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國家怎麼公民參加體育活動方案

國家怎麼公民參加體育活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08 18:07:18

1. 群眾性體育組織怎麼申請

申請
(一)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提出書面申請,並在申請時提交以下文件:
1、活動方案和說明;
2、活動安全保衛工作方案;
3、場地管理者出具的同意使用證明;
4、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及無違法犯罪記錄等;
5、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活動,應當同時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二)安全保衛工作方案的內容
1、活動時間、地點、人數、規模、內容及組織方式;
2、安全工作人員情況、數量和任務分配、識別標志;
3、場地建築和設施的消防、安全情況;
4、入場票證的管理、查驗措施;
5、場地人員的核定容量;
6、迅速疏散人員的預備措施。
(三)申請單位或個人具備的條件
1、申請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具有合法身份。
2、申請舉辦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個人必須具有國家主管部門授予的專業技能資格證明及舉辦活動的相應條件,具有合法的身份證件,無行為能力的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正在被依法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不得申辦。
3、個人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必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三、批准
1、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參加人數在200人以下的,由派出所許可;
2、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參加人數在2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向分縣局提出申請,由分縣局治安部門許可;
3、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參加人數在3000人以上的,向分縣局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後,由市公安局治安部門許可;
4、在舉辦全國性或者地方性重要會議、重大活動期間,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航空港、火車站、港口等重要場所舉辦群眾性文化活動,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申請。
四、審查時限
公安機關接到申請後5個工作日內進行安全審查,並作出許可或不許可的書面決定。

2. 如何提高公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大學生體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學體育的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突破單位純運動技術教學,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個大學生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能夠自行培育,鍛煉和養護的能力。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3. 求:一份趣味體育活動方案

第一項:爆竹聲聲
用具:已經吹脹的氣球200隻。
人數:每隊6人(至少1女),共6隊。
方法:每人的左右腳腕上各綁上4隻氣球。4支隊分為A、B、C和D、E、F三組進行對抗賽,兩組分在兩場同時競賽。競賽步驟:
1. 第一組A、B、C三隊隊員同時在一個畫定的圓圈內面對面站好,聽到發令聲響後即開賽,參賽者既要設法踩爆對方的氣球,也要設法保護己方的氣球。再次聽到發令聲響後即停止比賽。清點各隊員腳腕上的未破氣球。
2. 第二組D、E、F三隊以同上方法在另一場地進行對抗賽。
規則:1. 氣球必須綁在左右腳腕上,不得綁在其他部位上;
2. 雙方隊員須在畫定的范圍內運動,如果超出,即視為自動退場;
3. 不得用手推、拉、抱、腳踢對方隊員。
勝負:由裁判計數決定1、2名(未破氣球多者為先)。
組織:———老師、——老師。
參賽:一組(A- ∽ B- );二組(C -∽ D- );
三組(E -∽ F- )

第二項:球來運轉
用具:乒乓球及拍、籃球、足球、軟球各4隻;
人數:每隊8人(至少2女),共4隊;
方法:4隊各佔1條跑道同場競賽。每隊8人分為兩組(各4人),面對面站立,相距30米。跑道上設置4個障礙物(如瓶子)。競賽步驟:
1. 第一人用乒乓球拍托住球,跑到對面後退場,把球拍及球交給隊友第二人;該隊友以同樣方法跑回起點;
2. 第三人用籃球邊跑邊手運球,跑到對面後退場,把籃球交給隊友第四人;該隊友以同樣方法跑回起點;
3. 第五人用足球邊跑邊腳帶球,跑到對面後退場,把足球交給隊友第六人;該隊友以同樣方法跑回起點;
4. 第七人用雙膝部位夾持住軟球,雙腳彈跳到對面後退場,把軟球交
給隊友第八人;該隊友以同樣方法回到起點;比賽結束。
規則:1. 參賽者的前六人必須以s形路線繞過障礙物運動,但夾持軟球者可直線運動,不必繞過障礙物。
2. 乒乓球滾離球拍或其它球滾離本跑道時,必須返回原始位置重新開始。
勝負:由裁判計時決定1、2、3、4名(用時短者為先)。
組織:——老師、——老師。
參賽:A- B- C- D-

