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運動和拼搏精神有什麼關系
拼搏,是人們為實現某目標而全力以赴,不斷探索和不懈追求,不顧一切地奮力斗爭和沖擊。
體育與「拼搏」二字密不可分。在你爭我奪、緊張激烈的比賽中,每一塊獎牌的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拼搏故事。當年,榮國團在「人生能有幾回搏」豪言的激勵下,奪得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捧回聖·勃萊德杯。中國花劍女選手欒菊傑,在手臂受重傷的情況下,頑強拼搏,戰勝了強大的對手,為中國,為亞洲奪得了世界擊劍史上第一枚獎牌。在第3屆世界盃女子排球比賽中,中國女排姑娘也正是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用全勝的戰績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賽場的看台和現代通訊技術把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最真實地展示在觀眾面前,人們在激烈的體育比賽中受到拼搏意識最直接的鼓舞和激勵。
為什麼體育運動能如此巨大地激勵人的拼搏精神呢?
第一,體育運動能培養人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無論是田徑、球類、體操、拳擊還是游泳,多數運動項目在訓練和比賽中需要運動員付出巨大的體力,忍受身體上的極度疲勞;需要運動員巨大的耐心和毅力,日復一日,反復練習某種單調的動作;需要運動員戰勝各種惡劣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還需要運動員克服扭傷、摔傷、踢傷、撞傷等各種創傷帶來的身體疼痛和折磨。因此,人們從事體育運動的同時,也逐漸培養了吃苦耐勞、不懈努力的品質。
第二,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為實現某個目標而全力以赴的勇氣。為了事業的成功,運動員要擺脫各種享受和利益的誘惑,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奉獻在運動場上,付出青春,犧牲學業,消耗身體,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迎接失敗的考驗。因此,全力以赴地追求是運動員必備的素質。
第三,體育運動能培養人向更高目標挑戰的信心。運動員的最高理想是爭當世界冠軍。在向這一目標進軍的過程中,自己在技術上每提高一步,他就要把這一步作為新的起點,向更高一層努力。因此,戰勝自我和超越他人,是運動員必備的勇氣。
第四,體育運動能激勵人在關鍵時刻奮力一搏的意識。鍛煉天天做,比賽不常有。體育運動的這一特點逼迫運動員在比賽的關鍵時刻把自己平日所花的心血化作賽場上的一沖、一跳、一擊、一投。這種關鍵時刻的沖動,正是拼搏意識的具體體現。
2. 淺談體育運動與政治的關系
體育與政治密不可分
給你個基本的思路吧。你可以統計一下歷屆奧運會的前三名,你就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奧運會的前三名 記載了一個國家的起起浮浮!
3. 20世紀體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聯系
體育與政治存在什麼樣的聯系,怎樣看待這種聯系,體育與政治關系的前景如何,這些都是體育學、政治學必須研究與回答的重要問題。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的體育社會學、體育理論和其他領域的學者站在不同的立場,從不同的角度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本文就體育與政治關系作一簡要評述,以期對進一步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有所幫助。
1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及其表現
1·1 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20世紀50~70年代,對於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密切相關。1954年前蘇聯專家凱里舍夫[1]在我國提出了「體育的階級性、歷史性」、「體育的發展是和社會的發展並進的,並且在階級社會里永遠有階級性」的觀點。60年代,我國學者提出「體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各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一部分。」[2]「體育是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范疇。」[3]70年代前蘇聯學者進一步明確指出:「體育包含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思想斗爭。它不可能獨立於政治范疇之外。」[4]另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無關。20世紀50~60年代西方一些體育社會學者、政治家堅持體育與政治無關,提出「體育超政治」「體育的非政治性」[5]「當你跨過體育的門檻時,就把政治棄在門外。」[2]「運動是目的本身。」[4]體育是「自由的」「自我的」的活動,否認體育與政治之間的聯系。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西方體育社會學者面臨體育與政治緊密聯系的種種現實,開始出現放棄體育與政治無關觀念的趨勢,有學者明確提出「體育是政治的一部分,而體育政治則是體育的組成部分。」[5]他們試圖用體育來論證「成就社會」理論的正確性,即證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優越性。1980年美國《體育教師》載文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會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向是為了政治的,而政治與國際體育彼此之間是不可分割的。」[4]為此,有些學者提出探討政治與體育問題是體育社會學的中心任務。
1·2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
大部分學者認為是互動關系。如美國體育社會學家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體育運動與政治的關系是系統互動關系,即體育運動與政治這兩個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我國學者周西寬等[7]指出:「體育一經形成,便具有相對獨立的發展軌跡,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但體育的歷史表明體育和人類其它活動一樣,從來就不是一種孤立的社會現象,它的發展是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的,並在同各種社會的相互影響中體現其規律。從體育與政治的關系看,政治對體育的影響是同歷史發展階段相聯系的,這種影響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同時,體育也通過自己的特殊作用積極為一定的社會及政治服務。」
1·3 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
我國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表現在兩個方面———掌握體育的領導權和制約體育的性質。滕子敬等[8]指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主要表現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哪一個階級在政治上掌握了政權,同時,也就必然的要求掌握體育的領導權,並按照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來制定體育的方針、政策、制度,確定體育的目的和任務,相應地建立起體育的組織領導機構,使體育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曹守訁禾[9]認為,政治「影響著體育運動的性質及發展方向,這主要反映在社會的政治制度、國家的政策法令、統治階級的習慣愛好等對體育的影響。」周西寬等[7]認為「政治的需要可制約著體育的目的性質。政治制度制約體育的發展。」國外有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干預,將體育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恢復和斷絕國際交往的手段;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精神的手段。二是間接干預,將體育作為社會化的手段;社會安全閥的手段;特定的社會群體作為社會運動的手段。」[10]
1·4 體育對政治的反作用
