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1、改善情緒。這是鍛煉最明顯、也是人們感受最深的益處。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不少長期跑步鍛煉的人稱自己跑步時體驗過一種奇妙的快感,後來被稱為「跑步者高潮」,這是一種在跑步過程中隨時實現的美妙、興奮、甚至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愉悅感,如「像一片美麗的羽毛順風自由飄盪」、「像一隻空心的管子,任清風徐徐穿過」等。
其他類型的運動同樣能讓人心情愉悅、身心舒暢。毛志雄介紹,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積極情緒,如快樂、滿足等,減少消極情緒如痛苦、憂傷等,幫助緩解緊張和焦慮。運動甚至被當作治療抑鬱、焦慮的輔助療法。
2、提高智力。運動能讓人思維清晰,甚至慢慢提高工作效率,這是運動帶來的認知效益。研究表明,人在運動過後,記憶力、注意力、執行能力等都有明顯提升。「從某種程度上說,運動可能讓人變得更聰明。」毛志雄說。讓人樂觀自信。
長期運動能引起人性格、自我觀念的積極改變。經常運動的人會變得更外向、樂觀、熱情、有活力,且在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得心應手。還有研究發現,運動員比一般人更具獨立性、更客觀,也更自信。
(1)體育運動對心理調節功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興趣是導師,從最願意接觸的運動開始,慢慢練習並形成習慣。
2、結合身邊的資源和自身條件選擇運動項目。以便自覺鍛煉、持之以恆。例如體力不太好的人就不要輕易嘗試高強度的運動,否則難以產生信心和興趣,最後無疾而終。
3、藉助「朋友圈」。朋友、同事、親人的態度、行為對你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主動加入到愛運動的圈子,或尋求親人的督促,能更好地堅持運動。
4、利用小設備來提醒自己鍛煉。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自己手機、電腦、電子手環等物件上設置提示功能,讓「要運動了」的信號無處不在,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動起來的可能性更大。
2. 體育鍛煉對增強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則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體育鍛煉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學生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體育鍛煉是心理發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又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於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於分配注意。幾乎任何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製、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說,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學生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說,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三、體育鍛煉能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四、體育鍛煉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積極參加體育課各種課外文娛活動,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並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徵起到積極作用。
由於體育鍛煉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身體運動而實現的,所以,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同時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資料:網上摘抄
3.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讓人更開心,然後解除壓力,對於心理健康也比較重要。
4. 體育運動對心理的作用表現在
我個人感覺體育運動的話對心理的作用表現是非常好的,因為運動的話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對我們心理治療的話也會促進很大的一個作用。
5. 心理訓練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科學。近年來,心理科學的分支——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體育教學是一種向學生身心施加影響的過程,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學,例如對學生心理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的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發展體質和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等,都離不開心理學知識。藉助心理科學的研究,可以保證體育教學論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堅實性。心理學作為體育教學論的科學基礎,突出地表現在利用它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的研究成果上。
1923年,被稱為美國體育運動心理學之父的格里夫斯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開設了世界上第一門體育運動心理學課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體育運動心理學實驗室。系統地進行了一系列的體育運動心理學實驗,這一事件在體育運動心理學發展歷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有運動技能學習,運動技能操作以及體育運動中的個性問題。1926年他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體育運動心理學教科書《教練心理學》;1928年,又出版了《運動心理學》。
在20世紀20——30年代。前蘇聯的體育運動心理學也處於萌芽和初創階段。莫斯科體育學院和列寧格勒體育學院的心理學教研組研究了訓練過程中技能形成的特點,體育活動對發展知覺,記憶,注意和想像的影響,以及體育對個性形成,智力發展的作用等課題。在20世紀40——50年代,體育運動心理學處於緩慢發展階段。許多運動技能學習實驗室相繼建立。在20世紀60——70年代,體育運動心理學處於飛速發展階段。標志有二:第一,1965年,在羅馬召開了第一屆運動心理學會議,成立了國際運動心理學會;第二,1970年《國際運動心理學雜志》創刊,溝通了世界各國運動心理學研究信息,推動了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編輯本段]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任務
1、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心理過程的特點和規律以及人的個性差異與體育運動的關系。比如:在體育活動中存在自信心方面的男女性別差異嗎哪些因素會影響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
2、研究體育運動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徵產生的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比如:有氧訓練對人的焦慮水平有哪些短期效應和長期影響長期的運動訓練會,促進或改變運動員的個性嗎體育活動,會加強殘疾人生活中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嗎。
3、研究掌握運動知識,形成運動技能,進行技能訓練的心理學規律,比如:如何克服運動技能形成過程中的高原現象,如何利用遷移規律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哪些影響運動技能掌握,提高的重要心理因素更多地受遺傳因素制約。
4、研究運動競賽中人的心理狀態問題。比如:比賽中的最佳喚醒水平是什麼如何在比賽中達到最佳,喚醒水平如何區分和評定運動員的心理負荷,和心理疲勞優秀運動員在比賽的關鍵時刻,運動操作的注意中心是什麼。
[編輯本段]體育運動心理學-作用意義
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對體育運動的教學,訓練,競賽與選材有著重要作用。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解決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狀態與各種心理活動的具體規律,揭示了青少年學生和運動員的心理特徵,為體育教學過程中採用合理的教學,訓練措施,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有效地影響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運動訓練,除了身體,技術,戰術訓練外,還包括專門的心理訓練,才能構成現代運動訓練的完整體系。整個運動訓練都含有心理結構。只有了解身體素質的心理特點,才能有效地指導運動員進行身體訓練。運動技術訓練是在心理活動的支配與調節下逐漸使動作達到自動化的過程,運動技術水平,依賴於心理過程的機能特性和發展水平。如運動表象,空間,時間定向與判斷,反應,思維及注意,情緒等,這些因素都參與了技術動作的調節,是提高技術動作水平的基礎。
