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拉松世界记录平均百米速度
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这项运动的世界纪录是由肯尼亚选手邓尼斯-基梅托在2014年柏林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打破的,他的记录是2小时2分57。
换算单位:42.195公里=42195米 2小时2分57=7200秒+120秒+57秒=7377秒。
由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百米速度为:V=42195/7377=5.72米/秒。
(1)极限马拉松冠军扩展阅读
马拉松世界纪录
男子马拉松:
2014年9月28日,柏林马拉松,肯尼亚选手丹尼斯·基米托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夺冠,
惊人地将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6秒,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跑进2小时3分大关的男子马拉松选手。
女子马拉松:
2012年1月1日,国际田联将实施新规,不再承认女选手在男选手领跑下创造的世界纪录。
由于拉德克利夫是在两名男选手领跑下创造了2小时15分25秒的成绩, 所以这个成绩将会被作为世界最好成绩,不再作为世界纪录。
修改后的世界纪录仍由拉德克利夫保持,成绩是2小时17分42秒,这个成绩是在2005年4月17日的伦敦马拉松上创造的。
⑵ 跑步100天跑完各个省市打破世界记录,是那个
你说的是连续100天跑100个全程马拉松吧。
那就是陈盆滨。
陈盆滨,男,1978年3月版9日出生在浙江省权台州市玉环县。耐力跑运动员,极限马拉松运动员。
陈盆滨是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陈盆滨在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中,以13小时57分46秒的成绩勇夺冠军,成为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1] 2014年,陈盆滨成为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世界第一人。[2] 2015年7月10日,陈盆滨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完成“挑战100”项目。
⑶ 马拉松怎么跑才得冠军
马拉松跑属于长时间耐力项目,根据其特点,制订了自己马拉松跑的战略战术,依据是自己的奔跑能力和跑步水平,最好成绩。马拉松跑的战略是:反映日常训练效果,提高自己马拉松跑最好成绩为宗旨的战略。制订一切战术都要围绕战略目标。适应自己的实际。如自己的马拉松跑最好成绩是3:30。
马拉松跑战术有三钟。(1)领跑法;(2)跟跑法(3)变速跑法。
(!)一般想破自己的记录,而且耐力好的运动员采用领跑法,速度均匀节奏感强。维持自己制订的目标。夺取好成绩。
(2)跟跑法:一般是速度能力强,紧跟后面,一步不拉。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最后冲刺超越,战胜对手。这种方法节省体力。储存能量。最后发挥一博。要与自己水平一样的人。
(3)变速跑法:一般速度好,耐力好的选手,在途中随意变速,拖跨对对手。最后取得胜利。
运用这三种方法,自己根据能力。找到一种适合的战术。在比赛中运用。
(4)体力分配:马拉松跑体力分配,可按前半程,后半程分配。也可按10公里。20公里。30公里。421950米,四个阶段。分配。还可以按5公里跑分段。速度均衡,战术运用自主,
1 按前半程,后半程体力分配。计划好自己马拉松跑的成绩。计算出前半程。后半程跑的。速度。基本是匀速。后半程比前半程慢6分钟属于正常,应该前半程一定要稳,严格按正常速度跑。后半程全力跑。冲刺在最后2195米见分晓。
2按10,20,30,42。195公里,体力分配。根据自己的计划。算出分段跑的速度。基本上按找计划跑,途中变化大,自己从心理上把握好跑的速度。不受干扰。保存自己的体力。10公里内相差平均2分钟属于正常。
3 按5公里分段计划,按自己的预定的跑速匀速跑。这种跑法常用。适用业余选手。请认真分析自己的实力,制订一份详细跑步计划。在跑北马中运用。
举例说明:5公里分段距离跑的计划成绩与实际跑要一致。要一段一段的跑。一段一段地落实。
计划跑北马3:10为例: 计算每公里/4分31秒40 匀速跑。5公里/22分37秒,10公里/45分14秒。15公里/67分51秒,20公里/1:30分28秒。25公里/1:53分25秒。30公里/2:16分02秒。35公里/2:38分39秒。40公里/3:01分16秒,2195米/9分02秒。全程3小时10分18秒。(注意有误差。达二级必须快18秒。)大家按照自己预算的成绩,再分段算出。在24天的训练中练习这样的节奏。
注意两条:其一各段落的差距不要太大,否则消耗体力太大。影响成绩。
其二:在跑的途中。头脑清醒/心态稳定。尤其在后半程跑的速度不能忽减忽加。
以上是写给业余跑友备战马拉松的战略战术和体力分配。
⑷ 历史上有个长跑专家,曾在一届奥运会获得男子5000米,10000米,马拉松冠军,外号火车头。请问
捷克斯洛伐克的埃·扎托倍克在第15届奥运会一人连获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跑3项金牌专。
在世界属运动史上,当时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许多专家惊呼:这样的水平已达到了人类的极限。一时间,扎托倍克成了传奇式的人物。
⑸ 历届奥运马拉松冠军急求!
