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宇航員需要什麼條件
他應該首先具有健壯的體魄。大家已經知道,飛船中的失重環境,會給人們帶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果沒有健壯的體魄,又怎能保證順利完成整個航程的任務。而且,飛船上人員有限,各司其職,有人病倒就會影響整個機組的工作。
當一名宇航員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有冷靜的頭腦和隨機應變的處事能力。宇航活動是一項充滿未知數,充滿風險的事業,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宇航員遇驗不驚,頭腦冷靜,判斷准確,化險為夷。否則就會不可收拾。當年「阿波羅13」號登月之行,中途三隻燃料箱二隻爆炸完蛋,爆炸使服務艙被一片片撕碎,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三名宇航員憑著堅強的意志,擠進本來用於登月的狹小登月艙里,忍受著寒冷(因燃料不足)、水和氧氣也供應不足的考驗,又經歷了三天的航程才安全返回地面,創造了宇航史上的奇跡。
當一名宇航員還應該有淵博的知識。他不僅應有航天方面的知識,懂得如何操縱駕駛航天器,排除故障和維修處理的技術,還要懂得如何避開可能出現的危險;再有,應對本次飛行任務有較全面透徹的了解,如去探測月球的宇航員應了解月球,探測火星的則應了解火星,現在的許多宇航員本身就是全面的飛行員,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比其他人更容易適應宇航活動;有的宇航員是來自各科研有沿的專家,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更順利地完成各項特殊的研究使命。
還有,作為一名宇航員,還應有高尚的品格,無私無畏獻身於太空探險的精神。
除了以上這些條件外,宇航員還要接受長期而艱苦的特殊訓練,如失重訓練、超重訓練、旋轉訓練等。只有能順利通過這些訓練的人,才有資格成為一名正式的宇航員。
Ⅱ 當一名宇航員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基本條件
包括政治思想表現、飛行技術、身體素質等等。要求航天員不僅具備健康的體格、良好的心裡素質,而且對航天環境要有高度的耐受和抗壓能力,同時還應具備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等。
2、臨床醫學選拔
要詳細檢查身體的各部位、各器官有沒有毛病。選拔宇航員的體檢,與普通人的體檢大為不同,要住進醫院檢查近一個月的時間,心肝脾肺、耳鼻喉咽一個都不能少。體檢醫生不僅要看他現在有沒有病,還要追查他有沒有潛在疾病,有沒有遺傳性疾病。
3、生理機能選拔
主要是檢查中樞神經與呼吸循環系統對航天特殊環境的適應性與穩定性。
4、心理功能選拔
富有經驗的心理專家會與被檢者談話,觀察言談舉止,了解個性心理,還要測試應急決策能力。
5、特殊耐力選拔
通過本階段的檢查,可以排除有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礙的人,發現心理素質和智能有缺陷的人,以及那些對特殊因素耐力較差和過於敏感的人。
(2)體育運動員可以當宇航員擴展閱讀
宇航員的訓練
第一階段基礎訓練中,宇航員要學習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解剖生理學基礎、火箭和飛船的設計原理、飛行動力學、氣象學、天文學、設備檢測等航天基礎知識。
第二階段航天專業技術訓練中,宇航員要熟悉飛船的結構、組成和飛船各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模式,還要熟練掌握各種航天任務的操作動作、飛船上的設備操作和空間試驗的操作等。
第三階段綜合訓練中,宇航員要在與真實飛船相同的訓練模擬器上,通過實景模擬,掌握處理各種問題的辦法,知道應該注意觀察什麼,什麼時候與地面聯系。
第四階段則是到發射場、回收場實地演練,熟悉各種程序及行走、逃逸、救生的路線。
每個學習、訓練項目結束時都要進行考核,考核及格才能轉入下一個項目的學習訓練。不及格者只有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還不及格只好淘汰。
此外,在訓練中,宇航員還要奔赴沙漠、寒區、雨林、海上,配合搜救部隊進行救生演習,要學習在陸地和水面上如何使用煙火器,如何在野外生存和自救。至於體能訓練、特殊生理功能訓練等則一直伴隨在4個學習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首批宇航員選拔訓練解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宇航員
Ⅲ 當宇航員需要什麼基本條件
宇航員所須具備的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內以及分容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宇航員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在我國,想成為宇航員,除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基本身體素質良好外,還必須通過航天城特有設施的「技術考驗」,包括: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以檢查其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前後甩動幅度15米的電動鞦韆,以測試飛船進入軌道時可能使人體產生的空間運動病等。
Ⅳ 成為宇航員需要哪些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首先,要有本科學習經歷,需要接受科學、醫葯、工程學等領域的知識;其次,必須具備操作經驗,尤其是擔任試飛員的經驗;第三,優秀的宇航員還善於幫助別人。」
