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質舞蹈 > 四季養生平和體質

四季養生平和體質

發布時間:2021-03-16 10:38:55

『壹』 體質決定你的身體健康,你的體質是什麼樣的

平和體質:不傷不擾,順其自然

此外,體質平和之人須戒煙限酒。在中醫學上,煙草為辛熱穢濁之物,在人體易於生熱助濕,使人出現嘔惡、咳嗽、吐痰等症狀。酒性熱而質濕,若飲酒無度,必會造成陽熱、生痰濕,最終導致濕熱。平和體質之人,若嗜煙好酒,便極易導致濕熱體質,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進入青春期的人,由於性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是改善體質的最佳階段,尤其是女孩子。此時的女孩子在月經期間要特別小心,不要受寒,不吃生冷之物,注意腰骶部和腹部的保暖,不可劇烈運動,在飲食上可適當的進補,如紅棗、龍眼、枸杞子、葡萄乾、蓮子、當歸等,都能夠有效改善氣虛和血虛的氣質,促生平和體質。

『貳』 中醫養生原則是什麼 怎麼養生正確飲食 四季養生的原則

中醫觀點是天人合一,如《內經》上說,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體養生一定要注意從春季開始。春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活躍的時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發」,特別要注意起居勞作、精神調攝,關鍵是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氣血也能像春天的氣候那樣舒展暢達、生機勃發。

春季飲食,要點是以平補為原則。夏季應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慾的飲食為主,老人應少吃油膩食物,體弱者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秋季容易耗損津液,發生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冬季「寒」, 寒氣襲人,是氣候變化的特點。人體新陳代謝變緩,雖說可以保存體力,但也降低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

(2)四季養生平和體質擴展閱讀:

養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春季喝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葯、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

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葯鄉購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叄』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養生分別需要注意什麼

春季養生法
春季,是萬物生發,推陳出新的季節。此時,冰雹消融,春風送暖,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事萬物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天地相應」,此時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應避免耗傷陽氣和阻礙陽氣的情況發生。這是春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的過渡時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由於冷空氣的活動,氣候多變,溫差幅度很大。因此,「春捂」即「春不忙減衣」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著一方面要寬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軟保暖,體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當心「春寒傷人」,室溫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時也要蓋稍厚一點的被子以不出汗為原則。

二、要晚睡早起 春天氣溫回升,春風輕拂,使人皮膚腠理逐漸舒展,循環系統功能加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負荷增加,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睏乏,民間稱之為「春困」。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養生原則:要晚睡早起,保證一定的活動時間。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頭發,放鬆形體,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鮮空氣,使思想意識、靈氣生發不息。

三、要慎避風邪 中醫認為,「風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常與風邪相關連。春季養生的關鍵是要避風。現代醫學亦很重視氣流(即風)與健康的關系,因為氣流的變化可影響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適度氣流使空氣清潔、新鮮,對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氣流則有害於人體健康。由於春季多風的作用,加劇了空氣與皮膚的熱量交換,使體內的熱量過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避風邪。

四、要精神愉快 春季調攝精神,應合於春天大自然萬物生發的特點,「使其志生。」即通過調節情態,使體內的陽氣得以疏發,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和諧。春應於肝,在志為怒,表現為稍受刺激則易怒,因此在精神修養上要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遇事戒怒。「怒」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因為怒不僅傷肝,而且還可傷心、傷胃、傷腦,從而導致各種疾病,所以怒是所有人最忌諱的一種情緒。

五、要勤於運動 春季是運動鍛煉的最佳季節。春光明媚,空氣清新,暖風拂面,萬物勃發。這種環境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行氣活血。由於寒冷的冬季,人們多在室內活動,空外活動很少,因而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進入春季後就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宜的戶外活動,如散步、旅遊、練氣功、釣魚等。這些戶外活動,可以使你充分享受到空氣中游離飄動的負離子,它們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

六、要美容保健 春天,人們不僅應該從健康的角度加以注意,美容方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天氣漸暖,室外活動增多了。皮膚病專家認為,陽光、空氣及環境氣候均能引起皮膚的可見性改變。為了避免皮膚老化,春季盡可能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戶外活動應先塗上防曬油、潤膚劑,並注意補充水分。水是美容佳品,春天一定要多喝些水。飲水的方法是:早晨空腹或飯前宜飲水,而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腫脹,進而發展成眼袋。飲水以礦泉水和鮮果汁為最佳,清淡的茶也是很好的飲品。