第1届(1896年希腊雅典奥运会)斯皮里东•路易斯(Spiridon Louis);
第2届(1900年法国巴黎奥运会) Michel Théato;
第3届(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Thomas J. Hicks;
第4届(190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Johnny Hayes;
第5届(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Kenneth McArthur;
第6届(191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一战停办)
第7届(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Hannes Kolehmainen;
第8届(19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 Albin Oskar Stenroos;
第9届(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Boughera Mohamed El Ouafi;
第10届(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Juan Carlos Zabala;
第11届(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孙基祯(Kitei SON)日本(孙基祯为韩国人,二战期间被迫代表日本参赛);
中国首位参赛选手:王正林(排名40);
第12届(194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二战停办);
第13届(1944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二战停办);
第14届(194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 Delfo Cabrera;
中国首位残疾人参赛选手:楼文敖 未完赛;
第15届(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Emil Zátopek;
第16届(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Alain Mimoun;
第17届(1960年意大利罗马奥运会)阿贝贝-比基拉 (Abebe Bikila);
第18届(1964日本年东京奥运会)阿贝贝-比基拉 (Abebe Bikila);
第19届(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Mamo Wolde;
第20届(1972年西德慕尼黑奥运会) Frank Shorter;
第21届(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 Waldemar Cierpinski;
第22届(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Waldemar Cierpinski德国(注:第23届之前均为男子成绩)。
第23届(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葡萄牙Carlos Lopes;美国Joan Benoit ;中国台湾男子选手:陈长明;中国香港女子选手:伍丽珠;中国香港女子选手:哥顿游子;
第24届(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 意大利Gelindo Bordin; 葡萄牙Rosa Mota;
中国男子选手:蔡尚岩;中国男子选手:张国伟;中国女子选手:赵友凤;中国女子选手:钟焕娣;中国女子选手:栗娟;
第25届(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韩国Hwang Young-Cho(黄永祚); Valentina Yegorova 独联体队;
第26届(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南非 Josia Thugwane; 埃塞俄比亚Fatuma Roba;
中国台湾男子选手:许绩胜 ;中国女子选手:任秀娟;
第27届(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Gezahgne Abera; 日本Naoko Takahashi;
中国女子选手:任秀娟 2:27:55;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意大利Stefano Baldini;日本Noguchi;中国男子选手:李柱宏;中国男子选手:韩刚;中国男子选手:朱荣华;中国台湾男子选手:吴文骞;
中国女子选手:张淑晶;中国女子选手:李贺兰;中国女子选手:周春秀;