飛船進入宇宙空間後,遠離人群,除和地面聯系外,與世隔絕,長期的寂寞生活對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宇航員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隔離室訓練便應運而生。隔離室幾乎不受任何聲響刺激,如同與外界隔絕一樣。性格是否合得來是不是選定機組人員時要考慮的因素?宇航心理學家說,不是,許多人聽到都會感到吃驚,因為畢竟宇航員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個你受不了的人共處可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弄不好連工作都要受到影響。但是,宇航員都是職業素養很高的人,他們不會讓個人的心情影響到任務的執行。再說,一次航天時間都相對比較短,一般是一個星期,最多也不過兩個星期。對大多數宇航員來說,在這樣短暫的期間里,哪怕是與魔鬼同眠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是去空間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來的人長期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沖突,會影響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對宇航員心理素質的要求就顯得非常重要。
入選條件除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基本身體素質良好外,還必須通過航天城特有設施的「技術考驗」,包括: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以檢查其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前後甩動幅度15米的電動鞦韆,以測試飛船進入軌道時可能使人體產生的空間運動病等。
Ⅳ 當宇航員有什麼條件
宇航員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過人的膽識與堅強的意志,還要學習天文地理、科學技術知回識,學會操作答各種宇航設備,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在接受任務之前,他們還要接受各種非人的訓練,所以要當個宇航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Ⅵ 什麼樣的人才能當宇航員
宇航員所須具備的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宇航員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首先,要有本科學習經歷,需要接受科學、醫葯、工程學等領域的知識;其次,必須具備操作經驗,尤其是擔任試飛員的經驗;第三,優秀的宇航員還善於幫助別人。」
飛船進入宇宙空間後,遠離人群,除和地面聯系外,與世隔絕,長期的寂寞生活對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宇航員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隔離室訓練便應運而生。隔離室幾乎不受任何聲響刺激,如同與外界隔絕一樣。性格是否合得來是不是選定機組人員時要考慮的因素?宇航心理學家說,不是,許多人聽到都會感到吃驚,因為畢竟宇航員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個你受不了的人共處可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弄不好連工作都要受到影響。但是,宇航員都是職業素養很高的人,他們不會讓個人的心情影響到任務的執行。再說,一次航天時間都相對比較短,一般是一個星期,最多也不過兩個星期。對大多數宇航員來說,在這樣短暫的期間里,哪怕是與魔鬼同眠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是去空間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來的人長期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沖突,會影響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對宇航員心理素質的要求就顯得非常重要。
怎樣才能消除精神緊張與孤獨
宇航員要解決在太空中的孤獨就需要很好的心理調節,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要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困擾,那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怎樣克服、消除精神緊張和孤獨呢?學會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別人碰上的事情您有一天也可能會碰上。生活的道路總不會是太平坦的,與周圍的人建立友誼,可以增加來自外界的支持和幫助,從而減輕精神緊張。不要害怕擴大您的社會影響,這樣有助您尋找應付緊急事件的新渠道。
