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現代社會,引起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因包括哪些方面
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一定動機引起的。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和效果取決於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能力系統和動力系統。其中動力系統對能力系統具有推動和調節的作用,直接影響著能力系統的活動效率。這里所說的動力系統,包括t體育動機、興趣和態度,以及怎樣激發人們的體育動機,培養人們的體育興趣和轉變人們的體育態度。
目錄
• 定義
• 種類
• 結構
• 最佳動機水平
• 培養與激發
• 相關詞條
• 參考資料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定義編輯本段回目錄
體育動機動機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over,其包含有「動」(to move)的意思。它是指激勵人們去行動的內在原因,而且這 種動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所謂體育動機,是指推動、停止或終端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部動因。
它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起著定向、始動、調節、強化和維持的功能,對體育活動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動機是在個體的身體活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並收到外部刺激或誘因的影響。個體內部微弱的體育動機從外部難以觀察出來,但當它在某一方向上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激發個體在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發生變化。人們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努力和堅持性,就是他們體育動機的外在表現。
種類編輯本段回目錄體育動機的種類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加以劃分。
1.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來自於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還是來自於對外界條件(如對獎品、獎狀或金錢)的渴望或屈服於外界的壓力、避免懲罰,可以將體育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前者是指人們來自於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的心理,渴望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樂趣、刺激或個性的發展等的動機,後者是指來自人們自身之外的體育動機。
體育動機
2.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指向於體育活動本身,還是指向於體育活動的結果,可以將體育動機分為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前者是指人們指向於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容、方法或組織形式等當前或直接特徵的體育動機,如對某一體育活動的內容或方法直接感興趣。後者是指人們指向於體育活動可能給生理、心理和社會帶來的間接就誒過的體育動機,如希望得到贊揚,為了得到榮譽等。
3.社會性動機和個體性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是以社會需要,還是以個體需要為基礎,可將體育動機分為社會性動機和個體性動機。前者是指以社會需要為基礎的,與社會、學校、家庭等需要相一致的體育動機;後者是指以個體的需要為基礎的,與滿足個人的精神和物質等需要相一致的動機,如為提高個體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意志品質或滿足個人名譽、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動機。
結構編輯本段回目錄
體育動機
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往往不是由單一的動機驅動的,而是由幾種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動機組合驅使的。其中有主導動機,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輔助性動機。各動機之間相互作用。因為人們的體育動機受社會、學校、家庭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還受年齡、性別、個性、體質等個體因素的制約,因此在人們的動機結構中,各人的主導性動機和輔助性動機是不盡相同的。
良好的體育動機結構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的動機系統,它能夠對人們長期不斷地堅持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起到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良好的體育動機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社會性動機與個體性動機相結合,以社會性動機為主導。也即是,個體能將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體育要求轉變為個體的體育需要,表現出較強的參加體育活動的社會責任心。同時,又能從自己的個體需要出發參加體育活動。
