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道友關於丹道(內丹功)采葯歸爐階段的一個問題
請問皈依拜師了嗎?具體細節應該不方便在網上講吧
B. 現實中能鍛煉出特異功能嗎
氣功的歷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以上或更久遠,它起源於人類生產勞動。古代人把這種鍛煉方法不叫氣功,而稱之為導引、按蹺、吐納等。如《黃帝內經•素問》記載:「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以避寒,陰居以避暑。」以動靜兩種方式抵禦寒暑和養生療病。《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於而滯著,骨瑟縮而不達,作舞以宣導之。」說明古代的氣功、導引、舞蹈、體育並未分科。
《黃帝內經》記載:「中央者,地平以濕,地所有生萬物也眾,民雜食而不勞,其病多萎厥寒熱,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從中央出也。」說明氣功發源於中原的黃河流域。由於考古學的發展,許多氣功文物相繼發現,如青海省大通縣出土仰韶時期的舞彩紋陶盆,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導引圖,還有戰國時期的行氣玉佩銘等,都是珍貴的氣功文物。
文獻所見到的氣功一詞,最早是晉代道士許遜寫的《凈明宗教錄》,其中有氣功闡微一詞。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少林秘訣》和192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武術匯宗》中都提到氣功一詞,但指的都是武術鍛煉方法。在1929年張學良將軍為張慶霖編著的《練氣行功秘訣》寫的序文也提到:「氣功大而御敵興邦,小而強身健體,養生醫病……」1934年杭州祥林醫院出版的董浩著《肺癆病特殊療法•氣功療法》和1938年上海出版的公溥氣功治療院的《氣功治驗錄》兩書中,氣功一詞開始與醫療保健聯系在一起,由於是內部印刷,影響極小。這時的氣功以調息、調意和站樁為主。
氣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健身術。基本分兩大類,一類以靜為主,靜立、靜坐或靜卧,使精神集中,並且用特殊的方式進行呼吸,促進循環、消化等系統的功能。另一類以動為主,一般用柔和的運動操、按摩等方法,堅持經常鍛煉以增強體質。古代則根據功法不同,分別稱吐納、導引、行氣、服氣、食氣、練氣、靜坐、坐禪或內功等。其特點是通過練功者的主觀努力對自己身心進行意、氣、體結合的鍛煉,以達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丹道與氣功
很多人是從氣功開始認識丹道的,但是丹道和氣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應該說氣功這個名字並不好,太寬泛了,什麼都可以塞進去。而且現在的大多數氣功層次太低,用的意念太多,很容易出偏或者出現別的問題。氣功,可以說是丹道的基礎階段。因為丹道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氣神。而氣功一般是病人或者身體不好的人練得,目的是追求健康。網上流傳很廣的小周天功和真氣運行法,便是丹道的築基法變形過來的,充其量只是氣通周天,甚至是更低級的意通周天,算不上真正的小周天。
氣功是50年代劉貴珍創造的一個名詞,他在<氣功療法實踐>寫到:「『氣功』這個詞概括了靜坐、吐吶、導引、內功等修練方法。」「古代流傳下來的導引法、內養功、吐吶法、內功、深呼吸、靜坐呼吸養生法等,雖然名稱不同,均屬於氣功之前身。」也就是說氣功歷史只有幾十年,它是現代人根據中國古代傳統養生功、丹道創編的。往往是患病的人東練一種功西練一種功把身體練好,他就創編出一種功法來。俗話是:內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是煉氣在人體內,加強人體的血液循環及震盪人體氣機強筋壯骨的動靜訓煉及剛柔訓練。是必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及人體的順應自然的氣機開合規律進行系列的導引活動。凡是這類健體活動,可以配合各類儀器進行數據跟蹤,指標分析。其功用及宗旨即是:活氣,活血,增強體能。起到增強體內的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也可以說,防外御能力。等等,最後達延年益壽的好處。就氣功而言。任何熟悉了解人體經絡,臟腑氣機循環規則的人,換句話說,熟通中醫理論基礎的人都可進入指導及編排氣功修煉方法。比喻:煉站樁,煉導引。煉太極,練硬功等等。都是一系列促進身體健康的運動。但有的氣功運動,也必須老師親臨指導。以防氣行偏差
氣功的缺點:
第一、氣功的功境層次是停留在大小周天。
氣功功法很多,絕大多數氣功功法是不講究周天的,比如氣功功法開創者劉貴珍的內養功就沒有周天說。另外講究周天的功法把通周天視為最高境界,「周天通百病除」,這是氣功界流行說法。
由於氣功的功法多數是根據自身病患練成顯效或康復創編出來的,所以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因為病狀各異,身體陰陽各人不同。就使到氣功愛好見功法就練,氣功練了幾十種病患卻不見有好。另外一些是為了賺錢獲利根據流行功法、丹道下手練精化氣方法、釋家初禪、儒家養生法匯編成。沒有深層次的內景修煉操作方法,反而用道教、佛教唯心論的無限量功能來武裝自己。把物質性的練功治病變成意識無量功能,最後被邪教所利用,毀了整個業界。
