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大附中三帆中学谁更好些
北大附中简介
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作为自己的校训;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方针;通过年近40年的努力,形成了重人才能力培养、重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及特长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附中创办于1960年,作为北京大学培养人才的“四级火箭”的基础,她一开始就具有高层次的起点。40年来,她为自己写下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又充满奋斗的光荣历史。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高层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学者型的名师、优师,他们为附中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冶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材、教法和课程的改革,教学研究风气浓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北大附中培养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研究深刻,学科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研究系统,编写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学用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名师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区、市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声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占66%;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占22.2%。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还表现在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的高品位上。北大附中教学环境开放、民主,为广大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与特长,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语文课坚持17年的小论文写作,体育文化节的创设,学生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理科试验班在大中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试验班设文科综合课,史地政教师同上一专业课题,数学应用与建模的实践活动等一批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相继诞生、发展、成熟。北京大学“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学界独具魅力。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更表现在培养的学生高素质上。北大附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教师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相对较轻的课业负担,使广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时间,各学科的教学都努力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展现提供舞台和机会。这种环境使得附中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9位“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和三位“雷达杯”少年科学英才第一名。26名学生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奖“金、银帆奖”。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北大附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两千多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到了发挥、发展能力的天地。仅从90年以来,就有上千位同学在区、市、全国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1999年又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面临21世纪对中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北大附中将继续遵循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开展创新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北大附中办成有自己特色、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名校而奋斗!
② 急!一六一、师大二附(三帆)、八中哪个适合我
三个学校都不错啊
个人认为三帆和八中好一点
三帆是题海式的教育
那里的学生三年后都没有什么潜力了,因为他们留很多很多很多的作业,做很多很多的题,是魔鬼教育教出来的
但是三帆学生的成绩确实很高
中考的时候有一年英语语基(满分96)校平均分96
但是...
据说他们的高中不愿意要本校的学生,因为没有发展空间
但是初中阶段学生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八中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学生成绩也很不错
在区里面的期末统考09年这届也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看起来没有那么恐怖
但是其实年级平均分在区里面也至少可以排到第五(单科)
和三帆是伯仲之间
上个学期三帆中学出的西城区期末统考(初三)第一名
但是还是那句话,三帆的孩子都很痛苦,很痛苦
八中的相对要幸福一些,但是成绩不会那么拔尖
上次的全校第一大概是全区前十的样子
也很好,但是没那么好,但我想您明白我的意思,八中对孩子比较好,孩子会比较快乐;三帆孩子成绩会特别好,但是会比较累
161就不要考虑了,和八中,三帆不算一个档次的,虽然都是市重点
那里的学生成绩比不上上述两所学校,素质也不够好
最后恕我直言,要上这两所学校,不但英语要好,数学也要够好,虽然我不知道BETS是什么,但是就用以前的PETS来讲,要上八中和三帆实验班都最好要过PETS三级(那里的大半学生小学都过了)或者数学好的没法讲的...
最后说一句...
我不是家长
我是上述两所学校之一的应届初三毕业生,所以对这个也有一点经验和了解
③ 那个西城区高中招舞蹈特长生
北京三中有特长班
④ 北京小升初如何选择学校
下文也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给你分享一下,不知是否能有帮助!
小升初,目前不仅在北京,在全国范围都成为一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升学方式多样而错综复杂,家长、学生都被深深地“套牢”。小升初,是小学升初中的简称,然而这个问题却相当不简单,牵涉到学习、人为、社会、制度、暗箱、规则等太多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浓缩热点、焦点和难点。在这里我仅从升学方式进行全面、概括的分析,2010年小升初的家长或许会找到很多机会,幼升小的家长一旦完成孩子的入学,着手准备也会有的放矢,具有非同一般的参考价值。
1.
密选:
这种方式是在小升初中家长从来没有提到的,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我第一次予以公布。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的小升初升学方式中有“推优——也叫小派位”、有“大派位”(注:关于大派位、小派位我在下面会有专门的条目)。在这两种方式背后有一种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密选”。
小派位密选:大家都知道根据北京市教委的规定,每个区县对小学都有自己的“统测”,最重要的统测在四、五、六年级或五、六年级。这个对学生、学校是要排队的,只是不公开而已,只有少数核心人知道。既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各个区的各个中学也是不知道的。但各个区的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是非常想知道这个分数排名的,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他们想知道谁的学习最好。怎么办呢?教委是严格保密的,这点做得很好,应该肯定和赞赏。于是“密选”就产生了。
我先拿西城区做个假设:大家都了解,在西城区要参加小派位一个重要条件是两年的统测成绩必须达到540分以上,甲学校是这个区最顶尖的中学之一,到小派位的时候,肯定会有特别多的符合540分的学生报这个学校,事实也证明最顶尖的中学报名的学生比录取人数多出很多,甚至几倍。小派位的规则是抽签,也就是凡是符合540分报考甲学校的学生都有被抽中的可能,当然落选的机率也相当大,毕竟符合条的学生太多了。
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这所最顶尖的中学既可能抽到540分的也可能抽到550、560、570、580、590的,万一抽到低分的学生多就会影响生源的质量,能不能只“抽到”高分而少要些低分的学生呢?显然,电脑抽签时是绝对办不到的!
