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進行體育運動前,應做好哪些准備工作
確保衣服上沒有別東西,上衣、 褲子口袋裡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做好熱身准備,壓壓腿筋,活動一下胳膊。運動前三十分鍾,補充一些適量的水是合適的。因為尤其劇烈運動,從喝水到人體真正吸收,差不多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鍾時間,如果你剛喝完水就去運動的話,會容易產生胃痛。
人體從安靜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運動開始前進行准備活動,能提高神經並對身體的其他部位調動起來,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體溫升高,生物酶的活性提高促進新陳代謝是肌肉、肌腱、韌帶的彈性、延展性處在良好的狀態、阻力減小。從而使機體各方面的機能協調一致,達到運動的最佳狀態。
㈡ 體育鍛煉前要做哪些准備
現在是冬天,在做鍛煉之前必須要先熱身,有運動場的可以慢跑3到4圈進行熱身,如果場地受限制,也可以通過高抬腿,蝴蝶跳,開合跳等方式進行熱身,最好做4組左右,每組25到30次,做完以後身體感覺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熱完身以後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拉伸來活動開筋骨,正壓,側壓,拉伸完以後就可以做准備運動,由上往下,先由頭部開始,最後到腳,准備運動完了就可以開始鍛煉了。
㈢ 如何在小班體育活動中材料與幼兒互動
首先師幼互動是指在教師與幼兒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幼兒與教師互為主體、教育夥伴式的互動,是一種自動化的融通性互動,而師幼互動的前提是師幼雙方在活動認知、情感上相互理解、認同與接受,這要求教師要將尊重幼兒落實到實處,真正做到「把幼兒放在第一位,」這樣教師的激趣、...引導、鼓勵、參與、支持才能得到幼兒的積極回應,並喚起幼兒與教師互動的主動性。 一次學兩手兩膝著地爬的體育活動中,開始我以螞蟻媽媽的身份引起幼兒的興趣,對全班幼兒說:「冬天快到了,螞蟻一家要開始存儲糧食過冬了,老師是螞蟻媽媽,小朋友是螞蟻寶寶,我們今天來玩運糧食的游戲好不好?」孩子們都很興奮地回答我「好」,接下來我告訴小朋友螞蟻是怎麼爬的,把動作要領與他們說一遍,並告訴螞蟻寶寶,要兩手兩膝著地爬。孩子們都高興地在我的動作與言語的引導下開始著地爬,這時我發現熊雪睿小朋友站在原地不動,低著頭擺弄著自己的手,臉上是不高興的表情。熊雪睿在班上算是性格較內向,在剛入園那會兒比較喜歡鬧情緒,但只要多關心她,抱抱她,給她一個小紅花,她很快就會開心起來。可今天在活動中出現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我走到她的跟前,蹲下問她:「螞蟻寶寶怎麼不去運糧食呀?」她沒有回答我,仍舊低著頭,看到這種情況,我便把她摟到懷里,接著問:「告訴張老師,你今天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呀?」聽我這么一說,她立刻把褲腳捲起來,指著摔破皮的地方說:「張老師,我腳破了,好疼。」於是,我對她放低了活動要求,讓她把其他小朋友運過來的糧食通過走平衡木的形式運回家裡。此次活動中個別幼兒的表現脫離活動預設目標,我並沒有強求她一定要按照我的動作要求去爬,而是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一個適度發展的空間,允許她在下次或其他活動中學會爬的動作,這就在情感上給他們適時的調動,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做法。 其次,引導幼兒主動與游戲環境及投放材料互動。在活動中,幼兒更多的是與游戲材料的互動,在互動中充分展露個性,獲得主動發展。同時,生動、有趣又具有動感變化材料的種類及功能認識上存在多方面的差異性,只有通過交互作用,共同豐富,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老師要根據教育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即材料的投放要注重層次性,提供的材料應難易不等,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使不同運動能力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宜的活動內容和材料。材料還要具有豐富性、多功能性的特點。豐富性是指材料的品種要多些,同時,一個品種的數量也要適當多些,以免幼兒爭搶。多功能性是指材料可一物多玩,一物多玩的目的是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想像、創造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而且這種活動比較自由,幼兒在玩中創新,運用廢舊材料讓幼兒達到鍛煉身體的機能,又可提高幼兒的活動技能,使幼兒一舉多得。 再次,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揮者或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和傳授者,而是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積極師幼互動的組織者和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只有這樣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多地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更好地促進幼兒的主體發展。有一次在開展探索皮球的多種玩法時,由於幼兒缺乏經驗,對這個探索活動失去了興趣,圍坐在一起打鬧。這時,我故意在他們面前將皮球拋出高高的,然後落到地方又彈跳起來,孩子們驚奇的發現皮球也能跳起來,他們一下來了興趣,在嘗試過程中,孩子們又「發明」了兩人互拋接球、一人拋多人接、自拋自接等十幾種玩法,活動情緒又趨高漲,當一個孩子想出與眾不同的玩法時,我就說:「真好玩,我來向你學吧!」以鼓勵幼兒不斷創造出新的玩法。