努力改進人際關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幫助您事業成功,減少挫折,這對於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十分重要。我們不需要那種只會教訓人:「給我聽著,你該怎樣做」的朋友,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是鼓勵我們進行創造性思維,以及能夠支持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朋友。主動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善於安排時間,是改進人際關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宣洩、抒發。經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累加起來,可能會吞噬掉我們健康的機體。我們需要對人訴說自己的感受,哪怕這樣做改變不了多少事情。向誰訴說,取決於想要說的內容,必須選擇合適的訴說對象。記住,絕對不要將不愉快的事情隱藏在自己的心裡。以仁待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應樂於助人。在這種時刻,他們最需要您去傾聽他們的訴說,需要您給予幫助。靈活一些。我們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許多方法,您自己的那種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雖然是最好的方法,但不一定行得通。如果您總認為事事都必須按您的想法去做,那麼當事物不按您的想法發展時,您就會煩惱生氣。其實您的目標只應是把事情辦成,至於方法,不必拘於某一種。
住:掛著睡,能洗澡
飛船上也可以洗澡,這點你也沒有想到吧!王壯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盡管飛船內空間不足6立方米,但仍然可以解決宇航員的洗澡問題——因為飛船內有一個單獨的用來洗澡的袋子,還可以淋浴。
由於處於失重狀態,宇航員在飛船內睡覺也跟在地球上不一樣。地面上有重力,而太空中沒有重力,宇航員一躺就飄起來了。對此,飛船內單獨准備了睡袋,掛在壁上,睡覺的時候要進到這個睡袋裡面,就掛在那兒……
吃:壓縮磚,牙膏管
陳教授介紹說,宇航員的菜單也很豐富,有20種選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難以下咽。不過,太空食品並非一般的蔬菜水果,而是特別加工過的「壓縮磚」或「牙膏管」,對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能夠恢復原形,味道也不錯,裡麵包含了所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由於在失重的條件下,菜無法像在地面上一樣老實待在盤子里,而是擺在桌子上就飄起來了。所以專家門把太空食品設計成了牙膏式的,吃的時候像擠牙膏一樣往嘴巴里擠。
這些食品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蔬菜、蛋白、脂肪豐富。據陳教授透露,航天集團專門有一個機構負責研究太空食品。早餐、午餐、晚餐,每天三頓飯吃什麼,如何搭配,都設計得非常科學。
衣:10公斤,值千萬
據中國載人飛船上將配備的宇航服的製造地——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宇航服去年就已製作完畢,並多次試穿。
航天服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其中結構最復雜的服裝由14層組成:最里層是液冷通風服的襯里;襯里外是液冷通風服,這種服裝是由尼龍彈性纖維和穿在上面的許多輸送冷卻液的塑料細管製成;液冷通風服外是兩層加壓氣密層,然後是限制層,用來限制加壓氣密層向外膨脹;限制層的外面是防熱防微隕塵服,由8層組成,起防熱和防微隕塵作用;最外一層是外套。航天服雖然結構復雜,但穿起來並不困難,一般15分鍾左右即可穿戴完畢。
由於航天服是一種特製的衣服,通常由通風層、氣密層、保暖層等多層組成,是一個小的密封系統,具有防護作用和出艙兩個功能。這種航天服屬艙內航天服,除了頭盔和膠皮手套,整個航天服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強度滌綸做成的,整套衣服重約10千克,價值高達上千萬,再加上設計費用,總計能達到億元。(何濤)
「太空人」訓練全揭秘
距離今秋十月載人飛船升空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宇航員們最近在訓練什麼呢?陳輝教授透露說,目前仍然有宇航員的基礎訓練,熟悉飛船艙內設施也是他們的主要訓練內容。去年年底,陳輝教授曾經進入航天城參觀,他向記者講述了宇航員花樣繁多的訓練內容。
入選條件
想成為宇航員,入選條件除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基本身體素質良好外,還必須通過航天城特有設施的「技術考驗」,包括: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以檢查其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前後甩動幅度15米的電動鞦韆,以測試飛船進入軌道時可能使人體產生的空間運動病等。
「轉椅+鞦韆」=極度眩暈
進入航天城,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間不大的房子,四面封閉,除了靠牆一台控制儀外,地中央的一張轉椅格外引人注目。這張轉椅不但可以做180度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快速運轉,而且可以同時上下前後擺動。轉椅主要是用於檢查宇航候選者的前庭神經功能,以了解他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
從轉椅室出來進入的是電動鞦韆室,在高達數十米鋼架的護衛下,一台貌似汽車的廂式鞦韆被四條鋼臂凌空提起。電動鞦韆盪起時,前後能甩出15米,它主要是用於適應空間運動和開展對空間運動病的研究。
體驗「蹦極」
航天城裡還有一個「沖擊塔室」,內有一座約4層樓高的綠色鐵塔。它的作用是模擬飛船返回地球的沖擊環境,從而加強人的抗沖擊耐力,研究各種方式的防護措施。
