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中學生體育健身意識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健康體育」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不僅要讓學生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還要讓學生掌握健康鍛煉的方法,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育教學現狀,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談幾點看法。
一、採取正確的思想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
教育對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幫助學生鑄造靈魂。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習慣。」體育其實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和知識,指導學生行為,啟發自覺,讓學生堅持鍛煉。因此,我們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按照學生行為養成目的和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否自覺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能否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體育鍛煉價值觀,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因此正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學校的教育,同時還包括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用正確的環境因素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從小培養鍛煉意識,激發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
鍛煉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意識也可以稱之為習慣,習慣的形成最初源於學生對某一件事的熱情和興趣,一旦學生對事物有了好奇心和行為動力,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其中,去尋求快樂,而學生一旦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和帶來的快樂,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熱情和參與的慾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將這種行為發展成習慣和愛好。因此,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要從小抓起,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分強調「標准」和「規范」,盡量放低對學生的要求,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還要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一種意識。
三、加強必要的指導監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把握好監督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不能強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如果過分地約束學生,不但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意識是一種習慣,是人行、意、情、知高度融合的表現,所以,讓學生產生需求動機才是學生鍛煉意識培養的關鍵。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監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在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保證自己的鍛煉計劃順利實施。比如,每天堅持摸晨脈,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就表示能夠繼續鍛煉或者適當增強鍛煉的負荷,如果脈搏次數增加,說明要減少鍛煉負荷,反之,則說明自己的運動能力獲得了大幅度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監督和預防事故的方法,熟悉一些生理指標,在鍛煉中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將自己的鍛煉過程記錄下來,了解自己的鍛煉情況,表述自己的鍛煉心得,通過親身體會,提出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和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鍛煉能力,逐漸養成堅持自覺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四、傳授基本的常識方法,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
自我鍛煉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鍛煉技能和體育常識,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避免鍛煉事故的發生。而想要掌握體育技能知識,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課外時間,而在課外自主鍛煉中沒有了教師的指導就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因此,掌握科學高效的鍛煉方法對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採用「領、扶、放」的鍛煉方法,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上,巧用「點撥」,引導學生從日常鍛煉中總結高效的鍛煉方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行之有效的鍛煉掌握必要的體育項目技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體育常識和鍛煉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運用掌握的科學鍛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還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方式以及大眾化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的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這些球類運動,我們可以組建興趣小組,教師負責教給學生專業的體育技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在選擇鍛煉的方法和內容時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健康知識和基本鍛煉技能,從而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實現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目標。
五、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自覺鍛煉動力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常把學生最後的體育成績作為考核的唯一標准,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挫傷了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我們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創新和多樣化,將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學生的進步程度,一定要加入到考核內容中,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保護那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另外,我們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以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努力程度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此之外,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日常體育鍛煉,我們還要採用「積極練習」評價法,在最後優秀等級考核中增加「態度分」,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能端正態度、認真鍛煉,從而使自己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更加刻苦鍛煉,既能獲得身體素質的增強,又能獲得技術技能的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慾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運動能力較差而對體育鍛煉避之不及,反而將自覺體育鍛煉當作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和作用,同時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教授學生一定的體育鍛煉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⑵ 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鍛煉是一種習慣,其實沒有什麼可培養的