中国台湾女子选手:许玉芳;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肯尼亚万吉鲁(Samuel Kamau Wanjiru);
罗马尼亚Constantina Dita-Tomescu;中国男子选手:李柱宏;中国台湾男子选手:吴文骞;
中国女子选手:周春秀(排名3,中国唯一一枚奥运会马拉松奖牌);中国女子选手:朱晓琳;中国女子选手:张淑晶;
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 乌干达Stephen Kiprotich; 埃塞俄比亚Tiki Gelana ;中国男子选手:董国建;中国男子选手:李子成 未完赛;
中国台湾男子选手:张嘉哲;中国女子选手:朱晓琳;中国女子选手:王雪芹;中国女子选手:王佳丽。
(5)极限马拉松冠军扩展阅读:
马拉松(长跑比赛项目)
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2019年10月12日,维也纳的普拉特公园里肯尼亚选手埃鲁德·基普乔格跑出了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最终成绩不会得到国际田联的官方认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拉松(长跑比赛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省田径运动协会(隶属于山东省体育局)-历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
⑹ 中国人运动员是谁在马拉松上获得了奖
中国有马拉松运动员。
1.李子成是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籍贯是山东省枣庄市。
个人内战绩:
2010年 上海国际马拉容松亚军
2011年 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第24名
2013年 中国广州IFC登高比赛,13‘54’‘登上103层高楼,夺得冠军
2015无锡国际马拉松赛中,中国选手李子成获得冠军,成绩2小时18分23秒。
2.闫龙飞,马拉松运动员,国家运动健将。2010年夺得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季军,2011年列北京马拉松赛男子第九,以往个人最好成绩为2小时17分04秒,系2009年在北京马拉松赛所创,这次2小时15分45秒的成绩,已经将个人最好水平提高了1分59秒。
3.陈盆滨,男,1978年3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耐力跑运动员,极限马拉松运动员。
陈盆滨是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陈盆滨在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中,以13小时57分46秒的成绩勇夺冠军,成为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2014年,陈盆滨成为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世界第一人。2015年7月10日,陈盆滨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完成“挑战100”项目。
⑺ 世界马拉松记录保持者是谁
截止到18年9月,世界马拉松记录保持者男女运动员分别是:
1、男子-肯尼亚回 穆塔伊,成绩:2‘05’06 (2011)
原本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
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
42.195公里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次对体能极限的挑战。在比赛中,运动员虽然也会从路边的小桌子或者是路边站立的人手中接过来一些水。而这饮用水却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递的。
网络-马拉松
⑻ 为何埃鲁德·基普乔格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马拉松运动员
纵观基普乔格的职业生涯,他多次获得马拉松大赛冠军,数次打破世界纪录,甚至每次夺冠都以碾压性的优势夺冠,还第一次将人类马拉松成绩跑进两小时,可以说他的每一次比赛都是在突破人类身体的极限,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马拉松最佳运动员。基普乔格是三届马拉松大满贯的拥有者,里约奥运会金牌得主,世界记录保持者,仅就荣誉来说,堪称史上最强。
