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聽說游戲活動看誰說得對 創設游戲情境和游戲規則
整個活動過程都是以游戲貫穿的,一開始我創設情境導入「圖形王國」,引導幼兒說說哪些是我們學過的圖形,生活中又有什麼東西與這些圖形相似,孩子們發言積極,大膽地回答老師所提的問題。
2. 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利用情境創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幼兒是發展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幼兒期是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體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運動,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安排中,也將體育活動放在首要位置,可見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成為他一切活動的基礎。通過平時觀察,我們發現:很多孩子在戶外自由活動時沒有目的、缺乏獨立性、創造性,活動過程中缺乏主體性。那麼如何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呢? 一、為幼兒創設一種良好的游戲氛圍,使幼兒能夠有興趣地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1、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在很多的游戲項目中,由於比賽使個別幼兒產生膽怯心裡,不願參與集體活動,因此我們就要想一些辦法幫幼兒樹立自信心。如薛超小朋友身材瘦小,運動能力中跑、跳相對較差,我們讓他給同伴表演鑽爬,充分發揮他的個小靈活的優勢,使他了解了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在游戲中,我們給小朋友配對分組,把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小朋友分開,然後採用集體游戲的方法讓實力平均的幼兒進行比賽,通過強帶弱的方式,充分調動每位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3、提供不同的材料器械讓幼兒選擇,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成功。如我們給幼兒准備大小不一的球,自製各種高蹺、沙包、呼啦圈,跳繩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尋找適合自己玩耍的器械。再如玩「打敵人」游戲時,為了使所有幼兒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們將原來寬5米的平行線改為扇形線,提供給幼兒的沙包也有輕有重,讓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沙包與位置進行游戲,這樣就可以使每位幼兒的活動能力都得到發展。 4、組織體育活動時,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的活動,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我們在進行走、跑、跳、鑽、爬的綜合訓練時,就設計成「尋找寶藏」的游戲,把各種動作編排在一個情節之中。這樣一來,幼兒活動興趣盎然,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之中。 二、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 與成人相比,幼兒參與活動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凡是能夠讓幼兒自己選擇、計劃、准備或作出決定的,都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 1、參與活動計劃的制定。在制定活動計劃時,教師應鼓勵幼兒說出或用手勢、動作等方式來表示他們的意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明確的意向,學會確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輕易幫助他們選擇。如在自選體育活動區域時,我們可以說:「你准備干什麼?」「你已找到沙包,這是不是今天准備玩的東西?」「看來你是不是想玩球,你准備怎麼玩?」這一過程給教師和幼兒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使幼兒明確自己的計劃並開始執行計劃,教師也知道自己隨後觀察的內容,以便幫助、指導幼兒。 2、參與活動的准備。我們把一些頭飾改為胸飾,簡單的圖案讓幼兒自己繪制,較難的圖案由老師繪制,請幼兒塗色。活動器械也由幼兒與老師、幼兒共同製作、准備,這樣一來幼兒就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 3、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如中班幼兒玩「小小解放軍」游戲前,教師在提供沙包後,提出問題:「小小解放軍」訓練時爬過草地,跳過小河,我們用什麼當草地、什麼當小河呢?幼兒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想出用墊子當草地,用兩根繩子系在小凳子上成平行兩條線當小河。幼兒在參與游戲環境布置中,思維活躍,想像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發展。 4、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幼兒需要有自己參與設計活動的機會,於是在活動中,我們一改以往示範講解、然後讓幼兒模仿學習的模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如學習助跑、跨跑時,我們先設定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用硬紙板做成的「小河」進行跨跳練習,然後老師提出問題「最寬的小河應該怎樣過」。