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課余體育與體育課的區別和聯系
我認為課余體育和體肓課應緊密結合,體育課是有時間限制的,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體育教育,加強體育知識.在課余時間正確適量的段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體育課和課余體育的充分結合.
⑵ 課余體育的形式有哪些
長期以來,由於受陳舊的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體育教學課大多仍沿襲前蘇聯教學結構的模式,其教學過程在教師的主宰和嚴格控制下,學生被動的學習主體。學校課外活動過程存在著隨意性和盲目性,與體育教學課在知識、技術、技能方面的實踐相脫節,這與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精神大相徑庭。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練,培養自主實踐能力,已成為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何在課外體育活動的教學管理中,體現這一思想,實現主體性教育。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1、體育活動課概念的定位
學校體育課分學科類課程(體育與保健)和活動類課程(課外體育活動課)二類課程,在終極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人的身心兩方面的和諧發展;體育與保健課主要是通過系統的知識技術傳授,使學生掌握體育學習方法,繼承優秀的當代體育文化和民族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活動課學習的基礎。而課外體育活動是指在教學大綱以外,或以學科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外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學生中開展各類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或者是一部分興趣、愛好相同的組成的興趣小組、社團等從事自主的、獨立的活動,它不是全體學生必須的課程,也不是課程限制選取修或任意選取修的內容。課外活動中有的教師參加,有的是學生自已組織活動。另一方面講,它也是體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但它有弊端,在於它仍然是以單一學科課程模式看待,使學生生動活潑、自主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與部分有特長的學生進行課余運動訓練,都屬於課堂以外的教育活動,都是在「課外」進行的,但他們是有區別的。那種把教師精心指導下的課余運動訓練,也籠統地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組成部分,認為有待進一步商榷。
2、課外體育活動課的目標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重視學生在大量的體育活動中,加深對體育原理的理解和運動體驗,以提高體能、活躍身心,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同時要求把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與意志品質的培養、心理需要的滿足、情感的體驗相協調,使之和諧發展。
3、當前課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對課外體育活動不夠重視
課外體育活動計劃的制定、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調控是整個活動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由於教師對活動課的認識不全面,活動評價體系不健全。活動反饋調整不及時,活動管理體制不完善,隨意更改和取消活動;尤為普遍的是活動過程比較散亂,較普遍的「放羊式」的活動過程。
3.2學校對課外活動的組織管理比較薄弱
目前許多學校的體育工作,都是在主管校長的領導下由體育教研組具體負責。學校對活動過程缺少思想上的導向,對課外體育活動無計劃、總結,對活動過程和組織人員沒有檢查、考評措施,沒有把成績列為教師工作考評內容影響了教師積極性的發揮。
3.3學習負擔重的負面影響
現代教育思想並沒有擺脫傳統教育的幽靈。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捧作用下,學生大量的時間應付沒完沒了的作業、考試上,課外活動時間時常被佔去。沉重的課業負擔,壓制了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嚴重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3.4場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來,學校規模不斷發展,學生人數增多與場地器材不成正比,體育經費缺乏、設施陳舊、運動場地不足、器材奇缺是多數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學校,尤為普遍。學生興趣廣泛,適合學生參加的項目,因場地、器材、師資的限制,實在難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一部分學生逐漸對體育失去興趣。
4、改變目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1健全課外體育活動和評價體系
具體、明確、科學的課外體育活動的目標是進行活動教育管理的前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在宏觀上制訂了學校體育工作目標。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過程、活動的效果等制訂了明確的目標和工作職責。健全課外體育活動中可操作的目標體系,以此作為班級課外體育活動檢查分析和評價依據;同時把課外體育活動工作列為優秀班主任、基層先進及文明班級、三好學生的重要條件。增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意識。對活動的有關因素實行有效控制。
4.2健全課外體育活動的指揮系統和評價體系,加強活動管理
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必須通過健全的學校體育的指揮系統,使教師和學生明確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的標准,在活動中自覺地貫徹執行,進行自我調控。當前應建設一支從上到下的統一管理隊伍。一般應包括學校體育領導小組、體育組、班主任和體育委員四個層次,學校體育領導小組與體育教研組在活動中應認真做好活動情況檢查、記錄、調整及定期進行總結、評價,明確活動的導向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的評價是促進活動課質量的關鍵。通過檢查學生的出勤、活動內容的執行、活動的組織情況和活動的效果,同時獲取信息。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一套有益於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的全面評價體系。