讓幼兒參與評價,促使他們學習獨立的對事物做出合理判斷,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意識。 總之,教師時時都要保持這樣一種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理解幼兒、關心幼兒,把視線保持在和幼兒統一的水平上。知道在體育活動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雙向情感與語言的交流中,教師不僅要了解幼兒的思想動態,還能針對幼兒的實際,設計出更為有效的師幼互動,才能在聯系與學習過程中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同時,幼兒和教師之間的頻繁接觸,幼兒才能進一步理解教師的意圖,發揮更大的主體能動性,並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愉快地、積極地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在體育活動中的樂趣。
㈣ 體育中准備活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慢跑不要太激烈動作不要太大要量力而行
㈤ 如何開展大班體育活動及運用材料
體育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體育活動是幼兒與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空間、時間相互作用,促進其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活動,也是培養、發展幼兒創造力的一項活動,對幼兒將來的成長大有好處。
幼兒期是心理發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積極引導幼兒在多種活動中發展創造力」也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體育活動因其所特有的富動感、有角色、有情節等特點,成為了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體育活動也隨之成為發展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游戲氛圍,激發幼兒創造慾望
詩人泰戈爾認為:孩子的創造天賦往往是無意識的。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必須理解游戲的內容和玩法,明確角色之間的關系和情節,動腦筋去爭取勝利,所以幼兒解決問題的模式不固定,這往往需要他們的創造,因此,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環境和想像空間,能萌發幼兒創造力的火花,也為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提供了條件。
(一)正視幼兒游戲中的「別出心裁」
《綱要》指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體育游戲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情緒興奮、思維活躍,特別是一些調皮幼兒常會脫離老師的游戲要求,自己創造出玩法。而教師為了順利地完成活動,取得預定的效果,往往會對幼兒的「別出心裁」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並極力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戲中來,這就使幼兒沒有一點自由和愉快的感覺,在體育活動中逐漸失去自我,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逐漸受拒,當然談不上培養創新意識。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精神環境,多給幼兒自主、自由的好機會和民主寬松的教育氛圍,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想像與表現,減少不良的心理壓力和消極的環境氣氛,讓幼兒所有的別出心裁都有可能成為產生創造力的積極因素。
(二)有選擇地採取幼兒「別出心裁」的游戲創意
體育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應從活動的「管理者」向「參與者」、「支持者」、「指導者」轉換。教師的作用致力於「導」,教師關鍵性的指導應與幼兒自求發展二者有機結合。教師的指導既要鼓勵幼兒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兒探索和發現規范動作要領的指導性探索。這種自由性探索和指導性探索的結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既滿足幼兒自由活動又滿足幼兒學習規范動作,學習和創造有機的結合。如面對幼兒的調皮行為,教師要有選擇地採取,和幼兒一起玩新游戲,以肯定他們的創造行為,激勵他們進行創造性體育游戲。如在玩走竹梯時,一些孩子不滿足同一模式的活動,想出各種各樣走竹梯的方法。有個孩子踩在空擋里走,其他孩子就紛紛效仿。此時老師就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什麼樣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強的幼兒馬上又嘗試手腳共用,在竹梯的兩端同手同腳走,因為某些孩子的協調能力較差,他們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腳共進走,於是老師又讓能力強的孩子示範,結合孩子的示範,教師用語言進行動作要領的指導,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這個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戲材料,鼓勵幼兒創造探索