于是,甲中学和其他顶尖的中学就开始在抽签前行动了:派人到某些小学了解每个班哪些学生统测分数最高(比如:前3或前5名)、哪些学生在全校最高(比如:前10或20名),当然这些分数都远高于540分。
还有一种情况,密选不一定在两次或三次统测完成才开始,有的学生很突出,一次的统测就遥遥领先的话也会被这个区的顶尖中学高度关注。当然,密选在统测完成后、小派位开始前是最频繁的。
当这所最顶尖的甲中学选中分数最高的若干学生后会做三件事:
第一,征求学生意见是否愿来甲中学;
第二,如果愿意来,在小派位的时候就要求这个学生所有的志愿只填甲中学的名字,争取被电脑“推优”;
第三,如果电脑推优没推上,甲中学就会使用“共建”和招生机动名额予以直接录取。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并没有看上这所甲中学,坚持使用别的办法想升到更满意的中学,最后的结果却是进入了比甲中学差很多的中学。所以,密选的时候一旦被选上需要家长、学生谨慎斟酌。就这样,很多顶尖的中学总能获得最好的生源。所以在这里建议,在学校也要争取学习好些再好些,就多一次十拿九稳的机会。
密选建议:
A.密选制不仅在最顶尖的中学有,在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也有,幼升小择校的时候可以尽可能选择教育质量好、数量多的中学所在的学区;
B.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一般只能在本片区小学密选,目标定位区重点的学生特别容易中选,分数比最牛的市重点级别的中学会低不少;
C.校风、学风、生源质量较好的小学(不一定就是外地学生少的小学)更受市重点、区重点中学关照。
大派位密选:与小派位密选的方式、操作完全相同,所以在学校学习好也是硬道理。没有被其他升学方式录取的学生,只要你的学习成绩不很差,区重点级别的中学密选的时候,被选上的机会很大的,而不必再像浮萍一样在大派位的时候听天由命了。
2.
自选:
这个方式也是没有任何家长透露过的。我到过很多中学,很多老师抱怨招不到好的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对“好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也不可能在人力如此有限、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要求学校去了解更多学生除学习以外的情况。那么怎么让学校更多了解到学生的情况?综合一些重点中学招生老师、专业老师的意见作如下建议:
A:不要仅在毕业年级,也就是6年级再向目标中学作自我推荐。重点中学小升初招生方式的回旋余地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自认为学习比较好或获得了某些荣誉或有某些特长,应该从4年级开始多瞄准几所目标中学,经常与“对口”的老师保持联系,比如,你学习很好,取得了学科竞赛的优胜要与这几所目标中学的教导主任或教学主任建立联系;比如,你科技有特长,要与目标中学的科技辅导老师联系;再比如,你有文艺特长要和目标中学负责这方面的老师建立联系;又比如,你获得所在小学的各种荣誉和职务要加强和目标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的联系等等,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老师对学生名字的人知,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优势就会持续性了解,小升初进入目标学校的机会相当大。
一位重点中学招生的老师告诉我,6年级我们收到的学生简历很多,有的家长写得还很多,老师在那么短的时间根本看不过来,只有书面的材料,没有感性的认识,做出录取的选择是很困难的。而有感性认识时会被首先关注和录取的。
B.经常参加所在区教委组织的各种活动,争取斩露头脚,“富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生我们都爱要”;
C.与上述所说的类似中学“对口”的本小学老师保持良好关系,争取获得向目标中学的引荐,被录取的机会特别大。这不是走后门,而是自己的优势特点被小学老师认可,愿意为你作铺路石。这也是学生“情商”的表现。“如果让老师喜欢你,不上好学校都难”——西城区一所市重点小学老师对我说。
这里要说一件事,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书,是大队长、班长、学习也很好还有文艺特长,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为孩子做更多的升学准备,推优落选后,没有任何一所区重点以上级别的学校接收,只能参加大派位,到了一所比较差的中学,孩子自尊心很受打击,这位母亲也常常以泪洗面,痛悔对不起孩子!我要说明的是,优秀的孩子很多,机会是创造的,不要过多沿袭传统的观念。
3.
推优:
也就是小派位。是指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学生能够升入优质中学而采取的一种类似于选拔的升学制度,符合要求后和统测分数高低无关,所有填报志愿的学生均由计算机抽签完成。
目前北京市公开明确具有推优制度的区是:
东城区,基本要求是连续三年三好生,参考5年级统测成绩,规定推优的比例是15%,任何一所小学都是15%,2009年这个区推优成功率为80%,真正的推优的比例是12%;
西城区,基本要求是三好生,连续获评次数越多越有优势、5、6年级统测成绩不低于540分,规定的比例是30%,每所学校都是30%,2009年推优成功率76.5%,真正的推优比利是23%左右;
海淀区,基本要求有40多项,每项打分,满分是100分,其中获得“干部”资格的学生占的分数最多,学习成绩占9分,规定的推优比例是普通小学11%、“重点”小学15%,总的比例是13%。2009年推优成功率66%,实际推优比例约为8.58%;
崇文区,基本条件是5、6年级统测成绩大排名,前100名进入汇文中学,其他学校依据统测分数段一次录取,总比例超过20%,每个学校没有比例限制,完全看统测分数;
朝阳区,基本条件没有公开,人为掌握程度,全区只有不到100个名额,1%的比例都不到,真正优秀的中学很多不在推优范围,推优在这个区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4.
