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林匹克主義的教育含義是什麼
奧林匹克主義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奠基人顧拜旦提出的,它是《奧林匹克憲章》基本原則的理論基礎,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現代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把提高人的體質、才智和意志素質結合為一平衡的整體,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使人們在奮斗中尋求樂趣的生活方式。現代奧林匹克主義追求典範的教育價值,尊重普遍的基本倫理原則。現代奧林匹克主義的最終目標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促進和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
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思想體系,其深厚的人文精神與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經過10多年的討論,「奧林匹克主義」一詞終於出現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這也是國際奧委會第一次給「奧林匹克主義」以正式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這個定義明確指出:1,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2,奧林匹克主義強調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善。3,奧林匹克主義將體育運動作為實現人和諧發展的途徑。4.為達到人的和諧發展的目的,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5,奧林匹克主義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
奧林匹克運動不同於一般的體育運動,它是人類社會為了實現某種理想在一定哲學思想指導下進行的社會運動,這個哲學思想就是奧林匹克主義。它使奧林匹克運動擔負著崇高的歷史使命,賦予它極強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從而使這一運動有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長期的奮斗目標。
2. 現代奧林匹克主義的概念和內涵是什麼
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匹克主義指導下, 以體育運動和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慶典——奧運會為主要活動內容, 促進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道德全面發展, 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主義, 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社會運動.奧林匹克運動包括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以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各國奧委會為骨乾的組織體系和以奧運會為周期的活動體系.
1894年6月23日,當顧拜旦與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決定成立國際奧委會, 開創奧林匹克運動時, 這一壯舉曾一度成為人們諷刺的對象.而在百年之後的今天, 奧運會已成為普天同慶的節日, 奧林匹克運動也吸引了202個國家和地區的積極參與.1998年, 著名的《生活》雜志刊載了歷史學家精選的過去千年中最重要的1000個事件和人物, 1896年顧拜旦恢復奧運會的壯舉也躋身其中,被譽為千年盛事之一.
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傑作, 它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 在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藝術和新聞媒介等諸多方面產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影響.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 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悅人們的身心, 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 生生不已.
奧林匹克運動是時代的產物,工業革命大大擴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各國交往日益密切, 迫切需要以各種溝通手段來加強國際間的相互了解.奧林匹克運動正是為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出現的, 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奧林匹克宗旨
《奧林匹克憲章》中的「基本原則」部分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 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
奧林匹克運動宗旨有以下基本含義:首先,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促進人類社會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人類社會在開始大規模、全方位交往的同時也出現了劇烈的國際間沖突,再加上人類掌握了毀滅其自身的武器手段, 使得今天的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此外,當代世界各國面臨著諸多要靠共同協作才能應付的問題,如環境、難民、地區沖突、貿易壁壘等.奧林匹克運動試圖架設溝通各國人民之間聯系的橋梁,增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 促進世界和平,減少戰爭的威脅. 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與人類社會正義事業所要達到的目標一致的,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對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的人類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使它成為世界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而確定了它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奧林匹克運動試圖以富有人文精神的體育運動作為實現自己宗旨的途徑,在世界各國青年間建立起友誼的紐帶.正如國際奧委會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說 :"奧運會無法強迫人們接受和平,但是它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親兄弟一樣歡聚一堂提供了機會."
事實的確如此,如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戰爭結束僅一年後舉行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伊、科兩國的運動員就同時出現在賽場上.將體育運動的作用提高到不僅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且與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明確地將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改造社會的力量, 並有意識地將這種力量應用到這樣廣闊的范圍,應該說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大創舉.這不僅反映了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體育運動內涵的擴展和功能的增加,也反映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奧林匹克主義
"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一語是奧林匹克運動先驅者顧拜旦首先使用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直接為自己創造的這一術語提出明確的定義.顧拜旦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對之有不同的表述, 如稱之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強有力的因素"(1896年), "強壯的身體文化"(1908年),"建立在某種哲學和宗教理論上的學說"(1929年), "一種高尚純潔、耐力和體力的學派"(1931年)等.此外, 他還稱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精神狀態"、"信條"、"青年們崇拜的對象","奧林匹克主義的基礎是推崇奮斗、蔑視危險、熱愛祖國、慷慨、騎士精神、熟識藝術與文學"等.
在實踐中, 人們又常常將奧林匹克主義與另一些意思相近而又不同的術語混用, 如奧林匹克理想(Olympic ideal)、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等.
人們對奧林匹克主義見仁見智,有多種不同的解釋.1974年國際奧委會的羅馬尼亞委員西波科等提議給「奧林匹克主義」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並納入《奧林匹克憲章》.