还有就是他对马拉松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突破极限的追求。他一次次地向马拉松记录发起挑战,不断刷新自己的极限。要知道马拉松运动不同于短跑这种无氧运动,是纯天赋与爆发的较量,每一次比赛都是一场和生命极限的较量,但他从来不会放弃。基普乔格还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他乐观谦虚,言谈优雅,以他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世界。
⑼ 维也纳马拉松冠军进入2小时,这是什么样的纪录
这是因为马拉松运动在此以前并没有过在两个小时以内完成比赛。不得不说这次的记录其实和人类百米跑进入10秒以内有着同样的意义。因为这等于说是对于人类的体能极限的一种超越。在以前根本没有人用两个小时跑完马拉松。从这一刻开始人类的马拉松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这也是人类对于自己的一种挑战。
不过由于现在科学化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能够在两小时以内完成马拉松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奇迹。因为这等于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⑽ 极限马拉松的著名赛事
极限马拉松赛中最著名的三项赛事:撒哈拉沙漠极限马拉松、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和南极极限马拉松。 撒哈拉沙漠极限马拉松:需缴纳一笔“尸体遣返费”的赛事
已拥有27年历史的撒哈拉沙漠马拉松的起点多年来一直被定在摩洛哥东南部沙漠古城瓦扎特。由于参赛者常常在1000人上下,这1000多双铁脚在大沙漠疾跑时搅动、扬起的黄沙往往形成了一个金黄的世界,故有“金色马拉松”之美称。
不过,参赛者的感觉却并不那么美丽。相反,他们苦中作乐地戏称大赛为“地狱马拉松”,因为残酷的赛事甚至让他们时时感觉到死神的威胁。据悉参赛的所有选手除了得递交体检表和血型外,还须缴纳一笔令人恐惧的“尸体遣返费”(如果最终平安无事即退还)。
对参赛者来说,穿越危险的流沙区、巨大的沙丘、蜿蜒的山丘、干涸的河床等复杂地形既是挑战,又是受罪。没有绿洲,没有清泉,只有烈日当空、金沙漫天、呜呜作响的风暴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龟裂土地,加上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不过正是环境的恶劣,反倒成就了这片人类挑战体力和意志极限的马拉松圣地。
比赛分为6个赛段,全程250公里,需在6天内完成,而大风和沙尘天气给参赛者们的长征又平添了不少麻烦。据悉,最考验参赛运动员的首推高温、干旱和流沙这三大沙漠杀手。4月的撒哈拉沙漠忽冷忽热,晚上的气温低至5℃以下,但正午可能会飙升到50℃。烈日和高温让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虽然途中设有少量供水点,但很多选手没等到跑到下一个供水点就因脱水而痛苦地倒下了。
选手也被允许在比赛中打一次点滴,但超过2次即意味着放弃比赛。至于柔软的沙子下暗藏着的很多流沙,则可能如其它地区的泥石流、雪崩那样,随时可能活埋反应稍稍迟钝的选手。
和传统马拉松选手的轻装上阵不同,参加沙漠马拉松的选手们还需要身负食物、药品、水、服装、帐篷等宿营装备甚至遇险求救信号枪,平均背包重量可达10公斤。在烈日下、沙暴中,这对长途奔跑、体力极度透支的选手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故在参赛之前,运动员们需进行缜密的计划,尽量减轻背包重量是取胜的一大关键。但比赛又明文规定,所携带的食物必需保证参赛者每天获得不少于2000卡路里的热量,此外创可贴、指南针、手电筒、备用电池、打火机、小刀甚至求救时向直升飞机反射阳光的小镜子等小玩意都在必带之列,如若遗漏则可能遭到扣分的重罚。
伤病是选手们遭遇到的特别棘手的难题。一般来说,第二赛段“痛苦序曲”便开始了——大多数选手的双脚在比赛第2天就磨出了疼痛难忍的大小血泡,以致于寸步难行。尽管途中的医疗站可以提供治疗,但往往排着一字长龙,故大家宁可自己用纱布和胶带作自疗,忍痛坚持到终点。
在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历史上最有名的选手首推意大利现代五项奥运冠军莫罗·普罗斯佩利。退役后的莫罗不顾伤病缠身,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撒哈拉马拉松大赛,但却在比赛第2天遭遇沙尘暴,独自被困在沙漠中。他缺水、缺粮,坚持到第4天后,只能喝自己的尿液,同时抓蝙蝠充饥。在饥饿和干渴的双重打击下,他神智开始恍恍惚惚,并出现了轻生之念。他无力地躺在一个墓穴里绝望地割腕,但由于体内缺水,血液竟然迅速凝固起来。
自杀未遂,反而激发起了莫罗的求生欲望,在被困8天后,他最终沿着一条河床艰难地走出了沙漠,体重比原来轻了15公斤。而他也成为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史上最顽强、最传奇、也最幸运的选手。
