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写奇妙的斜坡的教学目标大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探索球在坡上的运动状况感兴趣,感知不同的坡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鼓励幼儿能大胆猜测实验的结果;讨论实验所需的材料及如何实验与记录。
3、让幼儿学习看图示做实验,发展观察记录、合作探究的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乒乓球、一样大的塑料球、小皮球各若干;1.2-1.5米长的木板、中大型积木各若干;
2、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的斜坡运动比赛游戏图示若干;粗糙的地毯、记录纸、笔等;
3、多媒体辅助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斜坡城”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城市“斜坡城”玩,让我们乘上飞船出发吧!
(律动:乘飞船)
师:看!我们到了。可是城门紧闭着进不去怎么办呢?
电脑:电脑里的城门说话了:聪明的小朋友,斜坡城里非常好玩,只要你们能打开城门,就可以进去玩了,还可以得到一件奖品。(电脑内虚拟的)
幼:唱歌
5 5|3 - |5 5|3 - |33 11|33 11|55 42|1 - ||
斜 坡城, 有 趣吗?有趣有趣有趣有趣有趣真有趣 。
(城门打开了!)
二、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斜坡玩球。
(一)讨论:
1、怎样搭斜坡?需要哪些材料?
2、你想和谁一起玩?你们准备怎么比?采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
(二)幼儿玩球,体验三种球的区别,从而得出比赛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球。
1、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谁的球滚得快,并记录。
2、幼儿自由组合,构筑不同高度的斜坡,用讨论好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
3、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电脑:亲爱的小朋友们,斜坡城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图示,可以教小朋友们玩更有趣的游戏,小朋友们赶快把它找出来玩。
三、出示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的斜坡运动比赛游戏图示,指导幼儿阅读和理解游戏的玩法图示,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一)引导幼儿操作前先商量选择玩哪个游戏,按游戏的玩法图示操作,并观察记录物体在坡上运动的结果。
(二)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与记录的方法。
四、引导幼儿讨论和评选最佳的游戏图示与观察记录。
(一)你觉得哪一种图示和记录方法能让我们看得懂,懂得怎么做这个游戏和知道比赛的结果。
(二)将幼儿的观察记录汇总成班级观察记录总表,引导幼儿重复验证实验探索结果。
五、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实验。
(一)电脑: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斜坡城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再见!
(音乐响)
(二)幼儿在音乐声中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贰』 幼儿教师怎样进行区角观察记录鹅卵石搬家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手、脚和身体各部位在鹅卵石上活动的感觉。 2、发展幼儿探索性身体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一起认识过鹅卵石,知道在鹅卵石上运动有保健作用。 2、五彩的鹅卵石可嵌在幼儿园操场中的小路上;也可放在容积大的面盆里,让幼儿赤脚在上面玩。 3、录音机、磁带若干、椅子人手1把。 活动过程: (一) 准备运动: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1、幼儿脱掉鞋袜,坐在小椅子上,边唱《十个宝》的歌曲,边随着音乐节奏做手指操和脚趾操。 2、每个幼儿扮一个宝,跟着音乐的节奏,随着变化自己身体的动作。 (二) 幼儿尝试在鹅卵石上活动。 师:看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新铺了一条鹅卵石的路,你们想不想在上面玩一玩呀? 1、幼儿赤脚在鹅卵石路上随意地走。 2、提问:你在鹅卵石路上是怎么玩的?在鹅卵石路上走和平时走路有什么不一样?(硬、冷、痛)除了可以向前走外还可以怎么玩呢? 3、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三) 教师示范,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师:小朋友真勇敢,我也来玩一玩,谁和我一起玩? 1、教师在鹅卵石路上做跳的示范动作(往前走、倒退走、侧身走),幼儿四散练习。 2、提问:我们的脚在鹅卵石路上除了走以外,还可以怎么玩? 3、教师提示,鼓励幼儿
『叁』 如何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模式不再统一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第五章第二十六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但是我发现我园对“如何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虽然也创设了一些活动区,在其中投放了一些材料,但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活动区蕴含的教育价值,没有将活动区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活动中存在的共性不足:
1.有的班级区域空间没有体现。
2.班级的区域材料比较单一、不丰富,没有体现层次性。操作价值不高。
3.幼儿在区域中游戏操作时,教师观察不够,多个班级没有记录表,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4.老师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理解和把握度不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个别幼儿的需求教师没有及时介入给予帮助和支持。
5.教师在区域评价中比较笼统,没有针对性,启发式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二、建议措施
(一)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用玩具柜、地垫将区域空间区分开来,也可以利用到走廊、过道进行创设空间。
1.优化区域活动环境,营造幼儿自由发展空间
(1)区域设置,适合幼儿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可以为孩子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如小小的“自然角”里,盛开的月季、君子兰,嫩绿的蒜苗、胡萝卜苗,再加上奇形怪状的小石子,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区”里,天平、量杯、地球仪、放大镜等都成了幼儿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操作器材。尤其是师生共做的“天平”,吸引了不少幼儿的注意,它是由一个饮料瓶和一个旧衣架巧妙组合而成,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平衡、并且幼儿通过多次活动逐步发展出“比重量”、“找支点”、“做平衡物体”等内容,因此扩大了平衡的内涵和外延,从这里可以更多的发现孩子们智慧的萌芽、创新的火花。
(2)区域创设,具有弹性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如学习《物体的弹性》,我们应该为幼儿准备一些气球、皮筋、弹簧、皮球、棉花、和海绵等东西,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弹性的秘密;学习《物体的浮与沉》,应该为幼儿准备水缸、木块、铁钉、纸张和橡皮泥等物品,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但是,活动区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转移应该随时调整。
材料投放,丰富得当
为幼儿提供多功能材料、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老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变化莫测,转眼间会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4)操作材料,富有层次
不同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吃不了”的幼儿,还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我们可以设置“练习使用剪刀”的内容,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剪桔子皮②剪长条形纸③剪图形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筐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就能更大地发挥区域活动的应有价值。
(二)加强教师指导,准确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而不是引导学习或塑造幼儿行为,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学会等待,适时介入。
在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恰当引导,适时促进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三)实施科学评价,发挥分享环节评价的促进作用。
实施以鼓励为主,开放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能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让幼儿自己评价,可以由老师指点迷津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
1、幼儿的自主评价
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的需要。区域评价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发挥区域活动的魅力。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性言语来引导幼儿。如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儿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我们通常请幼儿主动评价:“我有快乐的事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让幼儿清楚了解自己和同伴遵守规则和活动能力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树立榜样或改进缺点,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交往意识。
2、教师的全面评价
区域活动的讲评,一方面以针对个别的方法,用“迁就”幼儿的姿态,另一方面本着渗透教育目的的动机和面向全体的意图,以“集体”的形式存在的教学。它是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发现能体现自己教育目的的内容,快速地进行一定的组织后开展的,有一部分是即兴的,对教师的灵活机动性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创新)进行重点讲评,加以鼓励,或指出幼儿在创新方面应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提出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商量解决问题等。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主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