七、要防病保健 春季,氣候轉暖,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容易出現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腦、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由於早春時節寒冷,乾燥的氣候,會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一些致病物質會乘虛而入而發病。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視防病保健。

夏季養生法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旺盛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於內,氣血運行亦相應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這就是所謂的「春夏養陽」。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晚睡早起 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也就是說每天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活動,以適應夏季的「養長」之氣,早早起床接受陽光和晨起清新的空氣,對機體大有裨益。由於夏季晚睡早起,相對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易醒的特點,更易出現疲勞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養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補償夜間睡眠的不足,更能順應人體生理特點的養護需要。午睡時間一般以1小時為宜,並注意睡眠姿勢,可平卧或側卧,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午睡雖然短暫,但它有利於補足必需的睡眠時間,使機體得到充分休息,使神經機能恢復,體力增強,疲勞消除,增強機體的防護功能,更有效地工作和勞動。

二、要防暑取涼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為了解熱消暑,採取適當的防暑降溫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貪涼過度,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或電扇不離身,或徹夜露宿,對身體健康均十分不利。因為夏季暑熱外蒸,人體出汗較多,全身表皮血管擴張,突然遭到涼風吹拂,往往會引起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造成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室內外溫差不易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宜少於25℃。

三、要防曬護膚 夏季烈日炎炎,強烈的陽光照射會對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使皮膚曬黑,而且還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膚癌。此外,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人體的體溫調節失去平衡,使機體大量蓄熱,水鹽代謝紊亂還易發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時要戴遮陽帽、太陽鏡,以減少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損害。由於夏天炎熱的氣候,人體容易出汗,應注意選擇護膚品,如防曬的膏、霜、蜜脂類,可消除皮膚早衰之慮,花露水、爽身粉、痱子粉、香水等不僅可以保護皮膚,而且可以提神醒腦,還給人以芳香和美感。

四、要情緒歡暢 在精神調養上,中醫認為「夏季要放」,也就是說夏季精神要充沛、飽滿、情緒外向,因為只有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通泄自如,情緒向外,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而且要做到「華英成秀」,即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切忌發怒,使體內陽氣得以渲泄。故夏季精神調攝,應合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恬靜愉快心境,神清氣和,胸懷寬闊,使心神保養。

五、要動靜結合 夏季人體消耗較大,運動調攝應動靜結合,可選擇游泳、釣魚、散步、慢飽等,但是運動量要適度,不可過於疲勞。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運動時應穿寬松、舒適、吸汗又有良好透氣性的棉織物為好,便於身體散熱。夏日外出旅遊,尤其是海濱和山區,即可以消夏避暑,令人心曠神怡,又可達到療養、鍛煉,促進身體的健康。

六、要飲食衛生 夏季人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同時夏天人們的食慾減低,消化吸收不良,均可導致機體營養素代謝的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和其它疾病。為此,夏季的飲食,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以保障身體的需求。同時,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霉、西紅柿、黃瓜、綠豆等。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飲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雜,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即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調味解暑。總之宜注重飲食衛生。

七、要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哮喘、風溫性關節炎等病,在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葯,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是中醫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即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季養生法

秋季萬物成熟,果實累累,正是收獲的季節。但是氣溫由熱轉寒,早晚溫差較大。此時,陽氣漸收,陽氣漸長,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機體的陽氣隨之內收,因此,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內存陰氣,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陰氣由疏泄轉向收斂、閉藏。秋天氣候轉涼,要早些睡覺,以順應陰精的收藏,又宜早一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舒長。另外適當早起,適當做一些晨練,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氣,促進新陳代謝,又有益於肢體功能活動的鍛煉,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二、要適當「秋凍」 夏去秋來,秋風拂面,雖涼還不至於寒,人們還能耐受,不妨進行一點鍛煉,逐漸增強體質,適應氣候的變化。「秋凍」就是說「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避免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秋季應順應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但是「秋凍」還要根據天氣變化來決定,應以自己感覺不過於寒冷為標准。進入深秋時就應注意保暖,若氣溫驟降,一定要多加衣服。

三、要清靜養神 秋季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秋風秋雨易使人感到蕭條、凄涼,勾起憂郁的心緒。尤其是老年人容易產生情緒低落,多愁善感。這時候最好多聽一聽音樂,或靜下來讀一本好書,或與好朋友聊天,或到戶外散步,這些都能排解苦悶的情緒。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秋天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收斂神氣,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四、要適當運動 金秋季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但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即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也就是說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應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來選擇運動項目,如登山、慢跑、散步、做早操、練氣功等。隨著天氣逐漸轉冷,運動量可適當增加,在嚴冬來臨之前,體質會有明顯提高,大大增強抗寒耐凍的能力。

