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運動技能身體健康體育活動

運動技能身體健康體育活動

發布時間:2021-02-21 22:58:54

體育教案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裡健康,社會適應怎麼寫

圍繞大綱,注重教學內容,體現課堂互動,闡述亮點,明確方向

Ⅱ 論述體育運動對人體健康有哪些促進作用

你好:

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總文化的組成部分。體育既是教育的一環,又是生活的一環,是屬於人的社會生活條件,因此,它對人的身心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1、促進人腦清醒、思維敏捷

體育活動能促使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主導部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抑制加強,從而改善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分析綜合能力。

2、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臟功能

進行體育活動加速血液循環,以適應肌肉活動的需要,這樣就能從結構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統。經常從事運動,能使心臟產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縮有力,心搏徐緩,血容量增大,這就大大減輕了心臟的負擔,心率和血壓變化比一般人小,表現出心臟工作的「節省化」現象。

3、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現象,肺是呼吸系統的重要器官,具有氣體交換的功能,經常運動能使呼吸肌發達,呼吸慢而深,每次吸進氧氣較多,每分鍾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滿足機體需要。運動可使人體更多肺泡參與工作,使肺泡富有彈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

適當體育活動能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促進肌纖維變粗,肌肉組織有力,促進骨骼生長,骨密質增厚,提高抗彎、抗壓、抗折能力。

5、調節心理,使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從事體育活動,特別是從事那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能使人產生一種非常美妙的情感體驗,心情舒暢,精神愉快。由於運動的激勵還可以增強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運動還能調整人們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緒,如消除情緒的沮喪和消沉。

6、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從事體育運動能提高人體應變能力,使人善於應付各種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為經常鍛煉,大腦皮層對各種刺激的分析綜合能力強,感覺敏銳、視野開闊、判斷空間、時間和體位能力增強,因而能判斷准確,反應靈敏。同時由於經常在嚴寒和炎熱環境中運動,可以提高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增強身體對氣溫急劇變化的適應能力。

7、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經常運動可使白血球數量增加、活性增強,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充沛精力和旺盛生命力,延緩老化過程,健康長壽。

運動養生的意義

動物學家發現,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歲,一旦被俘獲,關進動物園,盡管生活條件比野外好得多,卻活不到80歲;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養在籠內過著「優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壽命才4~5年;野豬的壽命也比家豬長一倍。那麼,為什麼野生動物比家養動物壽命長呢?重要的一條是野生動物為了尋食、自衛、避敵、擺脫惡劣氣候的侵害,經常要東奔西跑,身體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體質變得越來越好,壽命自然比家養動物長了。同樣,人也是如此,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人,壽命就長。這說明一個道理:運動是健康長壽之本。其理論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1.動以養形

《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卧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說明運動能夠促進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醫家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人體運動主要圍繞肩、腰、髖、膝、踝等關節來進行,且每一處關節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經常運動,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強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經常從事體育鍛煉,還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

2.運動可增強脾胃功能

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說明運動有強健脾胃的功能,促進飲食的消化輸布。而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長壽。

3.運動可加強心臟功能

國外有個心臟病學研究所,曾對20~30歲的健康男子做過一個缺乏運動對身體影響的試驗。他們把試驗對象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規定試驗對象連續20個晝夜躺在床上,不準坐起、站立或在床上運動。對照組也連續20個晝夜躺在床上,但允許每天在床上設置的專門器械上鍛煉4次。當試驗進行了3~5天時,試驗組的人紛紛訴說背部肌肉酸痛、食慾不振,發生便秘;20個晝夜過後,肌肉開始萎縮,肌力極度衰退,不少人從床上一站起來就頭暈目眩,心跳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到危險程度,有的竟處於昏厥狀態,與試驗前對比,心臟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後,連上樓這樣簡單活動幾乎都無法完成。但對照組的情況全然不同,他們仍保持了試驗前的工作能力與機能水平。另據對哈佛大學17000名畢業生普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經常進行積極的運動,可使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減少35%

4.運動能增加肺的功能

經常鍛煉的人,胸圍呼吸差能達到9~16厘米,而很少鍛煉的人,胸圍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鍛煉的人,由於肺臟彈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運動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鍛煉的人每分鍾可減為8~12次,而一般人為12~16次,其好處在於能使呼吸肌有較多的休息時間。一般人由於呼吸淺,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運動員則可達600毫升。還有,經常運動鍛煉,又可增強衛外功能,適應氣候變化,從而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

