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現代社會,引起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因包括哪些方面
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一定動機引起的。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和效果取決於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能力系統和動力系統。其中動力系統對能力系統具有推動和調節的作用,直接影響著能力系統的活動效率。這里所說的動力系統,包括t體育動機、興趣和態度,以及怎樣激發人們的體育動機,培養人們的體育興趣和轉變人們的體育態度。
目錄
• 定義
• 種類
• 結構
• 最佳動機水平
• 培養與激發
• 相關詞條
• 參考資料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定義編輯本段回目錄
體育動機動機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over,其包含有「動」(to move)的意思。它是指激勵人們去行動的內在原因,而且這 種動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所謂體育動機,是指推動、停止或終端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部動因。
它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起著定向、始動、調節、強化和維持的功能,對體育活動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動機是在個體的身體活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並收到外部刺激或誘因的影響。個體內部微弱的體育動機從外部難以觀察出來,但當它在某一方向上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激發個體在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發生變化。人們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努力和堅持性,就是他們體育動機的外在表現。
種類編輯本段回目錄體育動機的種類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加以劃分。
1.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來自於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還是來自於對外界條件(如對獎品、獎狀或金錢)的渴望或屈服於外界的壓力、避免懲罰,可以將體育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前者是指人們來自於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的心理,渴望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樂趣、刺激或個性的發展等的動機,後者是指來自人們自身之外的體育動機。
體育動機
2.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指向於體育活動本身,還是指向於體育活動的結果,可以將體育動機分為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前者是指人們指向於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容、方法或組織形式等當前或直接特徵的體育動機,如對某一體育活動的內容或方法直接感興趣。後者是指人們指向於體育活動可能給生理、心理和社會帶來的間接就誒過的體育動機,如希望得到贊揚,為了得到榮譽等。
3.社會性動機和個體性動機:根據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因是以社會需要,還是以個體需要為基礎,可將體育動機分為社會性動機和個體性動機。前者是指以社會需要為基礎的,與社會、學校、家庭等需要相一致的體育動機;後者是指以個體的需要為基礎的,與滿足個人的精神和物質等需要相一致的動機,如為提高個體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意志品質或滿足個人名譽、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動機。
結構編輯本段回目錄
體育動機
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往往不是由單一的動機驅動的,而是由幾種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動機組合驅使的。其中有主導動機,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輔助性動機。各動機之間相互作用。因為人們的體育動機受社會、學校、家庭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還受年齡、性別、個性、體質等個體因素的制約,因此在人們的動機結構中,各人的主導性動機和輔助性動機是不盡相同的。
良好的體育動機結構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的動機系統,它能夠對人們長期不斷地堅持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起到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良好的體育動機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社會性動機與個體性動機相結合,以社會性動機為主導。也即是,個體能將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體育要求轉變為個體的體育需要,表現出較強的參加體育活動的社會責任心。同時,又能從自己的個體需要出發參加體育活動。
第二,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相結合,以內部動機為主導。即個體能不斷地產生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主動意向,保持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同時,也能從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中受到獎勵和表揚,從而獲得動力。
第三,間接性動機和直接性動機相結合,以間接性動機為主導。即個體能將體育鍛煉的長期效應作為參加體育活動的目標,克服眼前困難,持之以恆滴從事身體鍛煉。同時,也能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樂趣和快感,從而獲得動力。
最佳動機水平編輯本段回目錄1.體育動機與體育行為之間的關系