體育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受到政治的制約,同時它作為相對獨立的,有重大影響的社會活動對政治也具重要的反作用。周西寬等[7]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包括「改善和促進國家間的關系,增進友誼;提高國家地位,顯示國家制度優越性;提高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國家需要人才,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與上層建築的諸意識形態交互影響。」唐宏貴[11]從微觀與宏觀兩層次分析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從微觀上說,人們追求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精神歡悅的同時,也在實現著對身心發展的憧憬,對人生價值和理想的追求,對人生目標的奮斗,一句話即謀求個體的社會化。從宏觀方面來說,政治通過自身的作用『場』,運用體育活動這一特殊的手段,調節著人們的社會道德和行為,改變著人們的社會觀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社會安定和諧地向前發展。」潘紹偉等[12]從政治學角度提出體育對政治一體化的作用,「通過體育促進個體社會化,實現政治社會化,灌輸一定的政治價值觀,培養與現存政治制度相一致的觀念和規范;通過共同參加體育活動,增加不同階層人群的交流和溝通,為領導人尋找塑造良好形象的機會,促進垂直的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提供合理、有節制的排除社會挫折的渠道,發揮社會安全閥門的作用;通過體育運動中的運動員形象的確立與現代政治一致的思想模式;以體育競賽為交流的最佳媒體,促進民族和解、統一、團結的進程的水平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象徵性地體現國家形象,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共存感,促進國內政治一體化。」國際體育史委員會秘書長拉·英·斯卓姆[13]指出:「體育在政治領域的重要意義,已經不僅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內,而且也表現在國家間相互交往上。體育可以在國家政治制度中用來實現政治的社會化,就像在國際舞台上所起的作用一樣。」美國學者貝內特等[14]通過大量的比較研究後指出:「雖然,運動在自身的表達方式上是政治上的中立,沒有明顯可見的政治外表。然而,競技的結果和成就卻能被政治來解釋和塗上政治色彩;運動在許多方面使自己在這復雜的社會中成為一種社會力量;體育是政治社會化手段;體育運動可以促進政治一體化;體育運動是向青年和人們灌輸政治哲學的工具;體育運動可以用來反映民族形象、增加民族的活力;運動員能充當國際友善的外交政治家。」美國有體育社會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指出體育對政治的作用「體育運動可以作為一種安全閥為觀眾和參加者服務,它可以按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消除多餘的能量、緊張和敵對情緒;體育可以作為一種角色樣板,通過各個社會成員的競爭,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智力品質;體育是一種世俗性的類宗教機構,它使用禮儀和慶典去增強社會的價值,並由此將人們的行為規范到習慣所要求的方向。」[15]美國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運動員在國際體育競賽中贏得獎牌或冠軍可以象徵地體現國力的水平,從而增強國際聲望和威信;體育運動的勝利可以提高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國家的一體化,鞏固現政權的統治;利用體育運動促進軍事訓練;為政府任公職者或尋求執政的人提供露面的機會,以便提高其威望和宣傳其政治觀點,塑造國家精誠團結的形象,或宣揚一種政治意識等。」由此,他們得出的國家政府在體育運動中獲得的政治利益,常常超過在其它領域所獲得的政治利益的結論還是很值得探討的。
2 當代體育與政治密切聯系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與政治兩種社會文化的聯系更為緊密,作用更加顯明。
2·1 體育本身的發展
張岩[16]認為:「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是一定歷史階段的趨勢;是體育在現代社會中巨大作用增加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逐漸成為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系統,體育運動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空前增加。競技運動競爭的激烈化、國際化、高水平化,國家間競技運動的激烈對抗使體育運動的政治功能增強了,使得許多國家的政府和領導人重視體育運動,把它作為維護國家聲望,增強民族凝聚力,達到各種政治目的的手段。」
2·2 軍事與體育的聯系
李曉軍[17]指出:「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強化了體育促進身體素質的功能,這是強調軍事准備和戰爭的結果。此外,隨著交通和通訊技術的巨大改進,國家間的競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體育與政治結合的程度與日俱進。在所謂『冷戰』時期,在一定意義上講,運動成了沒有軍事裝備的戰爭,出現了體育運動與政治一體化的現象。」
2·3 體育運動發展的主客觀影響
唐宏貴[11]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其原因,「體育與政治一體化,是體育運動內在規律的表現,體育與政治的融合,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①體育的本質屬性,決定了
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客觀必然性。用社會基本矛盾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的觀點來觀察體育,在體育領域,確有一部分內容是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比如體育的理論觀點、政治觀念、目的任務、方針政策等。②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深化,決定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實際可能性。用當代生物心理社會體育觀觀察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矛盾運動,就會發現,政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干預體育,體育也決不脫離為政治服務的軌跡。」
2·4 體育政治化
王滬寧[18]以政治學者特有的眼光指出時代的政治化是主要原因,「人們把體育與政治聯系在一起可能有某種『內在的必然性』。國與國之間一直存在政治競爭,美蘇之間就是例證,政治競爭導致了體育場成為美蘇兩國爭奪的對象。這說明政治競爭同樣不肯放過體育這塊顯示力量的領域。因為當今時代是政治化的時代,運動競爭很好地體現了政治競爭的風格,當然還有經濟、軍事等。所以體育領域被政治化,是和我們這一時代政治發展的基本精神一致的」。另一位學者吳亮[19]則觀點與此接近:「體育的政治化與本身機構的政治化有關系,不能完全要求體委不受政治的影響,它的從屬性是很清楚的。體育在社會環境中存在,不能不帶有政治色彩。」
2·5 國際政治斗爭
國外一些學者從國際政治中尋找答案:「由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形成,促使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與資本主義思想意識間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自然而然地也帶到體育運動之中,人們企圖通過體育競賽的運動員的表現,達到證明某種思想意識形態更先進的目的;由於國家政府不斷地干預體育的組織和管理,因而體育運動的決策過程日益政治化,由於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的成功,象徵性地代表著國家的力量和實力,因此政府不得不利用體育運動謀求達到某種政治目的。」[6]
2·6 體育與道德相聯系
英國學者阿斯平[20]從分析大量的體育與道德標准聯系的現象中找原因,「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政治信仰與體育認識之間有著必不可少的聯系;斷言不存在這聯系主張的人確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了。某種體育運動具有的重要性與個人、社會團體和國家對該運動所花費的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都有力地證明了這一格言的真實性:我們對體育的探討乃是我們對優先的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看法的反映。」「事實證明了馮·克勞斯威茨的名言,體育是另一種方式表現的政治實踐。」
3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的利與弊
3·1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是一把雙刃利劍
李曉軍[19]認為:「當代世界,國家利用體育的某種特性達到其政治的目的;體育則藉助政治達到其自身發展的目的,兩者因果循環,其效應遂從『復利法則』不斷累聚。」「體育與政治一體化是一柄雙刃利劍,它一方面積極地開拓著體育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又阻礙著體育自身的發展。」「體育與