第二,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相結合,以內部動機為主導。即個體能不斷地產生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主動意向,保持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同時,也能從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中受到獎勵和表揚,從而獲得動力。
第三,間接性動機和直接性動機相結合,以間接性動機為主導。即個體能將體育鍛煉的長期效應作為參加體育活動的目標,克服眼前困難,持之以恆滴從事身體鍛煉。同時,也能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樂趣和快感,從而獲得動力。
最佳動機水平編輯本段回目錄1.體育動機與體育行為之間的關系
體育動機對體育行為效果(即體育成績)之間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當動機水平由低到高變化時,運動表現和體育行為的效果也隨著由低向高變化。當動機水平達到一定高度時,運動表現和體育行為的效果達到最高水平。這時的動機水平被認為是最佳動機水平。當動機水平再提高時,體育行為效果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倒「U」型曲線來表示。
2.體育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
體育動機體育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既有方向性方面的,又有強度方面的;它既反映在心理(尤其是認知)上,也反映在生理和行為上。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劃分:
(1)從體育動機性質維度看,它的一端是積極性動機,另一端是消極性動機。
(2)從體育動機強度對人們體育學習和體育行為的影響程度看,它的一端是影響非常強烈,另一端是影響非常微弱。一般來說,積極和適宜強度的動機對人們的體育學習、體育行為表現有最佳的影響,這時的動機狀態可稱為最佳的體育動機狀態。
當人們處於最佳動機狀態時,能將體育鍛煉行為的責任內在化,主動參加身體鍛煉活動的意向強烈地驅使著他們從事體育活動,並促使他們選擇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體育鍛煉任務,極大地動員自己和身心能量去實現體育鍛煉的目標,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更加努力,堅持性更強。
消極性的體育動機對體育學習和體育行為表現有不良的影響。其中在非常消極與非常強烈動機維度上的某一點,其消極效應最大。不同性質和強度的體育動機的積極或消極效應受多種因素,如體育活動內容、負荷量、性別、個體、社會支持等的影響,其效應的高峰出現在何處必須經過大量研究才能確定。
培養與激發編輯本段回目錄一、恰當運動外部獎勵
二、激發體育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最早是由麥克爾蘭德和阿特金森(Meclelland&Atkinson)在1935年提出的,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完善。他們的理論稱為需要—成就理論,可以用下公式表示:
nAch=(Ms-Maf)(Ps×Is)+Mext
根據meclelland-atkinson的理論,成就需要(nAch)主要是由追求成功的動機(Ms)和逃避失敗的動機(Maf)決定的。
三、提高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自我效能感應
體育動機
自我效能(banar,1977年提出)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完成某一行為的實際能力的推測。也可以說,是個體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評價。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過程中,能否主動、自信地學習、嘗試和完成動作,敢於接受挑戰、戰勝困難,自我效能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第一,決定個體活動的選擇,以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
第二,影響個體在困難面前的態度。
第三,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習得性無助感是與自我想能幹相反的心理表現。它是在個體多次經歷了無法挽回的失敗和挫折後,再次面對同一任務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它對個體未來行為的動機、認知和情緒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退卻行為。但習得性無助感和自我效能感都不是穩定的個性特徵,它們具有隨情況而變化的情緒特點,它們都是可以改變的。
2.影響體育活動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A.直接經驗:體育活動中成功或失敗的親身經歷,是人們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中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對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影響最大。
B.間接經驗:通過觀察其他認得體育活動行為,特別是觀察或想像與自己能力相近的人成功地完成動作技能的行為所獲得的間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改變也有很大的影響。
C.言語勸說:包括說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以及自我規勸。