體育動機對體育行為效果(即體育成績)之間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當動機水平由低到高變化時,運動表現和體育行為的效果也隨著由低向高變化。當動機水平達到一定高度時,運動表現和體育行為的效果達到最高水平。這時的動機水平被認為是最佳動機水平。當動機水平再提高時,體育行為效果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倒「U」型曲線來表示。
2.體育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
體育動機體育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既有方向性方面的,又有強度方面的;它既反映在心理(尤其是認知)上,也反映在生理和行為上。動機對體育活動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劃分:
(1)從體育動機性質維度看,它的一端是積極性動機,另一端是消極性動機。
(2)從體育動機強度對人們體育學習和體育行為的影響程度看,它的一端是影響非常強烈,另一端是影響非常微弱。一般來說,積極和適宜強度的動機對人們的體育學習、體育行為表現有最佳的影響,這時的動機狀態可稱為最佳的體育動機狀態。
當人們處於最佳動機狀態時,能將體育鍛煉行為的責任內在化,主動參加身體鍛煉活動的意向強烈地驅使著他們從事體育活動,並促使他們選擇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體育鍛煉任務,極大地動員自己和身心能量去實現體育鍛煉的目標,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更加努力,堅持性更強。
消極性的體育動機對體育學習和體育行為表現有不良的影響。其中在非常消極與非常強烈動機維度上的某一點,其消極效應最大。不同性質和強度的體育動機的積極或消極效應受多種因素,如體育活動內容、負荷量、性別、個體、社會支持等的影響,其效應的高峰出現在何處必須經過大量研究才能確定。
培養與激發編輯本段回目錄一、恰當運動外部獎勵
二、激發體育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最早是由麥克爾蘭德和阿特金森(Meclelland&Atkinson)在1935年提出的,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完善。他們的理論稱為需要—成就理論,可以用下公式表示:
nAch=(Ms-Maf)(Ps×Is)+Mext
根據meclelland-atkinson的理論,成就需要(nAch)主要是由追求成功的動機(Ms)和逃避失敗的動機(Maf)決定的。
三、提高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自我效能感應
體育動機
自我效能(banar,1977年提出)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完成某一行為的實際能力的推測。也可以說,是個體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評價。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過程中,能否主動、自信地學習、嘗試和完成動作,敢於接受挑戰、戰勝困難,自我效能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第一,決定個體活動的選擇,以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
第二,影響個體在困難面前的態度。
第三,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習得性無助感是與自我想能幹相反的心理表現。它是在個體多次經歷了無法挽回的失敗和挫折後,再次面對同一任務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它對個體未來行為的動機、認知和情緒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退卻行為。但習得性無助感和自我效能感都不是穩定的個性特徵,它們具有隨情況而變化的情緒特點,它們都是可以改變的。
2.影響體育活動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A.直接經驗:體育活動中成功或失敗的親身經歷,是人們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中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對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影響最大。
B.間接經驗:通過觀察其他認得體育活動行為,特別是觀察或想像與自己能力相近的人成功地完成動作技能的行為所獲得的間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改變也有很大的影響。
C.言語勸說:包括說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以及自我規勸。
D.情緒和生理狀態:直接來自情緒和生理狀態的信息也影響著人們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良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如高度的生理喚醒、疲勞、緊張、焦慮和煩惱等,會使人們低估自己的體育能力,產生無法勝任的認知,從而是自我效能感下降。
四、體育活動的目標定向和目標設置
1.體育活動的目標定向:是指個體參與某一活動時所依據的成就目標取向。它不是具體要達到的行為數量標准,而是人的內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2.體育活動的目標設置:是指根據個人的體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確定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所要達到的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所採用的步驟、策略和時間安排。在恰當的目標定向前提下的目標設置是激勵人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一種策略。
㈡ 參加學生會體育部的原因
加入學生組織的目的還是因人而異的 ,有人想要開拓自己的視野, 有人想要拓展自己的人脈 ,當然聽得最多的莫過於鍛煉自己的能力了 。
其次還得看著是個什麼組織, 至於學生會,當然還是做服務學生,根植於學生的活動, 而你自己當然就可以從中收獲到一些組織活動,參與活動的想法 ,也為你自己以後繼續在這個組織里待下去提供了寶貴的待人處世的經驗,而體育部 一個彰顯青春活力的部門當然能帶給人更多熱血青春的東西 。
㈢ 長期參加體育鍛煉的同學其肺活動量大的原因是()A.參與呼吸的肌肉數增多B.呼吸頻率增高C.構成肺
我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因此體育鍛煉需要大量的氧氣,而人體中血紅蛋白中運輸的氧氣不能夠提供足夠多的氧氣,所以人要加深、加快呼吸而為有機物的分解提供氧氣.因此進行體育活動時,呼吸活動會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會加強,從而使呼吸肌得到鍛煉,呼吸肌更發達,呼吸肌的收縮舒張力量加強;導致胸廓活動范圍變大,參與呼吸的肺泡數目增多,但是不會增加肺泡的數目.