政治一體化對體育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促使各國政府增加對體育的投資,推動了體育運動的國際化,激勵了國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其不利影響是「淡化了體育的固有特徵。以改善人類自身的機能和形態為目的,這是體育的第一性特徵。而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的特徵是派生的,第二性的。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激烈演進,淡化了體育的固有特徵,是造成人們偏執體育觀的根源,形成了偏執的體育觀,即以片面強調競技運動的特徵的小體育觀和片面誇大體育在顯示國家民族和社會制度優越性方面的作用,把體育同『國力』『國運』混合在一起的狹隘民族主義體育觀,引起國際體壇丑聞和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造成運動員的片面發展,普遍效尤體育超經濟發展的模式。」
3·2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利大於弊
畢世明[21]認為:「100年來,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這一社會現象,基本上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是前進而不是後退。」主要理由是「第一,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的100年正是全世界體育大發展的100年……近百年來世界體育在發展的原因較多,其中重要一條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人民群眾的各種有關組織,不僅從發展身體方面來理解體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認識到發展體育可以給自己帶來政治上的利益,從而更加重視體育,採取多種措施推動體育的發展。第二,近百年來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這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對體育與政治關系有了進一步認識的結果,現今全世界大多數人們都接受了『體育為政治服務』這一人類共同的思想財富,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這樣的社會現象當然是前進而不是後退,是積極而不是消極的。」當然,兩者緊密結合也產生了一些消極作用:「第一,新興的、進步的政治努力能夠利用體育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沒落的、倒退的政治勢力也這樣做,這就產生了消極作用。第二,新興的、進步的政治勢力使體育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也有犯『過頭』錯誤的時候,『過頭』了也會產生消極作用。所以說「既有利又有弊,但利大於弊。」
3·3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的利與弊要作具體分析
張岩[16]指出:「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這一社會現象的出現和這一現象的具體後果是不同的。從總體看,體育與政治聯系的密切化是社會整體性增強的表現,是體育運動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結果,但是各國體育為政治服務的後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則應作具體的分析」。即具體分析「政治的性質,即這一國家的政治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如果其政治是進步的,那麼體育為之服務所起的作用也是進步的、積極的,如果政治是反動的,則體育為之服務帶來的政治後果也是消極的;政治目的確定,即使一國的社會政治制度是進步的,但一定時期內確定的政治目標是錯誤的(即犯了錯誤),體育為錯誤的政治目標服務,其社會後果不但在政治上是消極的,對體育的發展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體育與政治聯系為政治服務的方式和方法,如果體育為政治服務的方式和方法是正確的,那麼其社會後果,無論對政治和體育都是積極的、有利的。反之,如果二者聯系的方式和服務的方式不當, 則可能帶來不利的後果。」
4 如何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之間的關系
政治學者王滬寧[18]提出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的基本觀點是「人為地誇大體育的政治功能對體育的發展是不利的。另外,需要指出不能絕對地看問題,就是期望體育完全非政治化,這也不可能。」「我們不能光談體育非政治化,具體應看它對社會發展,對人類發展是否有利。」相近的觀點是「不是從體育中取消政治,也不是從政治方面『凈化』體育,而是應當把體育從反人民的,反動的政治方面解放出來,以有助於社會的進步。」[4]對於兩者關系處理有3種意見。
4·1 認清體育與政治的聯系與區別,具體問題具體處理
張岩[16]認為,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要注意4個方面:「第一,體育的發展是受政治制約的。但是,也不能把體育與政治混合,不可把體育總是與政治問題攪在一起,要分清什麼是政治問題,什麼是體育問題。政治問題要按政治規律辦事,體育問題按體育規律辦事。第二,體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復雜結構。應當重視並注意發揮體育的政治功能,但不能片面地強調體育的政治功能,忽視或貶低體育的其它功能,否則就會違背體育自身的規律而畸形發展。第三,要尋求體育為政治的恰當方式的方法,使體育與政治的聯系從剛性聯系轉變為柔性聯系。第四,鑒於過去提『體育為政治服務』所產生消極作用,依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精神,今後不宜再提『體育為政治服務』的口號。」
4·2 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要興利除弊
李曉軍[17]指出:「清醒地認識體育的本質,正確地理解體育與政治的關系,適當地發揮體育的政治功利;全面了解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利弊得失,在體育的政治使用時,將其阻礙體育的反向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4·3 要淡化體育的政治傾向
金大陸認為:「體育政治化問題,長期以來體育歸結為國家政治范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決定了的。另外,政治家為了政治活動的需要,利用各種手段是不可避免的。當今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社會化,政治干預普遍存在,但從本質上講,體育是最大的不政治,原因是體育的非意識形態化;體育有自身獨特的『法』,獨特的規則;它的符號系統是世界共通的。所以要淡化體育的國家政治傾向,強調非政治的一面,即強調它的文化、教育、娛樂、審美的一面。」
5 體育與政治關系的發展前景
5·1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出現淡化的趨勢
張岩[16]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平與發展已代替革命和戰爭,成為時代的主題,全人類有了共同的利益。為了各國人民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通力合作。『全球一村』、『一球兩制』、『競爭共處』、『競爭合作』的國際政治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政治經濟存在多極的情況下,由於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不同而引起的紛爭和沖突將逐漸得到控制。在新的時代和新的形勢下,體育作為和平、友誼、交往的手段將會更加重要,體育與政治的聯系將會出現新的形式和特點。二者的聯系會表現出淡化的趨勢。」
5·2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進一步加強
美國學者古德哈特和查特弗[14]指出:「對運動正在滋長的熱情可以從現代社會所造成的不充實感和人的情感所受壓抑的報道中看出,因為億萬人不是完全浸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團體里,他們是如此熱心地把自己確定為一些運動方式的參加者。因為工作的滿足感減少了,在一個無定格的核心組織里,欺騙的情感仍舊被神父傳播。由於流行的興趣繼續提高,熱心的運動觀眾領域必定擴大。運動也將進一步與政治,與外交糾纏在一起,並且政府也將更加熱心和熟練地掌握這個武器。」
5·3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繼續存在
