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生體質調查問卷的題目
性別、年齡、身高、體重、800米速度、立定跳遠距離、坐體前屈、握力、肺活量
Ⅱ 健康問卷
目的 了解普通高校大學生亞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健康狀況提供依據。方法採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河南省5所高校大學生1 600名進行問卷調查,並測試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結果大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56項亞健康狀態有7項表現的學生佔34.38%。其中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學業負擔重、精神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心理環境等。結論 普通高校應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多渠道、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講座和活動,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好就業、適應社會及挑戰未來提供保障。
健康危險評估;衛生調查;學生
大學生出現亞健康狀態已相當普遍,亞健康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1〕。為了解普通高校大學生亞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尋求並制定綜合預防技術對其進行干預〔2〕,以求創造和諧氛圍,改善學生亞健康狀態,為健康教育和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學依據,筆者於2004年1~5月對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選擇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隨機抽取大學生1 600名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問卷不署名,不經校方審閱,集中答卷,獨立填寫,當場收回。
發放問卷1 6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492份,有效回收率為93.25%。部分學生測量軀體指標,部分學生進行中醫檢測〔3〕及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等指標測試(身高、體重、握力、立定跳遠以及心功能指數),並與教育部、WHO聯合發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准》〔4〕和第三狀態監測標准〔5〕進行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自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
排列在前11位的因素見表1。單純的心理環境因素在亞健康影響因素中佔67.36%,而許多影響亞健康的因素也都是心理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已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也成為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1 169名大學生認為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78.32%),1 358名大學生對出現亞健康症狀表現關心(91.02%)。表1 河南普通高校大學生自認為影響健康的前10位因素(略)
2.2 亞健康症狀
列舉的56項亞健康症狀中,學生的症狀表現佔30%以上的有11項,見表2。經過中醫檢測以及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學習生活狀態、心理感應、軀體感覺等指標測試,並且具有注意力難集中、精神不振、壓抑感、睏倦等10項以上症狀表現的學生佔80.2%,說明亞健康狀態在大學生中已相當普遍,且嚴重威脅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表2 河南普通高校大學生亞健康表現順位構成(略)
3 討論
大學是通往社會的橋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條件,也是保障大學生身體健康並促進亞健康狀態轉化的基本條件〔3〕。導致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因素很多,如學業負擔重、精神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心理環境、戀愛問題等。些因素使學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是導致學生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
亞健康狀態是軀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一般是指機體無明顯的症狀,卻呈現各種適應能力不同程度減退,生活質量降低的一種生理狀態〔6〕。如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即可向健康型轉化。亞健康狀態可發生於任何人群,但在大學生這特殊人群中表現得較為突出、普遍。研究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現狀和成因對預防和減少亞健康人群比例,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健康水平,為國家培養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在我的博客有你想要的
Ⅲ 急求一份關於大學生體質健康的調查報告
根據我國進行的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顯示,最近20年,我國學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一倍,有大學體育教授認為,目前大部分孩子的體質狀況就是「軟、硬、笨、暈」,體育課不學倒立,長大可能暈車、暈船、暈飛機。為此,近日在廣州召開的共青團廣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有團代表提出,應鼓勵青少年步行、騎單車上學或多做家務。
不練倒立長大後可能暈車
根據我國的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20年,青少年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在持續增長,而體能素質卻在持續下降,如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也持續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一倍。眼睛近視比例更不容樂觀,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達到76%,大學生甚至高達83%,也就是說,現在的10個大學生中,還找不到兩個視力良好的人。
