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身游泳 > 惠水县游泳池

惠水县游泳池

发布时间:2021-02-24 15:08:09

1.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镇计划生育负责人是谁

一、基本概况 王佑镇地处惠水县西南部,距县城49公里,西界长顺县睦化乡,南接长安、打引两乡,北邻芦山镇,东与断杉镇隔河相望,属惠水县仅有的三个“麻山乡镇”之一。地处边远,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经济贫困,矿产资源贫乏。全镇国土面积69.8平方公里,海拔950米,人口密度154.3人/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其中昌明(已并入昌明村)、翁松(已并入平贡村)二个村为省级一类贫困村, 71个村民小组,2496户109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5%,其中农业人口占96%,),耕地面积6677亩(其中田4408亩,有65%为望天水田,土2269亩) ,森林覆盖率为18%。2009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五通情况: (1)通电情况:经调查统计,电网改造工程在王佑镇已经全部实施完毕,全镇各村都通电。 (2)通水情况:人畜饮水工程仅有两处,一处为2005年兴建的翁松村人畜饮水工程,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基础设施简陋,只能满足原翁松村部分村寨群众的生活用水,而且供水极不正常;另一处人畜饮水位于杨柳井为十年前修建的,当时的设计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在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其余的村寨大多为自流饮水,水源来源于山塘水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安全饮水得不到保障。为解决群众人畜饮水的困难,在平贡村修建水窖20口,远远不能满足平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目前仍有415户1900人,830头大牲畜存在着人畜饮水困难,其中有平贡村的旁院、旁绕组;王佑村的平马、戎拉和戎坝;昌明村的2—5组、龙船、冗连;冷水村的2组和5、6组;红星村三合的9个组,红田的4个组。(共25个组,占35%)。 (3)通路情况:境内只有一条县乡级(威王)公路,晴通雨阻的村一个(昌明村),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未通公路的组有17个,占总组数的23%,其余大多数仅为便道,阻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产品输出。 (4)通电话情况:除昌明村信号不稳定外各村基本通移动电话。 (5)通电视:全镇各村组组通卫星广播电视;只有王佑村通闭路电视,由于资金紧缺,无力对线路和设备进行维护,现处于半瘫痪状态。 二、主要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我镇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山区丘陵地占全镇总面积的70%以上,旱地、望天水田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5%左右。据县地质区划显示,王佑镇属贫矿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虽处于传统农业的耕作范畴,但境内储量丰富的页岩已用于现代化的制砖业,同时4万多亩荒山草坡可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劳动力资源:全镇总劳动力约56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50%,第二产业的占10%,第三产业的占40%;长期外出务工占50%。 3、人文及旅游资源:老百姓传说中有一“皇帝洞”,位于王佑镇王佑村境内,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溶洞长约100米、宽约50米,有进口和出口。洞内空气清新,不仅有美丽的奇石和自然形成的洞室,还有天然形成的水池若干个,池水清澈见底,冰凉透肤;石乳上的水滴亮丽得有如霓红灯照。洞中美丽的奇观异境和潺潺的流水声让你的视觉和听觉得到最好的享受!

2.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地址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现在搬到都匀市老火车站文峰大酒店旁啦,小洞天两栋居民楼里面!