故選D
㈣ 簡述體育運動對關節的影響
一般來說運動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
1、活動或運動使骨骼被肌肉和韌帶過度牽拉,造成骨骼局部受力增加,刺激骨膜及骨組織過度增生,產生骨質增生現象。
在X線片常可以看到,凡是骨刺嚴重的部位,都是肌肉和韌帶在骨骼上的附著部位,這也證明骨質增生的發生與肌肉,韌帶的牽拉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2、增生與人的身體活動過度、外傷、運動、年齡等有直接的關系。武漢中醫康復科舒益新醫生說不適當的活動或運動,使關節部位骨骼過度磨損,導致軟骨受傷,引發關節受力不平衡而刺激生骨刺。因此人體經常活動及負重關節易發生骨質增生。
從保護關節的角度來看,運動要適可而止,講究科學鍛煉,尤其是跑步、上下樓梯、蛙跳等對下肢關節沖擊比較大的項目,對於年紀超過45歲的人來說,應該先拍個片子評估一下軟骨的情況,在選擇運動的時候有的放矢。
(4)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因擴展閱讀
體育運動誤區:
1、偶爾運動。
不少人利用雙休日進行集中式健身以彌補鍛煉不足。健身專家指出,懶得運動會傷害身體,而偶爾運動更會傷害身體,無異於暴食暴飲。
周末集中健身者大多是一個星期前5天在辦公室里坐著,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周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煉,反而打破了已經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衡,其後果比不運動更差。
因此,科學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鍛煉3至5次。周末健身族由於時間限制,平時雖然不能像周末一樣有充裕的時間,但完全可以選擇適宜的項目,茶餘飯後進行適度鍛煉,這樣,鍛煉才能真正獲得提高體能、增進健康的效果。
2、拚命運動。
到了春夏季,一些人則會加大運動強度。專家認為,適當運動可以幫助減肥、鍛煉身體,但過量運動則害處多多。特別是在夏季,由於運動排汗量大。如果過度運動,不僅體內的水分流失快,鉀等重要元素也會迅速流失,鉀嚴重缺乏將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另外,一些工作已經相當繁重的白領需要在健身前考慮一下強度問題,不要在非常勞累的情況下還是按照平時的強度進行鍛煉,以免健身不成反而危害健康,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㈤ 體育運動動機產生的條件
根據心理學原理,學生產生體育行為的直接原因是運動動機,運動動機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動力和出發點。現代行為科學認為動機產生有兩個方面:一是內在條件,即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外部條件,即外來刺激。內在需要是一個人產生動機的根本原因。需要使一個人產生慾望和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就是推動人們去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在動力
㈥ 新中國成立後,開展全民體育活動的原因是什麼
話說,新中國成立之前,曾有中國有志之士參加過國際運動會,可惜有的被拒之門外,有的則名落孫山,這嚴重挫傷了中國的國威,因此,為了讓新中國可以長久樹立於世界之林,體育成為了必須開展的活動
㈦ 為什麼大學生不愛參加體育運動
8月8日是我國第三個全民健身日,適逢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深圳舉行,中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情況引起普遍關注。 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題是「每天鍛煉一小時」,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要達到這個標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由於政府和學校缺乏必要的組織措施和硬約束、學生沒有養成運動習慣、高校體育設施的「稀缺化」等原因,大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運動,很多大學生體質下降,身體健康情況不容樂觀。 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大學生原本應該是一個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群體,但由於缺乏鍛煉,很多大學生的體質令人擔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高校中只有極少數大學生能夠長期且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而大部分學生由於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生活方式多樣化等原因,在課余時間很少運動,整天待在宿舍的「宅男」「宅女」日益增多。在這些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中,不能跑完800米、稍微運動就吃不消,容易頭暈、乏力等情況比比皆是。 「比起中學的時候,我的體質明顯下降了很多。」華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07級學生鍾慧綺告訴記者,中學時她是學校籃球隊隊員,跑上一千米都沒問題。但上大學後很少運動,打籃球都堅持不了15分鍾。 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深圳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07級學生溫惠惠是一個從不運動的「宅女」,每天在宿舍抱著電腦過日子。雖然宿舍就在一樓,她連出去打飯都不願意。這導致她的身體越來越差,到了大三,嚴重到蹲下後再起來就頭暈,甚至根本起不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很多大學生並不缺少運動時間,但卻很少把體育鍛煉考慮在內,生活方式多樣化讓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喜歡長時間「泡」在網上,而運動對他們來說遠沒有上網的樂趣大。 中央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韋曉康說,近年來大學生由於缺乏運動而導致體質下降,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長跑上。