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體育運動保護急救

體育運動保護急救

發布時間:2021-02-19 07:24:27

體育運動前要做什麼防護措施

(一)准備活動的主要作用
1提高肌肉溫度,預防運動操作。體育鍛煉前進行一定強度的准備活動,可使肌肉內的代謝過程加強,肌肉溫度增高。肌肉溫度的嗇,一方面可使肌肉的粘滯性下隆,提高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速度,增強肌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減少由於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運動操作。
2提高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內臟器官的機能特點之一為生理惰性較大,即當活動開始,肌肉發揮最大功能水平時,內臟器官並不能立即進入"最佳"活動狀態。在正式開始體育鍛煉前進行適當 的准備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先動員內臟器官的機能,使內臟器官的活動一開始就達到較高水平。另外,進行適當的准備活動還可以減輕開始運動時由於內臟器官的不適應所造成的不舒服感。
3調節心理狀態。體育鍛煉不僅是身體活動,而且也是心理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心理活動在體育鍛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鍛煉前的准備活動即可以起到這種心理調節作用,接通各運動中樞間的神經聯系,使大腦皮層處地最佳 的興奮狀態投身於體育鍛煉之中。

(二)如何進行准備活動
一般來說,准備活動時主要應考慮准備活動的內容、時間和量。
1內容。准備活動可分為一般准備活動和專項准備活動。一般准備活動主要是一些全身性身體練習,主要包括跑步、踢腿、彎腰等,一般性准備活動的作用是提高整體的代謝水平和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減少運動操作的發生;專門性准備活動是指與所從事的體育鍛煉內容相適應的運動練習,如打籃球前先投籃、運球,跑步前,先慢跑等。除非進行一些專門性運動和比賽,一般人體育鍛煉時只需進行一般性准備活動,即可進行正式的體育活動內容。
2時間和量。准備活動的量和時間隨體育鍛煉的內容和量而定,由於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鍛煉量較小,所以准備活動的量也相對較小,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還未進行體育鍛煉身體就疲勞了。半小時的體育鍛煉,其准備活動的時間一般為10分鍾左右。氣溫較低時,准備活動的時間也適當長一些,量可大一些。氣溫較高時,時間可短一些,量可小一些。
3時間間隔。與運動員正式參加比賽不同,一般人進行准備活動後就可馬上從事體育鍛煉,運動員准備活動後適當的休息是為了使身體機能有所恢復,以便在比賽中創造優異成績。而一般人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增強體質,不是創造成績,所以准備活動後接著進行體育鍛煉即可。