3. 惠水县的地理环境

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县境位于苗岭山地南端,北连黔中山原,南接黔南峡谷,正好是苗岭山地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北高南低。最高点东北部龙塘坡,海拔1691m,最低点南部打场寨附近的涟江河谷,海拔666m,全县平均海拔1100m左右
其中:海拔1400m以上面积90031亩,占总面积的2.43%;海拔1200m至1400m面积1208711亩,占总面积的32.62%;海拔1000m至1200m面积1754568亩,占总面积的47.36%;海拔1000m以下面积651690亩,占总面积的17.59%。 野生植物
用材树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柏木、梧桐、丝栎、枫香、香樟、皂荚、金丝榔、楸木、梓木、白栎、麻栎、楠木、重阳木、朴树、红绸、白杨、鹅耳栎、刺楸、红豆杉、香叶树、化香、举树、木荷、香椿等。
淀粉及糖类:主要有金毛狗脊、蕨、狗脊、贯众、槲蕨、杨梅、川榛、板栗、茅栗、贵州石栎、等。
油料植物:主要有华山松、铁坚杉、马尾松、杉、侧桕、桧、胡桃、化香、枫杨、鹅耳枥多种、川榛、锥栗、水青㭎、石栎、麻栎、朴、榆杨、大麻等。
药用植物:县境内药用植物很丰富,1970年,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编写的《贵州草药》收集介绍省内民间医生常用草药1000种,县境内有产出的在700种以上。
野生动物
鱼类:鲤、鲫、鳡鱼、南方马口鱼、鲭鱼、草鱼、中华细鲫、大鳞鱲、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蛇类:平鳞钝头蛇、赤链蛇、王锦蛇、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蚊黑线亚种、黑眉锦蛇。
鸟类:苍鹭、白鹭、鸢、松雀鹰、红隼、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胸苦恶鸟、山斑鸠。
兽类: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林麝、穿山甲,三类保护动物有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境内野生动物已大多减少,其中虎、豹、狼已经绝迹。仅于1973年以前有虎、豹伤人和捕获虎豹的记载,狼则较虎豹更早绝迹。 惠水布依族人口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1075个自然村寨。重点分布在长安、王佑、打引、雅水、抵麻、岗度等乡镇,所涉及面积约12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6%。县域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辖8个镇、17个乡,惠水县总人口46万人。 惠水苗族是黔南州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万人以上的有鸭绒和摆金两个乡镇。惠水苗族有8个支系,分为摆金支系、鸭寨支系、岗度支系、董上支系、大坝支系、摆榜支系、斗底支系、长田支系,六个支系分布于涟江以东的摆金、鸭绒等片区。
惠水毛南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惠水县和平、高镇两镇涟江沿岸的7个村,总人口2200人。 在惠水县城往南 三十多公里的 芦山镇硐口村有座山,名叫纳窝坡。坡顶有一处宽约数十丈,高约丈许的悬崖峭壁。这面峭壁长期如刀切一般,又宽又直;加上峭壁长期没有受到雨水渗浸,因而颜色皎白,上面的一丝一纹都十分清楚。其间,有一图案,形如一位少妇,手提竹篮,遥望远方,久久伫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这里的人们叫她“望郎回”。
惠水县还有百鸟和风景区、清水苑、滴水崖、溶洞群、文笔峰、马鞍井、荷花池登景点。

4. 惠水县有什么旅游景点吗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距离惠水县城8公里,硬化油路到达景区,交通便利,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在亿万年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 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与贵阳黔灵山、长顺白云山齐名的 黔中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九龙寺
九龙山寺建筑是与黔中遐迩闻名的白云山寺共负盛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殿依山顺势而建,谷地中央的小峰上筑玉皇阁,为全寺最高层,登阁眺望可俯览全寺,谕意天阙至高无上;玉皇阁下东西山腰建观音殿,殿前置铁鼎,鼎座是用方礅条石从2米高的崖坎下砌成。再下为二进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翼其左右;前殿为“天王殿”、“灵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设藏经楼、禅房、客斋等,殿与殿之间有廊道、花圃;另外在殿旁左右建有僧舍、寺厨、仓库等。山门建在谷口最窄处,石墙拱门,左右有照壁。大门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幅木制阴刻的对联,黑底金字,上联为“黔南钟灵无双地”,下联是“昆仑发出第一山”。整个九龙山寺建筑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朴大方,翘角飞檐,雕龙画凤,壮丽辉煌,为黔南各寺之冠。

望郎回
在惠水县城往南 三十多公里的 芦山镇硐口村有座山,名叫纳窝坡。坡顶有一处宽约数十丈,高约丈许的悬崖峭壁。这面峭壁长期如刀切一般,又宽又直;加上峭壁长期没有受到雨水渗浸,因而颜色皎白,上面的一丝一纹都十分清楚。其间,有一图案,形如一位少妇,手提竹篮,遥望远方,久久伫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这里的人们叫她“望郎回”。
惠水县还有百鸟和风景区、清水苑、滴水崖、溶洞群、文笔峰、马鞍井、荷花池登景点。

5. 惠水有什么地方好玩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距离惠水县城8公里,硬化油路到达景区,交通便利,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在亿万年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 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与贵阳黔灵山、长顺白云山齐名的 黔中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九龙寺
九龙山寺建筑是与黔中遐迩闻名的白云山寺共负盛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殿依山顺势而建,谷地中央的小峰上筑玉皇阁,为全寺最高层,登阁眺望可俯览全寺,谕意天阙至高无上;玉皇阁下东西山腰建观音殿,殿前置铁鼎,鼎座是用方礅条石从2米高的崖坎下砌成。再下为二进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翼其左右;前殿为“天王殿”、“灵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设藏经楼、禅房、客斋等,殿与殿之间有廊道、花圃;另外在殿旁左右建有僧舍、寺厨、仓库等。山门建在谷口最窄处,石墙拱门,左右有照壁。大门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幅木制阴刻的对联,黑底金字,上联为“黔南钟灵无双地”,下联是“昆仑发出第一山”。整个九龙山寺建筑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朴大方,翘角飞檐,雕龙画凤,壮丽辉煌,为黔南各寺之冠。