北師大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毛振明指出,目前,大部分孩子體質狀況可以總結為4個字:「軟、硬、笨、暈」。軟:肌肉軟,硬:關節硬,笨:長期不活動造成動作不協調,暈:前庭耳蝸神經暈。他認為,就最後一項來說,現今體育課很少老師教倒立,孩子的前庭耳蝸神經得不到鍛煉和開發,長大後,直接的後果就是可能暈車、暈船、暈飛機。
忙應試迷網路是誘因
深圳市公安局團委副書記喬海濤認為,造成這些現象有兩大誘因:一是校方、家長過度重視應試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學率,「很多學校越到高年級,體育課時間安排就越少,有也常改成自習,長此以往,青少年體能不斷下降。」二是青少年平時忙於應付學習,到了業余時間又因覺累不願進行體育運動,而多沉迷於電腦游戲和互聯網,身體越發不動,久而久之,便產生肥胖和亞健康,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生病。
鼓勵步行上學多做家務
喬海濤提出,教育系統團組織可採用青少年易接受的方式,如在學校舉辦宣傳體育鍛煉的FLASH動畫製作、宣傳畫和標語徵集、徵文等,利用多種媒體途徑,普及科學健身知識,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每節課課間休息15分鍾,應廣泛動員學生到操場自由活動、自由鍛煉,保障學生每天鍛煉達到1小時以上。」
此外, 喬海濤認為團組織要積極爭取校方、體育社團、企業、居民生活社區、街道辦等社會各界支持,經常舉辦常規化體育運動會,激發廣大青少年的體育鍛煉熱情。另外應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關注學生的用眼狀況,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應鼓勵青少年步行或騎單車上學、回家,並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Ⅳ 中醫體質問卷調查報告論文
論文要以意為主,首尾員一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腦,是統帥。要寫好論文,就要抓住中心。這個中心的要求應當是簡單明了的,能夠一言以蔽之,可以達到以簡治繁的目的。抓住這樣的中心,緊扣不放,一線到底,中途不可轉換論題,不可停滯,不可跳躍遺隙,這樣就能使中心思想的發展具有連續性。
Ⅳ 關於體育鍛煉問卷調查
1.你是否參加體育鍛煉嗎? (若選擇否,直接跳到第10題)
1.經常 2.偶爾 3.基本不
2.請問你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什麼?(多選)
1.增強體質2.減壓時做的放鬆活動 3.愛好 4.減肥 5.被別人逼的 6.其他_______
3. 是否給自己制定了鍛煉計劃?
1.有 2.有,但很少遵守 3.沒有
4.參加體育鍛煉所持續的時間長度
1.0~1小時 2.1~2小時 3.2小時以上
5.你喜歡在什麼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1.早上 2.下午 3.傍晚 4.晚上 5.不固定
6.你通常參加什麼體育鍛煉?(多選)
1.籃球
2.羽毛球
3.足球
4.游泳
5.登山
6.跑步
7.跳舞
8.太極拳
9.散步
10.乒乓
11.做操
12.騎自行車
13.其他________
7.你經常在什麼地方進行體育鍛煉?
1.學校操場 2.公園 3.家裡 4.戶外球場 5.不固定
8運動時你通常
1.獨自一個人 2.與朋友一起 3.喜歡人多,但不一定是朋友
9.體育鍛煉的效果怎麼樣?
1.效果很好 2.效果一般 3.沒什麼效果
10. 你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是什麼?(多選)第1小題不是選3的不用答
1.沒時間
2.沒興趣
3.體育鍛煉太累
4.身體某處缺陷
5.怕影響學習
6.沒有適合運動的場所
7.其他__________
Ⅵ 有沒有我國群眾體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和調查報告
青少年體質近20年持續下降超一半學生血壓偏高
日前,在「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表示,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
北京市的情況更為嚴重。2005年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北京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超過一半,高中生超過了60%。學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了50%,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
半數北京中學生血壓偏高,四成六年級小學生近視。日前,在「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表示,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
楊貴仁說,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率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
本市的情況更為嚴重。2005年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北京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增長,但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超過一半,高中生超過了60%。學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了50%,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為52%,其中小學六年級超過40%,初三接近70%,高中生則超過60%,高三學生超過66%。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一直從事青少年體質的研究,他把現在的青少年體質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
楊貴仁分析說,造成青少年體質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樓乘電梯,出門坐汽車,體力勞動減少;二是目前的應試教育過分注重升學率,導致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學習時間過長,缺少體育鍛煉時間。
