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活動 >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20-11-25 08:04:52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體育鍛煉不但可以強身,還可以鍛煉人的耐性,心性,人的身體機能就會隨之越變越好,腦力,記憶力也就會隨之增強,身體是人的本錢嘛,所以體育鍛煉對所以人的心理都有積極的影響

❷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影響

體育鍛煉對人體心理的積極作用
人們很早就認識到體育鍛煉對維持和增進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臘人不僅把體育鍛煉作為增強人的的體質的必要手段,還通過體育鍛煉培養人的意志品質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國古代也十分重視體育和心理的關系《禮·大學》中說:「心寬體胖」,意即心理健康的人,身體就好;反過來,身體好的人,也有利於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鍛煉除了可以增強體魄、鍛煉意志外,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具體表現如下:
2·1、促進智力水平的發展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從而改善了大腦皮層神經的平衡性和准確性,促進了人體感知能力的發展,使大腦思維想像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銳、思維靈活、想像豐富。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還能使在空間、時間和運動感知能力方面得到發展,使人體感覺、重力感覺、觸覺和速度、高度知覺等更加准確,從而提高大腦神經細胞工作的耐受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識和記憶模糊、朦朧,出現錯覺和幻覺等智力上的障礙。
2·2有利於個性心理的完善
體育崇高「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崇尚「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因此通過體育運動來培養和塑造人良好的個性心理,這點許多人都能達成共識。因為參加體育鍛煉本身就必須與克服困難、遵守競賽規則、制約和調控自己某些某些行為,以有利於在競賽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珍惜自己獲得勝利的權利。同時每一個參與體育活動的同學都承擔著讓對手盡其所能的義務,通過活動的方式表達團結、友誼、和平、進步等人類先進的思想和願望,在合理規范的競爭中鍛煉自己的品行,並在成功與失敗、榮譽與恥辱、競爭與退讓、個人與祖國之間做出選擇,在選擇中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些對培養和塑造良好個性心理以及修正個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時參加體育活動,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強人的自豪感,樹立自強的意識,並能在體育活動中,尋求到安慰的滿足,進而改變人的整個精神面貌。轉

❸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幫助嗎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方面

一、體育鍛煉可促進智力的發展。
二、體育鍛煉可培養和保持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體育鍛煉可幫助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四、體育鍛煉有助於促進堅強意志品格的形成。
五、體育鍛煉有助於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健全心理的形成。

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參與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體育鍛煉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鍛煉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緩或消除焦慮、抑鬱類心理疾病。

❹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讓身體活動起來 神清氣爽 心理壓力得到釋放 會有信心

❺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1、改善情緒。這是鍛煉最明顯、也是人們感受最深的益處。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不少長期跑步鍛煉的人稱自己跑步時體驗過一種奇妙的快感,後來被稱為「跑步者高潮」,這是一種在跑步過程中隨時實現的美妙、興奮、甚至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愉悅感,如「像一片美麗的羽毛順風自由飄盪」、「像一隻空心的管子,任清風徐徐穿過」等。

其他類型的運動同樣能讓人心情愉悅、身心舒暢。毛志雄介紹,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積極情緒,如快樂、滿足等,減少消極情緒如痛苦、憂傷等,幫助緩解緊張和焦慮。運動甚至被當作治療抑鬱、焦慮的輔助療法。

2、提高智力。運動能讓人思維清晰,甚至慢慢提高工作效率,這是運動帶來的認知效益。研究表明,人在運動過後,記憶力、注意力、執行能力等都有明顯提升。「從某種程度上說,運動可能讓人變得更聰明。」毛志雄說。讓人樂觀自信。

長期運動能引起人性格、自我觀念的積極改變。經常運動的人會變得更外向、樂觀、熱情、有活力,且在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得心應手。還有研究發現,運動員比一般人更具獨立性、更客觀,也更自信。

(5)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興趣是導師,從最願意接觸的運動開始,慢慢練習並形成習慣。

2、結合身邊的資源和自身條件選擇運動項目。以便自覺鍛煉、持之以恆。例如體力不太好的人就不要輕易嘗試高強度的運動,否則難以產生信心和興趣,最後無疾而終。

3、藉助「朋友圈」。朋友、同事、親人的態度、行為對你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主動加入到愛運動的圈子,或尋求親人的督促,能更好地堅持運動。

4、利用小設備來提醒自己鍛煉。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自己手機、電腦、電子手環等物件上設置提示功能,讓「要運動了」的信號無處不在,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動起來的可能性更大。