望郎回
在惠水县城往南 三十多公里的 芦山镇硐口村有座山,名叫纳窝坡。坡顶有一处宽约数十丈,高约丈许的悬崖峭壁。这面峭壁长期如刀切一般,又宽又直;加上峭壁长期没有受到雨水渗浸,因而颜色皎白,上面的一丝一纹都十分清楚。其间,有一图案,形如一位少妇,手提竹篮,遥望远方,久久伫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这里的人们叫她“望郎回”。
惠水县还有百鸟和风景区、清水苑、滴水崖、溶洞群、文笔峰、马鞍井、荷花池登景点。

6. 惠水县有那几所大学

贵州省惠水县有四所大学,分别是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和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1、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Business Schoo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创建于2001年,学校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是一所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由贵州财经大学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

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综合性财经类独立学院。

2、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Guizhou Forerunner College)创建于2011年,是由王雪红、陈文琦夫妇捐赠举办的,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院校。

地址: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

3、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2016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贵州贵安新区管委会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

该校以全日制高等教育为主,中等职业教育为辅,同时举办非学历教育。 学校位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占地面积870亩,投资21.6亿元,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0000人。

4、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egy, Guizhou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由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截止2019年9月,学院现有校区800亩,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9100余人。

(6)惠水县游泳池扩展阅读:

惠水县风景名胜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距离惠水县城8公里,硬化油路到达景区,交通便利,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在亿万年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与贵阳黔灵山、长顺白云山齐名的 黔中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望郎回

在惠水县城往南 三十多公里的 芦山镇硐口村有座山,名叫纳窝坡。坡顶有一处宽约数十丈,高约丈许的悬崖峭壁。

这面峭壁长期如刀切一般,又宽又直;加上峭壁长期没有受到雨水渗浸,因而颜色皎白,上面的一丝一纹都十分清楚。

其间,有一图案,形如一位少妇,手提竹篮,遥望远方,久久伫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这里的人们叫她“望郎回”。

惠水县还有百鸟和风景区、清水苑、滴水崖、溶洞群、文笔峰、马鞍井、荷花池登景点。

7. 贵阳惠水县当地的民俗民风及生活习惯、状况

作为黔南地区离贵阳最近的地方,惠水县被称作“好花红”的故乡,那的民歌、民族工艺、民风民俗、惠山秀水,都给人呈现了一个“好花红”的原生态容貌。
那里产出的“惠水米”一直是很多贵阳人了解惠水的一个词藻,它像一张名片,频繁地传递在两个地区之间。到了惠水,很多有车族临走时会顺便到县城集市上买一袋大米。到惠水自然也得到小吃城去看看,除了吃马肉和清水鹅外,惠水的毛肚火锅是很多人都要一尝究竟的。记者曾多次和朋友到惠水,在那亲自品尝正宗的毛肚火锅,红红的锅底,火辣辣的,一筷毛肚夹着涮下去,脆嫩且很有嚼头。
曾有着夜郎传说的惠水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让人着迷。
推荐一:燕子洞
景点介绍:巨型溶洞,洞中居住无数白腰雨燕,一早一晚,出洞归巢,甚为壮观,当地老乡形容:像冒烟一样。桃花源——群山环抱,仅有半山一溶洞与外界连通,穿洞而入,豁然开朗,田园人家怡然自得,好不自在。
路线:惠水——羡塘——燕子洞——桃花源
推荐二:艺术之乡——摆金
距惠水县城23公里的苗族聚居地摆金镇,不仅被誉为民族歌舞艺术之乡,而且摆金镇附近分布着卧马、高寨和清水苑民族风情点,以及滴水崖峡谷风景区、冗章千年银杏树、马鞍井原始森林、石头寨岩洞葬、荷花池等旅游景点,游人可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
惠水各族妇女流行的传统挑花、刺绣工艺就是“八番”的传统文化。据《惠水县文化艺术志》载,早在宋代,“八番”人士便以挑花、刺绣的布帛向朝廷进贡。明代《黔记》中也有“布依族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的记载,至今当地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妇女的挑花、刺绣为装饰品的习俗仍然盛行。

芦笙和芦笙舞也和“八番”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据《惠水县文化艺术志》载: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55年),龙光进率各番数百人晋京进贡土特产,宋太宗观看了惠水的苗族芦笙舞表演,龙被封为郎将。这是我国关于芦笙舞的最早记载。如今,惠水的苗族同胞仍然还保留着制作芦笙、吹芦笙、跳芦笙舞的传统文化习俗。