5.運動能提高腎臟的功能

這是因為運動使新陳代謝旺盛,代謝廢物大部分通過腎臟排瀉活動,使腎機能得到很大鍛煉。中醫認為腎主骨,不少中老年人常見的骨質脫鈣、骨質增生、關節攣縮等疾病,也可通過經常的鍛煉,而得以預防。

6.運動使人精神愉快

體育運動可促使腦血循環,改善大腦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延緩中樞神經細胞的衰老過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輕松的運動,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收到放鬆鎮靜的效果,對神經官能症、情緒抑鬱、失眠、高血壓等,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正如美國醫生懷待所說:「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近年來神經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已經證明,肌肉緊張與人的情緒狀態有密切關系。不愉快的情緒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內臟肌肉綳緊的現象同時產生,而體育運動,能使肌肉在一張一弛的條件下逐漸放鬆,有利於解除肌肉的緊張狀態,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
一、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
要進行科學的鍛煉身體,首先就必須了解人體的發展過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
人是自然界最復雜的有機體。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類在勞動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勞動對人體發展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就產生了體育,希望用體育鍛煉的方式來使人體得到全面發展,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從人體的特點來看,人的有機體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例如,物質的同化與異化,神經的興奮與抑制,肌肉的收縮與舒展,血液的阻力與推力,呼氣與吸氣,體熱的產生與散發,細胞的增生與死亡等,都表現出人體對立與統一的法則。
生命必須依賴蛋白質而存在,並與其周圍的外部自然界不斷的新陳代謝。一旦新陳代謝停止了,人的生命也隨之而停止。因為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使體內積累生活物質和能量,而異化作用,則消耗體內的生活物質和能量。新陳代謝的同化和異化作用,是相互依存不斷進行的,而體育運動有利於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因此,生命在於有節律的運動就是這個道理。
人的一生是由弱小到強盛,由強盛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的自然規律發展的過程。因此,現在我們學習和了解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就在於更好地通過體育鍛煉來達到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二節體育鍛煉對人體發展的作用
一、體育鍛煉能使人頭腦發達,思維敏捷
人的重要生理活動,主要是通過反射的方式進行的。反射可分為條件與非條件反射兩類。非條件反射是遺傳的,其中樞在大腦皮層下部。條件反射是通過後天學習訓練建立起的反射活動的高級形式,其中樞主要在大腦皮層。而體育活動中的各種技術動作和變化莫測的戰術配合,是通過感受器不斷地對大腦皮層進行復合性的強化刺激,產生刺激效應,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更加加深、更加集中。例如打乒乓球時,在接發球的一瞬間,大腦皮層所進行的分析與綜合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如對方發球的姿勢、擊球部位、聲音、球的方向、弧度、旋轉和落台地點相繼出現,所有的刺激,由相應的感受器接受後並傳入大腦皮層,引起皮層不同的細胞活動,依靠暫時的神經聯系,把所有的這些活動聯成一個整體,接球者對發過來的球得到一個綜合的概念:是好球還是壞球,是怎樣旋轉的球,用什麼方法把球擊過去等。再如競技體操運動時的肌肉收縮性質,有動力性成分,也有靜力性成分。既要建立各對抗肌中樞之間興奮和抑制交替活動的動力定型;又要建立它們之間處於同一神經過程的動力定型,且按動作技能組合安排的需要,神經過程的高低強弱與接替,均需按規定節奏進行。因此大腦皮層與大腦皮層下運動中樞可因訓練而形成的全新的協調關系,有時需加強或保持低級中樞的交互抑制,有時又需要改造它們。由此可知,體育鍛煉是機體的每一種非條件反射都可能與各種各種各樣的外界刺激結合起來而建立起相應的條件反射,從而使人的頭腦發達、思維敏捷,達到提神健腦之功能。
二、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臟功能
在體育活動時,由於體內能量物質消耗的增強和代謝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須加快血液的流通量,及時滿足機體各部能源的供應和代謝物的排泄。如在激烈運動時,運動員每搏輸出量要從安靜時的100ml激增到180ml,每分鍾向全身輸送血液可高達35000ml。這就促進了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同時也提高了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數量,降低和限制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存積。由於血液循環的加快,血液需求量的激增從而又促使心臟從形態、機能和功能上產生良好的適應。如心臟運動性肥大,使心臟面積比一般人大10%以上;心肌發達,收縮力強,一般人每搏只能輸出血液113ml,而優秀運動員每搏輸出量可高達200ml;心容量大,心力貯備高,據測試一般人約為765~785ml,而運動員可達1015~1027ml;竇性心率徐緩,一般人約為70~80次/min,經常從事體育鍛煉者約為50~60次/min,優秀運動員為36~40次/min。同時心臟的調節機能也大為提高,主要表現在:運動開始後,能迅速動員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以適應運動的需要;在進行激烈運動的過程中,可發揮心血管系統的最大潛力,充分動員心力貯備。運動結束後能很快地恢復到安靜水平。
三、改善呼吸功能
體育活動對於人體的呼吸系統影響甚大。體內的一切活動需要能量,而這些能量都來源於體內營養物質的氧化。及時排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空氣,藉助於不停地呼吸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呼吸肌增強,肺增氣量提高,每分鍾可達80~100l或更多,長跑者為180~200l;肺活量增大,一般的男子為3000~3500ml,女子為2500~3000ml,而鍛煉者為4000~5000ml;氧利用率提高,如正常人在安靜時利用率為25%,在較劇烈運動時可達65%,比安靜時提高26倍。在劇烈運動時,足部血流量增加3倍,而氧利用率也提高3倍以上。因此,毛細血管與細胞間的氧分壓增加更多,而氧氣供應率可以比安靜時高出9倍以上,氧利用率可接近100%;安靜時每分鍾呼吸次數減少,一般人約18次。而鍛煉有素者只有12次左右。以上這些都充分證明體育鍛煉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有氧工作能力,充分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
四、促進骨骼、肌肉結實有力
體育鍛煉能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提高運動器官的機能,使管狀骨變粗,骨密質加厚,骨小梁排列密集,骨結節粗隆增大等。如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人,骨密質可增厚15~8mm。所有這些變化均賦於骨骼堅固密實,抗壓性強等特性。體育鍛煉時,由於肌肉工作加強,血液工作增加,使原有的肌肉纖維增粗,肌肉塊增大,通過鍛煉,臂圍、腿圍等,男子中增長4cm以上,女子可增長06cm以上,肌肉的重量可占體重的50%以上,而不鍛煉者這種比率只佔35%~40%。因此,體育鍛煉能使肌肉更加結實有力,並具有高度的興奮性和靈活性。