4.3加強課的教學改革,強化健康意識
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學生運動不足,體質不良的現象,促進學生健康發育,養成持之以恆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除學校領導重視和全體教師不懈努力外,關鍵要加大教育制度、升學制度的改革。體育教師要加強對體育的目的性教育、科學性鍛煉身體教育,在學生主觀上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學校因地制宜地創造條件,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多舉行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和小型比賽,滿足學生的健康需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4.4拓寬渠道、增加體育經費投入
特別是農村學校,場地小、器材缺、經費少是長期困惑體育活動正常開展普遍存在的問題。為此,應抱著勤儉辦體育外,要充分提高現有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同時,各級領導要重視體育經費的投入,使場地、器材逐步完善。
5、建議
介於現階段課外體育活動的實際情況,展望學校教育改革賦予課外體育活動的新的發展前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們應該注意:
(1)課外體育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需要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學校組織學生體育活動時,應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去選擇和開展學生所喜愛的體育活動內容,使體育活動即滿足教育教養的需要,又滿足學生個體的需要,養成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2)搞好各種形式的校內體育活動,建議根據各校實際開展大課間操活動,保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3)建立對體育活動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建立由領導、教師、學生組成的監督管理體制,做到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場地器材落實、活動內容落實、評價措施落實,提高體育活動的整體效益。
⑶ 課外體育活動的概念
課外體育活動是在體育課以外的時間里運用各種身體練習和多種組織形式,結合自然能力和衛生保健措施,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課余文化生活、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為目的的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活動。它對鞏固和提高體育課所傳授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對體育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質量,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意識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狹義的課外體育活動一般指課間活動、課外活動、體育俱樂部等,廣義的課外體育活動還包括學校運動會、運動訓練、班級體育聯賽等形式。
⑷ 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特點
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組織形式之一,有著自身的特點。認識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對於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如下:
1.規定參與和自願參與相結合
課外體育活動中,有些內容要求學生必須參加,比如早操、課間操和班級組織的集體鍛煉等;有些則是由學生自己決定參加與否,比如課余其他時間的活動。有些雖然必須參加,但內容上學生又可自願選擇。在組織課外體育活動時,既要有一些規定性的要求,又要給學生自由參與留有餘地。既不能限制過死,又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2.活動內容的多樣化
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沒有硬性規定,遠遠超出了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范圍,不受教學大綱的限制。從學生自發地游戲、郊遊,到正式運動項目及其比賽,凡是能用於身心鍛煉與娛樂的體育手段,都可以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
3.組織形式的靈活性
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沒有嚴格規定,可以是全校的、年級的,也可以是班級的、小組的、個人的;可以是正式組織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組織的。
4.空間領域的廣泛性
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活動的空間范圍更為廣闊。既可以在校園內,又可以在校園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內;既可以在操場,也可以在教室;即可以在公共體育場所,也可以在大自然中。這種空間領域的廣闊性,為學生提供了多樣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教育資源。
5.自主選擇性
課外體育活動內容的多樣性、組織形式的靈活性和空間領域的廣闊性,為學生的自主選擇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學生可以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採用自我喜歡的方式和自己喜愛的手段從事體育活動,從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發展和價值。
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包括早操、課間操、班級體育鍛煉、野外活動、學校運動競賽和課余運動訓練等。