D.情緒和生理狀態:直接來自情緒和生理狀態的信息也影響著人們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良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如高度的生理喚醒、疲勞、緊張、焦慮和煩惱等,會使人們低估自己的體育能力,產生無法勝任的認知,從而是自我效能感下降。
四、體育活動的目標定向和目標設置
1.體育活動的目標定向:是指個體參與某一活動時所依據的成就目標取向。它不是具體要達到的行為數量標准,而是人的內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2.體育活動的目標設置:是指根據個人的體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確定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所要達到的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所採用的步驟、策略和時間安排。在恰當的目標定向前提下的目標設置是激勵人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一種策略。
B. 城市居民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客觀原因是什麼
客觀原因是生活和工作壓力大,薪資水平沒有達到期望值。說白了就是天天上班累的和狗一樣,連個周末都沒有,哪有時間去參加體育運動。
C. 社區體育的意義特點
社區體育主要是指成年人針對自身,以其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以獲得健美樂為目標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繫到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體格健美與快樂幸福的生活。成年人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樂幸福的生活與健康長壽,又直接關繫到國家或民族的社會穩定與繁榮昌盛,因而也必然成為一個國家社會制度是否優越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深入持久地開展社區體育實踐,必然對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產生積極的現實作用和深遠影響。概括說來,社區體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直接作用。
1、能有效地幫助人們健身,促使體格健壯,體態優美,形成並保持各種良好的身體技能,增強體力;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利於提高人們的學習、工作、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
2、能有效地促進人們健心,調節與消除各種不良情緒,促進人際交往。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使人們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樂。
3、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提高人們體育文化素質,利於移風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1、健美性與娛樂性
社區體育的主要對象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既不是為了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當運動員,也不是為了促進自身的生長發育。成年人進行體育的目的,則是在其生長發育基本完成,已經定型成年的基礎上,為了健身健康;為了形體美、姿態美、動作美;為了圖快活,概括地說,就是為了「艦美、樂」。事實上,考察成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時的動機亦不難發現,或為了強身健體;或為了美形、美姿、美態、美化動作;或為了玩一玩,圖個心情舒暢、精神愉悅。有時動機單一,有時多位一體,相得益彰,完全由具體的人,具體的內容與形式,具體的特定環境來決定。換言之,離開了上述動機與目的,成年人一般是不會過問體育的。這就決定了社區體育必須具有健美性與娛樂性特點,並以此區別於其它社區文化現象,決定其獨特的社會地位。
2、自控性與個人針對性
社區體育的實踐活動,是成年人在其業余時間,自願自覺、主動堅持經常的基礎上展開的。由於社區所轄成年人中,種族、性別、年齡、職業、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體質健康、個人需求、業余時間以及所處的地位、社會環境等均存著異,給社區體育實踐中集體性活動的組織與實踐帶來極大困難。因此社區成年人以其身體運動實現「艦美、樂」目標,則主要表現為針對個人體質、健康、需求、心情、興趣愛好及特長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與形式,在允許的時間與環境條件下的自我調控。換言之,雖然成年人所處的社區也不時組織開展一些集體性體育活動,激發人們的興趣與熱情,交流體育信息,推動社區體育工作開展,顯得很有必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絕大多數的成年人,「艦美、樂」目標的實現,則主要不是依靠他人控制(即他控性),而是靠自己針對自己的自我調節與控制來實現。
3、隨意性與自覺性
社區體育的對象極其復雜,內容極其豐富,形式不拘一格,千變萬化,反映其實施過程十分復雜,難於集中統一,必然靈活分散,而於社區成員中的個體則顯得十分隨意,其前提自然是人們的自覺性。換言之,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凡有人群的地方,無論是在體育場館、公園綠地、還是在高山草原、江河湖海;也無論是在廠礦機關,還是街道、鄉村,只要人們具有濃烈的健身意識,就可隨意選擇與之相應的內容與形式進行身體鍛煉。因此,隨意性與自覺性也是社區體育的顯著特點之一。
