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幼兒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體育活動

幼兒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體育活動

發布時間:2021-02-08 13:12:43

㈠ 如何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戶外活動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五條明確提出:「幼兒園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內容中也明確提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見,促進幼兒身體健康,保證幼兒擁有健全的身體,是我們幼教工作者首要任務,也是培養未來合格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幼兒園戶外活動正是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環節。那麼,我們農村幼兒園如何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以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多數農村的幼兒園,由於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幼兒戶外活動材料、活動器材較少,導致幼兒的戶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缺乏,無法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而農村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沙子、石子、泥土、棍子、各種植物的桿子以及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等等,如何把這些自然資源及廢舊物品充分利用到戶外活動中去,以提高戶外活動的教育質量,現結合我園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開展戶外活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利用農村的天然材料,開展戶外活動。
我們利用農村的玉米秸、黃泥、沙子等等天然的材料,教師在無危險、無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例如以「玉米秸」為活動材料,在大班組織了戶外活動「挑棍」游戲、在中班組織了戶外活動「鑽山洞」的活動,在小班組織了戶外活動「跳、跳、跳」的活動;利用小石子在大班組織了戶外活動「我是小小統計員」的活動,在中班組織了戶外活動「拾果果」游戲;利用黃泥在小班開展了「甩個哇哇笑笑笑」的游戲;農村的這些天然材料既不用花錢,又豐富了幼兒的戶外活動,幼兒在游戲中精神飽滿、興高采烈,開心極了。
二、利用農村的鄉土材料,自製豐富的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
我們利用農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鄉土自然材料,自製了豐富的戶外活動器材。春夏時節,我們利用河邊的葦葉編制趕鞭,玩「騎馬」游戲;用柔軟的柳條,做成圓環,玩「套圈」「跳圈」游戲。秋冬時節用稻草編成草墊子,擺在地上跳來跳去,玩「小青蛙跳荷葉」游戲,或做成草球、草圈等;我們把干凈的玉米皮塗上顏色,做成小鳥,讓幼兒玩「小鳥飛」游戲;用玉米梗做成飛標,玩「投飛標」游戲;把秫秸稈截成二尺左右的小棒,讓幼兒纏上一些布條,然後擺成各種形狀(如「之」字型,「田」字形)玩跳的游戲,還可以固定成「∧」形狀玩鑽的游戲。固定一定距離的「小樹林」玩「繞樹林」的游戲,還可以捆成捆,若干個間隔擺好,玩連續跳的游戲;也可以當作小橋玩平衡游戲。把玉米瓤中間穿空,用繩子穿起來,圍合成圈狀,孩子們三三兩兩把它套在身上,玩開汽車的游戲。有的當司機,有的當乘客。幼兒在游戲中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其樂無窮。
三、利用生活中廢舊材料,自製教玩具,開展戶外活動
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可以變廢為寶自製教玩具開展戶外素質教育活動。如瓶子、盒子、箱子、籃子、繩子、泡沫、輪胎、布、紙等都是我們製作活動器材的好材料,我們利用教師的智慧和一雙雙巧手製作出了琳琅滿目的活動器材。如用娃哈哈瓶子、鐵絲製做成環形玩具,玩「鑽山洞」、「開汽車」游戲;用八寶粥盒,投孔後穿上線做成高蹺,玩「踩高蹺」游戲;還可把7個八寶粥盒用膠帶固定做成木樁,玩「走木樁」游戲;用廢舊電視箱子做成紙筒,玩「滾圓筒」游戲;把水果籃稍加裝飾,玩摘果子的游戲;用飲料盒、紙、小棒、鐵絲做成橄欖球和球棒,玩「打橄欖球」游戲;
用娃哈哈瓶、紙等素材,玩「打保壘球」游戲;用布縫制了各種水果和蔬菜,玩「運水果」、「運蔬菜」游戲;還用布縫制了各種形狀的沙包、飛標等,玩「夾沙包」、「跳房子」、「趕小豬」等游戲,廢舊的各種紙折成「紙棒」、「紙球」、和「紙炮」,設計《剪子、包袱、錘》、《神奇的金箍棒》、《看誰贏的多》等多個戶外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忙碌著、歡笑著,使他們有了自信,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
四、充分挖掘農村民間游戲,開展戶外活動。
民間游戲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既有琅琅押韻的兒歌,又伴有動作,幼兒邊說邊做,興趣極大,備受幼兒喜愛,我們充分挖掘各種有教育價值的因素,豐富幼兒戶外活動內容。把農村流傳甚廣的民間游戲引入我們的幼兒園,例如:適合小班幼兒玩得《木頭人》,幼兒邊說兒歌「大圓盤,轉轉轉,小朋友們快來玩,走一走,跳一跳,再學小兔跳一跳,咱看誰是木頭人。」此活動即培養小班幼兒走、跳能力,又培養幼兒自控能力;中班幼兒《老鷹抓小雞》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奔跑能力;大班幼兒《剪子、包袱、錘》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及反應能力。當然,教師在選擇民間游戲時,也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進行適當加工,以讓幼兒健康的成長。
農村自然資源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利用,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戶外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有豐富的操作材料,形式新穎,內容多樣,孩子在活動中興趣高漲,樂而不返,戶外活動的質量顯著提高。
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作為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注重觀察,注重收集,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收集身邊的廢舊物資,製作出適合不同年齡班、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幼兒戶外活動的教玩具,投入到幼兒戶外活動中,更加有效地開展好幼兒戶外活動。