比玩「飛碟」難受多了
3層樓高的離心機室里裝備著亞洲規模最大的國產載人離心機。
人體離心機是一種巨大的旋轉裝置,既可以上下伸縮,也可以左右轉動。頂上有一條長達16米的旋轉手臂,它用結實的鋼架緊緊托住了位於手臂前方的一隻橢圓形不銹鋼封閉吊艙,這只吊艙也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轉動,因此可以建立同方向作用於宇航員的超重條件。當整個離心機開起來時,有些像游樂場中的「飛碟」,無論是「房子」、「手臂」還是吊艙,都在不停地加劇轉動搖擺,但其轉動的速度和搖擺角度則是「飛碟」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的。
忍受狹小和孤寂
宇航員的安全和健康的研究是空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點,宇航員訓練中心裡有各種各樣為使宇航員適應太空生活而設置的模擬艙。
低壓艙是一座淡綠色的T形艙,內有工作艙、休息艙和衛生艙3部分。當宇航員穿上特製的航天服走進低壓艙之後,艙內的空氣就被抽掉,宇航員此時就開始進入「太空」。狹小的艙內既沒有電視也沒有音響,就連做一些搖擺幅度較大的健身活動也很受限制,沒有電話,不準通信,與社會完全隔絕。學會如何適應這種環境,是走進太空之前必須攻克的課題。
認識回家的路
天象儀室是宇航員模擬訓練中的最後一個關卡,宇航員升空執行任務之前必須在這里熟悉星空圖,找出自己將要走過的路線,一旦載人飛船的自動導航系統出現故障,
Ⅶ 當宇航員的條件是什麼
宇航員所須具備的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宇航員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首先,要有本科學習經歷,需要接受科學、醫葯、工程學等領域的知識;其次,必須具備操作經驗,尤其是擔任試飛員的經驗;第三,優秀的宇航員還善於幫助別人。」
飛船進入宇宙空間後,遠離人群,除和地面聯系外,與世隔絕,長期的寂寞生活對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宇航員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隔離室訓練便應運而生。隔離室幾乎不受任何聲響刺激,如同與外界隔絕一樣。性格是否合得來是不是選定機組人員時要考慮的因素?宇航心理學家說,不是,許多人聽到都會感到吃驚,因為畢竟宇航員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個你受不了的人共處可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弄不好連工作都要受到影響。但是,宇航員都是職業素養很高的人,他們不會讓個人的心情影響到任務的執行。再說,一次航天時間都相對比較短,一般是一個星期,最多也不過兩個星期。對大多數宇航員來說,在這樣短暫的期間里,哪怕是與魔鬼同眠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是去空間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來的人長期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沖突,會影響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對宇航員心理素質的要求就顯得非常重要。
怎樣才能消除精神緊張與孤獨
宇航員要解決在太空中的孤獨就需要很好的心理調節,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要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困擾,那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怎樣克服、消除精神緊張和孤獨呢?學會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別人碰上的事情您有一天也可能會碰上。生活的道路總不會是太平坦的,與周圍的人建立友誼,可以增加來自外界的支持和幫助,從而減輕精神緊張。不要害怕擴大您的社會影響,這樣有助您尋找應付緊急事件的新渠道。
努力改進人際關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幫助您事業成功,減少挫折,這對於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十分重要。我們不需要那種只會教訓人:「給我聽著,你該怎樣做」的朋友,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是鼓勵我們進行創造性思維,以及能夠支持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朋友。主動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善於安排時間,是改進人際關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宣洩、抒發。經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累加起來,可能會吞噬掉我們健康的機體。我們需要對人訴說自己的感受,哪怕這樣做改變不了多少事情。向誰訴說,取決於想要說的內容,必須選擇合適的訴說對象。記住,絕對不要將不愉快的事情隱藏在自己的心裡。以仁待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應樂於助人。在這種時刻,他們最需要您去傾聽他們的訴說,需要您給予幫助。靈活一些。我們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許多方法,您自己的那種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雖然是最好的方法,但不一定行得通。如果您總認為事事都必須按您的想法去做,那麼當事物不按您的想法發展時,您就會煩惱生氣。其實您的目標只應是把事情辦成,至於方法,不必拘於某一種。