五、要護膚保健 秋季隨著天氣的變冷,人的肌膚不能馬上適應這種變化,血液循環變慢,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細碎的皺紋,尤其是在眼睛周圍。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對皮膚的護理。除了要多飲水及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蜂蜜、乳類等外,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荷爾蒙的分泌與自律神經的平衡可因心緒的變化直接反映在皮膚上。因而皮膚的變化與情緒有很大的關系。此外,葯物、按摩、化妝、面膜等美容護膚保健方法,不僅適用於秋季,其他季節也可採用,只是在秋季更應重視罷了。

六、要防病保健 秋季氣候變化較大,若不謹慎起居,則容易使一些慢性病在秋季發作。尤其是老年人,體溫中樞的調節功能減弱,對外界寒熱的刺激反應較遲鈍,若不及時增減衣服就很容易患病。如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加上花粉、塵埃、煤氣、冷空氣等過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發作。慢性咽炎的患者,由於秋天氣候多晴少雨,氣候乾燥,容易誘發咽炎的發作。因此老年人在秋季一定要注意防病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要防止在秋季復發。

七、要性事有節 在性生活方面,中醫認為在秋冬之令,應注意順應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這點對中老年人特別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陰氣將由旺盛而趨向逐步減弱。故中老年人精力漸衰,是自然的趨勢。中老年人節欲,以養腎精,可延緩衰老的過程,達到長壽目的。

冬季養生法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自然界的生物都進入了匿藏、冬眠狀態,以蓄養其生命的活力,這種現象,中醫學稱之為「養藏」。人類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當然也要以養藏為原則,只是人類所要「藏」的,是體內的「熱能」和生命的「動力」。這「熱能」和「動力」,中醫學便稱之為「陽氣。」並主張冬季應該做到「無擾乎陽」,也就是不要損害人體的陽氣。因此,「無擾乎陽」便是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說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要保暖防寒 隆冬季節,由於寒冷的刺激,使得肌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促使人體外周血管收縮,心律加快,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極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在穿衣、居室等方面,一定要採取防凍保暖的措施。中醫學強調要「去寒就暖,無泄皮膚」,就是這個道理。但「暖」不等於「熱」,室溫保持在20~23°c即可,溫度太高,反而不宜了。

二、 要早睡晚起 冬季更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這個「晚」是以太陽生氣的時間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懶床不起。因為,冬天的早晨在冷高雅影響下,往往會有氣溫逆增現象,及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從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這時如果過早起床外出,就會身受其害。

三、 要動靜結合 動,就是要進行適當鍛煉。早晨的陽光升起後,要選擇活動量適當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使身體微有汗出為度。如果汗出太多,浸濕了內衣,反會引起感冒。中醫學說「無泄皮膚」,就是這個意思。適當活動,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強體質,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所謂靜,就是不要過於疲勞。例如,慢跑以不超過20分鍾為宜。

四、 要情緒穩定 冬季「養藏」的原則,體現在心理活動方面,要保持情緒穩定,不急不躁,心情愉快,好像有什麽想法和心得不欲披露一樣,不要太過發泄。《內經》說:「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這個意思。

五、 要冬浴有法 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每周1~2次為宜。水溫一般在37~38 度,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擴張,引起頭暈,心跳加快;太低則易患感冒。飯後不要立即洗浴,以免消化道血流量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太過疲勞時洗浴,會加重體力的消耗,引起不適。此外,洗浴的時間不宜過久,浴前可引用一定量的糖鹽熱水。

六、 要睡眠有方 冬季睡眠時,室溫20~23度最為適宜,可適當留有小氣窗通風換氣,但要避免當風吹頭。被內的溫度可保持在32~34度之間,可使用暖水袋或電褥子調節被內溫度。睡前宜用熱水洗腳,並保持心情平和,不說不笑。午間可小睡30分鍾。晴天要常曬被褥。

七、 要性事有度 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掌握性生活的頻度,對養生保健有一定意義。如春季性生活次數可稍多;夏、秋季則適當節制;冬季則要節欲。特別是中老年人,冬季更要減少性生活的次數,才能達到保養「陽氣」,養精蓄銳的效果——漢高機械