㈡ 如何因地制宜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

運動是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園場地較小,伴隨著入園高峰的到來,園所空間顯得越來越狹小,幼兒的運動場地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提高運動空間的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地開展戶外運動,充分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一直是我們努力要解決的問題。當狹小的空間無法改變時,我們就改變思路,嘗試通過運動區域之間、運動器械之間、幼兒之間的不同組合,彌補運動空間的有限和不足,開展有效的戶外運動。 一、運動區域之間的相互組合 為了充分利用幼兒園的現有場地和空間,我們根據場地的不同特點設計了鑽爬區、平衡區、跨跳區和綜合區等運動區域。其中,鑽爬區投放了「暗道」「鐵絲網」等材料;平衡區投放了「月亮橋」「梅花樁」等材料;跨跳區投放了「跨欄」「跳箱」等材料;將較大的竹梯與輪胎放在綜合區,布置成「滑板坡」「鐵索橋」等場景。這些運動區域並非獨立設置,而是相互聯系、縱橫交錯,有機地為幼兒提供連續性、情境性的運動環境。可以根據運動目標和內容,將不同的運動區域組合在一起,如幼兒提著一桶水在綜合區的「鐵索橋」上行走後,緊接著在跨跳區進行跨跳,然後再經過彎彎的月亮橋把水運到目的地,整個過程可以在教師預設的故事情境中進行。各區域之間的組合沒有固定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運動內容的需要、運動興趣及運動能力隨機組合。 此外,我們還巧妙利用大型運動器械的不同部位,將其組合成具有不同鍛煉價值的運動區域。如在大型運動器械下鋪設墊子,並在上方掛塑料瓶,幼兒既可以在墊子上繞過障礙物練習匍匐前進,也可以腳蹬懸掛物練習背向前行,形成鑽爬區;又如,利用大型運動器械柱子之間的間距,繫上橡皮筋,或者系掛小皮球,形成跳躍區。 運動區域之間的相互組合,使運動場地由單一走向多元,使幼兒獲得更多自主鍛煉的機會。這種做法能拓展戶外運動空間,實現幼兒園運動空間的多元利用,促進戶外運動的有效開展。 二、運動器械之間的有機組合 幼兒園的運動主要圍繞幼兒的基本動作來實施,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運動特點,確定運動時的主器械和輔助器械,並鼓勵幼兒將投放的運動器械進行整合利用,創造性地組合這些器械,使運動更加有趣、有效。如在拍球區,教師提供的主器械是大小不同的皮球,輔助器械有圈、彩虹橋和蹺蹺板,幼兒將皮球和蹺蹺板組合在一起時,可以踩在左右晃動的蹺蹺板上有節奏地拍球,既增加了拍球的技術難度,還鍛煉了身體的平衡性。又如在騎車區,教師提供的主器械是踏板車,輔助器械是圈和皮球。在踏板車與圈的組合中,幼兒可以嘗試一隻手扶住踏板車的扶手,另一隻手則不停地甩圈,兩只腳一前一後、協調有序地踏車向前,鍛煉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同伴之間的互動會促使幼兒根據他人的經驗進行遷移,由此在其他區域產生了竹梯與球、彩虹橋與圈等多種組合。 運動器械之間的有機組合,可以使幼兒在戶外運動中尋求新的刺激和挑戰,體驗創造的快樂。同時,這種做法還可以減少運動器械的投放,為幼兒留有更多的戶外運動空間。 三、幼兒之間的同伴組合 與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其他環節相比,運動讓幼兒之間的互動更為充分,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幼兒在運動中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運動場地的局限,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器械的作用。由此,我們著重提供能讓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幼兒共同使用的運動器械,引導幼兒進行同伴之間的組合。 教師提供了滑板車、繩子、擔架和球等運動器械,幼兒不僅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器械,還可以自由結合,與同伴一起分享運動的快樂。如兩人結伴玩滑板車,用繩子分別連接兩輛滑板車,前面的幼兒坐在滑板車上手腳用力向前拉,後面的幼兒則藉助身體的擺動向前推,滑板車在場地中自由穿梭,顯然比一名幼兒單獨玩有趣得多,運動的趣味性也增強了。類似的玩法還有三名幼兒一起跳繩、兩名幼兒共同抬擔架、兩名幼兒一起玩一個球等。 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適當減少運動器械的投放數量,減少場地的佔用率,從而為幼兒留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面能讓幼兒有更多合作運動的機會,使幼兒在合作運動中不斷創新,促進運動能力和社會性發展。 四、運動器械與幼兒之間的交叉組合 隨著我園「合作課程」實踐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幼兒已經從單純的器械組合和同伴組合生成出器械與幼兒之間的交叉組合。 戶外運動具有活動空間大、幼兒交往范圍廣、活動形式多樣等特點,是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學習的最佳場所。我園在「合作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將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也滲透在戶外運動中,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會彼此協商、相互配合,將個體的智慧和經驗在群體中分享。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會根據運動器械的特點設計出獨特的玩法,多名幼兒一起玩多種器械。如兩名幼兒分別站在月亮橋的左右兩邊,一名幼兒在左邊拍球,另一名幼兒則在右邊轉圈,他們利用活動空間玩起了月亮橋、皮球、圈三種器械。又如,兩名幼兒抬著擔架運輸「西瓜」在竹梯上行走,第三名幼兒則巧妙利用擔架和竹梯之間的空間,鑽爬其中,同時騰出一隻手來拍皮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體驗到合作運動的快樂,而且發展了轉圈、拍球以及平衡等多種運動技能。類似的玩法還有兩名幼兒合作踩著踏板車抬擔架、四名幼兒齊心協力騎三輛踏板車等。 通過運動器械與幼兒的交叉組合,幼兒在與運動器械、同伴的交互作用中勇於挑戰自我,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做法打破了班級之間的界限,擴大了幼兒的交往范圍,統一整合運動器械,有效地提高了運動器械、運動場地的使用率。 以上是我們充分利用場地和空間開展戶外運動的探索與嘗試,這些做法不僅彌補了運動場地狹小的局限,而且有效激發了幼兒的運動興趣,發展了幼兒的運動能力、交往能力,使幼兒在戶外運動中獲得體能、智能、交往及情緒等方面的均衡發展,在「小空間」里做出了「大味道」。

㈢ 農村幼兒園如何利用本地資源開展戶外游戲活動.ppt

【摘要】本土資源作為地域特色的優勢資源,具有獨特的特點及價值,是農村幼兒園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本文通過闡述如何充分發掘本土資源的優勢,利用鄉土文化、民風民俗、自然景物等開展生趣盎然的游戲活動,有效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激發幼兒對家鄉、家鄉人民、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以實現幼兒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
本土資源主要指學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本土地理、本土自然、民間藝術、民風習俗、本土歷史以及生產生活經驗等。這些資源具有濃郁的鄉土民風,幼兒耳聞目染,非常熟悉,是幼兒園難得的教育資源,《綱要》也明確要求: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
我園是地處農村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有小山、有樹林、有小河、有菜園、有果園,還有一些豐富的民間文化、淳樸的民風、厚道的鄉情,這種特定的地域環境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是孩子們生活、學習、游戲的大課堂。那麼,如何精心選擇那些能引發幼兒探究興趣、萌發幼兒審美意願、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具有教育價值的本土資源,有效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開啟農村孩子們潛能的金鑰匙呢?