布依族是惠水县的主体民族之一。据 1994 年年底统计,惠水县共有布依族人口 133238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35.8% 。
惠水县布依族服饰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本世纪30年代前,惠水布依族男性都穿无领右衽大襟青、蓝色长衫,并扎布腰带,用布帕缠头。30年代以后,男性服饰有所变化,冷天穿长衫,热天穿短衣。短衣有两种样式,老少不同,老年人穿的是顺襟,襟口往右开,钉5颗布纽扣;青年人穿的是对襟,钉5---7颗布纽扣。无论长衫、短衣多有领,长衫多是青蓝色,短衣有青、蓝、白色的。裤子一般都是青布宽脚褊,裤脚宽大,多在1尺以上;裤腰用5寸白布接缝,束之以布裤带。
惠水布依族妇女服饰有一个由衣裙到衣裤、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布依族善于纺织、挑花刺绣和蜡染等。其服饰就是运用她们自己制作的各种布料及工艺品制成的。本世纪30年代以前,惠水布依族妇女下装穿重1.8手、长76厘米的长褶裙;裙由上下两半截组成,上半截长37厘米,用黑色缎子褶成16褶;腰围共1米,用布带结活结拴腰;下半截长39厘米,由35块长方形各式彩色(红、黄、绿、紫、白等多色)花纹缎及6块紫红色花缎有规则地相间拼缝而成,裙脚展开后共有3.5米宽。上装里层穿青色布衬衣,衬衣衣脚及袖口绲小花边;外层穿64厘米长的右衽黑色和尚领,布带(共两对四根)缎子短衣,前后衣脚呈弧形,并镶彩色缎子花边。袖管长56厘米,袖口宽27厘米,亦镶彩色花边头戴长2.2米、宽45厘米的青色布帕,布帕两端分别接缝35厘米长的黑底红花布段,包头后两端的花纹翘在头的左右两侧,犹如两支羊角,十分雄健艳丽。脚穿草鞋或白底青帮单把圆口布鞋。
对于本世纪30年代以前惠水布依族服饰,许多史书亦有记载。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贵州巡抚田雯撰的《黔书》记云:“仲家(布依族的旧称)……女人男子以帕束首,丽侨。好楼居,有性字,衣尚青。妇人多纤好而勤于织,以青布蒙髻,若帽絮之状。长裙褶积,多者二十余福,拖腰以彩布一幅若绶,仍以青布袭之,短仅及腰。蹑履。”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夏文炳所撰写的《定番州志》亦云:“仲家多青衣,其妇女短衣长裙,裙制两截,多上紫下红,细折状,用布包头,以彩线垂缨饰其两端。”民国28年(1939年)1月贵阳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撰《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说:“仲家散居在全县各地,以第二区为最多,男子喜爱穿青衣,妇女们以花布蒙首,衣服短小而腰围多褶长裙。”30年代以后,惠水布依族妇女逐步易衣裙为衣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惠水布依族裙子基本消失,只有少数地处边远、受外界影响较小的布依族村寨的极个别老年人至今仍保存有裙子作为寿衣。如今广大布依族妇女普遍改穿右衽大襟青、蓝布衣,且比过去稍短,过腰比过去稍小,衣服和裤子多不绲花边,比过去简单朴素得多。
改穿衣裤后的布依族妇女盛装,由头帕、上衣、围腰、裤子、鞋子和首饰组成。布依族姑娘都留有一条长发辫。有的把长发辫用布巾扎起来,盘结在头上,包上头帕,再插上别针。五佑、长安、打引一带的布依族姑娘,大都把发辫绾在头帕上。妇女头帕长49.3厘米、宽33厘米,有白色、青色和杂色的。头帕的两端留有3.3厘米长的抽纱撒须。杂色的头帕艺术性较强,是用黑、白棉纱混合编织成黑白相间的几何花边图案,还在距撒须3.3厘米处用红、绿、蓝或紫色线挑成两根细线条,包上头帕后,整个头型呈上宽下窄形状,美观大方。布依族姑娘当家后,即将长发辫绾成发髻,套以发网,并插上银簪,包上2米左右的白色头帕,冷天再戴上黑色或杂色头巾。布依族妇女双腕都戴玉镯或银手镯,有的从小就穿耳朵,戴耳环。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布料都是自纺自染的土布,经过用蓝靛煮染晒干后再刷一层淡淡的牛皮胶水,硬衬放光,经久耐穿,《乾隆通志》称之为“铁笛布”。