讓幼兒去嘗試發現助跑跨跳的方法,再請幾位跨跳能力較好的幼兒給大家示範,由老師講解,再引導幼兒練習。這樣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都學會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取得成功後,幼兒一個個面露成功的喜悅。在嘗試活動中,幼兒或是組織者、領導者,或是追隨者、探索者,也就由被動模仿變為了主動參與活動。這樣他們既獲取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又從親自體驗中逐步認識、肯定了自我。 5、參與活動後的整理工作。在活動時間結束時,鼓勵幼兒參與整理活動場地。 6、參與活動的評價。通過參與活動的評價,幼兒能看到他們所制定的計劃與活動之間的聯系,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認識。 總之,體育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自己和認知世界的機會,幼兒開始把自己看成有思想和有行動能力的人。作為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思想、願望和能力,只有在一個能得到承認、支持和獲得自主活動機會的環境中,幼兒才能富有情感地、熱切地、創造性地從事各種活動。更為可貴的是,這種具有參與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主體精神將擴展到教育的其他領域,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 如何創設語言情景,提升小班運動趣味性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專的興趣和屬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情景性體育游戲——是指幼兒在有情景的環境創設下開展的運動性游戲。具有靈活的、可調控的特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和心理特點。通過形象生動的角色、生動有趣的情節設計及惟妙惟俏的環境輔助,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去尋找適合孩子的東西,更大限度的提升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4. 幼兒園室內運動創設哪些情境
()環境與教育目標致原則
幼兒園環境幼兒園課程部分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致過去有幼兒班級雖也重視環境創設大程度上只追求美觀布置環境或者只盲目地提供材料對環境教育性考慮少要注重環境教育目標服務應該考慮兩點:
1.環境創設要有利於教育目標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環境創設時對幼兒體、智、德、美四育能重此輕彼若教師僅僅注重幼兒認知活動設置讀寫算等區域而缺少幼兒健康、社會、審美教育等環境創設發展幼兒社會性環境時只提供幼兒社會認知環境而對幼兒社會情感、社會行發展環境考慮少等等都利於幼兒全面發展
2.依據幼兒園教育目標對環境設置作系統規劃
(二)適宜性原則
幼兒正處身體、智力迅速發展及性形成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幼兒天性好奇有強烈探索願望教師應幼兒創設問題情境使幼兒能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思維水平和動手能力;幼兒知識經驗少需要學習感性知識需要感知雨應給幼兒准備雨傘或雨衣、雨靴下雨時幼兒雨散步;需要感知春天應組織觀察活動讓幼兒觀察春天動物、植物、人們生活、生產方式變化;幼兒需要閱讀應提供各種各樣圖書開闊們眼界處於同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表現出同年齡特徵即使同年齡階段幼兒佐興趣、能力、學習方式方面都存大差異環境創設應適應幼兒種差異:小班幼兒喜歡玩平行游戲(即幼兒各玩各彼此玩游戲相同)提供玩具應該同品種數量多點大班象徵性游戲水平較高提供玩具材料物多用;幼兒小肌肉動作發展較差提供些穿珠、拼插、剪貼等方面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有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差司提供腳踏車、攀登架等讓幼兒進行練習
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還會隨著其年齡增長而發展變化因此環境創設次完成設計→實施→修正→再實施→再修正螺旋式發展過程
(三)幼兒參與原則
環境創設過程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過程教育者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意識認識幼兒園環境教育性僅蘊含於環境之而且蘊含於環境創設過程往幼兒園環境創設常常較多地由教師包辦即使有幼兒參與也僅限於幼兒作品拿來作環境點綴;學期初教師經常了布置環境加班加點而旦環境布置好了認大功告成學期難得更換次因而環境對於幼兒沒有持久吸引力教師應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融入課程便對幼兒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位教師組織幼兒談活動起初主題環保問題——亂扔垃圾問題來談延伸計劃外新題——申奧孩子們對題感興趣教師意識題教育價值於引導幼兒討論決定牆壁上主題牆並制訂了計劃孩子們請爸爸媽媽找相關資料標志、田徑場、環形跑道、看台等畫出了各種表情形態觀眾和運動員並進行了設計評比活動通過幼兒集體構思、游戲、調查、和家長參與等過程使教師由單純知識傳授者變成了觀察者、傾聽者、合作者、決策者幼兒由單純傾聽者變成了計劃者、參與者充分認識了自己能力意識了自己環境主人人人出謀劃策人人都來承擔自己份責任真正展示和發展了任務意識、有目學習知識和技能能力及分工合作、討論、決策能力和發現、解決問題能力
(四)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指創設幼兒園環境僅要考慮幼兒園內環境要素同時也要重視園外環境各要素兩者有機結合協同致地對幼兒施加影響