經過10多年的討論,「奧林匹克主義」一詞終於出現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這也是國際奧委會第一次給「奧林匹克主義」以正式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這個定義明確指出:1,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2,奧林匹克主義強調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善.3,奧林匹克主義將體育運動作為實現人和諧發展的途徑.4.為達到人的和諧發展的目的,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5,奧林匹克主義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
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對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首先,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奧林匹克運動是國際性的運動,它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世界上文化間的各種差異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來自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以及觀眾生有不同的膚色, 穿著不同的服裝,操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不同的宗教儀式,用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些種族的和文化的差異,又常常由於各國間在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沖突而強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將世界上所有的體育文化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於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尤為引人注目.差異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發沖突.
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相互了解、友誼和團結,就是要形成一種精神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人們可以擺脫各自文化帶來的偏見,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與沖突,而是人類社會百花齊放、千姿萬態的文化圖景,從而使文化差異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而不是各自封閉的藩籬; 使矛盾成為互相學習的動力,而不是互相輕視的誘因.也只有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才能打破各自狹窄的眼界, 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懷,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領悟到各個民族都有著神奇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學會尊敬其他民族, 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和自己 , 虛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 不斷豐富自己,從而使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國際交流真正得以實現.
其次,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奧林匹克運動以競技運動為其主要活動內容,競技運動最本質的特徵就是比賽與對抗.在直接而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比賽中, 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鍛煉與培養,觀眾也得到感官上的娛樂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競技體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競爭.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競爭才有意義, 各國運動員才能保持和加強團結、友誼的關系,奧林匹克運動才能實現它的神聖目標.正如已故美國著名黑人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所說:"在體育運動中,人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尊重他人、生活倫理、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同類."
正是因為這樣,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的理想和希望,也是最為神聖的.因此,追求奧運冠軍是每一個運動員的最高夢想.
3. 奧林匹克主義對奧林匹克運動有什麼積極作用
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 更快!更高!更強!」不僅是指運動成績,它有更深的含義;「參加奧運比賽,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贏得冠軍,而是參與」!奧運會的參與活動,是實現「人文奧運」目的有效的途徑之一。「新參與」的經營方式,只是實現「產品」經營的一種手段和營銷工具:是運用引進大眾「參與」的行為,採用「文化性、群眾性、娛樂性、網路性、全球性」參與的有效驅動方式,讓最廣泛的參與者通過對「產品內容」進行的「參與」活動,而產生對產品的了解、認識與共鳴,去實現推廣、營銷「產品」的經營目的……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這句格言是顧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爾修道院院長亨利·迪東在其學生舉行的一次戶外運動會上,鼓勵學生們時說的:「在這里,你們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顧拜旦借用過來,成為奧林匹克格言。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斗精神。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字,而其中的含義卻非常豐富。它既是指在競技場上,面對強手時,發揚大無畏的精神,敢於斗爭,敢於勝利。也是指對自己永不滿足,不斷地戰勝自己,向新的極限沖擊。不僅如此,這句格言還鼓勵人們應該在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地超越自我、不斷地更新,永遠保持勃勃的朝氣。 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格言 從奧運會復興到現在,「更快!更高!更強!」成為體育運動愛好者的座右銘。近百年來,人們為此而在運動場上勇敢拼搏。這是顧拜旦的一位密友迪東(Henri Martin Didon)於1895年提出的,1913年獲國際奧委會批准,1920年成為奧林匹克標志的一部分。 「更快!更高!更強!」不僅只是指運動成績,它有更深的含義,它希望運動員有更高的境界,有勇往直前、不斷進擊的精神。此外還有把「體育就是和平」、「重要的不是勝利,是參加!」作為格言的。第六次國際奧林匹克代表大會又通過把「更快!更高!更強!」口號作為國際奧委會會徽的構成部分。
4. 什麼是奧林匹克主義對奧林匹克有什麼作用
具體可理解為以下幾層含義:
1.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生活哲內學;容
2.它主張通過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和培養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全面發展;
3.它通過體育與文化教育的結合,促使人的身體素質、道德精神獲得和諧發展和提高;
4.它主張體育運動為人類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和平的社會。實現這一理想的社會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和任務。體育運動在這方面具有強大而獨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奧林匹克主義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指導思想,規定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即在奧林匹克主義指導下的奧林匹克運動,不只局限於體育,更不局限於奧運會的競技比賽,而是一種超越體育和競技運動的關於人的全面發展、人類完善和社會發展的思想、理論和運動。其特徵是以體育為載體,通過體育運動的社會學校對青年進行身體、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養全面發展或完善的人為目標的世界性的社會運動。
5. 奧林匹克主義對奧林匹克運動有什麼積極意義
積極作用:奧林復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制匹克主義指導下, 以體育運動和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慶典——奧運會,為主要活動內容, 促進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道德全面發展, 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主義, 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社會運動.奧林匹克運動包括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以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各國奧委會為骨乾的組織體系和以奧運會為周期的活動體系.