第二、 氣功重功能輕修性
在氣功界里,看重的是功能訓練。這樣就產生很強的功利性,後來氣功變成一種賺錢工具,就形成功能掛帥了。重功能輕修性的後果是什麼?容易使人走火入魔。在氣功熱時很多氣功愛好者把命練掉,也很多名家英年早逝,把神經練成精神病,把本來不太壞身體給練壞了。嚴重的被邪教所惑自殺自焚,與當局作對,企圖獲取政治資本。很多人練幾日十幾日就去手感探病、測病、發外氣幫人治病,遙感、遙視,把剛剛練出的一些氣給消耗掉。外人沒幫著反害了自己,這是重功能的體現。
為什麼要修性功?性功:性情、道德品質、世界觀、認知、行為所有意識方面的修煉。在練出氣得充滿境界,如果性情不純粹,道德不涵養,世界觀不改變,認知不規矩,行為不依循。氣就會助動這些作為的,比如性情張揚、輕狂、自大,它會助強這些性情的。性情暴戾、道德敗壞、世界觀雜亂、認知蠻強、行為乖張,心就難虛靜。心不寂靜,體內的氣就會散亂。最常出現的是睡眠中體內氣會亂沖亂突、沖奔不堪。有些人還把內氣洶涌澎湃當功境高深,用意加以引導,這樣氣會攻心令人猝死的。
性功命功是相輔相承的,沒有性功,心不恬靜,氣不生焉。沒有命功,氣不出來,心難寂靜。
第三、 氣功的理論基礎缺失
氣功是兼備道、釋、儒、醫、武,很多氣功功法介紹都是綜合這些門科總結出來的。不過要統一某些學科,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幾代人努力才能有成果。宋朝王重陽就一生致力於道、釋、儒三合一的推廣應用,結果沒有成功。他的徒弟邱處機就另創純道教的龍門派,全真教現在沒有了,道教龍門派現在仍流行就是證明。道、釋、儒、醫、武有相通,理論也互相兼並,內涵和功用都不同的。氣功是從這些學科興起的一門健身療病的功法,它只興盛了20多年,為什麼興盛那麼短?就是它的理論基礎太薄,特別是它沒有功能測量標准,就容易被些心懷叵測的人利用。那些騙子利用氣功的理論缺失和功力衡量標准而大吹特吹,無限上綱地吹噓氣功的功能,大搞個人崇拜,建派造神。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些氣功有志之士以身作實驗進行科學探索,取得一些科學數據。由於這些科學實驗只是膚表的,沒有突破「氣」的原理。這種科學實驗活動又為氣功騙子所利用,披上科學外衣進行詐騙。
氣功的解釋1
氣功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吐吶、導引、行氣、服氣、煉丹、修道、坐禪等等。在古書記載中很少有「氣功」二字,偶爾出現「氣功」的提法,亦無完整的解釋。直到20世紀50年代,劉貴珍在《氣功療法實踐》一書中寫到:「『氣』這個字,在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斷地調整呼吸和姿勢的練習……」一般認為「氣功」二字從此被確定和傳播開來。國外有些資料將氣功譯為「深呼吸鍛煉法」,國內有些工具書也如是照搬,顯然是未認識到氣功的真諦,實際上氣功鍛煉包括呼吸、體勢、意念三類手段,每一類手段又有多種鍛煉方法,深呼吸只是眾多呼吸鍛煉方法中的一種。可見,將氣功的定義解釋為「深呼吸鍛煉方法」,是過於片面了。
如果從中醫學角度定義氣功:氣功是通過調神的自我鍛煉,使自身氣機變得協調的鍛煉方法。
隨著科學的向前發展,我們可以用現代科學的有關知識來認識氣功,這將更加深化我們對氣功實質的認識。
如果從現代行為醫學的角度看,氣功鍛煉是對一種有利於心身健康的良性行為進行學習訓練,最終以條件反射方式固定下來的行為療法。
如果從氣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學過程看的話,可將氣功定義為:主要是通過使用自我暗示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識進入到自我催眠狀態,通過心理—生理—形態自調機制調整心身平衡,達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鍛煉方法。
我們也可將上述認識概括成一句話:氣功是一種帶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療法。心身療法的種類很多,氣功區別於其它眾多自我心身療法的重要之處是帶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中國人所獨有的,以中醫理論內容「調神」為核心指導的實踐活動。
氣功的解釋2
氣功這門學問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氣功一詞首見於晉朝許遜的《靈劍子》一書,此處氣功雖有練氣、修德之意,但尚未作為專用名詞使用。至清末《少林拳術秘訣》一書 的《氣功闡微》中才明確提出氣功一詞。直至1953年劉貴珍把自己的功法定名為「氣功療法」,後又建立氣功療養院,並著有《氣功療法實踐》等書,氣功一詞才廣泛應用並為廣大群眾所熟知。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氣功已發展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一門特殊學問。
