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加強幼兒體能鍛煉
根據幼兒的興趣,提出不同的要求,循序漸進、有目的地進行身體素質方面的鍛煉,比如: 1、每年六月份為幼兒開設游戲活動,冷水浴,在下水之前做熱身運動,試試水溫,並說明注意事項。活動完之後知道要趕快擦乾身體並迅速換好衣服,防止感冒。 2、在冬季,要鍛煉幼兒的抗寒能力,如晨跑,要求幼兒外出鍛煉不戴帽子和手套...;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去爬山、曬太陽等。 3、通過拍球、投擲、翻滾等項目旳練習,針對性的加強幼兒動作技能的培養;通過爬高、跳遠等項目,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開展幼兒都喜歡的「趣味運動會」,以增強幼兒體能。不但培養了幼兒的團隊精神,而且提高肌體能力,使動作更靈活、更協調、思維變得更活躍,為幼兒自我保護的耐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❷ 怎麼培養孩子體育訓練
體育意識的培養,是幼兒園提高幼兒從事體育鍛煉興趣和體育能力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幼兒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們要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來培養幼兒的體育意識。
一、把體育意識的培養融入到幼兒日常生活中來
區分個體差異,標准要求從最低開始。3-4歲的孩子,盡管身體各方面還比較稚嫩,但要也不能過於嬌慣,為了使孩子長得健康結實,力所能及的鍛煉是不可缺少的。3歲以後的孩子,其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的發育都日趨成熟,孩子的體格鍛煉應該採取綜合的形式來進行。活動強度可以適當增加,通過室外走、跳、跑、攀登等體育運動,做兒童健身操或運動量較大的游戲活動。既可以享受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流等自然環境,又能夠通過各種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培養孩子積極探索熱愛運動的精神。
學會賞識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孩子的室外進行步行、跑、跳等運動,應該選擇沒有汽車、摩托車的空曠而安全的場地,學校的操場或校園最為適合。平常孩子鍛煉的時間可以選擇在晚飯之前,或晚飯半小時之後。進行這些運動的時候,大人可以在旁陪護但不用太過於小心,最好還有年齡相仿的孩子一塊進行鍛煉,這樣的孩子會覺得更有趣。否則,孩子可能在室外玩一小會兒就覺得無聊,一次玩的時間以半個小時為最佳。帶孩子到室外鍛煉時,記住給孩子穿適合於運動的衣服,並且不要穿得太厚。不然容易出汗,孩子會感到不舒服,而且也容易吹風著涼,嚴重的還有可能感冒,這樣反倒違背了讓孩子運動的目的。
居住在人口稠密找室外運動場地困難的城市中心,我們除多帶孩子進行郊遊之外,還應盡量設法利用現有的室內環境,與孩子做一些運動量較大的游戲,不然孩子不僅得不到身體鍛煉,而且還可能因過剩精力得不到發泄,與家長產生對立情緒。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用糖果、糕點來哄孩子開心聽話,就很容易長成小胖墩,不利於孩子健康。
夏天孩子穿得少,活動靈便,是鍛煉身體的好時機。孩子放暑假期間,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到安全的游戲場地游泳,這既可以消暑納涼,又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游泳是極佳的有氧運動,因為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在運動帶來好處的同時,肌肉和關節不易受損,能有效保護膝關節。游泳還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它和孩子喜歡玩水的天性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二、在活動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在活動中檢查自己的鞋帶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強度的活動前是否先脫去一件外套。在活動中遵守規則,不推、不擠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險的動作。這些習慣在每次的活動前教師總是要囑咐、關照。久而久之,幼兒已養成這些好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就避免了在活動中事故的發生。盡量每天都讓孩子有適量的運動時間,養成每天運動鍛煉的好習慣。
三、合理、科學地安排幼兒的活動量
