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開放性區域運動環境
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這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賦予「健康」的深刻含義。正是看到了體育活動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我們開展了「探索開放式區域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實踐研究,在實踐中,我們嘗試探索為幼兒創設開放性區域,提高幼兒一日體育運動的質量,變被動體育為主動體育。 一、豐富的區域環境,拓寬幼兒活動的嶄新平台 區域的建立和環境的創設是開展活動的先決條件。我們引用大自然的環境,把體育運動區域化、游戲化,根據幼兒運動規律和身心特點,將場地劃分為走跑綜合區、平衡跳躍區、鑽爬投擲區等;根據器械特點劃分為車類區、球類區、感覺統合區等;根據資源設置特點劃分為沙水區、器械區、民間游戲區等。各區域既有一定間隔但又不過分封閉,如將塑膠場地與水泥路自然隔離形成鑽爬區;利用小路、戲水池、迴廊等自然隔離,形成民間游戲區、平衡區;將足球架、藍球網按場地環行擺放形成球類區等。開放的區域設置既有利於幼兒之間相互交往,又避免了讓孩子感到雜亂無序而產生不穩定情緒,提高了他們自主運動及結伴運動的能力,滿足幼兒自主活動的需要。 此外,我們還依據不同季節開展形式多樣的區域活動,使幼兒更多的品味嬉遊的快樂。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小山坡成為孩子們的赤足區,他們赤著雙腳在小路上「探險尋寶」,或在草地上踏青撿落葉。寒冷的冬天,小山坡又成為孩子們的放飛區,他們迎著風放飛自製的風箏,帶著手套滾動輪胎,試與輪胎比賽跑。這些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增強了幼兒體質。 在場地創設上我們不僅注重物質條件——「硬環境」的創設,而且注重文化氛圍——「軟環境」的營造,設置了「我勇敢」、「互相幫助」、「不推不擠」以及各種體育動態圖畫,讓幼兒從中學會了不怕困難、勇敢堅強、互相謙讓、相互合作。 二、「多維度」的投放材料,尋找幼兒活動的活水源頭 體育活動的教育價值隱含在活動器材、過程和其它相關因素之中,孩子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多維度」三個字是對活動材料的定格,即為各活動區所提供的材料盡顯多種特性。 1、創造「新型」材料,提高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容易被生動、形象的事物所吸引,有趣的材料會引發他們的活動熱情。用塑料圈做成的烏龜殼、竹竿做成的扁擔、大紙箱做成的蔬菜火車、泡沫板製成的「動物腳掌」......孩子的興趣恰恰成了種種材料的源頭活水,在與這些新型材料的互動中,充分感受運動的快樂。 2、投放「適宜」材料,體現層次性:幼兒階段存在著典型的個體差異,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各自的運動能力,因此,我們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供幼兒的選擇,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如「平衡區」,有接觸面較大的長凳,也有較小的樹樁;有用竹梯和輪胎組合的具有一定高度的竹橋,也有較低塑料板組合成的木橋;有固定平衡台,也有晃動的平衡木。這些大小、高低、動靜不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了充分選擇不同難易活動的機會,孩子們避免了單純練習時枯燥無味的氛圍,而是在各類材料的相互作用下體驗、積累運動的經驗。 3、提供「交流」材料,促進互動性:由於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缺乏相互交流的機會和技能,因此我們在區域中有意設計了幼兒相互合作的活動材料:抬轎子、小擔架、拋接球等,教育需求及價值蘊涵在材料中,幼兒就會自覺的去尋找夥伴,與人合作。 三、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撩開幼兒活動的燦爛天空 在活動中,孩子是主體,教師只有不斷轉變自己的角色,才能對幼兒的影響保持最佳狀態並以積極的態度回應幼兒的互動。當孩子在游戲中積極參與時,教師是「鼓勵者」;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協助者」;興趣減弱時,教師是「引導者」;有創新玩法時,教師是「支持者」。 1、以玩伴的身份適時介入:在車類區,當「小司機」們玩久了,覺得單調時,我便以「司機」玩伴的身份參與其中,啟發幼兒用「小樹」、可樂瓶等障礙物「造」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司機」們又高高興興地出發了!這既豐富了活動內容,又給幼兒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大大提高了區域活動的質量。 2、以游戲的語言適時協助:在用竹梯和輪胎建成的獨木橋前,看到齊齊面露難色,我便及時引導幼兒:「齊齊想挑戰最難的材料,哪位小朋友能做他的『拐杖』,和他一起通過小橋呢」?