(一)活動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圍環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視的材料,在幼兒眼裡是一個寶,他們常會樂此不疲地專注於玩這些小玩意,愛不釋手,如飲料瓶、小石子、空紙盒等。當他們拿到這些材料,不用老師和家長提醒,就能想出各種玩法:投、踩、踢、拋……這些既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讓他們一物多玩,創造能力也得以發揮。在提供體育游戲活動材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三點:
1.游戲材料數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戲時,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們只是單調地走走或開火車,隨後,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們一下子玩出了蹺蹺板,抬轎子等新玩法。如走橋即在梯子的一頭放兩個輪胎,變成小山坡,蹺蹺板即將輪胎放在竹梯中間。
2.游戲材料易於變化。
滑梯雖然漂亮,但由於它的結構不可變,所以幼兒通常都只能用來滑著玩,使得幼兒的多樣玩法不能在這些價格昂貴的大型體育玩具上發揮。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彌補了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過程中,幼兒想像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將雪碧瓶間隔有序擺放,玩繞樹林的游戲。
玩法二:將雪碧瓶緊緊挨個擺放,玩跳高的游戲。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將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兩端,玩挑水游戲。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滿水,上面放上一塊板,玩蹺蹺板游戲。
(二)活動材料具有常見性,滿足幼兒自發游戲的需求
「當孩子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發或選擇符合自己喜好與水平的游戲內容,並在自發的游戲活動中用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獨立地接觸信息、獲得經驗、提升認識時,他們會獲得自主、快樂、和諧、迅捷的發展。」由於幼兒的自發體育游戲具有隨時性,它不需要老師做精心的准備,完全憑幼兒的願望開展游戲,因此教師可以為幼兒准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幼兒喜歡的物品放置於體育游戲區內,供幼兒在自發游戲的時候選擇使用。如我在游戲區內放置了一些廢棄的塑料袋、報紙等,孩子有空的時候就會拿起這些材料進行活動。有的孩子將報紙揉成一個團,比賽誰扔得遠;有的孩子將報紙撕成小片,玩吹報紙向目標行進的游戲;還有的孩子會將報紙當成磚頭,玩過小河的游戲……這些常見的游戲材料,縮短了孩子熟悉它們的時間,拉近了孩子與材料的距離,使之快速地有效地進行兩者間的互動,成功地進行游戲中的創造活動。
三、選擇益於創造的游戲內容,實施幼兒創造行為
幼兒天生好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如果只是讓幼兒用單純的動作模仿、枯燥的重復練習和用固定的游戲規則來約束幼兒,就很難會引起幼兒的興趣,甚至會使他們變得機械、呆板,失去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如果體育活動中老師不墨守成規、尋求求異求變,就能保證幼兒饒有興趣地將游戲進行下去,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激勵幼兒積極思維,不斷地進行游戲創造。如體育活動必定要發展幼兒的運動技能,但也需關注幼兒非運動技能的發展。一個活動中,運動技能和非運動技能沒有絕對的區別,而是相互滲透。而我們可以有所側重,選擇一些關注幼兒非運動技能的體育游戲,保證幼兒創造行為的發生。
在非運動技能為主要目標而開展的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對技術規則的傳達主要起輔助性的作用,旨在幫助幼兒游戲體驗樂趣。教師只是簡潔明了地交待一些動作的技術和技巧,無需在活動中反復糾正幼兒的動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幼兒,讓幼兒在自主練習的過程中探索游戲的方法。如《快樂的小烏龜》活動把情感目標定位在首位:「樂意參與活動,在輕松的活動中體驗用不同方法前進的樂趣。」活動一開始,教師直接把幼兒帶入活動情境之中。鼓勵幼兒模仿烏龜爬著前進的動作。第二個環節開始時,教師交待任務,要求幼兒想像並模仿烏龜有可能的幾種前進方法。第三環節在幼兒自由練習的基礎上讓幼兒討論各種前進方法的最佳姿勢。
創造力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當今社會需要的就是創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的生力軍,21世紀的建設者。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將游戲復雜化、多樣化,引導幼兒改編、創編游戲,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相信幼兒的潛能,尊重他們的創造,發現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笑得更燦爛,唱得更動聽。
㈥ 活動材料准備要注意什麼
以下幾方面:
1、要考慮材料和活動目標的關系
准備活動材料首先要考慮的是活動目標的要求。要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達到什麼目標,就要相應准備什麼材料,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達成目標。例如,觀察的活動就要准備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觀察對象,必要時還需要提供觀察工具(如放大鏡)。分類的活動,則應為幼兒准備分類盒、分類對象,而且分類對象的數量和特徵要便於幼兒分類。測量的活動,則應准備測量對象和必要的測量工具。這樣圍繞目標提供材料,才能保證材料在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要考慮材料的結構性