1,強制型,強製做運動,並達到每天的版極限,1個月以後會權自己不自覺的參加運動,此時習慣已經養成
2,效果型,不斷的鼓勵,讓他知道自己行,並通過遞增式的鍛煉讓他看到效果,讓他自己覺得自己行,從而自己養成習慣。
⑶ 如何提高高中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體育教育是一門與其它自然學科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有截然不同的學科,它所肩負的教育任務和其它自然學科一樣,共同構成了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我們國家一貫提倡的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其中就可以看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學生樹立終身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仍是廣大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改革的重要課題。
我在自己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針對學生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的培養,也做出了專門的研究,於此特把自己積累的一點教學經驗總結成篇,便於和廣大體育教學同仁交流。
一、新時期高中學生中存在的錯誤體育觀念
目前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還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教師和學生只重視以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為目的的教學和訓練,訓練內容和項目也往往只是圍繞高中升學的體育達標而開展。高中學校普遍存在著只重視眼前體育短期效益,輕視終身效益;只對學生在校階段負責,不對學生長遠負責;片面強調增強學生體質,忽視學生體育意識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等現象,反映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精神,使體育課堂枯燥無味。興趣是學習和鍛煉的動力,因為為了應付體育達標,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也往往會側重於高考升學的需要,教學方法仍為傳統式的傳藝式教學,學生缺乏自主性、獨立性,所學知識技能嚴重地脫離體育社會實踐,致使學生畢業後社會適應性差。在教學手段更新上缺乏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許多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還會減少體育課,有的甚至不開體育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學中處於較薄弱的地位,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情感。大多數體育教師因循守舊,對一些傳統觀念還不能突破,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處於盲目被動的地位,久而久之喪失主動鍛煉的積極性。一方面,高中生學習壓力大,功課負擔重,影響了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另一方面,學校的重視程度、教師的教法和教學態度都會影響學生主動體育的意識的培養形成。我通過對所教級段的學生主動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發現能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只有50%,尤其是女生佔得極少,只有19%。而且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有65%的只是為了緩解高中繁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疲勞,基本上都不屬於主動鍛煉范疇。
二、高中生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形成的可能性因素
1、學生自身的需要。高中生一般都有了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思想,只要能讓他們明確某項活動對他們有積極的幫助意義,他們一定會樂而為之。他們需要什麼,一般也就會努力去追求。他們辦事不再僅僅是憑興趣,在很大程度是具有理性的。所以教師應以人文關懷的心態去影響他們,使他們在情感上產生良好的內部動力,從而培養他們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
2、學生對所從事的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產生動力的源泉,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參加練習,發揮自身的潛能。大量調查表明,學生對於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具有一種強烈的加深認識,擴大認識范圍的需要,進而有效地投入到這些體育運動中去。
三、高中生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探究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而且要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為今後的終身體育打下必要的基礎。
1、加強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目前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只能暫時滿足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難以應付學生離開學校以後漫長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斷需求。因此,體育教學要擺脫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加強體育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奠定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在教學中應以「被動」教學向「主動」學習方面發展,表現為「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2、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高中體育教師要善於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鍛煉興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
3、注重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對學生體育感情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原有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出發,在一定范圍內自己選擇運動項目。這樣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求,激發學習動機,培養體育興趣、體育意識和特長,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區別對待成為可能。
4、教師優秀的素質和人格魅力會對學生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的直接感覺對象是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的。如果教師工作馬馬虎虎,上課鬆鬆跨跨,對學生放任自由,講課精神不振,就會誘發學生對體育產生厭學行為。因此,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教育理念和強烈的教學事業心。
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有著直接而強烈的影響,因此教師要以自己的模範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對學生關心、愛護和體貼。
綜上所述,學生主動鍛煉的體育意識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對於開發學生潛能、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從教與學兩方面著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樹立主動體育鍛煉的優良品質。
⑷ 如何提高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