❷ 體育鍛煉易出現的傷害事故、急救方法及預防措施有哪些

1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1.1運動損傷的概念: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運動損傷不同與一般的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損傷,他多與體育運動項目及技戰術動作特點密切相關,為此常有些運動損傷便以其運動項目冠名。例如:「網球肘」、「足球踝」、「跳躍膝」。運動損傷也常與運動訓練水平,運動環境與條件等因素有關。1.2運動損傷的分類:1、 按受傷的組織結構分類:皮膚損傷、肌肉、肌腱損傷,關節軟骨損傷,骨及骨骺損傷,滑囊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內臟損傷等2、運動損傷按時間分類:新傷和舊傷;3、按損傷的病程分類:急性損傷:直接或間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傷者,傷後症狀迅速出現,病程一般較短。慢性損傷:陳舊傷,急性損傷後因處理不當而致反復發作者;勞損傷,由於局部運動負荷量安排不當,長期負擔過重超出了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過勞致傷。症狀出現緩慢,病程遷延較長。4、按性質分類:開放性損傷:傷後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受傷組織有裂口與體表相通。如擦傷、刺傷、切傷、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閉合性損傷;傷後皮膚或黏膜仍保持完整,無裂口與體表相通。例如: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閉合性骨折等。5、按程度分類:輕度損傷:傷後鍛煉者仍能按計劃參加體育鍛煉中度損傷:傷後不能按計劃進行訓練,需停止患部活動。重傷:受傷後不能訓練。這種方法適合運動隊或體育院校。6、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系分類:運動技術傷:與運動項目、技戰術動作密切相關的損傷,例如:網球肘、投擲肘等,多為局部組織過勞。非運動技術傷:多為運動中的意外傷。2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運動損傷的兩個潛在因素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也是客觀存在的,它們的存在僅能說明運動中具有發生損傷的可能,並不一定直接導致損傷的發生,在進行體育運動及身體鍛煉中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則使受傷的危險性增高。但是身體的不協調性也非常容易引起損傷。下面介紹促使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2.1認識不足,措施不當。首先:體育教師和體育鍛煉者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如「運動損傷難免」、「運動損傷不過是些小傷小病」,關系不大,甚至將預防運動損傷的科學態度與勇敢、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對立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未能積極地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發生損傷後也不認真總結分析。其次:不少男性青少年生活經驗不多,思想麻痹,缺少防傷觀念,運動中好勝心強,好奇心大,心血來潮,忘乎所以,常盲目、冒失地從事力所不及的運動動作,導致運動損傷;一些女學生在體育運動膽小、害羞、畏難,做動作時恐懼、猶豫、緊張、這些都會造成動作失敗而受傷。2.2准備運動不足:不論在何種體育運動中,充分的准備活動是保證學生不受損傷主要手段。因此,無論是在平常的體育鍛煉還是教學、訓練中,都應充分做好准備活動,准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特別是克服植物性神經的惰性。通過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使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以便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彈性,並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聯系,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准備。2.3運動量安排不合理運動實踐證明,運動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會引發運動損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局部運動負荷安排不合理,長期局部負荷過大(例如單打一的鍛煉,以致超過了人體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人體組織結構因過度摩擦、擠壓、或因過度牽拉;二是一次大運動量過大,持續長時間劇烈運動,體力消耗過大,血糖降低,出現急性重度疲勞。此時,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破壞,運動能力降低,精確度、共濟能力均顯著下降,警覺性、注意力減退,防禦性反應遲鈍,這些都是引起運動損傷的條件。往往會發生嚴重的急性運動損傷。2.4教學、訓練和比賽活動組織安排不當。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是否遵守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原則問題,也包括組織方法的問題。在組織教學、訓練過程中,不遵循個別對待原則,沒有認識到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生其解剖、生理、心理特點不同,即使年齡、性別相同,個體間在身體發育健康狀況及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及技術水平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而在教學訓練中一律對待要求;沒有遵循運動負荷從小到達,技術動作學習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提高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進行器械訓練是,因教師負責的學生過多,而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男教師對高年級女生保護不便,對素質和技術差的學生未及時給予得力的保護等,此外,運動場地窄小,人多擁擠,增加了相互碰撞的機會,這在一般學校的課外活動中更為突出,沒有或不遵守運動場地分區,任意穿越投擲場地,或在非投擲區進行投擲練習;運動設備、器材破舊、不符合衛生要求,體育教師缺乏耐心的講解和正確的示範;練習的安排、時間、線路不正確2.5缺乏醫務監督及安全保護措施如果及時發現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身體結構、成熟程度因素,就可以採取必要措施對學生活動進行調整。因此對學生進行身體檢查,主要是眼、耳、咽喉、血壓、脈搏、疝氣等方面的檢查。是預防運動損傷比不可少的環節。不僅如此,有條件,還應該對骨骼系統從結構到外形進行各為嚴密的檢查。了解學生的肌肉力量、關節的穩定性 、身體姿態及以往所受損傷的原因。這樣有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傷。2.6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經驗、思想麻痹、情緒急燥;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因此損傷的預防不僅僅從醫學的角度,還必須從心理上去進行。其次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容易發生損傷事故。2.7場地設備,氣候條件不良。如:場地不平,有雜物;場地太硬等,器械安裝不牢,缺乏必要的護具等;過高的氣溫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易使人疲勞,中暑,大量排汗,使人肌肉痙攣;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傷;也可因肌肉僵硬、彈性、耐力下降,協調性差而發生損傷。以及場地,燈光等都會造成損傷。3運動損傷的預防3.1加強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強體育運動的目的性教育。在教學訓練中,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教育作為備課的一項內容。多渠道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宣傳也是勢在必行,因為傷害事故的發生,其一是個別教師責任心不強,措施不落實人為造成;其二是部分學生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性、自我壓縮能力差而生產;其三是一些主、客觀因素(如器材隱患、氣候條件、技術掌握不全面等)而導致的事故發生實屬意外、突發、偶發事件,是無法預料和人為所能避免而造成。所以學校體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正確、認真地搞好安全教育宣傳這塊陣地,消除傷害事故隱患的出現,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必須加大措施,落實到實處,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更好地推進實施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健康、合格的有用之材。要通過認真實踐和推廣實施切實可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傳,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潛移默化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防止了一系列傷害事故發生3.2認真做好准備活動准備活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准備活動的內容與負荷;個人的身體機能狀況;當時的氣象三個方面。准備活動分為一般性准備活動和專項准備活動,一般性准備活動要充分,專項准備活動要有針對性。易傷部位的准備活動要加強;有傷部位要謹慎;注意時間間隔;同時要加入一些力量練習和一些伸展性練習對於提高肌肉溫度,預防肌肉拉傷有積極的效果。3.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安排不足,不能達到促進人體運動能力提高的目的,運動負荷安排過大,不僅使運動系統的局部負荷過重,還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疲勞,致使全身機能下降,協調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覺反應都減弱,從而容易發生損傷。為了減少損傷,教師、參加體育鍛煉者應嚴格按照運動訓練的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各項運動損傷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3.4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備課,應對教學、訓練中的重點、難點對易發生損傷的部位作到心中有數體育課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組織工作不當造成的,因此,必須從安全形度出發,做好體育課教學的組織工作。其一,規定學生穿運動鞋和運動衣上課,以免滑倒摔傷和不必要的拉傷。其二,清理一節課所用運動場地的雜物、浮沙、塵土等,以免出現意外事故。其三,嚴格檢查上課時所用的體育器材,教師示範時,提前向學生講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險性,提醒學生注意,以防傷害事故發生。其四、規范動作要領、嚴明練習紀律,明確運動信號(如手勢、哨聲、口令等),以免出現因為技術動作的變形、組織教學的失誤和紀律性差造成學生拉傷、擦傷、脫臼等傷害事故。3.6掌握運動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體育課中發生意外事故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我們體育教師要倍加小心,加強保護,確保安全。盡量讓事故減少到零,在教學科目中,要針對教學內容,重點加強保護。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騰越動作時,教師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確,保護及時。教師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學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騰越,落地時幫其臂上舉,保證平穩落地。在球類及游戲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一旦突然摔倒,切不可用手臂撐地,應快速抱頭團身乘勢倒地作自我保護。 3.6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醫務監督在教學中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身體情況,面部表情;如學生面紅耳赤,大口喘氣,滿頭大汗,說明運動負荷大了,應立即調節,採取減少練習次數,降低練習強度,縮短練習時間和距離等措施。如個別學生面色發白,虛汗滿面,走路搖晃,說明他體力不支,應讓其休息,並注意觀察他的變化;在上下午的最後一節課,特別應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此時學生大都是腹空肚餓,精力體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運動總量。

