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朝的馬球起源於哪裡
在西藏古代傳統體育項目中,有一種騎在馬上以杖擊球的運動項目——馬球。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吐蕃賽馬、馬術的發展,出現了需要高度技巧和嚴格訓練的馬球運動。隨著這項運動在吐蕃的廣泛開展,並使馬球傳入唐朝,流行於中原地區。
馬球這一運動形式除了馬以外,主要器械為球和杖。其中的球僅如拳頭大小,是用質量輕而韌性的木料製成,中間挖空,外邊塗上顏色。而打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馬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和娛樂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古稱為「擊鞠」,它又和古代以騎兵為主的作戰形式極為相似,既可鍛煉軍人的身體素質和培養機智靈敏的反應能力,又能提高策馬作戰的技巧,有利於作戰水平的發揮。
藏族從古自今稱球為「波羅」。對這個詞,學者們的意見不一,有的認為這是波斯語;但大多數學者認為系由古藏語演化而來,馬球源於西藏。①著名藏學家王堯在他的《馬球(polo)新論》中指出,馬球最早起源於吐蕃,這一點從藏族最早的一本詞彙集《翻譯名義大集》中可以得到確認,成書於公元八至九世紀的這本書就載有「polo」一詞,即是說在藏文中也有「polo」一詞,在這之前,美籍德國學者勞弗爾:(Bertnod Laufer1874-1934)他在《藏語中的借詞研究》(載M《通報》1916年卷)一文中說「在(英語中)我們最有意思的藏語借詞是polo,馬球戲。《本世紀詞典》和《大英網路詞典》都認為它出自藏語。」應琳也在《英語中的藏語借詞》一文中指出:「『polo』是從藏語的一支方言借入英語的,有時與英語詞ball連用,作polo-ball,ball用來說明polo是一種球或一種游戲」。而polotist則是「馬球隊員」。對此,陰法魯教授已於五十年代著文做過詳考,指出:「馬球之戲」藏語謂之「波羅」,唐代所謂之「金波羅」當即指此而言。……歐美及阿拉伯語稱「球」為「頗羅,」均源自藏語。(載《歷史研究》1959年6月號)從這些學者的論述來說,馬球理應當是起源於吐蕃。當時的吐蕃是以牧業為主的馬背民族,會騎馬成為人們生存與爭戰的主要方式,在馬背上開展各種技巧的馬上運動,成為當時人們的娛樂方式。使 「波羅」球成為在馬上玩的一種運動形式,並形成吐蕃廣泛開展的馬球運動。馬上運動仍然是今天西藏最普及、最激動人心的體育項目。從馬上拾哈達、馬上射擊等項目的一些動作中,不難看出它們與馬球運動的「親緣關系」。這與藏民族自古是馬背民族是分不開的。
據《敦煌寫本吐蕃歷史文書·贊普傳略》記載,吐蕃王子從小就得學習騎馬。吐蕃當時處於內憂外患,又受外來的威脅,為擴充疆域,增強吐蕃實力,加強對青藏高原的統治,除採取一些防範措施和擴大軍隊編制以外,還建有強大的騎兵部隊,特別重視軍隊體育運動和習練馬術,以加強軍事訓練。其中馬球運動作為一種經常性的軍事體育項目在吐蕃王朝軍隊中蔚然成風。赤德松贊時,已非常注重對於作戰英勇之士的褒揚與升授,並且注意對他們的培養,教以善良、正直二事,對軍士教以謀略武藝,注重從馬球運動中培養和選擇騎兵人才,這樣不但為統治階級搜羅了一批性格武勇剽悍的騎士,還給技藝高超的運動員創造了以馬球運動晉升仕途的機會,從而在客觀上激發了許多軍人參加馬球運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吐蕃馬球運動的發展。所以,對吐蕃來說,馬球運動是較為突出的一種重要的軍事體育訓練項目,馬球運動成為當時提高騎馬作戰技能的好方式,使馬球運動在軍隊中異常活躍。隨著吐蕃馬球運動的開展,使這項在當時帶有軍事性質的運動走出了吐蕃疆域,由吐蕃傳入唐長安,並向中原一帶擴展,吐蕃馬球的魅力使後來唐朝朝野上下競向趨之。
㈡ 馬球的淵源
馬毬是騎在馬上用球杖擊毬的運動,所以又稱「打毬」、「擊毬」、「擊鞠」等。騎馬擊鞠的運動是唐代時從西藏傳入的。由於古代體育分類並不細密,而且前述《文獻通考》、《古今圖書集成》等將馬毬歸入「蹴鞠」部,也就使兩者的區分更加復雜。馬毬所用的球狀小如拳,用質輕而又堅韌的木材製成,中間鏤空,外面塗上各種顏色,有點還加上雕飾,被稱為「彩毬」、「七寶毬」等。蹴鞠使用的球「以皮為之,中實以毛」,並是以步行足踢,且與馬毬起源地點不同。更大的不同是,馬毬用毬杖擊打,足毬用腳踢。馬毬的毬杖長數尺,端如偃月,形狀有點像今天的冰球桿,杖身往往雕上精美紋彩,被稱為「畫杖」、「月杖」等。
球狀小如拳,以草原、曠野為場地。游戲者乘馬分兩隊,手持球伏,共擊一球,以打入對方球門為勝。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擊鞠、打䎱或擊䎱就屬於馬球運動。也有人認為,馬球最早源於公元前525年的波斯 (今伊朗),後傳入中國。三國時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詩曰:「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說明至少在漢末馬球已經存在了。
