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體育鍛煉應遵循什麼原則
體育鍛煉需要遵循的原則如下:
1、循序漸進原則:體育鍛煉的秩序漸進是指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運動量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進行。
2、全面發展原則:在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和身體機能的全面提高。
3、區別對待原則:體育鍛煉時,還要根據每個鍛煉者的年齡、性別、愛好、身體條件、職業特點、鍛煉基礎等不同情況做到區別對待,使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
4、經常性原則: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效果才明顯、持久,所以體育鍛煉要經常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雖然短時間的鍛煉也能對身體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一旦停止體育鍛煉後,這種良好的影響作用會很快消失。
5、安全性原則:從事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如果體育鍛煉安排得不合理,違背科學規律,就可能出現傷害事故。
6、自覺性原則。從事鍛煉必須有明確的健身目標,自覺地從事鍛煉。自覺是指鍛煉時要認真,心無旁鶩,專注肌肉的張弛,關節的反復,呼吸的出入,節奏的疾徐,動作的屈伸,使身體、精神、心智都得到鍛煉,並根據健美或健身的目的去選擇適當的方法。
7、適量性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否運動得越多,身體就一定越好呢?其實,如果運動得不得法、不懂得適可而止,有時候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1、把握好負荷的度。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負荷,但無論選用什麼樣的負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則,切勿突然增加運動負荷造成運動損傷。
2、注意動作速度。只要進行動力性肌肉力量練習,就存在動作速度問題,負荷和速度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負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鍛煉者要根據練習的要求合理安排,對於青少年來說,爆發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練習時,選擇適宜的負荷,盡量加快動作速度,對提高肌肉的爆發力十分有益。
3、控制好練習次數。對於一般體育鍛煉者來說,沒有必要每天都進行力量訓練,即使是為了專門發展肌肉力量,採用隔天力量練習,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進行力量練習,不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顯,而且還會造成整體機能的不協調發展。
Ⅱ 夏季進行體育鍛煉應注意哪些事項
1、注意鍛煉時間和天氣。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紫外線強,溫度高,戶外運動鍛煉應該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關注天氣預報,有高溫預警的日子也盡量不要進行室外體育活動。
2、盡量選擇室內的運動項目。室外進行騎行、跑步、足球、網球等活動,這些運動對體能要求高,強度大,高溫天氣下這會給運動者的體溫調節和體液平衡帶來極大的挑戰,存在一定風險。
可以選擇游泳,水中瑜伽,室內進行跑步,健身操和力量練習等。老年人可以選擇太極拳、舞劍、門球、健走、廣場舞等健身活動。
3、積極補水。夏季高溫,人體體液丟失較多,因此在運動鍛煉前、中、後都應該積極補水。在運動前30-60分鍾,補充400-800ml的水;運動中少量多次,每15-20分鍾補充150-350ml的水,運動時間在1小時內,僅補充白水即可,超過1小時的運動使用運動飲料。
長時間劇烈運動後可根據體重變化,每減少1kg體重,補運動飲料1500ml。另外所飲用的水的溫度,在10℃左右較為降溫解暑。
4、避免曬傷。室外運動前塗抹防水防汗的防曬霜(SPF15以上)。皮膚浸水後往往更易曬傷,因此選擇在室外進行游泳鍛煉的人們更要注意做好防曬。
曬傷往往在日曬後4-6小時出現反應,到12-24小時達到高峰,主要表現為日曬部位的皮膚出現境界鮮明的紅斑、水腫,重者發生水皰、水皰內為淡黃色的漿液。同時有瘙癢、灼痛或刺痛感。輕微的曬傷,往往2天左右即可自行緩解。
如出現大面積水皰、發燒、惡心、嘔吐,嚴重疼痛應及時就醫。運動後皮膚出現曬傷,應避免反復日曬,後續的運動鍛煉應該進行調整,曬傷處應冰敷或冷水浸泡。
5、准備合適的裝備。選擇與運動項目相匹配的運動裝備,當前運動裝備市場品類齊全,價格跨度大,能夠滿足各類人群需求。另外選擇遮陽帽和太陽鏡,可以阻擋強光和保護眼睛。准備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祛暑葯品。
6、降溫不可急。運動過後往往會感覺很熱,很多人習慣立即沖涼,這樣往往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等健康問題。應該在運動停止出汗後,選擇溫水進行淋浴清潔,然後進行拉伸按摩放鬆,再結合自身情況使用冰桶對下肢肌肉關節進行浸泡,以減少運動鍛煉後的疼痛促進恢復。