一、巧用本土資源中的自然環境和社區環境
(一)充分挖掘自然環境的教育價值
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主要源泉。」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網路全書,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財富,它向幼兒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為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場所。走出幼兒園,走向大自然,是挖掘自然教育資源切實可行的一步。
陶行知先生對農村教育提出了「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環境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無聲的刺激,幼兒是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建構知識和經驗的,是幼兒發展的首要條件。農村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大自然厚贈給農村孩子的教科書,是幼兒所熟悉的,是幼兒所樂意接受的事物。《綱要》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春天,帶領孩子們到田間觀賞綠油油的稻子、到山上觀察粉紅色的桃花、到小河裡捉小蝌蚪;秋天,帶領孩子們參觀農民們的秋收景象,讓孩子們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夏天,帶領孩子們到小溪邊玩沙、到小溪里玩水槍、打水仗,孩子們在「玩」中學到了本領。
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相對於室內的游戲活動,孩子們更喜歡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游戲。於是,我們把孩子們引向大自然,田間、樹林成了幼兒游戲的最佳場所。幼兒園旁邊有一塊空的菜地,每當夏末秋初,這里便成了開展游戲活動的「寶地」。有的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他們用瓜葉當盤子,瓜果當食物,挖空的小瓜做飯碗;有的幼兒用瓜藤編結草帽,有的圍著瓜棚追逐游戲。孩子們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開展游戲,有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擴大了想像的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進一步發展。同時,大自然能陶冶幼兒美麗的情操,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各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幼兒園附近的蔬菜基地、養豬場、銀鷺集團、新圩小城鎮建設一條街、新圩東陵豆乾等是我們豐富的社區資源。我們定期的組織孩子們參觀蔬菜基地、了解了各種蔬菜的生長過程,知道農民們勞動的辛苦,從而更加懂得珍惜糧食;通過帶領孩子們參觀銀鷺集團生產車間,不僅了解了食品的生產工序,也感受到工人們勞動的辛苦;我們還與本地知名的東陵豆乾加工廠聯系,帶領孩子們實地參觀了豆乾加工的全過程,使孩子們了解了豆乾的製作過程,也體會到工人勞動的辛苦。另外,我們還組織孩子們參觀新圩小城鎮建設一條街,讓孩子們用稚嫩的眼睛去觀察家鄉的變化,產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古宅小學「豎笛演奏」已成為新圩民俗文化的「名片」為外界所稱道,取材於農村生活的閩南童謠改編而成的曲目,展現孩子們的童真曼妙。我園和古宅小學結對子,定期請豎笛老師到我園為興趣班的孩子們上課、表演。我鎮的「新圩嫂」合唱團是中國第一支閩南語原生態的鄉村女子合唱團,她們用那清泉般恬美的嗓音演繹那最悠遠、最鄉土的閩南語原生態歌謠,在各種比賽中展示了閩南文化風采。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寶貴社區資源,組織幼兒參觀她們排練及演出,並請在合唱團演唱的老師到幼兒園為孩子們教唱,孩子們親身感受閩南文化的唯美與古韻!萌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活用本土資源中的自然材料
除了讓幼兒在廣闊的大自然中豐富知識經驗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對農村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開展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我們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參觀的時機,引導幼兒拾撿、採摘一些自然物:如各種各樣的泥土、粗細不同的沙粒、形狀各異的石頭、松果、樹皮、干樹葉等,並通過指導幼兒親自加工處理,便成了美觀實用的游戲玩具,如指導幼兒將撿到的各種石頭做成棋子、在石頭上畫畫、用石頭蓋房子;將收集的松果、樹葉和花瓣修剪、粘貼成各種動物圖案;用「狗尾草」編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動物、小泥人;用高粱桿作眼鏡、小飛機;用稻草紮成一把把,一個個稻草人形象而生動;用野藤和幾塊木板做的鞦韆等,這些本土資源材料的創造性使用,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和無窮的樂趣,都成了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器材。
農村有許多廢舊物品,只要是安全、衛生的,我們就與幼兒一起收集,共同製作,以彌補游戲玩具的不足,如用包裝袋編織「揪尾巴」的小辮子,用酸奶瓶粘上碎布當小飛鏢,用碎布裝沙製作沙包,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樁。幼兒在製作過程中不僅發展了動手能力,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漸提高,如玩「過家家」游戲,幼兒用兩塊碎磚和一塊瓦片搭爐灶,用沙粒當「米飯」,用松針當「面條」,用樹枝當「筷子」,用樹葉當「碗勺」,用泥巴捏娃娃當「寶寶」、「汽車」、包「餃子」。這些開放性的游戲材料極大的促進了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想像力更為豐富,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妙用本土資源中的民間文化
《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教師要認識到農村具有的傳統的知識和本土的文化遺產,具有固定的價值和效力,並能促進發展。傳統民間文化是我們的人民用雙手和心靈創造的數千年來深厚積淀,並且與人們的生活情感、理想深深凝結著,在幼兒園進行傳統民間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教育意義。
我鎮金柄村的「拍胸舞」遠近聞名,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都是種菜的農民,他們原汁原味的表演讓人感受到閩南舞蹈的魅力,我們邀請拍胸舞團團長到我園,給孩子們授藝,別具一格的搖晃動作,配上動聽的閩南語歌曲,加上孩子們天真的表情,活潑有趣,詼諧爽朗,幼兒實際感受到了閩南民間舞蹈的風趣,激發了幼兒愛閩南民間文化、愛家鄉的情感。
農村特有的民俗風情,也是我們農村幼兒園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通過帶領幼兒走進各村、各家各戶去參觀,「看一看、學一學、做一做」親身感受本地民俗風情,例如中秋節組織幼兒到社區參加「博餅」活動;元宵節組織幼兒到街上看舞龍舞獅、參觀花燈,做元宵;端午節組織幼兒到事先聯系好的幼兒家裡學包粽子;農村特有的「封建日」,村裡都會演大戲,如高甲戲、歌仔戲、布袋戲等,我們就組織幼兒到村裡觀看,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做了很好的鋪墊。孩子們身處在這么一個色彩繽紛、有著純朴的人文風情的生活環境,加深了幼兒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從小接受民間傳統文化的熏陶,享受民間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為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智用家長教育資源
《綱要》明確指出:家庭、幼兒園是幼兒發展的兩大環境。家長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等對幼兒園教育、幼兒的發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在不斷的轉變,培養目標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家長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知識都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作用,能為我們的教育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開展民間游戲課題研究時,我們意識到大部分農村家長的童年是在玩民間游戲中渡過的,這為我們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如家長會、家訪等,與家長一起查閱、整理民間游戲資料,讓家長在家與自己的孩子一 起玩民間游戲,然後讓孩子們把游戲帶進幼兒園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還請家長作為一分子走進課堂,和孩子們一起游戲,激發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形成互教互動,這樣,家長、老師、家庭幼兒園有了共同的話題,增進了家園聯系。
例如,有些游戲需要「建築工人」「木工師傅」等職業的角色,我們就請做建築的、做木工的家長來幼兒園給孩子們上課,主題游戲「土玩坊」「木趣坊」自然生成,在小小木工作坊里,孩子們個個成了木工師,據木頭、釘木頭、截木頭,做出了小汽車、小積木等等,孩子們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在動手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另外,我們還開展了閩南語民間故事、閩南童謠比賽,請孩子們的爺爺、奶奶來幼兒園講故事,《田螺姑娘》《虎姑婆》《燒肉粽》等經典的閩南民間故事、閩南童謠,孩子們都朗朗上口,感受到閩南方言的詼諧有趣。家長資源的介入,使得我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煥發出無可比擬的光彩。
本土教育資源是非常廣闊、非常豐富的;是一片豐沃的田野,也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礦,其教育價值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廣大農村幼兒教師大膽去嘗試、探索,就能尋找出一條合適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就能讓農村的孩子們扎進家鄉教育資源的「沃土」之中,從小領略、認識本土資源,並深深地融進了他們心靈深處,綻放朵朵鮮花。