D. 如何提高公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大學生體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學體育的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突破單位純運動技術教學,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個大學生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能夠自行培育,鍛煉和養護的能力。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E. 怎樣促進全民體育健身運動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廣大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權益。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奠定建設體育強國基礎。為提高全民族體質及健康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生活方式,促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具體內容
深入開展全民健身宣傳教育
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
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體育
加快發展農村體育
廣泛開展職工體育活動
積極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全面發展老年人體育
大力推廣殘疾人體育活動
繼續推行體育鍛煉標准
辦好群眾性體育活動
F. 影響個體參與體育活動的因素有哪些
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
個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統計學變數、個體生理狀況、個人版行為以及權個人的心理特徵和狀態。
人口統計學特徵包括年齡、性別、社會經濟條件等。個人的體質和健康因素能夠對體育鍛煉行為產生影響。在體質方面,尹博的研究表明,身高、體重、體型等因素,影響到學生的體育鍛煉經歷和體育鍛煉習慣。
由於學生的身體特點存在不同,在參加不同項目的運動時形成優勢和劣勢比較。其調查結果顯示有13.7%的男生和9.6%的女生認為其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先天運動素質好,並且,6.2%的男生和8.9%的女生認為其沒有形成鍛煉習慣的原因之一是先天運動素質差。
(6)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原因擴展閱讀:
為了讓體育惠民政策更加看得見、用得著、享受得到,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千方百計破解「健身去哪兒」等難題,拓寬了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的內涵。
總局提出了建設一批健身步道、體育公園、社區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雙改」體育場館、群眾體育業余俱樂部、街邊鑲嵌式的健身點、商場和舊廠房改造的體育設施、共享健身服務平台、體育運動休閑綜合體的「十個一批」思路,破解「健身去哪兒」難題。
G. 如何促進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
一定的獎勵機制
宣傳活動
H. 全民體育運動加強的原因詳細點 謝謝!!!
隨著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體育事業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已經和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反過來,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人民健康、凝聚人心、倡導新風、社會和諧、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等多重經濟和社會功效,促進了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特別農村,與其投入醫保不如分流部分資源投入體育,讓人活得有質量,過得愉悅更健康的呼聲高。群眾體育需求大增,群眾體育事業宜大力發展。1.建議重建體育先進縣評價體系並進行評選,把縣域群眾體育事業納入到城市文明考核。多位受訪人反映歷次全國先進縣評選活動對拉動縣(市區)體育場管建設和群眾體育確有積極促進作用。但當前較多數縣級政府在對待不斷增長的群眾體育需求方面總體上「雷打得多,雨下得少」,「重視」多體現在口頭和形式,實際經濟和政策支持仍顯得不夠。特別是2000年最後一批全國體育先進縣評選之後,多年來活動停辦,因再無新的政策拉動刺激,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有所下降。加上各縣(市、區)把發展經濟作為重頭工作,更「稀釋」了對群眾體育重視。群眾基礎好而領導重視的縣,尚有人管理有人組織有適量的活動經費。群眾基礎一般,領導不太注重的縣,群眾體育就得靠民間自發組織。為此建議:一是國家體育總局在保持原有的全國體育先進縣在總數不變前提下,實行動態管理和末位淘汰,三或五年一評進行復核,不合格的取消資格,達標的重新上線,從制度革新上為縣域群眾體育事業注入活力。二是將縣級體育活動,設施場館建設作為全國全省城市文明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並進行考核,納入到縣政府、黨政領導雙文明考核的重要內容。所有受訪人均認為這是促進地方政府關心支持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的制度力量。