馬球盛行於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沒 ,主要流行於軍隊和宮廷貴族中。西乾縣唐章懷太子李賢墓中發現的打馬球壁畫,充分表現了唐代馬球運動的場景。壁畫全圖高130~240厘米, 寬 600厘米;畫面人物眾多、背景寬闊,生動形象;參與擊球者二十餘人, 皆著各色窄袖袍, 足登黑靴, 頭戴襆頭,手執偃月形球杖,身騎奔馬,做出競爭擊球的不同姿態。畫面構圖疏密有致,動中有靜,有強烈的節奏感、運動感。考古出土的這一時期的馬球俑、描繪馬球活動的銅鏡,特別是在長安城唐大明宮含光殿發現記載修建馬球場的刻石,證實了當時開展馬球運動的盛況。馬球運動有益於參與者的身心、騎術和技藝的鍛煉。據文獻記載,唐代的歷朝皇帝如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馬球運動的提倡者和參與者,天寶六年(747 年),唐玄宗專門頒詔,令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
唐代打馬球風行一時,不僅成為帝王和貴族階層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而且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文獻記載,當時相鄰的渤海、高麗、日本等國都有與唐王朝進行馬球競技的描述。現藏故宮博物院的的《便橋會盟圖》(遼陳及之繪制),有一專門描繪唐、突厥兩國進行馬球比賽的場面。畫面以唐太宗李世民與突厥可汗頡利, 在武德九年 (公元 626年) 於長安城西渭水便橋會盟之事實為背景,畫中,數名騎士策馬持杖爭擊一球,場面頗為熱烈、壯觀。直至宋、遼、金時期,朝廷還將馬球運動作為隆重的「軍禮」之一,甚至為此制定了詳細的儀式與規則。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馬毬的普及不限於男子,有許多女子打毬的記載。王建《又送裴相公上太原詩》中,有「十隊紅妝伎打毬」、《宮詞》有「寒食宮人步打毬」之句。
馬毬的流行也不限於中原地區。遼人從中原學去馬毬,史載遼聖宗「好擊毬」(《遼史 · 聖宗紀》) 、《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公元13世紀,馬球傳到印度。英國種植園主在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發現了這項運動,並將其帶入英格蘭。在阿薩姆邦,馬球比賽所用的馬是當地的曼尼普爾小型馬,有些馬僅有12手寬(一手之寬相當於4英寸),稱作kangjai。在波斯,人們把這種馬叫作chaugan(一種槌棒,美國馬球球棒就是以此命名的),它還有一個藏語名叫pulu,意思是一種根莖,木製馬球即是用這種根莖製作的。
很快,馬球在英國軍隊中流行開來。Cachar地區首府Silchar成為現代馬球的發源地。成立於1859年的Silchar成為現代馬球的發源地。成立於1859年的Sichar俱樂部也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球俱樂部。現代馬球比賽的規則就是依據這個俱樂部當年的規則制定的。最早時選手有9人,隨著座騎逐漸變大,速度也逐漸加快,人數慢慢減為7人,最後變為4人。
1876年,印度馬球比賽中馬的身高不超過13.2手寬,英國是14手寬。20年後,這個數字增加到14.2手寬。
1919年,高度的限制被取消,馬的平均身高是15.1手寬。1869年,皇家騎兵隊的一些軍官將馬球運動介紹到英格蘭,惠林漢姆俱樂部成為英國馬球中心。
1875年制定了英國第一部馬球規則,就在同時,印度馬球協會也宣告成立。
1876年,詹姆斯·戈登·本納特將馬球傳入美國。
1878年舉辦了首屆馬球(軍)團內錦標賽,1893年,旨在推動馬球用馬繁殖的全國小型馬協會也宣告成立。這項運動迅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英聯邦各國、美國以及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已成為馬球用馬最大的培育國和出口國。
20世紀20和30年代是美國馬球的「黃金時代」,出現了湯米·希區柯克、塞西爾·史密斯等著名選手。美國的馬球運動主要在俱樂部進行。
馬球曾在1908、1920、1924、1936年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英 、美、阿根廷、印度、中東等國今仍喜愛這項運動。
㈢ 風靡唐代的馬球運動起源於何地
