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引導幼兒開展體育活動
【摘要】社會在不斷進步,幼兒的身心也不斷在發展和提高,幼兒園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體育活動,來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本文從內容、活動中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實施途徑與體育活動中注重促進幼兒良好心理發展等方面論述了當前幼兒園改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活動。【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正文】《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由此可見,幼兒體育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體育活動的總目標是:以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當前,幼兒體育已受到幼兒教育者的普遍重視,許多幼兒園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然而離目標的要求還有距離。對於任何通過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有效地增強幼兒體質、和諧發展幼兒的身心,許多教師還比較模糊,如有的教師對體育功能的認識不全面,過分強調興趣而不注重體育活動的作用;在體育活動中一刀切的灌輸方法用的比較多;對於幼兒活動量的調控存在隨意性;還存在等待時間過長,不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等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幼兒無論在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比過去幼兒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幼兒園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體育活動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點進行:一、內容上打破傳統,讓孩子在挑戰中獲得自信。1.敢於嘗試新的活動形式,打破舊的傳統。社會在發展,孩子們也不例外,傳統的幼兒體育教學內容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的孩子們,如果還用傳統的要求來教育孩子,他們是「吃」不飽的。我們要打破傳統,敢於突破,改變和提高要求,讓孩子面臨新的挑戰,在不斷戰勝新的挑戰的過程中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這也是幼兒體育的目標所在。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國,很多孩子喜歡滑板,在街道旁,寬闊的廣場上,常常有孩子沖來撞去,在台階上躍上躍下,甚至在鐵欄桿扶手上滑下。這在中國幾乎是看不到得,原因是因為滑板需要技巧,兒中國人雖然向來善於玩技巧性游戲,但滑板還需要膽量,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傳統意識上,許多人認為這種游戲太危險,容易摔斷四肢,因而不鼓勵孩子玩。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保護、灌輸式和訓導式的,於是,孩子本來具有對這種游戲的畏懼心理就更加強烈了。雖然孩子暫時保證了身體不受傷害,但卻阻礙了能力上的發展。事實上,這種活動經過老師的充分准備和有序安排是可行的。目前,在上海、蘇州等地的部分幼兒園已有了類似雙排輪游戲活動,許多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這無疑是幼兒體育教學的一項新突破。2.難度上敢於突破。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適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要求過高或過低都不行。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普通對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較感興趣。如在體育活動「長凳游戲」中幼兒選擇不同高度的長凳走平衡,大部分孩子願意站在較高的長凳後面。當老師在另一邊將幾個長凳疊成最高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約而同地排向那裡,躍躍欲試。由此可見,孩子們具有冒險的天性,而較為普遍的現象是:對幼兒的要求缺乏難度,幼兒不必費太多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師忽略了幼兒的發展,不能了解幼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沒有挖掘幼兒的潛能,仍以老標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師不敢增加難度。有的教師知道要增加難度,但因為怕一旦增加難度,幼兒容易產生危險,所以最終放棄了這種想法。這樣,幼兒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更可惜的是,錯過了培養幼兒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機會。3.運動量上採用「多峰式」訓練。體育活動中幼兒運動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個體育運動中運動量的分布呈兩次以上的高峰狀態,以免運動疲勞帶給機體的傷害。考慮到幼兒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變化的特點,幼兒身體技能的活動能力是不斷變化的,並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上升--穩定--下降的規律。這也是人體生理技能活動變化的規律。根據這一規律,我們在調控幼兒活動量時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啟動--第一次高峰--緩沖--第二次高峰--緩沖這樣一個多峰式狀態,真正做到運動強度小則增加運動密度,運動強度大則減少運動密度,調節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既不過量運動,又能保證適宜運動量,符合機體承受能力,體現了體育活動中「動與靜、激與緩」的結合,對幼兒體能的科學鍛煉是十分有益的。二、活動中突出幼兒的主體性。許多研究表明,體育活動中的戶外自選活動,幼兒混齡主題區域和室內表現性、創造性的身體活動更有利於幼兒主體性的培養。因為在這些活動中能給每位幼兒有表現和創造的機會,促使其主體性培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1.室內表現性、創造性的身體活動:在室內圍繞一定的主題向幼兒發出挑戰,喚起幼兒嘗試進行身體運動的慾望,讓每個幼兒按自己的方式來表現、發揮、創造。例如在室內進行「玩竹竿」游戲,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赤足在室內活動,用手指、腳趾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嘗試創造許多有趣的活動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種樹、滑雪、火炬接力等)。這類活動提高了幼兒身體動作的表現能力,使其有機會在面對不同的運動和建議時,尋找到他自己的行動方式,促使其運動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發展。2.戶外自選活動:教師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不同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兒的意願和選擇,在活動中盡可能給予幼兒的機會,即選擇活動項目和器材,結伴,這樣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活動,體驗自主參與體育活動的快樂,使幼兒的自主性和社會性得到發展。例如:幼兒園一般都有很多個體育活動區域,如攀爬區、投擲區、平衡區、跳躍區等,我們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區域,自己選擇活動夥伴,在活動中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3.幼兒混齡主題區域活動:利用幼兒園的有效活動場地和器材,設置若干個具有不同活動主體情節的區域,教師可以設置球類活動區、車類活動區、攀爬區、投擲區、平衡區、跳躍區、中大型運動器械組合區等。對以上兩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同時開放,各年齡層次的幼兒可以自行組合、選擇活動區的活動,這種活動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線性框式,強調非線性的組合,使團隊的異質性大於同質性,擴大了幼兒之間的廣泛接觸和交往,滿足了幼兒與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為幼兒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鍛煉提供了充分條件,使其活動動機更為強烈,參與意識、自主意識得到鼓勵。