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
在體育課中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奠定學生終身愛好體育的前提,也是學校體育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體育課是小學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我認為快樂體育強調情感,興趣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這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一、 轉變學生傳統的思想觀念
體育與健康課程對於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體育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當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又要使其逐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識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促進他們身心協調、全面發展。而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師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要設法轉變學生傳統的思想觀念,讓他們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使體育練習與鍛煉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其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將體育鍛煉與自身的身體健康聯系起來,與自身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與自身未來的發展聯系起來。體育宣傳是實現家庭、社會參與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校園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宣傳體育的意義,豐富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激發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並通過組織各種競賽活動,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持久性。
二、教給學生科學鍛煉的方法
體育鍛煉不是一種單純的體力活動,如果不懂得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的效果,而且極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應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鍛煉項目,並教給學生科學鍛煉的方法,指導學生會看圖並根據動作示意圖進行模仿練習,使其做到科學鍛煉。
三、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已有的體育經驗和生活經驗,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重點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並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選擇與應用教學方法,採取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逐步促進其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運動參與是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人生態度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可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熱衷於比賽的心理特點,組織他們開展多樣化的競賽活動。如,跳皮筋、跳繩、踢毽子、投籃、拔河等。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做到一物多用,適時適度地讓他們設計教學場地和游戲活動。這樣做,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他們鍛煉習慣的養成。
總之,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育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挖掘他們的運動潛能,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體育的價值,並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鍛煉,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才能使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他們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B. 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
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
關鍵詞:體育;培養;激發;自覺;意識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健康體育」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不僅要讓學生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還要讓學生掌握健康鍛煉的方法,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育教學現狀,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談幾點看法。
一、採取正確的思想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
教育對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幫助學生鑄造靈魂。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習慣。」體育其實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和知識,指導學生行為,啟發自覺,讓學生堅持鍛煉。因此,我們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按照學生行為養成目的和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否自覺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能否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體育鍛煉價值觀,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因此正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學校的教育,同時還包括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用正確的環境因素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從小培養鍛煉意識,激發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
鍛煉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意識也可以稱之為習慣,習慣的形成最初源於學生對某一件事的熱情和興趣,一旦學生對事物有了好奇心和行為動力,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其中,去尋求快樂,而學生一旦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和帶來的快樂,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熱情和參與的慾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將這種行為發展成習慣和愛好。因此,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要從小抓起,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分強調「標准」和「規范」,盡量放低對學生的要求,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還要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一種意識。
三、加強必要的指導監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把握好監督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不能強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如果過分地約束學生,不但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意識是一種習慣,是人行、意、情、知高度融合的表現,所以,讓學生產生需求動機才是學生鍛煉意識培養的關鍵。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監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在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保證自己的鍛煉計劃順利實施。比如,每天堅持摸晨脈,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就表示能夠繼續鍛煉或者適當增強鍛煉的負荷,如果脈搏次數增加,說明要減少鍛煉負荷,反之,則說明自己的運動能力獲得了大幅度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監督和預防事故的方法,熟悉一些生理指標,在鍛煉中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將自己的鍛煉過程記錄下來,了解自己的鍛煉情況,表述自己的鍛煉心得,通過親身體會,提出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和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鍛煉能力,逐漸養成堅持自覺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四、傳授基本的常識方法,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
自我鍛煉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鍛煉技能和體育常識,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避免鍛煉事故的發生。而想要掌握體育技能知識,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課外時間,而在課外自主鍛煉中沒有了教師的指導就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因此,掌握科學高效的鍛煉方法對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採用「領、扶、放」的鍛煉方法,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上,巧用「點撥」,引導學生從日常鍛煉中總結高效的鍛煉方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行之有效的鍛煉掌握必要的體育項目技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體育常識和鍛煉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運用掌握的科學鍛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還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方式以及大眾化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的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這些球類運動,我們可以組建興趣小組,教師負責教給學生專業的體育技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在選擇鍛煉的方法和內容時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健康知識和基本鍛煉技能,從而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實現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目標。
五、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自覺鍛煉動力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常把學生最後的體育成績作為考核的唯一標准,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挫傷了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我們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創新和多樣化,將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學生的進步程度,一定要加入到考核內容中,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保護那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另外,我們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以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努力程度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此之外,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日常體育鍛煉,我們還要採用「積極練習」評價法,在最後優秀等級考核中增加「態度分」,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能端正態度、認真鍛煉,從而使自己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更加刻苦鍛煉,既能獲得身體素質的增強,又能獲得技術技能的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慾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運動能力較差而對體育鍛煉避之不及,反而將自覺體育鍛煉當作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和作用,同時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教授學生一定的體育鍛煉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邵明岩.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0).