比賽雙方在身體能力和技術,戰術水平的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對實力相當的兩隊來說,心理因素的訓練和心理能量的發揮,往往在競賽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兩隊交鋒,可以說心理能力強者勝。運動員的選拔內容必須包括心理因素。心理選材要依靠一套心理測量,心理實驗,心理調查等許多心理測定手段,並根據體育運動學所提供的原理,制定心理素質測驗的標准。
[編輯本段]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范圍
1、競技運動領域
競技運動領域主要是圍繞運動員的心理評定,心理選材,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工作進行的。
2、體育教育領域
體育教育領域主要圍繞如何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增進心理健康兩個問題進行的。
3、大眾健身領域
大眾健身領域主要圍繞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和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這兩個方面進行的。分析:運動心理學,體育心理學,鍛煉心理學的關系。
[編輯本段]體育運動心理學-工作領域
運動員心理特徵評定
運動員心理特徵評定是心理咨,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選材的基礎。通過對運動員心理特徵的評定,可以了解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心理差異,了解不同運動員之間的心理差異,這既可以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技能訓練,同時,也可以為運動員的心理選材提供參考標准。
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咨詢
中國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咨詢工作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起初對射擊射箭運動進行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咨詢,後擴展到跳水,游泳,體操,田徑等運動隊。近年來,優秀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范圍正在由小到大,其方法也正在由單一到多樣,一步一步深入發展起來,心裡技能訓練的效果正在日益明顯地體現出來,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承認。
運動員心理選材
一般來說,心理選材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確定出某個專項的關鍵性心理特徵,方法有專家評判,多元回歸分析和因子分析等。
2、確定出關鍵性心理特徵中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的選材性心理特徵。
3、以較高水平運動員為參照體,制定選材模式,包括少年運動員的常模。
4、對於根據以上模式選擇出的運動員進行追蹤研究,以檢驗這一模式的有效性並發現問題,進一步完善選材模式。
解決傳輸系統問題和培訓教練員
在教練員的培訓過程當中,需要強調的重點是:
1、使教練員具備從科學角度而不是經驗角度理解運動員心理問題的意識,認識到科學和經驗有時是不一致的。
2、使教練員懂得有必要首先考察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心理學原則。
3、使教練員具體掌握可操作性較強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和心理調節方法,以便在實踐中應用。
4、使教練員認識到心理技能訓練同技能訓練,身體訓練一樣是十分艱苦,長期的工作。
[編輯本段]體育運動心理學-學科發展
身體是心理的物質基礎,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全的精神;但是心理對身體又有重大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學在注意到學生的身體發展特點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小學階段,跨越了六七歲至十一二歲六個年齡期,是兒童向少年發展的時期。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已經發展到可以從事游戲和簡單運動所需要的敏捷、協調、平衡和一些輕度的力量活動。他們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感知比較籠統,不精確(對抽象的感知尤其如此),但正在向精確方向發展。
2、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正在發展,存在「好奇心」。
3、以無意識記、機械識記、形象識記為主,理解識記較差,但正在發展。
4、情感不穩定,易沖動,缺乏理智控制,常「破啼為笑」,喜怒於形,但正在由外顯向內隱發展。
5、意志比較薄弱,主動性、獨創性、堅持性較差,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但正在發展。
6、個性開始形成,但處於幼稚期,可塑性大,自我意識、道德意識正在萌芽,喜歡模仿。
7、根據這些特點,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又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具體性、情節性(如模擬游戲)、教學組織的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運動負荷適量,要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並注意培養集體活動的良好習慣。
6. 論述體育運動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
體育運動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學生,家長,高校乃至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運用文獻資料分析了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及類型,闡述體育運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認為體育運動不僅能夠改善大學生的機體健康狀況,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治療學生的心理疾病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近年來許多調查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據2002年中央電視台12月16日的報道,我國大學生患心理疾病已達到18.46%,而且還有上升趨勢。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迫在眉睫。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和特徵1.1心理
「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或身體強壯,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組成部分,在個體的健康與疾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個體良好素質的具體表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紀教育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觀念,是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生理學等多學科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作為一種現代教育觀念和新穎的教育活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國際教育工作會議(1995)指出,心理健康與教學工作並行,是推動現代學校前進的雙輪。由此可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現代學校教育的重要標志。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才有著重要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是大學期間正常學習、交往、生活、發展的基本保證。從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和基本內容來看,學校體育教育比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將更自然、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21世紀的體育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要素,同時也應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期,這一時期是個體走向獨立和成熟的時期。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變化...