一、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身體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身體健全,感情斯正」。列寧也曾說過「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全的身體」。這些精闢的論述都充分說明體質強壯、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對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緒、心理狀態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反之,就會有如我國古代醫書《內經》所說的「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不良情緒而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
從體育鍛煉的內涵來說,它不僅能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也是一種高尚的文化娛樂活動。它既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又能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樂趣和享受,故具有煉意志、調感情之功效。
體育鍛煉多屬室外運動,故它能把人們帶進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在那陽光燦爛、空氣新鮮的環境下進行鍛煉,充分享受大自然賦予人們的無窮樂趣。這一切更使人們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總之,體育鍛煉對人體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只有按照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堅持不懈地去進行科學鍛煉,方能達到上述之目的。
第四章體質與健康
第一節體質與健康的概念
人們需要體育,是因為體育能增強體質、充實生活,有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要實現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全面了解體質與健康的概念,體質與健康的評價指標以及影響體質與健康的各種因素等。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合理地制定體質與健康的評價指標體系,合理運用各種因素的影響,以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目的。
一、體質的概念
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它是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身體素質、適應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不斷發展的、相對穩定的特徵。
體質是人的生命活動、勞動工作能力、運動能力的物質基礎。1982年8月、我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會劃定的體質范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形態和結構的發育發達水平。即體格、體型、身體姿態、營養狀況和身體組成成份。
(2)生理功能水平。即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和各器官、系統的效能。例如,脈搏、血壓、肺活量等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指標。
(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4)心理發育發展水平。即人體感知能力、智力、個性、意志等。
(5)適應能力。即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應急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體質是人的生命活動和勞動能力的物質基礎,在其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表現出從最佳功能狀態到嚴重疾病和功能障礙等各種不同階段的體質水平。總之,體質是指精神狀態、身體發育、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以及能適應各種復雜自然環境的能力等方面的一個綜合概念。因此,一個體質好的人,應當表現為精神振奮、朝氣蓬勃、鬥志旺盛、精力充沛、體魄健全、筋骨強壯、對疾病和各種自然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和適應力,並能在勞動、工作中保持高效率,在最困難的條件下勝任工作。
一個人的體質好壞,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後天因素,而後天因素起著決定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測定和評價體質的實際水平時,必須注意體質的綜合性的特點,以及的多指標性質。
二、健康的概念
對健康的理解,一般人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其實這種對健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當今對健康的科學定義是指機體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動態平衡,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的完滿狀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就明確提出:「所謂健康不是單純地指身體無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的把肉體的、精神的和社會各方面的都包含在內,亦即是指一個完美的狀態。」1978年9月世界初級衛生保健會議上所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中,對健康的描述又重申:「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弱的匿跡,而且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完善狀態。」
第二節體質與健康的評價
一、體質的評價指標
體質測試的內容和方法很多,根據我國大學生的實際,主要測試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形態發育指標:
反映身體形態發育的基本指標主要有身高、體重、胸圍三項。通過這三項的測試,可以反映骨骼、肌肉的發育以及營養和呼吸功能狀況。
2.生理機能指標:
生理機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況,主要通過脈搏、血壓和肺活量等指標,反映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生長發育和機能的發展水平。
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指標
當前,我國大學生測定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時,主要選擇代錶速度素質和快速奔跑能力的60m跑,代表下肢、肩部和腰腹力量協調素質及跳躍能力的立定跳遠,代表上肢力量和攀登能力的引體向上或屈臂懸垂,代表女生腰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分鍾快速仰卧起坐,代表持久能力反映人體心肺功能的男生1000m跑和女生的800m跑,還有400m跑或50m×3往返跑,以及代表柔韌素質的站立體前屈等。
4.心理指標:
主要包括反應能力、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認知能力。
二、健康的評價指標:
要訂出一個一般的健康指標,就要考慮到不同的年齡、性別、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差異。一般說來,人體的健康指標是由身體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和社會的健康三方面因素構成。
1.身體健康:
衡量身體健康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疾病、無須治療;
(2)身體的發育正常;
(3)有良好的生活節律,食慾、睡眠好;
(4)體態、臉色好,有精神;
(5)能很好的進行日常活動、消除疲勞快。2.精神的健康
這包括一個人的行為思想與其基本價值觀仿相一致,覺得生活充實有意義,對美和善的嚮往,能精力充沛地履行各種職能,完成各種任務,而且能從中發現並享受樂趣,感到自身的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謝謝!!