[2]黎華秋.體育教學中「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01).
[3]陳章玉.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方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4(02).
[4]陳開聯.論體育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06).
[5]孫峰.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7).
C. 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在體育課中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奠定學生終身愛好體育的前提,也是學校體育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體育課是小學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我認為快樂體育強調情感,興趣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這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一、 轉變學生傳統的思想觀念
體育與健康課程對於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體育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當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又要使其逐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識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促進他們身心協調、全面發展。而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師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要設法轉變學生傳統的思想觀念,讓他們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使體育練習與鍛煉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其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將體育鍛煉與自身的身體健康聯系起來,與自身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與自身未來的發展聯系起來。體育宣傳是實現家庭、社會參與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校園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宣傳體育的意義,豐富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激發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並通過組織各種競賽活動,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持久性。
二、教給學生科學鍛煉的方法
體育鍛煉不是一種單純的體力活動,如果不懂得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的效果,而且極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應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鍛煉項目,並教給學生科學鍛煉的方法,指導學生會看圖並根據動作示意圖進行模仿練習,使其做到科學鍛煉。
三、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已有的體育經驗和生活經驗,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重點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並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選擇與應用教學方法,採取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逐步促進其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運動參與是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人生態度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可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熱衷於比賽的心理特點,組織他們開展多樣化的競賽活動。如,跳皮筋、跳繩、踢毽子、投籃、拔河等。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做到一物多用,適時適度地讓他們設計教學場地和游戲活動。這樣做,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他們鍛煉習慣的養成。
總之,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育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挖掘他們的運動潛能,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體育的價值,並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鍛煉,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才能使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他們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D. 如何貫徹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原則
意志不是人生來就俱有的。青年期是意志品質逐漸形成定型時期,又是有較大可塑性時期。因此,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對於大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有重要意義。
一、樹立高尚的理想,確立恰當的目標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也就沒有生活。古人也說:「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遠大的理想和確定的目標是學生培養堅強意志的前提。
當然理想的樹立、目標的確立應該是正確的、有意義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也必須與現實的學習與工作結合起來。只有把理想轉化到現實的生活中,成為行動的指南,意志才有發展的可能。如果僅僅是海市蜃樓的幻想或不切實際的目標,而沒有行動,則理想是空想,目標是虛設,意志的培養也就是句空話。
二、講究科學的方法,遵循漸進的規律
我國歷史上流傳著許多頌揚堅韌和勤奮精神的故事。比如「頭懸梁」、「錐刺骨」、「卧薪嘗膽」、「愚公移山」等。以現代眼光來看。其精神固然可嘉,方法卻有失科學和違背心理健康原則。有的學生仿效古人,為了自己的學業,強迫自己超負荷的運轉,以鍛煉自己的意志。某些意志鍛煉方法(如硬靠簡單的外界物理強刺激)違背了身心發展、運動規律,強行蠻干,反而使人心身疲憊、損害健康、影響學業,於人無益於事無補。因此,意志的運用應建立在健康的目標和科學的方法上。
鍛煉意志,還要注意循序漸進。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有的同學為了達到某一目標,濫用意志力,過分強制自己去做超出自己心身現實的事情。如一個體弱的女同學想鍛煉身體,規定自己每天要跑多少公里,兩天下來反而病倒,「欲速則不達」了。所以在磨煉意志的時候,應注意選擇突破口,分階段有步驟進行。目標可以具體地按漸進式方式排列,一個目標完成了,對於個體是一種積極的反饋,能增加其自信,從而更積極地完成下一個目標,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這樣,意志的行為逐步強化為意志習慣,再慢慢固化成一種意志品質,成為良好個性特徵。
三、參與社會的實踐,堅持從小事做起
意志品質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與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素質,它在人們調動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實踐中體現出來。在師范生活中,學習、勞動、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等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個體意志的培養就蘊含其中。有些學生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無大風浪顯不出真品性,忽視在平凡生活、平凡小事中的意志培養。其實,一個人意志的培養和鍛煉並不僅僅局限於挫折、困難、逆境,有時「取得成功時堅持不懈要比遭到失敗時頑強不屈更重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才是意志力的完整體現。
E. 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採取正確思想教育,激發學生鍛煉意識
教育對培養學生鍛煉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幫助學生鑄造靈魂。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習慣。」體育教育其實就是教給學生技能和知識,指導學生行為,啟發自覺,讓學生堅持持久鍛煉。因此,我們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收單,按照學生行為養成目的和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否自覺的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能否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體育鍛煉價值觀,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因此,正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同時還包括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用正確的環境因素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鍛煉意識,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從小培養鍛煉意識,激發自覺鍛煉的熱情
鍛煉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意識也可以稱之為習慣,習慣的形成最初是源於學生對某一件事的熱情和興趣,一旦學生對事物有了好奇心和行為動力,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其中,去尋求快樂,而學生一旦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和帶來的快樂,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熱情和參與的慾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將這種行為發展成習慣和愛好。因此,培養學生鍛煉意識就要從小抓起,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另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避免過分的強調「標准」和「規范」,盡量放低對學生的要求,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還要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一種意識。