運動會急救知識

急救知識培訓,基本技能包括心肺復甦、止血包紮、治療咬傷、處理中暑等等。版1.肌肉拉傷的同學權很可能是因為准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運動強度突然加大。還有一部分同學在長跑過後會出現低血糖現象,他們有可能沒有吃早飯或者進食不規律。2.首先早上有項目的同學一定要吃早飯,並且要注意吃早飯的時間,千萬不要剛剛吃完飯立即進行劇烈活動。其次,在比賽之前,運動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防止肌肉拉傷。另外,對於長跑運動員,可以通過賽前喝葡萄糖來補充能量。但是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引用葡萄糖的時間,最好是賽前一個小時左右,這樣才能起到效果。尤其要強調的是,運動會的舉辦是為了倡導健康,提高體能,同學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度參賽。3.一些同學可能身體較弱,不適合長時間靜坐。這樣的同學要在適當的時機盡量走動走動。另外,無論身體狀況怎樣,都應該盡量多飲水、避免長時間在日光下暴曬。身體弱一些的同學我們更提倡適量喝生理鹽水來補充能量。

❹ 體育鍛煉時怎麼預防意外的發生

在中學生所受到的嚴重外傷中,因體育鍛煉致傷的比例超過50%。其中球類運動和體操所引起的外傷較多,初中學生也比高中學生容易在體育鍛煉中受傷。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容易興奮,肌體容易疲勞,而注意力則不容易集中,肌體的協調、應變、平衡等功能的發育也不完善。這樣,在做一些難度較大的復雜動作時,就容易引起外傷。比如在單、雙杠上做大擺動或做轉體練習時,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身體的協調、平衡功能要好。