『肆』 如何判斷自己體質,選擇恰當的養生方法

中醫認為,人體有九種體質,即氣虛質、平和質、陰虛質、陽虛質、特稟質、氣郁質、血瘀質、痰濕質、濕熱質,不同體質,防病養生方法不同。如今正值多風季節,養生專家指出,有兩種體質在多風季節易生病。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個體差異。人體共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有不同症狀,不同體症在養生方面亦有所不同。
1、體質類型:平和體質,平和體質是正常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患病少。養生關健:重在維護。對策:平時只要注意飲食有節、勞逸結合、堅持鍛煉即可。2、體質類型:陰虛體質,陰虛質的人體形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潮紅或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舌質偏紅,苔少。患病傾向為易患咳嗽、乾燥綜合征、甲亢等。
養生關健:滋陰 注意甲亢等疾病,對策:注意食宜滋陰,多吃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溫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溫酷暑下工作。運動勿太過,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3、體質類型: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悶、內向。患病傾向,易出現寒病,腹瀉、陽痿等。養生關健:溫陽補益氣 防腹瀉、陽痿等疾病
對策:食宜溫陽。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蔥頭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起居要保暖,特別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防止出汗過多,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4、體質類型:氣虛體質,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感覺疲乏、氣短、講話的聲音低弱、容易出汗、舌邊有齒痕。患病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養生關健:益氣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對策:平時多食用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卜等。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運動宜柔緩,不宜劇烈運動。
5、體質類型:濕熱體質,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患病傾向是瘡癤、黃疸等病。養生關健:注意清熱利濕,對策:食忌辛溫滋膩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食物。起居避暑濕,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不要熬夜、過於勞累。盛夏暑濕較重,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運動宜增強,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
6、體質類型:血瘀體質。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是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養生關健:行氣活血 防腫瘤、中風、胸痹等疾病,對策:食宜行氣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起居不要過於安逸,以免氣機郁滯而致血行不暢,保持足夠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鍛煉。
7、體質類型:氣郁體質,氣郁體質的人,體形偏瘦,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經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鬱、憂慮脆弱。患病傾向有失眠、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養生關健:防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對策:食宜寬胸理氣,多食黃花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動不宜靜,氣郁體質的人不要總待在家裡,應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居住環境應安靜,防止嘈雜的環境影響心情。睡前避免飲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料。
8、體質類型:特稟體質。特稟體質是一類特殊體質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養生關健:防哮喘、皮膚疾病;對策:食宜益氣固表。飲食宜清淡、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9、體質類型:痰濕體質,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容易出汗。經常感覺導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經常感覺臉上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舌苔厚膩。患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養生關健:化痰祛濕,防中風、胸痹等疾病。對策:食宜清淡。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可多食海帶、冬瓜等。 起居忌潮濕,居住環境宜乾燥而不宜潮濕,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不要過於安逸。運動宜漸進,因形體肥胖,易於睏倦,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運動鍛煉。o草木有情o建議您現代緊張生活節奏中,不少人都將養生之道等同於養生之術,截然不同。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心理學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心理學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分為以下四點: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在養生的過程中,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性。正如《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形神兼養,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整,正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伍』 平和體質的調理養生方法 平和體質吃什麼好

對於平和質抄的人,養生保健襲宜飲食調理而不宜葯補,因為平和之人陰陽平和,不需要葯物糾正陰陽之偏正勝衰,如果用葯物補益反而容易破壞陰陽平衡。對於飲食調理,首先要「謹和五味」。飲食應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會破壞身體的平衡狀態。如過酸傷脾,過咸傷心,過甜傷腎,過辛傷肝,過苦傷肺。其次,在維持自身陰陽平衡的同時,平和質的人還應該注意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變化,順應此變化,以保持自身與自然界的整體陰陽平衡。再則,平和質的人還可酌量選食具有緩補陰陽作用的食物,以增強體質。這類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銀杏、核桃、龍眼、蓮子、雞、牛、羊等。平和質的人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發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蘿卜、棗、豬肉等。夏季心火當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飲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黃瓜、絲瓜、冬瓜、桃、李、綠豆、雞肉、鴨肉等;秋季乾燥易傷津液,宜食性潤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銀耳、杏、梨、白扁豆、蠶豆、鴨肉、豬肉等;冬季陽氣衰微,故宜食溫補之品以保護陽氣,而不宜寒涼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棗、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陸』 一年四季養生方法女人養生的方法

四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一、春季飲食養生

1、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適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氣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適宜進食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中醫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飲食養生

1、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補充蛋白質。夏季炎熱而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多進稀食是重要的飲食養生方法,因此應當多食粥、喝湯。夏季陽氣旺盛,活動較多,身體消耗大,應當注意補充營養物質,如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充足的維生素,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鮮蔬果。