4. 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的施行辦法

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 第一條 為激發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身體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規定的《國家體育鍛煉標准》(附件)(以下簡稱《鍛煉標准》)是以檢驗公民體育鍛煉效果、評價身體素質為目的,以測驗達標為手段的評價體系。
第三條 實施《鍛煉標准》是一項基本體育制度,由有關部門負責,在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鄉村和有關組織中全面開展。
第四條 鼓勵和提倡公民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定期參加《鍛煉標准》測驗,爭取達到標准並不斷提高。
第五條 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特定人群的體育鍛煉標准和施行辦法,並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教育部負責制定、實施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准和施行辦法。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可以制定單項體育鍛煉標准,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第六條 《鍛煉標准》適用於6至69周歲的健康公民,按年齡分為兒童、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分男、女兩類人群。
《鍛煉標准》包括年齡分組、測驗項目、評級標准、評分標准和測驗細則五部分。
第八條 《鍛煉標准》的測驗項目涵蓋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五類素質。
第九條 《鍛煉標准》的評級標准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 第十條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全國的《鍛煉標准》實施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鍛煉標准》實施工作。
第十一條 全國總工會和全國性人群體育協會負責本系統的《鍛煉標准》實施工作。
第十二條 負責《鍛煉標准》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本辦法和實際情況制定《鍛煉標准》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 負責《鍛煉標准》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將《鍛煉標准》實施工作所需經費納入預算,廣泛宣傳實施《鍛煉標准》的目的、意義,並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饋實施《鍛煉標准》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准實施工作。
第十五條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應當將實施《鍛煉標准》納入工作計劃,並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相結合。 第十六條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有關組織應當發動、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鍛煉標准》測驗達標活動,並與工間(前)操和業余健身活動、運動會體質測定等結合起來。
第十七條 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開展《鍛煉標准》測驗達標活動,並與全民健身活動結合起來。
第十八條 組織開展《鍛煉標准》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鍛煉標准》的測驗細則進行,保證安全、科學、准確。
第十九條 組織開展《鍛煉標准》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選拔培訓並發揮本單位人員的作用,有條件的可以聘請體育專業人員、體育骨乾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建立達標測驗人員隊伍。
第二十條 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鍛煉標准》測驗方法,並以志願服務的形式協助有關單位組織開展《鍛煉標准》測驗達標活動。
第二十一條 學校應當組織學生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准開展測驗達標活動。 第二十二條 對參加測驗達到優秀、良好和及格等級者發給相應等級的獎章、證書。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設計製作《鍛煉標准》的標識和獎章、證書,並制定獎章、證書的頒發辦法。
第二十三條 負責實施《鍛煉標准》和組織開展達標測驗活動的部門和單位可以使用《鍛煉標准》標識製作其他形式的獎品,但不得以此贏利。
第二十四條 鼓勵對身體素質有特殊要求的部門和單位將《鍛煉標准》測驗達標結果作為招工、人員素質評價、保險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體育、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鍛煉標准》的實施情況作為考核下級部門工作業績的指標。
第二十六條 負責《鍛煉標准》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設立表彰項目應當按照規定辦理。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12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體委1990年1月6日發布的《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同時廢止。