❻ 體育鍛煉對增強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則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體育鍛煉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學生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體育鍛煉是心理發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又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於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於分配注意。幾乎任何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製、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說,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學生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說,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三、體育鍛煉能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四、體育鍛煉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積極參加體育課各種課外文娛活動,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並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徵起到積極作用。

由於體育鍛煉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身體運動而實現的,所以,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同時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資料:網上摘抄

❼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簡述健康運動對人體的影響。

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

首先,體育運動能改善情緒。心情郁悶時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洩壞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後產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

其次,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的意志。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人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品質,還有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第三,體育運動能使人際關系和諧。由於體育運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在體育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融洽關系,團結協作。

第四,體育運動使人正確認識自我。人在運動中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可以增強自信,提高自尊;競爭又使自己的社會價值被認可。

第五,體育運動促進行為協調,反應適度。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范要求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人良好的行為規范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最後,體育運動能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合作與競爭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體育運動是在規則的要求下,使雙方在對等的條件下進行體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較量。 健康、長壽、智慧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從幾千年前的上古起,人們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禦疾病、延長壽命的奧秘。古希臘名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明確提出了跑步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進入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更加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而重視追求生活的質量,健康的地位和價值也隨之在提高。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健康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權利。目前,健康水準己成為衡量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社會文化水準的重要標尺。現代科學研究揭示在所有運動項目中,以有氧耐力項目最利於人們的健康。國外有資料表明,運動狀態下的人體吸入的氧氣可比安靜狀態時多8倍,也就是說有氧代謝運動(耐力性運動)可使人體獲得最佳攝氧量。各國學者共同推薦的健身性有氧代謝運動為:快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跳健身操(舞)。這些運動能有效地增強呼吸系統攝取氧、心血管系統荷載及輸送氧的能力,以及組織有氧代謝利用氧的能力,因此有氧運動對人體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響。
1有氧運動對物質能量代謝的影響
有氧運動的代謝主要依靠有氧代謝,即在有氧情況,糖、脂肪、蛋白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代謝過程釋放能量合成ATP,構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謝供能系統。糠、脂肪和蛋白質稱作細胞燃料。
其中糖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占人體能量來源的70%之多,以糖元的形式存在。有氧運動時首先消耗肌糖元,當肌糖元不足時由血糖補充,肝糖元又不斷補充血糖。長時間鍛煉能改善運動時血流分配,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經肝臟的糖異生基質量增多,被代謝用的機率也相應升高。