有制度約束,縣政府必當重視群眾體育,把體育工作考核納入到對鄉鎮幹部的考核之中;為促使鄉鎮政府重視體育工作,必然確立鄉鎮體育發展目標,納入鄉鎮主管幹部政績的考察內容,必然在鄉鎮配備文體專乾和相應經費。如此,從上而下,制度方為基層群眾體育安上了「腳」。三是應賦予縣(市、區)體育局更多的話語權和行政權力。常德安鄉縣體育局是受訪縣中難得的少數幾個例外,該局被縣委政府賦予「大權」:對農村鄉鎮領導和縣直機關、鄉政府發展體育事業有考核評分權,佔5分,同時在年終評選先進中有一票否決權。僅一個指揮棒就積極推動了安鄉縣農村乒乓球台、球房建設和拉動群眾參與人數的直線上升。漢壽縣則是由縣文明辦將農民健身場所和健身活動的開展納入到「文明創建農家活動」的重要考核內容,以此來促進農村群眾體育活動的健康發展。建議從總局開始,以立法形式,逐級為體育局從制度和經費上創造和設計適用的、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實用的「指揮棒」。 2.加強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並明確體育資源管理主體。針對城市場館。要求每個縣拿出財力建場館並不可行。但漣源市體育局長劉濤認為條件較好,能夠投入較大資金或已有意向建場館的縣,希望國家「從資金上『以獎代投』扶一把,此舉可『催化』和拉動一批場館興建」。而湖南綏寧縣老年體協會長蘇進德希望:「國家對老少邊窮地區垂直投資支持」。項目組的意見則是國家可以考慮「助強扶弱以促中間」,在地級市扶植經濟最好、基本具備條件和經濟最弱確有必要興建體育館的1-2個縣。對基本具備條件的縣扶植部分資金,必能「催化」帶動縣領導加速場館建設,並在趕超拼比中促進和帶動一批經濟強縣重視場館建設。老少邊窮縣則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個別扶持。針對農村場地建設。應當明確縣體育局規劃權與資金使用的主體地位。全國農民健身工程反映很好很受歡迎,雖然試點已經開始,但基層體育局對實際效果仍有擔心,認為在縣發改委,縣財政,縣體育局三家共管下,可能出現實際都不管、管不好的局面。當前的情況是縣發改局負責農村場地規劃和布點,縣財政管錢。但在一縣眾多大項目前,農村健身場地項目資金數目「極小」,不足以引起此兩家重視而無心細管。縣體育局雖為主管部門卻只有執行權而無話語權和自由裁決權,既不能根據不同地基來調劑資金使用計劃,也不能調整發改局的村點布局規劃。雖然目前各試點縣都制定了先驗收後付錢的規則,但基層體育局仍擔心因感情關系、個人因素、發改局對體育業務不熟的影響,將部分場地建在不適合的地方,或者場地建設經費挪作他用。體育局如沒有確立為監管主體地位,錢到鄉村後就很難調度,最終影響投金使用的效果。益陽體育局長楊智勇針對農村健身場地談了自己看法:程序上應該革新。由縣體育局做規劃,申報材料中應以鄉、鎮、村地圖為藍本,對各設點具體說明。包括常住及外來人口總數量,輻射范圍及設置必要性,層層上報審批後開建,然後層層驗收把關,有人監管。現在是上面給錢下面來做,論證階段過於簡單。澧縣體育局長李宏貴認為:「農村場地建設應因地制宜、增加投入、明確一個管理主體,對管理主體實行考核,場地建設過程要嚴把質量關,建成之後明確產權關系和管理關系,有人管理。」3.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明確基層工作者職責。多位受訪人希望把農村文化工作站改成文體工作站,把群體工作明確到鄉鎮文體站站長職責范圍中去,希望基層有體育機構,有人管體育,希望建立崗位責任制,有工作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同時希望因地制宜成立符合鄉鎮實際的農民體育協會,有計劃地在農村培養一批體育指導員,在農村,「多建一個球場,等於少了十個賭場」。鄉鎮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應由鄉鎮領導擔任負責人,配備熱心體育、精於業務的專干;應成立農民體育協會和多個群眾體育健身俱樂部及單項體育協會;應充分發揮黨組織、共青團組織、婦聯和民兵的作用,開展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為改變農村鄉鎮體育骨幹少的現狀,縣級體育部門和鄉鎮文體站應利用農閑時間開設培訓班,為農村培養體育骨幹,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並通過他們帶動其他人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從而逐步擴大農村體育人口。4.向下傾斜加大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投入。當前湖南城鄉居民體育意識確有增強,鍛煉增多,但整體虛弱。在整體「貧血」的前提下,城鎮又「矮個子中拔高個子——略好」。城鎮居民靠近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水樓台,多少能爭取一點資源搞體育活動,更多的農民則無能為力,不能造血,靜待「輸血」,排隊「等血」。曾有諸多調研及報道反映農民缺少健身意識,不熱心體育,某種程度是偏見和誤解。新化木蘭拳通過12年發展,會員過千,發展到農村並大受歡迎。全國農民健身工程已在湖南一些縣(市、區)試點,每縣都出現了「爭」場地現象,希望籃球場地建在自家附近。而汨羅長樂鎮農民不等不靠自己拼錢修建籃球場,說明農民是樂於體育的。農民意識里需要健身需要體育鍛煉,但要有人有場地去宣傳去激活去關心。全民健身工程深得民心,支持力度和層面還要加大,場地設施應向下向農村向基層多傾斜。抓農村基層體育宜先從經濟較富裕鄉鎮和有體育傳統習慣鄉鎮抓起,做好示範,滾動發展。5.不拘一格用活人才,加大對民營場館的政策支持。基層群眾體育之所以難發展,與人才不能活用和用活有很大關系。桃源倍力美俱樂部老闆龔利反映:對民營性質實則推廣公益體育事業的機構卡得過死,「要求營業性組織具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本沒有錯。但有要求一定多少多少個社會指導員證才准許營業就有問題。現在只要交錢,三五天就獲得一個證件,這些證件沒有含金量,考證成了職能部門創收的一個手段。發展群眾體育事業,有無社會指導員證都應該支持,民營俱樂部經營應該由市場顧客投票。」不能一刀切。同時,在經營方面,她希望各部門多支持民營性質實則推廣公益體育事業的機構的發展。「倍力美俱樂部水電費都是按娛樂場所的標准最高收費,限制了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也限制了體育局下崗員工和退役後運動員再就業和創業」。