馬球,又稱波羅球,是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馬球運動的起源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是波斯起源說。20世紀30年代,向達先生在《長安打毬小考》中首次提出馬球運動起源於波斯後向西傳至君士坦丁堡,向東傳至中亞地區,在初唐時期傳入我國,進而傳人朝鮮、日本。第二種是吐蕃起源說。這種觀點最初是由美籍徳國人勞佛爾提出的,他通過詞源學的研究,認為馬球的英文polo一詞源於藏語;陰法魯、徐壽彭、王堯等學者也結合語言學和歷史文獻論證了此觀點。第三種是我國本土起源說。這種觀點是20世紀50年代由我國體育界人士提出的,認為早在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就出現了馬球這項運動。曹植《名都篇》中就有「連翩擊鞠壤」的描述。
㈣ 體育運動項目的起源
1錘起源
鏈球運動,早在中世紀在蘇格蘭礦工流行的。當時,他們不投鏈球,但配有錘子的木柄。游戲時間,錘不投在某一個方向,但自由飛了出去。 DD從罰球前腳距離儀器的著陸點。據記載,1873年,牛津,劍橋等大學的第一的學生扔一錘子「的事件。投資:雙手握住錘柄旋轉五圈後,鬆手,鏈球後擲鐵錘運動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演變和發展。錘逐漸演變成一個球體,木柄,而不是一個強拉的電線,並增加了手柄,形成現代錘拋運動。
/> 2,
擲標槍標槍運動起源是舊的。原來標槍的結構非常簡單,和削尖的石頭是移液器吸頭安裝在一端的木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切換到金屬的提示。一些部落逐漸搞起擲標槍的比賽中,在比賽中最好的人,每個人都當選為龍頭的部落。游戲不公平,但也比遠遠比准。最初是從每桶槍是光滑的,沒有繩子,用布帶綁在手中,可以旋轉標槍投幫助的跑道,但也有一定的界限,標槍,無法走出的界限,但它是不一樣的現在場地規格,我們可以看到會場的廢墟。1886年奧運會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會有一個現代化的男子,投擲標槍比賽。1906年,奧運會和奧運會舉行,以紀念十周年,開始扔標槍的正式比賽中,然後作為正式的國際比賽中投擲標槍,長度,重量,繩槍的位置是統一要求,並提供頭發一定要投的肩膀,從後面一隻手槍扔。 1932年第十屆運動會女子標槍的國際事件。
馬拉松賽馬拉松運動的起源是公元前490年在希臘首都雅典,希臘和波斯東部的一個小鎮,一場激烈的戰爭,最後,希臘人贏得了勝利,只要勝利的消息送到雅典,希臘軍隊派出了菲力比斯的戰士,從馬拉松雅典已運行。筋疲力盡的時候,他去了雅典傳達勝利消息力竭死亡。為了紀念士兵,在1896年奧運會上,舉行了從馬拉松鎮到雅典的比賽中,40公里和200米的距離,第四屆奧運會正式指定為42公里和195米。
曲棍球曲棍球的起源是古老的運動。兩千多年前,古埃及文明的曲棍球比賽。雅典,希臘和埃及古物出土的古建築中的浮雕,也有類似的模式的曲棍球比賽。在19世紀的第二個一半,現代曲棍球幾乎同時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1875年,在倫敦會議上制定的游戲規則,1886年,倫敦曲棍球協會成立,這項運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英國,經過曲棍球逐漸蔓延到印度和其他英聯邦國家。
1924年,國際曲棍球聯合會的成立,現有77個會員協會,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比利時。1927年,在倫敦,被設定了的國際聯合會女子曲棍球聯合會和國際曲棍球聯盟已經一直未能以實現統一,由於各種原因,這兩個組織舉行的世界錦標賽和國際比賽。國際奧委會列入婦女曲棍球奧運工程,是願意以協助有關各方,以建立一個統一的組織,終於在1975年,以實現這一目標。1980年男性和女性曲棍球在奧運會上,並列的事件。現在,國際曲棍球組織除了奧運會曲棍球比賽的男性和女性,以及男性和女性,曲棍球世界青年錦標賽和各大洲錦標賽的世界冰球錦標賽。
5,</舉重的起源舉重是一項艱巨的追本溯源古老的運動。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的勞動和生活,已經積累了一些搬運重物,舉重物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水平和在一些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體育賽事舉重運動的發展。許多國家都有自己著名的Hercules傳說和記載。公元前五世紀希臘承擔一個母牛邁倫;,中國公元前二世紀的力舉鐵三腳架項羽。 ,舉重是較早的一個。早在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會,舉重被列為競賽項目下的。舉重比賽中,無論水平,引才單手舉行和手舉行了兩次,並計算出結果。
6,跳水起源