Ⅲ 運動對於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意義

生命在於運動

人們的生活普遍好了,身體卻越來越多毛病,有一點就是對身體鍛煉的忽視的原因。要使身體鍛煉的效果更好,就要遵循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要求。進行鍛煉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全面鍛煉

全面鍛煉身體是使身體均衡發展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礎,如果只單純憑興趣,覺得什麼項目好玩就練什麼,是不能收到全面效果的。體育教學的內容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懸垂、支撐以及技巧、支撐跳躍和球類、游戲等許多項目,安排這么豐富的鍛煉內容,目的就是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

要經常鍛煉

體育鍛煉的效果還取決於是否經常的參加活動。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不經常鍛煉,運動技能就會消退,身體機能就會下降,因而不能保證健康水平。

要循序漸進

進行體育鍛煉或者學習體育的技術,要從易到難,逐步提高。鍛煉過程中,運動負荷要從小到大,使身體逐漸適應。

要注意安全

運動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運動後要做整理活動。要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考慮周圍環境(包括場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保健,自我身體檢查方法:

1.睡眠:經常運動的人,會很快人睡,睡得熟,很少做夢,起床後精神飽滿。如出現失眠、屢醒、多夢、起床後精神不好等現象,如無其他病因,就應檢查鍛煉的方法和運動負荷是否合適。