例如:讓中班幼兒和大班幼兒同時參與攀爬區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交往對象豐富了,而且從大班幼兒身上學到了活動技巧,更加放得開了,大班幼兒在活動中也會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帶領中班幼兒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讓幼兒身心得到了發展。三、體育實施途徑上強調與家庭、社區合作。的教育機構很注重在兒童體育方面與家長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兒童年齡和心理特點的知識傳遞給家長,使他們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許多幼兒園開展了親子活動,教育者可以藉助這樣的契機,通過直觀的宣傳、、座談等,讓家長認識到如何豐富幼兒的生活,又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開展適合家長與幼兒共同合作的體育活動項目。例如:每學期定期親子運動會,讓幼兒和家長配合參加活動,不但增加了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感情,更讓家長認識到多讓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好處,這樣更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園共育;還有在家長座談會上教師可以向家長宣傳一些體育活動的方法與技能,家長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共同學習。另外,幼兒園可以擴大與社區合作,開展一些在社區內進行的體育活動。如游戲、競賽等。這不但豐富了體育活動的內容,更擴大了孩子社會交往的空間。平時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調查一些家長在幼兒體育活動方面的實施情況,提高家長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讓家長和教師攜手共同合作,使體育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起來。四、體育活動中注重促進幼兒良好心理發展。回到我們的目標來看,《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體育的總目標是:以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因此,教師在增強幼兒體質的同時應該注意到幼兒心理的發展,充分發揮體育功能的多元性。心理師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大量的,從而促使大腦技能的完善,為各種心理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首先,在體育活動中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諸多觀察和研究表明,情緒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品質,還是導致心理異常和障礙的一個中介環節。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官,大大加快大腦髓鞘化過程,使神經系統綜合調和能力增強,興奮和抑制過程更趨和諧,從而較好的調節情緒。一般來說,體育活動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潑開朗、精神振奮,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但是如果組織部善,也會給幼兒帶來不愉快的情緒。因此,在體育活動中,要注意體育器材要適合幼兒的生理特點,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動內容要有趣,活動方式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並能鍛煉幼兒的身體,在活動中能夠與同伴有好合作,體驗共同活動的快樂,促進幼兒良好的情緒感情體驗。其次,努力發掘體育活動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們在對審美活動後產生的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提供的體育用具要美觀、實用、安全,教師示範動作要准確、熟練,口令流暢,體操動作設計要注意藝術性,考慮體育活動與音樂活動、語言活動有機結合,提高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身心舒展、愉快樂觀。再次,在體育活動中關注幼兒問題行為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要有畏懼、退縮、抑鬱、不合、不合作、攻擊性行為和破壞性行為,一般不被視作心理疾病。但這類問題或障礙會使幼兒在生活中受挫折,若不及早矯正或干預,不僅影響其正常生活和活動,阻礙身心健康發展,還會由此導致他們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會適應不良,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視。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從簡單的體育運動開始,讓有心理障礙的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其它活動中也是如此,逐漸讓幼兒克服心理障礙,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總之,我們應該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調動一切可能得因素,使體育內涵得到豐富和發展,適應時代的需求。
Ⅱ 幼兒以游戲為主,課內活動夠多了為何還要進行戶外體育運動
對於戶外體育運動,它的好處就在於強身健體,而且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肺活量,總體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相信現在的很多孩子,他們在學業上也都是非常緊的,而且壓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行更多的戶外運動,畢竟對於這些體育運動來說,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且更重要的也是為了提高幼兒的一種思維活動能力,這一點在面對強有壓力的學習環境狀態下,是很有必要的一種措施。
總之不管怎麼樣,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要過於的去攀比,也不要為瞭望子成龍,讓自己的孩子承受強大的學習壓力。要讓孩子從身心上得到健康,身體上得到保障,從而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安全的一個生長環境。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家長也要牢記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Ⅲ 如何開展幼兒園區域性體育活動
在深化幼兒園體育活動改革中,許多幼兒園開展了區域性體育活動,加強了活動的組織實施和管理,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下面就 幼兒園開展區域性體育活動的意義及組織實施過程中須解決的問題談談我們的看法。 一、幼兒園區域性體育活動的現狀 (一)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也明確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是幼兒園教育的指導思想,尤其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組織實施的指導思想。絕大多數幼兒園的區域性體育活動都能以身體練習為主,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致力於培養幼兒的自覺自主、團結協作、人際交往等能力,增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有些活動還把幼兒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目標與活動內容、組織方法及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活動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是體育活動中的主體。