何謂氣功,目前已有數十家為之規范定義,雖各有道理和根據,但未有為眾人所公認者。智能氣功科學本著氣功定義的內涵必須是各家氣功實質的集中表現,將氣功一詞定義如下:「氣功是建立在整體生命觀理論基礎上,通過主動的內向性運用意識活動的鍛煉(調心、調身、調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能的實踐。」該定義指出了氣功的理論基礎——整體生命觀,包括宇宙大自然是一整體、人本身是一整體、人和大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天人合一),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是各家氣功共同的理論基礎;指明了氣功的特殊鍛煉方法——主動的內向性運用意識的鍛煉,即意念活動集中、專一並和自己的生命活動結合到一起,這是氣功鍛煉區別於其它鍛煉方法的根本實質,是氣功定義的靈魂;明確了氣功鍛煉的目的——改造、完美、提高自己的生命功能,脫離自然本能的束縛,進入自覺智能的自由王國;指明了氣功是運用功法完美自己身心、提高自己生命功能的實踐——氣功是一門實踐的學問,氣功鍛煉的過程是運用氣功科學的功理、功法來重新塑造、升華自我的實踐過程。該定義概括了氣功的全部內涵,是完整的、符合現代科學規范要求的科學定義。
氣功的解釋3
氣功是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這三調是氣功鍛煉的基本方法,是氣功學科的三大要素或稱基本規范。
原始的氣功沒有名稱,以後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春秋戰國時期,氣功被概括於「導引按蹺」之中,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而散見於歷代名家著作中的靜坐、坐忘、禪定、胎息、行氣、服氣、調氣、周天、內丹等也都屬於氣功的內容。至於「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代道士許遜所著《凈明宗教錄》一書,即使這是後世託名之作,那麼最晚也在隋唐時期。在隋唐以後才出現的《中山玉櫃服氣經》記載:「氣功妙篇,氣術之道略同……」,但在內涵上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氣功不完全一致。現在所通用的氣功,則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氣功療養院之後才逐漸得到推廣的。
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始終只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必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之氣是指「內氣」、「真氣」,具有更深刻的含義。氣功療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至少它是心理療法與體育療法的綜合。
氣功療法包含心理療法,但是與心理療法有區別。心理療法一般是指醫生用語言、表情、姿勢、態度等,對覺醒狀態下的病人進行說理、暗示治療;或用一些特殊的誘導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種表面上有些類似於睡眠的催眠狀態,再對呈催眠狀態下的病人進行暗示治療。故病人始終是被動的。而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煉從而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氣功與宗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這反映在道藏、佛經中也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鑒。
內容
氣功內容廣泛,主要有調身(姿勢)、調心(意念和松靜)、調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體活動等。氣功功法繁多,有以練呼吸為主的吐納功,以練靜為主的靜功,以練站樁為主的站樁功,以練動靜結合為主的動功,以練意念導引為主的導引功,也有以自我按摩為主的保健按摩等。中國氣功流派很多 ,一般分為醫、儒、道、釋、武術五大派別,每個派別又分為若干個小流派。醫家氣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強身為目的。儒家氣功主要以修身養氣為目的。道家氣功主要以身心兼顧、性命同修、清靜無為為目的。釋家氣功主要以練心為目的,要求精神解脫,其中又分兩派,一派叫做八定,強調四大皆空,一派叫做參禪,強調修身養性,普渡眾生。武術氣功主要以鍛煉身體、防身和提高擊技為目的。各派氣功盡管方法各異,但總以練意、練氣為主。氣功從形態上可分為靜氣功和動氣功兩類。靜氣功採取卧、坐、站等外表上靜的姿勢,運用精神內守和調整呼吸的方法,著重練身體內部,所以也稱為內氣功。動氣功是採取意和氣結合的各種肢體運動,如走式氣功、太極棒氣功、自我按摩等,因為它有動作表現於外,所以又稱為外氣功。
一、 名 詞 解 釋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與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線是任督兩脈;大周天路線是人身24經脈與奇經全通。僅僅是感覺到氣在身體內運行,稱之為經絡周天;內視到經絡、穴位及內光、內景,才能說真正是周天路線通了,這稱之為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開發出人體潛能,並最終覺悟到「炁」的真諦。