體育教學,不僅是學生在技術上知道如何去完成某一個運動技術,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貢獻給社會,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引導學生追求高質量的健康生活,是學校體育發展趨勢。現代體育教學應該是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相結合,體育教學既要促使學生在學校期間的身體發展,更要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學會選擇學習對象及鍛煉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終身不間斷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打好堅實的身體基礎。
一、重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
(一)、學校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首先要轉變體育教師的觀念,中學體育教師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啟蒙人,他們肩負著讓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學會自我鍛煉的使命,是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觀培養的直接使者。一切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最終都要靠體育教師來貫徹、落實。然而目前,一些體育教師仍然抱著過去體育教學中只重技術、技能的傳授,不重視體育意識、終身體育觀的培養,認識不到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觀培養的緊迫感,必要性,又怎能在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終身體育觀的培養呢。因此,只有體育教師本身觀念正確,他才會把這種正確的思想觀念貫穿到學校體育教學中去。
其次要轉變學校領導的觀念,要真正將學校體育搞好,領導是關鍵。領導對體育教學的評價觀念,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師的工作方式及工作積極性。
(二)、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內容。
學校體育的教學內容存在著這樣一些弊端:一是內容過廣,什麼都學,但什麼都是蜻蜓點水,結果是什麼都沒有學會。二是某些內容重復太多,如站立式起跑,小學在學,中學在學,大學還在學,學生必然感到厭煩,影響到學習的興趣。三是某些內容的選擇不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硬要強迫學生去學,必然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四是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沒有選擇的餘地,必然也使一部分學生喪失參加體育活動興趣。五是教學內容的選擇缺乏終身效應,比如技巧中的某些項目、實心球等,有誰畢業後還拿著個實心球去鍛煉的!這都讓學生對體育課及至體育產生厭惡情緒,進而阻礙了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
(三)、改變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不少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長時間固守於陳舊的觀念之中,觀念上固守於「重復練習法、分解練習法、講解示範法」等。忽視最具情趣的游戲和比賽法,常常出現教者發令,學者強應的局面。光練不玩使學生失去了應有的情感體驗和興趣積累,相反,教師每一次好的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博得學生對教師情感取向的基礎,從而產生體育愛好,因此,我認為,體育教師豐富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動力源。
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促使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體育教學應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激發動機,提高興趣,切忌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追求成功是每一個學生的一種現實體驗和強烈的動機趨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不但能增強學生自信心,而且能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分腿騰越教學時,有一部分女生膽小害怕,不敢做,我通過簡要講解和正確的示範外,適當降低高度、縮短踏跳板和跳箱之間的距離,幫助和保護這些學生進行練習,鼓勵他們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且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當學生以堅韌毅力、頑強的意志,持之以恆的精神取得成功時,不但能夠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還能激發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慾望。
(一)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大家知道,過去那種教師教什麼學生就練什麼,以教師為本的教學方式是不利於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的。因為它忽略了學生這個學習主體,限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往往導致學生視參加體育鍛煉為一種要求而不是自身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需求,其積極性自然就會打折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判斷、選擇的空間,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例如,在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時,教師通過講解示範將各項目的鍛煉方法、要領、作用等傳授給學生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甚至主觀想像來選擇組合一項或多項鍛煉方式,通過多種教學形式進行練習,使學生感覺到這種選擇是根據自己需求來作出的,而不僅僅是一項教師布置的任務,這就有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讓學生體會到參加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
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的同時,可結合運動保健、體育規則、競賽編排、運動欣賞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鼓勵學生針對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並盡可能地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如組織各種比賽,可將比賽的宣傳、規程的制定、裁判及組隊等工作交給學生來完成,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克服了鍛煉的枯燥,帶來了鍛煉的樂趣。
(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信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避免一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不費力氣就取得優異成績,而身體條件差的學生則費盡努力仍不能達到要求。其結果,前者往往因成功來得太易而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失掉繼續努力的動力;而後者往往因屢戰屢敗而喪失信心,失掉對體育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對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讓每個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一定的目標,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讓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還可通過現代化教學等手段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各項體育運動的基本競賽規則和技能、技術等,學會欣賞體育,從中體會到體育的魅力所在。
三、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理論課自學能力
「知識的奇特就在於:誰真正渴求它,誰就往往能夠得到它」(傑弗里斯)。中學生每人都有一本體育教材,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體育課本的作用。在體育課上要布置預學所學動作的基本方法、動作要領,並設置疑問,布置作業,引導學生重視體育課本的預、復習,增加自學環節。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養成看課本的習慣,讓課本真正發揮作用。學生自學課本,教師要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問題,幫助學生找出重、難點。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在講述理論知識時要適當留一些思考、待查證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課余閱讀與此內容有關的內容,以擴大體育知識面。