以前學生跑完一千米還可以去踢足球、打籃球,現在很多學生跑完就直接倒在地上起不來了,而長跑中途暈倒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體育設施社會化豪華化 大學生運動無處可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學生體質下降,除學生主觀忽視體育鍛煉、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等原因外,高校體育設施的「稀缺化」和不均衡問題日益嚴重,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也在客觀上抑制了學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 近年來,一些高校借舉辦、承辦賽事等機會,新建、改建體育場館,實現了體育設施跨越式發展。但記者發現,當前不少高校在體育設施建設運營上存在這樣一種狀況:以改善辦學條件為由建場館--運營、維護成本高--實行體育設施社會化--價格過高使一般學生難以承受。最後,以改善學生鍛煉條件而修建的運動場館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變成矗立於大學校園里的商業性健身會所。 據深圳大學體育中心教導主任趙剛介紹,除了高額的場館建設費用可能獲得政府和社會資金的補貼支持外,學校每年要為場館水電費、維護和工資等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這對於一些經費有限的高校來說,資金壓力很大。所以選擇在課余和周末時間有償開放體育設施,以盈利彌補運營費用成為大多數高校的選擇。」 然而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來說,這樣的有償開放不僅縮短了他們使用場館的時間,相對高昂的費用也讓不少學生望而卻步。 在擁有4個室外運動場、2個室內體育館、3個室內網球館的西南大學,2010級研究生吳傑說,入學一年來他從沒進過室內場所。室內體育館每小時7元的收費在他看來不太劃算,網球館每小時20元的開銷更讓他望而卻步。 吳傑說,學校把體育館的健身場地承包給了私人健身館,學生要鍛煉需要辦健身卡,年卡是1000多元。「雖然跟外面的健身俱樂部相比並不貴,但我們還是用不起。」 而由於高校擴招、體育設施維護與更新滯後、經費不足等因素,雖然各地高校不斷涌現新的體育場館,但與學生總人數和總需求仍然不成比例。由於體育館內的設施很多難以使用,不少學生集中到室外場地,使得原本就不足的運動場地更趨緊張。 應讓運動成為大學生的生活方式 不少老師和專家認為,大學生體質下降盡管有種種因素,但體育運動的缺乏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廣東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許舒翔認為,大學生缺乏運動導致體質下降,一方面有社會的原因,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圍著課桌轉,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難以保證,上大學後,忙著玩,忙著考英語四六級、考各種證書和找工作,同樣難以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很多學校除了按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也沒有更多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 有關專家認為,體育生活化已成為我國國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訴求之一,我國要形成體育生活化的理想社會環境、進而實現國民較高的生活質量,急需改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群體不愛運動的習慣。 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李樺認為,倡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最重要的要激發學生內在的需求。可以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體育協會和俱樂部,在業余時間組織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健身、競賽等活動,形成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同時,指導學生如何科學使用休閑時間,促進他們主動參與體育運動,讓運動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些專家也提出,高校體育設施的社會化對於推動高校體育發展和全民健身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這種方式確實擠壓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空間和時間。在大學生體質下降的背景下,「重經營、輕服務」的高校體育場館發展模式亟待「轉向」。從長遠看,加大對高校體育發展的資金投入,為高校體育設施「減負」,讓大學生更輕松、方便地使用體育場館成為很多專家和學生的共同願望
㈧ 為什麼必須重視幼兒戶外體育活動
培養幼兒 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學齡前階段幼兒身體生長發育迅速 ,可塑性大,身體各器官的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身體形態結構沒有定型。為此,根據幼兒生長發育規律,充分利用戶外的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作適當鍛煉,對提高幼兒 各系統、各器官的生理機能和發展幼兒個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起到較大作用
實踐證明,戶外活動對促進幼兒身心發育起到較顯著的效果。
首先增強了幼兒體質,提高了幼兒機體對外 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低抗力,增強了幼兒生理機能指標。
其次是提高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增 強了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耐力和速度。
第三是促進了幼兒個性和潛在能力的發展,培養了幼兒勇敢、活潑 、愉快開朗的,性格,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體能動作用,發展了智力和感知能力。
第四是有利於幼兒各種良好 習慣的形成.
㈨ 什麼人不宜參加體育活動
<1>什麼人不適合運動鍛煉?
·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動大的患者。
·有急性並發症的患者,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
·有嚴重慢性並發症的患者,如心、腎功能衰竭、嚴重視網膜病變、下肢大血管病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重度高血壓等。
2>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及運動量?