利用開放教育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教育者應該樹立大教育觀因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信息量給幼兒說全方位幼兒成長受多方面影響因此幼兒園能關起門來辦教育脫離幼兒園園外環境進行園內封閉式教育成效有限幼兒園要求幼兒學習基本生活自理技能有家長卻常常忘記了教育任務幼兒家自己穿鞋襪家長認孩子穿得慢耽誤大人時間於包辦代替幫幼兒穿上孩子願意自己做說幼兒園也自己做家長卻說:幼兒園有幼兒園套家裡句把幼兒園好教育影響抵消了面對外界環境復雜影響幼兒園應採取積極態度主動與外界結合讓家庭、社區成員更進步了解幼兒和幼兒園使幼兒園教育獲得家庭、社區支持和配合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同時也促使家長和社區成員從教師里學習教育知識和技能改善自身教育觀念和行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般做法:方面選擇、利用外界環境有價值因素教育幼兒另方面要控制與削弱消極因素對幼兒影響當每園、每位教師也有自己獨特做法重要要把與家庭、社區結合活動納入幼兒園教育過程之方面例子多;請交警來園模擬操作給幼兒介紹交通安全知識;讓家長盤反映幼兒天典型生活錄像;帶領幼兒參觀附近場(街)等等更重要要摸索出整套策略和做法幼兒園、家庭、社區之間形成、穩定合作關系
(五)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幼兒園自身經濟條件勤儉辦園因地制宜辦園
我國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由於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水平仍相對較落所有幼兒園都應當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勤儉辦教育給幼兒提供物質條件時應物質條件對幼兒發展功能大小和經濟實用性依據:圖書架主要放置圖書供幼兒閱讀取幾根木條做成放書許多小格釘牆上幼兒易拿易放又佔地方牆邊再放幾把小椅子幼兒看書也方便樣做節錢省料實用何樂而呢此外根據本園需要地取材物多用也能夠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5. 如何開展小班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
1.活動場地小型舒適 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群發育不太完善,易摔跟頭,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在比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這樣,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擔心擦破皮、跌痛膝。集合時,只要招招手,輕輕喊「來來來,快到老師這兒來」,孩子們就會像小雀般跳到老師身旁。 2.活動內容輕松愉快 有一次,我和孩子做「老狼老狼幾點鍾」的游戲,我當大灰狼,為了裝得更像一些,我戴著頭飾,張大嘴巴,舉起「爪子」向「小兔」們撲去。猛地一轉身,抓住了身後的一隻「小兔」班上年齡最小的皓皓,並「惡狠狠」地說:「我要吃掉你。」小皓皓「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嘴裡一個勁地喊:「不要吃掉……不要吃掉我。」我忙摘下頭飾,換了笑臉,對嚇得緊閉雙眼的皓皓輕聲說:「我是李老師,不是大灰狼。」皓皓睜開眼,疑惑地望著我,一向乖巧的他竟猛地掙脫我的手,跑開了。這件事給我的教訓是深刻的,從那以後,盡量選擇或者創編一些輕松愉快的活動內容,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環境。 3.活動安排合理 小班幼兒易疲勞,注意力易轉移,針對這一特點,我常常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安排3-4個游戲,每個游戲的時間為6-7分鍾。如果把活動量大些的游戲比喻成一粒大珠子小珠子,整個活動就像串珠一樣:大珠子----小珠子----大珠子----小珠子。如「小兔找蘿卜」和「過小河」放在一起,「拖小豬」和「小孩小孩真愛玩」串在一起。這樣的安排保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另外,在時間安排上,我們遵循時間短、次數多的原則,一天安排上、下午兩次戶外活動。這樣,孩子活動時就比較專注、活動量也增加了。 4.活動規則簡明易行 幼兒在戶外活動比在室內活躍,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如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我常根據游戲情節增添簡易規則。如「開飛機」時,我用「飛機和飛機相撞會爆炸」加以約束,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顧自己玩得開心,應防止相撞。 在這樣豐富多彩的情景化的戶外游戲中,小班孩子們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有了增強,體質逐漸得到了提高,我們要以新課改為載體,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堅持情景化地組織孩子活動的同時,還須注意持之以恆,把主動性讓給孩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創新活動內容。
6. 如何 創設托班孩子情境運動環境
之所以提出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幼兒園戶外環境,是因為兒童的很多社會技巧和積極的、非正式的學習是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形成的。
為滿足兒童運動、游戲、挑戰、冒險、社會交往的需求,有必要對戶外活動場所進行合理的規劃。
當兒童不斷得到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能夠習得更多的技能技巧時,將會獲得一種勝任感和成功感。
的任務是支持和幫助兒童從原有的經驗和水平出發建構新的經驗。
一、戶外環境創設的基本步驟戶外環境創設的基本步驟包括理念定位、功能界定(確定目標)、形成文本方案、效果呈現(模擬)、正式施工、效度檢測(評價)六步。