2、夏季還要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特別要注意多飲水及補充鉀,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要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葛根、西紅柿、黃瓜、綠豆等。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最佳,特別是綠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三、秋季飲食養生

1、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秋季前期較溫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時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塊,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發好的銀耳,亦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

2、羹湯類則以西紅柿雞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秋季後期較涼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並適當地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銀耳粥外,還可增加瘦肉粥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並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應多食一些溫性蔬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四、冬季飲食養生

1、冬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適量地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冬季養生的原則是要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當中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認為,冬季應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

(6)四季養生平和體質擴展閱讀

女生如何正確的養生

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解除身體的疲勞,讓身體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減少了生病的幾率。

2、要培養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內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經常性的處於緊張狀態就會提前進入衰老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歌曲或者學習書法,讓自己能夠平靜下來,同時也可以陶冶情操。

溫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時應該養成正確的養生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情緒的波動,坦然的面對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柒』 春夏秋冬怎麼養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應的養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鍛煉應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這是因為,長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經過冬季之後,一旦身體沒有完全放鬆就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損傷。其次,切忌盲目追求運動量。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發感冒。初春時節,早晚溫差大,14點到20點是健身的最佳時間段。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可以飲用一杯溫開水,以幫助身體及時補充水分。

2、夏季:夏季補水要適量,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是戶外運動,一定要帶上水瓶,還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飲水時,一次不能飲用太多,應盡量通過增加喝水頻次來補充水分。二是盡量選擇室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這些室內運動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3、秋季:面對晝夜溫差越來越大的秋季,我們更需要保護自己。秋季晨練前,應先喝點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當然,還要注意保暖,運動前進行熱身。

4、冬季:冬季應該更多地選擇室內運動,這樣不僅能防止疾病的侵擾,還能幫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原有基礎的10%。一旦運動量太大或運動速度太快,極易發生腱炎、肌肉拉傷等問題。

拓展資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從中醫講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不同的季節對人,對生物也不一樣,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進補,本處所說的「補」,主要包涵有修補、補充、補益和滋補的意思。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並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葯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補各有側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長,秋須守其收,冬務保其藏。

1、春三月,此謂發陳,陽氣生發,萬物復甦。

2、夏三月,此謂蕃秀,陽氣旺盛,萬物繁茂。

3、秋三月,此謂容平,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開始靜止收獲。

4、冬三月,此謂閉藏,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等。

參考資料 人民網春夏秋冬 四季鍛煉小常識

『捌』 九中體質的平和體質

特點
·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
·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味覺正常,唇色紅潤,精力充沛,不易疲勞,耐受寒熱,睡眠安和,胃口良好,兩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
·發病傾向:平時較少生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所佔人群比例
平和質所佔人群比例,約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平和體質的人越少。

養生方法

1、合理膳食
日常飲食主要包括糧食類、肉蛋類、奶製品、豆製品、蔬菜水果類。注意葷菜與素菜相搭配,避免同一類食品的重復搭配。「早飯宜好,午飯宜飽,晚飯宜少」是古人的養生格言。現代營養學家提倡「早飯佔全天總量的25%,中餐佔40%,晚餐佔35%」是對現代人養生的具體化。
2、睡眠充足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渡過的。醫學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體細胞可以自我修復,尤其在夜間十點到凌晨三點間的睡眠稱為美容覺,可以排除體內毒素,恢復人體功能。
3、適量運動
適量的運動對於身體各個器官的代謝、運作、營養吸收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來說,一個人每天需要半小時的運動量,而以有氧運動為好。可以多練太極拳。還有一個運動就是散步,一天走半個小時,既不累人,又能鍛煉身體。所以現在很多上班族都會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到單位,這是非常有益的。
4、戒煙限酒
香煙中含有上千種化學物質,所含大量有害物質中包括50多種致癌物。這些物質,被煙蒂燃燒後產生的焦油物質覆蓋住,貯存在口腔內、鼻腔里、咽喉部位和肺里,吸煙已公認是導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飲酒更易使人得胃病和胃癌。酒尤其能損害肝臟,使肝容易硬化。此外,年輕人正在發育成長,如經常喝酒,除上述害處外,還能使腦力和記憶力減退,使肌肉無力,性發育早熟和未老先衰。
中醫認為,煙草為辛熱穢濁之物,易於生熱助濕,出現嘔惡、咳嗽、吐痰等。酒性熱而質濕,《本草衍義補遺》說它「濕中發熱近於相火」,堪稱濕熱之最。所以飲酒無度,必助陽熱、生痰濕,釀成濕熱。嗜煙好酒,可以積熱生濕,是導致濕熱質的重要成因,必須力戒煙酒。
5、心態平衡
疾病不但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而且對我們的心理也造成了威脅。面對疾病,我們應該用健康的心理去對待,對科學的治療充滿信心,對自己的毅力充滿信心。任何的沮喪、焦慮都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影響我們的作息、飲食,因此用健康的心理面對疾病是相當重要的。

