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體育鍛煉是如果練習者

體育鍛煉是如果練習者

發布時間:2021-02-14 22:08:23

體育鍛煉的原則

(一)從實際出發原則

從實際出發原則是指體育鍛煉的目的、內容、方法以及適宜的運動負荷。每個參加鍛煉者的主觀客觀條件各不相同,如性別、年齡、職業、體育基礎、身體狀況、生活條件、鍛煉目的等,因此在選擇鍛煉內容、方法、運動負荷時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特別要注意運動負荷適量。

決定運動負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量」是指完成動作的次數、組數、時間、距離等;「強度」是指完成練習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包括動作的速度、練習的密度、練習間歇時間的長短、負重的大小、投擲的距離、跳躍的高度和長度等。量和強度要處理適當。強度越大,則量就要相應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相應加大,要做到適量,以練習者承受得了並有一定的疲勞為度。

掌握適宜的運動量,一般可採用心率百分法,即採用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強度作為標准進行鍛煉的方法。個人的最高心率直接測量比較困難,一般男女均可用220減年齡來估算每分鍾的最高心率(也有人建議女子用210減年齡來估算)。例如某人20歲,其鍛煉過程的運動強度應控制在心率為:

(220-20)*(70%--85%)=140--170(次/分)

的范圍內,這被稱為有氧鍛煉的適宜負荷量。或者用接近極限運動量的心率(一般假定每分鍾200次)減去安靜時的心率(這里假定每分鍾60次)的70%,再加上安靜心率基數60次,即運動時的心率為:

(200-60)*70%+60=98+60=158(次/分)

這是對身體影響最佳的運動強度。當然這兩種計算方法也是相對的,適宜的運動負荷還要根據鍛煉時和鍛煉後的感覺來調整。

(二)要持之以恆

從生物學角度看,人的體質的增強是一個不斷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人體機能水平的提高,各種運動素質的發展,運動技能的形成與鞏固,有賴於較長時期經常地鍛煉。這樣,才能使有機體在解剖形態、生理機能、生化過程等方面產生一系列適應性的變化。這些良好的適應性變化,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鍛煉所能達到的,而是堅持長期鍛煉的成效積累的結果。人體結構和機能的變化,都是通過肌肉活動進行反復多次經常的強化來實現的,體育鍛煉是對機體給予刺激的過程,每次刺激都產生作用痕跡。連續不斷的刺激作用,在機體內產生痕跡的積累,這種積累使機體的結構和機能產生新的適應性,從而使體制不斷增強。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間斷地進行,前一次的作用痕跡已經消失,下一次作用的積累就小,機體的適應性變化就小,鍛煉效果就不明顯。如果長時間停止鍛煉,各器官系統的機能還會慢慢減退,使得體制逐漸下降。

(三)循循漸進原則

循循漸進是人體適應環境的基本規律。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的適應,是一個緩慢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遵循這個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否則,非但不能增強體制,相反,還會引起機體損傷和運動性疾患,損害身體的健康。因此,進行體育鍛煉不能急於求成,應做到:

1.在鍛煉內容上,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選擇,體質不同,鍛煉起點也不同。體質較好的人,可選擇比較劇烈的活動方式,如各種競技運動項目;體質較弱的人,開始鍛煉時,可選擇那些比較緩和的運動,如慢跑、徒手操、武術、乒乓球等。患慢性疾病的人,可選擇保健體育的一些內容,如太極拳、氣功、散步等。當體質逐漸變好時,鍛煉內容也可逐步由緩和變為較為劇烈的運動。

2.運動量逐步加大。機體對運動量的承受能力有個緩慢的適應過程,鍛煉時,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開始鍛煉時小,時間要短,運動量不要大,待機體適應後再逐步加大。如果運動量長期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機體的反應就會越來越小。機體機能的提高,是按照刺激--適應--再刺激--再適應的規律有節奏地上生的,運動量也應隨著這種節奏來安排。