2、內視:練功者將思維集中於自己的身體內部,直到能「看」到各種圖像,稱為內視,醫家稱之為「返觀」,俗稱「開天目」。內視得好的還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3、靜功:練功者用各自的辦法,排除多種念頭,將思維集中於一念,並盡量將此一念定下來。定得好的甚至將此一念也除去了。所有這些過程均稱為「靜功」。靜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現「內視」、幻聽、直覺等諸多人體功能。
4、盤坐:這是靜功中常用的姿勢,有三種。散盤——兩腳交叉在雙腿下而坐;單盤——一腳放在另一隻腳的上面而坐;雙盤——兩腳交叉擱在雙腿上而坐。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連線與鹵門下垂線的交匯處,又稱天目、天目穴、泥丸宮。 中丹田——雙乳連線的中點往胸內部的中間。下丹田——臍下3寸往腹內進去的中間。而功夫達到相當程度,則「全身無處不丹田」。
6、天門:俗稱鹵門,是道家元神出處。
7、天頂:即百會穴。
8、意念:即識神,即後天思維、後天意識、顯意識,簡稱思維、意識。
9、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維、先天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道家認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10、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氣」、「神」連用,則可簡稱為「精」。道家認為下丹田是生儲元精之所。
11、玄關:由後天思維進入先天思維(玄)的一剎那。因為進入先天思維很難,又是內功修煉過程中極關鍵的一步,因此前輩練功家將這個「一剎那」喻為一道極難逾越的關口。玄關打開,人體潛在的一些先天功能就可被開發出來。
12、丹:練功者玄關竅始開,即可內視到身體內有如日如月、如珠如籽的圖形,此圖形即是內丹,一般稱為「丹」,釋家稱為「舍利子」、「菩提子」。
13、清修:練功者鍛煉自身的「精氣神」,即是清修。如果與異性交換「精氣神」,不進行性接觸,也屬清修,不過這是清修里的「雙修」。
14、性命雙修:練功者獨自先後或同時修練本身的「性」(神)與「命」(精)。
15、內外雙修:內——指精、氣、神,外——指身體,內外的鍛煉同時進行。
16、男女雙修:男女練功者內功達到一定程度後,通過性的接觸來練「精氣神」。此種練法只在夫妻之間進行。
作用和療效
中國古代氣功從一開始就用於治病和健身。氣功所以能夠治病,主要是因為它對大腦皮層和皮層下植物神經中樞及心血管系統能起到有益的調節作用,對機體的異常反應有糾正作用,對腹腔器官有一種按摩作用,對自身生理機能可起到自我控製作用等。練功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緒的干擾,讓人體的生理、生化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氣功中的放鬆、入靜和呼吸可緩解大腦皮層對整體的應急性反應准備,為機體的休息、修復和調整提供有利條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對機體的擾亂,降低機體對外部環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六欲」的危害;經過緩慢調整,使整體耗能減少,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姿勢(調身) 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和誘導精神松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姿勢本身也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卧、側卧、站式、走式等。
入靜(調心) 入靜是指一種穩定的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的入靜方法有五種:①意守法。②隨息法。③數息法。④默念法。⑤聽息法。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可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呼吸(調息) 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 。通過鍛煉,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種:①自然呼吸法。②順呼吸法。③逆呼吸法。④停閉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⑥氣通任督脈呼吸法。⑦潛呼吸法。⑧真息法。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要領
氣功功法不同,其特點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靜自然、意氣相隨、練養結合、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因人因病而異、持之以恆、生活有節。上述要求,大多適用於各種氣功,練功者具體練某種功時,還要參照該種氣功的具體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熱、各種急性病及急性傳染病的人不宜練氣功。