5. 如何促進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

如何促進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
何為體育鍛煉?社區居民為什麼要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引起身體新陳代謝消耗大於安靜時肢體運動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的類型分為職業型身體活動、交通性身體活動、家務型身體活動以及休閑型身體活動(身體鍛煉)四種類型。然而,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可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促使身體健康,提高自己的學習、工作、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還能夠有效地促進人們健心,調節與消除各種不良情緒,促進人際交往,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使人們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樂。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這一行為被稱之為社區體育。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興起是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產生的街道社區體協為標志的。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的現代化、城市化速度的逐步加快,社區體育受到我國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早在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就明確指出「積極發展社區體育。街道辦事處要加強對體育工作的組織,發揮居民委員會和基層體育組織的作用,做好社區體育工作。體育行政部門要給予支持和指導。」它明確了街道辦事處是我國政府派出機構,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積極開展社區體育工作,對社區體育具有領導、管理職能。在同年的8月,經全國人大批准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也明確指出「國家提倡公民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增進身心健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公民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支持、扶助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城市應當發揮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體育活動」。 1997年4月,原國家體委會同原國家教委、民政部、建設部、文化部共同出台了《關於加強城市社區體育工作的意見》,表明了社區體育已成為政府指導下的,社區各方面力量和共同參與和分享的一項活動,它是體育社會化的產物,更是體育社會化的延伸,它使體育社會化向更廣的范圍展開,在更深的層次上推進。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發〔2002〕8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繼續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是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隨後,國家體育總局頒發了《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了新時期我國「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的構想與規劃,這一構想順應了我國在經濟轉軌時期社區職能日益增強的趨勢,也是在體育生活化、社會化背景下社會體育發展的必然之選。這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和相關文件的出台,為社區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人類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現代健康意識在不斷加強,社區體育實際上已成為人們追求健康和諧生活的平台,發展社區體育是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基層的重要途徑。它不僅能不斷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娛樂、健身、交往、集會的需求,而且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形式,是實現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對社區體育進行全方位、動態的研究理應受到我們進一步的重視。在近年來有許多人對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查,得到以下結論:
1.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的健康越來越重視。然而,在現代社會,由於生活方式的轉變(體力活動減少、膳食營養不合理等),隨之而來的慢性疾病的發生率正在增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益於保持健康體能,防治和減輕慢性疾病。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倡在社區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鍛煉活動。大城市發展尤為突出,小城市次之,農村幾乎沒有。
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中,有50·8%的居民表示自己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疾病,強身健體,其次有約三分之一(38·5%)的人是為了散心、結交朋友以加強社交,5·4%的人認為如不鍛煉,自己體力活動會不足,另有4·7%的人因為從小就養成了鍛煉的習慣,極少數人(0·6%)為陪伴子女進行鍛煉而參加鍛煉。
3.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有近61%的居民認為工作和家務太累太忙,沒有足夠精力和時間是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依次排序如下:身體狀況不佳,運動吃力(11·9%)、缺乏有關知識和指導,不知何種鍛煉適合自己(7·3%)、對自己的運動能力和毅力缺乏信心(6·9%)、沒有鍛煉場地和設施(6·4%)不喜歡,沒興趣(5·2%)、擔心鍛煉會加重病情,使健康狀況更差(4·1%)、經濟條件限制(2·4%)。
4.體育鍛煉項目
社區居民所從事的體育鍛煉項目中選擇散步的人最多,佔40·6%,其他鍛煉項目按參加人數多少依次排序為健身器械、健身操、廣播操、交誼舞、老年迪斯科、練功十八法、保齡球、太極拳、慢跑、氣功、關節操、游泳、走石子路等,極少數人選擇對抗性的球類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等)。男女相比,男子參加慢跑、保齡球、游泳的人多於女子,女子參加健身器械、健身操、廣播操、練功十八法的人多於男子。參加慢跑、健身操的人數與年齡變化關系很小。散步、太極拳、氣功、練功十八法是隨年齡的增大而參加鍛煉的人數增多;游泳和球類則是隨年齡的增大而參加鍛煉的人數逐漸減少。
5.社區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有:自己鍛煉;與朋友、鄰居一起鍛煉;與家人一起鍛煉;參加晨晚練點組織的活動;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等。其中首選:自己鍛煉的佔35.6%、與朋友同事一起鍛煉的佔30.2%,其次是參加晨晚練點活動,而參加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僅佔1.6%。這一調查結果說明:目前西安市社區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居民參加體育活動大部分屬於自發的,非組織的,鍛煉身體的非組織性比率提高,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人們對健身的自我意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可能與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宣傳力度、活動內容、活動時間等方面有關,居民了解不到社區舉辦活動的信息、社區舉辦體育活動的內容、時間與居民的體育需求不符等。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影響行為的因素大致分為以下6個因素:
(一)生物學因素
1.性別因素
2.遺傳因素
(二)學習因素
模仿和教育
(三)環境因素
1.自然
2.社會
(四)傾向因素(先於行為)
1.知識
2.信念
3.價值觀
4.態度
(五)促成因素(先於行為)
1.個人技能
2.可利用的社區資源
(六)強化因素(後與行為)
對行為產生反饋影響。
通過以上因素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的傳統社區中,文體活動設施普遍缺乏,不能滿足社區廣大居民日益提高的各種需求。資料顯示,社區體育活動的場所主要在就近的公園(22.8%)、街道居委會場地(16.8%)和街頭巷尾(19.9%)[3]活動。我國社區體育場地嚴重匱乏,難以滿足需要,不得不利用公園、空地作為補充。由於社區發展的差異,一些有條件的社區能夠建設各種體育場館和場地,為居民提供優良的體育活動環境,而那些沒有條件的社區就不能提供這樣的體育活動環境。其次,社區中有體育活動場所的學校和單位,並未真正把其場地提供給居民,社區與學校與單位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從而影響了居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及學校體育場開放程度小等因素的影響,使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速度緩慢。因此如何利用城鎮化發展的機遇,切實推進社區體育的建設和發展,對提高全民身心健康素質,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社區健身設施嚴重匱乏。在高樓聳立的城市之間,用寸土寸金來形容土地的珍貴毫不為過。為了使土地產生最大的效益和金錢,居民社區根本不可能大規模地去興建運動場地和設施。從調查統計新建成的樓盤,體育運動場地設施的主要形式為健身路徑,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常見到的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健身場地和設施幾乎沒有。在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過程中,應當認真規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加緊打造一批城市亮點工程,興建更多百姓身邊的體育設施。