細胞燃料中脂肪是體內最大的能源貯備,也是運動中補充能量的一個重要來源。在較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脂肪氧化供能超過糖的供能。在運動的開始階段,有部分糖酵解供能,因而血乳酸濃度稍有上升,隨著進一步運動,呼吸循環系統供氧能力和線粒體利用率的能力提高後,血乳酸逐漸恢復到安靜時或稍高於安靜時水平,同時脂肪酸供能的相對比例隨運動時間延長而增長。這一過程從一個角度來講,可以有效防止脂肪在體內過多貯存。
耐力訓練適應後,有氧運動可使脂肪酸供能的比例提高,例如經12周耐力訓練的人,運動中脂肪酸供能比例(53%)明顯比對照者(40%)高。這引起運動肌吸收和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使運動保持較高水平的血糖。這種適應性變化的意義在於提高維持血糖正常水平的能力,有利於保持長時間運動能力和抵禦血糖症的發生和發展。
另外,有研究證明:有氧代謝運動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與分解。低強度耐力運動時,由脂肪氧化供能約占肌肉能量來源的60%,同時還能提高體內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含有甘油三胎的浮靡和LDL(低密度脂蛋白,可大塊沉積在血管壁上)分解,這樣就降低了血脂總量,而使HDL量升高。HDL是高密度脂蛋白,重要功能是薄薄地附在動脈管壁上起保護作用,還能清除其他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因此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有積極的作用。
2有氧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耐力性有氧運動對心臟的作用大致有兩種:一是可以改善心率變化;二是可加強心肌力量。心率是反映心臟功能強弱的標志,運動帶給心臟功能的影響可通過心率的變化來判斷。人體運動對,循環功能的主要變化是心輸出量的增加,各組織器官的血流量重新分配,特別是骨骼肌的血流量迅速增加,以滿足其代謝增強時的能量供給。心臟具有一定的儲備力,平日心輸出最大約只有最大輸出量的1/4。有氧運動可增大這種力量,即增大心肌力量,進而增加心輸出量,從而提高人體活動能力。
2.1運動時的心率變化
健康成年人的心率為:男65—75次/次,女70—80次/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安靜狀態下心率可比正常入略低一些,田徑運動員的心率大多為50次/次左右,馬拉松運動員心率只有40次/分左右。也就是說長年堅持有氧運動能使心率保持低水平(安靜狀態下心率低時,說明,心臟功能強、潛力大)。原因之一是控制心服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原因之二是心臟容積增大,心臟收縮力加強,使每搏輸出量增多的結果。因此,同時出現心搏量增多和減少是心臟功能的重要標志。用這種心率與一般人作比較,可以發現運動員心臟負擔比較小,因為它每分鍾要少跳20—30次,每天可少跳2—3萬次。這說明心臟工作的效率高且節約能量,心臟每次收縮後有一個較長時間的舒張期,從而心臟得到充分休息,有效地防止心臟過度疲勞,形成一種自然防禦機制。
2.2心搏出量
每搏輸出量與心率的關系:
每分輸出量=心率×每搏輸出量
下面有兩組數據可供比較:
安靜狀態下:一般人群:5000毫升=70次/分×70毫升
運動員:4500毫升=50次/分×90毫升
最大強度運動:一般人群:22000毫升=195次/分×113毫升
運動員:37000毫升=195次/分×190毫升
通過比較可知,安靜狀態下兩者每分輸出量相差不大。而當以最大強度運動時,假定兩者心率都可達到平均最高值195次/分,運動員組每搏輸出量可以從安靜狀態時的90毫升增加到190毫升,每分輸出量可高達37升。一般人群則由70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輸出量可能提高到22升,由此可見一般人群組在心臟儲備力上存在著明顯差別,並說明通過運動鍛煉可以增強機體心臟功能。每搏輸出量的增多說明心臟對鍛煉的適應性能力得到了提高。每博輸出量與最大吸氧量呈正比例關系,運動時心搏出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機體各器的有氧代謝。當心搏量達最高峰時,吸氧量也達最高峰。因此,心搏量又是決定有氧代謝能力的關鍵。有氧代謝供能能力又是全身耐力的原動力及構成體力的重要因素。有氧運動可使心搏量增大,可以改善全身耐力進而增加體力,使精力旺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的意義所在。
3有氧運動對肌肉耐力體力的影響
3.1在進行某種運動時,常會發出身體局部(大腿或小腿部)痙攣、麻木、疲勞等症狀,而使運動無法進行下去。這種現象在於平素缺乏鍛煉者身上更易見。這實際上就是肌肉耐力低下的表現。
肌肉耐力與氧供給能量有密切關系。毛細血管血液含量多時,肌肉對氧的利用率就高。運動鍛煉能增加毛細血管的數量和血液含量,因此長期的鍛煉能提高肌肉耐力。
3.2有些人認為,只要堅持參加運動,身體素質就能提高,對健康就會有益。這種看法實際上並無科學根據。從科學角度看,運動與體力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質量等條件的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必然不同。從本質上看,爆發力的鍛煉形式只能增強局部肌肉耐力,上肢握力練習的結果重點提高的是上肢的臂力與腕力。所以,只有對呼吸循環系統功能刺激強的全身性耐力運動(有氧代謝運動),才能有效地提高人體體力。
以上不難看出有氧運動對於健康來說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堅持不懈地進行有氧運動,使身體活動起來,機體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肌肉骨骼造血系統等身體器官得到自然的刺激,可促進青少年協調生長發育;可使中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並發揮各器官的正常效能;可使老年人的體力衰退保持在最小限度內。總之有氧運動鍛煉對增進健康有巨大的作用。

❽ 怎樣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個體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常常會產生緊張、壓抑、憂慮等不良情緒反應,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降低應激水平,使處理應激情境的能力增強。麥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身體鍛煉者的狀態焦慮、抑鬱、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消極的心理變數水平明顯低於不參加身體鍛煉者,而愉快等積極的心理變數水平則明顯要高一些。
?
體育鍛煉之所以能夠調節情緒,是因為體育鍛煉的參與者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愉快感覺。心理學家認為,適度負荷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肽,它能使人們獲得愉快、興奮的情緒體驗。因此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從而產生良好的情緒狀態。

閱讀全文

與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