王滬寧[18]指出:「體育政治化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現象,從一個國家來說,這同種種矛盾、種種沖突有關,從國際舞台來看,這同各國間的政治較量有關。如果說國際形勢緩和了,各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空前地發展起來,人們在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的氣氛中達到一種新境界,人們相互間的文化交融,也使大家覺得生活在一個更大的、共同的社會環境中是適宜的,到那時候,政治上的競爭可能要淡化,體育偏離奧林匹克精神的現象也可能消失。至於現在,體育政治化是必然的,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觀點。」美國學者考德威爾·庫克等[20]從人類學的觀點指出:「競技是一種嚴肅的事業。因此,那些主張把體育與政治分離,並且認為必須分離的人正在嚴重的錯覺指導下進行探索,而且正在製造根本性的概念錯誤。他們所做的一切,充其量不過是其為一個理想的世界吶喊,表明期望和要求。這只是他們所理想的世界。從邏輯學的觀點看,認為勝利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無關緊要的,這只是追求一種幻想而已。」加拿大訓練協會主席傑弗里·高恩[11]在對2000年世界體育運動發展趨勢的預測中明確反映出:「盡管有反對意見,政治和政府參與體育運動的現象將繼續存在下去。」在當代和不久的將來,脫離政治的所謂「純體育」是不可能出現的。
6 結語
(1)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是涉及到體育發展性質和方向,以及政治發展的重要問題,亟待廣大體育學者、政治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作出有說服力的解答。為了理清兩者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體育與政治相互聯系的邏輯系統。
(2)為了更深刻、全面地認識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系統互動關系,有待進行揭示兩者相互作用的機制與原理的研究。
(3)為了進一步認清當代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系統互動關系,必須進一步探索兩者關系密切化的深層政治、社會、體育原因。
(4)對於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尤其是體育的政治利用的利與弊,最重要的評價標准應該是看兩者的聯系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正義伸張。從這一意義講,政治利益高於體育利益是歷史的必然。(下轉第16頁) (上接第13頁)(5)面對國際政治格局的新變化,各國政治的多元化,人類社會的政治化,體育的大眾化和國際化,體育與政治的系統互動現象必將會繼續存在下去。
4. 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與政治之間有哪些聯系
我看過一篇文章不錯,推薦給你吧。應該可以解決你提的問題。
實際上我自己的觀點:體育盛事可以粉飾太平盛世可以安定民心轉移矛盾視線。
體育與政治存在什麼樣的聯系,怎樣看待這種聯系,體育與政治關系的前景如何,這些都是體育學、政治學必須研究與回答的重要問題。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的體育社會學、體育理論和其他領域的學者站在不同的立場,從不同的角度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本文就體育與政治關系作一簡要評述,以期對進一步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有所幫助。
1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及其表現
1·1 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20世紀50~70年代,對於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密切相關。1954年前蘇聯專家凱里舍夫[1]在我國提出了「體育的階級性、歷史性」、「體育的發展是和社會的發展並進的,並且在階級社會里永遠有階級性」的觀點。60年代,我國學者提出「體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各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一部分。」[2]「體育是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范疇。」[3]70年代前蘇聯學者進一步明確指出:「體育包含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思想斗爭。它不可能獨立於政治范疇之外。」[4]另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無關。20世紀50~60年代西方一些體育社會學者、政治家堅持體育與政治無關,提出「體育超政治」「體育的非政治性」[5]「當你跨過體育的門檻時,就把政治棄在門外。」[2]「運動是目的本身。」[4]體育是「自由的」「自我的」的活動,否認體育與政治之間的聯系。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西方體育社會學者面臨體育與政治緊密聯系的種種現實,開始出現放棄體育與政治無關觀念的趨勢,有學者明確提出「體育是政治的一部分,而體育政治則是體育的組成部分。」[5]他們試圖用體育來論證「成就社會」理論的正確性,即證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優越性。1980年美國《體育教師》載文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會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向是為了政治的,而政治與國際體育彼此之間是不可分割的。」[4]為此,有些學者提出探討政治與體育問題是體育社會學的中心任務。
1·2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
大部分學者認為是互動關系。如美國體育社會學家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體育運動與政治的關系是系統互動關系,即體育運動與政治這兩個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我國學者周西寬等[7]指出:「體育一經形成,便具有相對獨立的發展軌跡,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但體育的歷史表明體育和人類其它活動一樣,從來就不是一種孤立的社會現象,它的發展是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的,並在同各種社會的相互影響中體現其規律。從體育與政治的關系看,政治對體育的影響是同歷史發展階段相聯系的,這種影響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同時,體育也通過自己的特殊作用積極為一定的社會及政治服務。」
1·3 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
我國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表現在兩個方面———掌握體育的領導權和制約體育的性質。滕子敬等[8]指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主要表現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哪一個階級在政治上掌握了政權,同時,也就必然的要求掌握體育的領導權,並按照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來制定體育的方針、政策、制度,確定體育的目的和任務,相應地建立起體育的組織領導機構,使體育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曹守訁禾[9]認為,政治「影響著體育運動的性質及發展方向,這主要反映在社會的政治制度、國家的政策法令、統治階級的習慣愛好等對體育的影響。」周西寬等[7]認為「政治的需要可制約著體育的目的性質。政治制度制約體育的發展。」國外有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干預,將體育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恢復和斷絕國際交往的手段;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精神的手段。二是間接干預,將體育作為社會化的手段;社會安全閥的手段;特定的社會群體作為社會運動的手段。」[10]
1·4 體育對政治的反作用