7. 運動對心理的影響。
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非常的多,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也日益受到廣泛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趨於嚴重,近幾年發生的一些惡性的事件,如北京某名牌大學學生投毒案、硫酸潑熊案、學生之間報復兇殺案件、中學生殺母案以及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厭學、逃學現象等等。這些現象都與我們中小學校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人格發展出現缺陷有直接關系。 心理健康是目前國內外心理學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根據身--心交互作用理論,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很多人簡單地把心理分為健康與不健康兩種,其實心理狀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動態過程,具有連續性,如潮水起落,一般人總會間歇性出現心理不健康狀態。經濟壓力,情感受挫,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等都會引起這種不健康狀態。心理狀態有時就像人的身體,生大病的次數不多,可小打小鬧的感冒頭痛總少不了幾回。關鍵是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不讓小病積成大病。如果讓偶爾的煩惱發展成抑鬱失眠或狂躁症,那恐怕就比較麻煩了。治療心理不健康有很多方法,體育運動是其中一種。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活動過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為方式,因此也能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
l智力正常。也就是說有敏銳的觀察力、思維靈活、想像力豐富、注意力集中、記憶力強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l 有安全感。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方面,很少受情緒的支配,能承受挫折、恐懼和不幸,不會惶惶不可終日。l 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人總是快樂的,滿意、寧靜等積極情緒多於憂傷、痛苦等消極情緒。能夠調節控制情緒的變化,不會狂喜狂怒、忽悲忽喜,心情經常是樂觀開朗的。l 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有決心、有信心、有恆心、有理想,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克服人生征途上的種種困難。l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並能作出恰當的自我評價。也就是說能夠客觀地、正確地、全面地認識自己,擺對自身的位置。l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怕到新的環境去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夠積極主動地適應變化了的環境。l能夠面對現實,正視問題,樂於學習,勤於工作,適度社交,不逃避現實,正確客觀地對待和處理所遇到的困難、麻煩等現實問題。1人際關系和諧。心理健康的人樂於幫助人,關心人,也能相應地得到別人的幫助和關心。講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愉快。l 人格健全完整。不偏執,少疑心,通情達理,友善親切。l 睡眠正常。不會為一些煩惱糾纏不休,入睡順利,很少失眠。l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正常,適度運動,不酗酒,不賭博,飲食有規律。l 心理和行為與年齡相適宜,心理年齡比較年輕。人有三種年齡:日歷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日歷年齡是不能改的,生理年齡是可以延遲的,心理年齡更可以年輕。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可以靠鍛煉延緩。 2、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具體有:
2.1 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發展,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有機體,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發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2.2 體育運動能促進智力發展
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練習者必須組織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覺(觀察)、記憶、思維和想像。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從而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准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能力的發展,使得大腦思維相象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經常參加健身活動還能使人在空間、和運動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發展,使本體感覺、重力覺、觸覺和速度、高度黨等更為准確,從而提高了腦細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作者:219.225.187.* 2006-5-14 14:19 回復此發言
--------------------------------------------------------------------------------
2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3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2.4體育運動能增強人際關系和諧
體育運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入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適當的社會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冷漠。因此,體育運動就成為一個增進入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有利於個體忘卻工作、生活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並在體育運動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從而,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
2.5體育運動能消除疲勞
疲勞是一個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體育運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就能減少疲勞。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提高諸如最大輸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這就能夠減少疲勞。因此,體育運動對治療神經衰弱具有特別顯著的作用。
2.6促進行為協調,反應適度。
行為協調是指人的行為是一貫的統一的,反應適度指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刺激的強度與反應的強度之間有著相對穩定的關系。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范要求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人良好的行為規范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2.7.體育運動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3 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
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早己引起人們的注意。體育運動中心理因素對健身效果和醫療效果都會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在競技比賽中,心理因素在比賽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心理健康的運動員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動作迅速准確,有利於競技能力的高水平發揮;反之,則不利於競技水平的發揮。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人們如何在體育運動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我認為:
1)要有明確的健身目的和強烈的健身慾望,在體育運動前要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健身情緒,要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熱情,避免那種「身隨而心違的被動狀態」。
2)在體育運動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將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確健身方法等方面上來。
3)要盡力使體育運動輕松。可以在體育運動前聽聽音樂,也可找自己親人和知心朋友一齊參加健身活動。在活動中相互鼓勵,共同創造歡樂的氣氛。
4)要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特別是注意多參加一些釣魚、野遊、爬山、劃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動,盡量使活動與娛樂相結合。
5)要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不斷地調節心理。心理調節並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心境和意志。如我們要跑步前,在屋裡鏡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頭發、衣領。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塊。當看到自己臉色很好,肌肉強健時,馬上精神振奮起來。這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如果在鏡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蒼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時,這時就心裡想:「一到戶外,就會有良好的感覺。我不是那種精神不振,易受情緒制服的人」。於是挺起胸、毅然出門跑步去了。這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
4、結語
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應抓住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相互作用的規律,利用健康的心理來保證健康活動效果;利用體育運動來調節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通過中小學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身心並進,是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視。
8. 體育對心理有什麽影響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2、體育運動能增強人際關系和諧
體育運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入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適當的社會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冷漠。因此,體育運動就成為一個增進入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有利於個體忘卻工作、生活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並在體育運動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從而,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有利於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
3、體育運動能消除疲勞
疲勞是一個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體育運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就能減少疲勞。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提高諸如最大輸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這就能夠減少疲勞。因此,體育運動對治療神經衰弱具有特別顯著的作用。
4、促進行為協調,反應適度。
行為協調是指人的行為是一貫的統一的,反應適度指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刺激的強度與反應的強度之間有著相對穩定的關系。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范要求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人良好的行為規范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5、體育運動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6、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
心理健康有利於體育運動早己引起人們的注意。體育運動中心理因素對健身效果和醫療效果都會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在競技比賽中,心理因素在比賽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心理健康的運動員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動作迅速准確,有利於競技能力的高水平發揮;反之,則不利於競技水平的發揮。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人們如何在體育運動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1)要有明確的健身目的和強烈的健身慾望,在體育運動前要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健身情緒,要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熱情,避免那種「身隨而心違的被動狀態」。
2)在體育運動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將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確健身方法等方面上來。
3)要盡力使體育運動輕松。可以在體育運動前聽聽音樂,也可找自己親人和知心朋友一齊參加健身活動。在活動中相互鼓勵,共同創造歡樂的氣氛。
4)要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特別是注意多參加一些釣魚、野遊、爬山、劃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動,盡量使活動與娛樂相結合。
5)要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不斷地調節心理。心理調節並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心境和意志。如我們要跑步前,在屋裡鏡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頭發、衣領。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塊。當看到自己臉色很好,肌肉強健時,馬上精神振奮起來。這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如果在鏡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蒼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時,這時就心裡想:「一到戶外,就會有良好的感覺。我不是那種精神不振,易受情緒制服的人」。於是挺起胸、毅然出門跑步去了。這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我調節。
7、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應抓住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相互作用的規律,利用健康的心理來保證健康活動效果;利用體育運動來調節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通過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身心並進,是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視。
9. 體育鍛煉從哪些方面對心理起調節作用的
1、體來育鍛煉可以轉移注意力
2、可增自加神經遞質,出現欣快感
3、可使負面能量及時渲泄
4、增強成就感的體驗,體會正面積極的情緒
5、健美的身材能提高人的自尊
6、鍛煉後免疫力增強有更多的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7、體育鍛煉可增加與人的良性互動,改善人際關系,從而有更多的積極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