幼兒的活動量:一根據幼兒的體質狀況來安排,如肥胖幼兒的運動量適當大一些,生病幼兒不宜參加強運動的活動。對能力弱的幼兒提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漸進來完成。二根據季節氣候來安排。九、十月份,天氣比較炎熱,安排的體育游戲強度、密度要小一些,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天氣比較寒冷,安排的活動量適當大一些,如長跑、跳繩。每天保證二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其中一小時為體育活動,讓幼兒在陽光下,盡情地運動,提高身體機能。
四、巧妙安排各種活動,使各種基本動作均得以培養、發展
每天安排的活動,不能停留在為發展某個基本動作。為了使每個基本動作都能得到發展,每天都安排不同的游戲,使幼兒在走、跑、跳、鑽、平衡、投擲等基本動作都科學、合理地得到發展,並在游戲中培育幼兒反應靈敏性和動作協調性。
五、培養與孩子相同的體育愛好
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且從不會感到疲憊,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對體育本身是否感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激發起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呢?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他們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也就是說在體育活動時的情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挫折和失敗的體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需要成功,成功經驗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表現的慾望。
六、告訴孩子運動的好處
孩子成長到四五歲,正是熱衷於證實自己的年紀,同時孩子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力與執行力。將運動能給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以及運動能使孩子比朋友更加強壯有力,告訴孩子,用他自己的選擇能給孩子更多的動力運動的好處在於促進神經、肌肉以及骨骼的生長,免疫力抵抗力的獲得,對自我身體形象的建立,及對外在環境的認識均有所助
七、做好堅持鍛煉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對某一個自己熟悉的體育游戲或體育項目感興趣
作為孩子的父母、老師,要學會對孩子的愛好感興趣,培養與孩子相同的興趣,帶動孩子一起參與體育運動。例如發現孩子有跳繩的愛好,我們大人也要和孩子一起喜歡,每天定時開始比賽,並雙方協商制定比賽的規則,把體育當作是娛樂的方式,而不是枯燥的反復練習。在比賽中,家長要做好榜樣,不管天氣如何,每天都能堅持到位,用這種持之以恆精神感染孩子、督促孩子。
幼兒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工作。作為幼兒的老師、家長,首先應該建立起終身體育的教育意識和方法,為幼兒創造出濃厚的體育人文環境。並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中來,培養幼兒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幼兒自主鍛煉的能力,為幼兒終身體育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並挖掘身體運動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廣泛價值,使幼兒在運動中既能得到身體的鍛煉、增強體質,又能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可是一舉兩得的有利之事。用積極引導的方法,與家長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出利於鍛煉的大環境,培養孩子積極探索,熱愛運動的精神。
❸ 如何讓幼兒適應體育鍛煉
良好的體質,是學習和工作的本錢。兒童時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對身體發育有很多好處。據一項調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與同齡其他兒童相比,平均身高高4厘米以上,體重重2公斤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體育鍛煉還有利於提高孩子適應環境,抵禦疾病的能力, 形成熱情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那麼,家長應當怎樣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誘導和培養呢?