平和體質的食療

對於平和質的人,養生保健宜飲食調理而不宜葯補,因為平和之人陰陽平和,不需要葯物糾正陰陽之偏正勝衰,如果用葯物補益反而容易破壞陰陽平衡。對於飲食調理,首先要「謹和五味」。飲食應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會破壞身體的平衡狀態。如過酸傷脾,過咸傷心,過甜傷腎,過辛傷肝,過苦傷肺。
其次,在維持自身陰陽平衡的同時,平和質的人還應該注意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變化,順應此變化,以保持自身與自然界的整體陰陽平衡。再則,平和質的人還可酌量選食具有緩補陰陽作用的食物,以增強體質。
這類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銀杏、核桃、龍眼、蓮子、雞、牛、羊等。平和質的人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發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蘿卜、棗、豬肉等。夏季心火當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飲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黃瓜、絲瓜、冬瓜、桃、李、綠豆、雞肉、鴨肉等;秋季乾燥易傷津液,宜食性潤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銀耳、杏、梨、白扁豆、蠶豆、鴨肉、豬肉等;冬季陽氣衰微,故宜食溫補之品以保護陽氣,而不宜寒涼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棗、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玖』 九種體質四季養生禁忌什麼 宜吃什麼

九種體質養生方法:
1、體質類型:平和體質——調養採取「中庸之道」
平和體質是正常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患病少。
養生要點:重在保持和養護,不宜葯補,飲食應該多樣化,且清淡。
對策:平時只要注意飲食有節、勞逸結合、堅持鍛煉即可。
2、體質類型:陽虛體質——主要做好「溫補腎陽」
陽虛體質的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悶、內向。患病傾向,易出現寒病,腹瀉、陽痿等。
養生要點:溫陽補益氣 防腹瀉、陽痿等疾病
對策:食宜溫陽。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蔥頭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起居要保暖,特別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防止出汗過多,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運動避風寒,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霧、大雪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鍛煉。
3、體質類型:陰虛體質——飲食調理原則是保陰潛陽
陰虛質的人,體形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潮紅或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舌質偏紅,苔少。患病傾向為易患咳嗽、乾燥綜合征、甲亢等。
養生要點:滋陰,注意甲亢等疾病
對策:注意食宜滋陰,多吃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溫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溫酷暑下工作。運動勿太過,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體質類型:濕熱體質——性格表現急躁易怒
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患病傾向是瘡癤、黃疸等病。
養生要點:注意清熱利濕
對策:食忌辛溫滋膩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雯助熱的食物。起居避暑濕,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不要熬夜、過於勞累。運動宜增強,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
5、體質類型:氣虛體質——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感覺疲乏、氣短、講話的聲音低弱、容易出汗、舌邊有齒痕。患病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養生要點:益氣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
對策:平時多食用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卜等。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運動宜柔緩,不宜劇烈運動。
6、體質類型:氣郁體質——多愁善感
氣郁體質的人,體形偏瘦,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經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鬱、憂慮脆弱。患病傾向有失眠、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養生要點:防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對策:食宜寬胸理氣,多食黃花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動不宜靜,氣郁體質的人不要總待在家裡,應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居住環境應安靜,防止嘈雜的環境影響心情。睡前避免飲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料。
宜參加群體運動,多參加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打球,跳舞,下棋等,以便更多地融入社會。
7、體質類型:血瘀體質——易患心臟病
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是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養生要點:行氣活血 防腫瘤、中風、胸痹等疾病
對策:食宜行氣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起居不要過於安逸,以免氣機郁滯而致血行不暢,保持足夠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鍛煉。
8、體質類型:痰濕體質——最受富貴病青睞
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容易出汗。經常感覺導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經常感覺臉上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舌苔厚膩。患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
養生要點:化痰祛濕,防中風、胸痹等疾病
對策:食宜清淡。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如炸糕、驢打滾。可多食海帶、冬瓜等。
起居忌潮濕,居住環境宜乾燥而不宜潮濕,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不要過於安逸。運動宜漸進,因形體肥胖,易於睏倦,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運動鍛煉。
9、體質類型:特稟體質——主要是過敏
特稟體質是一類特殊體質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
養生要點:防哮喘、皮膚疾病
對策:食宜益氣固表。飲食宜清淡、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防止感冒。