體育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受到政治的制約,同時它作為相對獨立的,有重大影響的社會活動對政治也具重要的反作用。周西寬等[7]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包括「改善和促進國家間的關系,增進友誼;提高國家地位,顯示國家制度優越性;提高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國家需要人才,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與上層建築的諸意識形態交互影響。」唐宏貴[11]從微觀與宏觀兩層次分析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從微觀上說,人們追求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精神歡悅的同時,也在實現著對身心發展的憧憬,對人生價值和理想的追求,對人生目標的奮斗,一句話即謀求個體的社會化。從宏觀方面來說,政治通過自身的作用'場',運用體育活動這一特殊的手段,調節著人們的社會道德和行為,改變著人們的社會觀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社會安定和諧地向前發展。」潘紹偉等[12]從政治學角度提出體育對政治一體化的作用,「通過體育促進個體社會化,實現政治社會化,灌輸一定的政治價值觀,培養與現存政治制度相一致的觀念和規范;通過共同參加體育活動,增加不同階層人群的交流和溝通,為領導人尋找塑造良好形象的機會,促進垂直的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提供合理、有節制的排除社會挫折的渠道,發揮社會安全閥門的作用;通過體育運動中的運動員形象的確立與現代政治一致的思想模式;以體育競賽為交流的最佳媒體,促進民族和解、統一、團結的進程的水平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象徵性地體現國家形象,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共存感,促進國內政治一體化。」國際體育史委員會秘書長拉·英·斯卓姆[13]指出:「體育在政治領域的重要意義,已經不僅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內,而且也表現在國家間相互交往上。體育可以在國家政治制度中用來實現政治的社會化,就像在國際舞台上所起的作用一樣。」美國學者貝內特等[14]通過大量的比較研究後指出:「雖然,運動在自身的表達方式上是政治上的中立,沒有明顯可見的政治外表。然而,競技的結果和成就卻能被政治來解釋和塗上政治色彩;運動在許多方面使自己在這復雜的社會中成為一種社會力量;體育是政治社會化手段;體育運動可以促進政治一體化;體育運動是向青年和人們灌輸政治哲學的工具;體育運動可以用來反映民族形象、增加民族的活力;運動員能充當國際友善的外交政治家。」美國有體育社會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指出體育對政治的作用「體育運動可以作為一種安全閥為觀眾和參加者服務,它可以按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消除多餘的能量、緊張和敵對情緒;體育可以作為一種角色樣板,通過各個社會成員的競爭,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智力品質;體育是一種世俗性的類宗教機構,它使用禮儀和慶典去增強社會的價值,並由此將人們的行為規范到習慣所要求的方向。」[15]美國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運動員在國際體育競賽中贏得獎牌或冠軍可以象徵地體現國力的水平,從而增強國際聲望和威信;體育運動的勝利可以提高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國家的一體化,鞏固現政權的統治;利用體育運動促進軍事訓練;為政府任公職者或尋求執政的人提供露面的機會,以便提高其威望和宣傳其政治觀點,塑造國家精誠團結的形象,或宣揚一種政治意識等。」由此,他們得出的國家政府在體育運動中獲得的政治利益,常常超過在其它領域所獲得的政治利益的結論還是很值得探討的。
2 當代體育與政治密切聯系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與政治兩種社會文化的聯系更為緊密,作用更加顯明。
2·1 體育本身的發展
張岩[16]認為:「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是一定歷史階段的趨勢;是體育在現代社會中巨大作用增加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逐漸成為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系統,體育運動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空前增加。競技運動競爭的激烈化、國際化、高水平化,國家間競技運動的激烈對抗使體育運動的政治功能增強了,使得許多國家的政府和領導人重視體育運動,把它作為維護國家聲望,增強民族凝聚力,達到各種政治目的的手段。」
2·2 軍事與體育的聯系
李曉軍[17]指出:「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強化了體育促進身體素質的功能,這是強調軍事准備和戰爭的結果。此外,隨著交通和通訊技術的巨大改進,國家間的競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體育與政治結合的程度與日俱進。在所謂'冷戰'時期,在一定意義上講,運動成了沒有軍事裝備的戰爭,出現了體育運動與政治一體化的現象。」
5. 體育與法律的關系
一, 體育作為一項社會活動,就需要制定法律來調整體育法律關系,比如有《憲法》、回《體育法》答以及相關的體育法律規范。
二,制定法律規范不能隨意制定,必須要符合體育職業道德和倫理規范的約束。
目前存在的問題:第一,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僅有一部《體育法》,並且其
條文以原則性內容為主,缺乏實用性和操作性;第二,行政規章雖然數量相對較多,其中不少也涉及體育行政機關或行業組織行使公權力的情況,但對外部解決手段諸如司法介入體育糾紛解決的問題幾乎毫無規定;第三,各體育單項協會中的糾紛處理機關設置參差不齊。
6. 體育的政治意義
體育與政治存在什麼樣的聯系,怎樣看待這種聯系,體育與政治關系的前景如何,這些都是體育學、政治學必須研究與回答的重要問題。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的體育社會學、體育理論和其他領域的學者站在不同的立場,從不同的角度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本文就體育與政治關系作一簡要評述,以期對進一步研究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有所幫助。
1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及其表現
1·1 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20世紀50~70年代,對於體育與政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密切相關。1954年前蘇聯專家凱里舍夫[1]在我國提出了「體育的階級性、歷史性」、「體育的發展是和社會的發展並進的,並且在階級社會里永遠有階級性」的觀點。60年代,我國學者提出「體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各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一部分。」[2]「體育是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范疇。」[3]70年代前蘇聯學者進一步明確指出:「體育包含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思想斗爭。它不可能獨立於政治范疇之外。」[4]另一種觀點認為體育與政治無關。20世紀50~60年代西方一些體育社會學者、政治家堅持體育與政治無關,提出「體育超政治」「體育的非政治性」[5]「當你跨過體育的門檻時,就把政治棄在門外。」[2]「運動是目的本身。」[4]體育是「自由的」「自我的」的活動,否認體育與政治之間的聯系。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西方體育社會學者面臨體育與政治緊密聯系的種種現實,開始出現放棄體育與政治無關觀念的趨勢,有學者明確提出「體育是政治的一部分,而體育政治則是體育的組成部分。」[5]他們試圖用體育來論證「成就社會」理論的正確性,即證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優越性。1980年美國《體育教師》載文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會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向是為了政治的,而政治與國際體育彼此之間是不可分割的。」[4]為此,有些學者提出探討政治與體育問題是體育社會學的中心任務。
1·2 體育與政治的關系
大部分學者認為是互動關系。如美國體育社會學家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體育運動與政治的關系是系統互動關系,即體育運動與政治這兩個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我國學者周西寬等[7]指出:「體育一經形成,便具有相對獨立的發展軌跡,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但體育的歷史表明體育和人類其它活動一樣,從來就不是一種孤立的社會現象,它的發展是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的,並在同各種社會的相互影響中體現其規律。從體育與政治的關系看,政治對體育的影響是同歷史發展階段相聯系的,這種影響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同時,體育也通過自己的特殊作用積極為一定的社會及政治服務。」
1·3 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