《綱要》強調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重視幼兒在活動中自主合作和探討,促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 體驗;尊重幼兒年齡與個性差異,注意活動內容與器械的選擇,使每個幼兒都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三)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 幼兒園體育活動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引領下,正從「育體」向「育人」的方向發展,在活動中更加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區域性體育活動中獲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體驗,是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和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的關鍵,是激勵幼兒積極、主動、自覺地進行體育活動的重要條件。幼兒園大都能夠根據幼兒生理與心理特點來組織和實施體育活動,結合本園幼兒年齡特點和運動技術水平選擇活動內容,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滿足。同時,能利用技能形成規律選擇活動內容,利用幼兒心理活動規律來組織活動。如在活動中採取「友伴分組」、「合作討論」、「師幼互動」等方式,使幼兒得到心理滿足。「玩有目的,樂有所得」,幼兒在活動中可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學會合作,童心、童趣得以充分展現,體驗到體育活動獨有的魅力。 (四)發揮體育器械的功能 區域性體育活動過程也是幼兒與器械的互動過程,器械是區域性體育活動的必要條件。區域性體育活動的特點是所有幼兒都充分自由地選擇區域和運動器材,自由結伴,自主運動。幼兒園為活動內容的選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有效的途徑。一批安全、實用、新穎的器材出現在活動中,為 幼兒運動興趣的激發、運動能力的提高、運動經驗的積累創設了環境,提供了條件。 (五)形式多樣,方法靈活 為了讓幼兒身體在區域性體育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許多幼兒園改變了原有的活動組織形式,從單一的整班流動到整年級流動的活動方式的改變,不僅使幼兒有自由選擇區域和夥伴的機會,同時有利於幼兒熟悉各區域的器材、玩法,因而能夠更好地促使每個幼兒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能 力得到提高。 二、幼兒園區域性體育活動須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明確活動性質 正確理解區域體育活動的性質,是正確組織實施區域性體育活動的前提。過去有些幼兒園在區域性體育活動性質的認識上出現了「錯位」,致使區域性體育活動變成了自由活動、放羊式活動。《幼兒園體育》明確規定:幼兒園體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幼兒園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走、跑、跳、攀、投擲等基本動作以及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所以,正確 理解區域性體育活動的性質應該把握如下幾點: 1.活動必須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增進幼兒身心健康服務。 2.活動是以身體練習為主,不是以自由娛樂為主要內容。 3.活動雖然強調多種內容、多種功能和多種價值的整合,但仍是以體育為主要內容。 (二)把握活動主線 隨著幼教改革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認識了「學會學習」和「學會鍛煉」的重要性。因此,在區域性體育活動中要垂視幼兒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是以運動技能為基礎的。由於幼兒園教師隊伍基本上都是由女教師組成,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園體育運動技能教學弱化,某些體育活動只顧「熱熱鬧鬧」,不顧幼兒是否學到。還有某些體育活動則一切圍繞幼兒的興趣轉,從不提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運動技能訓練不僅是幼兒園開展區域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也是幼兒園各項區域性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目標。因此,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區域性體育活動時,必須高度重視幼兒運動技能的學習缺乏運動技能學習的 體育活動是沒有生命力的活動,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 (三)注重觀察與指導 區域性體育活動是幼兒自由、自主的開放性的活動,但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活動之前,教師要創設環境,恰當設置和更換器械,做好對幼兒的分析評價、建立活動常規、活動內容的安排等工作。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是最重要而又是最基本的。有了細致的觀察,才能了解幼兒的運動情況,適時做出調整;有了及時的指導,幼兒的運動水平才會提高。那麼,教師如何做好觀察與指導呢?區域性體育活動打破了幼兒年齡、班級的界限。面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教師應明確活動的目標是要發展幼兒 的何種技能、提高幼兒的何種能力,並且有目的地觀察:(l)幼兒的活動量是否太大;(2)幼兒是否積極參與活動;(3)幼兒在活動中是否有創新;(4)幼兒在活動中是否能夠互相幫助,等等。只有這樣,才可能發現幼兒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才可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和指導。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要通過講解和示範,幫助幼兒掌握運動技能,引起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在平衡區,教師可通過啟發,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通過站、卧、趴等多種姿勢練習在平衡木(板)上保持平衡。其他幼兒通過觀察便會模仿其動作,並發揮自己的想像,創造出更多的平衡游戲。 在活動中,教師適時的指導與幫助是相當必要的。作為一個觀察者,教師要注意到動作、情節、規則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並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與幫助。例如在游戲中,對於膽小或動作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幼兒,教師應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對於能參與活動但缺乏創浩性的幼兒.教師可與他們共同參與游戲他們的思維空間,大膽想像;而對那些完全有能 力獨立開展活動的幼兒,則可充分發輝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挑戰更新、更具難度的游戲。這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做幼兒活動的觀察者,還要做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 (四)注意區域器械投放 運動區域設計的合理性與器械准備、投放的適宜性,是順利開展區域性體育活動的必備條件。在觀摩中我們發現,幼兒園的體育運動場地主要有水泥地、塑膠地、草地和其它運動場地(如小山坡、沙地、水池等)。那麼,我們在活動中應如何根據現有場地的特性和各種體育器械的功能合理 地創設和優化運動區域,使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鍛練身體呢? 1.避免不同區域活動的互相干擾,保證各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如車區和球區應避免放在相鄰區域,因為皮球會滾動,它會影響車區的活動。 2.設計通道路線,避免幼兒穿梭在其他區域中,影響
Ⅳ 如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健康領域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積極地開展體育活動,不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有助於提高幼兒運動能力。而且,能為幼兒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
然而在以往的體育活動中常常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製作、提供活動材料,設置、安排活動場地,示範、指導並評價總結活動情況,致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未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在大力提倡培養兒童主體意識、積極情感和創新能力的教育觀指引下,如何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呢?