·運動鍛煉應持之以恆,但是運動強度要有一定限制,既不能盲目大量運 動,也不能運動量過小而起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運動鍛煉每周至少保證3~5次以上。
·每次運動時間應不少於20~30分鍾,一般不超過1小時。
·可以用心率確定適合的運動強度。
最大安全運動心率=220-年齡,一般要求運動時心率達到最大安全運動心率的60%~70%左右為宜(即170-年齡),如果情況良好,可逐漸增加,一切以身體能否耐受、有無不良反應、達到健康鍛煉目的為度。
<3>什麼情況下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以下情況下應避免運動或應減少運動量:
⑴血糖控制很差:過量的運動可能引起血糖的進一步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⑵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此時要嚴格選擇好運動方式,並掌握好運動量,以避免血壓升高以及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及下肢壞死的發生;
⑶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變: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異常,通透性增加,過量運動可加重眼底病變,甚至引起眼底較大血管的破裂出血,影響患者的視力,所以也不宜從事運動量較大的體育鍛煉;
⑷較嚴重的糖尿病腎病:過量運動會使腎臟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加快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此類患者也不適於較劇烈的體育鍛煉;
⑸其它應激情況:包括各種感染,心或腦血管病變尚未穩定之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恢復期。當然,除了存在急症情況之外,糖尿病患者沒有完全卧床休息的必要,而應該堅持一定量的運動,那怕是局部鍛煉。關鍵的問題在於運動方式和運動量要適宜。
<4>選擇您最適合的運動方式
·應盡量選擇您最喜愛的運動,只有如此,您才可能長久地堅持下去而不會三 天打魚兩天曬網。運動方式多種多樣。跑步、游泳、打球、爬山、跳舞、做操 、打太極拳等都是有益於身心的健康運動。
·對於老年人包括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散步是一種健康方式,尤其在飯後散 步,簡單易行,不受任何場地、設施的限制。散步既能有效降低血糖,又能交流感情,放鬆身心,可謂一舉數得。
·家務勞動能代替體育鍛煉嗎?家務勞動雖然瑣碎、累人,但實際消耗熱能較少 ,無法代替規定時間、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但如果將家務勞動安排得比較適宜,您能夠輕松勝任,也是有利於身心健康的,不過請記住仍要安排單獨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5>家務勞動能代替體育鍛煉嗎?
有人不願意參加體育鍛煉,理由是"我這一天活動量夠大的了,洗衣服、做飯,還得帶兩個孫子,體育運動還是免了吧"。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這種做法對身體也是不利的,因為有人進行過研究和計算,發現家務勞動雖然繁瑣、累人,但實際上消耗的熱量是很少的,屬於一種輕體力勞動。雖然比完全不活動要好得多,但很少有人能通過家務勞動減輕體重,所以說家務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糖尿病患者還必須安排出單獨的時間進行鍛煉。當然,可以將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結合起來進行,如推著兒童車較長距離的散步,一邊看孩子一邊進行體育鍛煉,和較大的兒童一起跑步、打球、做操等。順便說一下,有人的家務勞動量比較適宜,患者能勝任愉快,感覺輕松,這樣的家務勞動是有益於健康的;反之,如果家務勞動過於繁重,使患者覺得精神和體力不堪重負,那麼對身體則是有害無利。
<6>將運動鍛煉、飲食控制化為快樂
對於以往沒有運動愛好的糖尿病患者,知道了運動健身和飲食控制的益處,嘗到了控制之初的新鮮感,開始也許還能堅持運動,但一段時間後便會興趣減退,並以各種自我安慰的理由不參加運動或放鬆飲食,久而久之便放棄了綜合治療,前功盡棄。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持之以恆呢?
·列出每天治療計劃並督促自己執行:最好把計劃寫成日誌,並放在醒目的地方,每天提醒自己完成計劃。在晚上用10分鍾總結1天來的所得與所失,總結經驗教訓,讓明天做得更好。
把計劃執行的益處告訴家人,讓他們監督您完成。
·同其他人結成運動夥伴,互相鼓勵堅持下去。
·各種運動方式和飲食內容交替進行,避免單調乏味。
·制定切實可行的控制目標,不要寄希望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減肥或強壯身 體的目的,最好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實現後的成功感有助於進一步堅持。
·定時給予獎勵,為糖尿病控制情況的好轉與穩定而驕傲,並增強控製糖尿病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