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體育運動對心理影響有哪些

體育運動對心理影響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6 11:21:49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讓人更開心,然後解除壓力,對於心理健康也比較重要。

⑵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1、改善情緒。這是鍛煉最明顯、也是人們感受最深的益處。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不少長期跑步鍛煉的人稱自己跑步時體驗過一種奇妙的快感,後來被稱為「跑步者高潮」,這是一種在跑步過程中隨時實現的美妙、興奮、甚至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愉悅感,如「像一片美麗的羽毛順風自由飄盪」、「像一隻空心的管子,任清風徐徐穿過」等。

其他類型的運動同樣能讓人心情愉悅、身心舒暢。毛志雄介紹,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積極情緒,如快樂、滿足等,減少消極情緒如痛苦、憂傷等,幫助緩解緊張和焦慮。運動甚至被當作治療抑鬱、焦慮的輔助療法。

2、提高智力。運動能讓人思維清晰,甚至慢慢提高工作效率,這是運動帶來的認知效益。研究表明,人在運動過後,記憶力、注意力、執行能力等都有明顯提升。「從某種程度上說,運動可能讓人變得更聰明。」毛志雄說。讓人樂觀自信。

長期運動能引起人性格、自我觀念的積極改變。經常運動的人會變得更外向、樂觀、熱情、有活力,且在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得心應手。還有研究發現,運動員比一般人更具獨立性、更客觀,也更自信。

(2)體育運動對心理影響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興趣是導師,從最願意接觸的運動開始,慢慢練習並形成習慣。

2、結合身邊的資源和自身條件選擇運動項目。以便自覺鍛煉、持之以恆。例如體力不太好的人就不要輕易嘗試高強度的運動,否則難以產生信心和興趣,最後無疾而終。

3、藉助「朋友圈」。朋友、同事、親人的態度、行為對你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主動加入到愛運動的圈子,或尋求親人的督促,能更好地堅持運動。

4、利用小設備來提醒自己鍛煉。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自己手機、電腦、電子手環等物件上設置提示功能,讓「要運動了」的信號無處不在,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動起來的可能性更大。

⑶ 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在對大學生體質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學生體質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不僅僅是學校的關系,更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涉及了大學生的家庭教育、社會運動環境、學校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思想決定行為,一直以來,人們只重視成績,不注重體育,導致大學生體育鍛煉觀念淡薄,所以必須推進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系統性工程。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家庭和學校也要共同配合。大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最根本的還是培養大學生自己鍛煉的意識。

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最受影響的就是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面對就業方面的壓力。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身心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就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大學生的體質呈明顯下降趨勢,心肺功能也受到極大影響。甚至集體的爆發力、持久力也呈現下降趨勢。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整體不容樂觀,肥胖率、近視率都明顯提高。大學是學校與社會的鏈接,如果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差今後就很難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來。所以,必須對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做出相應的干預程序,促進大學生體質的提高。

1.1 大學生身體健康現狀

大學生的體質是說的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質量。它既是包括先天因素,也有後天鍛煉的影響,是一個綜合性的體育指標。現狀的健康定義早已不再局限於身體上沒有疾病,也包含心理上的健康、人際關繫上的健康、道德水平的健康等,是一個綜合的性能指標。健康雖然不等於體質,但是二者之間是一個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良好的體質,但是體質的健康不僅受到自身條件的影響,還會受到環境、衛生、飲食、習慣等諸多方面的共同制約。

1.2 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緊迫性

大學生體質下降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人們總是誤以為大學生體質的下降是由於我國體育教育事業出現了方向性的問題。但其實不然,隨著我國近幾年在國際賽事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種質疑聲音越來越少。但是,我國普遍存在重競技而輕視體質的問題。一些專家認為我們應當減少金牌意識,加大大學生體質的提高。這種觀點認為大學生體質差是由於運動健康不科學造成的,我國提出來的全民健身不能滿足國民健身的需要,所以才導致了大學生體質持續下降的情況。而與此相反的是我國近幾年在國際賽事上取得的優異成績,他們認為這是由於我國的體育戰略出現了問題。成這種質疑的原因是人們單純地將大學生體質下降當成是一個體育的問題。雖然說增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質,但是也要考慮,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大學生體質下降,為什麼大學生會缺乏體育鍛煉。