把後天空氣與先天元氣合成一股浩然正氣的功夫;對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自我鍛煉、健身長壽的科學。古代稱謂很雜亂,有吐納、導引、煉丹、玄功、靜功、定功、性功、內功,以及修道、坐禪、內養功和養身功等。「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朝許遜《凈明宗教錄》,其中有「氣功闡微」記載。解放前董浩著《肺癆病特殊療養法 氣功療法》及中華書局《少林拳秘訣》等書中,都提到過「氣功」之詞。但是,直到1953年劉貴珍等編著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才對氣功作了完整的解釋,氣功作為正式名詞開始確定和流行起來。
一般認為,氣功在商朝時即已產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氣功已經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道、儒、醫各家都研究生命運動的規律,提出自己的主張。佛教傳入我國後,佛教哲學中關於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論和我國古代性命之學相結合,佛教傳統的修持方法和我國古代氣功的修身養性相結合,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氣功科學的發展。
一般而言,氣功可分兩種,即養氣與煉氣。養氣就是道家靜坐功夫,把氣運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讓身外景物誘導而外泄。煉氣乃以運行為主。如拳術家在練拳時要用臂力,就把氣運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氣運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時,就把氣運到全身。氣有呼吸的區別,呼為陽,吸為陰;呼為動,吸為靜;呼為剛,吸為柔。要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氣要運行時,不可逆走,貴當順行。如順行的話,不但臟腑會舒暢,並可快慢自如;倘若逆運的話,內部各臟腑就要受到傷害,一些習練者練岔氣致傷致殘者時有所見。
古代氣功一般劃分為儒、醫、道、釋、武術五大派。儒家氣功以「修身養氣」為目的;醫家氣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為宗旨;道家氣功講究「身心兼修」、「性命雙修」等;佛家氣功要求「煉心」以求精神解脫,其中入定派強調「四大皆空」,參禪派強調「修身養性」、「普渡眾生」;武術氣功主要為了鍛煉身體和提高技藝。近年來,有人依據氣功功法的特點,將古代氣功歸納為靜功與動功,並劃分為吐納、禪定、存想、周天、導引五大派。吐納派強調呼吸鍛煉為主;禪定派強調意念鍛煉為主,要求思想內聯,靜坐凝心,採取一些不復雜的方法來集中意念,一般的靜坐均屬這一派;存想派也強調意念鍛煉為主,但要求用一種想像幻視到莫種事物;周天派強調在思想內聯的基礎上意氣相依,推動內氣感覺沿自己體內的任、督脈等經絡路線周流,也稱為內丹派;導引派強調以動功為主,特點是與意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或作為自我按摩。
C. 河南丹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南丹來道文化傳播有限自公司,前身是鄭州和諧盛世太極養生館,始建於2007年,隸屬於河南省體育局鄭州市武術協會二級法人單位,於2015年正式成立河南丹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發起成立百業聯盟辟穀養生研究會。承擔著中國專業人才考評網辟穀養生指導師項目的全國推廣、培訓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等相關職能。河南丹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文化藝術交流策劃,會議及展覽服務,營養健康咨詢,健身服務,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計算機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銷售健身器材,辦公用品,工藝品、日用品、電子產品、通訊設備等。
法定代表人:欒艷麗
成立時間:2015-07-16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500065675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勞衛路2號院1號樓1單元2層2號
D. 前輩我生病了,想去練丹道小周天功,您能給我點指導嗎拜託了
生的什麼病?一般的病站樁功就可以治好了,通小周天也不困難,但是需要回很大的毅力。
兩腳答分開與肩同寬,雙腿膝蓋微彎,彷彿坐在條凳上,雙膝不超過腳尖,兩臂前舉如同抱球,手高不過眼,低不過肚臍,自己調節到舒服的位置,不能聳肩,微微挺胸,把肩向後微張開,脖子盡量貼後衣領,頭部百會穴如同有一根繩子吊著自然伸直,下顎 微收,彷彿夾著雞蛋,舌頭不做要求,可以說話唱歌看電視 不冥想 不用意念引導 不入靜 一切順其自然。