我國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表現在兩個方面———掌握體育的領導權和制約體育的性質。滕子敬等[8]指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與影響主要表現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哪一個階級在政治上掌握了政權,同時,也就必然的要求掌握體育的領導權,並按照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來制定體育的方針、政策、制度,確定體育的目的和任務,相應地建立起體育的組織領導機構,使體育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曹守訁禾[9]認為,政治「影響著體育運動的性質及發展方向,這主要反映在社會的政治制度、國家的政策法令、統治階級的習慣愛好等對體育的影響。」周西寬等[7]認為「政治的需要可制約著體育的目的性質。政治制度制約體育的發展。」國外有學者認為政治對體育的制約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干預,將體育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恢復和斷絕國際交往的手段;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精神的手段。二是間接干預,將體育作為社會化的手段;社會安全閥的手段;特定的社會群體作為社會運動的手段。」[10]
1·4 體育對政治的反作用
體育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受到政治的制約,同時它作為相對獨立的,有重大影響的社會活動對政治也具重要的反作用。周西寬等[7]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包括「改善和促進國家間的關系,增進友誼;提高國家地位,顯示國家制度優越性;提高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國家需要人才,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與上層建築的諸意識形態交互影響。」唐宏貴[11]從微觀與宏觀兩層次分析了體育對政治的作用,「從微觀上說,人們追求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精神歡悅的同時,也在實現著對身心發展的憧憬,對人生價值和理想的追求,對人生目標的奮斗,一句話即謀求個體的社會化。從宏觀方面來說,政治通過自身的作用『場』,運用體育活動這一特殊的手段,調節著人們的社會道德和行為,改變著人們的社會觀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社會安定和諧地向前發展。」潘紹偉等[12]從政治學角度提出體育對政治一體化的作用,「通過體育促進個體社會化,實現政治社會化,灌輸一定的政治價值觀,培養與現存政治制度相一致的觀念和規范;通過共同參加體育活動,增加不同階層人群的交流和溝通,為領導人尋找塑造良好形象的機會,促進垂直的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提供合理、有節制的排除社會挫折的渠道,發揮社會安全閥門的作用;通過體育運動中的運動員形象的確立與現代政治一致的思想模式;以體育競賽為交流的最佳媒體,促進民族和解、統一、團結的進程的水平政治一體化;通過體育象徵性地體現國家形象,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共存感,促進國內政治一體化。」國際體育史委員會秘書長拉·英·斯卓姆[13]指出:「體育在政治領域的重要意義,已經不僅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內,而且也表現在國家間相互交往上。體育可以在國家政治制度中用來實現政治的社會化,就像在國際舞台上所起的作用一樣。」美國學者貝內特等[14]通過大量的比較研究後指出:「雖然,運動在自身的表達方式上是政治上的中立,沒有明顯可見的政治外表。然而,競技的結果和成就卻能被政治來解釋和塗上政治色彩;運動在許多方面使自己在這復雜的社會中成為一種社會力量;體育是政治社會化手段;體育運動可以促進政治一體化;體育運動是向青年和人們灌輸政治哲學的工具;體育運動可以用來反映民族形象、增加民族的活力;運動員能充當國際友善的外交政治家。」美國有體育社會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指出體育對政治的作用「體育運動可以作為一種安全閥為觀眾和參加者服務,它可以按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消除多餘的能量、緊張和敵對情緒;體育可以作為一種角色樣板,通過各個社會成員的競爭,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智力品質;體育是一種世俗性的類宗教機構,它使用禮儀和慶典去增強社會的價值,並由此將人們的行為規范到習慣所要求的方向。」[15]美國洛伊和凱尼思[6]認為:「運動員在國際體育競賽中贏得獎牌或冠軍可以象徵地體現國力的水平,從而增強國際聲望和威信;體育運動的勝利可以提高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國家的一體化,鞏固現政權的統治;利用體育運動促進軍事訓練;為政府任公職者或尋求執政的人提供露面的機會,以便提高其威望和宣傳其政治觀點,塑造國家精誠團結的形象,或宣揚一種政治意識等。」由此,他們得出的國家政府在體育運動中獲得的政治利益,常常超過在其它領域所獲得的政治利益的結論還是很值得探討的。
2 當代體育與政治密切聯系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與政治兩種社會文化的聯系更為緊密,作用更加顯明。
2·1 體育本身的發展
張岩[16]認為:「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是一定歷史階段的趨勢;是體育在現代社會中巨大作用增加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體育逐漸成為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系統,體育運動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空前增加。競技運動競爭的激烈化、國際化、高水平化,國家間競技運動的激烈對抗使體育運動的政治功能增強了,使得許多國家的政府和領導人重視體育運動,把它作為維護國家聲望,增強民族凝聚力,達到各種政治目的的手段。」
2·2 軍事與體育的聯系
李曉軍[17]指出:「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強化了體育促進身體素質的功能,這是強調軍事准備和戰爭的結果。此外,隨著交通和通訊技術的巨大改進,國家間的競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體育與政治結合的程度與日俱進。在所謂『冷戰』時期,在一定意義上講,運動成了沒有軍事裝備的戰爭,出現了體育運動與政治一體化的現象。」
2·3 體育運動發展的主客觀影響
唐宏貴[11]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其原因,「體育與政治一體化,是體育運動內在規律的表現,體育與政治的融合,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①體育的本質屬性,決定了
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客觀必然性。用社會基本矛盾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的觀點來觀察體育,在體育領域,確有一部分內容是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比如體育的理論觀點、政治觀念、目的任務、方針政策等。②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深化,決定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實際可能性。用當代生物心理社會體育觀觀察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矛盾運動,就會發現,政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干預體育,體育也決不脫離為政治服務的軌跡。」
2·4 體育政治化
王滬寧[18]以政治學者特有的眼光指出時代的政治化是主要原因,「人們把體育與政治聯系在一起可能有某種『內在的必然性』。國與國之間一直存在政治競爭,美蘇之間就是例證,政治競爭導致了體育場成為美蘇兩國爭奪的對象。這說明政治競爭同樣不肯放過體育這塊顯示力量的領域。因為當今時代是政治化的時代,運動競爭很好地體現了政治競爭的風格,當然還有經濟、軍事等。所以體育領域被政治化,是和我們這一時代政治發展的基本精神一致的」。另一位學者吳亮[19]則觀點與此接近:「體育的政治化與本身機構的政治化有關系,不能完全要求體委不受政治的影響,它的從屬性是很清楚的。體育在社會環境中存在,不能不帶有政治色彩。」
2·5 國際政治斗爭
國外一些學者從國際政治中尋找答案:「由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形成,促使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與資本主義思想意識間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自然而然地也帶到體育運動之中,人們企圖通過體育競賽的運動員的表現,達到證明某種思想意識形態更先進的目的;由於國家政府不斷地干預體育的組織和管理,因而體育運動的決策過程日益政治化,由於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的成功,象徵性地代表著國家的力量和實力,因此政府不得不利用體育運動謀求達到某種政治目的。」[6]
2·6 體育與道德相聯系