「奧林匹克主義」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6. 奧林匹克主義與一般體育運動有何區別作者以兩者對比有何用意
奧林匹克主義超越一般的體育,一般的體育只是指個人興趣,競技精神是自得其樂。奧奧林匹克主義展示的是個人的力量美,形體美,展現拼搏精神,煥發青春精神,帶來榮譽感
7. 奧林匹克主義概念
更高、更快、更強
8. 簡述奧林匹克運動與文化的關系
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場文化盛會:
一百多年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發展走過來的.體育在社會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體育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體育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都因奧林匹克運動的存在和發展而不斷強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每一屆奧運會的召開,同時也是一次盛大的文化慶典和輝煌的文化展示,並通過其會標、吉祥物、宣傳畫等設計,主題曲的創作,開幕式、閉幕式文體表演中的音樂、舞蹈創作,奧運會場館、比賽設施和運動服裝的設計等,以各種形式點燃了文化的火種,傳遞著文明之光,讓全世界的人們從中感受著文化藝術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特徵
顧拜旦說:「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偉大的象徵.」在奧林匹克運動的實踐中,其所主張的人類和諧發展的生活哲學,所倡導的團結、友誼、進步精神,所規定的各項公正平等競爭原則,所形成的各項儀式規范等,皆物化成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文化藝術形式,如奧林匹克會旗、奧林匹克火炬、奧林匹克會標、奧林匹克歌曲、奧林匹克獎牌、奧林匹克吉祥物等.
(1)奧林匹克文化的象徵性
①奧林匹克標志.藍、黃、黑、綠、紅互相套接的五環表示著五大洲的團結和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相聚一堂.今天奧林匹克五環已經成為世界和平、民族團結的象徵.例如,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上,一面105米長、75米寬的奧運五環大旗在主會場上展開,覆蓋了出席開幕式的所有國家運動員,就是這種象徵意義的生動體現.
②奧林匹克聖火.火表示著生命、熱情和蓬勃的朝氣,而在古希臘奧林匹亞遺址點燃的聖火,象徵著發祥於古希臘的文明之光,仍然照耀著人類前進的道路,激勵著人類追求光明,追求理想,朝著崇高的目標不斷進取.聖火的傳遞,也象徵著奧林匹克精神的傳遞.
③奧運會會標.歷屆奧運會會標不僅是奧運會舉辦地點和舉辦時間的記錄,而且還有更多的文化象徵與思想含義.例如,漢城奧運會會標,由藍、紅、黃呈旋渦狀條紋和象徵奧林匹克的五色環組成.三種顏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體」的哲學含義;富於動態感的條紋,意指生生不已的體育運動,而旋轉向上代表和諧進步;會標中的內向心動態,比喻來自五大洲的選手走在一起參加奧運會;外離心動態,寓意著通過奧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進步.整個圖案富有朝鮮民族色彩.
④奧運會會歌.或激昂振奮,或婉轉動情,歷屆奧運會會歌都是一種世界文化大融合的充分展示.幾乎每一屆奧運會會歌都集中了全球音樂藝術大師的創意和靈感,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手拉手》,很快風靡世界,有效地起到了宣傳奧運文化和弘揚奧運精神的作用.
⑤奧運會獎牌.奧運會獎牌的製作,隨著舉辦國的輪換交接,呈現出不同文化的鮮明特色.例如,已經公布的2008北京奧運會獎牌,採用的是「金鑲玉」的獨特設計,象徵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⑥奧運會吉祥物.自從1968年第10屆冬奧會首次出現吉祥物之後,每屆奧運會所推出的各具特色的吉祥物,都是一種民族文化與奧運文化的巧妙融合,同時也是進行奧運文化傳播和教育的過程.
奧林匹克的這些象徵性的標志、圖案、物品,已經成為廣為流傳人人知曉的「國際語言」,並以其獨特鮮明的形象將奧林匹克文化印人世界上無數人的心中.
(2)奧林匹克文化的多元性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基於平等尊重、公平競爭的精神,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強調「體育為人人」、「參加比取勝更重要」的普遍性原則.這一原則的貫徹與實施,促進了奧運文化發展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基本經驗和最大特色.對此,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何振梁先生的話作了最好的詮釋:「從一百年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看,它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是它對多種文化的兼容和尊重.這個明智的政策不僅確定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多文化性,也使它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多文化性正是奧林匹克運動的財富和力量所在.」
(3)奧林匹克文化的觀賞性
展示美與創造美是體育運動中的一種現象,也是奧林匹克文化一貫追求的理想.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人體美展示的最高形式,奧林匹克運動意在創造和展示一個美的世界.這里不僅展示著世界第一流的人體美,如人體形態的美、力的美、韻律的美、運動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的美.運動員精湛的技術、拼搏進取的精神,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向自身體能、生命的極限挑戰,在創造一種求得歡樂幸福、身心愉悅的形象的同時,使億萬觀眾得到了美的欣賞與文化的熏陶.奧林匹克所展示的各類文化藝術形式,如同爭奇斗艷的藝術天地,吸引著數億觀眾.奧林匹克運動所營造的情感氣氛,審美意境,構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觀,使其具有極大的觀賞性.這種
觀賞性提高了人的美感修養,在美化觀眾心靈的同時也美化了社會生活.