2.食慾:經常運動的人食慾良好。有時因運動負荷過大或大量出汗,過多失去水分和鹽會使食慾減退。最好在運動後半小時左右進食,使身體恢復到安靜狀態,就會有良好的食慾。

3.體重:鍛煉初期,由於新陳代謝加強,體內脂肪和水分消耗較多,體重可能減輕一些。過一段時期以後,由於肌肉質量和體積的變化,體重就會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應逐漸增加,一般正常情況下,每次鍛煉後,體重或多或少都有所減輕,經過休息即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大家可以通過測定運動前後的體重並加以比較,以觀察運動對身體的影響。
===================================================================

鍛煉身體是為了增強體質,要想取得預期的鍛煉效果,必須遵循科學鍛煉的方法.
(一)全面鍛煉,突出重點

體育鍛煉的內容豐富,項目繁多,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不完全一樣.如:舉重,球類,短跑,體操等.
方法:
1,因地制宜:力量(器械 俯卧撐 引體向上)耐力(長跑 跳繩 原地定時跑)
2,因時制宜:冬練長跑,夏練游泳.
(二)從實際出發,逐步提高
正確的鍛煉方法:動作由簡單到復雜,運動量由小到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極易造成運動損傷.
(三)堅持經常,持之以恆
堅持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還能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神經系統,心肺功能,肌肉和關節的力量就不能逐步提高,原先鍛煉取得的成績也不能保持,也就不能取得預期的鍛煉效果.
(四)注意安全,加強自我監督
自我監督的內容:
鍛煉前中後的感覺,食慾,睡眠,心率和體重的變化情況.
檢查場地器材
重視准備活動和放鬆活動.
====================================================================
運動對身體確有很多益處,男女老幼都可參加。但怎樣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量,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各人鍛煉的要求不同,目的不一,如運動員要求提高運動成績,為國爭光;多數人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也有不少人是為了減肥、健美,以保持青春的活力。目的不同,鍛煉的方式、方法自然也有所區別。這里僅從全民健身的角度,談談以鍛煉身體為主或以減肥、健美為目的的運動者,應當如何選擇跑步的運動量。

運動生物化學研究發現:在跑步開始的5分鍾內,心臟為了適應機體的運動而進行調整,心跳顯著增快,心臟泵血加劇,但其程度是不均勻的,被稱為「心臟適應期」。跑步持續5分鍾後,心臟已經適應,心搏有力,泵血均勻,並隨時根據運動量的大小作出相應的調整。

在跑步20分鍾以內,提供運動能量的主要是體內貯存的糖原,特別是肌糖原和肝糖原,因為糖在有氧條件下能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跑步20分鍾以後,糖原大部分被耗盡,供能的主要來源轉變為體內的脂肪。脂肪被動用時先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直接氧化供能,而脂肪酸則變為乙醯輔酶A,再經過代謝,一部分轉變為糖以提供能量。由於脂肪供能需氧量多,因而在跑步強度達到缺氧程度時,就不能靠氧化脂肪來提供能量。

由此可知,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跑步,時間不應少於5分鍾,否則對心肺功能的提高無助益。超過5分鍾的跑步,持續的時間越長,心肺功能的鍛煉也就越好。至於跑步的速度是次要的,可按照自己的體力來調整。

以減肥健美為目的的跑步,時間不應少於20分鍾,速度要慢些,以保持均勻呼吸。20分鍾的慢速長跑不但能大量耗盡體內的糖原,而且要動用體內的脂肪。且由於慢速長跑不很劇烈,不會使機體過分缺氧,故有助於脂肪的消耗,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長跑的第1個月里,因食慾增加體重會稍有上升,但第2個月體重就會很快下降了。若停止跑步運動,應逐日遞減運動量和運動時間,以免引起「反跳性肥胖」。

====================================================================
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

教學目的

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科學鍛煉的重要意義,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學會鍛煉中的自我監督檢查,提高鍛煉身體的實效性。

教學要點

1.科學鍛煉身體的意義。

2.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

3.鍛煉中的自我監督檢查。

初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講究科學,只有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才能獲得預期的鍛煉效果。為了更好地鍛煉,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初中學生在鍛煉身體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全面鍛煉,注意實效

鍛煉身體的項目繁多,怎樣選擇呢?