一、創設愉快情緒,得到成功體驗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刺激要能起到積極的有教育價值的作用,使他們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經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評價幼兒游戲時,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關心最終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進步,對他進行縱向比較,而不將他與其他幼兒作橫向比較;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點,特別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
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之中,並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在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共同進步。
二、讓幼兒動手、動腦參與活動環境的創設
以往,在游戲前,教師忙於布置場地或分發玩具,活動後,教師收拾戰場,一片忙亂。教師代替幼兒思考、動手操作,失去了許多教育契機,究其原因是教師忽視了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而現在我們只提供有利於幼兒探索,參與的材料後,提出任務引導幼兒自己動腦想像,動手擺放。《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所以說情境的創設對激發幼兒的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如在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戲時,我們提供給幼兒礦泉水瓶、易拉罐,然後提出問題:「小免采蘑菇要經過一條河、一片樹林,想一想用什麼當小河和樹林呢?」孩子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提出用礦泉水瓶放倒擺成平行的兩排當小河,用易拉罐四散地擺在河的前方當樹林,幼兒在主動參與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思維活躍、想像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發展,並對體育活動產生極大的興趣。
因此,我們應該建立起這樣的意識:凡是體育活動中需要使用的運動器械和輔助材料,教師都應該與幼兒一起來完成其搬運、擺放和收拾的工作。請幼兒與教師一起將活動中需要用到的運動器材或輔助材料搬運到活動場地;根據活動的需要,請幼兒按照活動的具體要求親自擺放;活動結束時,請幼兒與教師一起將它們收拾和集中起來,有時還可搬回到儲藏物品的地方。幼兒會十分樂意參與這類活動,這既是顯示自己體能的一次機會,也是為集體出力的一次機會。我們應該相信幼兒的這些能力――大肌肉的動作能力、執行任務的能力、相互配合與合作的能力。當幼兒小心翼翼地抱著幾塊塑料板、搖搖晃晃地推著一個大輪胎,當兩三個幼兒一起搬運著一個墊子、共同推著一輛運球車時,他們的體能正在接受著鍛煉和考驗,他們互相之間的配合與合作也得到了嘗試與實踐。
三、鼓勵幼兒主動嘗試,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更多引導幼兒自主的去探索和思考,發展幼兒的主體性,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那麼幼兒即使學會了什麼,也不懂為什麼這樣做,長期下去,幼兒會形成依賴性,影響主體精神的發展。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應該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戲時,請幼兒想一想可以怎麼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與別人有什麼不同。體育活動中的探索活動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教師所採取的指導策略也應有所不同。
1.探索活動安排在開始階段,教師可明確提出操作要求,但不作指向性說明,以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如讓幼兒掌握平衡走的技能,我提供了一個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程度不一並可以進行創造性練習的情景:小河上有一座小橋(平衡木)、橋頭有貨物(沙包)、小橋上有障礙物(積木),小河裡有石頭(積木)。讓幼兒置身於這樣一個場景里,練習平衡走,並把橋頭的貨物運過河,比一比誰的過河方法多,教師則在一旁觀察哪些幼兒的動作符合教學要求,及時引導其他幼兒觀摩學習。這樣幼兒不僅在玩中學會了平衡走的技能,還積極主動地想出其他過河的方法。
2.探索活動安排在體育活動結束階段,教師可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經驗性探索或再創造性探索。如在學習雙腳跳後,鼓勵幼兒運用器械去練習雙腳跳,並看誰的玩法最新。結果有的幼兒用紙棍擺成圖案進行練習,有的幼兒用體操圈進行練習,有的幼兒用繩子進行練習。再如在學習拍球後,請幼兒玩球,比賽誰的玩法最多,結果幼兒想出了各種饒有趣味的玩法:單手拍球、雙手拍球、拋球、滾球、夾球跳等等,有的孩子甚至用棍趕著球走,說是「趕小豬」呢!
3.如果探索活動是分階段連續貫穿於整個體育活動之中,教師可分別交代不同步驟的操作要求,並掌握好節奏,分段控制時間,防止幼兒出現來不及想或因時間過長而分散注意的現象。這時需要教師不斷支持,鼓勵幼兒相互之間的交往,幫助他們交流想法與發現。當某個幼兒通過探索嘗試解決了一個問題後,可把這一幼兒的方法介紹給其他幼兒,教師自己也可嘗試一下幼兒的創新,這樣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想法和建議。在這些探索活動中,幼兒由模仿者變成了探索者,在探索中發現學習、學會學習,使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都得以發展。
總之,體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而且對幼兒的心理發展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不應將發展幼兒基本動作視為最終目的,而要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要讓活動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而不是變成教師教的過程,同時利用一切契機,發揮教育資源的綜合效能,不斷增加幼兒的活動密度,擴大活動廣度,提高幼兒參與度,使幼兒在增強運動能力的同時,在豐富多樣、積極愉快的體育活動中,積極主動的與周圍環境互相作用,從而獲得主體性的發展。
Ⅳ 如何根據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
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的探索;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學任務應是向;首先我認為,對幼兒的身體教育,不僅是培養幼兒正確;據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結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一、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我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活動的;其實現代社會的幼兒
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的探索