教師的啟發,既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為幼兒間合作游戲創造了機會與條件。 3、以情境的方式適時引導:在平衡區,幼兒對主體材料缺乏興趣時,我適時為他們添加輔助材料「扁擔和水桶」,並創設游戲情境:「孩子們,山上的小樹口渴了,我們去給它們澆水好嗎」?一時間,幼兒又興趣高漲,抬著小水桶,走過「台階」(樹樁),給「山上」(小山坡)的小樹去澆水。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幼兒練習了平衡技能,又體驗到游戲的快樂。 4、以賞識的態度適時激勵:「珊珊真勇敢,都能自己爬過繩網了」;「浩浩真了不起,你的風火輪推的又快又穩」......教師的激勵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鼓勵和認可,他們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 在提倡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的今天,能充分讓兒童自主探索、自由交往的活動區形式無疑是幼兒園教育模式發展的大趨勢。區域體育活動給孩子創設了一個主動合作的群體環境,為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拓寬了活動的平台,孩子們在這里運動著、成長著、快樂著! 津南二幼 甄慧
2. 幼兒園健康領域內容分為體育活動和健康教育嗎
包括,但是分為四個方面: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內容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密切教會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在體育活動中心,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
(2)分散開放式體育活動擴展閱讀:
指導要點:
1、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替代,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4、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3. 幼兒體育活動中如何改變教師放手觀念
1 體育活動中的組織措施要「活」得有層次
教師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最佳的組織措施,要「活」得有層次。幼兒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應是各種密度中最大的,尤其是學習新教材和較難的教材時更應做到這一點。在選擇幼兒的練習方式時,就應充分考慮其科學性。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材和幼兒園的場地、器械,以及幼兒的實際,選擇以下練習方式:(1)個人分散式練習。如練習立定跳遠、從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拋自接高低球、拍球、夾球(或夾包)擲遠或擲准等項目就可採用此方式。(2)兩人合作式練習。如兩人配合練習滾接、拋接大、小皮球時可採用。(3)多人合作式練習。如5、6個幼兒為一組練習「蜈蚣競走」(後面的幼兒抱住前面幼兒的腰,下蹲,步調一致地向前走)。(4)集體集中式練習。如追逐躲閃跑、小組競賽游戲、原地縱跳觸物等。(5)分組輪流式練習。指各組輪流做幾種不同的練習。(6)循環式練習。指幼兒循環地做幾個不同的動作練習。(7)魚貫式練習。指全體幼兒按一定的次序依次做幾個不同的動作練習。(8)分組輪換觀摩式練習。指一組或兩組幼兒練習,其餘各組觀摩,之後再交換。
2 體育活動中的觀察支持要「動」得有價值
在和幼兒一起玩樂中,我發現大多數幼兒都聚集在玩梯子的場地中,有的幼兒從一隻至二隻架起的梯子中走過去,而有的幼兒從二隻至三隻架起的梯子中走過去,來來回回,忙得不亦樂乎。玩梯子就成為幼兒最關注的事情,也就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有了興趣,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為老師,在這個適時的時候,就要對幼兒提出指導和幫助的方法,讓幼兒對玩梯子的興趣保持下去發展並延伸這個內容,不斷在原有的內容上生成新的內容,讓幼兒的興趣點達到最高程度。教師的心中要始終有這樣一個意識:
孩子任何時候都需要我。有了這種心態,教師就會以主動的觀察者身份出現在孩子的身邊。當幼兒試著在斜坡的梯子上向上行走時,又遇到了一個新的挑戰,怎樣攀登和翻越欄桿才能達到終點?有的幼兒沒有掌握好手的位置,試了沒行,但是,在老師和同伴們的鼓勵下,決不氣餒,終於通過自己的反復實踐成功的翻越了欄桿。在這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自信心增加了,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有了勇於挑戰自我的機會,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健康成長。
3 體育活動的選材要「開」得有趣味