1、嚴格作息時間
家長應盡量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規定的時間就寢,早晨在規定的時間起床,並在規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在寒暑假,都不改變孩子的生活規律,以形成有利於孩子健康的良好的 「生物鍾」。這樣,天長日久,鍛煉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了。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果家長帶頭鍛煉,尤其是同孩子進行比賽,更能引起其興趣,有利於養成習慣。相反,家長一年四季足不出戶,或像「工頭」一樣在一邊監督孩子,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把體育鍛煉看成是負擔和懲罰。
3、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年齡特點合理安排運動量
孩子年齡越小,就越容易疲勞。因此,年齡小的孩子鍛煉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要過長,但內容要多樣。可把跑、跳、投擲、體操和游戲結合進行。孩子在活動中有了興趣,嘗到了甜頭,就有利於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4、根據孩子的自身素質,適當學點專門的體育技術
孩子對各類體育明星,如武術高手、足球名將、籃球巨星、拳壇怪傑都十分欽佩,也渴望學點專門的體育技術。家長可在這方面為孩子創造一定的條件,使他們如願以償,這樣將會大大激發孩子的鍛煉熱情。
5、給孩子的體育鍛煉以必要的物質支持
家長可以給孩子准備體育鍛煉用品,如運動衣褲、運動鞋襪、羽毛球、足球、跳繩等,使孩子看到父母對他進行體育鍛煉所給予的堅定的支持
6、熱情鼓勵,積極養護孩子的鍛煉習慣。
對於孩子在鍛煉中,由於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點滴成果(如能夠按時起居、堅持執行鍛煉計劃、意志力有所增強、成績有所提高,或獲得比賽好成績等),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鍛煉熱情,養護鍛煉習慣。
❹ 如何培養幼兒的體育運動技能
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蘇聯體育活動理論的影響,幼兒園體育課的結構一般採用四個部分的結構形式,即開始部分、准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體育學科的活動改革,專家和學者對體育課的結構提出了新的見解和認識,認為還應從體育課的總體結構和細微結構兩方面進行研究,既要符合人體活動能力變化的基本規律,又要研究體育練習對機體影響的規律,以及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連續性。因此,到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三段式結構(開始與准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但這種結構形式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活動內容、要求與時間分配得過於死板,束縛了教師和幼兒的能動性。同時,三部分的結構形式僅強調了基本部分的活動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對幼兒的教育、教養作用。
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幼兒體育改革的發展需要,因此,在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影響下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傳統幼兒體育活動模式,尋找改進策略,是擺在廣大幼兒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
掌握知識技能不是幼兒體育的終極目標
幼兒體育活動是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中,幼兒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體育的終極目標。在這一思想的驅使下,活動實施者更多地考慮到人體活動的基本規律和技術動作的形成規律。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是在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指導下制定的,主要是為知識技能的傳授服務的,劃分結構的主要依據是活動的密度和幼兒的生理承受能力,出現這樣三段式模式也是情理之中。這種三段式模式把知識技能傳授當作幼兒體育活動的唯一目標,無論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知識技能是唯一的內容,幼兒只不過是運動機器而已。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幼兒對體育態度和行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發展都不是幼兒體育活動的目標。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一般都採用「開始部分准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結構模式。這種結構對活動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腳,一味地追求時間在各部分的合理分配,以達到整個活動在結構上的平衡,從而影響了幼兒活動的質量。這種模式只注重完成教師「教」的任務,而忽視了幼兒「學」和「玩」的過程。
無論是四段式還是三段式,都是站在教師的立場上來進行設計的,並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需要。從理論高度來進行設計的體育活動的結構模式,也只能是一種總體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為依據,因此缺乏個性化。在這種體育課中,教師教的多,幼兒學的少,而且學得被動,學得枯燥,幼兒真正參與活動的時間不多,有些體育活動幼兒真正參與的時間還不到30%。教師調控整個活動的進程,處於完全主導地位,幼兒卻始終處於僵化的被動地位。而活動的價值體現卻與之相反,評價一堂體育活動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幼兒的活動量是多少。
❺ 如何培養孩子的體育鍛煉習慣
淡化體育課程評價的數據測量,重視理性分析 如果單純採用運動項目成績來評價學生的體質,必定對個矮體瘦的學生不公平,打擊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體育運動重在參與,通過對學生進行各種身體練習,使學生機體承受科學強度的生理負荷,促進身體健康。另外,促進健康與調節情感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課外體育活動有別於體育課教學,其活動內容可以是各種類型的體育知識講座、體育演講比賽、體育欣賞、體育圖片資料展覽等。近些年來,部分學校甚至開始嘗試體育俱樂部的活動形式,受到了學生廣泛的喜愛。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活躍校園文化和營建體育文化氛圍,而且還可以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❻ 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淺談
」復
幼兒體育
游戲活動
貫穿於幼兒一制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如何培養幼兒對
體育游戲
活動的興趣從而讓幼兒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進而在快樂中更健康地成長呢?