共建:
某些具有实力和背景的大单位和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有共建协议,学校每年都会给这些单位的直系子女一些升学指标,共建单位要向学校交数目不等的钱,这些钱有的由这个单位出,有的由学生家长出,统一由单位把钱给教委,教委留一部分,返给学校一部分。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出一个单位共建班的名单,写明各个区招收共建生的几所学校。
共建只是学校给一个考试的机会,是否能上还要看孩子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重点学校,在共建问题上能做足文章,既获得共建费用又可以使招生录取名额变得机动灵活,许多看似根本不可能录取的学生主要就是通过共建的空间完成的。共建享有一项“特权”:不受行政区域、学籍、学生实际居住地、户籍的任何影响。因此,社会呼吁限制共建的呼声很高,但目前并没有彻底解决的迹象。
5.大派位:
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33%、40%。
如今,大派位比例的高低,已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所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生源质量好坏、家长对教育重视与否、中学愿意录取与否的标准。一所小学最终参加大派位学生的比例越低越受家长重视,因此也左右着家长的选择。以大派位方式升学的学生,即便被本片重点中学录取绝大部分是不能与通过推优、共建、“点招”、特长、子弟等方式录取的学生混合编班就读的,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上也给予不同的待遇。
大派位,正有逐渐演变成弱势家庭、弱势群体、“问题”学生、信息孤岛者升学方式的趋势。
6.“点招”:
这是一种不公开、不透明却很有效的小升初招生方式。在很多区县,特别是在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海淀区存在得尤为明显。简单说,就是许多重点中学通过自己办培训班或与某个机构联合办培训班或授权某个机构办培训班或虽不办培训班但定期考试等的形式选拔学生的一种独立而“违规”的制度。说它独立,是因为它不受任何别的招生方式的影响独立运作且卓有成效;说它违规,很明显这与目前的教育系列的法律、法规有明显的抵触。小升初所谓的乱象、家长的、学生的苦不堪言主要来自这里,但因为它升学的有效性、相应中学的优质性使这种升学方式变得让许多家长又恨又爱,骂在嘴上,动在学上!由于目前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教育又不均衡,重点中学怕招不到好学生,学生又怕上不了好中学,“点招”就自然合理的诞生了。
我测算了2009年教育三强区东城、西城、海淀它们各自的“点招”名额,占各区升学学生总数的比例惊人的相似:22%到24%左右。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篇”:最疑难问题解答中予以详细分析,来发现、寻找这三个区的最佳机会。
在点招中,数学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英语,授课、考试的难度很大或相当大,是真正的选拔性的,完全超越了基础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既然是选拔性的,即意味着多数人的淘汰,越知名的中学淘汰率越高。“点招”不仅需要家长、学生体力、时间的付出,更需要家庭金钱的付出,如果从小学一年就开始“点招”的学习,我计算了一下,上所谓顶尖的综合培训,花费超过10万人民币是很平常的。为了避免淘汰当分母,在“点招”中就产生了“占坑”。
7.“占坑”:
就是确定目标中学后,报名参加目标学的培训或与目标学校有关的培训,沾上一个位置,等待参加最终的录取考试。占坑分为:金坑、银坑、土坑和粪坑。
“金坑”是指与最顶尖的中学录取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而且这种培训班又确实与这所中学有最紧密的联系,不上这个培训班就不可能通过“点招”被录取。
“银坑”学校的知名度、录取力度次之。
“土坑”指的是在重点校里最一般的,即便上了这所中学,未来进入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占这种坑的人数比较少。
“粪坑”基本就是说与升学、录取没有什么关系,可对方又不明说,但又让你交钱培训,属于误人子弟,信息不对称的家长容易上当,也是最让人憎恨的坑儿,说白了就是陷阱,需要提防。
小升初的家长谈论的主要是金坑和银坑。我在网上看到,说北京目前有10家最值占的“金坑”,我以及我委托的热心教育的人士做了全面了解、调查,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已经名存实亡、有的也只是奄奄一息已经没有多大价值,这部分内容将在我的第三篇中做一个详细说明,部分内容还有待核实。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要让孩子同时占好几个坑,有时是金坑与银坑相组合,一旦某个坑没站住,就让下一个坑接上,如此反复,博取被重点中学录取的机率。很多小学生时间、精力有限只选择所占的诸多“坑”中的一、两个去培训,其他的只参加考试,这也是很普遍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大量的学生占了太多的坑,很多情况下一个学生被好几所中学同时录取,但只能选择一所就读,其他录取的学校的名额就浪费了,又挤占了别的学生升入这些中学的机会,这种假象又进一步加大了很多培训班占坑难、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心理紧张的现象。
因此合理而不盲目占坑对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利的。在后面的答疑中将专门解析占坑细则。
8.特长:
主要指在科技、文艺、体育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在升学前一年内取得相应比赛、竞赛名次获得证书,经过各区县教委特长生资格认证,参加测试合格,从而被重点或传统对应项目中学录取。根据北京市的规定,各种考级证书不再作为特长认证的任何依据,只有比赛、竞赛取得相应的名次才有资格获得认证。作为一种小升初升学的方式,科技特长生在教育三强区录取的比例、人数都是最多的,其次是文艺各项目、录取比例最少的是体育。我计算了2009年东城、西城、海淀特长生总的录取比例,东城区约10%,西城区11.48%, 海淀区最高为13.68%。
特长小升初升学建议:经向多位特长招生老师打探,他们提出如下建议,以提高录取率。
A.多确定本区几所目标学校。锁定目标学校后,请一定找出这几所目标学校重叠项目最多的特长,最终锁定两所,因为一般每个学生只能报两所中学参加特长测试。重叠项目多,特长培养就可以有针对性,即学一项特长即可涉及到至少两所以上的重点中学,增加录取的机会;