理念定位決定了價值取向,設計者、施工者以及日後戶外環境的使用者,都應明白環境與課程的關系,成人需要為兒童做出哪些服務。
功能界定即「要做怎樣的環境」,「希望環境實現什麼教育目標」,如園內空間環境的分區,園內的設施是為了實現哪些發展目標。
形成文本方案,園方應該用詳盡的語言描述設計理念和思想,能夠使設計方從語言描述中獲取期望的信息,有助於設計方形成能夠實現教育理想的方案。
效果為幼兒園提供了一個模擬情境,可以利用這個模擬情境進行設想,並做出必要的、預控性的調整。
施工之後是效度檢測,這一步類似於課程評價。
戶外環境建設好之後,是為誰服務的。
為之服務的對象是否滿意。
效度檢測幫助認識所希望的教育理想、課程目標是否能夠實現。
二、環境理念與定位以十一建華實驗幼兒園為例,一起來它是怎樣完成具有挑戰性的戶外環境建設的。
園對於環境的定位是:教育是為了兒童的美好未來奠基,課程是實現教育的途徑,環境是課程的載體——環境是為兒童服務的,兒童才是環境的主人。
在此,特別強調環境是為了兒童。
常常看到很多園所的環境看起來很美好,但事實上環境的主人卻不是孩子,可能是園長,或是設計師。
戶外環境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空間場所,它對於兒童的影響,不再只是簡單地提供場所和設施,而是將環境視為課程,它應該是生態的、自然的、可選擇的、具有挑戰性的和創造性的活動場所,它在作為空間的同時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與意義。
理念定位決定著在後續各個環節中,是否所有人都能夠圍繞著這一價值導向行動。
如果園長、董事長、教育投資者不能提出明確的理念和價值定位,就不能期望團隊中的所有成員為著一個共同的願景服務。
有些幼兒園的環境看起來不夠和諧,缺乏整體感,就是因為理念定位不夠清晰、不夠明確,最後當其服務於教育環境中的兒童、教師和家長時,就不能凸顯園所文化,無法實現最初所設定的教育目標。
提到自然生態,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種樹。
的確,種樹很重要,園的樹木種類包括觀葉、觀花、觀干三類。
這些樹都非常具有觀賞價值,如銀杏、法桐、元寶楓、白蠟在一年中會呈現四種顏色,從淺綠色到深綠,再到發黃、變紅,成為落葉,而且樹葉的形狀不一,這樣製成標本,兒童就可以直觀地觀察它們的差異。
白蠟特別適合種植於幼兒園通道兩旁,它在秋天的時候會從黃色變為火紅。
塔松、雪松則可以讓幼兒園四季都有綠色。
柳樹、國槐茂盛的樹冠可以為兒童夏季的戶外活動提供充足的樹蔭。
迎春、金絲吊蝴蝶、玉蘭、紫藤、丁香、海棠和各種果樹以及一些灌木,都是可以觀賞花的樹。
由於這些植物花期不同,依據其特性種植在幼兒園的不同空間內,讓兒童感受到連續不斷的大自然信息。
草本類植物比較矮小,便於兒童在草叢中尋覓、觀察螞蟻、螞蚱等昆蟲。
由此可見,種樹並不僅僅是種樹而已,要思考的是種什麼樹,這一行為帶來的結果與課程有何關系。
與兒童的發展有何關系。
而非僅僅是滿足成人的觀賞需求。
當一棵樹能夠引發兒童的思考和探索,那這棵樹就是在為挑戰性的教育環境服務。
三、環境功能的界定環境功能界定主要指對環境進行整體規劃,分區域,確定目標。
園所戶外環境中較大的區域也可以相對地做一些小區域劃分。
教師在室內環境設計上一般都將教室劃分為七個或八個學習區,但很少有人思考戶外活動區的劃分。
事實上,兒童的學習是整體的,基於室內學習中區域活動的理念,同樣也可以對室外環境進行分區。
7. 如何創設良好的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
1、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
2、在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中要注重科學化與興趣化
3、要關注個體差異,做活動的引導者和孩子的游戲夥伴
4、啟發幼兒想出多種玩法
5、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6、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7、鼓勵和評價
總之,只要本園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特點並積極創設條件來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充分發揮戶外游戲活動相對、自主、輕松愉快等優勢,在游戲活動中善於發現、引導和幫助幼兒,讓幼兒自主游戲,在游戲中發現、探索游戲的多種玩法。教師可在活動中適當加以引導,讓孩子們獲得成功的經驗和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提高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去觀察、思維、探索、創造,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也使孩子們的童心能夠在愛的藍天下翱翔,讓孩子更好的接觸戶外自然,體驗戶外活動的樂趣。
8. 淺談如何創設多種游戲情境,激發幼兒體育活動興
一、選擇適宜的內容,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前發展水平。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水平,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提示我們,我們為幼兒所選擇的內容「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綱要》)。「天津市幼兒教育教學研究室」關於在各個年齡階段應該培養幼兒哪些運動習慣與技能都有了詳細的說明。在此基礎上,我們與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效結合,來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適宜的、具有挑戰性的內容容易引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採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幼兒興趣
