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運動有哪些好處
嬰兒整天呆在屋裡,會使嬰兒對氣溫變化很敏感,遇到天氣稍有變化,就會鼻子不通氣或咳嗽。而適當的戶外活動給帶來的寶寶好處很多——可使嬰兒開闊眼界,心情愉快;能增進食慾,晚上睡眠也會很好;還可增進皮膚和鼻黏膜的功能,促進大腦皮層形成條件反射以改善體溫調節能力,增強適應外界的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可預防感冒的發生;新鮮空氣比密閉的室內空氣氧含量高,有利於新生兒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發育;嬰兒接受適當的紫外線照射後,可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有利於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具有預防佝僂病的效果;孩子在戶外,看到更多的人和物,在觀察與交流中可促進他的智力發育。
⑵ 嬰幼兒適合哪些運動
0-1歲手動動作發展
手指觸摸:從出生後就可以對孩子的肩膀、手臂、手指、手心等進行溫柔的觸摸,刺激寶寶手部感覺神經,促進寶寶手指發育,增強其靈活性。注意,千萬千萬不要給孩子們的小手上戴上手套!
小手感知:在寶貝的小手腕上掛一個小鈴鐺或是一塊色彩鮮艷的布條,使孩子每次揮動手臂時候都分外注意自己的小手,鍛煉孩子對於手部的感知能力。還能夠幫助孩子握著他們的小手,幫助去觸碰、抓懸掛的玩具,。這樣不僅僅是鍛煉其手部抓握能力,還能夠促進手眼協調力。
滿手抓:准備一些可以讓寶寶抓滿整個手的東西,比如鈴鐺、橡皮玩具、海綿等等,讓寶寶塞滿雙手,然後再松開,在塞東西,如此反復練習握掌伸掌的動作。
夠玩具:在寶貝跟前懸掛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讓寶寶自己去試著抓握。一開始放在寶寶一伸手就能夠抓握到的地方,然後逐漸移到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經常更換一些不同質地的玩具,讓寶寶在抓握和抓摸的過程中接收到全方面的刺激。
撕紙:教寶寶撕紙,盡量選用好撕易撕的紙,培養他的手眼協調能力,鍛煉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
換手練習:有意識的連續的向某隻手傳遞積木或者其他的小物件,陪同練習者示範將手中的東西進行換手,從一隻手傳到另外一隻手,讓寶寶反復練習、模仿,逐漸學會換手。
7-12個月
扔玩具:如果寶寶扔玩具,可以選用經摔或者耐摔或者摔不碎的材料進行玩耍,在他仍的時候可以撿起來繼續給寶寶玩,讓寶寶積極探索發現。
敲玩具:讓寶寶兩只手上抓握積木或其他敲擊能夠發出聲音的玩具,訓練寶寶用一隻手上的玩具敲擊另外一隻手上的玩具,這樣可以促進手眼耳腦的感知發展。
拉抽屜:在抽屜門上放上毛巾讓抽屜不至於關緊寶寶拉不開,而且防止寶寶夾住手。在抽屜里放上孩子喜歡的小玩具,讓寶寶不斷推拉抽屜。
捏餅干:在餐盤中放一些葡萄乾、小饅頭等小食物,讓寶寶用拇指與食指對捏,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翻書:給寶寶准備紙板書,讓孩子學會翻書,鍛煉孩子手部的力量與協調能力。
1-2歲手部動作發展
塞豆子:准備一個空的飲料瓶,若乾的豆子,讓寶寶將豆子挨個塞進瓶子中;
舀乒乓球:准備碗、瘦子、乒乓球、水盆(裝水,讓乒乓球浮在水面上),讓寶寶將乒乓球舀出來放在碗里。
倒水:准備兩個杯子,裝水的水盆,讓孩子用一個杯子舀水,然後將一個杯子中的水倒入另外一個水杯中。鍛煉孩子的手腕靈活性。
穿珠子:准備一些大珠子和一根長長的線,寶爸寶媽們示範怎麼穿珠子,讓寶寶試著魔方來進行穿珠子。穿珠子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手的靈活。
卷:1歲半的寶寶們對與爸爸媽媽做卷這個動作時候特別感興趣,這個游戲既鍛煉孩子的手腕靈活性又鍛煉了孩子兩只手的配合能力。可以准備一條小毯子或者毛巾或者彩紙,寶爸爸媽們示範卷的動作和方法,讓寶寶跟著模仿和試著做一下。
塗鴉:提供給寶寶一些白紙和畫筆,讓寶寶自由的塗鴉。如果可以的話,可以為寶寶提供一塊專門讓寶寶塗鴉的牆壁,專門讓寶寶塗鴉用。這個活動要的是培養寶寶孩子的精細動作,不可以追求孩子的內容
切東西:可以讓寶寶用塑料小刀來切饅頭、豆腐或者黃瓜條等
搭壘:可以准備一些體積較大的積木,讓孩子來往上搭壘積木。
2-3歲手部動作發展
2歲以後的小寶寶手部精細動作進一步的提高,各位寶爸寶媽們也要提供符合他們的游戲,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為其獨立的自理能力發展打下基礎。
揉面團:寶爸寶媽和寶寶沒人手裡拿一塊面團或者彩泥,寶爸寶媽們先把面團揉成團,讓寶寶模仿,再壓成餅。
描繪:先用筆在紙上畫出一些圓或者正方形等圖形,讓寶寶沿著線條塗描。
折圖形:學慣用紙疊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讓寶寶練習模仿。
夾東西:讓寶寶用筷子夾一些東西,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碗里,也可以用糖果、紙團、花生米等物來夾取。
拼插:購買一些拼插玩具來供孩子拼插。
剪形狀:准備一些厚度適宜的紙張和一把安全剪刀,向寶寶示範如何使用,讓寶寶練習剪這一動作,熟練以後可以在紙上畫一些簡單的圖形讓寶寶沿著線剪。
扣紐扣:
讓寶學著扣自己衣服上的紐扣。
擰瓶蓋:讓寶寶觀察寶爸寶媽手上的擰這一動作,讓寶寶練習擰瓶蓋。
⑶ 給嬰幼兒做戶外活動應注意什麼
呼吸來新鮮空氣,照射自陽光,可促進小兒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並可減少呼吸道感染和佝僂病的發生。因此,從小就應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在暖和季節出生的小兒,滿月後就可每日抱到室外去走走,到了冬天中午無風時,也可抱到室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和曬太陽,開始時5~10分鍾,以後逐漸延長到1~2小時。較大小兒,根據年齡和季節,可在室外進行各種活動。
⑷ 小寶寶戶外活動需要注意些什麼
帶寶寶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是好的事情。但是寶寶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紀,安全是最主要的。那麼,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呢? 方法/步驟 不要選擇太熱或者太冷的時間出去,尤其是中午。應該選擇適當的氣候,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開車時或者坐車時,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車內。 寶寶會跑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摔倒,不要走到車道上去。 不要與陌生的貓狗接觸。 隨身攜帶一些寶寶平時常用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6 不要讓寶寶看一些模仿項目,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⑸ 嬰兒適合做戶外活動嗎