B.文艺、科技特长小学入学后开展越早越好,以便积累到5~6年级间产生与众不同的成果获得较好的名次;体育特长,如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仅为升学考虑,应在小学三年级后开展,超过四年级再开展体育特长培训就很难在5~6年级期间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了;
C.确定特长,取得进步、获得名次后要多与目标中学相应的负责老师保持联系,特长生的录取不仅仅在6年级最后的测试时刻,很多会提前测试、优先录取,如果到最后由于时间紧张、学生骤增即便有不错的特长成绩,可能都无法获得测试、面试的机会;
D.就自身的特长项目适当关注其他教育强区的对应目标重点中学,一旦未被本区重点中学录取,其他区的特长招生时间错开了,你的特长成绩若被那所学校认可,对方愿意接收你,完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以“共建”的方式录取你,这就看你的特长“长”到何种程度了,总之,也要用实力说话。
9.子弟:
一般是说教师的直系第二代或第三代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不经过其他任何方式,由所属小学上报升学名单到各区县教委备案并获得批准就可以直接完成小升初到对应的中学升学。比如,海淀区各大学的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子弟直接升入西城区最好的中学之一三帆中学(师大二附中初中部)等。
10.双拥:
在部队工作的现役军人的子弟,可以不经过其他升学方式而直接升入对应的中学。
11.寄宿:
拥有寄宿资格的中学,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独立招生,一般都可以全市招生,在初中阶段好的寄宿学校并不多。不建议初中阶段寄宿,这个时期的小孩受这个时期生理发育因素的影响情绪不很稳定、具有一定叛逆倾向,更需要家长、学校的共同配合、教育、引导。
12.直升:
指的是9年制教育的学校,小学毕业后都可以直接升入本校的初中部,避免了小升初时学生、家长诸多的苦恼,但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北京市直升的学校,很多学生在中考、高考中的表现平平,这些学校在中学阶段一般都在二流中下徘徊,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对幼升小择校的家长而言需要谨慎考虑。
13.定向:某些中学由于传统的、历史的或其他的原因与一些小学有着升学上的牢固关系,它们每年都定点接收这些小学的学生,接收量一般都比较大。定点接收中,学生学习的好坏、学校的推荐都很关键。教育强区的重点小学很大一部分都有“定向”接收的中学,这使得重点小学毕业的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部分重点小学的学生最终参加大派位的很少也就不足为奇。比如,实验二小与实验中学、北京小学与北京8中、黄城根小学与北京四中、史家小学与北京2中等。定向与共建很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
14.“条子”:也就是后门生,在小升初升学中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长总能行使一些“规则”,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满意的升学机会。很多家长之所以大声疾呼恢复统考,想让孩子获得比较公平的机会也是重要因素。现在,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范围,优势教育资源逐渐向强势背景家庭倾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例提高的比较快。某种意义上讲,小升初的结果实际上已成为各个家庭最终对决的产物。
15.私立:在基础教育阶段,北京市的私立教育整体水准与公立学校的差距十分巨大,私立学校生源质量也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小升初家长如果想以私立方式升学必须做谨慎选择。
16. 随班就读:这是我国一种保障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一种制度。因为涉及的范围极小就不再作详细说明,不过作为小升初的一种升学方式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⑤ 为什么我这么不受重视我成绩在班上好则一二,差则三四(名次),但老
下文也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给你分享一下,不知是否能有帮助!
小升初,目前不仅在,在全国范围都成为一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升学方式多样而错综复杂,家长、学生都被深深地“套牢”。小升初,是小学升初中的简称,然而这个问题却相当不简单,牵涉到学习、人为、社会、制度、暗箱、规则等太多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浓缩热点、焦点和难点。在这里我仅从升学方式进行全面、概括的,2010年小升初的家长或许会找到很多机会,幼升小的家长一旦完成孩子的入学,着手准备也会有的放矢,具有非同一般的参考价值。
1.
密选:
这种方式是在小升初中家长从来没有提到的,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我第一次予以公布。大家都知道的小升初升学方式中有“推优——也叫小派位”、有“大派位”(注:关于大派位、小派位我在下面会有专门的条目)。在这两种方式背后有一种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密选”。
小派位密选:大家都知道根据教委的规定,每个区县对小学都有自己的“统测”,最重要的统测在四、五、六年级或五、六年级。这个对学生、学校是要排队的,只是不公开而已,只有少数核心人知道。既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各个区的各个中学也是不知道的。但各个区的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是非常想知道这个分数排名的,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他们想知道谁的学习最好。怎么办呢?教委是严格保密的,这点做得很好,应该肯定和赞赏。于是“密选”就产生了。
我先拿西城区做个假设:大家都了解,在西城区要参加小派位一个重要条件是两年的统测成绩必须达到540分以上,甲学校是这个区最顶尖的中学之一,到小派位的时候,肯定会有特别多的符合540分的学生报这个学校,事实也证明最顶尖的中学报名的学生比录取人数多出很多,甚至几倍。小派位的规则是抽签,也就是凡是符合540分报考甲学校的学生都有被抽中的可能,当然落选的机率也相当大,毕竟符合条的学生太多了。
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这所最顶尖的中学既可能抽到540分的也可能抽到550、560、570、580、590的,万一抽到低分的学生多就会影响生源的质量,能不能只“抽到”高分而少要些低分的学生呢?显然,电脑抽签时是绝对办不到的!