其次,中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有些人還沒有掌握動作要領,就急於表現自己,甚至互相嬉戲或打賭比賽,結果因動作失誤而受傷。

還有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因缺少保護而受傷。如練習鞍馬、跳箱動作時,學生如果平時缺乏訓練,助跑不夠,騰起高度不夠,換手不及時,此時若缺乏有效的保護,就會發生股骨、脛骨、會陰和下肢關節等部位的損傷。又如練習吊環時,如果沒有保護,就容易引起肘關節脫臼、前臂骨折和腦震盪等嚴重後果。

中學生在運動中容易發生的外傷情形主要有幾種:流血,骨折、脫臼、撞傷、挫傷、扭傷、戳傷等。大量出血的時候,應立即進行止血處理;如果懷疑是骨折,就應立即採取骨折的處理方法;如果是輕度的撞傷或挫傷,可用冷濕布敷在疼痛或腫痛的部位。但如果撞傷嚴重,或是頭、胸、腹等部位受到較大的撞傷,應特別注意,因為這有可能出現內出血或內臟損傷的危險。情節嚴重的體育運動外傷,都應在初步救護的同時向急救中心呼救或視情節送往醫院救治。

鍛煉時要注意的問題

加強身心素質的全面鍛煉,提高身心對各運動項目的適應能力,特別是提高心理穩定和調節水平,消除緊張和急躁、粗心等心理現象。

做好充分的准備,特別是加強易受傷部位的鍛煉和准備。掌握好技術動作要領,認真練習,按要求正確操作。

加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意識,提高思想認識和應急意識,學會和熟練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如摔倒時立即屈肘、低頭、團身,以肩背部著地,順勢翻滾,而不要直臂撐地。器械練習時特別要注意相互保護,如做單杠或跳馬練習時。

運動前要進行場地器械及個人服裝、鞋子等安全檢查,並自我評估身心健康狀況,如身體不適、情緒低落、心理緊張、技術掌握不良等,應停止或避免較高難度的體育鍛煉項目。

❺ 體育鍛煉自我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開始一項新的體育鍛煉時,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增加的運動量要適可而止,視當日的體能情況和情緒而定。

2.注意體育鍛煉活動的平衡和多樣性,不要「偏食」,既要安排有利於心臟的鍛煉,也要有力量訓練和一定的靈活性鍛煉;一周內可以參加數項不同類型的鍛煉活動,只做一種類型的鍛煉容易產生重復性受傷。

3.鍛煉前,做好充分的熱身,不馬虎。熱身的基本功效是使鍛煉者感到四肢變得伸展靈活自如。所以,這樣的感覺應成為熱身是否已經做足的基本標准。

4.「百分之十原則」。增加鍛煉量時,一般每周不應超過10%。例如,你以前每天跑3公里,如果既定的鍛煉目標是5公里,那麼應在每天3公里的基礎上,按照每周增加10%的比例進行。

5.鍛煉需要能量,不要空腹鍛煉。鍛煉前應稍微吃些東西,鍛煉前後均應適當飲用運動飲料補充能量的流失。天熱時,補充的飲料量應增加。

6.注意休息。對於多數人來講,除了身體鍛煉外,還要工作,照料家庭等。因此,注意不要讓「堅持鍛煉」成為教條的口號。所謂堅持鍛煉應著眼於鍛煉的長期積累效果,但並非一定要每天都鍛煉。有時因各種原因而感到比較疲乏時,可以停止鍛煉數日,讓自己的體能得以恢復,切忌「鍛煉過度」。

❻ 體育運動中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體育運動中常見的運動傷有:

  1. 軟組織挫傷:分單純性和混合性,單純性處理分三個時期:①限專制活動:制屬動,冷敷,加壓包紮等②恢復活動:熱敷等。③功能恢復:保護帶等。

  2. 肌肉拉傷:冷敷,加壓包紮,外敷新傷葯等。

  3. 關節韌帶損傷:冷敷,制動,加壓包紮止血等。

  4. 滑囊炎:制動,固定,外敷活血等。

  5. 骨折:防止休克,止血等

❼ 體育運動應急處置原則有哪些

在體育運動中,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發生意外,這不單是准備活動不充分造成的,還與運動負荷量、氣候變化、心理素質等密切相關。在發生運動損傷後,要及時進行急救措施,減少損傷程度,這種急救措施被稱為「應急處置」,也被稱為「RICE原則」,主要包括:制動(rest)、冷敷(ice)、加壓(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四個方面。