抓住城鎮化改造的有利形勢,大力推進城市社區體育建設 1.切實做好城市社區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監管工作 要按照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省委省政府關於城鄉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新建、改建、擴建居民住宅區要按照國家技術監督局、建設部聯合發布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建設部建標〔1993〕542號)和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批准發布的《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建標〔2005〕156號),規劃建設社區體育設施。體育部門要按照國家關於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規范的標准和要求,會同城市規劃等部門確定社區體育設施的數量、規模和布局。建設部門要把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綜合改造工程,體育部門要參與其中的評比和驗收。政府要把社區體育設施建設作為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的一項考評指標。各社區要充分挖掘潛力,積極配合城市規劃、建設、國土、體育部門,規劃建設好適合開展社區體育活動和居民日常健身的體育設施。要嚴格依據經批準的城鄉規劃建設社區體育設施,堅決制止和糾正規劃實施中的隨意性。 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有關政策的修改和完善應列入到議事日程當中。現有設施的建設與社區文體活動的開展表現為"兩頭重,中間輕"的現象,即重少年兒童和老年,忽視了青壯年群體的需要。居民居住密集場所,應規劃一些大型的體育運動場地,滿足更多人的運動愛好。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現在的社區當中,健身路徑等小型的體育設施比較完備,但是較大型的運動場地和設施還極度缺乏。例如人們喜愛的籃球、排球、網球等,而與此相對應的,一些發達國家的居民社區,普遍擁有燈光塑膠場地,在人們飯後閑暇時,進行運動和比賽,很好地滿足了中間年齡人群的運動愛好。 2.大力提升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促進社區體育的蓬勃發展 作為社區居民,增加居民的健身意識,是一個長遠而且重要的環節,據調查,社區居民參加身體鍛煉的成兩頭分布,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導致中青年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參加鍛煉,健身意識淡薄。在部分社區,麻將、電視、游戲機成為他們的主要休閑活動,社區彷彿成為新一代賭王與游戲王的培訓基地。 據調查數據顯示,35---50歲年齡段居民一周安排兩次(含兩次以上)健身鍛煉的佔不足15%,與此相對應的是這部分社區居民的身體狀況有43%處於亞健康狀態,不同程度地存在體重異常、血壓血脂異常、精神焦慮等症狀。社區居民的良好的健身意識還遠遠沒有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識是擺在各級政府當前工作的首要任務。 為提高群眾健康意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政府主管部門應以人為本,在居民中大力宣傳健康第一、運動增進健康、終身體育等健身意識,採取多種措施提升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斷滿足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例如可以採用定期的體檢活動,建立了體檢檔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另外,可以通過健康講座的形式,聘請專家講師利用節假日、下班後的休息時間深入社區,向居民宣講解疾病預防、飲食健康、運動與健康等知識,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識。使大家了解到只有通過鍛煉身體、合理膳食、平衡心態等,才能獲得健康的身體。 3.充分利用周邊學校、健身中心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形成社區居民與學生共享體育場地和設施的雙贏機制。 開放學校體育設施有利於市民身體素質的提高,解決市民就近健身的問題,這比撒網式的再建體育場館劃算得多;開放學校資源是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素之一,學校應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基礎上,積極地向社區開放公共資源。目前,一邊是社區居民苦於沒有鍛煉身體的場地和設施,另一邊是學校的體育資源處於閑置和浪費當中。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間,學校的體育資源應向廣大社區居民進行開放。許多城市都在試行開放學校的體育設施服務於周邊社區居民,但是一系列的問題還困擾著具體的實施。例如,學校能向社會開放的體育設施過於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到學校鍛煉的積極性;大部分受訪市民則表示,沒有到學校鍛煉的習慣;器材損耗誰來掏腰包,社區居民進校門怎麼管理,居民在學校受了傷怎麼辦,外人進出校園,學生的安全怎麼保障……這些現實問題讓學校顧慮重重。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後,最擔心的就是影響教學和管理。學校經費本來就有限,用於體育場館的投入更少,如果讓學校長期義務奉獻,不現實,對外開放難以持續等等。 對於開放學校體育資源的種種問題,各級政府還處於摸索階段,為了增進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實時適度地開放學校體育資源是現階段推進社區體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學校可以制定相關的政策對校園開放進行規范。例如,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建議健身者憑身份證或居住證進入學校,單位集體運動的則需提前預約。另外,為了保障學校對體育設施的維護及管理,建議居民向學校支付適當的費用,具體標准由教育、物價部門制定。另外政府財政應對學校體育資源進行關注,給學校增加一點體育設施的養護費,就可以達到少投入,大產出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級體育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協調工作,全力配合社區內學校、機關、團體和企業等單位,有計劃地開放其體育場地設施,並可適當地提供有償服務。特別是社區體育設施缺乏的老城區,要積極創造條件,使更多的學校、機關、團體、企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周邊群眾開放。 4.注重運動健身的指導工作,建立社區體育的培訓機制 居民參加各種體育運動,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去傳播健身理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需要有專業人才去教授技術動作,指導健身練習。因此在社區居委會的構成當中,應增加社區體育指導的專門機構和專業人才。目前在體育院校的專業設置上,很多都開有社區體育專業,但是這些畢業生由於社區體育發展的滯後,還沒有真正地走上社區體育指導員的崗位。因此,作為政府管理部門,應盡快完善社區法規,建立社區體育部門,負責指導管轄社區體育工作的開展,引導群眾通過體育活動,形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區居民的體育活動有計劃、有指導、更安全。能夠吸引更多的居民參加到體育運動中來,使康體健身真正成為社區百姓的新時尚,從而達到增強全民族健康體魄的目標。
5.按照行為改變的基本理論中的計劃行為理論實施身體活動的教學影響
第一階段
⑴提供健康信息
⑵提高認知水平
第二階段
⑴提高認知水平
⑵激發行為改變動機
第三階段
⑴提供方法或技能
⑵鼓勵嘗試
⑶環境支持
第四階段
⑴支持鼓勵
⑵加以強化
⑶環境支持
第五階段
⑴提供支持
⑵不斷強化
⑶預防不良行為復發
我們應該嚴格按照這五個階段的計劃理論實施與完善。
全面實現全民健身計劃,有效增強國民體質,社區活動是重中之重,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學校和社區的有效配合,學校的體育資源正好可以為社區的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學校擁有的體育資源和文化教育優勢,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咨詢和繼續學習機會。學校與社區的聯系配合將越來越緊密,學校將成為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和組織者。 社區體育主要針對社區居民,以其身體活動為基本手段,以獲得健美樂為目標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繫到占城市人口絕大多數人的身心健康、體格健美與快樂幸福的生活。藉助城市改造升級的契機,大力推進社區體育的發展,將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設的內在質量,完善社區的功能,提高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促使體格健壯,體態優美,形成並保持各種良好的身體技能,提高人們的學習、工作、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還能夠有效地促進人們健心,調節與消除各種不良情緒,促進人際交往,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使人們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樂。同時,社區體育建設能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提高人們體育文化素養,利於移風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的開展。