跳水人類與自然斗爭,一起游泳技巧,並產生運動的發展,早在之前的競爭潛水,是一種實用的潛水的陶瓷花瓶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這是一個遺跡在公元前500年的花瓶描繪了一群可愛的小男孩,是上下顛倒的跳水姿勢,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圖像看跳水,在一千年前的中國,宋代,有一個潛水,並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宋代詩人汪桂做了描述,然後潛水詩:「我的妻子稀缺的水鞦韆,爭及剎車珠簾占殿前的第一個總冠軍,誰贏了?右軍輸,但水龍「詩水鞦韆是指花式跳水,600年早於跳水比賽在歐洲。17世紀,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沿港口,許多碼頭工人,船工和船。漁民普遍在陡峭的岸上,桅桿上跳水。現代藝術跳水起源於德國。被稱為「父親」花式跳水的約翰·古特斯穆特斯(1759年至1838年),在他的,引進在德國哈雷鹽場潛水技術工人。,德國體育教育家奧托·克魯克在游泳和潛水,「在1853年,他出版了一本書,介紹53三,原地跳水動作22種運行,潛水和14其他的姿勢。 17年後(1870年),在修訂版的書已成立了超過一百多種跳水姿勢和動作的。
馬球,水球動態的起源表明,它是密切相關的游泳。隨著游泳運動的開展,人們認為該項目是太小了,游戲太單調枯燥,並要求進行的更新,更有趣的水上運動的慾望。在英國於1860年,曾一度風行於兩個非正式比賽。一抓鴨子比賽:將鴨放入水中,運動員入水捉鴨子,首先是抓鴨,被認為是贏得這場比賽,因為虐待動物和輿論的譴責,被迫停止。第二場比賽是蘋果的桶放置木製的馬頭,在賽道上賽車的桶扔到水裡,人們騎桶,拿著長長的瓢舀播放著名的馬的名字和標記。當時,在英國也有一些當地的孩子足球踢入水中,把球扔就扔去水,直的第一隻作為一個游戲,並逐步形成了兩支球隊之間的較量。
㈤ 足球和馬球與高爾夫球運動最早起源於中國什麼朝代
足球
古代出現和發展
足球足球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歷史悠久。據說,希版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權紀以前曾在一個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他們在一個長方形的網站上的球在中間的白線,用腳把球踢推出到對手的法院,的然後叫這個游戲「哈巴風暴。」
19世紀初,在歐洲足球當時和一些拉美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普及。直到1848年,足球規則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劍橋規則」誕生了。然而,很多的數據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
中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踢」和「胎面」是指踢,「鞠「球的名稱。「蹴鞠」,最早記載於「史記匪寫了氣」,漢劉向「別錄」和中國燕老師的「漢枚乘傳」被記錄下來。
到唐宋時期,「蹴鞠「運動一直深受典雅的宮殿,成為活躍。1958年7月,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博士現任中國時,他說:「足球起源於中國。
當然,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一個「公平競爭」的原則現代足球。這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質的飛躍。
㈥ 打馬球是從哪個國家傳進中國的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專鞠。三國曹植《名都篇屬》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㈦ 打馬球是由哪個國家引進中國的
相傳唐初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稱「波羅球」,後傳入蒙古,相沿至今。
馬球最早版源於公元前權525年的波斯 (今伊朗),後傳入中國。三國時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詩曰:「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說明至少在漢末馬球已經存在了。馬球盛行於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沒 ,主要流行於軍隊和宮廷貴族中。西乾縣唐章懷太子李賢墓中發現的打馬球壁畫,充分表現了唐代馬球運動的場景。
㈧ 馬球的發源地
馬術被稱為貴族運動,而馬球運動則更非常人所能及。馬球不是大眾化運動,因為賽馬本身價值高昂。而為了避免受傷,一匹馬只能進行兩個回合的比賽,因此每名選手在一場比賽中至少需要三匹馬。