于是,甲中学和其他顶尖的中学就开始在抽签前行动了:派人到某些小学了解每个班哪些学生统测分数最高(比如:前3或前5名)、哪些学生在全校最高(比如:前10或20名),当然这些分数都远高于540分。
还有一种情况,密选不一定在两次或三次统测完成才开始,有的学生很突出,一次的统测就遥遥领先的话也会被这个区的顶尖中学高度关注。当然,密选在统测完成后、小派位开始前是最频繁的。
当这所最顶尖的甲中学选中分数最高的若干学生后会做三件事:
第一,征求学生意见是否愿来甲中学;
第二,如果愿意来,在小派位的时候就要求这个学生所有的志愿只填甲中学的名字,争取被电脑“推优”;
第三,如果电脑推优没推上,甲中学就会使用“共建”和招生机动名额予以直接录取。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并没有看上这所甲中学,坚持使用别的办法想升到更满意的中学,最后的结果却是进入了比甲中学差很多的中学。所以,密选的时候一旦被选上需要家长、学生谨慎斟酌。就这样,很多顶尖的中学总能获得最好的生源。所以在这里建议,在学校也要争取学习好些再好些,就多一次十拿九稳的机会。
密选建议:
A.密选制不仅在最顶尖的中学有,在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也有,幼升小择校的时候可以尽可能选择教育质量好、数量多的中学所在的学区;
B.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一般只能在本片区小学密选,目标定位区重点的学生特别容易中选,分数比最牛的重点级别的中学会低不少;
C.校风、学风、生源质量较好的小学(不一定就是外地学生少的小学)更受重点、区重点中学关照。
大派位密选:与小派位密选的方式、操作完全相同,所以在学校学习好也是硬道理。没有被其他升学方式录取的学生,只要你的学习成绩不很差,区重点级别的中学密选的时候,被选上的机会很大的,而不必再像浮萍一样在大派位的时候听天由命了。
2.
自选:
这个方式也是没有任何家长透露过的。我到过很多中学,很多老师抱怨招不到好的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对“好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也不可能在人力如此有限、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要求学校去了解更多学生除学习以外的情况。那么怎么让学校更多了解到学生的情况?综合一些重点中学招生老师、专业老师的意见作如下建议:
A:不要仅在毕业年级,也就是6年级再向目标中学作自。重点中学小升初招生方式的回旋余地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自认为学习比较好或获得了某些荣誉或有某些特长,应该从4年级开始多瞄准几所目标中学,经常与“对口”的老师保持,比如,你学习很好,取得了学科竞赛的优胜要与这几所目标中学的教导主任或教学主任建立;比如,你科技有特长,要与目标中学的科技老师;再比如,你有文艺特长要和目标中学负责这方面的老师建立;又比如,你获得所在小学的各种荣誉和职务要加强和目标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的等等,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老师对学生名字的人知,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优势就会持续性了解,小升初进入目标学校的机会相当大。
一位重点中学招生的老师告诉我,6年级我们收到的学生简历很多,有的家长写得还很多,老师在那么短的时间根本看不过来,只有书面的材料,没有感性的认识,做出录取的选择是很困难的。而有感性认识时会被首先关注和录取的。
B.经常参加所在区教委组织的各种活动,争取斩露头脚,“富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生我们都爱要”;
C.与上述所说的类似中学“对口”的本小学老师保持良好关系,争取获得向目标中学的引荐,被录取的机会特别大。这不是走后门,而是自己的优势特点被小学老师认可,愿意为你作铺路石。这也是学生“情商”的表现。“如果让老师喜欢你,不上好学校都难”——西城区一所重点小学老师对我说。
这里要说一件事,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书,是大队长、班长、学习也很好还有文艺特长,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为孩子做更多的升学准备,推优落选后,没有任何一所区重点以上级别的学校接收,只能参加大派位,到了一所比较差的中学,孩子自尊心很受打击,这位母亲也常常以泪洗面,痛悔对不起孩子!我要说明的是,优秀的孩子很多,机会是创造的,不要过多沿袭传统的观念。
3.