桃源縣體育局同志甚至反映:當地一些練跆拳道的沒有「修成正果」運動員無所事事成了社會滋事生非的主力軍,成立當地公安局重點「監控」的對象。希望降低創業門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發展群眾體育事業的隊伍中來。如果有更多民間資本投入到群眾體育事業,將會解決很多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問題,同時有利群眾健康、社會和諧、提高生活質量,「是一件劃得來的事」。6.加強立法和執法。基層體育局普遍感到無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執法難。《體育法》已頒布實施多年,但各縣體育局長普遍反映依據不足可操作性不強。體育先進縣不同程度丟失場地丟失硬體,體育局對傾占挪用體育場館的行為根本沒法約束。一般情況應是場地先拆後建,現實往往是拆是拆了,建則因各種因素而不了了之。安鄉體育局長魯夢龍說:「體育法應該細致明確可行。」另外,他提出一個建議:全國那麼多地方建居民小區,如果《體育法》明確規定房產項目體育設施投入場地面積、資金必須達到某一個比例,在經當地體育局評審後方可施工,建成之後必須經體育局評審後方可發售,此舉必將對城區群體發展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房地產樓盤開發,地震、環保、國土等都必須有評估,但體育局沒有。當前,小區的體育設施配套只能靠開發商的心情和開發理念,沒有制度約束。」不獨如此,多位體育局長認為在政策法規上可以想很多辦法。7.加大體育宣傳,提高全民對體育的認識。發展群體事業需要經費,但這個經費並不是大到縣級財政不能承受。一縣(市、區)一年中社會各項事業總投入往往都上億甚至幾十億,投入到發展群體事業才區區百十來萬就沒錢,根本原因還是認識問題。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對體育的認識,引起領導對體育工作的重視,推動本來重視體育工作的領導更加重視群眾體育,群體健身鍛煉的積極性反過來促進領導決策。應多宣傳好的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典型可以激勵後進者奮起直追,也可以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避免走彎路甚至誤入歧途。為及時發現推介典型,除組織參加國家開展的評比,省、市、縣各級都要持續開展體育先進鄉鎮評比表彰活動,組織召開農村體育現場會,把優秀典型推向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同時也介紹外省的一些典型單位,以典型帶動一般、促進一般。力爭經過數年的努力,把農村鄉鎮體育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宣傳需要經費。由縣市一級做並不現實,一是經驗不足,二是沒有經費,三是浪費經費。由省局整形合資源宣傳比較適合,省局應加大群體健身方面經費預算,加強與主流媒體新聞信息合作。8.民辦官助大力發展體育協會,幫助協會提高造血能力,促進協會自身持續發展的能力。新化木蘭拳協會是發展自身實現造血的典型,汩羅籃球協會也實現了持續發展。這些體育協會成功運作說明,協會能擔當起帶領群體健身的主力軍作用。但更多縣級體育協會處於休眠狀態、輸血狀態。縣委政府及體育局應在所在縣重點扶持3-5個群眾體育協會,民辦官助,選准核心領導人物,前期啟動運作階段適當地給予資金支持,指導發展,做強做大,實現「造血」發展。事實上,民間自願自發組織的協會,因為理念相同,激情所在,班子團結,不以名利為出發點,熱情幹事,生命力往往強大。如適當引導支持,都能較好發展,而協會一旦做大,一般都有較好的造血功能。9.重構市州與縣體育局之間功能任務關系。當前市州與縣體育局在功能定位上都有抓競技體育職能,重復建設和弊病已經凸顯。漣源市體育局長劉濤、益陽市體育局長楊智勇認為:絕大多數縣業余體校沒有辦下去的必要。「沒好教練,沒場地,沒經費,也出不了競技體育方面人才,更沒地位,還佔用資源,食之無味,不如棄之。」他們建議競技體育的發展,由市州體育局成立專業體校,給予新政策整合經營,做強做大做優。一省之內只保留極少數幾個業已發展很好有基礎的重點縣級體校。大多數縣體育局應把主要精力轉移到發展群眾體育上來,帶領老百姓鍛煉身體,附帶協助市州體育局和縣教育局選拔發現體育苗子。當前湖南邵東縣就是這么定位發展的,反映較好,體育局長張勇認為既然選拔不到體育苗子搞不好競技體育,就群眾體育搞好,體育的要義本應該如此。而縣業余體校人員從三個途徑分流:一是去市州專業體校繼續當教練,一是培養成社會體育指導員,幫助進入社會自主創業,一是留用縣體育局充實力量。很多體育局並不需要那麼多「閑」人。競技體育由市(州)體育局成立專業體校來做,體育苗子選拔由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合作協調,工作會更通暢。縣一級教體合一有利體育競技人才培養。但教體合一最有可能是學校系統抓得好,社會群體事業有可能弱化。洞口縣即是文體合一之後,體育局弱化導致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都下降的例子。汩羅群體事業之所以也能抓得好,和其歷史傳統有很大關系,汩羅教體合一而群眾體育照樣抓得好只是個案。因此,多數縣體育局還是主張教育局和體育局分開行政,縣體育局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群眾體育。 隨著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體育事業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已經和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反過來,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人民健康、凝聚人心、倡導新風、社會和諧、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等多重經濟和社會功效,促進了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特別農村,與其投入醫保不如分流部分資源投入體育,讓人活得有質量,過得愉悅更健康的呼聲高。群眾體育需求大增,群眾體育事業宜大力發展。