准備材料時除了要考慮活動目標,對材料本身的結構也要加以考慮。如果材料具有豐富的結構,就能促使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認識、發現甚至創造。
所謂材料的結構性,就是一個或一組材料所具有的特徵,不同材料之間的聯系和關系,材料中所蘊含的可探索性、可利用性等。此外,教師在准備材料時還可以考慮:提供給幼兒的材料是成品,還是半成品,怎樣為幼兒提供可以選擇的材料?哪些材料可能引起幼兒的創造性使用?等等。總之,教師准備的材料結構越豐富,教師對材料結構的認識越豐富,就越有利於幼兒的操作。
3、要考慮材料的數量
教師在准備材料時,不僅要考慮提供什麼材料,還要考慮提供多少材料。只有提供充足的材料數量,才能保證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操作需要。但是,不同的活動對材料數量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是桌面操作材料,則一般需要為每個幼兒准備人手一份,以保證其進行單獨操作。一些需要合作的小實驗或解決問題的活動可以每個小組一份材料。對於感知觀察活動,則應視情況而定,有的要求每人一份材料,有的可以每組一份材料,還有的比較大的觀察對象甚至可以全班集體觀察同一個對象。有的活動需要提供多樣性的材料,但不可能為每個幼兒都准備很多,可以採取每組一份材料,組內幼兒相互交換,甚至各組提供不同的材料,允許幼兒輪流到各組去進行操作。
在數學活動中要注意材料投放的幾個原則:
1、層次性原則能促進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
所謂層次性是根據個體差異,把應掌握的內容分解成不同層次,並配有不同層次的材料,使不同層次的幼兒能夠有興趣地進行動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皮亞傑強調:教師應了解兒童,教育教學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視兒童的特點,要適合兒童發展的水平。基於這個觀點,材料的投放要體現多個層次,讓能力弱的幼兒操作起來也不感到太難從而失去信心。提供有層次性的學具能引導幼兒選擇合適自己能力的材料,慢慢地從一個較低的層次發展到另一個相對高一些的層次。因此,我在設計材料時注重材料的高、中、低三個水平,同樣的一個學習內容,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以滿足每一位幼兒的需要,開發每一個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操作結果層次不同,這時教師一方面加以肯定、鼓勵,另一方面,可引導幼兒交流、學習思考他人的不同操作結果,以相互影響、促進。
2、多樣性原則是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動力
所謂多樣性,首先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選擇材料的多樣性,能夠從我們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需要出發,為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發展服務。其次是指在數量上能夠滿足班級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
根據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色彩鮮艷、可以變化的事物較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在完成某一教育目標是設計、提供的材料力求做到角度不同,充分多樣,以滿足幼兒反復練習操作的需要。主要體現在二方面:第一,同一目標設計相同名稱游戲,提供不同操作材料。如:數學棋類游戲,我們提供幼兒所操作的棋子,有的是玻璃彈子,有的是瓶蓋子,還有的是塗上顏色的果殼等。第二,同一目標設計不同名稱游戲,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如:復習10以內加減法,我們設計的材料有轉盤、拼圖、下棋、釣魚……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使幼兒百玩不厭,通過玩相同或不同的游戲,操作不同的材料,幼兒會發現操作結果有時相同,有時則不同,以此能激發幼兒思考,尋找其中的"奧秘"。
另外,多樣性還體現在材料數量比較充足,能夠滿足幼兒自由選擇的需要,能夠讓幼兒在操作中,按照自己的意願添加和改變等方面。幼兒好模仿,他們有時會因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產生對該材料的操作慾望,這時就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材料可供幼兒活動使用,以保證讓幼兒的操作活動順利進行下去。
3、暗示性原則是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所謂暗示性是指在教育中,教師給幼兒提供教育目標顯性、可見的材料,但在活動中,幼兒無須老師手把手地教,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找出規律,按規律再次模仿或創造的學習。
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和疑惑,在理解他所接觸的世界中,有其獨特的視角,這正是創造力發展的機會,幼兒理解的過程正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而創造性思維形成來源於對有暗示性的材料的操作。幼兒通過對暗示性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等發展創造性席位,暗示性的材料具有提醒人,引起人注意的特點。