7、特殊人群鍛煉需謹慎。心臟病、高血壓人群,低鈉飲食人群,老年人在夏季運動鍛煉,應謹遵醫生或運動醫學專家的指導,合理適度,適量的開展健身活動。兒童在夏季鍛煉過程中,最好有大人看護陪伴,注意安全。
(2)體育鍛煉時應避免長時間擴展閱讀:
夏季運動應對中暑
先兆中暑,往往表現為感到虛弱、疲乏、口渴、頭暈、頭痛、多汗、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輕症中暑往往表現為皮膚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或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有力竭感,輕微眩暈、頭痛,脈搏變淺、變快,意識下降。
這兩種情況中暑程度相對較輕,在應對上需要立刻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脫掉過多或解開過緊的衣物,平躺或坐下,補充水和電解質,輕症中暑的情況還可以使用濕涼毛巾擦拭身體,或使用冰袋冰敷手腕,腳踝,頸後,腹股溝和腋下。
中暑發展到較為嚴重的情況,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這幾種情況,中暑也可能會是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因此在判斷和處理這幾種類型的中暑時要格外慎重。
熱痙攣,往往是高溫運動中或運動後,多出現在下肢和腹部的肌肉疼痛和抽搐,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
如果僅肌肉疼痛、抽搐沒有合並出現熱衰竭、熱射病的症狀,應該停止活動,坐或躺在陰涼通風處,飲用運動飲料,輕柔的按摩和拉伸抽搐的肌肉。若病人有心臟病史,低鹽飲食,或1小時症狀未緩解,要尋求醫療救助。
熱衰竭,是由於高溫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血壓下降。這是身體對因大量出汗而過度流失水分和鹽分作出的響應。
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長跑等劇烈體育運動的人更易發生熱衰竭。熱衰竭的人往往表現為皮膚蒼白冰涼潮濕,呼吸急促且淺,血壓下降,脈搏快而虛弱,惡心嘔吐,體溫稍高或正常。
熱射病,是由於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或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所引起的一種致命性急症,多表現為高熱,皮膚乾燥無汗,頭暈,搏動性頭疼,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
面臨這幾種中暑情況,除較輕的痙攣情況外,建議幫助病人積極降溫(停止活動,陰涼通風處冰敷,冰浴)的同時盡早尋求醫療救助。
Ⅲ 體育鍛煉應遵循的主要原則及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體育鍛煉方法雖然簡單易學,但要想科學地安排體育鍛煉,提高鍛煉效果,避免傷病事故,就必須注意這些本原則。
(一).循序漸進原則:體育鍛煉的秩序漸進是指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運動量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進行。
(二)全面發展原則:在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和身體機能的全面提高。
(三)區別對待原則:體育鍛煉時,還要根據每個鍛煉者的年齡、性別、愛好、身體條件、職業特點、鍛煉基礎等不同情況做到區別對待,使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
(四)經常性原則: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效果才明顯、持久,所以體育鍛煉要經常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雖然短時間的鍛煉也能對身體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一旦停止體育鍛煉後,這種良好的影響作用會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則:從事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如果體育鍛煉安排得不合理,違背科學規律,就可能出現傷害事故。
(六)自覺性原則。從事鍛煉必須有明確的健身目標,自覺地從事鍛煉。自覺是指鍛煉時要認真,心無旁鶩,專注肌肉的張弛,關節的反復,呼吸的出入,節奏的疾徐,動作的屈伸,使身體、精神、心智都得到鍛煉,並根據健美或健身的目的去選擇適當的方法。
(七)適量性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否運動得越多,身體就一定越好呢?其實,如果運動得不得法、不懂得適可而止,有時候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科學的體育鍛煉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以避免不僅沒有是身體得到鍛煉反而使其受了傷害。
一、把握好負荷的度。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負荷,但無論選用什麼樣的負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則,切勿突然增加運動負荷造成運動損傷。