馬球運動的高速性對馬匹的質量要求極高。馬匹必須具備平穩地高速飛馳、疾停、用腳尖旋轉打轉、180轉彎、突然加速疾馳等品質。為了能將對手拋在身後,還要求馬匹在奔跑時不斷變化路線。當然,勇氣是最重要的素質,其他要素還包括長脖頸、短而強健的馬背、寬闊的腰身、格外強健的後腿以及最優秀的「駕駛員」。
馬球這項古老的運動起源於2000年前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以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人們相信馬球運動即起源於此。
來自西北的穆斯林和東北的中國人將馬球運動帶入了印度。在上世紀中葉,英國種植園主在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發現了這項運動,並將其帶入英格蘭。在阿薩姆邦,馬球比賽所用的馬是當地的曼尼普爾小型馬,有些馬僅有12手寬(一手之寬相當於4英寸),稱作kangjai。在波斯,人們把這種馬叫作chaugan(一種槌棒,現在美國馬球球棒就是以此命名的),它還有一個藏語名叫pulu,意思是一種根莖,木製馬球即是用這種根莖製作的。
很快,馬球在英國軍隊中流行開來。
Cachar地區首府Silchar成為現代馬球的發源地。成立於1859年的Silchar成為現代馬球的發源地。成立於1859年的Sichar俱樂部也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球俱樂部。現代馬球比賽的規則就是依據這個俱樂部當年的規則制定的。最早時選手有9人,隨著座騎逐漸變大,速度也逐漸加快,人數慢慢減為7人,最後變為4人。
1876年,印度馬球比賽中馬的身高不超過13.2手寬,英國是14手寬。
20年後,這個數字增加到14.2手寬。
1919年,高度的限制被取消,現在馬的平均身高是15.1手寬。
1869年,皇家騎兵隊的一些軍官將馬球運動介紹到英格蘭,惠林漢姆俱樂部成為英國馬球的中心,1875年制定了英國第一部馬球規則,就在同時,印度馬球協會也宣告成立。
1878年舉辦了首屆馬球(軍)團內錦標賽,1893年,旨在推動馬球用馬繁殖的全國小型馬協會也宣告成立。這項運動迅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英聯邦各國、美國以及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已成為馬球用馬最大的培育國和出口國。
1876年,詹姆斯·戈登·本納特將馬球傳入美國。
20世紀20和30年代是美國馬球的「黃金時代」,出現了湯米·希區柯克、塞西爾·史密斯等著名選手。現在美國的馬球運動主要在俱樂部進行。
http://www.chinatimes.cc/content/list.asp?id=5665
㈨ 馬球的介紹
馬球(英文:Polo,或源於藏語Pulu的音譯,意即「球」)是騎在馬上,用馬球桿擊球入回門的一種體育活答動。馬球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始於漢代,在東漢後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連騎擊鞠壤,巧捷惟萬端」的詩句來描寫當時人打馬球的情形,並風行於唐代。但對於馬球的起源,目前尚沒有確切的說法。2008年6月7日,馬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㈩ 民族運動會的由來和歷史
由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該運動會是在1953年舉辦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和競賽大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行政部門聯合主辦、地方承辦,每4年舉行一屆。
歷史:1953年11月,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在天津市舉行。在1981年9月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座談會後,國務院便批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由國家民族事業委員會和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由地方承辦,每四年舉行一次。
同時又把1953 年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追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1986 年的第三屆民族運動會首次啟用了會徽、會旗、會標,這標志著民族運動會逐步走向正規化。這屆民族運動會正式確定了民運會設項分競賽和表演兩大類,共設7 個競賽項目和115 個表演項目。