推优:
也就是小派位。是指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学生能够升入优质中学而采取的一种类似于选拔的升学制度,符合要求后和统测分数高低无关,所有填报志愿的学生均由计算机抽签完成。
目前公开明确具有推优制度的区是:
东城区,基本要求是连续三年三好生,参考5年级统测成绩,规定推优的比例是15%,任何一所小学都是15%,2009年这个区推优成功率为80%,真正的推优的比例是12%;
西城区,基本要求是三好生,连续获评次数越多越有优势、5、6年级统测成绩不低于540分,规定的比例是30%,每所学校都是30%,2009年推优成功率76.5%,真正的推优比利是23%左右;
海淀区,基本要求有40多项,每项打分,满分是100分,其中获得“干部”资格的学生占的分数最多,学习成绩占9分,规定的推优比例是普通小学11%、“重点”小学15%,总的比例是13%。2009年推优成功率66%,实际推优比例约为8.58%;
崇文区,基本条件是5、6年级统测成绩大排名,前100名进入汇文中学,其他学校依据统测分数段一次录取,总比例超过20%,每个学校没有比例限制,完全看统测分数;
朝阳区,基本条件没有公开,人为掌握程度,全区只有不到100个名额,1%的比例都不到,真正优秀的中学很多不在推优范围,推优在这个区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4.
共建:
某些具有实力和背景的大单位和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有共建协议,学校每年都会给这些单位的直系子女一些升学指标,共建单位要向学校交数目不等的钱,这些钱有的由这个单位出,有的由学生家长出,统一由单位把钱给教委,教委留一部分,返给学校一部分。门每年都会出一个单位共建班的名单,写明各个区招收共建生的几所学校。
共建只是学校给一个考试的机会,是否能上还要看孩子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重点学校,在共建问题上能做足文章,既获得共建费用又可以使招生录取名额变得机动灵活,许多看似根本不可能录取的学生主要就是通过共建的空间完成的。共建享有一项“特权”:不受行政区域、学籍、学生实际居住地、户籍的任何影响。因此,社会呼吁限制共建的呼声很高,但目前并没有彻底解决的迹象。
5.大派位:
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33%、40%。
如今,大派位比例的高低,已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所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生源质量好坏、家长对教育重视与否、中学愿意录取与否的标准。一所小学最终参加大派位学生的比例越低越受家长重视,因此也左右着家长的选择。以大派位方式升学的学生,即便被本片重点中学录取绝大部分是不能与通过推优、共建、“点招”、特长、子弟等方式录取的学生混合编班就读的,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上也给予不同的待遇。
大派位,正有逐渐演变成弱势家庭、弱势群体、“问题”学生、信息孤岛者升学方式的趋势。
6.“点招”:
这是一种不公开、不透明却很有效的小升初招生方式。在很多区县,特别是在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海淀区存在得尤为明显。简单说,就是许多重点中学通过自己办培训班或与某个机构联合办培训班或授权某个机构办培训班或虽不办培训班但定期考试等的形式选拔学生的一种而“违规”的制度。说它,是因为它不受任何别的招生方式的影响运作且卓有成效;说它违规,很明显这与目前的教育系列的法律、法规有明显的抵触。小升初所谓的乱象、家长的、学生的苦不堪言主要来自这里,但因为它升学的有效性、相应中学的优质性使这种升学方式变得让许多家长又恨又爱,骂在嘴上,动在学上!由于目前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教育又不均衡,重点中学怕招不到好学生,学生又怕上不了好中学,“点招”就自然合理的诞生了。
我测算了2009年教育三强区东城、西城、海淀它们各自的“点招”名额,占各区升学学生总数的比例惊人的相似:22%到24%左右。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篇”:最疑难问题解答中予以详细,来发现、寻找这三个区的最佳机会。
在点招中,数学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英语,授课、考试的难度很大或相当大,是真正的选拔性的,完全超越了基础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既然是选拔性的,即意味着多数人的淘汰,越知名的中学淘汰率越高。“点招”不仅需要家长、学生体力、时间的付出,更需要家庭金钱的付出,如果从小学一年就开始“点招”的学习,我计算了一下,上所谓顶尖的综合培训,花费超过10万币是很平常的。为了避免淘汰当分母,在“点招”中就产生了“占坑”。
7.“占坑”:
就是确定目标中学后,报名参加目标学的培训或与目标学校有关的培训,沾上一个位置,等待参加最终的录取考试。占坑分为:金坑、银坑、土坑和粪坑。
“金坑”是指与最顶尖的中学录取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而且这种培训班又确实与这所中学有最紧密的,不上这个培训班就不可能通过“点招”被录取。
“银坑”学校的知名度、录取力度次之。
“土坑”指的是在重点校里最一般的,即便上了这所中学,未来进入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占这种坑的人数比较少。
“粪坑”基本就是说与升学、录取没有什么关系,可对方又不明说,但又让你交钱培训,属于误人子弟,信息不对称的家长容易上当,也是最让人憎恨的坑儿,说白了就是陷阱,需要提防。
小升初的家长谈论的主要是金坑和银坑。我在网上看到,说目前有10家最值占的“金坑”,我以及我委托的热心教育的人士做了全面了解、调查,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已经名存实亡、有的也只是奄奄一息已经没有多大价值,这部分内容将在我的第三篇中做一个详细说明,部分内容还有待核实。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要让孩子同时占好几个坑,有时是金坑与银坑相组合,一旦某个坑没站住,就让下一个坑接上,如此反复,博取被重点中学录取的机率。很多小学生时间、精力有限只选择所占的诸多“坑”中的一、两个去培训,其他的只参加考试,这也是很普遍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大量的学生占了太多的坑,很多情况下一个学生被好几所中学同时录取,但只能选择一所就读,其他录取的学校的名额就浪费了,又挤占了别的学生升入这些中学的机会,这种假象又进一步加大了很多培训班占坑难、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心理紧张的现象。
因此合理而不盲目占坑对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利的。在后面的答疑中将专门解析占坑细则。
8.特长:
主要指在科技、文艺、体育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在升学前一年内取得相应比赛、竞赛名次获得证书,经过各区县教委特长生资格认证,参加测试合格,从而被重点或传统对应项目中学录取。根据的规定,各种考级证书不再作为特长认证的任何依据,只有比赛、竞赛取得相应的名次才有资格获得认证。作为一种小升初升学的方式,科技特长生在教育三强区录取的比例、人数都是最多的,其次是文艺各项目、录取比例最少的是体育。我计算了2009年东城、西城、海淀特长生总的录取比例,东城区约10%,西城区11.48%, 海淀区最高为13.68%。
特长小升初升学建议:经向多位特长招生老师打探,他们提出如下建议,以提高录取率。