二、注意動作速度。只要進行動力性肌肉力量練習,就存在動作速度問題,負荷和速度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負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鍛煉者要根據練習的要求合理安排,對於青少年來說,爆發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練習時,選擇適宜的負荷,盡量加快動作速度,對提高肌肉的爆發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練習次數。對於一般體育鍛煉者來說,沒有必要每天都進行力量訓練,即使是為了專門發展肌肉力量,採用隔天力量練習,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進行力量練習,不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顯,而且還會造成整體機能的不協調發展。
Ⅳ 參加體育鍛煉時應該注意什麼
一、提高運動精神和團隊精神
在運動場上,孩子們能學會如何輪流上陣、如何等待輪候、如何在輸掉比賽的時候不低頭、如何對勝利的對手說聲恭喜,學會傳球,不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自己。
簡單地說,孩子需要學會輸,他們必須知道自己不總是最好的,這樣他們才會更加努力,並成長為一個更頑強的人。
Ⅳ 體育鍛煉時怎麼預防意外的發生
在中學生所受到的嚴重外傷中,因體育鍛煉致傷的比例超過50%。其中球類運動和體操所引起的外傷較多,初中學生也比高中學生容易在體育鍛煉中受傷。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容易興奮,肌體容易疲勞,而注意力則不容易集中,肌體的協調、應變、平衡等功能的發育也不完善。這樣,在做一些難度較大的復雜動作時,就容易引起外傷。比如在單、雙杠上做大擺動或做轉體練習時,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身體的協調、平衡功能要好。
其次,中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有些人還沒有掌握動作要領,就急於表現自己,甚至互相嬉戲或打賭比賽,結果因動作失誤而受傷。
還有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因缺少保護而受傷。如練習鞍馬、跳箱動作時,學生如果平時缺乏訓練,助跑不夠,騰起高度不夠,換手不及時,此時若缺乏有效的保護,就會發生股骨、脛骨、會陰和下肢關節等部位的損傷。又如練習吊環時,如果沒有保護,就容易引起肘關節脫臼、前臂骨折和腦震盪等嚴重後果。
中學生在運動中容易發生的外傷情形主要有幾種:流血,骨折、脫臼、撞傷、挫傷、扭傷、戳傷等。大量出血的時候,應立即進行止血處理;如果懷疑是骨折,就應立即採取骨折的處理方法;如果是輕度的撞傷或挫傷,可用冷濕布敷在疼痛或腫痛的部位。但如果撞傷嚴重,或是頭、胸、腹等部位受到較大的撞傷,應特別注意,因為這有可能出現內出血或內臟損傷的危險。情節嚴重的體育運動外傷,都應在初步救護的同時向急救中心呼救或視情節送往醫院救治。
鍛煉時要注意的問題
加強身心素質的全面鍛煉,提高身心對各運動項目的適應能力,特別是提高心理穩定和調節水平,消除緊張和急躁、粗心等心理現象。
做好充分的准備,特別是加強易受傷部位的鍛煉和准備。掌握好技術動作要領,認真練習,按要求正確操作。
加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意識,提高思想認識和應急意識,學會和熟練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如摔倒時立即屈肘、低頭、團身,以肩背部著地,順勢翻滾,而不要直臂撐地。器械練習時特別要注意相互保護,如做單杠或跳馬練習時。
運動前要進行場地器械及個人服裝、鞋子等安全檢查,並自我評估身心健康狀況,如身體不適、情緒低落、心理緊張、技術掌握不良等,應停止或避免較高難度的體育鍛煉項目。
Ⅵ 體育鍛煉應該注意哪些五至少條以上
一、在參加任何一項體育鍛煉之前,必須做准備活動
它可以使身體從相對的安靜狀態逐步過渡到活動狀態。活動的方式應多種多樣,廣播體操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種,它能使腰、腿、手臂等有關部分的肌肉、關節鬆弛靈活,從而使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逐漸加強,促進肌肉的新陳代謝,提高工作效率。做准備活動,還可以防止肌肉、韌帶因突然的緊張運動造成損傷或不適。
二、在每次鍛煉結束後,要做放鬆的整理活動
如果運動突然停止,流向肌肉的血液來不及回心,或回心血相應減少,血壓下降,會使大腦因供血不足產生腦貧血,出現心跳減慢,呼吸短促,頭暈惡心等症狀,嚴重時會暈倒。整理活動主要是做些深呼吸,或者散散步,四肢肌肉放鬆,使身體慢慢恢復自然狀態。
三、鍛煉時出汗較多,常常會感到口渴
但不宜在渴後大量飲水,渴後痛飲既使腸胃難以適應,還會加重心、腎的負擔,影響身體健康。此時飲水,一是應少量多次補充,二是飲水中適當放一點食鹽,容易解渴,也能補充身體隨汗水流失的鹽分。鍛煉後有條件時洗個澡,一則清理汗漬,再則也容易解乏。無條件時用溫水擦洗也可以。
四、空腹時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長時間清晨空腹進行鍛煉,體內的能量大量消耗,對身體不利W詈檬柿拷食後開始輕微活動。使休息了一整夜,長時間處於安靜狀態的肌肉、關節及內臟器官積極活躍起來。
五、飯後不宜立即進行劇烈活動
飯後,人體大量血液流向消化系統,此時如進行劇烈運動ρ液就會流向運動器官,以保證肌肉工作的需要。造成消化系統血液供應不足,胃腸蠕動減慢τ跋煜化和吸收過程的正常進行,嚴重的會導致胃痛、消化不良、潰瘍等疾病,一般在飯後0.5小時再進行活動比較合理。
六、劇烈運動後不宜馬上洗澡