3.每次鍛煉過程也要循序漸進。每次鍛煉要做准備活動,鍛煉後要做好整理活動,如長跑前先作5--10分鍾慢跑,跑完後也不要馬上停下來。

⑵ 論述如何通過體育鍛煉產生良好心理效應

1體育鍛煉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效應
①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緊張;
②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
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⑥體重得當,體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協調;
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⑧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⑨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病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症狀;
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2.體育鍛煉對學生身體的影響效應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體育鍛煉能增強我們的體質。天天深陷於繁重的學習生活,若想應對自如,一個強壯的身體是必不可少的堅強後盾。可想而知,假如自己的身體弱不禁風,遲早有一天自己會被壓力壓垮的,又何談成績如何如何,這是多麼的得不償失啊。另外,強健的體質還能幫我們抵禦許多疾病的侵襲,使我們免於疾病的干擾,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更好地進行大學生活。還有,比較長遠地講,一個強健的體魄對於我們壽命的延長也是大有裨益的。
體育鍛煉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和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大腦的開發,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集中,對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確,還可以提高人的視覺、聽覺、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促進神經系統功能的增強。
3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善情緒狀態情緒狀態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心情郁悶時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洩壞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後產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學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試、相互間的競爭以及對未來工作分配的擔憂而產生持續的焦慮反應,經常參與體育鍛煉可使自己的焦慮反應降低。
(二)提高智力功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僅使鍛煉者的注意、記憶、反應、思維和想像等能力得到提高,還可以使其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疲勞感下降等,這些非智力成分對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進作用。
(三)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等的整體評價,它是由許許多多的自我認識所組成的,包括"我是什麼人"、"我主張什麼"、"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等等。體育運動使人正確認識自我。人在運動中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可以增強自信,提高自尊;競爭又使自己的社會價值被認可。由於堅持體育鍛煉可使體格強健、精力充沛,因而,體育鍛煉對於改善人的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至關重要。
(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意志品質指一個人的果斷性、堅韌性、自製力以及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等精神,意志品質既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在體育鍛煉中要不斷克服客觀困難(如氣候條件的變化、動作的難度或意外的障礙等)和主觀困難(如膽怯和畏懼心理、疲勞和運動損傷等),鍛煉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觀方面的困難,也就越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的意志。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人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品質,還有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學生從鍛煉中培養起來的堅強意志品質能夠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
(五)消除疲勞疲勞是一種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的情緒消極,或任務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大學生持續緊張的學習壓力極易造成身心疲勞和神經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參加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則可以使他們身心得到放鬆。
(六)增進快樂,調節情緒
學生通過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運動項目,可以使人從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活動的人,大腦會分泌一種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為肽類,具有振奮人心的作用。研究還認為,體育鍛煉是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適度的應急並達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陶冶情操,並使煩惱、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緒得以解除,促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體育鍛煉對那些患有神經衰弱症等疾病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療作用。它對於減輕由於緊張和壓抑而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七)治療心理疾病體育鍛煉被公認為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在學生中,有不少人由於學習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慮症和抑鬱症,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緩或消除這些心理疾病由於體育運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在體育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融洽關系,團結協作。體育運動能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合作與競爭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⑶ 簡述體育鍛煉有哪些方法

一、反復鍛煉法

反復鍛煉法是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按一定負荷標准反復訓練的一種方法,如50米加速跑4~6次,每次跑後間隔1~2分鍾,而且每次跑的速度和距離都不變。這種方法可以用來提高速度素質,也有助於增強下肢力量。

二、負重鍛煉法

負重練習法是負載重物所進行的體育鍛煉,即身體的腰、腿等部位捆綁或放置適量的重物。鍛煉者應按照一定的重量、次數、標准等要求去進行訓練,增強體質。

三、循環鍛煉法

循環鍛煉法是指一組鍛煉項目由不同種類的動作,不同效果的訓練手段,多個不同的練習點組成,通過鍛煉把不同功能的體育項目組合在一起以達到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為目標,形成一種系統的讓全身都得到鍛煉的運動方法。

四、間歇鍛煉法

間歇鍛煉法是指進行重復運動時每次要進行一定時間的休息,用來減少運動量或降低運動負荷,它是提高鍛煉效果的一種常用的鍛煉方法。

五、變換鍛煉法

變換鍛煉法是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通過不斷變換條件、變換要求等來激發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此法可以有效地調節運動負荷,提高鍛煉者的情緒,強化鍛煉意向,強化意志,克服疲勞和厭倦情緒,以達到提高鍛煉效果的目的。

(3)體育鍛煉是如果練習者擴展閱讀:

運動有益身心

一、體育鍛煉對身體的益處:

1、體育鍛煉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

2. 減低兒童在成年後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

3、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

5、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准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體育鍛煉對心理的益處:

1、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

2、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

4、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5、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缺乏運動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因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 注意:不運動,會使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而誘發猝死。

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如果小孩不進行足夠多的體育鍛煉的話,那他們的大腦發育也不會很好,就影響到智力稍微不明顯的低下。