平衡木、體操圈、墊子、沙包等器材,用來鍛煉身體是目前幼兒園普遍的,加上一些自製的器材,孩子們也很愛玩。我經常仔細地觀察幼兒的活動興趣,不斷捕捉孩子的活動興趣點,尋找著能充分鍛煉幼兒身體的活動題材和器材。在其他的群策群力下,我園除了基本的體育動作鍛煉外,還把孩子較喜歡的爬高、溜冰、鑽桌子、打滾、爬桌子椅子等都列入了體育活動內容之中。
4 體育活動的教育理念要「放」得有個性
怕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玩得收不攏,不聽組織者的命令,使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活動步驟無法正常進行,給平靜的活動出點亂子,這是原先教師最不願意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狀況,因此,每個教師都怕上體育課,不僅自己累不說,辛辛苦苦忙了一場,幼兒也在教師的要怎樣的命令下沒玩夠,因為沒有滿足玩的慾望,說不定來點逆反的舉動,領導看了不僅不誇你,反而數落你在活動中的種種不應該,久而久之,教師就懼怕組織體育活動。
我園不僅要求每個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同時要求每個教師挖掘周圍可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切資源,從開放的角度,用開放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兒童發展為本,開展最優化體育活動研究。我們一起學習開放的原義,植根於草根含義的開放、由此引出的開放教育理念,指導了我園教師大膽、放手、拋開種種約束,充分回憶自己孩提時代喜歡怎樣玩的方式,展開想像的翅膀,創造性的開始了開放性體育活動的研究工作。一開始嘗試可以是不拘形式的,重點要把眼光放在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上,放在觀察幼兒在活動時遇到困難是怎麼辦的,放在觀察幼兒對待活動的超常規運動量的態度等方面,讓一線教師掌握第一手資料。當我們的老師在研討中基本能把握這些時,我們提出了有計劃地組織體育優課的目標。不僅要把開放的教育觀念滲透在整個活動之中,同時活動的組織還要符合新綱要的思想。
5 體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讓給幼兒
與成人相比,幼兒參與活動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凡是能夠讓幼兒自己選擇、計劃、准備或作出決定的,都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A、參與活動計劃的制定。B、參與活動的准備。C、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D、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E、參與活動後的整理工作。F、參與活動的評價。
總之,體育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自己和認知世界的機會,幼兒開始把自己看成有思想和有行動能力的人,作為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幼兒是發展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在幼兒的體育活動中,不僅需要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有所更新和提高,為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提供適宜的土壤,而且更需要教師在操作的具體方式上進行大膽的嘗試與實踐,靈活地加以運用,為幼兒體能的提高與發展,乃至身心的和諧發展提供適宜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從而讓他們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啟迪智慧。
4. 怎樣理解活動材料的開放性
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這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賦予「健康」的深刻含義。正是看到了體育活動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我們開展了「探索開放式區域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實踐研究,在實踐中,我們嘗試探索為幼兒創設開放性區域,提高幼兒一日體育運動的質量,變被動體育為主動體育。 一、豐富的區域環境,拓寬幼兒活動的嶄新平台 區域的建立和環境的創設是開展活動的先決條件。我們引用大自然的環境,把體育運動區域化、游戲化,根據幼兒運動規律和身心特點,將場地劃分為走跑綜合區、平衡跳躍區、鑽爬投擲區等;根據器械特點劃分為車類區、球類區、感覺統合區等;根據資源設置特點劃分為沙水區、器械區、民間游戲區等。各區域既有一定間隔但又不過分封閉,如將塑膠場地與水泥路自然隔離形成鑽爬區;利用小路、戲水池、迴廊等自然隔離,形成民間游戲區、平衡區;將足球架、藍球網按場地環行擺放形成球類區等。開放的區域設置既有利於幼兒之間相互交往,又避免了讓孩子感到雜亂無序而產生不穩定情緒,提高了他們自主運動及結伴運動的能力,滿足幼兒自主活動的需要。 