因為運動消耗大量能量,必須等人體各系統機能恢復正常後大約半小時才去洗澡。
體育鍛煉 七、劇烈運動後切忌暴飲
因大量水分進入血液會將血液稀釋,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腎負擔,同時稀釋胃液,導致消化功能和食慾減退。運動後,飲適量的淡鹽水,以補充因汗水帶走的鹽分,千萬不要喝生水,以免大量病菌帶入體內感染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健康做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並不是對身體的病和弱的否定而是指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良好狀態的總稱」。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的形態發育水平生理機能水平,身體素質發展水平,基本活動能力水平,心理發展水平和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Ⅶ 體育鍛煉的注意事項
少吃酸性食物--肉類易產生疲勞感
運動前應少吃純酸性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代謝版產生肌酸,使機體容易產生疲權勞感,不利於運動鍛煉的進行。因此,禽肉類等酸性食物不宜在運動前後過多進食,吃一些澱粉、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彌補運動過程中流失的電解質,有利於更好地健身鍛煉。
及時補充水分--前、中、後補水法
運動時,無論是呼吸或者出汗,熱量散發的同時也帶走了機體的水分,如果等到口渴再去喝水,那就失去平衡了。因此如何在運動中或者運動前後正確地補充水分,對健身鍛煉也是很重要的。運動前應該先喝半杯到一杯水;外出鍛煉時帶好茶水,運動間歇少量多次喝幾口水;運動結束後不能大量喝水,也應該少量多次地飲水。
運動前後進食間隔時間
進食後不宜立即運動,運動後也不宜立即進食,運動前少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後,間隔30分鍾以後再開始運動;而運動結束後血液主要分布在肢體血管內,內臟處於缺血狀態,如馬上進食會加重胃腸道缺血,影響健康。所以,運動後40分鍾以後可進食食物。這樣,既給機體一個喘息的機會,也更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Ⅷ 體育鍛煉對人的影響以及進行鍛煉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個人每天都鍛煉到肌肉酸痛這樣對人體沒有好處 科學的體育鍛煉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以避免不僅沒有是身體得到鍛煉反而使其受了傷害。 一、把握好負荷的度。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負荷,但無論選用什麼樣的負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則,切勿突然增加運動負荷造成運動損傷。 二、注意動作速度。只要進行動力性肌肉力量練習,就存在動作速度問題,負荷和速度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負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鍛煉者要根據練習的要求合理安排,對於青少年來說,爆發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練習時,選擇適宜的負荷,盡量加快動作速度,對提高肌肉的爆發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練習次數。對於一般體育鍛煉者來說,沒有必要每天都進行力量訓練,即使是為了專門發展肌肉力量,採用隔天力量練習,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進行力量練習,不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顯,而且還會造成整體機能的不協調發展。 除此之外,體育鍛煉還應該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體育鍛煉方法雖然簡單易學,但要想科學地安排體育鍛煉,提高鍛煉效果,避免傷病事故,就必須注意這些本原則。 (一)秩序漸進原則:體育鍛煉的秩序漸進是指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運動量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進行。 (二)全面發展原則:在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和身體機能的全面提高。 (三)區別對待原則:體育鍛煉時,還要根據每個鍛煉者的年齡、性別、愛好、身體條件、職業特點、鍛煉基礎等不同情況做到區別對待,使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 (四)經常性原則: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效果才明顯、持久,所以體育鍛煉要經常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雖然短時間的鍛煉也能對身體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一旦停止體育鍛煉後,這種良好的影響作用會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則:從事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如果體育鍛煉安排得不合理,違背科學規律,就可能出現傷害事故。 