1.創設適宜的情境,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適宜的情境能激發幼兒投入運動的內在興趣,有效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教育目標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喜歡扮演動物的游戲情境。我們將教學目標與幼兒熟悉的動物特點結合,如創設「快樂的小螞蟻」的情境,來落實手膝著地向前爬的目標,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融入適合的音樂,激發幼兒的運動情趣。
「音樂是興奮的語言」,適宜的音樂能夠使幼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如在大班體育活動「葫蘆娃奪寶」活動中,教師創設葫蘆娃奪寶的情境,並在幼兒游戲過程加入《葫蘆娃》的音樂,幼兒感到自己就是一個個小小的葫蘆娃,能熱情投入到游戲中,從而發展幼兒的各項動作技能。
3. 利用多種手段,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綱要》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首先,為了增強幼兒對基本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在幼兒嘗試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問題情境幫助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如中班「踩高蹺」活動,通過「怎樣才能站得穩、走得穩?」的問題引導幼兒在練習的基礎上發現動作要領,即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獲得動作經驗,體驗到發現的快樂。
其次,可以通過兒歌幫助幼兒梳理動作要領。如大班「跨欄小飛人」活動中,利用琅琅上口的兒歌學習跨跳的動作,如,助跑跨跳我知道,跑步速度很重要,跑到欄前別停步,蹬地位置要找好,起跳蹬地要用力,提膝騰空向前跑。;利用兒歌的方法生動形象,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也容易掌握。在兒歌的提示下,幼兒不斷進行進行嘗試,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掌握了動作要領。
三、准備適宜的材料,滿足幼兒需求
體育活動中,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材料的提供也是關鍵因素。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為幼兒提供的材料要具有如下的特點。
1. 材料的提供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動作經驗。
在提供材料之前,教師必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水平。每一個年齡層次的幼兒對活動材料有著不同的選擇,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幼兒的活動興趣。在材料的提供上,一方面要根據大綱提供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2. 材料的提供具有層次性,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要讓幼兒在活動中產生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獲得發展,要保護和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持續興趣,就必須為幼兒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例如,在中班體育活動「從高處往下跳」活動中,主要目標是讓幼兒練習從30—— 35cm高處自然跳下 輕輕落地開保持身體平衡。但因為幼兒動作發展水平的個體差異,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投放了25cm、30 cm、35cm、40cm等不同高度的材料讓幼兒選擇 以適應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夠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3.為幼兒提供多樣性的材料,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
自主選擇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功感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例如在《跳繩》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中幼兒非常的有創意,想出了許多的玩跳繩的方法,有二人搖繩,一人或多人跳的,有一人跳的,有一人跳前面帶一人或前後各帶一人的各種跳法。活動中,幼兒充分活動,體驗了跳繩活動的快樂。
三、 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提高幼兒的興趣
1. 積極參與幼兒的活動,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積極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做幼兒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能極大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縮小心理差距。在平等和諧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會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中班「奧特曼戰士大戰怪獸體育」活動中,教師形象、投入地扮演怪獸,師生相互逐游戲,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 教師對幼兒及時肯定,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經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評價幼兒游戲時,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