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來進行,否則,事倍功半,多年的觀察、了解與對幼兒、家長的調查,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興趣喜好可以使教師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具體做到: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情景。依託不同年齡幼兒的思維特點,科學選用改編教材。調查不同年齡幼兒活動興趣趨向,有針對性的設計調整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細致觀察幼兒活動實際,理論聯系實踐指導教師教育行為。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榜樣性,成為孩子在體育活動中身心協調發展的無聲教材。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學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德、智、美全面發展教育,使其身心活潑健康地成長。」由可此見,身體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是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的。然而,不少人只用身高、體重的增長指數來衡量幼兒身體教育的水平。我認為這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因為,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即使不進行體育鍛煉,身高、體重也會得到自然增長。所以,僅用身高、體重的增長指數來衡量一所幼兒園幼兒身體教育水平的高低,實質上就忽略了幼兒身體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認為,對幼兒的身體教育,不僅是培養幼兒正確的身體姿勢,增強幼兒的體質,改善幼兒的生理機能,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的需要,而且也是發展幼兒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途徑。然而,開展幼兒體育活動,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來進行,否則,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有礙於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現就如何根
據幼兒的特點開展體育活動,結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的措施,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把握不同年齡幼兒心理特點,創設童趣的體育活動情景。
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我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活動的細節發現:小班初入園的孩子往往有一部分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而願意一個人呆在一邊獨處,他們害怕陌生的新環境,教師應該創建一個讓幼兒感到熟悉、安全、溫馨的環境,如游戲中可設置媽媽、寶寶等幼兒熟悉的角色,設置如家、公園等讓幼兒感覺安全、開心的環境。而中班的孩子有一些簡單的好惡辨別標准,在游戲中他們往往只願意積極扮演「英雄」式的好人角色,而不願意扮演如「大灰狼」式的大反派角色,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中,應及時輪換幼兒所扮演的各種角色。但必須事先向他們講清道理,否則突然改變他們所扮演的身份,特別是改變當帶頭人的地位,有的幼兒就可能以為教師對他不信任,而不高興、鬧情緒,甚至不來幼兒園上學了。在《小烏龜春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扮演狡猾的狐狸讓孩子了解會表演是仔細觀察、聰敏、勇敢的行為,沒有狐狸的游戲沒有意思。而後又共同制定規則讓被狐狸抓住的小烏龜在學扮狐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被抓的原因。
其實現代社會的幼兒自尊心強,喜歡表現自己,在體育活動中,喜歡當帶頭人,或扮演各種角色。為了讓所有的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到了大班引導幼兒正確地在集體中表現自己的機智、勇敢、頑強的精神,還要讓孩子建立一個討論、商量、協調、合作的氛圍。如在活動《巧玩罐子》的活動中由幼兒來共同約定規則,由孩子來自薦障
礙擺放的位置合方法並說出自己的理由,並爭得同伴的票選後再分工合作的去實踐孩子自己的設想,不僅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更為孩子進入小學後更好的適應集體、恰當表現自己奠定良好基礎。
二、依託不同年齡幼兒的思維特點,科學選用改編教材。
通過教研活動討論統計和老師們的家訪調查記錄中發現幼兒最喜愛的身體活動形式是體育游戲,而幼兒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思維形象具體,喜愛模仿動作和游戲,注意力不易集中,難於持久。大腦皮層與外界環境的聯系,以第一信號系統為主,多通過直觀形象建立條件反射。因此我認為:
(一)、小班的體育教材內容以模仿一些動物、人物或其他形象動作為主。如「小鳥飛」「大象走」、
「繞線線」、「風吹樹枝搖一搖」;中班和大班的教材不僅要有一定的鍛煉價值,而且也要力求簡單易學。如:徒手操、紅旗操、鈴鼓操、鮮花操、球操等。還有許多游戲方案將有關活動內容編成帶有人物或動物角色及故事情節的游戲,如我園開展的「民間游戲節」中的:打蓮香、采蓮船、踩高蹺等活動時,孩子扮成仙子、貝殼仙女,劃船婆婆等角色不僅使直接參與活動的孩子高興的合不攏嘴,更使間接參與的其他班觀眾小朋友目不轉睛的觀看、欣賞。
(二)、教師的示範動作力求優美、准確,輕松自然,富有吸引力;講解要生動形象,簡單明了。
(三)、要注意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這不僅是增強體質的需要,而且也是掌握正確
的基本動作的需要。如果教師講解、示範時間過長,或者課的組織不夠嚴密,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表現出紀律松馳,或是蹲在地上亂畫,或是玩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互相嘻笑打鬧。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不要過多地批評責備他們,而要注意正確引導,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如:活動《小腳丫旅行》中教師鼓勵幼兒自己探索不用腳的運動方式,充分給予孩子自我發現、嘗試的平台,隨著問題的不斷發現、提出、實踐、解決牢牢抓住孩子的活動興趣。
三、調查不同年齡幼兒活動興趣趨向,有針對性的設計調整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是促進幼兒身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幾年的調查研究發現,調查的所有身體活動形式,為大多數男女幼兒喜愛或需要。有的活動形式,如小班幼兒對手膝著地爬行、鑽圈,中班幼兒對走平衡木,大班幼兒對跳躍動作的喜愛人數高達90%以上。
隨著年齡的變化,幼兒喜愛或需要的身體活動形式有所變化:小班幼兒更喜愛基本動作中的跑或爬的動作,中班幼兒的需要則趨於平衡性的動作,而大班幼兒對跳躍性的動作更加偏愛;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就根據各年齡段幼兒制定獨特的受到他們喜愛又適合他們身體發展需要的活動進行。如:幼兒剛入園時,小朋友之間彼此不熟悉,交往顯得被動。體育活動時我就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體育游戲,如"老貓睡覺醒不了""小孩小孩真愛玩"
等。游戲中老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地玩、盡情地笑、盡情地跳。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交往也漸頻繁,活動時我們給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動機會也隨之增加。我常暗示活潑愛動的孩子帶文靜的孩子一起玩,使全體幼兒都對戶外體育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而大班的戶外活動中幼兒園為孩子增添了跳繩、皮筋等,還結合民間游戲的趣味性和明快節奏編排了竹竿操等新穎的活動。
相對而言對於基本體操活動的喜愛程度,小班幼兒較為喜愛,中班幼兒次之,而被調查的大班幼兒的一半以上不喜歡此項活動形式,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對基本體操的興趣呈遞減趨勢,而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則呈遞增趨勢。因此,我園分析其原因,孩子們喜歡不斷變化有新意的形式與活動內容,而大班小朋友在園時間長許多基本體操每天進行他們會覺得無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課題組立刻對基本體操活動進行調整,如:將原定的每天每個孩子都參加的固定形式的集體早操轉換為按幼兒意願進行,允許幼兒自選做操或游戲,而教師就支持孩子的願望進行指導。同時為了更有效的利用幼兒園有限的活動空間,我園將各班分單雙號輪流在室外進行體育活動,而在室內時教師就組織適合室內的平衡、鑽爬等游戲。
此外,幼兒都喜愛音樂,喜歡在歡快和節奏鮮明的樂曲聲中活動。相對來說,中班幼兒有一定音樂表現的基礎和能力,但創編表現能力又有一定局限性,我們在體育活動中可以配以音樂,或配上兒歌,讓幼兒邊念邊做或邊唱邊做,也能提高幼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收到較