1.3 體育教學與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干預責任的關聯性

對於大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 大學要負一定的責任。所以,我國一直在進行大學的體育教育改革。因為我國的大學體育一般只有大一大二才有,每周也才只有一節課,嚴重影響了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要求。而且我國在執行大學生體質標准以來,從來沒有出現大學生體質不達標的情況。這些都引起了社會對於大學對大學生體質下降應該負有責任的呼聲。但是,對於大學生的體質下降,也不能全部由大學來買單,因為大學生體質下降是一個社會問題,如果全部怪罪在大學的體育層面上就有失偏頗。大學生是一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代表了社會的知識分子階層,如果大學生的體質下降勢必會影響整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應該從家庭教育開始抓起,目前由於父母只是片面地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於孩子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導致大學生缺乏自 主鍛煉的動力,對體育課有抵觸的情緒。

2.1 學校體育與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關系

對於提高大學生的體質,高校肩負著重要的責任,由於大學生自主鍛煉的慾望較低, 所以,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體育教育干預。體育教育干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每一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讓大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將來步入社會後可以承受社會上的各種壓力,有效地實現自身的價值。高校的體育教育干預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以素質教育為主,將體育教育納入到大學生評價體系中來。第二,要減輕大學生的負擔,給大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合理地安排文化課與體育課之間的時間分配,不能重知識而輕體育。第三,對於目 前大學生的體質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學干預,讓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第四,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讓大學生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加註重飲食搭配,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第五,積極改善高校的體育設施,將陳舊的設施替換掉,並且增加一些符合當代大學生體育鍛煉需要的體育器材,增加體育課程的靈活性,為高校的體育課程注入活力。通過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干預,努力讓大學生擺脫亞健康狀態,提高學生體質。

2. 2 學校體育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干預措施

高校對於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干預,要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質為主,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為輔。高校的體育教育有著多重功能,比如強身健體的功能,情感宣洩的功能,素質教育的功能等等。而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干預活動,其重點在於提高大學生自 主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讓大學生從靜的生活狀態走出來,進入到一個動的生活狀態之中。以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為最終目的,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將簡單地完成體育教育任務,轉變成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意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2. 2 構建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模式 , 豐富教學內容

體育教育的干預要以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出發點,積極開設多種教學模式,讓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模式,從而喜歡上體育鍛煉。目前我國大學生由於長期缺乏體育鍛煉,導致體質較差,針對這樣的問題,體育干預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體育課程,逐步培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運動技能。在進行教育干預時,可以從大學生的興趣入手,多開設大學生喜歡的課程,如女生比較喜歡的健美操,瑜伽等課程,先將大學生吸引到體育的課堂中來。對於教學內容要盡量選擇有一定對抗性和力量練習的授課內容,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比如多進行一些足球比賽,籃球比賽,增強大學生的團隊精神等,這些干預活動對增強大學生體質有一定的作用。

⑷ 體育鍛煉對心理發展有哪些影響

一、體育鍛煉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鍛煉者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體育鍛煉是心理發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又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於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於分配注意。幾乎任何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製、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說,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鍛煉者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說,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三、體育鍛煉能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鍛煉者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四、體育鍛煉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鍛煉者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鍛煉者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鍛煉者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⑸ 試述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哪裡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善情緒狀態

情緒狀態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人生活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經常會產生憂愁、緊張、壓抑等情緒反應,體育鍛煉則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使人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大學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試、相互間的競爭以及對未來工作分配的擔憂而產生持續的焦慮反應,經常參與體育鍛煉可使自己的焦慮反應降低。