毛振明等體育教學工作者指出,中學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誘發心理的「亞健康」。另外,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英階層的競爭力,而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學生時期屬於成績優異者,如果在學生時期忽視了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麼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他們可能沒有好的身體去應對競爭。
Ⅶ 急求關於「職業人群亞健康狀態」的調查問卷
亞健康調查問卷
前言:有關專家指出,「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介於有病與無病之間的狀態,表現為:經常感覺身體不舒適,容易疲勞,睡眠不好,食慾不振,或常感覺頭疼。工作節奏的加快、體育鍛煉次數下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導致廣大公務員陷入「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此次《西城區公務員亞健康人群健身干預效果的調查研究》,通過問卷、體質檢測等方式了解被測基本體質狀況,為您提供健身、營養及生活方式建議,以期提高公務員的整體健康水平。
為了您的健康,請如實填寫、快速作答問卷部分。該調查不涉及個人隱私,僅作科學研究。您的個人資料和健康檔案我們將為您妥善保管,敬請放心。
一、個人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 □ 男 □女 年齡
文化程度 □ 研究生 □ 本科 □ 大專 □ 其他
最近體檢結果有無異常 □ 有 □ 無
有下列疾病(1項以上)病史,建議您不要參加體質測試
□ 冠心病 □ 高血壓 □ 關節炎 □ 其他因運動而惡化的疾病
二、問卷部分
A、運動情況調查(第1個問題回答「否」即可跳過此項調查)
1、您是否參加體育鍛煉?
□ 是 □ 否
2、您每周參加幾次體育鍛煉?
□ 1-2次 □ 3-4次 □ 5次以上
3、平均每次體育鍛煉的時間?
□ 30分鍾以下 □ 30-60分鍾 □ 60分鍾以上
4、您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
□ 防病治病 □ 減肥、健美 □ 提高運動能力
□ 減輕壓力、調節情緒 □ 社交 □ 其他
5、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是?
□ 跑步 □ 游泳 □ 長走 □ 登山 □ 自行車 □ 健身操(舞)
□ 球類 □ 武術 □ 其他 □ 健美、力量練習
6、您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是?
□ 工作時間組織 □ 業余時間組織 □ 業余時間自發
7、您參加體育鍛煉的場地是?
□ 免費運動場館 □ 收費運動場館 □ 公路或街道 □ 居室
□ 辦公室 □ 公園 □ 空地 □ 其他
8、影響您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是?
□ 無興趣 □ 沒時間 □ 無經費 □ 無場地 □ 缺乏技術指導 □ 其他
B、亞健康量表
(一)軀體感官
1.自察健康狀態: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2.自察體力狀態: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3.自察食慾: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4.自察睡眠: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5.二便情況: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6.自覺疲勞否: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7.晨起有倦怠感: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8.頭痛、背痛: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9.咽痛、關節痛: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10、易感冒、發燒: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二)心理狀態
1.自覺適應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2.自覺記憶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3.自覺精力集中否: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4.自覺反應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5.自覺煩躁憂郁: □ 沒有 □ 偶爾 □ 有時 □ 經常 □ 總是
(三)社會適應
1.自覺工作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2.自覺工作負擔: □很輕松 □輕松 □ 一般 □ 較重 □ 很重
3.人際關系情況: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4.家庭關系情況: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5.自覺生活充實否: □ 很好 □ 好 □ 一般 □ 較差 □ 差
C、自測問卷
(一)亞健康自測
您的亞健康程度,您的飲食習慣,面臨各種壓力、緊張、疲勞時您的心理變化情況及您個人的保健意識處於怎樣的水平,均可通過此套測評反映。參考我們提供的建議,可幫助您恢復和保持健康的良好狀態,更好地抵禦疾病侵襲。
□ 早上起床時,常有頭發絲掉落。(5分)
□ 感到情緒抑鬱, 常常發呆。(3分)
□ 經常忘記已經想好的事。(10分)
□ 害怕走進辦公室,覺得工作令人厭倦。(5分)
□ 不想面對同事和上司,有自閉式的渴望。(5分)
□ 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達了對你的不滿。(5分)
□ 工作1小時後,就感到身體倦怠,胸悶氣短。(10分)
□ 工作情緒始終無法高漲,無名火氣很大,但又沒有精力發作。(5分)
□ 常常盼望逃離辦公室,為的是能夠早早地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 對周圍的污染和雜訊非常敏感,比別人更渴望清幽的寧靜山水,休息身心。(5分)
□ 不再熱衷於朋友的聚會,有種強打精神,勉強應酬的感覺。(2分)
□ 晚上經常睡不著.即使睡著了,又老是在做夢狀態中,睡眠質量也很糟糕。(10分) □ 感覺免疫力下降,常常感覺全身疼痛,經常感冒。(5分)
□ 性能力下降,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沒有什麼性慾望了?(10分)
□ 您的總分是:
對照以上症狀,測一測自己是不是有亞健康、或是亞健康到什麼程度了? 如果您的累積總分超過30分,就表明健康已敲響警鍾;如果累積總分超過50分,就需要坐下來,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狀態,加強鍛煉和營養搭配等;如果累積總分超過80分,趕緊去醫院找醫生,調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請休假,好好地休息一段時間吧!