⑷ 體育鍛煉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體育鍛煉有重復鍛煉法、間歇鍛煉法、連續鍛煉法、循環鍛煉法、變換鍛煉法、負重鍛煉法六種方法。
一、重復鍛煉法
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用多次重復同一練習,兩次(組)練習間安排相對充分休息,從而增加負荷的鍛煉方法叫重復鍛煉法。此方法的關鍵是一次練習後,間歇時間應當充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鍛煉者的無氧、有氧混合代謝能力,提高各種技術應用的熟練性與機體的耐久性。重復次數的多少不同,對身體的作用就不同,重負次數越多,身體對運動反應的負荷量就越大。如果重復次數不斷持續增加,可能使身體承受的負荷超過極點,乃至破壞身體的正常狀態而造成損害。
運用重復鍛煉法的關鍵是掌握好負荷的有效價值(最有鍛煉價值負荷量下的心率),並據此調節重復的次數。通常認為,普通大學生的負荷心率在130~170次/分的范圍內較為適宜。
二、間歇鍛煉法
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對多次鍛煉時的間歇時間作出嚴格規定,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下,反復進行鍛煉的方法叫做間歇鍛煉法。該方法的關鍵是間歇時間嚴格控制,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要求每次練習的負荷時間較長、負荷強度適中。此方法可使鍛煉者的心臟功能明顯增強,通過調節負荷強度,可使機體各機能產生與鍛煉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提高有氧代謝供能能力,增強體質。
同重復鍛煉方法一樣,間歇的時間也要依據負荷的有效價值去調節。一般說來,當負荷反應(心率)指標地低於有效價值標准時應縮短間歇時間,而高於有效價值標准時可延長間歇時間。實踐中,一般心率在130次/分左右時,就應再次開始鍛煉。間歇時不要靜止休息,而應邊活動邊休息,如慢速走步、放鬆手腳、伸伸腰或做深而慢的呼吸等。
三、連續鍛煉法
在鍛煉的過程中,為了保持有價值的負荷量而不間斷地連續進行運動的方法叫連續鍛煉法。此方法要求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較長、無間斷地連續進行運動。從增強體質出發,需要間歇就停一會兒,需要連續就接二連三地進行下去,所以不能僅講究間歇,還要講究連續。連續、間歇、重復都是在整個鍛煉過程中實現的。連續、間歇、重復等各因素各有其獨特的作用,連續的作用在於持續保持負荷量不下降,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使身體充分地受到運動的作用。
連續鍛煉時間的長短,同樣要根據負荷價值有效范圍而確定,通常認為在140次/分左右的心率下連續鍛煉20~30分鍾可使機體的各個部位都長時間地獲得充分的血液和氧的供應,因而能有效地發展有氧代謝能力,發展耐力素質。
四、循環鍛煉法
循環鍛煉法是練習前,設立幾個不同的練習點(或稱作業站),練習者按照既定順序和路線,依次完成每個練習點的練習任務。即一個點上的練習一經完成,練習者就迅速轉移到下一個點,下一個練習者依次跟上。練習者完成了各個點上的練習,就算完成了一次循環。這種練習方法就叫循環鍛煉法。其結構因素有:每點的練習內容、每點的運動負荷、練習點的安排順序、練習點之間的間歇、每遍循環之間的間歇、練習的點數與循環練習的組數。
循環鍛煉法對技術的要求不高,且各項目都採用比較輕度的負荷練習,因此連起來簡單有趣,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層次和水平的練習者的運動情緒和積極性;可以合理地增大鍛煉過程的密度;可以隨時根據情況加以調整,做到區別對待;可以防止身體局部負擔過重,延緩疲勞的產生,交替刺激不同的體位,有利於綜合鍛煉,從而達到身體全面發展的效果。就大學生而言,鍛煉時既要發展四肢,也要發展軀干;既要運動胸背部,又要運動腰腹部;既要追求形態的健美,也需要注意機能、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此,就必須科學地搭配運動項目。根據已有的經驗,一般選擇6~12個已為鍛煉者掌握的簡單易行的項目為宜。
五、變換鍛煉法
通過不斷變換運動負荷、練習內容、練習形式以及條件,以提高鍛煉者的積極性、適應性及應變能力的方法稱作變換鍛煉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調節生理負荷,提高興奮性,強化鍛煉意識,克服疲勞和厭倦情緒,以達到提高鍛煉效果的目的。如剛參加鍛煉時,可多做些誘導性練習和輔助性練習。隨著鍛煉水平的提高,應加大練習的難度,如用越野跑代替在田徑場的長跑等。由於鍛煉條件的變化,可使鍛煉者的大腦皮層不斷產生新異的刺激,提高興奮性,激發鍛煉的興趣,從而提高機體對負荷的承受能力,提高鍛煉效果。另外,不斷地對鍛煉的內容、時間、動作速率等提出新的要求,可有效地調節生理負荷,使機體不斷產生適應性變化,達到更好的鍛煉身體的目的。
六、負重鍛煉法
負重鍛煉法是使用杠鈴、啞鈴、沙袋等重物進行身體運動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方法。負重的方法既適用於鍛煉身體,又適用於各項運動員進行身體訓練,還適用於身體疾患者的康復。
一般來說,為增強體質而進行負重鍛煉,應該採用最大攝氧量和最大心輸出量以下的負荷。因為過大的負荷可能給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帶來不良的影響,為了保證這種鍛煉方法對身體的良好作用,在運動負荷價值閾范圍內(心率在120次/分~140次/分)可以多次重復或連續。