(4)奧林匹克文化的人文性
人文,是指自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構成了現代人文思想與人文理念,並深刻影響著包括體育在內的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古代奧運會即已成為希臘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則是人文思想發展的產物,強調以人為本、人的和諧發展,長期的奧林匹克運動實踐積淀了豐厚的人文精神,體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奧林匹克文化已經形成為一門學科體系,是人文科學的一部分,它所蘊涵的人文性使其具有普遍的、良好的教育價值.
(5)奧林匹克文化的藝術性
在各個民族傳統的大眾節日慶典中往往缺乏高雅的情趣與藝術的張力.而在奧林匹克運動的各種活動中,特別是在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中,人們運用了各種藝術手段,使這些活動達到極高的審美意境,洋溢著濃郁的藝術氣息.
通過奧運會的藝術表現,所有的參與者和觀賞者,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加深了自身的美感修養,而人們對這些美好事物的欣賞,也就是接受美感的過程.而弘揚奧運文化的目的在於通過美感來提高人的情感修養,增進人的社會道德,實現人格的提高.這
種美感教育雖然不是純藝術性的,但卻通過藝術表現,提示了人們的修養和情操,達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提倡美,以美來熏陶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使整個人類社會的現實生活得到升華.在這種意義上說,奧林匹克運動也是一種大規模的美育過程,運用藝術美來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精神風貌,是一個大膽的、有重大意義的嘗試.
奧林匹克文化的思想內涵
奧運文化盡管是一個多義的概念,但其基點是反映一種理想,一種精神,這是奧林匹克文化內涵的主要體現.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往往根據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側重或提法.
體育活動中蘊涵著豐富的人類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念.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體育活動了,它把體育所富有的內涵加以提煉、總結和升華,歸納出「奧林匹克主義」、「奧林匹克精神」,並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努力加以實踐.奧林匹克運動是人們學習奧林匹克主義及奧林匹克精神的永恆的學校.
9. 什麼是奧林匹克理想,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主義
奧林匹克精神是皮埃爾-德-顧拜旦提出的。為了把一種充滿活力的新教育體系介紹給祖國,顧拜旦從青少年時期起,就潛心鑽研同時代的不同教育體系和古希臘的歷史。他希望法國青年能接受一種新的教育體系,即在加強道德修養和增強信心的同時,鍛煉身體,培養勇敢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通過對古奧運會的考察,顧拜旦認識到,古希臘人組織競賽活動,不僅僅是為了鍛煉體格和顯示一種壯觀場面,而且是為了教育人。他認為,體育競賽活動能磨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個性,同時又能鍛煉身體。
顧拜旦一直致力於古代歷史和奧運會研究。當他聽到希臘的伊文格羅斯-瑞卜斯願為當地舉辦奧運會慷慨解囊的消息後,一個復興古奧運會的想法在他的腦海里出現了——要像古希臘人那樣,通過體育競賽教育青年。從此,他便周遊世界,到處宣傳自己的主張。
顧拜旦提出復興奧運會的主張並不復古。他建議恢復奧運會的組織形式和床典儀式,但又認為有必要注人新的成份、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運動會的國際性,運動形式的多樣性,運動員的業余性,以及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將使世界和平得到鞏固和加強,種族歧視也將會被廢除,這便是奧林匹克精神。
1894年,顧拜旦召集了第一次國際體育大會,會上提出了復興奧運會的建議並得到贊同,於是,成立了國際奧委會。
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獲得極大成功。奧林匹克精神誕生了。奧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於促進人類的精神發展,以此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它的意圖是教育人,鍛煉人的性格,培養人的道德,發展古希臘人的理想——「美麗、健康」。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對象不只是那些參加體育運動的人,還包括人民大眾。
奧林匹克精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大奇跡。它期望建立一個沒有任何歧視的社會,培養人們之間真誠的理解、合作和友誼、承認在平等的條件下為獲得榮譽的公平競爭,為人們在社會的其他領域樹立了一個獨特而光輝的榜樣。
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國際體系.它是完全獨立的。因此,他從一開始就不允許任何來自政治、經濟或社會的因素對其進行於涉。他還為此創建了一個獨立的國際奧委員,規定了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職責是,用其忠誠和獻身精神來保證奧林匹克理想和原則的實現。通過這種方式奧林匹克精神的自主獨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保證。
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普遍的概念。所有能使人變得更好的原則,都包容它明亮的光環里。
奧林匹克精神的初級活動形式是奧林匹克運動,它是永恆的。它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運動水平高低,面向所有的社會階層,包括一切運動和競技項目,旨在參與。
奧林匹克運動是人們學習奧林匹克宗旨、騎士精神、理想主義及奧林匹克精神的永恆的學校。人們將它視為生活的原則,並進一步發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所有的體育活動都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組成部分。奧林匹克運動是對大眾而言的,它的目標不是讓少數人去挑選金牌,而是為所有的人提供機會,讓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們都去進行體育鍛煉。它的口號是「體育為大眾」。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種活動形式。