1.建議重建體育先進縣評價體系並進行評選,把縣域群眾體育事業納入到城市文明考核。多位受訪人反映歷次全國先進縣評選活動對拉動縣(市區)體育場管建設和群眾體育確有積極促進作用。但當前較多數縣級政府在對待不斷增長的群眾體育需求方面總體上「雷打得多,雨下得少」,「重視」多體現在口頭和形式,實際經濟和政策支持仍顯得不夠。特別是2000年最後一批全國體育先進縣評選之後,多年來活動停辦,因再無新的政策拉動刺激,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有所下降。加上各縣(市、區)把發展經濟作為重頭工作,更「稀釋」了對群眾體育重視。群眾基礎好而領導重視的縣,尚有人管理有人組織有適量的活動經費。群眾基礎一般,領導不太注重的縣,群眾體育就得靠民間自發組織。為此建議:一是國家體育總局在保持原有的全國體育先進縣在總數不變前提下,實行動態管理和末位淘汰,三或五年一評進行復核,不合格的取消資格,達標的重新上線,從制度革新上為縣域群眾體育事業注入活力。二是將縣級體育活動,設施場館建設作為全國全省城市文明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並進行考核,納入到縣政府、黨政領導雙文明考核的重要內容。所有受訪人均認為這是促進地方政府關心支持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的制度力量。有制度約束,縣政府必當重視群眾體育,把體育工作考核納入到對鄉鎮幹部的考核之中;為促使鄉鎮政府重視體育工作,必然確立鄉鎮體育發展目標,納入鄉鎮主管幹部政績的考察內容,必然在鄉鎮配備文體專乾和相應經費。如此,從上而下,制度方為基層群眾體育安上了「腳」。三是應賦予縣(市、區)體育局更多的話語權和行政權力。常德安鄉縣體育局是受訪縣中難得的少數幾個例外,該局被縣委政府賦予「大權」:對農村鄉鎮領導和縣直機關、鄉政府發展體育事業有考核評分權,佔5分,同時在年終評選先進中有一票否決權。僅一個指揮棒就積極推動了安鄉縣農村乒乓球台、球房建設和拉動群眾參與人數的直線上升。漢壽縣則是由縣文明辦將農民健身場所和健身活動的開展納入到「文明創建農家活動」的重要考核內容,以此來促進農村群眾體育活動的健康發展。建議從總局開始,以立法形式,逐級為體育局從制度和經費上創造和設計適用的、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實用的「指揮棒」。 2.加強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並明確體育資源管理主體。針對城市場館。要求每個縣拿出財力建場館並不可行。但漣源市體育局長劉濤認為條件較好,能夠投入較大資金或已有意向建場館的縣,希望國家「從資金上『以獎代投』扶一把,此舉可『催化』和拉動一批場館興建」。而湖南綏寧縣老年體協會長蘇進德希望:「國家對老少邊窮地區垂直投資支持」。項目組的意見則是國家可以考慮「助強扶弱以促中間」,在地級市扶植經濟最好、基本具備條件和經濟最弱確有必要興建體育館的1-2個縣。對基本具備條件的縣扶植部分資金,必能「催化」帶動縣領導加速場館建設,並在趕超拼比中促進和帶動一批經濟強縣重視場館建設。老少邊窮縣則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個別扶持。針對農村場地建設。應當明確縣體育局規劃權與資金使用的主體地位。全國農民健身工程反映很好很受歡迎,雖然試點已經開始,但基層體育局對實際效果仍有擔心,認為在縣發改委,縣財政,縣體育局三家共管下,可能出現實際都不管、管不好的局面。當前的情況是縣發改局負責農村場地規劃和布點,縣財政管錢。但在一縣眾多大項目前,農村健身場地項目資金數目「極小」,不足以引起此兩家重視而無心細管。縣體育局雖為主管部門卻只有執行權而無話語權和自由裁決權,既不能根據不同地基來調劑資金使用計劃,也不能調整發改局的村點布局規劃。雖然目前各試點縣都制定了先驗收後付錢的規則,但基層體育局仍擔心因感情關系、個人因素、發改局對體育業務不熟的影響,將部分場地建在不適合的地方,或者場地建設經費挪作他用。體育局如沒有確立為監管主體地位,錢到鄉村後就很難調度,最終影響投金使用的效果。益陽體育局長楊智勇針對農村健身場地談了自己看法:程序上應該革新。由縣體育局做規劃,申報材料中應以鄉、鎮、村地圖為藍本,對各設點具體說明。包括常住及外來人口總數量,輻射范圍及設置必要性,層層上報審批後開建,然後層層驗收把關,有人監管。現在是上面給錢下面來做,論證階段過於簡單。澧縣體育局長李宏貴認為:「農村場地建設應因地制宜、增加投入、明確一個管理主體,對管理主體實行考核,場地建設過程要嚴把質量關,建成之後明確產權關系和管理關系,有人管理。」3.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明確基層工作者職責。多位受訪人希望把農村文化工作站改成文體工作站,把群體工作明確到鄉鎮文體站站長職責范圍中去,希望基層有體育機構,有人管體育,希望建立崗位責任制,有工作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同時希望因地制宜成立符合鄉鎮實際的農民體育協會,有計劃地在農村培養一批體育指導員,在農村,「多建一個球場,等於少了十個賭場」。鄉鎮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應由鄉鎮領導擔任負責人,配備熱心體育、精於業務的專干;應成立農民體育協會和多個群眾體育健身俱樂部及單項體育協會;應充分發揮黨組織、共青團組織、婦聯和民兵的作用,開展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為改變農村鄉鎮體育骨幹少的現狀,縣級體育部門和鄉鎮文體站應利用農閑時間開設培訓班,為農村培養體育骨幹,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並通過他們帶動其他人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從而逐步擴大農村體育人口。4.向下傾斜加大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投入。當前湖南城鄉居民體育意識確有增強,鍛煉增多,但整體虛弱。在整體「貧血」的前提下,城鎮又「矮個子中拔高個子——略好」。城鎮居民靠近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水樓台,多少能爭取一點資源搞體育活動,更多的農民則無能為力,不能造血,靜待「輸血」,排隊「等血」。