⑸ 養生運動—瑜伽,對練習者的年齡有要求嗎

隨著時代進步以及科技發展,人們對於自己的健康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同時他們也會在一些空閑時間做一些體育鍛煉,而瑜伽則是一個很好的鍛煉。並且瑜伽對於練習者的年齡也沒有任何要求。

而在練瑜伽的過程當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就證明這件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並且在練瑜伽的過程當中我們盡量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千萬不要看別人進行高難度的動作,自己也盲目的去跟風,因為這樣會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危害。

⑹ 體育怎樣鍛煉

一、重復鍛煉法
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用多次重復同一練習,兩次(組)練習間安排相對充分休息,從而增加負荷的鍛煉方法叫重復鍛煉法。此方法的關鍵是一次練習後,間歇時間應當充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鍛煉者的無氧、有氧混合代謝能力,提高各種技術應用的熟練性與機體的耐久性。重復次數的多少不同,對身體的作用就不同,重負次數越多,身體對運動反應的負荷量就越大。如果重復次數不斷持續增加,可能使身體承受的負荷超過極點,乃至破壞身體的正常狀態而造成損害。
運用重復鍛煉法的關鍵是掌握好負荷的有效價值(最有鍛煉價值負荷量下的心率),並據此調節重復的次數。通常認為,普通大學生的負荷心率在130~170次/分的范圍內較為適宜。
二、間歇鍛煉法
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對多次鍛煉時的間歇時間作出嚴格規定,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下,反復進行鍛煉的方法叫做間歇鍛煉法。該方法的關鍵是間歇時間嚴格控制,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要求每次練習的負荷時間較長、負荷強度適中。此方法可使鍛煉者的心臟功能明顯增強,通過調節負荷強度,可使機體各機能產生與鍛煉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提高有氧代謝供能能力,增強體質。
同重復鍛煉方法一樣,間歇的時間也要依據負荷的有效價值去調節。一般說來,當負荷反應(心率)指標地低於有效價值標准時應縮短間歇時間,而高於有效價值標准時可延長間歇時間。實踐中,一般心率在130次/分左右時,就應再次開始鍛煉。間歇時不要靜止休息,而應邊活動邊休息,如慢速走步、放鬆手腳、伸伸腰或做深而慢的呼吸等。
三、連續鍛煉法
在鍛煉的過程中,為了保持有價值的負荷量而不間斷地連續進行運動的方法叫連續鍛煉法。此方法要求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較長、無間斷地連續進行運動。從增強體質出發,需要間歇就停一會兒,需要連續就接二連三地進行下去,所以不能僅講究間歇,還要講究連續。連續、間歇、重復都是在整個鍛煉過程中實現的。連續、間歇、重復等各因素各有其獨特的作用,連續的作用在於持續保持負荷量不下降,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使身體充分地受到運動的作用。
連續鍛煉時間的長短,同樣要根據負荷價值有效范圍而確定,通常認為在140次/分左右的心率下連續鍛煉20~30分鍾可使機體的各個部位都長時間地獲得充分的血液和氧的供應,因而能有效地發展有氧代謝能力,發展耐力素質。
四、循環鍛煉法
循環鍛煉法是練習前,設立幾個不同的練習點(或稱作業站),練習者按照既定順序和路線,依次完成每個練習點的練習任務。即一個點上的練習一經完成,練習者就迅速轉移到下一個點,下一個練習者依次跟上。練習者完成了各個點上的練習,就算完成了一次循環。這種練習方法就叫循環鍛煉法。其結構因素有:每點的練習內容、每點的運動負荷、練習點的安排順序、練習點之間的間歇、每遍循環之間的間歇、練習的點數與循環練習的組數。
循環鍛煉法對技術的要求不高,且各項目都採用比較輕度的負荷練習,因此連起來簡單有趣,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層次和水平的練習者的運動情緒和積極性;可以合理地增大鍛煉過程的密度;可以隨時根據情況加以調整,做到區別對待;可以防止身體局部負擔過重,延緩疲勞的產生,交替刺激不同的體位,有利於綜合鍛煉,從而達到身體全面發展的效果。就大學生而言,鍛煉時既要發展四肢,也要發展軀干;既要運動胸背部,又要運動腰腹部;既要追求形態的健美,也需要注意機能、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此,就必須科學地搭配運動項目。根據已有的經驗,一般選擇6~12個已為鍛煉者掌握的簡單易行的項目為宜。
五、變換鍛煉法
通過不斷變換運動負荷、練習內容、練習形式以及條件,以提高鍛煉者的積極性、適應性及應變能力的方法稱作變換鍛煉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調節生理負荷,提高興奮性,強化鍛煉意識,克服疲勞和厭倦情緒,以達到提高鍛煉效果的目的。如剛參加鍛煉時,可多做些誘導性練習和輔助性練習。隨著鍛煉水平的提高,應加大練習的難度,如用越野跑代替在田徑場的長跑等。由於鍛煉條件的變化,可使鍛煉者的大腦皮層不斷產生新異的刺激,提高興奮性,激發鍛煉的興趣,從而提高機體對負荷的承受能力,提高鍛煉效果。另外,不斷地對鍛煉的內容、時間、動作速率等提出新的要求,可有效地調節生理負荷,使機體不斷產生適應性變化,達到更好的鍛煉身體的目的。
六、負重鍛煉法
負重鍛煉法是使用杠鈴、啞鈴、沙袋等重物進行身體運動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方法。負重的方法既適用於鍛煉身體,又適用於各項運動員進行身體訓練,還適用於身體疾患者的康復。
一般來說,為增強體質而進行負重鍛煉,應該採用最大攝氧量和最大心輸出量以下的負荷。因為過大的負荷可能給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帶來不良的影響,為了保證這種鍛煉方法對身體的良好作用,在運動負荷價值閾范圍內(心率在120次/分~140次/分)可以多次重復或連續。