要訣:全身放鬆 似尿非尿 三腿著地(向後坐 假想尾骨的延長線是自己的尾巴 自己的尾巴和雙腿三點觸地,穩固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此樁姿勢無新意,與其相似的樁功不下百種,但 是原理是什麼在世俗中已經失傳了。
最好每天三次,一次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百日可得功。
內容來自網路貼吧修身養性吧。
E. 怎麼練氣功
氣功動作姿勢:一,(調身)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和誘導精神松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姿勢本身也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卧、側卧、站式、走式等。
二,入靜(調心)入靜是指一種穩定的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的入靜方法有五種:1.意守法。2.隨息法。3.數息法。4.默念法。5.聽息法。
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可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三,呼吸(調息) 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通過鍛煉,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種:自然呼吸法。順呼吸法。逆呼吸法。停閉呼吸法。鼻吸口呼法。氣通任督脈呼吸法。潛呼吸法。真息法。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四,動作盤腿,是練習靜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盤腿質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靜坐入靜程度的深淺,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很多初學者對此都摸不著門路,給練習靜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更好的練好靜坐。
(5)體育運動與丹道擴展閱讀:
氣功(炁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身,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煉氣要訣:專心呼吸,輕松舒適,靜觀其變,順其自然,自然而然,聚精會神,感生化力。
F. 氣功和丹道的區別 不同特點
氣功,可以說是丹道的基礎階段。因為丹道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專氣神。而氣功屬一般是病人或者身體不好的人練得,目的是追求健康。網上流傳很廣的小周天功和真氣運行法,便是丹道的築基法變形過來的,充其量只是氣通周天,甚至是更低級的意通周天,算不上真正的小周天。
丹道有真氣功,氣功只是氣功。丹道講究『合一』,氣功達不到。
氣功可以延年益壽,但有限,有副作用,最大的問題是消耗能量多,而補充少,容易出偏。丹道不怕消耗,不易出偏,要出也是因為性功修為不到,不會因為功法。
丹道的能量是儲備在下丹,准確的說是在『精』中,通過不斷修煉,使能量發生質的飛躍,就像用核能來替代普通的能源一樣。
因為知道『精』的珍貴和來之不易,一般非常注意不近女色,很容易坐懷不亂,同時,煉精化氣已用掉多餘的精,不思淫慾很正常。
能量聚集開始先後天並用,後天的飯量猛增,到後期可以達到辟穀。
G. 關於丹道周天功,知道的高手進來幫忙解答下,不懂的就算了,不要誤人
逐一回答你的問題,不能說是標准答案,
①:很多人是從氣功開始認識丹道的,但是丹道和氣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應該說氣功這個名字並不好,太寬泛了,什麼都可以塞進去。而且現在的大多數氣功層次太低,用的意念太多,很容易出偏或者出現別的問題。氣功,可以說是丹道的基礎階段。因為丹道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氣神。而氣功一般是病人或者身體不好的人練得,目的是追求健康。網上流傳很廣的真氣運行法,便是丹道的築基法變形過來的,逐步修習屬業北派清修丹法。
這點在丹道認識上有,想知道更詳細可以去查一下。
②練功有成,小成者在我看來首先可以從他的為人可以看出來。由於丹道是性命雙修,根據你的「有成」這一標准,可以說他的為人處於好壞之間,若真要說什麼只能說他很能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③ 無從解答,沒接觸過
④飛升,指的應該是和其他的空間得到聯系,穿越空間的束縛,飛過去~~(這點因為近代未有人飛升過,所以也無法提供多少信息)
⑤所謂少不煉丹,老不習武,所以可以看出來,丹道是不分什麼年齡的。20歲是肯定行的。
⑥自然的;守下
⑦一般來說是百日開外,但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隨著每個人身體素質和悟性(理解能力)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並不一定就是一百天,也可能兩個月、四個月或一年不等。