6. 怎樣促進全民體育健身運動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廣大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權益。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奠定建設體育強國基礎。為提高全民族體質及健康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生活方式,促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具體內容

7. 體育課程如何開展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是指在現代社會里,培育人們有效地參與專國家和社會公共生屬活、培養明達公民的各種教育手段的綜合體;狹義是指在養成參與國家或社會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識的公民學科。根據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廣度,把公民教育理解為三個方面:「有關公民的教育」:強調對國家歷史、政體結構和政治生活過程的理;「通過公民的教育」:通過積極參與學校和社會的活動來獲得公民教育;「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識與理解、技能與態度、價值與性向等各個方面培養學生,使學生在未來的成人生活中能夠真正行使公民的職責。公民教育(citizen ecation)是每個出生在這個國度里的人都有權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須接受的義務教育,以及此後的職業技術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發展(公民)教育"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個陌生的名詞,對於發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聯合國1975年給出的定義,即:"發展(公民)教育"關注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人權、尊嚴、自主及社會公益等活動;鼓勵思想交流及匯集,並行動起來以推動社會改變;塑造一個較合理和公正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8. 如何開展國家健康教育六進活動方案

經濟時代,再怎麼健康教育回不到三十年年人心健康時代,時代前進人心健康實為倒退,看看無數奇怪爭相登場,真想健康教育,最底,多放人信賴話題,民需要是團結,別趁勢那錢東一碴,西一碴,還勤勞以勤勞中人,別讓正真勤勞人,別恢心,看看多少荒地就知道為什麼,因現干還不如不幹,將有喝點小酒打點小牌化光為止,反正勤勞還不如正常貧困戶,在發展就跟政策走爭創貧困戶,現以很多地都以這種心態,誰知過,

閱讀全文

與國家怎麼公民參加體育活動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