此外,我們還依據不同季節開展形式多樣的區域活動,使幼兒更多的品味嬉遊的快樂。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小山坡成為孩子們的赤足區,他們赤著雙腳在小路上「探險尋寶」,或在草地上踏青撿落葉。寒冷的冬天,小山坡又成為孩子們的放飛區,他們迎著風放飛自製的風箏,帶著手套滾動輪胎,試與輪胎比賽跑。這些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增強了幼兒體質。 在場地創設上我們不僅注重物質條件——「硬環境」的創設,而且注重文化氛圍——「軟環境」的營造,設置了「我勇敢」、「互相幫助」、「不推不擠」以及各種體育動態圖畫,讓幼兒從中學會了不怕困難、勇敢堅強、互相謙讓、相互合作。 二、「多維度」的投放材料,尋找幼兒活動的活水源頭 體育活動的教育價值隱含在活動器材、過程和其它相關因素之中,孩子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多維度」三個字是對活動材料的定格,即為各活動區所提供的材料盡顯多種特性。 1、創造「新型」材料,提高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容易被生動、形象的事物所吸引,有趣的材料會引發他們的活動熱情。用塑料圈做成的烏龜殼、竹竿做成的扁擔、大紙箱做成的蔬菜火車、泡沫板製成的「動物腳掌」......孩子的興趣恰恰成了種種材料的源頭活水,在與這些新型材料的互動中,充分感受運動的快樂。 2、投放「適宜」材料,體現層次性:幼兒階段存在著典型的個體差異,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各自的運動能力,因此,我們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供幼兒的選擇,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如「平衡區」,有接觸面較大的長凳,也有較小的樹樁;有用竹梯和輪胎組合的具有一定高度的竹橋,也有較低塑料板組合成的木橋;有固定平衡台,也有晃動的平衡木。這些大小、高低、動靜不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了充分選擇不同難易活動的機會,孩子們避免了單純練習時枯燥無味的氛圍,而是在各類材料的相互作用下體驗、積累運動的經驗。 3、提供「交流」材料,促進互動性:由於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缺乏相互交流的機會和技能,因此我們在區域中有意設計了幼兒相互合作的活動材料:抬轎子、小擔架、拋接球等,教育需求及價值蘊涵在材料中,幼兒就會自覺的去尋找夥伴,與人合作。 三、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撩開幼兒活動的燦爛天空 在活動中,孩子是主體,教師只有不斷轉變自己的角色,才能對幼兒的影響保持最佳狀態並以積極的態度回應幼兒的互動。當孩子在游戲中積極參與時,教師是「鼓勵者」;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協助者」;興趣減弱時,教師是「引導者」;有創新玩法時,教師是「支持者」。 1、以玩伴的身份適時介入:在車類區,當「小司機」們玩久了,覺得單調時,我便以「司機」玩伴的身份參與其中,啟發幼兒用「小樹」、可樂瓶等障礙物「造」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司機」們又高高興興地出發了!這既豐富了活動內容,又給幼兒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大大提高了區域活動的質量。 2、以游戲的語言適時協助:在用竹梯和輪胎建成的獨木橋前,看到齊齊面露難色,我便及時引導幼兒:「齊齊想挑戰最難的材料,哪位小朋友能做他的『拐杖』,和他一起通過小橋呢」?教師的啟發,既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為幼兒間合作游戲創造了機會與條件。 3、以情境的方式適時引導:在平衡區,幼兒對主體材料缺乏興趣時,我適時為他們添加輔助材料「扁擔和水桶」,並創設游戲情境:「孩子們,山上的小樹口渴了,我們去給它們澆水好嗎」?一時間,幼兒又興趣高漲,抬著小水桶,走過「台階」(樹樁),給「山上」(小山坡)的小樹去澆水。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幼兒練習了平衡技能,又體驗到游戲的快樂。 4、以賞識的態度適時激勵:「珊珊真勇敢,都能自己爬過繩網了」;「浩浩真了不起,你的風火輪推的又快又穩」......教師的激勵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鼓勵和認可,他們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 在提倡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的今天,能充分讓兒童自主探索、自由交往的活動區形式無疑是幼兒園教育模式發展的大趨勢。區域體育活動給孩子創設了一個主動合作的群體環境,為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拓寬了活動的平台,孩子們在這里運動著、成長著、快樂著!