三、加強必要指導監督,培養學生鍛煉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把握好監督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不能強迫,一味的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如果過分的約束學生,那不但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意識是一種習慣,是人行、意、情、知高度融合的表現,所以,讓學生產生需求動機才是學生鍛煉意識培養的關鍵。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監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在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從而保證自己的鍛煉計劃順利實施。比如,每天堅持摸晨脈,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就表示能夠繼續鍛煉或者適當增強鍛煉的負荷,如果脈搏次數增加,說明要減少鍛煉負荷,反之,則說明自己的運動能力獲得了大幅度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監督和預防事故發生的方法,熟悉一些生理指標,在鍛煉中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幫助。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將自己的鍛煉過程記錄下來,了解自己的鍛煉情況,表述自己的鍛煉心得,通過親身體會提出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和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鍛煉能力,逐漸養成堅持自覺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四、傳授基本常識方法,提高學生鍛煉能力
自我鍛煉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鍛煉技能和體育常識,這樣才能得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避免鍛煉事故的發生。而想要掌握體育技能知識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課外時間,而在課外自主鍛煉中沒有了教師的指導就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因此,掌握科學高效的鍛煉方法對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領、扶、放」的鍛煉方法,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上面,巧用「點撥」,引導學生從日常鍛煉中總結高效的鍛煉方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行之有效的鍛煉掌握必要的體育項目技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傳授學生基本體育常識和鍛煉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科學鍛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從而提高學生鍛煉能力,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還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方式以及大眾化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做到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和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的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這些球類運動,我們可以組建興趣小組,教師負責教給學生專業的體育技能,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掌握科學鍛煉方法,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在選擇鍛煉的方法和內容時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健康知識和基本鍛煉技能,從而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實現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目標。
F. 如何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校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基礎工程,而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學校體育工作主要由體育教師去進行,為了適應21世紀的新變化,體育教師應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時期的體育工作,是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第一,教師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作為體育教師,就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學生身體狀況、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合理安排課件設置,這也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重要一步。它要求體育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符合學校學生的特點與實際情況,考慮到教材的可行性與實效性,達到通過體育教學使全體學生在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等方面都得提高的目的,並養成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把鍛煉身體參加體育活動作為工作之餘安排餘暇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個性的差異,留給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定空間,使他們的特長得以發展與展示。 第二,教師要處理好大綱與教學內容的關系。為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就要研讀教材,苦練內功。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指學生的身素質通過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得以全面的提高。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把執行《體育教學大綱》與學校實際情況有機的結合起來,合理選用教材,才是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 第三,教師要處理好技術教學與增強體質、培養學生興趣的關系。淡化技術教學是近幾年在體育教學中爭論的最多的問題,可是技術教學又是實現體育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重要環節,淡化技術教學要把握好度的問題,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技術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增強學生體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對某個體育項目發生興趣,也多是在體育競賽或體育教師、同學之間的影響下產生的,再加上後期對該運動項目技術的學習,使之成為一種自覺鍛煉身體的方法,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因此,運動技術教學與培養學生練習的興趣、增強學生體質三者之間是辨證統一的,良好的運動技術能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反過來濃厚的練習興趣和較好的身體素質又可以促進學生對運動技術的學習,不能割裂地看待其中之一,三者之間應該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第四,教師要處理好運動項目殊途同歸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盡管所教的教學內容不同,採取的教法不同,但都存在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學習了科學的健身方法,有利於終身體育觀的形成,而「應考式」的體育教學是很不科學的,它只看到了學生成績的提高,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選用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教學內容、採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達到增強體質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最佳途徑。 第五,興趣的可培養性。體育教學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但學生的興趣是否可以培養。回答是肯定的,但教材選定則是決定興趣培養成敗的關鍵。對參照《體育教學大綱》,但不死搬《大綱》。比如,多選擇一些學生容易感興趣的球類項目進行集體教學,採取分組比賽方式進行身體素質項目的教學練習,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G. 怎樣自覺參與體育鍛煉
1.要想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那麼出勤次數就可以作為定量評價的內容,而教科書中提供的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要素表就可以作為定性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可以採用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特別是採用自我評價,有助於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習質量。同時還可以利用教科書中的有關評價表來激勵學生進步,例如,教科書中提供的自我評價表,在一個單元學習初始可以用作給學生提出自覺學習的要求,而到了單元學習中又可以用於進行過程評價,激發學生不斷努力進步,如果是在學期末,還可被用作終結性的評價。
2.鼓勵有個性地學習。對於高中學生來說,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僅是停留在按照教師的要求去活動,更重要的是能夠主動地選擇鍛煉的手段和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模式,制訂適合自己健康情況的鍛煉計劃,甚至可以將所學的鍛煉方法進行適當變化或改造,增加趣味性和鍛煉的實效。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有所創新,堅持鍛煉。
3.課程標准中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了水平六的發展性目標為:在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帶動同伴進行體育鍛煉。雖然教科書中沒有對這些方面提出具體的學習內容,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培養體育骨幹、學生互教互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帶領同伴一起參與體育鍛煉,並對這樣的學生在進行評價時給予適當的鼓勵。
H. 怎樣才算自覺參與體育鍛煉
● 能否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
● 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
● 能否積極主動地思考,為達到目標而反復練習?