A.多确定本区几所目标学校。锁定目标学校后,请一定找出这几所目标学校重叠项目最多的特长,最终锁定两所,因为一般每个学生只能报两所中学参加特长测试。重叠项目多,特长培养就可以有针对性,即学一项特长即可涉及到至少两所以上的重点中学,增加录取的机会;
B.文艺、科技特长小学入学后开展越早越好,以便积累到5~6年级间产生与众不同的成果获得较好的名次;体育特长,如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仅为升学考虑,应在小学三年级后开展,超过四年级再开展体育特长培训就很难在5~6年级期间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了;
C.确定特长,取得进步、获得名次后要多与目标中学相应的负责老师保持,特长生的录取不仅仅在6年级最后的测试时刻,很多会提前测试、优先录取,如果到最后由于时间紧张、学生骤增即便有不错的特长成绩,可能都无法获得测试、面试的机会;
D.就自身的特长项目适当关注其他教育强区的对应目标重点中学,一旦未被本区重点中学录取,其他区的特长招生时间错开了,你的特长成绩若被那所学校认可,对方愿意接收你,完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以“共建”的方式录取你,这就看你的特长“长”到何种程度了,总之,也要用实力说话。
9.子弟:
一般是说教师的直系第二代或第三代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不经过其他任何方式,由所属小学上报升学名单到各区县教委备案并获得批准就可以直接完成小升初到对应的中学升学。比如,海淀区各大学的附中、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子弟直接升入西城区最好的中学之一三帆中学(师大二附中初中部)等。
10.双拥:
在部队工作的现役军人的子弟,可以不经过其他升学方式而直接升入对应的中学。
11.寄宿:
拥有寄宿资格的中学,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招生,一般都可以全招生,在初中阶段好的寄宿学校并不多。不建议初中阶段寄宿,这个时期的小孩受这个时期生理发育因素的影响情绪不很稳定、具有一定叛逆倾向,更需要家长、学校的共同配合、教育、引导。
12.直升:
指的是9年制教育的学校,小学毕业后都可以直接升入本校的初中部,避免了小升初时学生、家长诸多的苦恼,但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直升的学校,很多学生在中考、高考中的表现平平,这些学校在中学阶段一般都在二流中下徘徊,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对幼升小择校的家长而言需要谨慎考虑。
13.定向:某些中学由于传统的、历史的或其他的原因与一些小学有着升学上的牢固关系,它们每年都定点接收这些小学的学生,接收量一般都比较大。定点接收中,学生学习的好坏、学校的推荐都很关键。教育强区的重点小学很大一部分都有“定向”接收的中学,这使得重点小学毕业的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部分重点小学的学生最终参加大派位的很少也就不足为奇。比如,实验二小与实验中学、小学与8中、黄城根小学与四中、史家小学与2中等。定向与共建很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
14.“条子”:也就是后门生,在小升初升学中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长总能行使一些“规则”,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满意的升学机会。很多家长之所以大声疾呼恢复统考,想让孩子获得比较公平的机会也是重要因素。现在,不仅在就是在全国范围,优势教育资源逐渐向强势背景家庭倾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例提高的比较快。某种意义上讲,小升初的结果实际上已成为各个家庭最终对决的产物。
15.私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私立教育整体水准与公立学校的差距十分巨大,私立学校生源质量也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小升初家长如果想以私立方式升学必须做谨慎选择。
16. 随班就读:这是我国一种保障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一种制度。因为涉及的范围极小就不再作详细说明,不过作为小升初的一种升学方式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⑥ 北京西城区小升初选哪个好:七中、13中分校、13中初中部、西城区实验学校、三帆中学
原来听说的就是三帆、13中不错,但没上过也不知具体的。7中的话真的就要看孩子自回己是不是努力了,答7中是射击和足球传统校,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特长可以考虑。西城实验学校就是原来的西师附小,小学部是很棒很棒的,但是初中部就不知道了。
⑦ 三帆中学
北京市三帆中学于1997年5月19日由市教委批准成立。它是一所在西城区教育局直接领导下,在北京师大二附中和北京四十六中积极支持、参与和帮助下创办起来的“民办公助”的初级中学。是按照中央精神创办的一所办学体制改革实验的初级中学。她依托北京师大二附中,已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本段]发展状况
几年来北京市三帆中学依靠社会力量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建设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计算机房、教室、图书馆、校园网和操场,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化的管理,良好的校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课程、高质量的教学,赢得广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称赞。 三帆中学面向全市招收学生,学校规模为每年级12—18个班,每班35-40人,目前每年级实有12-13个班,500-600名学生。校长厉益森(原北京师大二附中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由北京师大二附是校长林福智兼任。 三帆中学得到了西城区政府及教育局鼎力支持,把它纳入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全区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实验的组成部分。 中学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在法律允许和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范围内,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招生,自行管理,积极进行改革实验,力求办出特色。
[编辑本段]办学目标及宗旨