出入健身房的人注意「要旨」 現在,健身也成了一門時尚,很多人都選擇健身房,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健身方式有百益而無一害,有關健身專家為我們指出了一些「健身要旨」,對我們的科學健身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做必要的熱身:當肌肉越鬆弛時,它們也更容易被駕馭和擴展,做這些運動將使你減少受傷機會。因此,花上5分鍾的時間,讓身體完全地活動開,有稍稍出汗的感覺是最好的。這一步是健身鍛煉的良好開端。 做必要的伸展運動: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做來十分容易,但是,在健身練習之後的伸展運動並不是這祥簡單。當鍛煉一處肌肉的時候,它會變得緊綳而縮短,伸展運動就是幫助你放鬆肌肉,從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做這個動作的最好時間是在完成熱身運動之後,同時須持續每個動作20~30秒的節奏,這將有助於肌肉鬆弛,使健身者獲得一個更有意義的伸展運動。 不要做超負荷的舉重:在健身房需要慢慢地開始,並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因為大家可能想像不到運動之後的24--48小時之內,將會感到怎樣的痛苦,因此開始的時候需要慎重一點。另外,如果盲目地試圖舉起超過身體負荷的重量,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拉傷、扭傷,甚至傷及背部。這么看來選擇3--6磅的重量會比較適合,通常重復動作15~20次,如果希望更快地獲得堅實的肌肉,也可以選擇稍重些的重量但只要重復8~12次就可以了。不要急於求成,有節制地完成你的練習,才會達到好的效果。 不要過激運動:既然健身的目的是為以後一直堅持下去,但並不意味著非得運動過激。因為一旦感到運動給身體帶來不適時,再堅持下去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體質不佳,你可以選擇一些較輕松的鍛煉動作去完成。不想到健身房去的人,可以選擇適宜的有氧操光碟,學習如何入門和提高動作的協調性,也是不錯的方法。 做必要的水分補充:正在進行運動時,身體會因流汗而迅速喪失水分,而這些液體必須及時補充,否則的話,隨時間的推移,身休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人也會感到口渴難挨。所以,在運動的從始至終過程中都不要忘記給身體補充水分。一般來講,人體每天需要8懷的水分,而當開始做運動時,則需要得更多。此外,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減少飢餓感,可縮減攝食慾望。 不要依賴登山器:有時大家會感到身體很疲累,但運動的效果也不是想像的那樣好,然而卻仍然希望通過鍛煉獲得再大一些的收益。於是就在登山器上玩命地「奔跑」,直到身體不能負擔為止。但這種「被動式」的運動——依靠登山器來強追自己完成任務,只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而達不到鍛煉的目的。此時的登山器只是一個幫助關節機械地活動的工具,而不是鍛煉的幫手。因此,大家需要為自己選擇一個合理的運動強度和正確的方法,而不是什麼讓身體處於被動狀態的「被動法」這一點很重要。 逐步增加運動強度:高強度的運動並不適用於健身訓練之初,但對於那些已持續練習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人來講,是值得注意的。在達到某種程度後你通常進入一個停滯的狀態,而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我並沒看到身體的任何變化」——於是他們會加快步伐,給自己製造更大的挑戰:加大運動量,以期達到使身體有所改變的效果。然而,此時你的迫切心情卻讓你步入了誤區。運動強度的加大需要循序漸進,最好逐步地提高運動的持續時間和程度。可以從20分鍾延長到30分鍾,把你用的5磅重量的啞鈴改換為8磅的。只是不必一次性地同時做到,時間和強度取其中之一就好了。 運動的動作頻率不要太急:有人在健身房冒險地加快動作頻率,並且不顧身體的反應而堅持練習。尤其像舉重之類的鍛煉,如果做得太快,劇烈的動作會使你的肌肉超出負荷,從而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規則:2秒舉起,4秒放下你總該保持有節奏地動作起落,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反而會越好。 不要在運動期間吃喝:任何不超過2小時的運動,都不要求必須補充體力,因此只要在運動之前的1小時內,確保進餐就夠了。運動飲料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還是不及純水更有益於身體。另外,酒精含量高的飲食對運動是徒勞無功的。 運動最後需要必要「冷卻」:如同健身之前身體需要時間「預熱」一樣,身體在鍛煉之後,也需要時間恢復平靜,讓心率重歸正常。可以緩緩地放慢的動作,直到心跳還原至每分鍾120下或更少。當感到自己的心跳趨於緩和,呼吸也逐漸平穩時,也就完成了最後的「冷卻」工作。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選擇晨跑,但也不是所有的晨跑都有益無害,關鍵要看鍛煉時的環境如何。如果早晨在濃霧中跑步,激烈的運動會加大空氣吸入量。而又因為霧氣中水汽含量大,且懸浮在空中的各種污染物不易擴散,這些污染物一旦被超量吸入,對身體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