(二)實踐課自覺鍛煉能力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必須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時空,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另外,應選擇一些健身價值高又簡單易行的項目進行課堂素質練習。如雙杠臂屈伸、單杠引體向上、俯卧撐、仰卧起坐,啞鈴鍛煉、實心球、各種健身跳、健身跑等,要求學生掌握練習方法和練習原理。
四、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身體的意識、習慣和能力的保障。自我鍛煉能力如何與常規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體育教學中認為應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將自我鍛煉能力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能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的鍛煉,從而使學生自我鍛煉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這對以後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五、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在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發現法、探究法、範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等。但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逐漸滲透到各學科里,多媒體也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學教育現代發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斷增加。如:教師在一節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範,預先錄制好的示範動作切到多媒體平台進行講評,容易出現的錯誤的演示,甚至可以用錄像的方法把學生練習的動作錄下來進行講評。這樣,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出多樣性。又如:現代多媒體的體育教學方法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它是用光、聲、音像等多種手段取代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作為體育科目,特別在室內課、理論課上,教師可將更多最近發生的體育事情更直觀搬上講台。如奧運知識、我國足球出線等體育信息、知識及時傳播給學生,充分體現現代技術教學的應用,發揮其整體功能。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採取的手段,使學生為被動鍛煉變為主動鍛煉,從而獲取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喜歡體育,樂於體育。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和學習的主體積極性,是讓學生在學生時代學會有「一技之長」,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體育,體育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所以,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是潛移默化地,它不僅是為學生終生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⑸ 如何培養高中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指出,「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成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不難看出,課標中把運動興趣作用提高到很高的地位。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和練習感興趣的時候,就會認真聽講,仔細觀看教師的示範動作,練習的時候就會積極參與,一絲不苟,刻苦完成,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和練習不感興趣的時候,就會心不在焉,馬馬虎虎,被動應付,從而影響動作完成的質量,結果事倍功半。
體育運動興趣是指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傾向。運動興趣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後天在社會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學生已有的體育運動興趣比較有限,並且不太穩定,大多尚未形成興趣中心。但學生已有的體育運動興趣可以改變和發展,新的體育運動興趣可以通過教師教學上的引導去培養、發展、鞏固的。
一、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點燃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養與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先天條件。實踐證明:有些學生對體育失去興趣是對體育教師不信任開始的。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注意關心、熱愛學生,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學生自然會尊敬,擁戴你,這樣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會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學習過程中,與之朝夕相處的教師發揮巨大的表率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至師德與師能往往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會成為學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因此,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範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從而燃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二、體育意識是培養運動興趣的前提
體育意識是客觀存在的體育現象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體育感覺、思維和判斷的總和,是人們對體育運動總的認識和看法。就學生而言,則是指他們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按照個人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採取個人認為正確、有效的方式來參加體育活動行為的心理現象。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和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的體育教育對其影響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應大力宣傳體育運動知識,讓學生充分了解體育運動的功能、社會價值,特別是體育運動具有促進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當學生有了良好的體育意識,就會由衷地產生對體育的需求,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在實踐中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益處、快感、樂趣,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得到強化和鞏固。沒有體育意識,培養運動興趣就成為一句空話。
1、在宣傳中培養體育意識
每個人的體育意識形成有先有後,有好有壞,新課程的指導思想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在校園形成的體育氛圍,對於全體學生,尤其是對一些體育意識薄弱的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校園內通過體育教學、運動會、體育節、廣播、牆報、板報、宣傳欄等途徑大力宣傳體育運動,構建強勢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讓每個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廣大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深刻理解學校體育對培養人和促進人的健康全面發展的作用,使學生體會到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適當體育運動可緩解學習壓力,減輕精神負擔。同時,良好的身體素質又能幫助他們精力充沛的學習。
2、在競爭中培養體育意識
體育競賽是促成學生體育情感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競賽本身是一種參與,這種參與有競賽選手的參與,也有觀看者的參與,不同的是競賽參與往往是全身心的投入,且影響的人多,所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參與好得多。競賽參與不僅使參與者的體育才華得以展示,體育運動精神得以升華;同時在競賽中觀看者也能從中自省自勵,而整個體育競賽的組織實施過程,更是班級的凝聚力、團體合作精神重塑,以及學校體育氛圍達到高潮的過程。