⑸ 課外體育運動訓練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1、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性總結我國運動訓練的實踐經驗,並按照「思想一盤棋,組織一條龍,訓練一貫制」的要求,可以把我國運動訓練的組織形式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在各層次中包括訓練的各種組織形式,形成培養優秀運動人才的梯隊。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是我國運動訓練的初級形式,是:「牆基之基」。1984年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提出了:「學校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積極發展業余訓練,培養競技體育人才。」1990年國務院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規定:「學校應當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這些規定使我們明確了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小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是我國運動訓練體制中最初級的一種業余訓練組織形式,處於基礎位置,只有打好基礎,才有可能從中發現和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農村中小學在我國學校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和發現。2、當前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勿庸諱言,當前我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已處於世界體育強國之林,但由於種種原因,在訓練的最初級形式中卻存在著一些致命問題,為此筆者就目前的部分問題提出一點拙見,願與廣大同仁商榷。2.1觀念陳舊,體制欠合理,導致生源短缺。在農村,對體育工作者存在嚴重偏見。如「拍毛蛋」的「體育腦筋」、「吹響響」的「一二一」老師等。這些就成為體育教師的代名詞。就學校而言,也存在著「體育體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了不要」的錯誤認識。不少有體育特長的苗子,經體育教師的選拔動員,但他們還是對體育訓練不敢問津。即使部分學生從事了課余體育訓練,並考入高一級訓練的中級形式一一體育運動學校(體育運動學校的學宗旨是為高一級形式的訓練隊、校培養輸送體育人才或培養合格的小學體育教師和少年兒童業余校的教練)。進行更為系統的學習訓練,但到了畢業時,有相當多的學生就業無門,嚴峻的現實迫使很有體育天賦的人才對訓練的中級形式運動學校只能是望而卻步。從而在農村中小學課余訓練工作中造成生源極度短缺,這從定西地區體育運動校招生情況就可以看出。1986一一1997年報考體育運動學校的人數在500一一600人之間,到1999年僅為200——300多人,以後逐年減少。另外在農村中小學管理體制中,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只有參加高考,且被高等院校錄取,才算教師的成果。如果被縣業余體校錄取或考入中級形式的體育運動學校,心血必將「付諸東流」,這樣的評價體制,大大的挫傷了體育教師對課余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再者農村學生雖然純朴憨厚,吃苦耐勞,在訓練中總有那麼股韌勁。但大多數家庭由於經濟困難,在從事體育訓練時,又多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如營養的保障、運動服、鞋的購置等。對於學生及家長,他們付出的心血,目的就是上學讀書跳出「農門」,擺脫貧困。而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就是從小培養和發現體育人才,但大多數學生到了訓練的中級形式後停止前進。面對這些滯後的觀念,經濟的貧乏,就業的困難等,試問在農村又有誰願參加課余體育訓練?2.2應試教育觀的束縛難以解除。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有些教育主管部門評價一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還是看當年的合格率或高考上線率(小學兩科合格率,初中的六科合格率,高中的高考上線率)。這些都是教育主管部門層層分解的硬指標。而對體育工作抱著應付態度。一些學生因種種壓力,雖然愛好體育,並有體育特長,但因班主任、任課教師怕影響合格率百般阻撓。如有縣、地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便臨時抽調學生,進行突擊訓練或乾脆取消參加比賽。嚴峻的現實使各教練所帶為數不多的運動員,大多是由於文化課基礎太差,到了高中二、三年級,以謀求體育高考,進入大學校園。諸如這些嚴重違背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方針的做法,又怎能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完成體育課余訓練的任務呢?2.3學生偏科現象嚴重,致使思想紀律散漫正是由於生源的短缺,導致生源質量的下降,部分學生從事了課余體育訓練,而放鬆,甚至放棄了文化課基礎知識的學習,放棄文化課學習又導致了學生思想紀律的散漫。這給學校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在他們的心目中考體育運動學校主要是看運動成績,而文化課成績是次要的。到了參加高考抱著撞一撞的思想,這種認識最終導致他們的半途而廢。試想沒有扎實的文化課基礎知識,怎能理解掌握有關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技能、技巧呢?3、提高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質量的對策建議針對現狀,我們應當採取哪些對策呢?筆者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從工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出發提出一下建議:3.1改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素質教育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我們應解放思想,改變陳舊觀念,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正如毛澤東所說:「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予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所以,社會各界應消除對體育工作者的偏見,積極關心和支持體育工作。