令人惊诧的是,参赛者中还不乏年已古稀者。一名75岁的法国女选手卓拉保持了大赛最高年龄纪录,74岁的日本老太诺日可也成功地完成了全部赛程。
至于参赛者的参赛目的,很可能因人而异:有不少是企望通过这种类似于自虐的行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或彰显自身的能力;有的表示试图以投入最险恶自然环境的方式来亲近大自然;有的只是为赶潮流图时髦;还有的则更为个性化——如有个热爱自己工作的法国面包师在长跑的背囊中竟然插着他烘烤的一根长长的面包(似乎在为自家的品牌在做广告),一位英国母亲是为悼念夭折的儿子(孩子的遗容就印在她的运动衣上),一名意大利小伙是为打动女友芳心,一名德国医生则是专为胰腺癌筹募研究基金……
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马拉松大赛并不颁发丰厚奖金。组委会早就在自己的官方声明里作出这样的公示:请干脆忘记有奖金这回事吧!因为男子冠军仅获4600欧元,女子冠军更是只有区区2800欧元,对于训练费、装备费、机票费以及报名费等近万欧元的总投入相比,确实少得可怜。
赛事的创办者帕特里克·鲍尔每每提及大赛,总会意味深长地说:“在茫茫沙漠里你永远不可能获得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咬牙挺住,坚持就是胜利。而大赛的最大魅力在于,一旦你挑战撒哈拉大沙漠获得成功,以后再去地球上任何可怕的地方都不会胆怯啦!” 亚马逊丛林根限马拉松:危机四伏的比赛
从电视转播画面来看,说巴西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是“绿色的非常马拉松”倒也并不夸张:全长达254公里的赛程被完完全全地包围在郁郁葱葱的原始雨林之中,就自然环境而言,那里确实很“绿色”。但这无疑只是表面现象,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堪称是世上最“不要命”的赛事之一。
首先,赛程约为传统马拉松赛程的6倍,加上不仅要在雨林中背负重达数十公斤的自给物品在6晚7天之内完成254公里(共6个赛段分别为23、23、38、38、108和24公里),其中限时为48小时的最艰难赛段108公里被选手们戏称为“魔鬼赛段”(不少已见到最后胜利曙光的选手都是在这一赛段上功亏一篑而惨遭淘汰),而且还需完成接连不断的渡河和穿越沼泽。这对选手的体力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其次,难忍的燠热(白天可高至42摄氏度以上)和高湿度(放在背包里的备用衣衫可以轻轻松松地拧出许多水来)往往提前透支了选手们的体力和精力,许多选手在赛程不到一半时就已陷入脱水等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以至于每年的大赛都会有超过6成的参赛者不得不中途退赛(其中包括众多各国著名的“神行太保”),退赛率之高在众多非常马拉松中都名列前茅。
在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王国里,成千上万种植物用数不胜数、深浅不一的绿色冲击着视觉空间。为了使亚马孙丛林不成为一座“绿色地狱”,参赛选手都得听从组委会的安排,先接受严格的培训,其中有:如何在河水中避开漩涡、激流或鳄鱼,安全游往对岸;如何辨别植物——哪些可果腹或解渴,哪些又可能在2秒钟之内让你毙命;如何跟狭路相逢的毒蛇周旋;哪些毒虫可能危及性命;不幸中毒后如何实行自救;如何在酷暑中帮助自己身体有效降温;一旦中暑后如何迅速恢复体力;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进食;如何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保护自己并对可能遭遇危险的他人施行救援等等。
白天,穿行在丛林和水流间的选手们需勇敢地面对潜伏着的多种危险,其中常见的有鳄鱼、毒蛇、毒虫、食人鱼、激流、中暑、传染病、迷路等等,也难以预料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意外,由此很可能随时随地都处于惊恐心理的包围之中。
时间和空间在丛林中似乎在某个环节上错了位:选手们在里面跑上几个小时后,一种似乎在原地踏步的错觉会油然而生,因为周围的景色跟出发时大同小异:一样的遮天蔽日,一样的曲径通幽,一样的密不透风,一样的危机四伏,一样的散发着腐臭的落叶……大伙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绿色轮回而难以解脱,但头顶迅速西移的太阳又真真切切地提醒着你必需抓紧时间与时俱进。
而夜色中的原始丛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夜不时被此起彼落的鸟叫虫鸣,猴子尖锐的啼声,还有不知名野生动物调门高低不一的嚎叫打破,这一曲令人心悸的丛林交响乐简直让所有选手都加快了心跳!当选手们拖着疲惫得颤抖的身躯终于住进自己搭建的简陋帐篷后,还得时时提防趁夜幕作乱的毒蜘蛛、毒蛇、毒蜂、毒蝶等,甚至警惕美洲豹等猛兽可能的侵袭,由此往往也难以安然入梦。
来自中国的超级跑选手陈盆滨前年第一次参加亚马孙极限马拉松,就荣获了亚军。