3、在觀賞中培養體育意識
觀看體育比賽是陶冶學生體育情操,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欣賞體育美的重要手段。利用各種大型比賽如:奧運會、世界盃、亞運會等的機會,組織學生觀看,開展體育知識講座、知識競賽、圖片宣傳等途徑讓學生了解體育競賽的規則、技戰術、運動員的拼搏精神以及優美的體育動作,從而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對體育的熱情。
4、從學習內容及改變教法中引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源。學生對所學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就會逐漸形成運動愛好和運動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新穎且豐富多樣,難度深度安排適當,是激發和培養運動興趣的前提。對教材內容是否興趣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當然這並不是說競技性的田徑項目對學生而言興趣相對不強,就不去選擇其作學習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豐富多樣的 教學手段和方法將這些學習內容教「活」,使學生喜歡參與這些項目,並達到學習目標。因此,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是可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體現出來的,只要我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那麼,我們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如耐久跑的教學,每節課重復著繞操場跑道跑,學生練習幾次就會乏味,教學手段單一、呆板、太傳統,不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興趣就會降低。如採用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自然自然地形跑等練習手段,學生就不感到乏味,而結合游戲、競賽的練習方法,就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我們可以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如輪滑、攀岩等。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新穎,深度、廣度合理,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能夠做到學有所得,在學習中增添興趣,在興趣中促進學習,感到所學內容似曾相識而又陌生,需要通過主觀努力,反復練習、不斷積累,才能逐步掌握。伴隨這一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滿足身體和精神需要的多種運動體驗,這種體驗才會帶來學生對體育運動更多的關注,投入和參與。
總之,體育具有別的事物和別學科所不具有的樂趣,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人類為什麼如痴如醉地愛好和從事體育運動現象了。一句話,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人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發展起來的。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應該學習和領會課標精神,及時更新觀念,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引導他們由無趣到有趣、由有趣到樂趣、由樂趣到知趣的更高認識。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影響十分深遠,探討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還有諸多方面,需要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和挖掘。只有認識到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性,最終才能達到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⑹ 如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思想,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其次是要積極創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平時要經常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學習體育的信心。
要讓學生樹立體育鍛煉意識,將體育鍛煉貫穿於體育教學的始終。通過探究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體育、學習體育。
⑺ 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對高中生健康成長的意義
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⑴對新陳代謝的作用 體育鍛煉時,體內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機體為了恢復能量,就要攝入、消化、吸收更多的營養以補充不足,而且攝入的能量往往超過消耗的能量,即出現「超量恢復」現象。消耗越多,超量恢復越明顯。同時體育鍛煉還能促進腹肌力量,有利於維持正常腹部壓力促進消化吸收。因此,長期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強消化功能,促進兒童少年的生長發育。
⑵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體育鍛煉時,全身血液循環加快,心臟和全身的供血狀況改善。心肌細胞內的蛋白質和肌糖元增多,心肌纖維增粗,心壁增厚,心臟血容量增大,每博輸出量增加,安靜時的心率變慢,心臟的體積和重量增加。鍛煉還可使冠狀動脈口徑增大,彈性增加,對預防冠心病起到積極作用。由於消耗體內大量脂肪,減少了心臟的壓力,從而降低心臟病的發生。通過增加動脈血管的彈性,起到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⑶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體育鍛煉時,機體消耗的氧和產生的二氧化碳均增多,為了滿足肌體的需要,呼吸系統加倍工作,使呼吸肌逐漸發達,功能加強。同時還可擴大胸廓活動的幅度,增大胸圍和肺活量,使安靜時的呼吸頻率變慢且呼吸深度加深。經常適量的鍛煉還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⑷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支配下進行的。反過來,身體的每個動作及各器官的生理活動都可以對神經系統產生刺激作用。這種刺激作用可以增強神經細胞的工作能力和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使大腦的興奮性、靈活性和反應速度大大提高,視覺、聽覺更加敏銳,記憶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增強,還可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⑸對骨骼、關節及肌肉的作用 體育鍛煉有助於骨骼的生長,可使骨變的更加堅強,對人體起到更好的支撐和保護作用。還可使關節囊和韌帶增厚,加強關節的牢固性和對壓力的承受性。通過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對神經刺激產生反應的速度和准確性以及各肌群間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改善,以致發揮出最大的運動效果,並可使肌肉粗壯,力量增強,提高抗疲勞和耐酸痛的能力。
⑹對其它組織、器官及系統的作用 體育鍛煉可以刺激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激素及兒茶酚胺等重要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可以提高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對發展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⒉體育鍛煉對心理發育的影響
體育鍛煉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情感,促進個性的完善和發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質。體育鍛煉有助於減輕或消除人的緊張煩躁或憂慮情緒;培養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形成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自尊心、自信心、頑強的毅力和審美鑒賞能力;促進社會交往和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通過體育鍛煉還可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勝利的歡愉,產生心曠神怡的愉快心境。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身體急速發展變化的時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於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各個器官系統生理機能的提高,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對於提高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⑻ 如何讓高中生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1、跑步