(二)健康自測
□ 食慾好,吃得香
□ 入睡快,睡得熟
□ 無吸煙、飲酒習慣
□ 每天定時大便,大便通暢
□ 生活有規律,不輕易打破
□ 體重比較穩定,無大起大落
□ 不易感冒
□ 無怕冷、怕熱、腹瀉、心慌、胸悶等情況
□ 起床後身心舒暢,頭腦清醒,無疲倦感
□ 一天中總覺得身體輕松舒暢
□ 全天工作結束後,仍有精力干點什麼
□ 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 一天中有休閑的時間
□ 善於忘記煩惱和瑣事
□ 大部分時間心情快樂,不易發怒
□ 有感興趣的鍛煉項目,並能堅持
□ 早晨起床時,總覺得新的一天多麼美好
恭喜您答完了所有問題,2周內您將得到我們為您量身定做的健康指南。祝您健康每一天,快樂每一天,生活更美好!謝謝合作!
北京市西城區體育科研所
二○○五年四月
Ⅷ 小學生體質變弱調查報告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小學生為了買自己心愛的東西,經常不吃早餐,由此便形成了「早餐馬虎、午餐湊合、晚餐豐富」的飲食方式。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大家的學習、健康,甚至以後的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幾年來社會上一直在宣傳科學飲食,關愛健康,那麼早餐問題有沒有很好被重視呢?因此,我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同學們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並提出好的建議,使大家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二、調查方法1.我們設計並發放了10份早餐情況調查問卷,對10位小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收回問卷10份,有效問卷為10份。2.對自己身邊的同學進行觀察。3.在網上尋找相關資料。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獲取信息調查內容獲得資料上網找資料為什麼吃早餐有資料表明,小學生早餐營養不夠,容易出現視力下降、身高增長緩慢、挑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鈣、貧血等學生營養素缺乏症,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觀察同學在什麼時候餓肚子占班級的10%的同學到了第二節課就感覺肚子餓,餓著肚子使上課效率明顯下降。15%的同學反映到了第三節課肚子就餓了,而第四節課肚子餓的佔32%。調查顯示早餐的質量10名小學生中有8名習慣吃早餐。大部分的孩子能在上學前就把早餐吃完;17%左右的孩子則是在上學途中或者「課余時間」吃早餐;還有一部分孩子是「無固定時間,想吃就吃」。還了解到,不吃早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認為「沒有時間」的佔70%;認為「沒有食慾」佔20%;認為「沒有喜歡的方便食物」的佔5%;還有5%的孩子表示「要減肥」。四、結論1.我還在校門口路邊攤調查,一放學,校門口路邊攤又「排長隊」,眾所周知,路邊攤的衛生實在令人擔憂,早餐沒吃,使路邊攤生意「日益興隆」,也使學生的健康失去了保險。高達95%的老師認為沒吃早餐最主要的影響是學習效率低。如果我們把課堂比喻成正餐,課間十分鍾像零食,用零食代替正餐是否有利於健康,大家心裡都明白。但對早餐的重要性,同學們並沒有正確的認識。2.我還知道不吃早餐的大多都是平時沒有生活計劃。有生活計劃的人都習慣吃早餐。3.通過這次研究,我發現了吃早餐的好處,我希望同學們能每天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