奧林匹克運動和奧運會保證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現,二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分割。
■奧林匹克主義
奧林匹克主義是顧拜旦通過對古希臘競技體育和英國近代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後首先提出來的。
國際奧委會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終於第一次給奧林匹克主義下了一個正式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強調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善。這種源於體育的人生哲學,遠遠超越了體育本身。它所崇尚的友愛、平等、尊重、理解、寬容、無私和奉獻等,已上升為人類生活准則和道德規范的追求。這一本質,使奧林匹克主義傳向全球,這是其他任何一種體育現象所望塵莫及的。
奧林匹克主義提倡通過教育來解決人的全面發展和改善社會的問題。當初顧拜旦就是想用奧林匹克現代競技去教育因普法戰爭的慘敗而頹廢的法國青年,進而以奧林匹克運動這一特殊形式來教育全世界的青年。為此,奧林匹克主義主張競技運動與文化緊密結合,並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
奧林匹克理想是奧林匹克主義和奧林匹克精神的綜合。顧拜旦在1908年的一次講話中說:「奧林匹克理想,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很強的體育文化概念,它一部分建立在你們如此嚮往並稱為『公平競爭』的騎士精神,另一部分建立於對優美與崇高狂熱崇拜的美學思想。」這說明奧林匹克理想提倡公平競爭,追求美與崇高。
10. 誰有關於奧林匹克相關常識
奧林匹克思想體系
在現代社會中,各種思潮風起雲涌,引發出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其中不少風行一時,繼而銷聲匿跡。而奧林匹克運動經歷百年而愈加彭勃興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使奧林匹克運動有了一個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使各種奧林匹克活動有了明確的指導方針。從某種意義上講,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體系構成了這一運動的靈魂,這一運動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奧林匹克思想體系產生出來的,一切特徵也都是基於奧林匹克思想體系而逐漸具備的。離開了對奧林匹克思想體系的了解,我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認識就會流於表淺。
奧林匹克主義
「奧林匹克主義」一詞最初是由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提出的。顧拜旦感到現代競技運動有先進的手段,但是缺少一個哲學基礎和高尚的目標,因此試圖以「奧林匹克主義」來彌補這個缺陷。盡管顧拜旦在他的講話和文章中大量地使用「奧林匹克主義」一詞 ,但是,卻從來沒有對這一要領作了明確的定義。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他對奧林匹克主義曾有不同的說明。這並不奇怪,因為要領是人們對某一事物理性認識的反映,要領的定義更是要准確地提示出要領的內涵,這需要對事物有深入的認識和全面的把握。要用准確而精練的語言將奧林匹克主義豐富的內涵完整地表達出來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顧拜旦時代,奧林匹克運動還不成熟,這一運動在各方面的特徵還剛剛開始表露。我們不能要求他完成超越時代的任務。多年來,圍繞著到底什麼是奧林匹克主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認識,眾說紛紜。
國際奧委會第五任主席布倫戴奇認為,奧林匹克主義是現代的、真正的、激動人心的、強有力的、動態的20世紀的宗教;國際奧委會的希臘委員尼西奧蒂克斯(Nissiotics,1976)則認為奧林匹克主義不是宗教,而是隱含有宗教因素的一種意識,它可以與宗教合作,因為它們的目的相同,即人類的博愛和促進世界和平;前國際奧林匹克學院院長O·斯則米克則克(Otto Szymiczek 1970)認為,它是一種完全獨立,不受任何民族的、政治的、經濟的或其他因素限制的國際制度,其最終目標是人的協調發展和完善;法國科學院的H·普雷(Henri Pouret 1971)認為,它是一種針對人的身體和精神,創造一個完善的人的教育體系;美國體育史學家J·盧卡斯(John Lucas 1980)認為奧林匹克主義包括有宗教、和平和美三個因素;前蘇聯體育界人士認為「奧林匹克主義是一個確定奧林匹克運動內容的由哲學、道德、偷和組織原則構成的綜合體,它是以競技運動普遍的、文化的和人道主義的價值為基礎的,而奧運會是它的集中表現,奧林匹克主義不僅是使人和諧發展的工具,也是加強和平、友誼和相互了解的工作。」
現行的《奧林匹克憲章》對奧林匹克主義作了比較全面的表述,「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基本原則的推崇為基礎的主要內容。
(一)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
人們對奧林匹克主義的理解雖然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強調奧林匹克運動對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
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持續了數千年的農業社會的圖景逐漸為城市代替。勞動力高度集中的大機器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使人類社會在短短一百年間創造出了比其歷史上全部生產的總和還要多的財富。但是工業化社會中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給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等諸方面又都造成了新的嚴重威脅。精細的分工、緊張的工作節奏、復雜的社會關系、多重的社會角色和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僅使人的體質下降,身體各部分發展失調,而且由於精神壓力增大,導致心理失衡。城市化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弊病和生態弊端,使人際關系變得淡漠,社會道德水平降低,社會丑惡現象叢生,人類的生存環境惡化。因此,新的社會條件對人類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首先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成為急待解決的具有時代性的社會問題。奧林匹克主義就是將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作為自己的基本立足點,想通過奧林匹克運動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奧林匹克運動具有現實意義,它反映了現代社會的需要。
