏你的目光吗?”当看到学生充满自信的目光时,教师再次运用反问式的疑问句:“看到你流畅的示范(听你那流畅的发言),老师好欣慰,如果再主动些,你一定会成为同伴的榜样、老师的骄傲!你说是吗?"
三、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激励
“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 “别急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到做到的,并且会做的最好!” “你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小时候也有过回答错问题的时候。” 采用对话形式,运用商量、肯定或鼓励的语气,传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理解和尊重自己,无形中密切了关系,从而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友爱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个性化”地运用激励性语言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还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性评价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找准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个性化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比如对于平时作业不认真完成的学生,在他上黑板扮演非常认真时,教师就可以赞赏他这次写字时认真的态度。然后,他便会带着这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他的下一次作业。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掌握一些简单运动的技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时、恰当、有针对性的使用激励性语言,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技巧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是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
9. 描写小学生体育健将的一段话!急!
要说我们班的“体育健将”,那非体育委员xxx莫属了。于超有着惊人的跑步速度和惊人的跳高高度。每次只要他一运动,定下目标,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放弃。
上学期,xxx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的跑步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他天天坚持跑步训练。有一次,一场雨夹雪都没有在阻挡住他的训练。同学们都让他回教室休息一下,而他呢?却又在围着操场跑,我们没办法,只好去给他撑着伞,可他却用一只手把伞推开,说“我跑步只是为了训练,而你们也不需要,还是快回去吧,别冻感冒了!”等他跑完了,我问他“你就不怕感冒吗?”他说“怕,但如果不训练的话,就不可能跑快了,不是吗?”这话令我无言以对。
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老师让他跳到1。2米就OK了,可他还嫌不够高。跳过了1。2米,老师就让他休息,他说太低了,不够爽……最后体育老师惊讶的看着于超“你太棒了,竟然跳到了1.4米!”
于超就是凭着这样的毅力,最终在校运会上,得到了跳高、跑步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