布依族妇女穿的右衽大襟衣,老年人喜欢用青色,中年人喜欢用深蓝色,青年人喜欢用浅蓝色。大襟衣的布纽扣有五排,领口、肩胛为双扣,其余为单扣。领高2厘米,沿领脚的一周用8厘米宽的青色布做成盘肩,盘肩外沿镶上一条0.5厘米宽的彩色“栏杆”,再绲一道2.5厘米宽的花边。衣长一般在78----80厘米之间,袖管小而长,袖口用6厘米青色布绲边接头处留两道细花边。裤子一般都用青色平板布缝制,在离裤脚3.3厘米处再一道约0.5厘米的白边。衣、裤上的花边都挑有五彩花卉或单色几何图案,色彩鲜艳,绣工精致。布依族妇女都喜欢在胸前戴一块与上装等长的青色围腰,避免做事时把衣服弄脏,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围腰有老式新式之分,老式围腰在胸部留有上细下粗的两道梯形“栏杆”,细的一道为白线条,粗的一条为3.3厘米宽的挑花边。王佑、长安、打引的中年妇女还在花边两侧钉上27颗闪闪发光的银泡。黑白分明,格外出色。在两道“栏杆”之间用五色丝线绣上一朵花,有绣刺梨花的,有绣石榴花的,花样多种,不一而足。新式围腰没有“栏杆”,只在胸前剪贴一朵布花,花样多达几十种。这些花线条粗犷,与青色底子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十分明快。现代的青年妇女喜欢贴“幸福”、“自由”、“快乐”等字样。围腰带一般用白布做,在围腰带的尾端(飘带)绣有各色花卉或形式不同的几何图案,也有绣上“一朵芙蓉顶上栽,锦衣不用剪刀裁”或“和平”、“青春”之类字样的。妇女们拴围腰后,走起路来,飘带随身左右摆动,显得妖娆、潇洒。围腰口上再用银链条或红毛线系起来挂在颈上,更如画龙点睛,格外起色,十分引人注目,动人情思。脚上穿的一般都是自做的单把圆口青帮白底布鞋,淳朴雅致。
布依族妇女的衣裤盛装,首尾相称,和谐协调。由于受到传统审美意识,地方民族习俗的影响和地区物质自然条件的限制,其艺术格调至今脸名留着一种素净典雅、古朴淳厚之风。
布依族妇女的衣裤便装,与盛装的式样大同小异只是衣裤上没有或小有花纹图案,比较宽松,便于行动做事,更适应于劳作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羡塘一带布依族妇女的便装骼的是她们自己纺织的、当地称为“花椒布”的土布。这种布是用白棉线和蓝棉线相互交织的,边织边挑花,有20多种几何图案,风格独特,色调朴素,远销到日本。日本人很喜欢用这种布制作和服。
布依族儿童的服饰,突出的是帽子上的装饰。两岁以下的儿童不分男女通常都戴一顶两边有耳朵,背后有尾巴的绣花棉帽。面料多为青布,帽耳较大,可以把耳朵护起来。两只帽耳上绣有对称的花鸟图案。帽的前沿钉有成排的圆形三角形的小银牌,也有钉福、禄、寿三星小玉牌的。因帽形似猫头,故称“猫儿帽”。夏天,小孩都改戴凉帽。凉帽顶上开有一个大圆孔,起着通风散汗的作用。帽头和帽尾的花纹很简单,因帽形恰似锅圈,故称“锅圈帽”。两岁以上的女孩都戴这种帽子,直至八九岁才开始打光头或包头帕。
按布依族的习惯,一般内是逢年对节或吃酒做客才穿盛装,但有的也穿去赶场或走亲戚。
惠水地区的布依族服饰基本上大同小异比较讲究和格调独特的要数雅水、断杉、王佑一带。服饰质朴大方,简洁明快,色泽清雅,端庄肃穆。雅水和王佑的布依族妇女的衣裤盛装,已被省、州有关部门视为珍品而收藏。
惠水苗族,是惠水县的主体民族之一。据 1994 年底统计,惠水共有苗族人口 78757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21.05% ,仅次于县境内的汉族和布依族人口。
由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的差别,惠水苗族内部可分为摆金苗族支系、鸭寨苗族支系、大坝苗族支系、摆榜苗族支系、长田苗族支系、岗度苗族支系,董上苗族支系。
人类社会服饰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原始期、手工业和现代工业期。而惠水苗族服饰,除了斗底苗族支系和岗度苗族支系尚有手工业期初期的一些残存(如斗底苗族支系妇女以麻织布为裙、岗度苗族支系以麻织布为后围腰)外其他苗族支系的服饰,绝大多数都已进入手工业期的中期(服饰面料质地精细,男女均为左右交领衣,男子为衣裤装,女子为衣裙装,均以布为扣。蓝靛更加深沉,并有简单的蜡染、挑花和刺绣工艺作装饰)和晚期(面料日趋考究,并能织出本色或彩色花纹,有的还以绸缎作衣料。男装有大襟、对襟、长衫和马褂等式样。女装仍以衣衣裙为主,加工装饰更加精细和艳丽。银饰大量运用,使民族盛装更加华贵)。只有少数居住在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苗族男女青年,与外界交往增多,服饰演变迅速,由繁到简,开始步入现代工业期,男装汉化,女装易裙为裤,易一般裤为健美裤,丝袜革履。
一、男 服 饰
惠水县八个苗族支系男子服饰比较统一,没有明显的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一般是头戴青色头帕,上身着青、蓝布长衫,下身穿青、蓝裤子,腰缠青色布腰带,脚穿草鞋(冬天穿布底鞋或钉子鞋)。讲究一点的男子,除穿长衫外,还在外面套上绸缎马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服饰有了变化,除了少数老年人穿长衫外,平常所有苗族支系男子都改穿对襟短衣,颜色仍以青、蓝色为主。裤子多数以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制作,裤腰以5寸白布接缝,拴以布裤带,与布依族男子的裤子没有什么区别。脚普遍穿胶或球鞋。但是,不论哪一个苗族支系,男子的寿衣均为长衫,而且多为绸缎长衫,并配上马褂。