英國學者阿斯平[20]從分析大量的體育與道德標准聯系的現象中找原因,「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政治信仰與體育認識之間有著必不可少的聯系;斷言不存在這聯系主張的人確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了。某種體育運動具有的重要性與個人、社會團體和國家對該運動所花費的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都有力地證明了這一格言的真實性:我們對體育的探討乃是我們對優先的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看法的反映。」「事實證明了馮·克勞斯威茨的名言,體育是另一種方式表現的政治實踐。」
3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的利與弊
3·1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是一把雙刃利劍
李曉軍[19]認為:「當代世界,國家利用體育的某種特性達到其政治的目的;體育則藉助政治達到其自身發展的目的,兩者因果循環,其效應遂從『復利法則』不斷累聚。」「體育與政治一體化是一柄雙刃利劍,它一方面積極地開拓著體育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又阻礙著體育自身的發展。」「體育與
政治一體化對體育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促使各國政府增加對體育的投資,推動了體育運動的國際化,激勵了國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其不利影響是「淡化了體育的固有特徵。以改善人類自身的機能和形態為目的,這是體育的第一性特徵。而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的特徵是派生的,第二性的。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激烈演進,淡化了體育的固有特徵,是造成人們偏執體育觀的根源,形成了偏執的體育觀,即以片面強調競技運動的特徵的小體育觀和片面誇大體育在顯示國家民族和社會制度優越性方面的作用,把體育同『國力』『國運』混合在一起的狹隘民族主義體育觀,引起國際體壇丑聞和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造成運動員的片面發展,普遍效尤體育超經濟發展的模式。」
3·2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利大於弊
畢世明[21]認為:「100年來,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這一社會現象,基本上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是前進而不是後退。」主要理由是「第一,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的100年正是全世界體育大發展的100年……近百年來世界體育在發展的原因較多,其中重要一條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人民群眾的各種有關組織,不僅從發展身體方面來理解體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認識到發展體育可以給自己帶來政治上的利益,從而更加重視體育,採取多種措施推動體育的發展。第二,近百年來體育與政治關系越來越密切這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對體育與政治關系有了進一步認識的結果,現今全世界大多數人們都接受了『體育為政治服務』這一人類共同的思想財富,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這樣的社會現象當然是前進而不是後退,是積極而不是消極的。」當然,兩者緊密結合也產生了一些消極作用:「第一,新興的、進步的政治努力能夠利用體育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沒落的、倒退的政治勢力也這樣做,這就產生了消極作用。第二,新興的、進步的政治勢力使體育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也有犯『過頭』錯誤的時候,『過頭』了也會產生消極作用。所以說「既有利又有弊,但利大於弊。」
3·3 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的利與弊要作具體分析
張岩[16]指出:「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這一社會現象的出現和這一現象的具體後果是不同的。從總體看,體育與政治聯系的密切化是社會整體性增強的表現,是體育運動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結果,但是各國體育為政治服務的後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則應作具體的分析」。即具體分析「政治的性質,即這一國家的政治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如果其政治是進步的,那麼體育為之服務所起的作用也是進步的、積極的,如果政治是反動的,則體育為之服務帶來的政治後果也是消極的;政治目的確定,即使一國的社會政治制度是進步的,但一定時期內確定的政治目標是錯誤的(即犯了錯誤),體育為錯誤的政治目標服務,其社會後果不但在政治上是消極的,對體育的發展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體育與政治聯系為政治服務的方式和方法,如果體育為政治服務的方式和方法是正確的,那麼其社會後果,無論對政治和體育都是積極的、有利的。反之,如果二者聯系的方式和服務的方式不當, 則可能帶來不利的後果。」
4 如何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之間的關系
政治學者王滬寧[18]提出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的基本觀點是「人為地誇大體育的政治功能對體育的發展是不利的。另外,需要指出不能絕對地看問題,就是期望體育完全非政治化,這也不可能。」「我們不能光談體育非政治化,具體應看它對社會發展,對人類發展是否有利。」相近的觀點是「不是從體育中取消政治,也不是從政治方面『凈化』體育,而是應當把體育從反人民的,反動的政治方面解放出來,以有助於社會的進步。」[4]對於兩者關系處理有3種意見。
4·1 認清體育與政治的聯系與區別,具體問題具體處理
張岩[16]認為,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要注意4個方面:「第一,體育的發展是受政治制約的。但是,也不能把體育與政治混合,不可把體育總是與政治問題攪在一起,要分清什麼是政治問題,什麼是體育問題。政治問題要按政治規律辦事,體育問題按體育規律辦事。第二,體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復雜結構。應當重視並注意發揮體育的政治功能,但不能片面地強調體育的政治功能,忽視或貶低體育的其它功能,否則就會違背體育自身的規律而畸形發展。第三,要尋求體育為政治的恰當方式的方法,使體育與政治的聯系從剛性聯系轉變為柔性聯系。第四,鑒於過去提『體育為政治服務』所產生消極作用,依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精神,今後不宜再提『體育為政治服務』的口號。」
4·2 處理體育與政治關系要興利除弊
李曉軍[17]指出:「清醒地認識體育的本質,正確地理解體育與政治的關系,適當地發揮體育的政治功利;全面了解體育與政治一體化的利弊得失,在體育的政治使用時,將其阻礙體育的反向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4·3 要淡化體育的政治傾向
金大陸認為:「體育政治化問題,長期以來體育歸結為國家政治范疇,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決定了的。另外,政治家為了政治活動的需要,利用各種手段是不可避免的。當今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社會化,政治干預普遍存在,但從本質上講,體育是最大的不政治,原因是體育的非意識形態化;體育有自身獨特的『法』,獨特的規則;它的符號系統是世界共通的。所以要淡化體育的國家政治傾向,強調非政治的一面,即強調它的文化、教育、娛樂、審美的一面。」
5 體育與政治關系的發展前景
5·1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出現淡化的趨勢
張岩[16]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平與發展已代替革命和戰爭,成為時代的主題,全人類有了共同的利益。為了各國人民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通力合作。『全球一村』、『一球兩制』、『競爭共處』、『競爭合作』的國際政治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政治經濟存在多極的情況下,由於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不同而引起的紛爭和沖突將逐漸得到控制。在新的時代和新的形勢下,體育作為和平、友誼、交往的手段將會更加重要,體育與政治的聯系將會出現新的形式和特點。二者的聯系會表現出淡化的趨勢。」
5·2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進一步加強
美國學者古德哈特和查特弗[14]指出:「對運動正在滋長的熱情可以從現代社會所造成的不充實感和人的情感所受壓抑的報道中看出,因為億萬人不是完全浸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團體里,他們是如此熱心地把自己確定為一些運動方式的參加者。因為工作的滿足感減少了,在一個無定格的核心組織里,欺騙的情感仍舊被神父傳播。由於流行的興趣繼續提高,熱心的運動觀眾領域必定擴大。運動也將進一步與政治,與外交糾纏在一起,並且政府也將更加熱心和熟練地掌握這個武器。」