(二)提高智力功能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僅使鍛煉者的注意、記憶、反應、思維和想像等能力得到提高,還可以使其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疲勞感下降等,這些非智力成分對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進作用。

(三)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等的整體評價,它是由許許多多的自我認識所組成的,包括"我是什麼人"、"我主張什麼"、"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等等。由於堅持體育鍛煉可使體格強健、精力充沛,因而,體育鍛煉對於改善人的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至關重要。
身體表象是指頭腦中形成的身體圖象。身體表象障礙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據報告,54%的大學生對他們的體重不甚滿意。與男性相比,女性傾向於高估她們的身高和低估她們的體重,而且,身體肥胖的個體更可能有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方面的障礙。身體自尊主要包括一個人對自己運動能力的評價,對自己身體外貌(吸引力)的評價,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抵抗力和健康狀況的評價。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與整體自我概念有關(見圖9-1),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對身體表象的不滿意會使個體自尊變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積極程度),並產生不安全感和抑鬱症狀。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與身體自尊、情緒穩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關,並且加強力量訓練會使個體的自我概念顯著增強。

(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指一個人的果斷性、堅韌性、自製力以及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等精神,意志品質既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在體育鍛煉中要不斷克服客觀困難(如氣候條件的變化、動作的難度或意外的障礙等)和主觀困難(如膽怯和畏懼心理、疲勞和運動損傷等),鍛煉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觀方面的困難,也就越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從鍛煉中培養起來的堅強意志品質能夠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

(五)消除疲勞

疲勞是一種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的情緒消極,或任務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大學生持續緊張的學習壓力極易造成身心疲勞和神經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參加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則可以使他們身心得到放鬆。

(六)治療心理疾病

體育鍛煉被公認為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750名心理醫生中,80%的人認為體育鍛煉是治療抑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認為應將體育鍛煉作為一種治療方法來消除焦慮症。在大學生中,有不少人由於學習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慮症和抑鬱症,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緩或消除這些心理疾病。

⑹ 運動對心理的影響。

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非常的多,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也日益受到廣泛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趨於嚴重,近幾年發生的一些惡性的事件,如北京某名牌大學學生投毒案、硫酸潑熊案、學生之間報復兇殺案件、中學生殺母案以及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厭學、逃學現象等等。這些現象都與我們中小學校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人格發展出現缺陷有直接關系。 心理健康是目前國內外心理學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根據身--心交互作用理論,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很多人簡單地把心理分為健康與不健康兩種,其實心理狀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動態過程,具有連續性,如潮水起落,一般人總會間歇性出現心理不健康狀態。經濟壓力,情感受挫,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等都會引起這種不健康狀態。心理狀態有時就像人的身體,生大病的次數不多,可小打小鬧的感冒頭痛總少不了幾回。關鍵是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不讓小病積成大病。如果讓偶爾的煩惱發展成抑鬱失眠或狂躁症,那恐怕就比較麻煩了。治療心理不健康有很多方法,體育運動是其中一種。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活動過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為方式,因此也能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
l智力正常。也就是說有敏銳的觀察力、思維靈活、想像力豐富、注意力集中、記憶力強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l 有安全感。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方面,很少受情緒的支配,能承受挫折、恐懼和不幸,不會惶惶不可終日。l 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人總是快樂的,滿意、寧靜等積極情緒多於憂傷、痛苦等消極情緒。能夠調節控制情緒的變化,不會狂喜狂怒、忽悲忽喜,心情經常是樂觀開朗的。l 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有決心、有信心、有恆心、有理想,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克服人生征途上的種種困難。l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並能作出恰當的自我評價。也就是說能夠客觀地、正確地、全面地認識自己,擺對自身的位置。l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怕到新的環境去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夠積極主動地適應變化了的環境。l能夠面對現實,正視問題,樂於學習,勤於工作,適度社交,不逃避現實,正確客觀地對待和處理所遇到的困難、麻煩等現實問題。1人際關系和諧。心理健康的人樂於幫助人,關心人,也能相應地得到別人的幫助和關心。講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愉快。l 人格健全完整。不偏執,少疑心,通情達理,友善親切。l 睡眠正常。不會為一些煩惱糾纏不休,入睡順利,很少失眠。l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正常,適度運動,不酗酒,不賭博,飲食有規律。l 心理和行為與年齡相適宜,心理年齡比較年輕。人有三種年齡:日歷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日歷年齡是不能改的,生理年齡是可以延遲的,心理年齡更可以年輕。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可以靠鍛煉延緩。 2、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具體有:
2.1 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發展,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有機體,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發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2.2 體育運動能促進智力發展
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練習者必須組織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覺(觀察)、記憶、思維和想像。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從而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准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能力的發展,使得大腦思維相象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經常參加健身活動還能使人在空間、和運動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發展,使本體感覺、重力覺、觸覺和速度、高度黨等更為准確,從而提高了腦細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作者:219.225.187.* 2006-5-14 14:19 回復此發言