我們鍛煉身體的目的,是為了把身體練得結實健壯,現在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從小打下身體基礎,將來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和保衛祖國服務。所以在選擇鍛煉項目時,應從這個目的出發,不能單憑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因而全面鍛煉。例如把跑、跳、投擲、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動能力項目作為鍛煉主要項目,還要根據性別、年齡、季節、環境來確定項目。

初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時期,對身體各部位的器官系統進行全面的身體鍛煉,對於促進正常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全面、均衡地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要注意思想品德和意志的鍛煉,並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以達到增加體質的實效。

是以全面鍛煉身體為主,還是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主?對普通中學生來說,還是應抓好全面身體訓練,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打好身體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二)堅持經常,持之以恆

初中學生要鍛煉身體,鍛煉意志,就必須堅持經常,持之以恆。那種「三天打雨,兩天曬網」或「一暴十寒」的做法是不會有任何成效的。無論學習或者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還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作為基本的身體器官系統的機能,各項身體素質發展,都需要堅持經常鍛煉。

現在,有些同學高興的時候鍛煉積極,碰到心情不好就不想活動,有興趣就練,沒有興趣就不參加,這都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鍛煉需要有毅力,要具有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逐步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使體育鍛煉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鍛煉身體要遵守循序漸時的原則,要防止和克服蠻干或急躁情緒。

運動負荷,是指體育鍛煉時身體的生理負荷量,它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體育鍛煉之所以能夠增強體質,是由於具有一定運動負荷的刺激作用,使機體產生相應的變化。如運動負荷過小,不可能促進機體發生變化,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如運動負荷過大,超過了機體能承受的范圍,就會引起不良的反應,出現血壓降低,脈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惡心、睡眠不好、食慾不振、長期不能消除疲勞等現象。

怎樣才能使運動負荷比較合適呢?一般來說,每次體育鍛煉以後感到有些累,但沒有上述不良反應,通過休息恢復較快,這樣地運動負荷基本是合適的。

(四)遵循鍛煉規律,做好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每次參加體育鍛煉前,要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相應活動一下身體各部位,這叫准備活動。人體各器官的機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備活動是使人體從相對安靜狀態到活動狀態,就是使人體的「後勤部*』(血液循環、呼吸等器官)動員起來,發揮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體育運動之後,要做好整理活動,特別是做放鬆動作和調整呼吸的動作(如深呼吸),能幫助補償身體所欠的氧債,使呼吸和血液循環暢通,氧和養料供應充分,這樣代射產物消除也快,並有利於消除疲勞,使機體逐漸過渡到相對的安靜狀態。

(五)加強體育保健,學會自我身體檢查

自我身體檢查就是用生理衛生和醫學知識對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檢查和觀察的一種方法。下面介紹幾種簡單的方法,供同學們在實踐中應用。

1.自我感覺:在正常情況下,每次鍛煉前應該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對鍛煉有興趣,鍛煉後能很快消除疲勞。如果在鍛煉前感到體力不佳,精神不振,缺乏鍛煉的願望,鍛煉時容易疲勞和出汗,有頭暈等感覺,鍛煉後長時間不能恢復等,就應及時調整運動負荷。

2.睡眠:經常運動的人,會很快人睡,睡得熟,很少做夢,起床後精神飽滿。如出現失眠、屢醒、多夢、起床後精神不好等現象,如無其他病因,就應檢查鍛煉的方法和運動負荷是否合適。

3.食慾:經常運動的人食慾良好。有時因運動負荷過大或大量出汗,過多失去水分和鹽會使食慾減退。最好在運動後半小時左右進食,使身體恢復到安靜狀態,就會有良好的食慾。

4.體重:鍛煉初期,由於新陳代謝加強,體內脂肪和水分消耗較多,體重可能減輕一些。過一段時期以後,由於肌肉質量和體積的變化,體重就會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應逐漸增加,一般正常情況下,每次鍛煉後,體重或多或少都有所減輕,經過休息即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大家可以通過測定運動前後的體重並加以比較,以觀察運動對身體的影響。

5.脈搏:運動員通常每分鍾脈搏50-60次左右,甚至更少,初中學生每分鍾脈搏70-80次左右,脈搏減少說明訓練水平有所提高。鍛煉期間,如出現鍛煉後安靜時脈搏加快的趨勢,說明疲勞逐漸積累,應注意減少活動量。