㈣ 如何利用幼兒園現有資源開展有效的戶外體育游戲

挖掘農村資源,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

作者:黃純純

隨著國家對農村幼兒教育的重視,農村幼兒園體育教學改革也蓬勃展開,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質量這一問題迫待解決。實踐表明:農村幼兒園要提高幼兒體育活動的質量,必須立足農村,自我發展,克服觀望等待的思想,依託鄉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充分利用好大自然這一天然的體育訓練場;充分開發利用農村現有資源,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活動器材,深入挖掘和利用好民間幼兒體育游戲資源,逐步走出一條有農村特色的幼兒體育教學之路。

一、直接利用自然資源開展體育鍛煉

雖然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條件與城市幼兒園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活動天地大,自然資源豐富,動植物繁多,一年四季變化明顯,這些都是農村幼兒園的優勢,是城市幼兒園望塵莫及的。陶行知先生說「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環境,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因此,要優化農村幼兒的體育活動,首先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自然的優勢,經常帶領幼兒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充分利用各種自然條件進行體育鍛練,發揮自然環境的教育價值。農村一年四季都是一個天然的體育場,廣闊的田野、茂密的樹林、連綿的山丘、斜斜的陡坡、冰凍的小河、彎彎曲曲的小道,坑坑窪窪的山路等都是能讓幼兒進行體育鍛煉的理想場所。春天,帶領幼兒到田間去踏青、去遠足、去放風箏……,讓幼兒在大自然中盡情地追逐、嬉鬧、打滾、爬、跑、蹦、跳,這不僅鍛煉幼兒的體能也讓他們感受春天的氣息。夏天,組織幼兒到小樹林玩「捉迷藏」、「走迷宮」的游戲,到河灘邊做玩沙、玩水的游戲,到土堆上玩滑梯、攀登的游戲,到小水溝旁練習跨越,到田埂上練習平衡……,讓幼兒盡情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身心愉悅。秋天,帶領幼兒走進田野,去參加一些農忙期間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拾稻穗,這不僅鍛煉了幼兒腿、腰、手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又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及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還可以帶領幼兒去爬山,到山上去摘野果,撿樹籽……。冬天,帶領孩子們在操場上堆雪人、打雪仗,或和孩子一起「擠油」、「老鷹捉小雞」……,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寓教於樂。讓幼兒在大自然中積極開展體育鍛煉,既鍛煉了幼兒體能,又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開拓了幼兒視野,陶冶了幼兒情操。

除此之外,在農村有許多自然物都是天然的運動材料,可以直接用做幼兒體育活動器材,還有的稍作加工、改良就會成為孩子們喜歡的體育活動器材,這種自創的體育器材與城市用高價買來的體育器材一樣,具有同等的教育價值,有的甚至更好。如用舊木桶進行鑽爬游戲,用大樹樁當跳台,用廢舊塑料瓶裝滿沙做打仗游戲用的手榴彈,用竹竿做成游戲棒,可供幼兒玩「接力賽」、「趕小豬」游戲,用斗笠,拋接球、跳「田埂」、「騎馬」…用竹片做成竹圈,可使幼兒玩「套圈」、「滾圈」、「跳圈」等游戲,用樹藤在大樹上綁結做繩梯供幼兒攀登;用長凳或易拉罐做成平衡樁用於幼兒走平衡,蛇皮袋套在身上可學習袋鼠跳,用碎布做「沙袋」,用算珠做「陀螺」,用塑料袋做「降落傘」,用樹杈做「彈弓」,用舊掛歷做「風車」……還可以用輪胎、木頭、繩索等為材料製作許多大型玩具,如在大樹丫上系兩根麻繩,下端連上一塊木板就成了幼兒樂於光顧的「鞦韆」;以土堆或田埂為支撐點,放上木板就成了幼兒流連忘返的「蹺蹺板」;在傾斜的小山丘上訂一塊木板就成了「滑梯」;用枯果樹製作攀登架;用木板和鐵圈自製籃球架,用廢輪胎製作鑽爬洞……總之,不花錢就能創造出各具特色又豐富多採的體育活動器材。可以說農村能夠用於製作體育活動器材的自然材料和廢舊材料無所不在,「人盡其職,物盡其用」,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肯動腦筋,因地制宜,就能創造出更豐富、更實用的體育器材