再次申明,此只代表個人觀點,並沒有什麼依據的。除了第一條~~
H. 丹道養生究竟是什麼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求各位賢者詳細解釋!!
道家自從誕生之日起,就人才輩出。道家不僅產生了至今都影響深遠的哲學家,其著名代表人物有哲學家老子、莊子等,而且產生了一批傑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家如陶弘景、葛洪、孫思邈、張三豐等。其崇拜者眾,上至帝王如曹操、孫權、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宋真宗趙恆、明太祖朱元璋等,下至名流學子如王羲之、李白、蘇東坡、陸游、朱熹、高濂、李時珍、李光地等。這些人之所以崇拜道家,很大程度上和向道家請教養生思想有關。
現代社會中,道家思想依然受到追捧,如百家講壇的對老子、莊子的評說現在仍非常走紅。國外學者也對道家思想作出了很高的評價,如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總論中,特別強調了道家對於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該書(中文本科學出版社)第199頁中指出:先秦「道傢具有一套復雜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國後來產生的一切科學思想的基礎」。
總的說來,道家對我國的哲學、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起過極大的作用,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
現在,我重點談談道家的養生,它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養生,引用明代養生家高濂在其著作《遵生八箋》中所言,「生身以養壽為先,養生以卻病為急」,不難理解其含義,就是珍愛生命,使之健康長壽。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一,是老子《道德經》中關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客觀規律的論述。養生也是如此,要在尊重宇宙、自然、社會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要順天時,合地利,諧人和,不要去做那些不顧自然法則,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事情。按著客觀規律辦事,就要把握好「度」做好陰陽平衡,使之不致於失調,這樣,養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要求的那樣,養生必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知其陽,守其陰」。二者不可偏離。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二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要求養生的人們有一個象水一樣的平和心態和美德。水利萬物,無欲不爭,滋潤萬物,從不計較得失。人們有了水的這種「不爭精神」,「不爭之德」、「多奉獻不索取」的精神和心胸,就能夠做到心靜自然無憂煩,胸中也就有了自然大道,養生就能夠取得順天應道、天長地久的最佳效果。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三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要求的「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私心雜念太重,是達不到養生長壽目的的。減少私心,寡慾淡泊,是人生處世的一個基本點。養生的人,必須要「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人妄,去沮疾」。如果被名利、地位、權勢、聲色、外財所迷戀,放縱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那麼養生長壽就是一句空話,甚至在養生煉性的過程中會走火入魔,迷入邪途,進而損傷身心,直至病患纏身而折壽夭亡。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之四是老子《道德經》所指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一段關於大自然生成變化規律的論述。一是指由道派生出的混沌的元氣,它一分為二成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合為三,陰陽交合生成萬物。世上萬物都是背陰而抱陽的,是陰陽二氣的合體。陰陽二氣交合平衡便生成了大千世界的和諧發展狀態。陰陽偏離便有病,陰陽離絕命乃絕,和氣生萬物,平衡致吉祥,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生命的規律。同樣,煉性養生的人只有「和」,只有與自然人類平衡相處,達到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才能夠真正健康長壽。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五是道教倡導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哲學命題。《抱撲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悟真篇》中說:「一粒靈丹吞下腹,我命在我不在天」。這些觀點都集中地代表了道教對生命的看法。道教相信,人的壽命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生命長短的主動權就操縱在自己手裡。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為了證明人類是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道教就把生命自主的觀念化成了養生的實踐運動。千百年來,無數的道教先輩們用自己養生修煉的行動,不斷地實踐著抵抗死亡,追求長生、奪天地造化,與命運抗爭的堅強信念。
I. 氣功 丹道
首先要更正自己的觀念。
如果你能夠直接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那麼不管你是版年輕人,還是老年權人,你都可以跳過煉精化氣的步驟!!
如果你靜不到那個層次,還是一步步來!青少年是不容易入靜的,要慢慢的訪師,慢慢的在社會上磨煉,讀好書,干好活,先人道盡,而後師道近,師道得而仙道近。
社會是非常復雜的,所以用德成道就,修道成道的觀念來做。讀書的時候就要讀好書,幹活的時候就要干好工作,融入家庭,把人道的事情做好了,才有機會,有資格來談仙道的學問。
修道是一件異常艱苦的事情,要有充分的准備,越年青,身體條件越好,但是越是容易到處學到處看,時間也不容易把握。建議你先看丹經道卷,推薦你道學方面就看《道德經》、《清靜經》《心印經》《太上感應篇》《性命圭旨》。抱著這些多讀多看,久久必有收獲。
如果一個人確實有機緣,就能夠找到老師,無師道不成,識師辯師是一門大學問,沒有找到老師前,讀經是唯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