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風箏起源於什麼時期
風箏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內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容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
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
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1)哪個朝代風箏當做體育運動擴展閱讀:
從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
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
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B. 風箏起源於什麼時期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版」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權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參考:
http://ke..com/view/3357.htm?fr=ala0_1_1
C. 風箏在哪個朝代發明 是干什麼用的
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作用: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四是李鄴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1、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系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恰巧這系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2、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3、飛鳥說
從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 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 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第四種說法是:風箏由五代時期的李鄴發明的。所見文著有明代陳沂在《詢芻錄風箏》中這樣寫道: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
D. 風箏可能始於什麼朝代
風箏源於春秋時抄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
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E. 風箏什麼時候最鼎盛
宋代最鼎盛。抄
風箏,是在竹襲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們喜愛。
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傳到了歐洲。
F. 最早的風箏用與戰爭是在哪個朝代
最先將風箏用於戰爭的是中國漢代的韓信。他用綢絹製成巨型風箏,隨風發回出笛聲,漢軍高唱楚答歌,勾起楚軍士兵縷縷思鄉之情,終使項羽全軍覆滅。
詳見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8867/827437.html
G. 風箏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復1、東周春秋時期。
制2、簡介
風箏是由古代中國人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3、歷史演變
風箏,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們喜愛。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H. 風箏這一叫法源自哪個朝代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專聲如箏鳴,故名風箏屬。」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從五代(907-960)開始,在紙鳶上加哨子,其鳴如箏,故稱「風箏」。現在我們說的風箏其實是統稱,把那些沒有哨子的紙鳶,都叫作風箏了。
I. 中國的哪個朝代風箏被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體育運動(
在中國的哪個朝代風箏被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體育運動()
A宋代
B漢代
C元代
D唐代
答案:A 宋代
宋代,人們把放風箏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唐代(618-907)建立後,由於採取了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經濟生產等一系列措施,社會很快走向安定和繁榮,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經濟全面發展的時期。社會的安定、文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盛行。而節日的盛行促進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發展,作為一直被用於軍事上的紙鳶,隨著傳統節日清明的興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轉折,開始向民間娛樂型轉化。在唐代清明時節,朝野盛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條等風俗。兒童放紙鳶始在民間流行,唐代詩人唐採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游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
從五代(907-960)開始,在紙鳶上加哨子,其鳴如箏,故稱「風箏」。現在我們說的風箏其實是統稱,把那些沒有哨子的紙鳶,都叫作風箏了。
宋代(960-1279),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之所以成為發展階段,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經濟的繁榮和民間手工業的興起,二是宋代提倡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就為風箏的發展和進入節日的娛樂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一時期民間放風箏已是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也是文人墨士藝術創作中的一種題材。當時由於文人的參加,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J. 最早的風箏用於戰爭是在哪個朝代
漢代。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版製成木鳥,權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