住:掛著睡,能洗澡
飛船上也可以洗澡,這點你也沒有想到吧!王壯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盡管飛船內空間不足6立方米,但仍然可以解決宇航員的洗澡問題——因為飛船內有一個單獨的用來洗澡的袋子,還可以淋浴。
由於處於失重狀態,宇航員在飛船內睡覺也跟在地球上不一樣。地面上有重力,而太空中沒有重力,宇航員一躺就飄起來了。對此,飛船內單獨准備了睡袋,掛在壁上,睡覺的時候要進到這個睡袋裡面,就掛在那兒……
吃:壓縮磚,牙膏管
陳教授介紹說,宇航員的菜單也很豐富,有20種選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難以下咽。不過,太空食品並非一般的蔬菜水果,而是特別加工過的「壓縮磚」或「牙膏管」,對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能夠恢復原形,味道也不錯,裡麵包含了所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由於在失重的條件下,菜無法像在地面上一樣老實待在盤子里,而是擺在桌子上就飄起來了。所以專家門把太空食品設計成了牙膏式的,吃的時候像擠牙膏一樣往嘴巴里擠。
這些食品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蔬菜、蛋白、脂肪豐富。據陳教授透露,航天集團專門有一個機構負責研究太空食品。早餐、午餐、晚餐,每天三頓飯吃什麼,如何搭配,都設計得非常科學。
衣:10公斤,值千萬
據中國載人飛船上將配備的宇航服的製造地——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宇航服去年就已製作完畢,並多次試穿。
航天服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其中結構最復雜的服裝由14層組成:最里層是液冷通風服的襯里;襯里外是液冷通風服,這種服裝是由尼龍彈性纖維和穿在上面的許多輸送冷卻液的塑料細管製成;液冷通風服外是兩層加壓氣密層,然後是限制層,用來限制加壓氣密層向外膨脹;限制層的外面是防熱防微隕塵服,由8層組成,起防熱和防微隕塵作用;最外一層是外套。航天服雖然結構復雜,但穿起來並不困難,一般15分鍾左右即可穿戴完畢。
由於航天服是一種特製的衣服,通常由通風層、氣密層、保暖層等多層組成,是一個小的密封系統,具有防護作用和出艙兩個功能。這種航天服屬艙內航天服,除了頭盔和膠皮手套,整個航天服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強度滌綸做成的,整套衣服重約10千克,價值高達上千萬,再加上設計費用,總計能達到億元。(何濤)
「太空人」訓練全揭秘
距離今秋十月載人飛船升空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宇航員們最近在訓練什麼呢?陳輝教授透露說,目前仍然有宇航員的基礎訓練,熟悉飛船艙內設施也是他們的主要訓練內容。去年年底,陳輝教授曾經進入航天城參觀,他向記者講述了宇航員花樣繁多的訓練內容。
入選條件
想成為宇航員,入選條件除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基本身體素質良好外,還必須通過航天城特有設施的「技術考驗」,包括: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以檢查其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前後甩動幅度15米的電動鞦韆,以測試飛船進入軌道時可能使人體產生的空間運動病等。
「轉椅+鞦韆」=極度眩暈
進入航天城,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間不大的房子,四面封閉,除了靠牆一台控制儀外,地中央的一張轉椅格外引人注目。這張轉椅不但可以做180度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快速運轉,而且可以同時上下前後擺動。轉椅主要是用於檢查宇航候選者的前庭神經功能,以了解他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
從轉椅室出來進入的是電動鞦韆室,在高達數十米鋼架的護衛下,一台貌似汽車的廂式鞦韆被四條鋼臂凌空提起。電動鞦韆盪起時,前後能甩出15米,它主要是用於適應空間運動和開展對空間運動病的研究。
體驗「蹦極」
航天城裡還有一個「沖擊塔室」,內有一座約4層樓高的綠色鐵塔。它的作用是模擬飛船返回地球的沖擊環境,從而加強人的抗沖擊耐力,研究各種方式的防護措施。
比玩「飛碟」難受多了
3層樓高的離心機室里裝備著亞洲規模最大的國產載人離心機。
人體離心機是一種巨大的旋轉裝置,既可以上下伸縮,也可以左右轉動。頂上有一條長達16米的旋轉手臂,它用結實的鋼架緊緊托住了位於手臂前方的一隻橢圓形不銹鋼封閉吊艙,這只吊艙也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轉動,因此可以建立同方向作用於宇航員的超重條件。當整個離心機開起來時,有些像游樂場中的「飛碟」,無論是「房子」、「手臂」還是吊艙,都在不停地加劇轉動搖擺,但其轉動的速度和搖擺角度則是「飛碟」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的。
忍受狹小和孤寂
宇航員的安全和健康的研究是空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點,宇航員訓練中心裡有各種各樣為使宇航員適應太空生活而設置的模擬艙。
低壓艙是一座淡綠色的T形艙,內有工作艙、休息艙和衛生艙3部分。當宇航員穿上特製的航天服走進低壓艙之後,艙內的空氣就被抽掉,宇航員此時就開始進入「太空」。狹小的艙內既沒有電視也沒有音響,就連做一些搖擺幅度較大的健身活動也很受限制,沒有電話,不準通信,與社會完全隔絕。學會如何適應這種環境,是走進太空之前必須攻克的課題。