除此之外,進行體育鍛煉時還要注意安全,經常檢查場地器材,加強自我保護,遵守運動衛生的要求,這樣才能避免運動損傷,獲得良好的效果。

教學建議

1.在講授科學鍛煉身體的同時,要把這部分內容展開,從講解鍛煉身體的意義人手,逐漸引申到科學地鍛煉身體。

2.在講鍛煉原則時,要把鍛煉時應該遵循的原則講透,把堅持這些原則的意義講清楚,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在講授自我身體檢查方法時,可結合實踐進行,如教會學生測試脈搏的部位、方法,這在課堂上就能邊講解、邊示範、邊實踐;做到理論結合實際。應鼓勵學生加強自我監督。

4.脈搏:運動員通常每分鍾脈搏50-60次左右,甚至更少,初中學生每分鍾脈搏70-80次左右,脈搏減少說明訓練水平有所提高。鍛煉期間,如出現鍛煉後安靜時脈搏加快的趨勢,說明疲勞逐漸積累,應注意減少活動量。

(1)進行體育鍛煉應遵循的原則。
(2)了解漸進性原則。
(3)了解反復性原則。
(4)了解全面性原則。
(5)了解意識性原則。
(6)了解個別性原則。
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就是指科學地鍛煉身體必須遵循的規矩。
鍛煉身體是為了增進健康,全面發展身體,以求增強體質。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其本質在於有效地去發展身體,增強人的體質,離開了這一點,就談不上什麼原則。根據這一點,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有漸進性原則、反復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意識性原則及個別性原則。
漸進性原則:進就是前進、發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變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劇的變化。漸進性原則是根據體質增強的規律對應用各種體育手段去鍛煉身體的過程所確定的規矩。科學鍛煉身體過程中,最本質的是運動負荷的問題,漸進不是說天天地,每次地平均增大負荷量,而是按照人體對運動的適應性變化,根據超量負荷的要求,有計劃地增大運動負荷。一定的運動負荷量,對身體作用一定次數和時間之後,才能引起身體的適應,然後再逐步增大運動負荷,使身體產生新水平的適應,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標。漸進性原則就是按照這個適應性變化,有階段地調整運動負荷的鍛煉方法。
反復性原則:反復是一次次重復的意思。反復性原則是指運用各種手段鍛煉身體的過程,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的特性。經驗告訴我們,在鍛煉身體中,只練習幾次對人的作用不大,只有多次練習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身體產生良好的作用,而反復次數過多,也會對人體帶來副作用。因此,反復是有規律、有限制的重復,是鍛煉身體的又一個規矩。反復中要遵循哪些要求呢?首先是運動和間歇相結合,既要有充分的運動,又要有適當的休息。這並不是說,一次運動後必須有充分的休息,而是可以在幾次或幾天運動沒得到充分休息時,給以更加充分的連續休息。其次是在周間、月間、年間、數年間都要連續不斷地進行體育鍛煉。中學階段應每日參加體育鍛煉,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全面性原則: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要想增強體質,就必須使構成人體的各局部都得到鍛煉和發展。具體說就是要使身體各部分(如頭頸部、軀幹部、四肢)、各器官系統(如心血管、肺、神經、胃腸等)功能、身體各種素質以及人體各種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發展。有些人認為全面性只是指大肌肉群的活動,這是片面的看法。體質的強弱是涉及構成人體各有關局部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會危及生命的小局部不健全,也會對整體帶來不良影響。例如,牙齒壞一個並不危及生命,但它卻會給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古人健身就有「熨面扣齒」之法。青少年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更需注意對身體的全面鍛煉,且不可單憑興趣去參加某一種活動而放棄全面性原則。
意識性原則:意識性原則是指要有意識地從增強體質出發去進行鍛煉,而不是盲目地或無目的的亂練一氣。人的活動除了有機體的自律活動和反射活動之外,所有的隨意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意識。盲目性不是無意識,而是意識不清、意識程度浮淺、意識的指向性錯誤。增強體質的意識與競技比賽意識有極大區別,在科學鍛煉身體的過程中,要把意識指向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目標,而不能指向單純提高運動競賽成績和奪標上。有些青少年把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指向比賽、指向娛樂,而把增強體質看作是練習過程中自然可達到的結果,這就收不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效益。所以,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每一個人都要增強和樹立起正確地意識性。
個別性原則:個別性原則是指在鍛煉過程中,要根據個人的特點去安排鍛煉的方法、內容和運動負荷。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針對這個特點去鍛煉才能收效,所以,這個原則就是要求按個人特點選擇手段和運用方法的一條規矩。要貫徹這一原則,需要對自身有一個了解,這就需要對身體的形態、機能、素質和運動能力等進行測量和評價(這些已在其他提示中介紹),在取得一定數據的基礎上,作出自己應該選擇的鍛煉方法。例如,一個學生心肺功能較差,跑的能力不強,他就可以針對自身的弱點,在鍛煉中增強這方面的內容。當前國內外提倡在鍛煉中實行「運動處方」的方法,正是這一原則的重要性被人們重視的反映。
------------------------------------------------------------------