『拾』 春夏秋冬應該如何養生,全套知識。

春季養生法
春季,是萬物生發,推陳出新的季節。此時,冰雹消融,春風送暖,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事萬物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天地相應」,此時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應避免耗傷陽氣和阻礙陽氣的情況發生。這是春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的過渡時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由於冷空氣的活動,氣候多變,溫差幅度很大。因此,「春捂」即「春不忙減衣」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著一方面要寬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軟保暖,體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當心「春寒傷人」,室溫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時也要蓋稍厚一點的被子以不出汗為原則。

二、要晚睡早起 春天氣溫回升,春風輕拂,使人皮膚腠理逐漸舒展,循環系統功能加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負荷增加,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睏乏,民間稱之為「春困」。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養生原則:要晚睡早起,保證一定的活動時間。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頭發,放鬆形體,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鮮空氣,使思想意識、靈氣生發不息。

三、要慎避風邪 中醫認為,「風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常與風邪相關連。春季養生的關鍵是要避風。現代醫學亦很重視氣流(即風)與健康的關系,因為氣流的變化可影響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適度氣流使空氣清潔、新鮮,對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氣流則有害於人體健康。由於春季多風的作用,加劇了空氣與皮膚的熱量交換,使體內的熱量過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避風邪。

四、要精神愉快 春季調攝精神,應合於春天大自然萬物生發的特點,「使其志生。」即通過調節情態,使體內的陽氣得以疏發,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和諧。春應於肝,在志為怒,表現為稍受刺激則易怒,因此在精神修養上要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遇事戒怒。「怒」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因為怒不僅傷肝,而且還可傷心、傷胃、傷腦,從而導致各種疾病,所以怒是所有人最忌諱的一種情緒。

五、要勤於運動 春季是運動鍛煉的最佳季節。春光明媚,空氣清新,暖風拂面,萬物勃發。這種環境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行氣活血。由於寒冷的冬季,人們多在室內活動,空外活動很少,因而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進入春季後就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宜的戶外活動,如散步、旅遊、練氣功、釣魚等。這些戶外活動,可以使你充分享受到空氣中游離飄動的負離子,它們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

六、要美容保健 春天,人們不僅應該從健康的角度加以注意,美容方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天氣漸暖,室外活動增多了。皮膚病專家認為,陽光、空氣及環境氣候均能引起皮膚的可見性改變。為了避免皮膚老化,春季盡可能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戶外活動應先塗上防曬油、潤膚劑,並注意補充水分。水是美容佳品,春天一定要多喝些水。飲水的方法是:早晨空腹或飯前宜飲水,而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腫脹,進而發展成眼袋。飲水以礦泉水和鮮果汁為最佳,清淡的茶也是很好的飲品。

七、要防病保健 春季,氣候轉暖,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容易出現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腦、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由於早春時節寒冷,乾燥的氣候,會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一些致病物質會乘虛而入而發病。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視防病保健。

夏季養生法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旺盛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於內,氣血運行亦相應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這就是所謂的「春夏養陽」。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晚睡早起 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也就是說每天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活動,以適應夏季的「養長」之氣,早早起床接受陽光和晨起清新的空氣,對機體大有裨益。由於夏季晚睡早起,相對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易醒的特點,更易出現疲勞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養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補償夜間睡眠的不足,更能順應人體生理特點的養護需要。午睡時間一般以1小時為宜,並注意睡眠姿勢,可平卧或側卧,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午睡雖然短暫,但它有利於補足必需的睡眠時間,使機體得到充分休息,使神經機能恢復,體力增強,疲勞消除,增強機體的防護功能,更有效地工作和勞動。

二、要防暑取涼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為了解熱消暑,採取適當的防暑降溫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貪涼過度,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或電扇不離身,或徹夜露宿,對身體健康均十分不利。因為夏季暑熱外蒸,人體出汗較多,全身表皮血管擴張,突然遭到涼風吹拂,往往會引起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造成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室內外溫差不易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宜少於25℃。

三、要防曬護膚 夏季烈日炎炎,強烈的陽光照射會對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使皮膚曬黑,而且還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膚癌。此外,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人體的體溫調節失去平衡,使機體大量蓄熱,水鹽代謝紊亂還易發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時要戴遮陽帽、太陽鏡,以減少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損害。由於夏天炎熱的氣候,人體容易出汗,應注意選擇護膚品,如防曬的膏、霜、蜜脂類,可消除皮膚早衰之慮,花露水、爽身粉、痱子粉、香水等不僅可以保護皮膚,而且可以提神醒腦,還給人以芳香和美感。