二、挖掘民間游戲、閩南童謠開展戶外體育活動

民間游戲源遠流長,具有易學、易會、易傳,較強的趣味性、娛樂性、隨機性和簡便性的特點,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獨特的作用。我們收集了一些民間游戲,閩南童謠,把它加以改進後,使之更適合幼兒,例如:跳房子,材料只需一塊瓦片或石片,一隻粉筆即可,地面畫格,人數2至4人、6人不等,分成兩組,規則是單足立用足尖前踢瓦塊,有過關規則,兩組輪換。蘊涵的教育價值十分明顯:幼兒要順利過關,就要精心選瓦,大小輕重合適,邊角不能太銳利;准確扔瓦,力度合適、目測准確;耐心踢瓦,不能出界、不能越格。既鍛煉了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又培養了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堅持性和合作意識。又如:「丟沙包」、「踢毽子」、「老鷹捉小雞」、「跳房子」、「跑長繩」、「跳皮筋」、「丟手絹」、「切西瓜」、「開鎖」、「舞龍燈」、「炒黃豆」、「丟丟銅」、「天黑黑」等等,再把這些民間游戲和體育活動結合起來,

㈤ 如何充分利用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

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發展體能、提高其機能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幼兒體育活動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幼兒身心的健康,重視幼兒身體素質的培養,能為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將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奠定物質基礎。 體育活動設計舉例一覽表 編號 ` 活動名稱 利用社區資源 活動目標 1 小猴摘桃 太空球 1 、學習攀登技能。 2 、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 2 奇妙的石子路 鵝卵石小路 1 、通過立定跳遠、助跑跨跳等動作的練習,促進幼兒血液循環,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 2 、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以及敢於挑戰自己的品質。 3 老貓抓老鼠 蘑菇樁 1 、通過鑽爬動作的聯系,發展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2 、培養幼兒不爭搶的良好運動習慣,並加強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4 采果子 山坡、樹 1 、練習向上跳躍的動作。 2 、通過練習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5 啄木鳥捉害蟲 樹林 1 、練習向上跳躍觸物的動作。 2 、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3 、教育幼兒保護樹木 6 小小纖夫 草地、山坡 練 習走跑、跳躍、拖位和推滾動作,提高幼兒的耐力,培養幼兒想像力 7 學習解放軍 草地、山坡 1 、 模仿解放軍的各種動作,練習聽信號改變方向走和跑,提高幼兒走路交替的能力。 2 、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8 小鴨捉魚 路沿、水泥地 1 、練習在路沿上走、跳,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2 、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並養成良好的活動習慣。 9 袋鼠搬家 石階 1 、練習雙腳套在布袋中行進跳。 2 、發展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10 小兔拔蘿卜 木樁 1 、 練習雙腳向前行進跳和原地向上跳,發展跳躍能力,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 、教育幼兒碰到危險首先自己想辦法解決,從而培養幼兒勇敢精神。 11 老狼和小動物 城堡 1 )練習從上往下跳。 2 )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以及勇敢精神。 12 水中游戲 水池 1 、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 、鍛煉幼兒的腳部小肌肉。 13 爬山 中央樓梯 練習走樓梯,增強幼兒腿部力量 14 小熊運西瓜 草地 練習手捧皮球迅速行走,發展幼兒的控制力和靈敏性。 15 快樂的蝸牛 草地、山坡 練習下蹲走路和手膝著地爬的動作,發展幼兒四肢肌肉力量。 16 跳格子路 彩色地磚 1 )練習跳躍動作。 2 )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3 )鞏固對幾種顏色的認識。 17 海底采寶 水池 1 )練習從上往下跳。 2 )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 3 )鞏固按數取物。 18 開起我的小飛機 路沿、石弓橋 1 )提高幼兒變速跑的能力。 2 )培養幼兒對節奏的感受力。 19 滾大球 水泥路 1 、 用力推滾大球,增強手臂力量。 2 、培養幼兒控制能力。 20 小螞蟻愛勞動 草地 練習手膝著地爬,發展幼兒手腳協調能力。 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促進了幼兒智力的發展 由於置身在社區環境之中,幼兒對各種器械性能的熟悉,對活動場地的特性的體驗,以及對身旁花、草、樹、木、建築的認識可以引起幼兒好奇、探索奧妙興趣。 輔助體育器材是幼兒與資源產生互動的橋梁。活動中激發了幼兒大膽想像、探索,與資源發生作用,從中積累經驗。如拖輪胎, 孩子們分別嘗試到在不同地方拖輪胎的感覺。他們總結出了一個秘密:向上拖,用力大;向下拖,用力小;疙瘩路(鵝卵石、格子路),用力大;水泥地,用力小;草地上,用力大;平地上,用力小。 利用社區資源開展體育活動,在提高幼兒體質的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創造力,如玩路沿,普普通通的路沿,以前教師根本就沒有意識去利用它來鍛煉幼兒的身體。而現在,路沿的健身作用得到了發揮,幼兒利用路沿創造性的玩法是教師也不能相比的,他們在路沿上走(跑)、雙腳交替跳(走)、橫走、旋轉跳、後跟交替跳、雙腳跳上跳下、單腳跳上跳下……在他們大膽想像,大膽嘗試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走、跑、跳、平衡的能力。 三、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 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幼兒規則意識、對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適應能力在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嘗試多,經驗也多,經驗多,能力也強。在社區體育活動中活動,幼兒與更多的事物互動,在互動中了解事物的功能,以調節自身,去適應環境,去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推小車上石橋」,幼兒在自己探索中做出上橋時速度可加快,下橋時速度減慢,並身體略後傾,避免摔跤。又如「在草地上玩」,幼兒會在草地上爬、滾、跳、翻、膝蓋走,他們不用老師提醒會自己繞開障礙物,不使自己受傷。他們知道熱了自己去脫衣服,去擦汗不影響教師的組織活動。分散活動,自由探索,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不僅發揮了幼兒的潛能,也激勵了幼兒的信心,讓幼兒感到我自己行,每當老師問幼兒「需要我幫忙嗎?」,我們聽到的是「不要」。 四、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促進了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 社區環境為幼兒充分施展自己好動特性提供了廣泛空間。在活動中,他們不受環境的限制,盡情的發揮過剩的精力,使自己想像得以實現,通過強烈的身體運動來進行舒解,從而達到放鬆,從而培養了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而與此同時,在社區體育活動中他們會碰到許多需要自己克服的困難,那麼,隨之而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應運而生,在這過程中培 養了幼兒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如冬天活動,小班幼兒一般會怕冷而不願意參加活動,但在社區內活動,幼兒興趣很高,他們會自己選擇資源參與活動。 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品嘗著合作的快樂。社區體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機會,小、中、大融合在一起活動,他們互相合作、嘗試、探索解決著交往中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無形中形成了幼兒合作意識,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在活動中正確的人際關系、嚴格的行為准則都滲透到幼兒的思想之中,幼兒社會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五、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提高了教師對社區資源的認識 利用社區體育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活動,不僅在幼兒身上得到了明顯的效果,也使我們教師進一步認識了社區體育資源。教師觀念的轉變,意識的加強,調動了教師主動利用社區體育資源的積極性,從而使教師的潛能得到了發揮,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教師真正體驗到利用社區資源對幼兒教育的作用,大自然,大課堂,把教學活動置身於社區已是我們的教學理念。 最根本的是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每位教師的科研意識與能力。