由於現代社會中,人的片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要使人的身、心、群得到全面的均衡發展,也必須從生活方式入手。通過切實可行的途徑,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奧林匹克主義明確地宣布它是一種「人生哲學」,旨在創造一種使人全面發展的「生活方式」。
人的發展是一個古老的題目,只有在人類文明和文化水平達到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這一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較好的認識和解決。奧林匹克主義摸到這一時代的脈搏,將自己的目標緊緊扣住這一時代主題,從而使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有了明確的思想方向。
(二)體育運動是實現人的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要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諧的發展,需要具體的途徑,正如要過河必須有船或橋一樣。奧林匹克主義選擇的具體途徑是體育運動。《奧林匹克憲章》明確指出:「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通過體育運動達到人的和諧發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城邦奴隸制處於鼎盛時期的古代希臘,尤其是雅典。古希臘的哲學家、教育家對體育給以高度的重視,蘇格拉底說:「一個人到了垂暮之年都沒有親身體會到最分頭的身體能帶來多大的歡樂,那真是再遺憾不過了。」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在他的《國家篇》中專門論述的體操術,認為身體與精神相互影響,道德不良產生於教育不當和身體不健全,認為體操術不僅可以使人的身體健康、體型完美、精力充沛,而且可以培養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主張體育先於智育進行,因為智力的健全依賴於身體的健全。
19世紀英國公共學校中廣為開展的各種戶外游戲和競技運動也以培養人的品格為其首要目的,特別是被顧拜旦稱為「現代最偉大的教師」的拉格比學校校長阿諾德,更是充分地利用各種競技運動達到培養學生道德的目的。阿諾德的競技運動教育的原則,就是體育「更加細致入微、更加始終如一的服務於品格的培養。」 雖然,在古代希臘身心並完的教育思想和現代英國公共學校中的競技運動對品格培養的教育思想中,我們可以找到構成奧林匹克主義的思想素材。但是,將體育運動的作用提高到不僅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且促進社會發展的認識高度,明確地將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發行社會的力量,並有意識地將這種力量應用到這樣廣闊的范圍不能不說是奧林匹克思想的一大創舉。這不僅反映了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體育運動內涵的擴展和功能的增加,也反映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
奧林匹克主義還總結道,要想使體育運動發揮其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功能,實現其改造社會的目標,有兩個前提條件必須滿足。這就是與教育融為一體,與文化緊密結合。 為解決人的全面發展和改善社會的問題,人們提出了各種社會改良方案,而奧林匹克主義提倡的是通過教育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正如顧拜旦在1894年4月所說的:「總的來說,大部分重大的國家問題可以歸結為教育問題。」在29年後的1925年他又更加明確地表達了其教育決定一切的觀點,「以我看來,文明的未來此刻既不依賴於政治的又不依賴於經濟的基礎,而是完全取決於教育的方向。」這種教育改革社會的方案含有相當的理想主義的色彩,因為沒有政治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變革,任何徹底的社會變革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奧林匹克主義提倡通過教育來改革社會,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仍然具有積極意義。於是,奧林匹克主義將教育作為核心內容置於首要地位。無論是古希臘,還是阿諾德管理的英國公共學校,競技運動的教育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成為具有特殊功效的教育工具。在競技運動中青少年得到的不僅是發達的肌肉、勻稱的肢體、機敏的頭腦,還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社會公德。深受古希臘和英國阿諾德教育思想影響的顧拜旦,最初是想用奧林匹克現代競技運動去教育因普法戰爭的慘敗而頹廢的法國青年,繼而在其世界和平主義思想的支配下,立場以奧林匹克運動這一特殊形式去教育全世界的青年,在參與競技運動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身體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各種品質。
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奧林匹克主義主張競技運動與文化緊密結合。顧拜旦在奧運會上設置藝術比賽的目的,就是要使自中世紀以來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身、心重新結合起來。各種文化形式如音樂、文學、雕塑、繪畫等都是促進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陶冶情操、培養志趣、加強修養、提高精神境界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人在精神方面得到多方面的發展。這些文化形式與體育運動的結合也可以提高競技運動的層次。這樣,奧林匹克運動就會在身心兩個方面保證人的均衡發展。正如薩馬蘭奇所說的「奧林匹克主義是超越競技運動的,特別是在最廣泛、最完全的意義上來講,它是不能與教育分離的。它將身體活動、藝術和精神融為一體而趨向於一個完整的人。」
(四)奧林匹克選手榜樣的作用