《
綱要
》中指出:「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和
年齡特徵
,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
❼ 如何培養幼兒體育活動
體育游戲是由一定的情節、形式、規則和結果等幾個部分組成的綜合性活動。興趣是游戲的必備條件,是游戲活動本身獨有的特點,利用游戲形式,將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寓於趣味性很強的游戲活動中,能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表現等情緒化的心理需要,其教學效果是明顯的。因此,在選擇幼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的身心特點,以基本動作和活動方式的特點為依據,設計符合幼兒興趣和認知背景的體育游戲來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實踐工作中,我的認識和體會如下:
一、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
德國美學家席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游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這句話說明游戲對人的重要,在培養幼兒積極情緒情感方面游戲亦同樣重要。對幼兒來說游戲可以用來發泄情感,從而使情緒情感更易於控制。象繪畫、塗色、玩泥、玩沙、玩水、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兒表達自已不同的情緒情感,從而使幼兒感到輕松愉快。另外,幼兒在游戲,特別是角色游戲中能藉助象徵物體表現不良情緒。我認為指導幼兒游戲中成人不要過多禁止幼兒表達消極情緒,或只允許幼兒有「好」的表現。因為幼兒弱小無力,不能完全理解自已內心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某種程度的焦慮或不滿。而游戲正好可以使幼兒從這些不愉快的情緒中得到釋放和解脫,有利於積極情緒情感的發展。
游戲作為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發揮著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游戲有著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因此,游戲對積極情緒的培養,首先,體現在讓幼兒自主游戲。游戲是一種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活動,是幼兒最喜歡也是最經常的活動。在游戲中兒童感受的主要是積極情感,伴隨著歡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與滿足、宣洩、盡情、自得、輕松等有關的內心體驗。正如弗洛伊德的觀點,游戲是由快樂原則支配的,所以游戲往往給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幼兒園與家庭中要多讓孩子游戲,孩子在游戲中最容易獲得積極的情緒。游戲是自由的,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幼兒通過游戲自然地表達情感,將內心存在的問題通過「玩」暴露出來,使緊張、焦慮、恐怖等不滿消極情緒體驗得到充分地表達和發泄,使健康積極的情緒在身心放鬆的狀態下發展起來。在角色游戲中,明明扮演一位老師,他表揚小朋友,叫他們畫畫、折紙,得意的笑容掛在臉上;欣欣扮演一個媽媽,她假裝洗菜、燒飯,讓「小寶寶」不要哭,說「寶寶不哭,要開心點!」小朋友都玩得「咯咯」笑。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了積極的情緒體驗,得到了當大人的滿足、自信,這種快樂是從「玩」中獲取的。他們不能從實際生活中體驗到,於是在游戲中獲取,使他們的情緒有所釋放與滿足。他們的游戲是自願的,不是成人所強迫的,讓孩子參加游戲、同他人玩耍、讓兒童在自己的活動和活動成果中體驗,從中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及得到對人寬容和忍耐的力量。游戲是自由的,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自由確定游戲主題,讓其自由發揮吧!