㈥ 牧區幼兒園如何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戶外活動心得

結合本土資源展開的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互動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還能夠以其新奇獨特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充實幼兒們的生活常識,幫助孩子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我們的生活,從根本上提高學前教育的效率。
一、結合本土資源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活動的要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進步,學前教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展開場所,其結合本土資源進行改造對於提高學前教育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於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新時代的幼兒園幼兒不僅需要具備基礎的生活常識,還需要具有一定的中華傳統美德並對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綜合性素質人才才是新時期學前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結合本土資源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活動不僅能夠以其自身趣味性、豐富性的特點來激發幼兒們的學習熱情,為幼兒們獨立參加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結合本土資源開展的教學活動還能夠引導幼兒們更加深入、直觀的探索大自然,更好地培養幼兒們的多維意識和思考能力,為更好地學習小學內容打下基礎[1]。
二、結合本土資源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活動的方法
(一)合理規劃,充分發揮本土自然優勢,拓展戶外活動場所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條款,我們可以發現:「環境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作為幼兒教師,要善於結合環境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此才能在激發幼兒參與興趣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結合本土資源,拓展戶外或外活動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做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老師,要具備合理規劃校內資源,科學布置校內空間的能力。幼兒園們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幼兒園的一些廢棄物變成教學道具來激發幼兒們的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老師們可以將一些廢棄的大包裝盒剪開,鋪在地上讓每個幼兒都隨心所欲的在上面畫畫,最後選取最好的一幅裝飾在幼兒園的牆面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們創作,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2]。
(二)挖掘自然資源,拓展活動的自然區域
1.挖掘同一材料的多功能性
大自然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同的教學資源也擁有不同的教學特性,老師們需要結合這些教學資源本身的特點,來縱向延伸它們的教學作用。
幼兒園的一日教學中的早操環節是幼兒喚醒身體、激發活力的重要環節,老師們在開展活動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道具、小材料的添加來改變傳統的運動方式,通過更加生動、有趣的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們願意主動的融入到早操活動之中,也幫助孩子們獲得一天的好心情。例如,在跑步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們都會覺得跑步很累不願意聽從老師們的指導來跑步,老師們可以尋找一些廢棄的輪胎讓幼兒們推著它們前進進行比賽,看看是誰先到達老師所選定的終點,並對前幾名的幼兒進行鼓勵,以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其他幼兒的運動動力