奧林匹克運動的主要對象是全世界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社會中最活躍、最少保守思想,也是最不穩定的社會群體,他們是人類社會的未來。這一群體有極大的可塑性和模仿力,他們羨慕英雄、崇拜英雄,而且渴望成為英雄。奧林匹克主義抓住了這種特點,將樹立「良好的榜樣」人微言輕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力圖給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奧林匹克選手----這些活生生的現實中的英雄,讓他們去模仿,他們羨慕英雄、崇拜英雄,而且渴望成為英雄。奧林匹克主義抓住了這種特點,將樹立「良好的榜樣」人微言輕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力圖給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奧林匹克選手--這些活生生的現實中的英雄,讓他們去模仿,去學習。通過對奧運選手的學習,取得教育效果。的確,一百年來,奧運大賽上俊傑輩出,如,奧運會第一個馬拉松冠軍希臘的魯易斯,芬蘭的努爾米,美國的歐文斯、劉易斯、洛加尼斯,丹麥的女子游泳運動員安德森,捷克的扎托倍克,中國的李寧、高敏等,一個個在奧運史冊上留下了自己閃閃發光的名字。他們不畏艱難、不怕挫折的頑強拼搏精神成為激勵廣大青少年的巨大精神力量。
為了使奧運選手們能維持高尚的道德標准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奧林匹克運動的選軀者們借鑒了古希臘奧運會的經驗。在古希臘,維持運動員公平競爭和誠實行為的一個重要方式是依靠宗教信仰的力量。古希借的參賽者明白,在比賽中玩弄詭計、欺騙對手和裁判,不僅要受到良心的譴責,而且是對神的褻瀆,遲早會受到神的懲罰。在現代奧運會中這種宗教制約因素的效用大大降低。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試圖彩其他的措施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設計了一整套庄嚴肅穆的儀式,從聖火的傳遞到開、閉幕式,特別是運動員對奧林匹克五環旗和各國國旗的庄嚴宣誓,表明欺騙行為不僅是對其個人品格的玷污,而且是對神聖的奧林匹克理想、整個國際社會和自己祖國的褻瀆。這樣,用對人類理想的追求、對其他國家的尊敬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來凈化運動員的心靈,使參加奧運會成為一項神聖的活動。
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
一、促進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
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體系是沿著由個體到社會,由微觀到宏觀的邏輯順序構建的。首先是個人的全面發展,進而擴大到社會,最後擴大到國際社會。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奧林匹克主義指導下的一種國際性的社會運動,它的目的並不限於促進這一運動的參加者個人的發展與完善。它擔負著更加重大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這就是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從而促進和維護世界和平。《奧林匹克憲章》以明確的語言表述了這一運動的宗旨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
二、奧林匹克運動宗旨的重要意義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國家之間政治制度的矛盾、經濟利益的沖突、意識形態的差異、民族文化的隔閡、宗教信仰的不同等種種因素,曾經驅使各民族無數次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戰爭曾經是人類社會中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會聚之地。百萬之眾的血肉之軀殘暴地互相殺戮,人們帶著仇恨奔赴戰場,懷著更深的仇恨而去。而奧林匹克運動以化干戈為玉帛為宗旨,人們為著和平的目的而來,懷著友誼的深情而去。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不分膚色與種族,不分國家與地域,大家以誠相見,以情相娛。如果說出於仇恨,人類最大的聚會是戰爭,那麼為了和平,最大的聚會就是奧運會,就是正在全世界普及的奧林匹克運動。
當然,人類的和平不是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所能維護的。和平的實現,離不開政治、經濟、軍事等一系列復雜因素的作用。但是和平,是世界上各國人民共同的願望和追求的目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軍事武器的破壞性力量大大增強,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核戰巨大威脅,這就使得世界和平的局面尤為寶貴,世界人民需要和平、反對戰爭的要求愈加迫切。奧林匹克運動力圖通過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互相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來促進世界和平,減少戰爭的威脅。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與人類社會正義事業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對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的人類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奧林匹克運動的這個宗旨,使它成為世界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確定了它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奧林匹克精神
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人們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從奧林匹克豐富的思想因素和廣泛的活動內容中,可以概括出許多「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從奧林匹克思想體系的整體結構來看,奧林匹克精神是這一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從奧林匹克思想體系的整體結構來看,奧林匹克精神是這一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主義就不可能得到貫徹,奧林匹克運動也無法實現其促進世界和平和建立美好世界的目標。
一、奧林匹克精神的作用