例如:在排序的材料中,我們把學具設計成圖形寶寶、水果寶寶、氣球寶寶乘火車,把圖形寶寶定為暗示區,圖形按£r亖,r亖£等模式進行排列,引導幼兒找出排列的規律,並按規律選擇不同的圖案將圖形寶寶送上火車,孩子們不但能找出規律進行模仿,而且有部分幼兒還能按規律選擇顏色進行排序,並能使水果、氣球等也能按ABCC,ABBC等模式進行排序,幼兒通過對材料的觀察、分析,在材料的暗示中掌握了排序的規律並能舉一反三、學會遷移,這就能使幼兒思維活躍,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其次,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利用材料引發興趣,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兒童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我們可以較直接地看到:非正式活動時,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適應的材料,能引發幼兒的活動慾望,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拿起自己十分想要玩的材料擺弄起來,不斷積累有關活動的經驗,產生初步的探究興趣。幼兒在對材料直接感知和具體操作擺弄的過程中,不斷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向自己提出新挑戰,想出對材料的新玩法,並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等等,這樣的過程,使幼兒鞏固了活動的興趣、發展了智力,並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
2、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自主性的形成是時代發展對人的需要,也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發展幼兒的自主性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可讓幼兒自由選擇的各式操作材料,但不規定幼兒操作材料的具體方式的詳細步驟,使幼兒能夠有機會按照自己不同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能夠按自己對材料的不同理解,結合自己的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以各自不同的活動過程,與材料互動,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為的空間,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自主性的形成。
3、發展幼兒積極的情感
幼兒在活動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進行操作,也可以在過程中調換、調整原來沒想好的,但暫時無法做到的方法,更換難度過大的材料,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戰,在自己不斷創造的"最近發展區"里,通過一定的努力,來發現和創造,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沒有失敗的壓力和恐懼,沒有沉重的心理負擔,他們不斷地為完成了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活動感到高興,為自己的新發現、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驕傲,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很棒,自己又進步了,自信心不斷地增強,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感受的是成功的快樂和歡欣,經歷的是良好心理體驗,發展的是積極而健康的情感。
從學前期幼兒的思維的特點來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的、形象的,是從直覺形象思維向表象思維再向抽象思維發展的。因此我設計、提供了色彩鮮艷、形式多樣的操作材料,這深深吸引了幼兒,幼兒接觸到的數學不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麗、生動、具體的。幼兒通過自己的動手擺弄、操作,感知和體驗明顯的或內含在玩具、學具中的有關數學知識,積累經驗,引導他們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大大增強。他們會主動探索,積極思考,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數學活動中他們如此表現,在其他活動中他們也常常好學好問,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
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適合幼兒動手操作、有層次性的材料,使幼兒在數學活動及其他活動中都能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注意力集中,不易受干擾,對數學活動興趣濃厚了,求知慾望旺盛了,他們愛動腦、愛提問、愛探索,並反映在其他各領域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游戲中,愛學習將為入小學乃至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㈦ 怎樣做好體育課後的整理活動和准備活動
先播放舒緩的音樂,然後對學生進行放鬆練習主要看你本節課的課上內容
譬如說你這節版課練習的是哪些部位權如果是跑就可以針對腿部的練習多一些,如果是上肢就應該對上肢的放鬆練習多一些,我們的准備活動一般都是從頭到腳,我們的放鬆也可以這樣!上述是學生的身體放鬆,還要對學生身心放鬆。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我們上體育課的目的第一是鍛煉身體其次還有給學生排壓。讓學生既能很好的上好課還能學到知識最後排除他們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把學習中的壓力在體育課都能釋放出去!這也是學生之所以愛上體育課的原因!還有老師可以在放鬆中講些趣事給他們聽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度過這樣身體和身心都得到放鬆我們的這節課就達到了目的!