㈦ 怎樣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一) 利用農村自然物。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農村的自然物很多很多,可以說每一樣都有著它極好的價值,只要我們去充分的挖掘它、利用它。它將成為極好的美術創作材料和內容。
1、泥土的運用
泥土是農村中最豐富、最富變幻的一種自然資源;可以說在農村是隨處可見的,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隱含著不可估量教育價值。首先從他的功用看,可設計讓幼兒進行搓、捏、壓
等動作練習。其次,可以幼兒在探索操作中研究水與泥的比例關系以便更好的塑造東西,再次,可以拓寬到泥土製品等等。如:玩「泥和水」找朋友的游戲,因為孩子都喜歡玩泥巴,在玩的過程中會發現水加得太多或太少都捏不攏,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們就會有探索的興趣,通過探索也就掌握了水與泥的比例知識,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充分展開想像,捏造各種泥塑作品。
2、種子的利用
農村具有豐富的種子資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年用完明年又會有。種子可分為農作物(稻穀、小麥、米、玉米、各種菜子);蔬菜作物(花生、絲瓜子、芝麻、黃豆、綠豆、花生、玉米、扁豆、刀豆、虹豆)種子不但可以裝飾物體,做種子畫,還可以進行分類、探索聲音等多種用途。如:玩「給瓶子娃娃戴帽子」,讓幼兒把大小、顏色不同的塑料瓶集中在一起,瓶身與瓶蓋分開,並在瓶蓋和瓶身上貼上數量不一的實物圖片點子或數字,要求幼兒為瓶身與瓶蓋配對,再讓幼兒接瓶子身上物體的數字,放上一些種子,這樣就有數字與實物,數字與點子,點子與圖片的訓練,又有按數量取物與物體的多少和聲音不同的探索。
3、蔬菜水果的利用:
蔬菜是農村一年四季都有的農作物,夏天是瓜果水果成熟的季節,而秋天正是各類水果豐收的季節。這些五顏六色蔬菜水果真是孩子活動的好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南瓜、黃瓜、茄子、土豆、紅薯等一些蔬菜,添加一些輔助品,塑造一些活潑可愛的蔬菜娃娃。製作蔬菜拼盤,水果拼盤。
4、自然物的作用
在農村各種自然物到處可見,蘆葉、茭白葉、蘆秫葉、樹葉,還有常被廢棄的稻草等,這些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可真是件寶呀。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動手能力如包東西,製作小製作,裝飾物品,還可以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如:取新鮮蘆秫若干,去葉一片一片分好,請幼兒均勻撕成八次,用剪刀把它剪尖,再播在蘆秫上這樣一隻可愛的蘆秫燈籠便做好了,即可以裝飾教室,又可以獲得成就感。
5、碎布的應用
碎布質地柔軟溫和,可塑造性強。又不用花費錢,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有;不但可用來製作可愛造型的布玩具,還可以進行印染、扎染、臘染。如:利用碎布料做成小衣服、小衣褲。讓幼兒給小寶寶穿脫衣服,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二) 利用農村自然景色。
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里,五彩繽紛的景物隨處可見。碧綠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小河裡鴨子結伴而行,使人賞心悅目,而對於身在此景中的農村孩子來說,正是美術創作的一個大好天地。
春天,萬物復甦,小草開始探出了腦袋,樹枝上長出了嫩芽,花兒們也爭相開放,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里,領著孩子,帶上他們的畫板,讓他們翱遊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去尋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將他們看到的、聽到的用畫筆畫下來。從他們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燕子歸來」、「蝌蚪寶寶的出生」、「春江水暖鴨先知」、「樹寶寶長頭發了」等等,這些作品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春天來了,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還可以在美工區角中放上了貝殼、螺絲、樹枝、花瓣等,讓幼兒裝飾成盆景;放上了竹枝、竹片等,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製風箏,看著自己製作的風箏飛上了天,孩子們歡呼雀躍。
夏天,到處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小樹在一天天長高,小麥已經成熟了,鳥寶寶們出生了,大蒜已開始長出了蒜苗。這些對於我們來說,是經常看到而又忽略的事。但在充滿好奇的孩子們眼裡,這些是顯得那麼的神奇。每天孩子們都會用他們的小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我們可以鼓勵他們用圖畫將這些變化記錄下來。於是,一幅幅新的作品又誕生了。如「菜寶寶的經歷」、「比高低」、 「知了流浪記」、「毛毛蟲和蝴蝶」、「蒜寶寶的小辮子」等,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孩子們對生命的熱愛。田野里瓜果累累,長的龍豆、圓的西瓜、扁的扁豆,紫的葡萄、綠的黃瓜、紅的辣椒,真可謂形狀各異、五彩繽紛,將這些形狀各異、五彩繽紛的水果蔬菜放在美工區中,讓幼兒裝飾成各種人物、動物、小玩具等,既好玩,又可以裝飾教室。
秋天,意味著豐收。那高高的草垛,曬滿了稻穀的水泥場,被風吹亂的稻草殼,在孩子們的眼裡都是那麼的美。我們領著孩子到田野里,去看大片大片金黃的水稻,沉甸甸的稻穗,體驗豐收的快樂。我們領著孩子到果園里去,去看那掛滿了枝頭,又圓又大的水果。讓他們去採摘,去品嘗,去感受勞動的快樂,豐收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畫出一幅幅真實而又生動的作品。我們領著孩子到樹林里去,看看小樹的挺拔,聽聽小鳥的叫聲,找找被人遺望的野花。回去後,這些又成了孩子們創作的源泉。還可以將玉米、赤豆、黃豆、稻子等自然物運用到裝飾畫中去,通過拼貼、添畫、串連等形式,將它們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掛毯、小包和首飾等。
冬天,當西北風呼呼刮來的時侯,孩子們則帶著畫板、畫筆在找冬爺爺。而他們找到的冬爺爺也是不同的。穿著厚厚的大衣里有冬爺爺,飄著的雪花里有冬爺爺,結著冰的小河裡有冬爺爺,落滿了霜的大地里有冬爺爺,沉睡的麥苗里有冬爺爺,就連堆滿雪的草垛里也藏著冬爺爺。萬物簫條,田野里到處是枯葉、草梗,不過,這也是進行美術創造的好材料,用撿來的枯葉、草梗粘貼成鳥窩,用稻草編、紮成了小動物等。三九嚴寒小河裡結了冰,還可以把冰放在美工區內,用麥管吹成各種造型。
(三) 利用農村風俗。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頗具生活氣息,風采各異的民間風俗。如:娶親時的熱鬧,過新年的喜氣洋洋,正月的合家團聚,春天裡放風箏,端午節吃棕子等等,這些是孩子們所熟悉而又
喜歡的風俗。遠比那些聖誕節,生日Party來的親切。於是我們就鼓勵孩子把這些風俗帶到我們的教室里來,讓他們來玩,來做,來感受。然後,用筆把它們畫下來。頓時,一幅幅喜氣而又具有民間特色的作品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我給奶奶做重陽糕」、「風箏飛的高」、「貼春聯」、「拜年」、「放炮仗」、「果樹紮上了辮子」等。每一副作品都體現了孩子心中的美好願望。
三、農村自然資源在建構區中的運用。
豐富的農村自然資源使區域活動蘊藏了更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動中幼兒猶如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不斷地飛翔,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玩的東西來幫助才能玩得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慾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為重要。」這說明材料與幼兒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建構區中,可以設置樹枝、木片、蔬菜和沙、土、小石子等自然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自然材料和輔助材料,展開豐富的想像進行製作活動,豐富多樣的材料能引發幼兒豐富的思維活動,從創造學的角度講,它給幼兒帶來了更多的靈感和頓悟。活動中,「小小建築工」們會變戲法地運用各種自然材料及輔助材料,搭建出一座座高樓大廈、小橋流水、鄉間小路??在這些「建築師」的手中,土豆成了樓房、木片成了桌椅、樹枝成了飛機??幼兒的自主意識在這里得到了加強、創造能力在這里得到了培養。
四、農村自然資源在認知區中的運用。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他們的好奇心強,認識依賴於行動。為幼兒選擇易見、可聞、易操作、可觸摸的自然物,能使他們從物質世界中獲得直接經驗和形象生動的具體知識,豐富了幼兒的知識,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幼兒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操作和擺弄,孩子們還會從中獲得一些知識,使認知活動變得更加自主有趣。在認知區中,可以投放了各種各樣的種子,高矮不同的木棍,長短不一的竹片??每次與自然接觸的活動中,我們把收集過來的材料都如數家珍的放在認知區,讓幼兒對這些材料進行擺弄,如對種子進行分類,對木棍進行排列,讓幼兒在玩中獲得各個領域的知識。
總之,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活生生的書,是一幅看不夠的美妙畫卷。當我們努力發掘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獨特的自然資源時,我們已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窗口,讓大自然的風和著課改的春風吹拂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播撒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種子。