5·3 體育與政治的聯系會繼續存在
王滬寧[18]指出:「體育政治化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現象,從一個國家來說,這同種種矛盾、種種沖突有關,從國際舞台來看,這同各國間的政治較量有關。如果說國際形勢緩和了,各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空前地發展起來,人們在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的氣氛中達到一種新境界,人們相互間的文化交融,也使大家覺得生活在一個更大的、共同的社會環境中是適宜的,到那時候,政治上的競爭可能要淡化,體育偏離奧林匹克精神的現象也可能消失。至於現在,體育政治化是必然的,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觀點。」美國學者考德威爾·庫克等[20]從人類學的觀點指出:「競技是一種嚴肅的事業。因此,那些主張把體育與政治分離,並且認為必須分離的人正在嚴重的錯覺指導下進行探索,而且正在製造根本性的概念錯誤。他們所做的一切,充其量不過是其為一個理想的世界吶喊,表明期望和要求。這只是他們所理想的世界。從邏輯學的觀點看,認為勝利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無關緊要的,這只是追求一種幻想而已。」加拿大訓練協會主席傑弗里·高恩[11]在對2000年世界體育運動發展趨勢的預測中明確反映出:「盡管有反對意見,政治和政府參與體育運動的現象將繼續存在下去。」在當代和不久的將來,脫離政治的所謂「純體育」是不可能出現的。
6 結語
(1)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是涉及到體育發展性質和方向,以及政治發展的重要問題,亟待廣大體育學者、政治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作出有說服力的解答。為了理清兩者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體育與政治相互聯系的邏輯系統。
(2)為了更深刻、全面地認識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系統互動關系,有待進行揭示兩者相互作用的機制與原理的研究。
(3)為了進一步認清當代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系統互動關系,必須進一步探索兩者關系密切化的深層政治、社會、體育原因。
(4)對於體育與政治關系密切化,尤其是體育的政治利用的利與弊,最重要的評價標准應該是看兩者的聯系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正義伸張。從這一意義講,政治利益高於體育利益是歷史的必然。(下轉第16頁) (上接第13頁)(5)面對國際政治格局的新變化,各國政治的多元化,人類社會的政治化,體育的大眾化和國際化,體育與政治的系統互動現象必將會繼續存在下去。
7. 舉例說明體育與政治的關系
在現實層面,體育與政治無關,事實上只是理想化的境界,政治也好商業也罷,其實從未遠離過體育。
1936年柏林奧運會淪為德國法西斯的宣傳工具,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兩次大規模的抵制都是明證;而奧運會是否過於商業化的爭論,更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巴赫呼籲改變「體育與政治無關」的看法,是其務實一面的體現。和其前任相比,巴赫不僅僅是「默認」現實,而且更願意主動出擊。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承擔著諸如促進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社會,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巴赫十分清楚,如此宏偉的目標,僅憑體育一己之力,不與政治力量打交道,絕無實現的可能。
畢竟,沒有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體育運動不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順利地開展。沒有蓬勃的體育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價值觀就難以深入人心。因此,他主張積極主動加強體育與政治的合作,尋求政府和政治領袖對體育的支持。
然而,巴赫式的「積極主動」,在獲得發展助力的同時,其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體育的世界,會不會徹底演變成為政治的角力場、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會不會受到強大商業力量的侵擾,淪為交易的對象……
巴赫顯然注意到了其選擇帶來的風險,故而強調「為確保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體育組織必須堅持中立的政治立場」。然而,同強大的政商力量博弈,其難度之大是可以想像得到的。「體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整個世界都在不斷向前,體育也無法原地踏步。
否則,體育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將不復存在。」 在出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年後,巴赫不加掩飾的表達了自己開創帶有自身烙印新時代的雄心壯志。但是,沒有人能夠確知,他的選擇,究竟會將奧林匹克這艘大船帶向怎樣的彼岸。
(7)政治家與體育運動的關系擴展閱讀
體育政治功能
1、影響國家的形象
決定一個國家國際聲望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競技比賽,特別是奧運會等大型國際競賽,對世界各地影響面之廣,輸送信息之明確。比賽勝負直接關繫到國家的榮譽。正因為如此,各國越來越看重競技比賽。在多極化的世界發展背景下,世界體壇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
2、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體育比賽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勝負懸念引人關注,加之比賽雙方各具代表性,重大比賽的勝負與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名譽相聯系,因此,大型體育比賽已成為各國人民矚目的社會活動,可以抒發愛國情感,振奮民族精神,鼓舞國民士氣,弘揚國家威風。
3、社會感情的調節手段
體育具有健身性和娛樂性,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當今,人們工作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加,利用體育來調節身心,協調人際情感是必要的。當社會矛盾可能激化時,大型賽事可以起到轉移大眾視線、緩和激烈情緒和弱化對抗行為的作用,從而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贏得時間。
4、外交的場合機遇
比賽具有雙邊性和交往性。國際比賽中,運動員往往被視作國家的代表,通過與他國選手的接觸,展示自身訴求,加深與他國人民的友誼,可以起到非正式的功能。同時還應看到,競技比賽至少在形式上具有非政治性。
可以使任何國家,甚至政治上有隔閡、乃至敵對國家的運動員走到一起,同場競技。與此同時,雙方的官員也要進行必要的接觸。因此,在特定情況下,為打破外交僵局,常以比賽為契機,進行外交接觸,往往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刻取得重大的外交突破。
5、軍事訓練手段
體育訓練具有強身性,在提高士兵的身體素質和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盡管未來戰爭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技術裝備在制勝因素中的地位也明顯提高,但是取得最終勝利,實現最後征服,歸根結底還要靠人。離開高素質的參戰人員,是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體育與政治有關!巴赫語出驚人意欲開創新時代?
8. 政治家對體育運動的推動作用
政治家對體育運動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號召民眾更廣泛的參與,有助於提高這個國家的體育技能快速提升。
9. 體育運動與民族的基本關系~
體育運動與民族的基本關系是:體育運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體育運動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帶有民族特點的文化形式的表現,又是一種頗具傳統色彩的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體育文化,它應是不同的民族有目的的、能動地改造人類社會及人類自身的一種客觀物質活動;作為一種民族的傳統文化,它應具有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自身的形成、發展及生存的歷史過程,具有屬於其自身的突出而豐富的科學內涵和與其他相關文化形態相融、相隔的文化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