二、女 服 饰
惠水县八个苗族支系服饰差别很大,其长度、颜色、花饰、银饰等都不相同。就长度而言,摆金、摆榜、大坝、斗底4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大体相当,一般裙长过膝,鸭寨、长田、董上3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长度在80—90厘米之间,长及膝下50厘米左右。就颜色而言,除斗底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为麻织白色,摆榜苗族支系、岗度苗族支系、长田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用白色布条镶边外,其余的摆金、鸭寨、大坝、董上4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均为青色。就花饰而言,除鸭寨、董上2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镶嵌花纹外,其他各个苗族支系裙子一律不带花,而是在上衣、袖管、围腰和背牌上面挑花刺绣,各显特色。
(一)摆金苗族支系女服饰
摆金苗族支系女服饰有便装、盛装之分。其盛装以挑花刺绣精美、银饰多而华丽著称。梳妆打扮时,头绾发髻于顶,用2米长、16厘米宽的蓝布缠头数圈,而后戴上绣花帽,帽沿四周吊着无数银珠和玉珠,频频晃动;髻上插两根由4条银片组成的银冠,犹如两只手并排向前张开一样;银冠柄两侧插有各式的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两耳各戴约60克重、由约30厘米长的银质柱状物卷盘而成的耳环。上装内穿各色棉毛衫和衬衣,再穿上青布或紫色高级绸缎无领无扣短衣(两襟相交于胸前)5----7件,内衣袖管小而长,外衣袖管大而短,同时镶绣花纹,钉有众多的银泡;颈部戴小项圈4个、大顶圈5个,项圈两侧系上两朵红花。下装内着布裤、外穿青色细百褶裙,垂至膝下15厘米左右。腰上先系青色绸缎小块围腰,再系缀有银泡的花带7根;面前腰带左右两边挂上银铃和银花荷包。两手各戴上银手镯4支。过去腿缠青色绑腿,脚穿草鞋或布鞋;现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部分女青年腿穿长统肉色丝袜,脚穿布鞋、球鞋或高跟皮鞋。一个盛装女青年的身上,各种银饰重达1---2手,闪闪发光,叮当作响,令人喜爱。便装的特点就是没有花饰和银饰,衣裙没有变化。香港太平绅士徐展堂先生及英国友人曾在摆金卧马寨购买了该苗族支系华丽的盛装作纪念品收藏。
(二)鸭寨苗族支系女服饰
鸭寨苗族旧称“谷蔺苗”。该苗族支系妇女工于织布、织棉,早已享有盛名。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谷蔺苗男子皆短衣,妇人以青布蒙髻,工纺织,其布最精密,每遇场期出市,人争购之,有谷蔺布之名。”嘉庆年间李宗方在《黔记》第四卷中记道:“谷蔺苗在定番州属。男耕女织,所织布最精细,谚云‘欲作汗衫裤,须得谷蔺布'。”鸭寨苗族支系妇女服饰就是用自纺、自织、自染的谷蔺布和谷蔺锦制就的。
鸭寨苗族支系服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变化的。本世纪20年代以前,该苗族支系妇女梳妆打扮,是将头发绾于头顶,再以青色布帕包头(分平顶式和羊角式);上装穿右衽和尚领青布短衣,衣脚及衣袖中段均镶上谷蔺锦条;下装穿前为青布或蜡染布、后为307块各式彩色图案拼缝而成、垂齐膝下25厘米的长褶裙,然后系上银链围腰,围腰口素净无花,飘带为条形花纹,与裙子同长。再配以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等。此种服饰因费工费钱,又不太方便,故人20年代起逐渐衰退,而代之以穿衣裤。即上穿青从右侧开口,肩部至大襟镶花的青蓝布短衣,下穿青色绲花布裤子,头发编成辫子绾于头帕之外(头帕以白色为主,偶有青色的),有的还在头帕之外搭上一块毛巾或扑克织杂色头巾。冷天缠青色布绑腿,穿布底布帮单把圆口鞋或钉子鞋,热天穿水草鞋或胶草鞋。40年代后期,该苗族支系妇女服饰式样虽与改穿衣裤无异,但衣服裤子均不镶花,比原来的服饰简朴实用(与雅水地区布依族妇女服饰全部相同)。此时,耳环、项圈已无人戴,惟手镯、戒指偶有人戴。现在鸭寨苗族支系妇女虽然平时不穿裙子了,但是每人都准备有一套漂亮的衣裙作为寿衣。如今该苗族支系成年男子去世办丧事,妇女牵“驮魂马”时,必须穿裙子,因此该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势必长期保留下去。省州县有关部门及英国友人曾到鸭绒乡干河村购买了该苗族支系古朴、典雅的衣裙作珍品收藏和研究。