● 能否積極投入健康教育活動?
2.情意表現。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還涉及到學生的情意表現。如能否戰勝困難,堅持參與鍛煉等內容。
3.評價的手段和形式。對於評價的手段,既可以採用定量的評價,也可以採用定性的評價。例如出勤次數就可以作為定量評價的內容,而教科書中提供的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要素表就可以作為定性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可以採用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特別是採用自我評價,有助於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習質量。同時還可以利用教科書中的有關評價表來激勵學生進步,例如,教科書中提供的自我評價表,在一個單元學習初始可以用作給學生提出自覺學習的要求,而到了單元學習中又可以用於進行過程評價,激發學生不斷努力進步,如果是在學期末,還可被用作終結性的評價。而教科書中的探究園地則可以作為每位同學參與體育與健康學習的一個資料,作為檔案袋評價的一個材料。
4.鼓勵有個性地學習。對於高中學生來說,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僅是停留在按照教師的要求去活動,更重要的是能夠主動地選擇鍛煉的手段和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模式,制訂適合自己健康情況的鍛煉計劃,甚至可以將所學的鍛煉方法進行適當變化或改造,增加趣味性和鍛煉的實效。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有所創新,堅持鍛煉。
5.課程標准中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了水平六的發展性目標為:在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帶動同伴進行體育鍛煉。雖然教科書中沒有對這些方面提出具體的學習內容,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培養體育骨幹、學生互教互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帶領同伴一起參與體育鍛煉,並對這樣的學生在進行評價時給予適當的鼓勵。
I. 要做到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需要哪些理念
充分體會到不運動的危害
J. 如何自覺參與體育鍛煉
● 能否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
● 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
● 能否積極主動地思考,為達到目標而反復練習?
● 能否積極投入健康教育活動?
2.情意表現。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還涉及到學生的情意表現。如能否戰勝困難,堅持參與鍛煉等內容。
3.評價的手段和形式。對於評價的手段,既可以採用定量的評價,也可以採用定性的評價。例如出勤次數就可以作為定量評價的內容,而教科書中提供的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要素表就可以作為定性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可以採用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特別是採用自我評價,有助於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習質量。同時還可以利用教科書中的有關評價表來激勵學生進步,例如,教科書中提供的自我評價表,在一個單元學習初始可以用作給學生提出自覺學習的要求,而到了單元學習中又可以用於進行過程評價,激發學生不斷努力進步,如果是在學期末,還可被用作終結性的評價。而教科書中的探究園地則可以作為每位同學參與體育與健康學習的一個資料,作為檔案袋評價的一個材料。
4.鼓勵有個性地學習。對於高中學生來說,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僅是停留在按照教師的要求去活動,更重要的是能夠主動地選擇鍛煉的手段和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模式,制訂適合自己健康情況的鍛煉計劃,甚至可以將所學的鍛煉方法進行適當變化或改造,增加趣味性和鍛煉的實效。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有所創新,堅持鍛煉。
5.課程標准中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了水平六的發展性目標為:在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帶動同伴進行體育鍛煉。雖然教科書中沒有對這些方面提出具體的學習內容,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培養體育骨幹、學生互教互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帶領同伴一起參與體育鍛煉,並對這樣的學生在進行評價時給予適當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