Ⅵ 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利用情境創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幼兒是發展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幼兒期是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體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運動,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安排中,也將體育活動放在首要位置,可見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成為他一切活動的基礎。通過平時觀察,我們發現:很多孩子在戶外自由活動時沒有目的、缺乏獨立性、創造性,活動過程中缺乏主體性。那麼如何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呢? 一、為幼兒創設一種良好的游戲氛圍,使幼兒能夠有興趣地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1、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在很多的游戲項目中,由於比賽使個別幼兒產生膽怯心裡,不願參與集體活動,因此我們就要想一些辦法幫幼兒樹立自信心。如薛超小朋友身材瘦小,運動能力中跑、跳相對較差,我們讓他給同伴表演鑽爬,充分發揮他的個小靈活的優勢,使他了解了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在游戲中,我們給小朋友配對分組,把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小朋友分開,然後採用集體游戲的方法讓實力平均的幼兒進行比賽,通過強帶弱的方式,充分調動每位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3、提供不同的材料器械讓幼兒選擇,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成功。如我們給幼兒准備大小不一的球,自製各種高蹺、沙包、呼啦圈,跳繩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尋找適合自己玩耍的器械。再如玩「打敵人」游戲時,為了使所有幼兒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們將原來寬5米的平行線改為扇形線,提供給幼兒的沙包也有輕有重,讓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沙包與位置進行游戲,這樣就可以使每位幼兒的活動能力都得到發展。 4、組織體育活動時,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的活動,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我們在進行走、跑、跳、鑽、爬的綜合訓練時,就設計成「尋找寶藏」的游戲,把各種動作編排在一個情節之中。這樣一來,幼兒活動興趣盎然,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之中。 二、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 與成人相比,幼兒參與活動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凡是能夠讓幼兒自己選擇、計劃、准備或作出決定的,都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 1、參與活動計劃的制定。在制定活動計劃時,教師應鼓勵幼兒說出或用手勢、動作等方式來表示他們的意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明確的意向,學會確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輕易幫助他們選擇。如在自選體育活動區域時,我們可以說:「你准備干什麼?」「你已找到沙包,這是不是今天准備玩的東西?」「看來你是不是想玩球,你准備怎麼玩?」這一過程給教師和幼兒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使幼兒明確自己的計劃並開始執行計劃,教師也知道自己隨後觀察的內容,以便幫助、指導幼兒。 2、參與活動的准備。我們把一些頭飾改為胸飾,簡單的圖案讓幼兒自己繪制,較難的圖案由老師繪制,請幼兒塗色。活動器械也由幼兒與老師、幼兒共同製作、准備,這樣一來幼兒就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 3、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如中班幼兒玩「小小解放軍」游戲前,教師在提供沙包後,提出問題:「小小解放軍」訓練時爬過草地,跳過小河,我們用什麼當草地、什麼當小河呢?幼兒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想出用墊子當草地,用兩根繩子系在小凳子上成平行兩條線當小河。幼兒在參與游戲環境布置中,思維活躍,想像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發展。 4、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幼兒需要有自己參與設計活動的機會,於是在活動中,我們一改以往示範講解、然後讓幼兒模仿學習的模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如學習助跑、跨跑時,我們先設定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用硬紙板做成的「小河」進行跨跳練習,然後老師提出問題「最寬的小河應該怎樣過」。讓幼兒去嘗試發現助跑跨跳的方法,再請幾位跨跳能力較好的幼兒給大家示範,由老師講解,再引導幼兒練習。這樣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都學會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取得成功後,幼兒一個個面露成功的喜悅。在嘗試活動中,幼兒或是組織者、領導者,或是追隨者、探索者,也就由被動模仿變為了主動參與活動。這樣他們既獲取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又從親自體驗中逐步認識、肯定了自我。 5、參與活動後的整理工作。在活動時間結束時,鼓勵幼兒參與整理活動場地。 6、參與活動的評價。通過參與活動的評價,幼兒能看到他們所制定的計劃與活動之間的聯系,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認識。 總之,體育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自己和認知世界的機會,幼兒開始把自己看成有思想和有行動能力的人。作為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思想、願望和能力,只有在一個能得到承認、支持和獲得自主活動機會的環境中,幼兒才能富有情感地、熱切地、創造性地從事各種活動。更為可貴的是,這種具有參與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主體精神將擴展到教育的其他領域,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Ⅶ 幼兒經常開展的體育活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一目標是確定幼兒園教育任務、評估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根本依據,國家通過這一目標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領導和調控。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根據教育目的並結合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來的。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它體現了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並兼顧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教育目標對體、智、德、美各個方面都有相關描述,其提法又與學校教育目標略有不同,如把「體」放到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較以後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的緣故。 2.簡述幼兒體育的內容。體育活動是幼兒體育的主要內容,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勇敢、自信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等。幼兒除了在幼兒園中每天要接受一定的體育活動鍛煉以外,在家庭中也應該保證讓幼兒有一定的體育活動時間。