㈧ 誰能給我關於體育課准備活動有關的材料
一、課的開始(5』)
1.列隊:
學生成二列橫隊站立,背風、背光。
要求:齊、內靜、快容。
2.全班報數:
3.師生問好
4.教師登記學生出勤
5.宣布本節課內容及要求
二、准備活動
1.慢跑
400――600米
2.做操
4――6節
3.目的要求:充分活動開各關節,避免受傷,動作幅度由小至大,為正式訓練作好充分准備。
4.組織練習:集體進行隊形操
㈨ 體育活動中尋找安全隱患-活動材料的提供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是遵循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身體活動規律,以幼兒為活動主體,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結合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和安全衛生等措施,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的一種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
但是體育活動的開放性、自主性、豐富性以及游戲個體之間交往的頻繁性,使得這一活動存在著諸多的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由於幼兒生活經驗不足,對不安全因素缺乏認識,加之現代許多家庭對孩子溺愛有餘、培養不足的不當教育方式造成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無措,而容易造成意外傷害。因此,很多的老師因為怕出現安全問題,在開展這一活動時,給幼兒諸多的限制,使得幼兒沒有真正活動起來,更談不上活動密度、強度上的問題。體育活動目標和幼兒安全之間形成了一種矛盾,最終影響了幼兒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在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緣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活動場地和投放材料上的隱患。供幼兒活動的水泥地面太硬,游戲材料有鋒利的邊角,或是因為天氣的緣故使得活動場地存在有隱患,特別是一些細小的東西如釘子、石頭、小樹杈等都可能威脅到幼兒的安全。另外,大型玩具、活動器械等年久失修、破損,也可以成為不安全的因素。
2、活動人數和活動時間上的沖突。由於班級人數過多,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老師無法全面地照顧到每個幼兒,容易引發意外事故。另外,活動時間的同一性,如幾個班的幼兒同時在一個操場上開展體育活動,造成場地面積的不足,也使得幼兒之間容易產生擁擠現象。
二、幼兒自身原因
1、幼兒身體發展水平不平衡。幼兒身體發展的水平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年齡段的幼兒,他們的活動能力也參差不齊。同樣的活動內容,因為幼兒個體之間的承受程度不同,身體狀況的差異,也容易出現意外事故。
2、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神經系統尚處在發育階段,在活動中他們常常不能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尤其是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體育活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可是幼兒缺乏運動經驗和安全意識,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夠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有些幼兒往往在活動中由於集體意識差,謙讓、友善不夠,規則、秩序的概念較為淡薄,玩性大發時容易一擁而上,發生爭搶、擁擠等現象,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3、幼兒活動中的規則意識差。每項活動中都有一個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的活動規則,同時也是避免出現事故的一個限制,幼兒往往在活動過程中忽略這些規則而出現人身的傷害。幼兒年齡小,他們活潑好動,具有「不怕危險」和「勇於獵奇」的特性,但是他們明辨是非不準確,遵守規則的意識還不是很強烈,對危險的認知還比較模糊、防範意識淡薄。
在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時,必須重視幼兒的安全工作,但是為了怕幼兒受到傷害而固步自封,影響了幼兒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採取應對措施,消除危險因素,既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又能保證幼兒的安全,這才是積極的體育活動開展的思路。
三、體育活動中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
1、活動材料的提供要安全
為了避免幼兒在活動場地和活動材料上受到傷害,教師要從孩子方便使用的角度出發,保證材料、器械的安全。除了活動的組織者每次活動結束後要認真整理好活動場地和活動材料外,還應該設立專門的安檢員,每天對活動場地和活動器械等進行安全晨檢、離園檢查和活動後的檢查,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檢察工作要趨於細化,特別是對一些不易察覺的細小尖銳異物的排查。比如我在組織我們班小朋友做體育游戲或體育活動前,我都要到場地上觀察一番,看看地面有沒有石子,釘子之類的危險物品,我也要檢查供幼兒活動的材料是不是有破損等。