二、形象的情景設計有利於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
體育活動中的游戲情境法,是指創設一定的游戲情境,來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
1、因地制宜,創設游戲情境,積極開展適宜的體育活動
幼兒園內的一些自然的資源,也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個寶貴資源。如:園內操場上的黃點子,這就為幼兒玩體育游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幼兒可以在裡面自由的玩「跳格子」、「走象棋」等體育游戲。又如在小班幼兒的體育活動《小手小腳的旅行》,教師利用園內現有的大型玩具以及水池,草地,攀登架等,創造了一個能幹士兵旅行的情境。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相反如果單一的機械性練習,孩子會覺得很枯燥,教師應將體育教學貫穿於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動中。例如:在體育活動《飛快行動》中,教師將活動貫穿於幼兒營救傷員中,幼兒扮演小救護員,教師又創設情境,隊員們抬著擔架,走過獨木橋(走積木)、跳過小河(繩子)、繞過樹林(椅子),將受傷的小動物抬回來。這樣幼兒很自然的進入活動,並投入的去充當角色並在其中主動鍛煉。讓幼兒走、跑、跳、繞、抬這些動作都得以練習。
2、提供適宜的材料,幫助幼兒插上想像的翅膀
體育活動的材料是幼兒充分開展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有研究顯示,在對小班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有 65.7 %的幼兒對於物品的假想能力,即能夠把一物多用、做到以物代物。可見,在活動中,幼兒具有很豐富的想像力。而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顏色鮮艷的頭飾、造型可愛的娃娃,逼真的玩具,能使幼兒玩體育活動時更加的投入,激發幼兒游戲的慾望,從而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三、一些趣味的游戲規則有利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在六歲以前形成。可見幼兒期是人生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極為重要的階段,主題活動初期,無論什麼游戲幼兒都是興致勃勃的,爭先恐後亂作一團,教師喊破嗓子,很難維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種好玩的器械上,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根據游戲情節將規則趣味性化。使幼兒的運動積極性促進整個機體的活動,加強代謝過程,提高活動能力。比如說:孩子愛玩大風和樹葉的游戲,老師先明確每個幼兒的角色,定好規則:小樹葉不能飄出所規定的范圍,然後請小樹葉輕輕飄,忽然大風來了,小樹葉的興趣就走向高潮,這時的小樹葉就毫不隱瞞地體現出各自的姿勢與神態。老師還可以賦予自己「總指揮」的角色和幼兒共同游戲。
四、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有利於激發游戲的興趣。
要讓幼兒由被動模仿變為主動探索,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關鍵是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如果學習活動只是機械模仿,那麼,幼兒僅僅是被動地去做教師要求他們做的事,即使他們學到了些什麼,也不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做,長此以往,幼兒就會養成依賴性,影響主動性和自信心的發展。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並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如在《孫悟空打白骨精》的游戲中,老師以「總指揮」的身份引導猴孫們觀察眼前的材料,並開動腦筋,思考如何利用這些材料,通過這些障礙來營救受傷的師傅、師兄們。這樣,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使幼兒的體力活動與智力活動有機結合,教學目標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完成了。
五、根據能力差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利於激發游戲的興趣。
每個集體中都有強有弱,有些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強,在活動中不僅能達到老師預期的活動目標,而且還能創造性地想出了一種器械的多種玩法。還有個別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差,相對自信心也較差,為了鼓勵能力差的幼兒對活動感興趣,能力有所提高,我們尊重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難慢慢引導,幫助他們,尤其是有過失敗經歷及不敢嘗試活動的幼兒,教師的態度會改變孩子做事的態度,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活動的興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形成活潑、向上的性格。
總之,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我們老師要作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在活動中時時注意幼兒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動,有意識的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興趣,要使幼兒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幼兒對某些事物或某個活動的興趣,多是直接的、暫時的、不穩定的,這種興趣多是由幼兒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幼兒對它的疑問解除,興趣就消失。所以我們要注意使幼兒游戲活動與高層次需要聯系起來,與幼兒遠大的理想結合起來,在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著,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調整、不斷地總結,培養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
❽ 怎樣對孩子進行良好的體育鍛煉及培養