陈盆滨回忆说:在热带雨林中奔跑,不时会有树枝从树上掉下来,要时刻盯防,以免受伤。除此之外,还要预防苍蝇和蛀虫的叮咬。奔路时,树上的蚂蚁窝落在脖子上,他以为是树叶,用手触碰,没想到是蚂蚁。南美洲的蚂蚁会咬人,蚂蚁顺着背部滑落,当时背部的疼痛像针扎一样,直到现在还有疤痕。
更让陈盆滨难以承受的是水路。他说:双脚被长时间浸泡后,非常容易起泡,加上长时间奔跑,血液循环不畅通,脚步肿胀,颜色发白,非常疼痛。参赛半个月后,我的脚趾甲脱落了5个,而剩下的也都印刻着黑色的烙印。 南极极限马拉松:在企鹅也难以生存的地方比赛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令人望而生畏的南极冰原极限马拉松就已有了雏形,而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日趋“成熟”:大赛规则已相对固定,后援设施也渐渐完善,各路好手在比赛中也得到了更安全的保护。大赛通常在距离南极点只有五六百公里的艾尔斯沃思山脚下开跑,全程100公里都在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南极圈内。
无疑,这是地球上最冷的100公里的“赛道”(其实并无“道”而只有冰原)。尽管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0摄氏度,却正值南极洲最暖和,相对也最适合比赛的盛夏时节。就这样,头上是明晃晃的大太阳,但气温依然可能低至零下30摄氏度,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银色冰雪世界,一眼望去既没有一棵树,也没有野生动物,甚至也不见企鹅踪影——要知道,企鹅也从不在如此高纬度地区(已接近极点)逗留。
在“世界尽头”南极的极点跑马拉松,听起来有点浪漫,但实际上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磨难”。选手们需沿着英国探险家罗伯特·司各特和挪威探险家罗纳德·阿蒙德等先辈的足迹,冒着难以想象的严寒以及雪盲的危险,穿越海拔超过1000米的南极高原。除了速度达每秒5-10米的大风发出的呜咽声和选手们偶尔的低语外,没有任何声响,形容为“死亡世界”也并不为过。而在如此无声的环境中完成如此大运动量的比赛,对选手们的心理承受也是极大的压力。
南极冰原极限马拉松大赛的报名费高达16500美元,故“花钱买罪受”的调侃话不绝于耳。但平心而论,大赛的后援服务也是最高级的。为期8天的比赛将从空运选手开始:满载各国选手的私人飞机从智利的彭塔启程,花费几个小时就抵达了位于极点附近的冰原马拉松大本营爱国山。大量的雪橇救援车、移动式后援站按照预先精密的设计,被散布在绵延100公里长的赛程中,训练有素的医疗人员等也将在各赛段整装待命,尽心为选手们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大赛正式开始前,选手们先需接受赛程为42公里的适应性训练,他们学着在暴风中,在雪山、冰山上艰难行进,他们这才发现:南极跑跟世界其他任何地区的长跑完全不是一码事,每向前迈出小小一步都需要付出成倍的体力,和完成同等赛程相比,往往需要多付出1-2倍的时间。
如果不巧遇上暴风,则更需付出几倍的努力与之抗争。他们也学会了不太在意花多少“时间”,而更看重是否能坚持到底完成赛程。
也有选手更为聪明地早在飞来南极参赛之前,便开始了在当地的适应性训练。如英国伦敦的一个南极挑战小组,就曾经租用了一家花卉市场的一个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冷身训练”,结果在正式比赛中,他们都显现了超强的抗冻能力(无一人冻伤),并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有意思的是,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参赛选手还被要求:小便一律需用尿壶接着,生活垃圾也不能随意丢弃。如果违规,即可能扣分受罚。
虽说随处可见后援站,但按照规定,后援站仅仅提供医疗冻伤等服务,而参赛者的所有给养,包括食品、水、药品、器具等均需由选手自行随身携带。组委会往往事先叮嘱各路英豪:不妨带上你所需要的一切,因为别人不可能跟你共享他好不容易才带来的任何东西。
据悉,除了食品、水外,以下物品和器具在必带之列--
★指南针:别以为有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在静止不动时,GPS并不能通过分析两点的相对方位来指示方向,此时只得依靠指南针。
★防冻药品:其作用不言自明。
★反光镜:往往就是一面小镜子,遇险时用来反射日光,以引起正在空中实施救援的直升机驾驶员的注意。
★冰钩:用于在倾斜的冰面上攀援时防止滑跤。
★冰斧:如果不慎掉入冰窟,可用以自救。
★专用墨镜:积雪的强烈反射很容易引发“雪盲”,而戴墨镜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特制保温衣:以特种保暖化纤和羽绒为填料缝制的多层“南极装”。
★特制防冻鞋:既要防冻,又得轻巧;既宜登山,又可踏雪;既得防湿,还需牢实,而且需至少带1双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