(1)制動(rest)

制動對於骨骼肌的損傷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制動主要是立即停止運動,讓患部處於不動的狀態。運動終止後的制動可以控制腫脹和炎症,可以把出血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內。然後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處置過的患部固定住。受傷後固定2~3天,不僅可防止並發症的發生,而且對治療也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過早地活動患部,不僅會出現內出血等症狀,還可能使其機能損傷進一步加重,使恢復時間拖得更長。

(2)冷敷(ice)

冷敷在應急處置中是效果最為明顯的。因為冷敷既可以減輕疼痛和痙攣,減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時又可以減少機體組織壞疽的產生,在受傷後4~6小時內所產生的腫脹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還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細血管的浸透性變少,減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3)加壓(compression)

在幾乎所有的急性損傷中都採用加壓包紮的方法,加壓同冷敷和抬高一樣都是最重要的處置手段。加壓包紮既可使患部內出血及淤血現象減輕,還可防止浸出的體液滲入到組織內部,並能促進其吸收。加壓包紮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浸水的彈力綳帶放進冷凍室,這樣可同時起到冷敷和加壓的作用,還可以使用毛巾及用海綿橡膠做的墊子來進行加壓包紮。例如,踝關節扭傷時,可用「U」字形的海綿橡膠墊子套在踝關節上,然後用膠布或者彈力綳帶固定。採用以上的加壓包紮可以防止和減輕踝關節周轉的浮腫。冷敷是間斷性的,而加壓則在一天中都可以連續使用。

(4)抬高(elevation)

抬高是把患部提到比心臟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壓一樣,抬高對減輕內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它不僅可以減輕通向損傷部位的血液及來自體液的壓力,以促進靜脈的迴流,患部的腫脹及淤血也會因此而得到相應的減輕。

運用以上原則時,要遵循一定的順序:

(1)停止運動保持不動;(2)掌握了解受傷的程度;(3)在患部敷上冰袋;(4)用彈力綳帶把冰包固定住;(5)把患部舉到比心臟高的位置;(6)感覺消失或者20分鍾把冰袋拿掉;(7)使用海綿橡膠墊子和彈力綳帶做加壓包紮;(8)根據損傷的程度每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用冰袋進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緩解為止;(9)睡覺時把彈力綳帶拆去;(10)睡覺時也要把患部舉到比心臟高的位置;(11)次日清晨重新進行一次冷敷處置;(12)如果受傷嚴重,以上程序堅持做2~3天。

針對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要採取不同的應急處置,在下面的幾節將做詳細介紹。

❽ 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有五個步驟,包括: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內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這容五個英文單字的字頭就形成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訣:「PRICE」,讓我們容易得知如何適當地處理撞挫傷、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等急性骨骼肌肉傷害。

❾ 簡述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一、急救的意義、原則和注意事項
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對意外或突然發生的傷病事故,進行緊急的臨時性處理。其目的是保護傷病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痛苦、預防並發症,並為傷病員的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因此,無論何種急性損傷,做好現場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關節脫位、嚴重軟組織損傷或合並其他器官損傷時,傷員常因出血、疼痛而發生休克。在現場急救時,要注意預防休克,若發生休克,必須優先搶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力求迅速、准確、有效,做到快救、快送醫院處理。
救護人員的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婉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慌失措或顧此失彼,即使出現危急情況也應鎮靜地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 工作;急救技術要力求熟練敏捷。經急救處理後,應陪伴傷員到醫院,並向醫生介紹發病情況和急救經過。