5. 什麼是開放式體育教學
開放式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轉變:教師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指導者,在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在課堂上是教學的主體。當前我們必須做到還給教師以「教」的自主性,從而發揮教師「教」的積極性;還給學生「學」的自主性,發揮學生「學」的積極性。最後,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我們認識到人的發展實際上是人的全面發展與人的自由發展的統一,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人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全面發展的人同時也是具有個性和主體性的個人。因此,主體性的培養與人的全面發展並不相悖,甚至可以說,主體性是個人全面發展的核心。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們認識到主體雖然是人,但人並不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真正的主體,成為具有相應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的個體,這就需要人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主體力量,而教育可以說就是其中之一。學生的發展、主體性的提高,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則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社會活動等方面的主體,自然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出發點。
6. 判斷題,運動損傷按損傷病程分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對嗎
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到機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傷害,稱為運動損傷。
2、分類: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1、思想麻痹大意這是出現運動性損傷的主觀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包括對預防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放鬆警惕;運動前不檢查器械,預防措施不力;好奇好勝,盲目或冒失地進行運動。2、准備活動不當不做准備活動或准備活動不充分;沒有根據專項運動的特點進行准備活動,使機體未能進入工作狀態;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和靈活性較差而致傷。3、缺乏運動經驗與自我保護能力在體育活動中當出現意外情況時不知道如可處理,心慌失措或者缺乏自我保護的經驗是造成損傷的原因之一,如游泳時出現肌肉痙攣或意外摔倒時,如果缺乏經驗或自我保護的常識就很容易發生傷害事故。4、技術上的缺點和錯誤技術動作不正確,往往造成局部受力過大或身體失去平衡和控制,從而造成損傷。5、體育鍛煉的計劃安排不合理體育鍛煉的運動負荷安排過大,尤其是局部負擔過重,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身體過於疲勞,技術動作就會出現錯誤或變形,身體的辦調性和反應速度也會下降,因此容易發生損傷和意外事故;而長期局部負擔過重,會使局部發生勞損。另外,當身體機能狀態不良時,人體的運動能力減弱,如果體育活動的計劃和安排不能根據身體機能狀態改變而調整時,就可能發生傷害事故。6、組織安排不嚴密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如果組織得不嚴密,就會出現擁擠混亂的情況可能造成傷害;或因場地、器材、時間安排不合理發生意外事故。7、運動環境不好運動場地狹窄、不平整,有行人及車輛過往;器械安裝不堅固,位置不恰當;運動時服裝或鞋不合適;氣溫或光線不良都可能造成傷害。
7. 開放式體育教學的關系有哪些
第一:
其核心是完成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轉變:教師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回指導者,在體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在課堂上是教學的主體。當前我們必須做到還給教師以「教」的自主性,從而發揮教師「教」的積極性;還給學生「學」的自主性,發揮學生「學」的積極性。最後,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我們認識到人的發展實際上是人的全面發展與人的自由發展的統一,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人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全面發展的人同時也是具有個性和主體性的個人。因此,主體性的培養與人的全面發展並不相悖,甚至可以說,主體性是個人全面發展的核心。
第二:
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們認識到主體雖然是人,但人並不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真正的主體,成為具有相應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的個體,這就需要人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地充實自己的主體力量,而教育可以說就是其中之一。學生的發展、主體性的提高,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則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社會活動等方面的主體,自然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出發點。
8. 體育健身運動中常見的開放性損傷有哪四種啊
擦傷,裂傷,刺傷,切傷。謝謝採納
9. 幼兒園小課題研究申報表 怎樣讓孩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4 克服設施陳舊,經費緊張的困難,想方設法改善幼兒園環境,並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 如在大型器械場地鋪設草坪時,在有限的場地中精心設計了游戲區、休閑區,同時還考慮到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劃分出一塊場地鋪上了塑膠地面, 以保證幼兒的安全„爭取最大限度 地為幼兒創設戶外體育活動的場地;同時在時間的安排上,我們努力在課程表的安排上,合 理安排每個班級的戶外體育時間, 設置戶外體育自選活動, 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可以自主安排 的時間,組織幼兒開展好體育活動。 2 、創造愉悅的心理氛圍,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情緒的好壞影響著其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的發揮,因此, 創設幼兒園良好氛圍, 對幼兒身心發展也相當重要。 在活動中, 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有 個別幼兒因學不會某一技能而放棄自己的努力」 ; 「在競賽中, 有的幼兒因輸給對手而生氣不 開心,而有的卻因勝利而沾沾自喜」„„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的老師向幼兒及時講述一些 生動的故事,使幼兒懂得正確面對生活的成功與失敗。