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就目前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談談如何完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的建設
4.1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的舉措。
4.1.1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
很多學校現在面臨體育辦學難,難就難在資金缺乏,如何引進資金為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服務,這就需要學校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學校可以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從而爭取國家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提供的扶持資金。而體育俱樂部能依託學校的管理、師資和場館等資源,面向全體青少年組織發展體育健身的技術指導與服務,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籌措資金。另外,學校必須在實踐中最大限度利用現有體育場館設施和時間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在校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另一方面,學校應主動與社區或企業合作,爭取它們提供體育專項贊助資金。群體活動是當前社區和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些社區和企業受地理位置、城建布局的影響,沒有太多相對集中的場地用於群體活動。學校應主動回歸社會,讓社區或企業體育文化建設重點變軌到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上來,讓社區或企業為學校添置器材,維修、擴建場館,輸送體育教師外出培訓。而學校的部分活動、建築物、標志物可以以該社區或企業的名稱冠名。這樣,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強化,學生體育活動場所的質量得到提高。而社區和企業在被宣傳的同時,社區居民或企業職工的體育活動場所也得到保障,群體活動相對集中,便於交流,容易形成規模。另外,社區或企業的體育文化得到學校規范的指導後,有助於社區或企業的文化建設,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社區的親和力。
4.1.2營造「和諧的人際文化」環境。
師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體,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不僅能調節、激勵師生的思想行為,培養和激發師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而且也能促進師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學校的長期穩定。為此,要特別注重對師生的思想引導,加強雙向教育與管理。
學校應以體育教師發展為本,不求責備,以尊重人、激勵人、關愛人、發展人為前提,為每個體育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領導職工關系,創造民主的、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讓體育教師甘於奉獻自身的教育崗位。而體育教育要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用「養成教育」塑造學生;用「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用「理想教育」鞭策學生;用「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用「賞識教育」激勵學生;用「愛心教育」溫暖學生;用「協作教育」團結學生;用「責任教育」督促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
4.1.3注重「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建設。
「和諧」並非漠視「矛盾」,「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同樣需要人本科學、和諧民主的制度保障。
學校建設人本民主與科學規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讓所有成員工作生活在一個規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氣息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諧融洽。其實質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科學管理手段的結合,建立以發展人的主體性,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富有人文情懷、創新活力與團隊精神的制度文化體系。讓組織中的成員盡量發揮出生命的潛力。為構建和諧的學校體育文化應制定的制度包括體育教師定期培訓制度、體育課堂管理制度、體育器材保管制度、體育場地維護與管理制度、體育教學教研活動制度、體育質量監控考核制度、學生的安全行為規范等。
學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體現學校個體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度。它的重點是建設之後的運行與參與。具體包括大家對體育相關制度文化建設的認同,它對每一個個體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激活。
4.1.4加強「體育課堂文化」建設。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課堂文化無疑具有獨特而又相當重要的地位,它雖然不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內容,但是課堂文化的績效必將映射到課外體育文化活動中去。因此,我們要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逐步形成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課堂文化特色。在課堂上,體育教師不再是死板教條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引導者,體育教師要通過美的語言、美的情感,營造和諧合作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自由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內在需要自然的被激發出來。學校還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提倡體育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更為協調,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協同和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1.5加強「校園體育輿論文化」建設。