二、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
(一)急救包紮法
包紮有固定夾板或敷料,限制傷肢活動,避免加重傷情;保護創口,預防或減少感染;支持傷肢,使之保持舒適的位置,減輕疼痛和壓迫止血,防止或減輕腫脹等多種作用。包紮時,動作要柔和、熟練、包紮的松緊度應適中,過緊會妨礙血液循環,過松則起不到包紮的作用;綳帶包紮要從傷部遠端開始,包紮結束時,綳帶末端要用膠布粘合固定或將綳帶末端留下了段,縱形剪開縛結固定,但縛結不要在傷口處。
1.綳帶包紮法 要根據包紮部位的形態特點,採用不同的包紮方法。
(1)環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均勻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額部等,也是其他包紮法的開始或結束時使用的包紮法。包紮時,先張開綳卷帶,把帶頭斜放在傷肢上並用拇指壓住,將卷帶繞肢體一圈後,再將帶頭的一個小角反折,然後繼續繞圈包紮,每圈都蓋住第一圈,包紮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包紮時先作2~3圈環形包紮,然後將綳帶向上斜形纏繞,每圈都蓋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包紮時,先做2~3圈環形包紮後,用左拇指壓住綳帶上緣,將綳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綳帶,每圈反折一次,後一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處不要在創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包紮肘、膝、踝等關節處。方法有二:一是先在關節處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斜形環繞,一圈在關節上方纏繞,一圈在關節下方纏繞,兩圈在關節凹面相交,反復進行,逐漸離開關節,每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最後在關節上方或下方作環形包紮結束。二是先在關節下方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來回作「8」字形纏繞,使相交處逐漸靠攏關節,最後作環形包紮結束
2.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應用方便,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包紮,這里只介紹手、足和頭部包紮法。
(1)手部包紮法:三角巾平鋪,手指對向頂角,將手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先將三角巾頂角向下反折,再將三角巾兩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圍繞一圈,在腕背打結。
(2)足部包紮法:與手部包紮法基本相同。
(3)頭部包紮法:三角巾底邊置於前額,頂角在後,將底邊從前額繞至頭後,壓住頂角並打結。若底邊較長,可在枕後交叉後再繞至前額打結。最後把頂角拉緊並向上翻轉固定。
3.前臂懸掛法 分大、小懸臂帶兩種
(1)大懸臂帶:常用於除鎖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其他上肢損傷。將三負巾的頂角置於傷肢的肘後,一底角拉向健側肩上,傷肢屈肘90度角,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再將三角巾的另一底角向上翻折並包住前臂,兩底角在頸後打結。最後拉直頂角並向前折回,用膠布粘貼固定。
(2)小懸臂帶:常用於肱骨或鎖骨骨折。先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寬頻,也可用寬綳帶或軟布帶代替。將寬頻的中間置於前臂的下1/3處,屈肘90度角,寬頻的兩端在頸後打結。
(二)止血法
據研究,健康成人平均每kg體重約有血液75ml,總血量可達4000~5000ml。若急性大出血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0%,即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口渴等急性盆血的症狀;若出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時,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外出血的傷員,尤其是大動脈的出血,必須立即止血;對疑有內臟或顱內出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這里主要介紹外出血的幾種止血方法。
1.綳帶加壓包紮法 用數層無菌敷料復蓋創口,再用綳帶加壓包紮,以壓住出血的血管而達到止血效果,同時抬高傷肢。它適用於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的止血。
2.指壓法 在動脈行走中最容易被壓住的部位稱為壓迫點。指壓法的要領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在相應的壓迫點上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把該動脈管壓迫在鄰近的骨面上,以阻斷血液的來源而達到止血的效果。這是動脈出血時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所加壓力必須持續到可以結扎血管或用止血鉗夾住血管為止。常用的壓迫止血法有:
(1)顳淺動脈壓迫止血法:一手扶傷員的頭並將其固定,用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寬處摸到搏動後,將該動脈壓迫在顳骨上(圖7—11)。它適用於同側前額部或顳部出血的止血。
(2)額外動脈壓迫止血法:在下頜角前約1.5cm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將該動脈壓迫在下頜骨上(圖7-12)。它適用於同側面部出血的止血。
(3)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在鎖骨上窩內1/3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把該血管壓迫在第一肋骨上(圖7-13)。它適用於肩部及上臂出血的止血。
(4)肱動脈壓迫止血法:將傷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頭肌內緣中點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或示、中、環三指將該動脈壓迫在肱骨上(圖7-14)。它適用於前臂及手部出血的止血。
(5)指動脈壓迫止血法:手指出血時,用健側手的拇、食兩指壓迫患 指兩側指根部(圖7-15),並抬高患 肢。
(6)股動脈壓迫止血法;傷員仰卧,患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摸到搏動後,用雙手拇指重疊(或掌根)把該動脈壓迫在恥骨上(圖7-16)。它適用於大腿和小腿出血的止血。
(7)脛前、脛後動脈壓迫止血法:在踝關節背側,於脛骨遠端摸到搏動後,把該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在內踝後方,將脛後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圖7-17)。它適用於足部出血的止血。

閱讀全文

與體育運動保護急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