惠水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了各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这些舞蹈沐浴着时代的风风雨雨,继承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解放后,民族民间舞蹈这束带着乡土气息的山花,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芬芳。
布依族是世居的民族之一,在全县37万多人口中,布依族有13万多人。布依族人民热爱劳动,诚实俭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种劳作舞,如以打糯米粑为题材的粑棒舞,以采摘红桔为题材的花篮舞,以稻谷脱壳为题材的舂碓舞,以纺纱织布为题材的织布舞等等,代代相传。
县文化部门曾发掘出一幅清代的布依族“灵堂画”,该画用9幅土布拼成,长4米,宽2.27米。画分九层,上百个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地反映了布依族的《做饭舞》、《舂碓舞》、《织布舞》、《香花舞》、《铜鼓舞》、《抬酒坛》、《角抵》、《粑棒舞》以及花灯歌舞待场面。真实地展现了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浓郁的民族风情。
近年来,惠水县的一些布依族传统舞蹈露头角,闻名全国。如舞姿轻盈、动作细腻的《织布舞》在全省民族民间舞蹈会演中,荣获二等奖;又如舞姿活泼,热烈欢快、表现祭祀庆典的《香花舞》,获得了进京演出的殊荣。该舞蹈还赴广州、深圳、香港演出,一展风采。惠水的的苗族同胞有7万人,也是定居较早的民族之一。苗族擅长歌舞,哪里有苗寨,哪里就有芦笙舞。自古以来,芦笙就是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亲密伙伴。芦笙舞遍及苗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立房、集会、婚丧、庆曲等都要跳《芦笙舞》。
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苗族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表达思想传达感情,往往借助于歌舞。苗族舞蹈充分凝聚着苗族人民智慧的光芒,表现出了苗族人民坚强、豪放、聪慧的民族性格。
惠水的苗族舞蹈有世代相传下来的《马刀舞》、《打粑棒》、《棍术舞》、《木鼓舞》等,这些古舞闪耀着苗族起义的刀光剑影,浸透着人民不甘心作奴隶的反抗精神。打引乡董上苗族流传的《马刀舞》,表演者身着仿古盔甲,动作勇猛,节奏强烈。县民族文工队发掘整理后,在省、州的文艺会演中获奖。在诸舞蹈中,尤以《芦笙舞》最为普及,别有情趣。它一般是由数名男舞者吹芦笙领舞,其余女舞伴或围成圆圈,或站成一排,并肩顿足,回环复踏。参加跳舞的人可多可少,多时达数十人。节日这天,苗族妇女精心包裹头帕,身着嵌有银花的百褶裙,佩戴银质的头饰、项圈、手饰等,雍容华贵,绚丽多彩。随着她们优美的舞姿,全身的银饰闪闪发光,叮当作响,与伴舞的芦笙、鼓乐相映成趣,蔚为壮观。由于苗族的支系较多,芦笙舞中除了集体舞外,还有三人舞、双人舞和独舞。在摆榜乡,是一男一女对跳,步伐轻盈,姿态优雅。在斗底乡,是两人捧芦笙对舞。表演者模仿斗鸡,步伐复杂,动作难度大其中还穿插不少特技表演。在摆榜、鸭绒等乡村,苗族乡亲们还盛行月夜跳芦笙舞,人称“跳月”。每当皓月当空,寨上的青年男女便自然聚集到月亮场上,结伴成排,迎着皎洁的月光,婆娑起舞。
摆金镇的苗族芦笙舞较为出名,其中,高寨村的苗族芦笙舞队,多次赴省、州参加调演及庆典活动,并在贵阳的“四月八”集会和国际名酒节活动中,为中外观众表演了10多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摆金镇冗章村的苗族芦笙歌舞队还赴京参加了全国斗牛大赛开幕式的演出。
惠水苗族舞蹈还有《刷把舞》、《甩花舞》等,这些舞蹈一般由2—8人表演,有较高的技巧,颇具观赏性,表现了苗族人民奔放开朗的性格,散发着纯净的乡土气息。