1、嚴格作息時間,利用生理節奏的規律,使孩子在大腦皮層中逐步建立固定的體育鍛煉興奮灶。家長應盡量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同一時間就寢,早晨在同一時間起床,並在同一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鍛煉時間也基本相同。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寒暑假,都不改變孩子的生活規律,形成有利於孩子健康的良好的「生物鍾」。這樣,天長日久,體育鍛煉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了。 2、家長要以身作則,同孩子一起參加鍛煉。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大人帶頭鍛煉,尤其是同孩子進行比賽,更能引起他的興趣,有利於養成習慣。相反,家長一年四季足不出戶,或像「工頭」一樣在一邊監督孩子,時間一長就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把體育鍛煉看成是負擔和懲罰。 3、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年齡特點,合理安排運動量。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越不易集中,既容易疲勞,也容易恢復。所以,年齡小的孩子鍛煉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要過長,但內容要多樣。可把跑、跳、投擲、體操和游戲結合進行。孩子在活動中有了興趣,嘗到了甜頭,就有利於養成鍛煉習慣。 4、根據孩子的自身素質,讓他們適當學點專門的體育技術。孩子們對各類體育明星,如武術高手、足球名將、籃球巨星、拳壇怪傑都十分欽佩,也渴望學點專門的體育技術。家長可在這方面為孩子創造一定的條件,使他們如願以償。這樣將會大大激發孩子的鍛煉熱情,須知良好的鍛煉習慣往往就在這種熱情中養成。 5、給孩子的體育鍛煉以必要的物質支持,如運動衣褲、運動鞋襪、羽毛球、足球、跳繩等,使孩子們看到父母對他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支持態度。
❾ 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一、選擇適宜的內容,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前發展水平。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水平,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提示我們,我們為幼兒所選擇的內容「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綱要》)。「天津市幼兒教育教學研究室」關於在各個年齡階段應該培養幼兒哪些運動習慣與技能都有了詳細的說明。在此基礎上,我們與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效結合,來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適宜的、具有挑戰性的內容容易引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採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幼兒興趣
1.創設適宜的情境,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適宜的情境能激發幼兒投入運動的內在興趣,有效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教育目標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喜歡扮演動物的游戲情境。我們將教學目標與幼兒熟悉的動物特點結合,如創設「快樂的小螞蟻」的情境,來落實手膝著地向前爬的目標,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融入適合的音樂,激發幼兒的運動情趣。
「音樂是興奮的語言」,適宜的音樂能夠使幼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如在大班體育活動「葫蘆娃奪寶」活動中,教師創設葫蘆娃奪寶的情境,並在幼兒游戲過程加入《葫蘆娃》的音樂,幼兒感到自己就是一個個小小的葫蘆娃,能熱情投入到游戲中,從而發展幼兒的各項動作技能。
3. 利用多種手段,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綱要》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首先,為了增強幼兒對基本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在幼兒嘗試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問題情境幫助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如中班「踩高蹺」活動,通過「怎樣才能站得穩、走得穩?」的問題引導幼兒在練習的基礎上發現動作要領,即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獲得動作經驗,體驗到發現的快樂。
其次,可以通過兒歌幫助幼兒梳理動作要領。如大班「跨欄小飛人」活動中,利用琅琅上口的兒歌學習跨跳的動作,如,助跑跨跳我知道,跑步速度很重要,跑到欄前別停步,蹬地位置要找好,起跳蹬地要用力,提膝騰空向前跑。;利用兒歌的方法生動形象,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也容易掌握。在兒歌的提示下,幼兒不斷進行進行嘗試,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掌握了動作要領。
三、准備適宜的材料,滿足幼兒需求
體育活動中,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材料的提供也是關鍵因素。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為幼兒提供的材料要具有如下的特點。
1. 材料的提供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動作經驗。
在提供材料之前,教師必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水平。每一個年齡層次的幼兒對活動材料有著不同的選擇,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幼兒的活動興趣。在材料的提供上,一方面要根據大綱提供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2. 材料的提供具有層次性,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要讓幼兒在活動中產生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獲得發展,要保護和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持續興趣,就必須為幼兒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例如,在中班體育活動「從高處往下跳」活動中,主要目標是讓幼兒練習從30—— 35cm高處自然跳下輕輕落地開保持身體平衡。但因為幼兒動作發展水平的個體差異,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投放了25cm、30 cm、35cm、40cm等不同高度的材料讓幼兒選擇以適應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夠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3.為幼兒提供多樣性的材料,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