Ⅳ 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好處

生命在於運動,所以科學的運動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那麼其實運動到底能給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好處,隨著年齡的增加本身的代謝功能的下降、運動能力的下降,以及生活質量都會伴隨這樣的功能性的下降。但是如果能夠堅持運動,它可以幫助我們維持一個良好的一個身體素質,包括老年人肢體的靈活性、耐力等。那看看運動到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
首先很多誘發心血管、心腦血管疾病的這樣危險因素,比方高血壓、肥胖、高血脂、血糖等,如果我們有一個正常規律的運動,那麼都可以減少這些危險因素的發生的情況。
那麼第二個方面也就是可以降低很多疾病,特別是由於年齡帶來的一些並發症,比方骨質疏鬆、糖尿病,由於很多人其實是這個免疫力、抵抗力功能下降,可能會誘發很多癌症等這方面的一些問題。
第三個就是會提高一個運動耐量,也就是很多人會覺得天天不動也覺得很累,動一動就覺得氣短,那麼這正是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下降的一種表現,通過正常、合理的、規律性的運動以後,就可以減輕疲勞和氣短的情況。
第四點減肥,很多疾病其實都是和肥胖有關的,而且現代人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勞動特別是體力勞動大部分人確實缺乏的,所以在吃得好又運動少的情況下很容易肥胖。特別是內臟脂肪的增加,所以通過運動減肥以後就可以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另外還有就是提高身體一個平衡的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老年人抗摔倒的一個風險等。還有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睡眠,睡眠功能改善了,會減少很多心血管系統的問題,包括代謝系統的問題、免疫系統的問題等。
那麼還有就是一些慢性疼痛的問題,這個活動以後可以使全身的循環得到一個改善,那麼全身的循環得到改善以後,就可以解決我們很多慢性的疼痛、酸痛,以及由於循環不暢帶來的問題。
還有就是可以減少一些壓力感、焦慮的情緒、抑鬱的情緒等。所以運動可以在這個方面增加我們的自信心,增加幸福指數,從而通過這一系列改善以後,就可以使生活質量能夠大大的提高。

Ⅳ 體育運動技能包括哪些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大中小學運動技能等級標准實證研究》是一套涵蓋大中小學的體育運動技能等級標准體系,包括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田徑、游泳、健美操、武術、藝術體操、跆拳道、體操、啦啦操、定向越野、冰壺、旱雪、氣排球等18個項目。

1、藝術體操

又稱韻律體操。女子項目。起源於歐洲。19世紀末出現有音樂伴奏的各種身體動作練習。19世紀於歐洲開始出現,70年代中國才引進這一個項目。「RG」是「Rhythmic Gymnastics」的縮寫。中國與俄羅斯的叫法是「藝術體操」,在日本叫「新體操」,而在香港和台灣叫「韻律體操」。

藝術體操個人比賽要求:音樂時間為1分15秒至1分30秒。每套動作的技術價值由10個最高價值的難度來決定的。在運動員所完成的10個最高價值難度中,至少有5個難度動作是屬於各項器械所要求的規定身體動作組,並且要與器械特有的技術動作緊密結合。

Ⅵ 有哪些健康的體育運動

自行車 跑步 跳繩 羽毛球.....,so many!!!

閱讀全文

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體育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