㈧ 如何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區域特色游戲活動

近年來,有關兒童發展的研究顯示,兒童的年齡愈小,他們愈容易從非正式的,主動而互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這就涉及到了課程實施的「適宜的教學方法」。美國著名的幼教專家麗蓮凱茲在《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中明確指出:「適宜的教學方法要提供幼兒足夠的機會與各種成人、兒童、材料互動,並直接與真實的物品和環境互動」。也就是說,適合兒童的教學方式應該大部分是非正式的、非結構性的,在這樣的活動方式中,兒童可以和真實的環境、材料及教師、同伴互動。新《綱要》在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堅持保教結合,寓教於樂,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區域這一具有低結構性、非正式性恰好滿足條件並符合要求,在區域活動中孩子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自覺、自主、自由而快樂地學習著。 在《綱要》的指引下,我園在課程設置和實施上,力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探究學習,強調兒童學習過程中主動的參與、互助的合作、積極的探索。從2007年我園著手市級課題《本土文化融入幼兒教育活動中的探索》研究,我們江安縣幼兒園地處農村縣城,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鄉土資源,農村廣闊的田野蘊含著許多豐富的鄉土材料,有著廣闊的活動空間,有著純朴的人文風情,素有「長江之濱」、「橙竹之鄉」、「中國戲劇之搖籃」等美稱,幼兒可以最生動、最直觀、最形象的從中吸取不少的知識與營養,它有利於促進孩子對生活的理解,激發幼兒的興趣及探索精神,也更能培養幼兒從小愛家鄉的情感,因此我們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的文化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親身去感受、去領略、體驗作為小縣城孩子的快樂,從小培養孩子繼承和發展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胸懷和能力。研究中我們發現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開展活動的價值除了傳承本土文化外,由於本土文化資源對幼兒來說都是熟悉而親切的直觀而具體的,與幼兒本身的生活緊密相連的,也是極易引起幼兒興趣的,在園內外的教育環境相互滲透的活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快樂與激動,這將給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也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創建一個個、充分滲透本土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中幼兒主動探究創索,這對他們各方面的發展起重要作用。幾年來 ,老師們對如何將本土文化融入區域活動有了一些感悟: (一)利用社會自然環境開展富有野趣的本土文化區域活動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應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他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和「接觸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質,觀察和感受風、雪、雨、雷等自然現象,了解它們的顯著性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的精神,幼兒園要不斷挖掘附近的自然環境資源,利用周邊自然環境的可鍛煉因素,進行愉悅的戶外區域活動。幾年來,我們帶孩子走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風景名勝、田間、山頭、各種特色水果基地、竹雕工藝廠等,例如:帶孩子們「徒步」到長江邊,寬闊的沙地成了孩子們天然的活動場地,江邊的鵝卵石、河沙、路邊的舊樹枝成了活動材料,孩子們在裡面盡情地壘城堡、做生日蛋糕、畫畫、奔跑樂此不疲;和孩子們一起來到「川南民俗文化活字典——夕佳山民居」,10056平方米、共有123間房、已有四百年歷史的、其儒家耕讀文化和民俗風情之完美的民居庄園,成了孩子們的活動區域,孩子們在裡面親身體驗、感知、探究,在老師的引導下從民居的園林布局、建築裝飾、民風民俗以及園林生態等方面去看、去聽、去想,去領略、感受民居中所蘊涵的傳統文化。這樣的天然活動區域在我們幼兒園周圍很多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在這些自然和歷史賦予我們的空間里,新奇又陌生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激發了探究的慾望,孩子們暢快、自由的活動,豐富了幼兒的活動內容,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拉近幼兒與大自然、歷史與現代的距離,滿足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渴望,使幼兒天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自主性逐步提升、運動熱情更加高漲,感受了我們的歷史文化,充實了幼兒的內心世界。 另外,《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提出:「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開展各種富有野趣的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地方優勢,打破了以前把孩子「關」在幼兒園甚至「關」在教室里「教」的局面,在充分考慮安全的情況下,積極利用社會自然環境開展生動活潑的戶外區域活動。鄉間的羊腸小道、田埂、石板路,李子成熟季節爬到樹上去摘李子,夏橙成熟時摘夏橙,孩子們可以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自由地活動,在攀爬、鑽、跑、跳、投、平衡等運動中使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在具有自然鄉土氣息的材料和空間里,體會和享受原汁原味的「野味」。 (二)利用本土文化開展純真樸素的區域活動 獨特的本土文化使得幼兒園的孩子們擁有與眾不同的活動區域內容。杜威曾經說過:「只有社會與兒童找到平衡點時,幼兒對於活動才有真正意義上的興趣。」結合主題活動我們在園內創設了「走進戲劇—橙鄉小舞台」「民俗一條街」「農家小院」「奇石居」「美食一條街」「竹藝空間」等特色區域,大量投放了各類本土材料供幼兒欣賞與娛樂,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家鄉小吃」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製作了「黃粑」、「紅橋豬兒粑」、「竹筒飯」等等,在活動中津津有味地品嘗家鄉的美味小吃。在「國立劇專」中,幼兒從帶來了在家裡和爸媽一起收集的有關「國立劇專」的成立、為啥如何遷搬到我們江安,以及在此培養出的一些著名人物等等資料,再加上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到「國立劇專陳列館」親身看到、感受到一些知識經驗,和老師共同創建了此活動區,在活動角中盡情模仿著、創造著、表演著……這些傳統的本土文化游戲,蘊含著純真、樸素的韻味,讓孩子們百玩不厭。 (三)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富有本土文化氣息的區域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夥伴,作為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長們豐富的自然知識和各方面的技能,可以為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增添與眾不同的課程。如每年春天我們幼兒園都組織「親子春遊活動」,家長同孩子一起走田埂、采野花、捉蝌蚪,捉蚱蜢、捉螃蟹,在活動中教會他們對自然的知識;秋天組織「親子登山活動」;還不時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一些有編織特長的家長來幼兒園的編織區教孩子編織草鞭、花籃、昆蟲等等;邀請會竹雕工藝的家長到幼兒園「竹工藝區」現場雕刻,教給孩子們一些簡單的竹雕技術;邀請愛好收藏奇石的家長給孩子們講解相關的知識,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的奇石文化。家長們在教孩子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責任感,孩子也為自己的家長感到自豪,使家園形成合力。 (四)以本土文化主題探究活動為主線,有機滲透區域活動。 課題研究中我們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總體構思幼兒園的課程體系,在本土文化品牌中篩選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與幼兒日常生活知識經驗相接近的、能為幼兒所接受的本土文化教育內容,並根據幼兒的興趣與需要,進行歸類整理。通過考察、訪問、開展活動等形式,以主題探究活動為基本模式,構建五大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動主題,形成了名為《娃娃游江安》系列園本課程。區域游戲是實現主題教育目

㈨ 如何因地制宜有效開展農村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

充分挖掘自然資源,開展戶外游戲活動 由於地處農村,獨特的地理自然環境鑄就了鄉土氛圍的形成,鄉村中的一條小路、一條水溝、一叢野草、一塊泥地、一塊石頭、田野里的蘿卜、青菜、山林間的小道、野果等等都能成為孩子戶外活動的游戲材料。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鄉土資源來開展戶外活動。這幾年的實踐中漸漸形成了具有我們鄉村特色的戶外活動,贏得同行與領導的好評。 我園地處農村,位於黃河岸邊,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為此我們組織教師開展討論,准備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開展戶外游戲活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體育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