認識回家的路
天象儀室是宇航員模擬訓練中的最後一個關卡,宇航員升空執行任務之前必須在這里熟悉星空圖,找出自己將要走過的路線,一旦載人飛船的自動導航系統出現故障,
Ⅷ 當宇航員需要什麼條件
宇航員所須具備的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內析和解決問題容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宇航員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在我國,想成為宇航員,除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基本身體素質良好外,還必須通過航天城特有設施的「技術考驗」,包括: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以檢查其對震動及眩暈的耐受能力;前後甩動幅度15米的電動鞦韆,以測試飛船進入軌道時可能使人體產生的空間運動病等。
Ⅸ 當宇航員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作為一個完整親歷者,我的體會和建議是:
首要是身體素質。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孩子的視力、骨骼發育。盡可能保護好孩子不受內外傷。注重全身心的健康。特別要培養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可學習體操、武術或者舞蹈等技巧性項目)、反應能力(適當玩玩電腦游戲)、適應能力(隨遇而安)和應變能力(能處變不驚)。心理品質上,性格要健全穩重,心理品質要穩定。
第二是堅定理想信念,謹以自己為例,本人從小學起就把這個理想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來追求,不論遇到各種其它機遇或者挫折,都不放棄這個大目標。我個人選擇的道路是重點中學——空軍飛行學院——戰斗機飛行員(現在大學畢業也可以)。
在教育上,強調素質教育,文化成績至少不能差,要有較強的動手和思考能力,知識面要寬。這些用文化成績是無法衡量的,因此無需苛求太高的分數而犧牲了孩子的視力和戶外活動。空軍飛行學院分數線不高,但家長要求不能太低,相對要提高。
心理品質上,性格要健全穩重,心理品質要穩定。
然後是要吃得了苦。戰斗機飛行員基本上是目前唯一一條可選之路,最艱苦也是最淘汰人的一步。走完這一步,參加航天員選拔只是個時間問題。當然,即便是飛行員,航天員的選拔也很苛刻。
不氣餒,但要做好失敗的准備。
(本人前年在宇航員選拔的復選中因為某種客觀因素淘汰。當時28歲,整個理想的追求過程長達十八年。雖然沒有夢想成真,但回過頭來,沒有一絲後悔,非常驕傲)
Ⅹ 當宇航員的條件
宇航員所須具備的條件
要成為宇航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隨著飛船的設計逐步改進對宇航員體格的要求亦相應地降低。現時,宇航員可分為駕駛員、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駕駛員的任務是駕駛飛船,而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則負責一連串的研究和試驗。
宇航員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員候選人掌握並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是要進一步提高其體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質。宇航員所必須接受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例如置身重力達10磅地球重力的離心機和長期處於絕音室的訓練,其艱苦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首先,要有本科學習經歷,需要接受科學、醫葯、工程學等領域的知識;其次,必須具備操作經驗,尤其是擔任試飛員的經驗;第三,優秀的宇航員還善於幫助別人。」
飛船進入宇宙空間後,遠離人群,除和地面聯系外,與世隔絕,長期的寂寞生活對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宇航員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隔離室訓練便應運而生。隔離室幾乎不受任何聲響刺激,如同與外界隔絕一樣。性格是否合得來是不是選定機組人員時要考慮的因素?宇航心理學家說,不是,許多人聽到都會感到吃驚,因為畢竟宇航員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個你受不了的人共處可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弄不好連工作都要受到影響。但是,宇航員都是職業素養很高的人,他們不會讓個人的心情影響到任務的執行。再說,一次航天時間都相對比較短,一般是一個星期,最多也不過兩個星期。對大多數宇航員來說,在這樣短暫的期間里,哪怕是與魔鬼同眠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是去空間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來的人長期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沖突,會影響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對宇航員心理素質的要求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