自主選擇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功感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例如在《跳繩》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中幼兒非常的有創意,想出了許多的玩跳繩的方法,有二人搖繩,一人或多人跳的,有一人跳的,有一人跳前面帶一人或前後各帶一人的各種跳法。活動中,幼兒充分活動,體驗了跳繩活動的快樂。
三、 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提高幼兒的興趣
1. 積極參與幼兒的活動,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積極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做幼兒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能極大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縮小心理差距。在平等和諧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會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中班「奧特曼戰士大戰怪獸體育」活動中,教師形象、投入地扮演怪獸,師生相互逐游戲,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 教師對幼兒及時肯定,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經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評價幼兒游戲時,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關心最終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進步,對他進行縱向比較,而不將他與其他幼兒作橫向比較;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點,特別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如我班的王家耀小朋友身材瘦小,走、跑、跳協調性差,但鑽爬動作靈敏,我讓他給同伴表演鑽爬,充分發揮他個小靈活的優勢,使這位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特長,從而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3. 大膽放手,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能使幼兒感覺到活動的輕松性、愉快性,真正實現「快樂體育」的理念。如在戶外體育「好玩的輪胎」活動中,教師請幼兒自由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大膽嘗試,探索出輪胎的多種玩法,如可以放到地方當小船劃,可以滾動輪胎當小汽車,可以把輪胎當山洞……幼兒充分體驗了探索發現的快樂,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各種基本動作。而教師在此過程中作為活動的觀察者與參與者,充分引導幼兒同伴間互相學習。
三、 鼓勵幼兒的全面參與,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
與成人相比幼兒參與活動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1. 讓幼兒參與活動材料的擺放和收拾整理工作。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全體或部分幼兒適時地參與到中、小型體育活動器材的搬運、擺放和收拾的過程中。對於幼兒來說,樂參與這樣的活動,因為這一方面顯示自己的體能,一方面也是為集體出力的機會。我們應該建立起這樣的意識:凡是在體育活動中需要使用的運動器材和輔助材料,教師都應該與幼兒一起來完成其搬運、擺放和收拾的工作。如,請幼兒與教師一起將活動中需要用到的運動器材或輔助材料搬運到活動場地;活動結束時,請幼兒與教師一起將它們收拾和集中起來,有時還可搬回到儲藏物品的地方。
2.讓幼兒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
參與活動環境的布置。即全體或部分幼兒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根據活動內容的要求,通過活動材料的擺放過程來參與活動環境的布置。體育活動環境的布置,除了一部分需要教師親自完成外,還有一部分是可以與幼兒一起共同完成的或是讓幼兒自己完成的。如中班幼兒玩「小解放軍」游戲前,教師在提供沙包後,提出問題:「小解放軍」訓練時要爬過草地,跳過小河,我們用什麼當草地,用什麼當小河呢?幼兒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搬出墊子當草地,用兩根繩子系在小凳上成平行兩條線當小河。通過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幼兒感到自己也是活動的安排者,有了一種為自己做事和服務的良好感受,從而更好地激發起參與運動的願望和積極性。
3.讓幼兒參與活動的組織過程。
鼓勵幼兒大膽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有利於幼兒自己學習和掌握活動的技能,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活動,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如學習助跑跨跳時,我們先設定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硬紙板做成的「小河」進行跨跳練習,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如果再寬一點的「小河」應該怎麼過?讓幼兒嘗試發現助跑跨跳的方法,在練習中我請幾位助跑跨跳能力較強的幼兒給大家做動作示範,結合老師的講解,再引導幼兒練習。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學會了助跑跨跳的技能。
4.讓幼兒參與活動的評價。
通過參與活動的評價,幼兒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認識。成功評價的關鍵是成功活動,只要幼兒參與他們真正感興趣和對他們具有挑戰意義的活動,他們在評價時就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所做的事。如果幼兒對自己和自己所參與的活動均感滿意和自豪,他們就會迫不急待地和別人分享快樂,從而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同時也引發了幼兒對再次活動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