2、活動的時間、場地安排要科學合理
在班級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活動的組織者可以和輔助的老師協調,分組進行活動,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相應的也就減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現,同時也能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在活動場地的劃分選擇上,應遵循活動量的大小,內容的豐富程度,為幼兒提供面積不等的活動場地。在組織班級開展體育活動中,劃分一個相對固定的活動場地,比如跳繩的圍成一個圈,拍球的在另外的圈內,玩飛碟的另外辟出一塊場地等等,這樣做有效地降低了孩子們間的碰撞事故。
3、活動內容的設計要關注個體差異
教師應根據所教年級的每一位幼兒的身體發展水平、協調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同時也要考慮到個別幼兒的能力以及身體狀況。對於參加活動有困難的小朋友,特別是那些年齡小、能力弱的,除了注意場地、設施、器械等方面的防護外,還要從心理上滿足幼兒的安全需要。適當減輕活動的密度和強度,可以避免因超負荷運動而產生的意外。如我們在玩平衡木時,活動能力強的,輕易就走過去了,而那些活動有困難的小朋友看到同伴練習平衡時,也會產生自己親自去嘗試一下的慾望,但真正面對時卻又十分膽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著老師走,這時我便會降低難度,並在幼兒通過時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給予一定保護和鼓勵,使他們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麼幼兒的畏懼心理就會慢慢減退,就會大膽嘗試這一動作,從而獲得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以及成功的愉快體驗。不求統一要求,但求使每一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綱要》指出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學習生活技能,鍛煉自我保護能力。因此,體育活動中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和技能是安全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缺乏運動經驗和安全意識,同時又好動,這是幼兒的天性,因此教師在實踐活動中要根據情況及時提醒幼兒什麼動作是危險的,教給幼兒跑、跳、投擲、鑽爬等運動的正確姿勢。比如我在讓幼兒練習跳躍時,就會選擇合適的高度,以確定幼兒跳的安全性;玩圈時,我會提醒幼兒圈不能套在其他小朋友的脖子上,以免那個小朋友喘不過氣來;玩運動器械時,我都會選擇寬敞的地方,在組織幼兒進行小兔跳的活動時,讓幼兒知道不能低頭向前沖,要學會用眼睛,觀察周圍的活動情況,避免碰撞跌倒。活動結束後及時總結活動情況,根據幼兒的動作幫助幼兒分析哪些是危險動作,分析不安全因素或是事故出現的原因,讓幼兒逐步積累運動經驗,提升自我保護意識。這些自我保護和自我服務的方法對幼兒今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讓幼兒終生受益。
5、教育幼兒嚴格遵守活動規則
體育活動中的活動內容和活動規則是讓幼兒有序進行運動的必需條件,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認真講明游戲的規則,並嚴格要求幼兒遵守這一規則。例如:幼兒在練習拋接球時,要告訴他們應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拋出的球打到周圍小朋友的身上,而且方法要正確,不能使用摔、砸等方法,以免弄傷同伴。在跑步時不能開小差,告訴小朋友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前面小朋友不向前跑,自己就應該保持好距離,原地跑動而不應用手去推前面的小朋友,眼睛要注意觀察周圍情況,避免碰撞跌倒,如果跌倒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頭部。教師在講解體育活動的方法與規則、動作要領時,注意要避免因講得過多或過於繁瑣而使幼兒對動作要領不能較好掌握,對活動規則與過程理解不夠。示範時要求動作正確規范,不能模仿幼兒的錯誤動作,避免幼兒因好奇而模仿錯誤動作。對於違反規則者可進行適當的懲罰,使幼兒萌生嚴格的規則意識,保證活動的安全系數。
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雖然在運動的過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如果教師重視了不安全因素產生的原因並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就能夠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抓好常規教育,和家長及時進行體育活動方面的交流和溝通,獲取家長的支持。綜上所述,在幼兒體育活動中,安全教育是旨在首位的,安全活動是一切體育活動展開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