⑺ 體育鍛煉原則與方法有哪些

體育鍛煉的方法有跳繩、鞍馬、前滾翻、跑步、乒乓球、籃球、足球、羽毛球、體操、排球、武術等。

原則如下:

1、自覺主動原則。體育鍛煉過程中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使參與者形成一種內在的、積極的體育鍛煉心理需求,產生內在激勵機制和外在行為機制。

2、循序漸進原則。要按照一定的步驟深入或提高。一方面,體育鍛煉和學習過程類似,都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不能凌級、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機能有自身的階段性特徵。

體育鍛煉是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力(日光、空氣、水)和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為目的的身體活動過程。它是群眾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

(7)體育鍛煉是如果練習者擴展閱讀

體育鍛煉對心理的益處:

1、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

2、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

4、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5、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⑻ 體育鍛煉

肯定是肌肉不行要多多練習
(1)蹲跳起 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 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綳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群肌肉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後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後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 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 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復3~4組。
(6)障礙跳 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爆發力。
練習方法:地上放小海綿墊6~10塊,每塊距離1米左右。練習者站在墊後,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兩臂自然後擺,用腳掌力量向前上方跳過障礙,兩臂配合向前上方擺動,落地時屈膝緩沖,落地後迅速做下次跳躍。重復5~6組。
(7)跳台階 主要發展腿部力量和踝關節力量。
動作方法:兩手背在身後,兩腳平行開立,屈膝半蹲,用前腳掌力量做連續跳台階動作。一次可跳20~30個台階,重復3~4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基礎,但沒有合理的技術,力量的作用也無法充分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進行腿部力量練習的同時,必須改進立定跳遠技術。

5.練習注意事項
(1)盡量選平坦又不過於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力的練習,重復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復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並盡可能增加重復次數。
(3)立定跳遠動作中,從起跳到落地瞬間的幾個身體相關關節的角度(8個角度),對跳遠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較適合初中學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髖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髖角的角度決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響肌肉用力強度,角度偏小影響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決於肩部的柔韌和擺臂的速度,臂的擺動對維持身體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時對動作幅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體的空中動作。前屈角過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體過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與大腿的夾角,小腿前伸會增加遠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這兩個角不但影響空中動作質量,對落地角也有直接影響。
落地角對成績有影響,在維持身體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為好。
在練習中,只有抓住力量與技術兩個主要矛盾,充分重視力量練習,不斷改進技術,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閱讀全文

與體育鍛煉是如果練習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