其中,幼兒每天的戶外體育活動原則上不能少於一小時。 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主要有: ①基本動作練習,如走、跑、跳、平衡、鑽爬、攀登、投擲等; ②身體姿勢及體操練習,如走、坐、立的姿勢; ③體育游戲,以開展某種基本動作練習為主的、有一定練習規則的體育活動。 3幼小不銜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兒園與小學階段教育存在差異:1)學習時間不同。(2)生活制度不同(3)教學方式不同。(4)睡眠時間不同5)師生關系不同6)家長要求不同 4簡述教師「教」和幼兒的「學」之間的關系。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包含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兩類活動。兩類活動相互交織,不可分割。 (1)教師的「教」,是指教師對幼兒施加教育影響。「教」的活動主要通過兩個途徑進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間接地「教」。前者是教師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內容傳遞給幼兒;後者是指教師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講給幼兒聽,而是通過環境中適當的中介,比如,利用環境中的玩具、榜樣、幼兒關心的現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迴地達到教育目的。 (2)幼兒的「學」。幼兒是自身學習的主體,其是否接受知識、到何種程度,主要依賴於幼兒的興趣、經驗、認知能力、情感等。幼兒的學包括「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等形式。前者是指學習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言語講授獲得知識、技能、概念等的學習方式;後者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親自實踐、與人交往等去發現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從而獲得各種直接經驗、體驗以及思維方法的學習方式。
Ⅷ 發揮幼兒主體性對體育活動有什麼影響
培養健康活潑、朝氣蓬勃的幼兒,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這項任務決定了體育作為全面發展的基礎的特殊意義。幼兒是發展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也就是說,幼兒是在教育教學活動具體的組織過程中表現出他們對活動的參與性、主動性、獨立性與創造性,這就是幼兒的主體性。主體性的發揮對幼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基礎,幼兒能夠做什麼,主要是由其身體的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來決定的,因此,幼兒對自己身體活動能力的確認,有可能成為其「自我概念」的一個中心。那些身體活動能力較強的孩子,會在成人的稱贊中、小夥伴的羨慕和欽佩中逐漸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從而促使他們建立較強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幫助而獨立嘗試新的活動,行為積極主動,經常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即在活動中的主體精神。相反,身體活動能力較差,動作笨拙,遲鈍且常失敗,很晚才能建立起自我服務的幼兒,久而久之便會形成否定「自我」的概念。這種幼兒經常會表現出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行為消極、被動和退縮,存在較強的依賴性,而且很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我曾對我園中班年級段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了觀察,發現有59%的
幼兒不喜歡玩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游戲活動,如攀登網、羊角球、投籃等;有18%的幼兒很少或從來不敢在眾人面前領操或領頭做游戲,被老師請到後,常表現出猶豫和為難的神情;有20%的幼兒在自由體育活動中無所事事,或旁觀別人或經老師提醒和安排下才開展活動;有50%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復練習學會的動作。以上情況表明:中班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較普遍存在著缺乏自信心、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的主體精神。基於上述現狀,我試圖通過體育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識,產生成功愉快的情緒體驗,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幫助幼兒形成主體的精神。於是我在班內對幼兒進行了「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幼兒主體性精神」的有益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創設愉快情緒,得到成功體驗。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刺激要能起到積極的有教育價值的作用,使他們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經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評價幼兒游戲時,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關心最終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進步,對他進行縱向比較,而不將他與其他幼兒作橫向比較;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點,特別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如我班的王家耀小朋友身材瘦小,走、跑、跳協調性差,但鑽爬動作靈敏,我讓他給同伴表演鑽爬,充分發揮他個小靈活的優勢,使這位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特長,從而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之中,並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在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共同進步。在
組織教育活動時我做到:(1)給予幼兒一定的結伴自由;(2)在結伴活動中,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活動方式方法,鼓勵幼兒相互交流;(3)通過互補配對活動,讓能力較差,但在某方面占優勢的幼兒與另一位能力發展較好但恰好缺乏前者的優勢與長處的幼兒配對,有意識安排他們在一起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讓他們互相學習,感受互助的快樂,學會合作,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
3、提供和選擇難度不同的器械,讓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根據幼兒動作發展水平,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難度不同的體育材料,並注意到器械的一物多用,供高中低水平的幼兒選擇,如沙包有大有小;高蹺有高有低;平衡木有寬有窄;跳躍觸物架上,懸掛了幾種不同高度的物體,如讓幼兒練習「從高處往下跳」時,如果以 60厘米的高度來要求能力弱的孩子往下跳,就有可能使他們遭遇失敗,失去信心,為了讓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同時安排了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三個不同的高度,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並鼓勵幼兒在初次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產生向新的高度沖擊的信心。再如玩「沖過封鎖線」游戲時,為了讓所有幼兒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將原來寬4米的平行線改為扇形線,提供幼兒的沙包也有輕有重,讓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沙包與位置進行游戲,這樣就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兒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活動中,教師可根據每個