第四屆民運會不僅增加了賽龍舟等經過規范化、科學化之後的項目,而且還制訂了較為科學、系統的總規程、競賽項目規程和規則、表演項目評判方法,使民族運動會向著規范化的軌道邁進了一大步。
2015年8月,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舉辦地涵蓋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區以及北京、天津、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
從1953年的5個競賽項目22個表演項目到1999年的13個競賽項目和161個表演項目再到2015年的17個競賽項目和140個表演項目。少數民族運動會參賽民族涵蓋了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
(10)少數民族馬球體育活動的起源擴展閱讀
民族運動會——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
如果說,多少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青藏高原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被視為遙遠和神秘的土地;那麼,隨著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拉薩分賽場的成功舉辦,拉近了西藏與祖國各地的距離,人們對西藏的親近感進一步增強。這是全國民族運動會所帶來的重要成果。
新中國成立5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數民族在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經濟上取得飛速發展,和漢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
民族運動會的創辦,保護和發揚了各少數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和體育傳統,給各民族提供了一個接觸外界、展示自身的舞台,在各民族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和理解的橋梁。
1982年在呼和浩特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首次實現了全國56個民族的大團圓。從那以後,四年一個周期,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在少數民族集中的各省、自治區輪流舉行。
運動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參加比賽和表演的各民族選手越來越多,運動會本身也越來越健全。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這個傳統的民族盛會早已超出了體育的范疇,成為各民族間全方位加強交流與聯系、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重要渠道。這個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所無法替代的。
本屆民族運動會拉薩分賽場的成功舉辦,也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和對各兄弟民族的深情厚誼。為了當好東道主,藏族人民克服了種種困難,充分提供了運動會所必須的各項設施;西藏登山隊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上為運動會採集了聖火。
開幕式大型歌舞《吉祥頌》展示了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運動會期間,藏族群眾熱情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代表,對因高原反應而身體不適的客人給予了及時的治療。
所有這些都充分證明,藏族人民與全國各族人民心連心,西藏與祖國大家庭密不可分。民運會上一幕幕各民族兄弟情誼深的感人場景,是對西方敵對勢力和達賴集團企圖搞分裂活動的有力回擊。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經過47年的風雨歷程,已經成為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加強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民運會拉薩分賽場聖火今天雖然熄滅了,但從珠穆朗瑪峰採集的民族運動會聖火火種即將傳遞到北京去,傳遞到新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