明代《牂牁苗族杂咏》中有“歌声缭绕笛参差,二月蹬场场喜跳花”,“笛笙两行花两路,阿依亲看砍牛来”的描写;《蛮洞竹枝词》中有“月明跳舞人丛里,抛掷花球打爱郎”的记载;《牂牁竹枝词》中有“女伴芦笙舞婆娑,郎吹芦笙舞且歌”的描写。可见苗族歌舞源远流长。
惠水的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是具有地方色彩的《傩舞》和《花灯》。傩舞亦称“傩愿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表演艺术。据调查,傩舞传入惠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傩舞》一般是老百姓在迎神还愿时,请专门民间艺人班子来家中表演,用以驱邪祈福,祭祀先祖,同时娱乐乡村。傩舞流传在惠水县断杉、羡塘、抵季、董照、甲戎、雅水、抵麻、王佑等乡镇。表演傩舞从起傩到收傩,历时三天,演出傩舞七八个,傩戏二十四则。围观者成百上千,热闹非常。表演傩舞一般要戴上木雕面具,包上60公分长的黄头巾,身着古装,扮神、扮兽扮戏中人物。表演前,主家要装饰傩堂,用竹篾纸张扎糊成拱门彩桥,供奉傩公傩婆。表演的场地分别在傩堂内和庭院上。在傩堂里表演的舞蹈有穿插说唱的《礼请》、《申文》、《架桥》,以及《请神》、《捆鬼罡》、《砍路》、《跳门坎》、《送神》等;在庭院里表演的舞蹈有《爬刀山》、《板凳舞》等。《爬刀山》十分惊险奇特,是用木杆搭成一个高三丈六尺(12米)的木架,上边依次捆着36把刀刃朝上的锋利钢刀。表演者先在木架下赤脚狂舞一个时辰,然后脚踩刀刃,手握刀身爬到架顶,并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令人称奇。
傩舞有的舞姿狂放,动作勇猛,大开大合;有的动作细腻,感情炽热,滑稽可笑。傩舞表现的内容多是歌颂劳动的。如劈山开路的“砍路”,勤劳智慧的“铁匠”,为人送信的“报福”,为人类耕耘的“牯牛”,建房造屋的鲁班,教人养蚕的“梅香小姐”等。傩舞的面具夸张凶猛,显示了一种狰狞美。
1990年,受贵州省文化厅的委托、亚运会组委会的邀请,惠水县古傩艺术表演队赴京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中的中国傩面具艺术演展活动。傩艺术队在北京共演了39场,表演了舞姿粗犷、色彩神秘的傩舞《请神》、《打嘎舞》、《傩公傩婆》、《送神》等舞蹈和数则傩戏,观看演出的有中央各文化单位和北京各大专院校的有专家、学者,以及驻京的外国使团及每外来宾。首都十几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和发表评论。新华社电讯称:古朴神奇的傩艺术表演令中外观众惊叹不已;台北《联合报》发表了专稿(《参考消息》转载),认为贵州傩艺术的演展是“北京亚运会周边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文化遗产的展现”。
次年,惠水县民委又带着傩艺队赴湖南吉首参加国际傩艺术研讨会的演展,引起外国专家的浓厚兴趣,给予了较高评价,研讨会还专门赠给惠水县锦旗一面,褒奖了多姿多彩的傩艺术。
惠水的汉族舞蹈,还有民间的花灯。花灯舞主要分为“过街灯”和“贺灯”两种类型。传统的花灯有耍龙舞、狮子舞、装春彩灯舞、划旱船、河蚌舞、踩高跷、叠罗汉、练武术等。跳花灯一般是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进行。惠水知名的民间花灯队伍主要有上马堡、芦山、星光等队。表演过街灯的场面非常壮观,数十人手擎各式各样的彩灯,配以铿锵的锣鼓节奏,边舞边唱,观众如云,气氛十分热烈。贺灯又称“跳门红灯”,系花灯班子预先发出灯贴,到时挨门逐户向主人贺喜拜年。民间都喜接贺灯,并都以能有花灯班子来门前表演为荣。

8. 惠水县风土人情

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汉,布依,苗,毛南,壮,彝,水,回等民族,经世代开发,将惠水建设成为贵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乡。有千年白果树,荷花池,马鞍井和原始森林,更有奇特的岩洞葬礼。

阅读全文

与惠水县游泳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