而對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更是 加倍關心和幫助,經常用「你真棒! 」的話鼓勵他,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教師們努力為幼 兒創設溫馨、輕松、和諧、無拘無束的學習氛圍,不僅使幼兒能輕松開展鍛煉,掌握運動技 能,更重要的是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園協作增強幼兒鍛煉效率 《綱要》指出: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和諧的原則,爭 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在幼兒園 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中,指導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是我們課題組的一個重要任務。首先,我 們注意家長對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意義的認識。 因為家長對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所持的 態度,將直接影響著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於是,我們召開家長會,主動聽取家長對孩子 參與活動的意見和建議,並進行宣傳、研討,形成了開展活動的共識。同時,幼兒園戶外體 育活動地開展,也感染了家長,使家長也不由自主地參加到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中來。家 長不僅積極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等活動, 還經常幫助幼兒搜集廢舊材料共同製作體育活動器 械,如:沙包、毽子等。在家裡,家長還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到戶外參加鍛煉,真是其樂融 融。 (二)優化戶外體育活動器械及材料 1 、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 * 根據目標選擇 教師選擇的體育器材絕對不能帶有盲目性, 要根據目標選擇器材, 通過使用器材達到鍛 煉目的並完成目標。如周目標的一項內容為沙包、壘球、降落傘、飛盤、飛鏢等,並進行科 學、合理、系統的安排,交好地完成了周目標,達到了鍛煉的效果。 * 根據材料特徵選擇 幼兒習慣選擇輕便、靈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滿足其多種多樣需要的材料;對於幼兒喜 歡的活動材料要投放足夠的數量, 已免發生爭搶的現象; 提供帶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 高蹺、 抬轎子、雙人鞋等,提高活動材料的娛樂性和趣味性。 5 * 根據季節的影響選擇 在春夏季提供活動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應多提供運動量大、活動強 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材料。 * 根據幼兒的年齡差異選擇 在提供戶外活動材料時, 根據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 為小班應多提供一些活動技能易於 掌握、模仿性強、數量充足,能促進其平衡、走、跑能力發展的活動材料;為中班提供能促 進其身體協調發展的、發展鑽、爬動作能力的活動材料;給大班幼兒我們提供的則是動作技 能高、能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發展追逐、躲閃技能、運動強度 較大的活動材料。 ( 2 )探索創新,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 * 引導幼兒探索體育器材的多種玩法 教師在教會了幼兒某一體育器材的基本玩法後, 引導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現這一器 材的多種玩法,並介紹給同伴;對做得好的引誘而教師及時表揚,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可以發現身體的許多部位可以轉動呼啦圈,如手腕轉動、頸部轉動、 膝蓋轉動等,通過教師啟發幼兒還可以發現拿呼啦圈來「跳門檻」 ,還可以在地上滾動,還 可以用來開火車等等。一種器材的多種玩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調動幼兒的主動 性和積極性,培養幼兒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 * 讓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時,不受現成材料和自製材料的影響 在選擇活動材料時,無論現成材料還是自製材料,只要是材料的特徵和功能適合需要, 幼兒就願意選擇,可見是現成材料還是自製材料,並不影響幼兒的活動。只要是能符合幼兒 的年齡特徵、體現幼兒個體差異、注意考慮季節特徵的自製活動材料,就能滿足幼兒活動的 需要,達到鍛煉身體,發展動作技能的目的。我們啟發幼兒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器材搭配起 來使用,能發現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動的樂趣。如:用自製拉力圈和皮球配合起來玩「拖小 豬」和「小球鑽圈」的游戲,用雙人大拖鞋和竹竿來玩「爬山隊」的游戲等等,都充分體現 了器材的多種功能。 ( 3 )自力更生,為幼兒製作適用的體育器材 * 利用廢舊物品以及輔助材料製作有色彩、有聲響的器材 體育器材是給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用的,那種過於精緻的器材一般使用價值不大, ,而利 用廢舊物品來製作要力求簡單並要注重可玩性、 安全性和藝術性, 以前我們教師常為製作教 玩具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怕壞又捨不得給孩子玩,因才,製作這類教玩具就太沒必要了。同 樣製作的體育教玩具還必須保證安全、衛生。從而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例如:我們在拉力 器的基礎上製作了色彩明快、五彩繽紛的「拉力圈」 ,並在每個拉力圈的兩端縫上了雌雄瓣, 便於改變長度。自製的「拉力圈」既可以當拉力器來使用,又可以連接成長繩或短繩,這樣 可鍛煉幼兒的條約能力、鑽爬能力等。 * 配合幼兒民間幼兒自製活動器材 民間體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體育游戲活動, 民間游戲質朴、 詼諧、 活潑, 6 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根據民間體育活動的需要, 我們製作了豐富多彩的體育器材給孩子們的 生活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開拓了游戲天地。我們用可口可樂瓶製作了幼兒愛不釋手的陀螺, 用鐵絲製作了會滾動的鐵環, 用易拉罐製作了練習幼兒平衡能力及訓練幼兒膽量的 「梅花樁」 等。我們還為幼兒提供繩、墊子、毽子等材料,開展翻繩、搖小船、炒豆子等多種戶外民間 體育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綜合體育能力的發展。 (三)優化教師的指導策略 1 、加強學習,明確研究目標 幼兒園非常重視本課題的研究工作, 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的課題組,定期學習充實其理 論素養。 我們開展理論學習一般採用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結合、 討論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