幼兒的活動水平,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獨立選擇器械,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應及時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並鼓勵幼兒逐漸增加難度,使幼兒玩得有勁、有味。
4、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首先,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既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在進行走、跑、跳、鑽、爬的綜合訓練時,我設計了「尋找寶藏」的游戲,把各種動作都編排在一個游戲情節之中,幼兒對「尋寶」活動興趣盎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去。其次,在組織體育活動時,還應注意活動形式的變化,例如集體游戲,它能使幼兒產生相互接觸的愉快情緒,提高自我控制、適應環境的能力,但集體游戲人數較多,有時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一些規則和約束,這樣就不能讓幼兒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意願進行活動。因此,我在組織體育活動中集體游戲時,較多的運用鬆散的組織形式,一般採用分小組、性別或個人自由結伴的形式,鼓勵幼兒在活動
>中創造自己的游戲方式,這樣幼兒可按自己的興趣、意願、速度進行活動,在這種氛圍中幼兒交往、學習、成功的機會更多,活動更投入,活動效率更高。他們會感到心情愉快、樂觀且自信,能積極主動、感興趣地參與體育活動。
二、讓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不是為了達到某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凡是能夠讓幼兒自己選擇、計劃、准備和作出決定的地方,都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把幼兒看作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扮演實現某一教育目標的事先規定好的角色;教師要敢於「冒點風險」,讓幼兒對他們自己的活動負責,從而使幼兒的自我價值感、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加強。
1、讓幼兒參與
活動計劃的制定。
在制定活動計劃時,我經常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或用手勢、動作等方式表示他們的意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明確的意向,學會確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輕易幫助他們選擇,如在晨間活動或戶外活動中當教師為幼兒准備好多種體育器械材料後,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並制定活動計劃,我常用民主的口吻問幼兒:「今天晨間活動,你准備干什麼?」、「你想玩球,你准備怎麼玩?」,這一過程給教師和幼兒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使幼兒明確了自己的活動計劃並開始執行計劃,使教師也知道了自己隨後觀察的內容,以便幫助、指導幼兒。
2、讓幼兒參與活動的准備。
以前每一次體育活動,我總是把准備工作做得很「細致」,如游戲用的頭飾、活動器械都由老師親自製作和准備,現在,
我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准備,如練習投擲前,我請幼兒自己折小飛機;練習變速跑前,我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自製風車;把頭飾改為胸飾,圖案簡單了,就可以讓幼兒自己製作或老師繪制,幼兒塗色。這樣幼兒就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
3、讓幼兒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
過去在游戲前,總是由教師設計和布置活動場景,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我在活動前擺好和提供有利於幼兒參與的材料後,提出任務,引導幼兒動腦想像設計,動手擺放材料,布置活動場景。如中班幼兒玩「小解放軍」游戲前,教師在提供沙包後,提出問題:「小解放軍」訓練時要爬過草地,跳過小河,我們用什麼當草地,用什麼當小河呢?幼兒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搬出墊子當草地,用兩根繩子系在小凳上成平行兩條線當小河。由此可見,幼兒在參與游戲環境布置中,思維活躍,想像力和動手力都能得到發展。
4、讓幼兒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
鼓勵幼兒大膽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有利於幼兒自己學習和掌握活動的技能,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
活動。這時,教師絕不能因為幼兒參與活動組織和設計而袖手旁觀,而應與幼兒一起參與,並認可、支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充分挖掘幼兒自己的運動潛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精神。如學習助跑跨跳時,我們先設定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硬紙板做成的「小河」進行跨跳練習,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如果再寬一點的「小河」應該怎麼過?讓幼兒嘗試發現助跑跨跳的方法,在練習中我請幾位助跑跨跳能力較強的幼兒給大家做動作示範,結合老師的講解,再引導幼兒練習。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學會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嘗試活動中,幼兒既是組織者、領導者,又是追隨者、探索者,由被動模仿變為了主動參與活動。這樣使他們既獲取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又從親自體驗中逐步認識肯定了自我。
5、讓幼兒參與活動的評價。
通過參與活動的評價,幼兒能看到他們所制定的計劃與活動之間的聯系,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認識。成功評價的關鍵是成功活動,只要幼兒參與他們真正感興趣和對他們具有挑戰意義的活動,他們在評價時就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所做的事。如果幼兒對自己和自己所參
與的活動均感滿意和自豪,他們就會迫不急待地和別人分享快樂,從而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6、讓幼兒參與活動後的整理工作。
在活動結束時,鼓勵幼兒參與整理活動器材。這既能幫助幼兒樹立起責任心,又能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當幼兒整理時,我總是給予幼兒鼓勵和適當的幫助,而不是袖手旁觀或包攬一切。
三、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和思考,發展幼兒的主體性。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更多引導幼兒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發展幼兒的主體性,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那麼幼兒即使學會了什麼,也不懂為什麼這樣做,長期下去,幼兒會形成依賴性,影響主體精神的發展。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我總是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獨立的時間,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戲時,請幼兒想一想可以怎麼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與別人有什麼不同。體育活動中的探索活動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教師所採取的指導策略也應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