經常運用標語、圖展、廣播、錄像等媒體,進行體育文化的滲透,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強健身體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大家都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組織體育知識講座是豐富學生體育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請校內外體育專家、運動員配合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講座,介紹國內外體育賽事、體育發展趨勢、體育文化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體育文化知識。
4.1.6建設有特色的「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品牌。
課外體育活動是開展體育文化活動的主要途徑,它既要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又要豐富、活躍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我們要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鍛煉意識和積極性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由於各個學校的類型、規模、辦學條件、師生結構不同,加上學校所處的地區、環境、地理位置、地方氣候差異,決定了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過程中,各個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發展校園課外體育文化,逐漸形成校園體育課外文化的品牌意識,最終確定自己的傳統與特色。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創建具備體育文化特質的學生社團,讓社團成員自發參與課外體育訓練、群體競技活動的交流,以及學校體育文化節的組織與籌備工作,從而提高學生文化交流的能力、開展活動的能力,社交能力。一旦形成品牌社團,將全面提升全體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和參與程度,還可以通過開展校際學生社團的橫向聯合交流,促使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得到科學與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復合性人材,為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計劃服務。
B. 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怎麼寫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21世紀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大學生作為青少年中的一個重要群體,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是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外,還需良好的身體素質.但目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逐漸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體育鍛煉作為一種運動休閑的健身手段,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良好的運動興趣和習慣,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而且還有助於陶冶情操,緩解學習壓力,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抗挫力。體育鍛煉又是高校體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將學校素質教育擴展,形成課內與課外的統一。對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我們知道大學生一般都是靜坐在教室、實驗室、自習室,低頭彎腰學習與工作的,長期處於這種姿勢,又不參加身體鍛煉,往往會引起各種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經衰弱,胸腔狹窄,肌肉軟弱無力,心臟疾病便秘等。因此,大學生要經常參加身體鍛煉,因為身體鍛煉可以使心臟和胃腸都得到良好的鍛煉,使大學生精力充沛,同時,身體 鍛煉還是一種積極性休息,腦細胞各有分工,進行身體鍛煉時,管理肌肉活動的精神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思考問題的神經細胞則處於抑制狀態,得到很好的積極性休息。所以大學生更有必要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如何呢?為了了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探究如何根據本校實際,改善並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我們小組決定對xxx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
C. 為了考察一個學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調查了其中40名學生進行統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本題中的個體是每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樣本是40名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故樣本容量是40.故選D.
D. 普通大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調查分析
摘要:本文著重調查研究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動機與規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增強課外活動的效果。
關鍵詞:普通高校動機興趣課外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組織成形式,也是增強體質發展個性重要 途徑之一,為提高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效果,本文著重調查研究了大學生課外體育活 動興趣與動機,探索一系列措施,為在高校普及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隨機抽取普通高校男女大學生2000人,進行了問卷測評,有效回收率94.5%。
1.2研究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分析法,座談法和基本常規統計法。
2.測試結果的研究與分析
2.1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分析
課外體育活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課外鍛煉的一種內在力理:(表1)
表1 課外體音活動動機調查表
學習動機
男生1628人
女生263人
合計1891人
人數
%
比序
人數
%
比序
人數
%
比序
增強體質
752
46.1