戶外運動對於嬰兒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夏天嬰兒出生後7~10天,冬天嬰兒出生後1個月就可抱到戶外。盡管嬰兒在室內也可以到處爬,但是這個運動量以及室內的空間感對於嬰兒來說是不夠的。戶外運動的好處是任何室內活動都代替不了的。戶外環境豐富多樣,嬰兒能接受到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方面的刺激,這對嬰兒大腦的發育是很有利的。
戶外空氣一般都比室內空氣新鮮。新鮮空氣中氧氣豐富,負離子濃度高,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動,也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經常在戶外活動的嬰兒體質健康。這是因為嬰兒皮膚經常接觸戶外冷空氣,會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而接觸溫暖空氣時,則會擴張而使血流量增加。皮膚經常受這種冷熱刺激的鍛煉,就能很適應氣溫的變化,嬰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增強了,體質也增強了。
戶外陽光充足,陽光中有紫外線和紅外線這兩種光線。紅外線能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嬰兒的新陳代謝,能讓嬰兒感覺到溫暖。紫外線可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能幫助人體吸收食物中的鈣和磷,防止佝僂病的發生。
當然,在帶嬰兒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要掌握好時間,並注意對嬰兒的保護。否則戶外活動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最開始要選擇室內外溫差小的晴天,每日1~2次,每次3~5分鍾,可逐步延長時間。如果室外溫度在10℃以下或者風很大,則不要把嬰兒帶到室外活動。
⑹ 戶外活動對嬰兒有什麼好處
戶外活動對嬰兒有什麼好處? 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小朋友一起拍皮球、溜旱冰、「造房子」、跳橡皮筋、玩水玩沙,既滿足了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又增加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感。 所以說,第 一,戶外活動是孩子親近陽光和空氣,走近大自然的最佳途徑,也是鍛煉他們有健康體魄、樂觀人生態度的有效手段。 第 二,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究的本性。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揮想像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第 三,戶外活動能提高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戶外活動往往是需要與小朋友一起展開的,即使是簡單的游戲活動,也有不少規則。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個先後次序的問題;一起搭積木或踢球,就有合作與配合的問題。可以認為,戶外活動為孩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積累為人處世規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會將從游戲中積累經驗並遷移到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去。
⑺ > 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運動有哪些好處
嬰兒整天呆在屋裡,會使嬰兒對氣溫變化很敏感,遇到天氣稍有變化,就會鼻子不通氣或咳嗽。而適當的戶外活動給帶來的寶寶好處很多——可使嬰兒開闊眼界,心情愉快;能增進食慾,晚上睡眠也會很好;還可增進皮膚和鼻黏膜的功能,促進大腦皮層形成條件反射以改善體溫調節能力,增強適應外界的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可預防感冒的發生;新鮮空氣比密閉的室內空氣氧含量高,有利於新生兒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發育;嬰兒接受適當的紫外線照射後,可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有利於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具有預防佝僂病的效果;孩子在戶外,看到更多的人和物,在觀察與交流中可促進他的智力發育。
⑻ 戶外運動是不是對嬰兒很重要的
戶外活動是帶小嬰兒進行體格鍛煉的重要途徑,是空氣浴的主要方式。在戶外不僅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認識大自然,而且身體不斷受到陽光、空氣和風的刺激,可以增強體溫調節功能及對外界環境突然變化的適應能力,還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預防佝僂病。 即使在北方,除惡劣天氣外,新生嬰兒均可抱到陽台或戶外接觸新鮮空氣。開始每次5~10分鍾,每日1~2次。隨著月齡的增加,逐步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6個月以內的小兒每日戶外活動的時間可由30分鍾逐漸增加到1~2個小時,6個月至1周歲可延長到3小時(分兩次進行)。1歲以後小兒戶外的時間應更多,次數也可增加。
⑼ 經常帶寶寶去戶外做運動對寶寶有什麼好處呀
寶寶媽你好,你婆婆的做法是非常好的,經常帶寶寶去戶外做運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不但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給寶寶曬曬太陽也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很好的。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