在學校力口強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完成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任務,提高課余體育訓練水平,就必須遵循「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的十六字方針。使學生能夠從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讓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發揮其應有的功能。3.2改變管理體制,保證生源,放眼未來。要確保農村中小學課外體育訓練的生源,就必須提高認識,只要學生有體育方面的特長,社會、學校、家庭要給予支持,學生本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放眼未來。向訓練體制的高級形式努力奮斗,爭取為國爭光,為家鄉添彩,為體育事業增磚添瓦。從管理體制方面講,學校應肯定課余體育訓練的成績。如向縣隊、業余體校、體育運動學校輸送的體育人才,各種競賽所取得的成績等等,從而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甘心投身於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之中。對訓練的中級形式一一體育運動學校,在學生畢業時(不能進入高一級訓練形式的學生)。在待遇上應建立一定的制度,協調各地政府,有關部門擇優安排就業。比如:到畢業前參加省級或國家級體育競賽,獲得過省前三名,國家前八名或在學校運動成績達到國家一、二級運動員標准;校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等等,而不是一概不管,無法就業。3.3協調好學習和訓練之間的關系,使之課余體育訓練良性發展對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要明確它的業余性,在訓練過程中正確處理好文化課學習和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如果因為訓練而放棄文化課的學習,那將得不償失,訓練因文化基礎的薄弱而無法進一步深造。而且只有處理好文化課學習和體育訓練的關系,學校、家長以及任課教師才能更好的支持課余體育訓練工作。這樣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才有保障。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農村中小學的體育工作者,要積極配合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常抓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體育業余訓練與文化課學習,達到學練相長,共同提高。總之,只有在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才能進行科學選材,精心培養,夯實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使我國的農村體育事業充分發揮「牆基」作用。
⑹ 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指正常課程之外的放鬆活動,組織形式與內容沒有固定的模式。
⑺ 如何理解課外體育活動的地位和作用
一、課外體育活動的意義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
課外體育鍛煉是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結合自然力和衛生措施,進行經常的全面身體鍛煉,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鍛煉習慣,調節精神和豐富課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課外體育鍛煉的特點
一是以健康快樂為目的,追求鍛煉的實效性。課外體育鍛煉具有鮮明的群眾性,其目的在於從學生個人的實際出發,追求身心愉快、增強體質,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才能,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二是組織形式靈活,內容方法多樣。課外體育鍛煉具有鮮明的課余性,它不受課程、大綱教材等因素的制約,因而組織方法非常靈活,既可以班級形式進行,也可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進行,活動內容也豐富多彩,可以根據每個人情況和要求進行選擇。
三是因人制宜,區別對待。課外體育鍛煉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學生有年齡、性別之分,體質強弱千差萬別,對活動內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擔負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學生體育鍛煉時必須考慮上述的不同特點,採取區別對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齡、性別及體質強弱編成鍛煉小組,按不同的內容和負荷量,使每個人都要得到適宜的鍛煉。
三、課外體育活動獨特的原則
自覺性原則——自覺性原則是課外體育活動的優點之一。有了興趣就有了目的,同時也增強了自覺性,這樣才能積極地投身於鍛煉活動。
適量性原則——適量性原則主要是指鍛煉要有適當的生理負荷,並在漸進的基礎上有節奏地加大,並應隨著人體機能的變化而變化。
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主要是指鍛煉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進行,不要千篇一律,強行統一。這一點正合乎了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特點。學到了自己想學喜歡學的內容。同時這也是教學大綱內容涉及不到的,也是上課教學所達不到的。
⑻ 課外體育活動在校內的組織形式有那些
課外體育活動主要包括早操、體育課課外輔導和各項校內運動競賽。
⑼ 課外體育活動的介紹
課外體育活動是相對於體育課而言的。它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的,以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作為體育課的補充、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和教育的手段,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世界上已成為一種教育制度,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發展。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和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