每天堅持跑2000-5000米長跑,能讓身體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時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群內,是快速練好健容美肌肉的基礎。
2、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一天分早中晚做3組。每組做25-50個,是最為快速練腿部肌肉及拉長全身肌肉線條的方法。
3、俯卧撐
俯卧撐適合有一定力量基礎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讓身體盡量綳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彎曲,每天至少做1組,每組20-50個。是鍛煉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見的練腹肌方式之一,不佔用場地。也很適合在家開展,仰卧起坐建議一次做30個以上。
5、啞鈴
想要鍛煉肱二頭肌的朋友可以試試啞鈴,通過手臂對啞鈴的提拉。強化局部肌肉的鍛煉,每次至少做50個。才能有效強化肌肉的形狀。
6、游泳
會游泳的朋友,不妨試試每天去室內游泳池游幾圈。游泳比跑步練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線條會更為修長漂亮。
⑼ 如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對體育鍛復煉制的積極性,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思想,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其次是要積極創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平時要經常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學習體育的信心。
要讓學生樹立體育鍛煉意識,將體育鍛煉貫穿於體育教學的始終。通過探究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體育、學習體育。
⑽ 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自我體育鍛煉能力
自我鍛煉能力是指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鍛煉身體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獨立地進行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學校最大的浪費在於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已有的經驗,採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體育課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基本途徑。因此,體育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把常規教學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
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主要由認識能力、模仿運用、自我調控能力和自製能力等方面綜合構成。
(一) 培養認識能力
用、方法和有關的知識、技術,由被動鍛煉轉為主動鍛煉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我認為培養認識能力應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之形成正確的認識和保持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主要方法是導入法和鼓勵法。導入法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是課開始的導入,包括集中注意力練習,採用趣味性游戲,形象化的隊列隊形練習和變化等進行導入。二是練習開始的導入,包括動作美的導入,語言刺激的導入,音樂節奏的導入等。例如:在上技巧課的時候,先放好墊子,由我先做一遍完整的示範動作,動作優美舒展,然後用語言激勵學生,以吸引學生,激發興趣,使學生形成一種渴望學習的激情。鼓勵法是在課的各階段安排一定的小高潮,對動作質量,學習態度,意志行為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另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場景和效果等,以便調動和保持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上跳箱課中,有個別學生有些膽怯,不敢做動作。可先讓一名學得較好的學生做一遍示範動作,通過示範講解動作要領,使學生懂得跳箱的技巧,在思想上鼓勵他戰勝自我,消除膽怯心理。學生在老師的保護幫助下完成了動作,第二次就能在老師的監控下獨立完成動作。使學生無論在技術與思想上都前進了一大步。其他學生通過教師對技術動作的講解與分析,更進一步認識了技術動作,能自如地運用技術動作。學生通過對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了如何戰勝恐懼心理,分析動作要領,領悟後再進行練習,就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了。
體育教學過程具有認識與實踐、心理活動與身體活動緊密結合的特點。要讓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感知、領悟體育魅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就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興趣的培養上,使學生始終處於自覺積極的狀態之中,並有意識的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活動、自我發展的目的。
(二) 培養模仿運用、自我調控能力
1、培養模仿運用能力可採用:
(1)由教師或組長帶領,學生模仿教師或組長的教法自行安排學習。
(2)按教材要求、教學需要和所提供的條件,由學生自行組合,互相幫助,協作練習。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編選練習內容,安排鍛煉。例如:在上技巧課時,先教學生幾個簡單動作,前滾翻、後滾翻、跪跳起、燕式平衡,然後根據動作創編一套完整套路,讓學生模仿練習。根據教師所教的內容、啟發及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模仿教師的創編手法,由小組長帶領組員再進行創編,最後各小組派代表進行表演。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情緒高漲,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在心理上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2、培養自我調控能力:
(2)通過暗示、模擬、信息反饋等方法,教學生自我調控情緒、注意力以及意志力等。
(3)通過反復練習和發展素質,培養對動作姿勢的調控能力。
例如:在上素質練習課時,學生做完一組練習後,進行一次心率測試。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練的情況,並教會學生如何控制運動量的大小,做到教師和學生都心中有數。學生在課中學會自測心率的方法後,在平常自我鍛煉中調控好運動負荷,教師定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鍛煉更科學。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要變「傳授」為「點撥」,這樣學生才能更自主的進行學習。
(三) 培養自製能力
在自覺遵守常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我管理,選擇時機
讓學生自定計劃和安排鍛煉,並及時檢查計劃完成情況。例如:在上游戲課前,設計好一堂游戲課的框架,課的要求是培養學生奔跑能力與培養學生靈敏性能力。交給學生自己去討論,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心理角度出發,讓學生選定游戲內容,或自編游戲,寫好後和教師一起討論、修改、定案。當輪到上這次課時,由體育委員當「老師」來調度其他同學,教師進行協助,學生興趣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主動,鍛煉積極性高。這節課真正體現了教師的輔導是為學生的主體作用服務的。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一個班每周只有三節體育課,如果只靠這幾節體育課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通過一個階段的反復實踐,效果是顯著的,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明顯提高,並能積極參加課余訓練和課外活動,學生的達標成績也明顯提高,還有一些學生在運動會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必然會涉及到課的組織、教法、教材、運動負荷等一系列改革問題,必須逐步完善。古人雲:「授人以魚,只供一人飯只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斷培養、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不僅能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課外體育鍛煉的效果,而且會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