--------------------------------------------------------------------------------

2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3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2.4體育運動能增強人際關系和諧
體育運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入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適當的社會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冷漠。因此,體育運動就成為一個增進入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有利於個體忘卻工作、生活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並在體育運動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從而,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
2.5體育運動能消除疲勞
疲勞是一個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體育運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就能減少疲勞。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提高諸如最大輸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這就能夠減少疲勞。因此,體育運動對治療神經衰弱具有特別顯著的作用。
2.6促進行為協調,反應適度。
行為協調是指人的行為是一貫的統一的,反應適度指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刺激的強度與反應的強度之間有著相對穩定的關系。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范要求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人良好的行為規范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2.7.體育運動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3 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
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早己引起人們的注意。體育運動中心理因素對健身效果和醫療效果都會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在競技比賽中,心理因素在比賽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心理健康的運動員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動作迅速准確,有利於競技能力的高水平發揮;反之,則不利於競技水平的發揮。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人們如何在體育運動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我認為:
1)要有明確的健身目的和強烈的健身慾望,在體育運動前要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健身情緒,要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熱情,避免那種「身隨而心違的被動狀態」。
2)在體育運動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將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確健身方法等方面上來。
3)要盡力使體育運動輕松。可以在體育運動前聽聽音樂,也可找自己親人和知心朋友一齊參加健身活動。在活動中相互鼓勵,共同創造歡樂的氣氛。
4)要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特別是注意多參加一些釣魚、野遊、爬山、劃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動,盡量使活動與娛樂相結合。
5)要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不斷地調節心理。心理調節並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心境和意志。如我們要跑步前,在屋裡鏡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頭發、衣領。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塊。當看到自己臉色很好,肌肉強健時,馬上精神振奮起來。這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如果在鏡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蒼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時,這時就心裡想:「一到戶外,就會有良好的感覺。我不是那種精神不振,易受情緒制服的人」。於是挺起胸、毅然出門跑步去了。這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
4、結語
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應抓住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相互作用的規律,利用健康的心理來保證健康活動效果;利用體育運動來調節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通過中小學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身心並進,是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視。

⑺ 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⑻ 體育鍛煉對情緒有哪些良好的影響

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

首先,體育運動能改善情緒。心情郁悶時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洩壞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後產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

其次,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的意志。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人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品質,還有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第三,體育運動能使人際關系和諧。由於體育運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在體育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融洽關系,團結協作。

第四,體育運動使人正確認識自我。人在運動中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可以增強自信,提高自尊;競爭又使自己的社會價值被認可。

第五,體育運動促進行為協調,反應適度。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范要求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人良好的行為規范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最後,體育運動能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合作與競爭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體育運動是在規則的要求下,使雙方在對等的條件下進行體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較量。

閱讀全文

與體育運動對心理影響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