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在工業革命以前長達數千年的時期內,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與交往是十分有限的。人們的活動范圍局限在各自有限的地理空間內,眼界狹小,對其他國家,對不同於自己的文化絕少了解,並由此產生了根深蒂固的民族中心主義,這種舊的傳統思想至今仍有相當的影響,因為現代國際社會的形成不過只有二百年的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是國際性的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世界各國運動員的大聚會,這種空前規模的大聚會,首先遇到的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來自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工作人員具有不同的膚色、穿著不同的服裝、操著不同的語言、習於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不同的宗教儀式、用不同的行為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之間這些種族的和文化方面的差異,常常會為各個國家之間在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沖突而強化。如果處理不妥,奧林匹克運動不僅不能實現其促進世界和平的神聖目的,反面會妨礙世界上各國家間的溝通,加深民族之間的隔閡。因為奧林匹克運動,特別是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將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面對面地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因此,不同文化間的差別尤為引人注目。差異就是矛盾,矛盾就有可能發生沖突。必須有一種方法,來消除這種矛盾的負作用,使這些羞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而不是互相輕視的誘因。人們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是為了互相學習交流,而不是互相排斥。因此,它需要一種文化氛圍和精神境界,使人們可以比較容易地跨越文化心理上的障礙,學會容忍、欣賞和借鑒別的文化,進而促進文化的世界性交流與交融。
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友誼、團結、互相了解,其目的就在於它為奧林匹克運動提供了一種必不可少的文化氛圍和精神境界。只有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才有可能擺脫各自的文化帶來的種種偏見,在不同文化的展現中看到的不是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矛盾與沖突,而是人類文化百花齊放、千姿萬態的壯麗圖景。有了這種精神境界,人們才能跳出各自狹小的民族局限,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懷,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領悟到各個民族都有著神奇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學會對其他民族的尊敬,從而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和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虛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優秀成份,不斷豐富自己。也只有這樣,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國際交流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奧林匹克運動以體育,特別是競技體育作為它的主要活動內容。競技體育具有多種教育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比賽性和對抗性。在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比賽中,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公德可以得到良好的鍛煉,觀眾也可以得到健康的娛樂享受。但是競技體育的這些功能的發揮需要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這就是公平競爭,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競爭才有意義,各國運動員才能保持和加強團結、友誼的關系,奧林匹克運動才能實現它的神聖目標。因此《奧林匹克憲章》將公平競爭列為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個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來自http://bbs.enowteam.com/dispbbs.asp?boardid=26&id=22906)
奧林匹克運動格言
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典出法國阿爾克伊神學院院長和作家亨利·迪東(Henri Didon,1840-1900),他為學校體育協會寫下了這句勉勵的話。迪東具備演說的天才,常在巴黎天主教堂慷慨陳詞,曾因發表崇尚自由與個性的演講涉及社會時弊而遭流放。迪東連接Citius(更快),Aetius(更高)和Fortius(更強)3個拉丁文單詞,高度概括了奧林匹克精神,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所贊賞並加以傳播。1913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迪東倡言」為奧林匹克格言,成為一代又一代奧運參與者薪火相傳的奮斗目標。2000年6月,梵蒂岡為迪東百年誕辰發行1種紀念郵簡。
現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提出的是「更團結、更干凈、更人性」。前者流行了百年,並成為了奧林匹克經典,後者還剛剛開始倡導,並成為了奧林匹克新格言。「更干凈」體現了人類弘揚體育道德規范的堅定信念和維護奧林匹克運動的公平競爭的決心; 「更人性」是對至高無上的人性理想的執著追求,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將得到完美的體現和高揚; 「更團結」是人類對奧林匹克和平理想的深切呼喚,寄予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在新世紀以更加空前的團結去推動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發展。
奧林匹克新格言代表新世紀奧林匹克運動以人為本,公平競爭和文明、團結、進步的前進方向,人的全面發展是新格言的靈魂。(來自http://i.jiu.com/mrds-z_view;asp*d=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