北京市三帆中学的校训是:笃志博学、质朴方正。办学目标是:高起点,有特色,一流校。 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人文教育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的办学宗旨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利用民办学校的有利条件,发挥重点中学的优势,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初级中学,为北京市培养高素质的初中毕业生。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北京市三帆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质量高。办一流学校,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北京市三帆中学依托市级重点校、市首批普通高中示范校北京师大二附中,建成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来源北京师大二附中。 三帆中学依托重点中学二附中,可充分借助重点学校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和学校管理的优势,既有范例可循,又有创新的天地。目前教育职员工共13人,其中任课教师11人,全部由师大二附中在职教师选派。对师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全部采用二附中的模式。
[编辑本段]教育理念
学校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课程、讲座课课程组成的多元化课程。教师树立起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基础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打牢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 围,在“三帆”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展示启己的才华,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充分的发展。
[编辑本段]兴趣课程
学校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设多种活动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兴趣课,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技节和艺术节,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健康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了开发,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名列市区前茅。
[编辑本段]德育培养
北京市三帆中学的德育工作以“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为理念,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四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在“三帆”,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养成四个良好的习惯(行为、学习、生活、健身),通过课堂渗透、人文系列宣讲、参观人文景点、艺术节活动、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开展“集合在共青团的旗帜下”和“三个迈步教育”(初一迈好中学第一步,初二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三迈好人生选择第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北京市三帆中学坚持对外开放,几年来,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友好交流活动;目前有多名外国学生在各班学习。教师和学生也多次应邀出国访问。国际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加奋发地工作,让北京市三帆中学这朵春之花在办学体制改革的百花园中开得更加绚丽!
⑧ 《打有准备的仗》作文怎么写有关期末考。
小升初的战役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也考上了一个心仪的学校。如今,毕业考试也已经结束,可以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了,好好玩一玩。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小升初战役的胜利。
“不打无准备之仗”,想要胜利就更要好好准备,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加油啊!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升学目标,最好把想上的几所学校排个顺序。当然,大多数同学的第一目标都是人大附中。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百分之百能上了,也还是要选几个“候补”的学校,比如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什么的。比如说我,就上过北大附中的春季培训。还有就是我的几个朋友,虽然都与人大附中擦肩而过,但也都上了清华附中、三帆等不错的学校。如果你准备以特长生进入好的学校,还是要有第二手准备,我们班 16个特长生只有4个考上的,总体通过率只有25%,甚至有些管乐类的,只有1%(二百多人选三个),我们班一个通过九级的同学也被拒之门外。
光有一个目标,空怀大志也是不行的,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还是要上一些课外班,大概在三四个左右。“啊,这么多!”你可不要惊奇,这还算少的,再说,最多也就辛苦六年级这一年,想考好中学就得有学问,毕竟“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嘛!除了上各个中学的培训班外,在此隆重推荐给大家的是奥数网的“目标人大附班”。我们学校的同学上了这个班以后,差不多都考入了人大附中,效果好得让人吃惊。应付面试还是要紧随奥数网的“综合素质班”,个人认为其中有很多相当有用的地方,比如教你如何自我介绍,我在面试时用的就是这时准备的稿子。这两个班可都是很不错的,最起码我上完之后受益匪浅,学弟学妹们不妨也试试吧!英语方面,只要过了公一就没什么问题了(当然不包括目标是英语试验班的同学)。
除了上一些课外班,自己也是要做题的,但是千万不要坠入题海,保持好状态,查漏补缺就可以了。在此推荐《小学数学ABC卷》和华杯赛系列的各种书籍。《小学数学ABC卷》当中不仅有几套难度循序渐进的ABC卷,还有这一年各种比赛的试卷(这本书一年出一本)。华杯赛系列的书就不多说了,题题都是经典。当然,大家还可以去选别的书,只要做得精、有收获,做哪本不都一样吗?
另外还必须提的是,不要为了小升初而“废寝忘食”,恰当的逛逛公园,看看电视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呀!
以上就是我经过“小升初”的经验。最后祝愿大家在这场战役中打个漂亮仗,考入心仪的学校,抓住每一个机会,加油哦!
⑨ 三帆中学与人大附中初中比谁更好一些
反对上面的说法,我是08年9月入学的新生,在三帆的英语实验班,三帆的英语讲得是很专难,要背what would you do(实验班和普通班都属背),实验班要学studio classroom;三帆的数学也很难,进度超快!!而且08年中考,三帆的高分人数是海淀区和东城区的总和!!其他的回答者对三帆太不了解了!!而且人大附的生源一届不如一届,很多都是靠关系进去的!!!
希望你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三帆!!事实说明一切!!!!!
三帆网站:www.sanfan.cn
⑩ 三帆中学的特长生和普通的学生有什么区别吗
特长生课后要去校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