曾有諸多調研及報道反映農民缺少健身意識,不熱心體育,某種程度是偏見和誤解。新化木蘭拳通過12年發展,會員過千,發展到農村並大受歡迎。全國農民健身工程已在湖南一些縣(市、區)試點,每縣都出現了「爭」場地現象,希望籃球場地建在自家附近。而汨羅長樂鎮農民不等不靠自己拼錢修建籃球場,說明農民是樂於體育的。農民意識里需要健身需要體育鍛煉,但要有人有場地去宣傳去激活去關心。全民健身工程深得民心,支持力度和層面還要加大,場地設施應向下向農村向基層多傾斜。抓農村基層體育宜先從經濟較富裕鄉鎮和有體育傳統習慣鄉鎮抓起,做好示範,滾動發展。5.不拘一格用活人才,加大對民營場館的政策支持。基層群眾體育之所以難發展,與人才不能活用和用活有很大關系。桃源倍力美俱樂部老闆龔利反映:對民營性質實則推廣公益體育事業的機構卡得過死,「要求營業性組織具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本沒有錯。但有要求一定多少多少個社會指導員證才准許營業就有問題。現在只要交錢,三五天就獲得一個證件,這些證件沒有含金量,考證成了職能部門創收的一個手段。發展群眾體育事業,有無社會指導員證都應該支持,民營俱樂部經營應該由市場顧客投票。」不能一刀切。同時,在經營方面,她希望各部門多支持民營性質實則推廣公益體育事業的機構的發展。「倍力美俱樂部水電費都是按娛樂場所的標准最高收費,限制了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也限制了體育局下崗員工和退役後運動員再就業和創業」。桃源縣體育局同志甚至反映:當地一些練跆拳道的沒有「修成正果」運動員無所事事成了社會滋事生非的主力軍,成立當地公安局重點「監控」的對象。希望降低創業門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發展群眾體育事業的隊伍中來。如果有更多民間資本投入到群眾體育事業,將會解決很多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問題,同時有利群眾健康、社會和諧、提高生活質量,「是一件劃得來的事」。6.加強立法和執法。基層體育局普遍感到無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執法難。《體育法》已頒布實施多年,但各縣體育局長普遍反映依據不足可操作性不強。體育先進縣不同程度丟失場地丟失硬體,體育局對傾占挪用體育場館的行為根本沒法約束。一般情況應是場地先拆後建,現實往往是拆是拆了,建則因各種因素而不了了之。安鄉體育局長魯夢龍說:「體育法應該細致明確可行。」另外,他提出一個建議:全國那麼多地方建居民小區,如果《體育法》明確規定房產項目體育設施投入場地面積、資金必須達到某一個比例,在經當地體育局評審後方可施工,建成之後必須經體育局評審後方可發售,此舉必將對城區群體發展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房地產樓盤開發,地震、環保、國土等都必須有評估,但體育局沒有。當前,小區的體育設施配套只能靠開發商的心情和開發理念,沒有制度約束。」不獨如此,多位體育局長認為在政策法規上可以想很多辦法。7.加大體育宣傳,提高全民對體育的認識。發展群體事業需要經費,但這個經費並不是大到縣級財政不能承受。一縣(市、區)一年中社會各項事業總投入往往都上億甚至幾十億,投入到發展群體事業才區區百十來萬就沒錢,根本原因還是認識問題。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對體育的認識,引起領導對體育工作的重視,推動本來重視體育工作的領導更加重視群眾體育,群體健身鍛煉的積極性反過來促進領導決策。應多宣傳好的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典型可以激勵後進者奮起直追,也可以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避免走彎路甚至誤入歧途。為及時發現推介典型,除組織參加國家開展的評比,省、市、縣各級都要持續開展體育先進鄉鎮評比表彰活動,組織召開農村體育現場會,把優秀典型推向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同時也介紹外省的一些典型單位,以典型帶動一般、促進一般。力爭經過數年的努力,把農村鄉鎮體育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宣傳需要經費。由縣市一級做並不現實,一是經驗不足,二是沒有經費,三是浪費經費。由省局整形合資源宣傳比較適合,省局應加大群體健身方面經費預算,加強與主流媒體新聞信息合作。8.民辦官助大力發展體育協會,幫助協會提高造血能力,促進協會自身持續發展的能力。新化木蘭拳協會是發展自身實現造血的典型,汩羅籃球協會也實現了持續發展。這些體育協會成功運作說明,協會能擔當起帶領群體健身的主力軍作用。但更多縣級體育協會處於休眠狀態、輸血狀態。縣委政府及體育局應在所在縣重點扶持3-5個群眾體育協會,民辦官助,選准核心領導人物,前期啟動運作階段適當地給予資金支持,指導發展,做強做大,實現「造血」發展。事實上,民間自願自發組織的協會,因為理念相同,激情所在,班子團結,不以名利為出發點,熱情幹事,生命力往往強大。如適當引導支持,都能較好發展,而協會一旦做大,一般都有較好的造血功能。9.重構市州與縣體育局之間功能任務關系。當前市州與縣體育局在功能定位上都有抓競技體育職能,重復建設和弊病已經凸顯。漣源市體育局長劉濤、益陽市體育局長楊智勇認為:絕大多數縣業余體校沒有辦下去的必要。「沒好教練,沒場地,沒經費,也出不了競技體育方面人才,更沒地位,還佔用資源,食之無味,不如棄之。」他們建議競技體育的發展,由市州體育局成立專業體校,給予新政策整合經營,做強做大做優。一省之內只保留極少數幾個業已發展很好有基礎的重點縣級體校。大多數縣體育局應把主要精力轉移到發展群眾體育上來,帶領老百姓鍛煉身體,附帶協助市州體育局和縣教育局選拔發現體育苗子。
I. 試述影響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因素和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趨勢
以排球運動為例試述托羅普斯運動在社區體育中的開展 邢楠;王濤 在當今社區體育內瞢及化的大背景容下,以排球運動為例,...5車歸升; 延邊城市朝鮮族老人體育鍛煉現狀及其影響因素...3章紅蘭; 軟式排球運動在我國的開展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