1
68
25.86
1
820
43.36
1
健美的體形
68
4.18
6
43
16.35
3
111
5.87
6
強壯的體格
243
14.93
2
12
4.56
7
255
13.48
2
提高學習效率
49
3.01
7
23
8.75
6
72
3.81
7
豐富生活情趣
177
10.87
4
48
18.25
2
225
11.90
3
發展個性,尋求心理平衡
194
11.92
3
30
11.41
4
224
11.85
4
競技比賽
34
2.09
8
11
4.18
8
45
2.38
8
提高達標等級
121
743
5
28
10.65
5
149
7.88
5
從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機的調查來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動機是增強體質(佔46.19 %)強壯體格(佔14.93%),發展個性,尋求心理平衡(佔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動機是豐富生活情趣(佔18.26%),健美體型(佔16.35),發展個性,尋求心理衡(佔11.41%),調查結果表明:男女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多集中在增強體質,豐富生活情趣及強壯體格,健美體型方面。這與學生的自身需要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還說明學生已認識到了體育的價值和功能,這正是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的主要原因。
2.2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興趣分析與研究
從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來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項目是藍球(27.8%),足球和健身運動(18.4%),排球(12.1%),合計佔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項目是:形體健美(31.4%),藍球球(14.5%),中長跑(13.8%),合計佔59.7%,這表明男女生體育興趣的穩定趨於明顯集中,女生的興趣穩定性略高於男生。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大都選擇有明顯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娛樂性內容。
2.3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出勤率分析
從一個學期三次隨機抽樣(見表2)得出,一年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出勤率最高,其次是二年級、三年級,出勤率最低的是四年級,其原因是: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大學,對新的體育學習環境、內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處於了解好奇之中,比如,對完成大學體育必修課程沒有把握,擔心體育「達標」是否能通過等,所以參加與頻數呈最高狀態。二年級學生相對於處於穩定階段。三年級學生則由於結束了兩年的系統體育教學之後,無任何督促與壓力,所以出勤率明顯下降,四年級學生由於專業課程負擔較重每學期有一半時間要下到附屬醫院實習,故參加體育活動受到時間限制,出勤率最低。
表2 各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頻數統計表
年級
總人數
時間
參加人數
%
平均人數
%
94級(一年級)
758人
學期初
151人
19.92
150人
19.35
學期中
188人
24.80
學期末
101人
13.32
93級(二年級)
757人
學期初
133人
17.57
125.67人
16.60
學期中
157人
20.74
學期末
87人
11.49
92級(三年級)
707人
學期初
74人
10.47
68人
12.96
學期中
88人
12.47
學期末
42人
5.94
91級(四年級)
698人
學期初
28人
4.01
18人
2.58
學期中
19人
2.72
學期末
7人
1.02
3、提高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超味性,實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內容進行相對穩定的活動方式。為此,我們確 定了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武術、健美操、田徑(含達標)為活動內 容。由學生自己根據興趣愛好與特長自由選擇。
(2)在我們的教學改革和教材的編寫中,要兼顧到學生體育活動興趣趨向於健身健美運 動和娛樂性運動的特點。選編一些學生直接感興趣的教材內容。對普遍受到學生喜愛的娛樂 性運動,學校體育教研室應協同學生會,團委等部門,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盡可能多組 織一些這類活動和競賽。
(3)在抓課外活動同時,結合達標項目舉行小型多樣的單項比賽,對早操,院代表隊訓 練進行齊抓共管,做到統籌兼顧,全面提高,我院達標率自90年至今均保持在95%以上, 其中優秀率達35%左右,連續三年被評為省達標優秀單位。在早操、課外活動形成了自己 的特色,89年至94年被省教發,省體委授予群體工作先進單位。
4.結論與建議
(1)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和動機富有明顯的社會性,更服從於未來社會主義建設 事業的需要,生活的職業志向和抱負成了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
(2)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工作,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特別是體育教師在課外體育活動 中,加強組織及輔導工作。在早操,課外活動起核心作用,加強高年級學生課外活動管理工 作。
(3)學校還應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改善運動場地,器材設備和衛生條件,為 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以激發學生的鍛煉動機和興趣,使其逐步養成經常鍛煉的好 習慣。
(4)要完成增加學生體質的任務,僅靠每周90分鍾的體育課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 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在的課外體育活動才能得以實現。
(5)學校體育的改革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地位,隨著體育走向 世界,面向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以及人們文化經濟、生活的改變和變化,終生體育之思 想被人們所重視,尤其是是把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作為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隨 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將成為學校體育自身的「大課堂」,課堂90 分鍾完成不了的任務以及學校各種任務將在課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彌補和完 成。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正業」,將為學校體育以及整個學校注入新的生機和活 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3.3
2《湖南師范大學學報》1993.增刊
3《浙江體育科技》 1993.6
E. 怎麼寫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
我記得我們以前都有現成的格式,,
如果沒有就自己做一個表唄
主要項就是時間,專地點,人數,活動屬內容,活動人員(比如幾年幾班)負責人(班主任或是負責帶學生的老師),備注,還有一些可以不需要的,比如規模,(是全校,全年部,還是一個班)
建設要是有現成的最好弄現成的,省得麻煩
F. 如何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管理
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怎樣有效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在此,結合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實踐,對如何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進行探討。
一、建立課外體育活動管理網路,提高管理效能
課外體育活動參與的人員多、工作量大,僅靠體育教師的努力是很難做好的。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有效領導及有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管理的課外活動管理網路,以加強課外活動的管理效能。根據學校的情況,建立了由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副校長主管,學生科負責檢查督促,體育教研組組織實施,班主任、學生會體育部配合管理的課外體育活動管理體系。
二、精選課外體育活動項目,保證活動質量
體育活動項目多、內容廣,在選擇活動項目時,綜合考慮了以下幾點:
1、與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競賽項目緊密結合。選擇與體育課、學校體育競爭項目有關的活動內容,即使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能相互促進,又使課外活動和運動訓練、競賽緊密結合,如田徑和籃、排、足球等運動項目,既是目前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又是經常開展的體育競賽項目,因此,可將這些項目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選擇內容。
2、群體性和調節性。選擇以身體活動為主,並能使較多人參加活動的項目,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後能得到及時的調整和放鬆。
3、興趣性。選擇與學生興趣相一致、有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項目,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4、季節性。選擇與季節、氣候相吻合的項目,便於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如在冬天,可選擇拔河、長跑等項目。
5、補充性。一些沒有納入體育教學計劃,但易於組織競賽或有利於終身鍛煉的項目應作為選擇的內容。如健美操、太極拳、保健氣功等。
三、開展體育競賽,提高活動質量。
體育競賽是課外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競賽,學生的鍛煉效果和運動才能可以在比賽中得以充分表現和發揮。因此,為了有效地促使課外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和活動質量的不斷提高,在組織體育競賽時應注意:
1、競賽活動制度化、多樣化。把各項體育競賽活動合理分配在全年的各個時期,定期舉行競賽活動,並要求學生每年每人最少必須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以保證參與活動人員的普遍性。
2、競賽過程規范化。課外體育競賽,不僅是一個促進學生參與鍛煉的過程,也是一個組織競賽的示範教學過程。因此,要使競賽過程規范化、科學化,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學到競賽的組織方法。
3、以競賽促提高。在課外體育競賽中,學生需要了解和學習更多的有關競賽組織與運動技、戰術等運動常識。對此採用專題講座和專項輔導的形式,在賽前對比賽項目的技、戰術及有關知識進行專題講解和輔導,並在競賽過程中設立「體育運動知識咨詢」,由教師來解答有關問題,有效地普及體育知識,以促進課外體育活動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活動質量評價體系,發揮導向激勵效應。
1、確立課外活動管理目標。根據課外活動的目的任務和管理評價的需要,建立一系列課外活動管理制度,如「課外體育活動輔導制度」、「達標實施制度」、「運動競賽制度」等。這些制度的貫徹實施,能激發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鍛煉。
2、實施課外體育活動質量評價。根據課文活動的管理目標,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檢查和考評,藉以對活動進行調控,從而保證課外活動優質高效地開展。
由學生科、體育組和班主任、值周教師、學生會體育部共同組成考勤和檢查評比組,對各班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人數、活動情況進行檢查;對在學校組織的運動競賽中取得名次學生的運動技能狀況進行評價;對各班學生的「達標」情況進行統計、對比;根據學生的健康卡片,對各班學生的身體機能情況進行評價。對這些評價結果利用板報、通訊等形式及時進行公布,並在期末對各班的課外體育活動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並作為有關表彰與獎勵的依據。
3、發揮表彰的激勵效應。表彰與獎勵對於學生積極參加鍛煉有較強的激勵效應。因此,每年都根據綜合性評價的結果,評選出「體育鍛煉的先進班級」,並給予表彰、獎勵;對在「達標」活動中,連續兩年以上達到優秀標准者,或在體育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把學生的體育課成績及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總體情況與評比「三好學生」、優秀幹部,評定獎學金及畢業分配等掛起鉤來,評選「活動組織優秀獎」,對組織活動有新意、效果好的組織給予獎勵。
五、改善活動條件,促進活動開展
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中,器材的不足和場地條件的限制,是阻礙課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日本的一個學者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僅僅增加了跳遠沙坑的數量,而沒有增加課的時數和進行另外的輔導,一段時間以後,學生的跳遠成績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這是改善活動條件以後,滿足了更多學生參加活動所產生的積極效應。近年先後修建了田徑場、足球場、整修了籃球場、排球場、體操練習場地;增加了力量練習器械等一系列教學訓練器材,進一步促進了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