四、要情緒歡暢 在精神調養上,中醫認為「夏季要放」,也就是說夏季精神要充沛、飽滿、情緒外向,因為只有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通泄自如,情緒向外,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而且要做到「華英成秀」,即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切忌發怒,使體內陽氣得以渲泄。故夏季精神調攝,應合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恬靜愉快心境,神清氣和,胸懷寬闊,使心神保養。

五、要動靜結合 夏季人體消耗較大,運動調攝應動靜結合,可選擇游泳、釣魚、散步、慢飽等,但是運動量要適度,不可過於疲勞。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運動時應穿寬松、舒適、吸汗又有良好透氣性的棉織物為好,便於身體散熱。夏日外出旅遊,尤其是海濱和山區,即可以消夏避暑,令人心曠神怡,又可達到療養、鍛煉,促進身體的健康。

六、要飲食衛生 夏季人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同時夏天人們的食慾減低,消化吸收不良,均可導致機體營養素代謝的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和其它疾病。為此,夏季的飲食,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以保障身體的需求。同時,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霉、西紅柿、黃瓜、綠豆等。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飲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雜,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即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調味解暑。總之宜注重飲食衛生。

七、要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哮喘、風溫性關節炎等病,在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葯,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是中醫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即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季養生法

秋季萬物成熟,果實累累,正是收獲的季節。但是氣溫由熱轉寒,早晚溫差較大。此時,陽氣漸收,陽氣漸長,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機體的陽氣隨之內收,因此,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內存陰氣,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陰氣由疏泄轉向收斂、閉藏。秋天氣候轉涼,要早些睡覺,以順應陰精的收藏,又宜早一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舒長。另外適當早起,適當做一些晨練,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氣,促進新陳代謝,又有益於肢體功能活動的鍛煉,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二、要適當「秋凍」 夏去秋來,秋風拂面,雖涼還不至於寒,人們還能耐受,不妨進行一點鍛煉,逐漸增強體質,適應氣候的變化。「秋凍」就是說「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避免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秋季應順應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但是「秋凍」還要根據天氣變化來決定,應以自己感覺不過於寒冷為標准。進入深秋時就應注意保暖,若氣溫驟降,一定要多加衣服。

三、要清靜養神 秋季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秋風秋雨易使人感到蕭條、凄涼,勾起憂郁的心緒。尤其是老年人容易產生情緒低落,多愁善感。這時候最好多聽一聽音樂,或靜下來讀一本好書,或與好朋友聊天,或到戶外散步,這些都能排解苦悶的情緒。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秋天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收斂神氣,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四、要適當運動 金秋季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但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即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也就是說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應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來選擇運動項目,如登山、慢跑、散步、做早操、練氣功等。隨著天氣逐漸轉冷,運動量可適當增加,在嚴冬來臨之前,體質會有明顯提高,大大增強抗寒耐凍的能力。

五、要護膚保健 秋季隨著天氣的變冷,人的肌膚不能馬上適應這種變化,血液循環變慢,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細碎的皺紋,尤其是在眼睛周圍。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對皮膚的護理。除了要多飲水及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蜂蜜、乳類等外,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荷爾蒙的分泌與自律神經的平衡可因心緒的變化直接反映在皮膚上。因而皮膚的變化與情緒有很大的關系。此外,葯物、按摩、化妝、面膜等美容護膚保健方法,不僅適用於秋季,其他季節也可採用,只是在秋季更應重視罷了。

六、要防病保健 秋季氣候變化較大,若不謹慎起居,則容易使一些慢性病在秋季發作。尤其是老年人,體溫中樞的調節功能減弱,對外界寒熱的刺激反應較遲鈍,若不及時增減衣服就很容易患病。如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加上花粉、塵埃、煤氣、冷空氣等過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發作。慢性咽炎的患者,由於秋天氣候多晴少雨,氣候乾燥,容易誘發咽炎的發作。因此老年人在秋季一定要注意防病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要防止在秋季復發。

七、要性事有節 在性生活方面,中醫認為在秋冬之令,應注意順應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這點對中老年人特別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陰氣將由旺盛而趨向逐步減弱。故中老年人精力漸衰,是自然的趨勢。中老年人節欲,以養腎精,可延緩衰老的過程,達到長壽目的。

冬季養生法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自然界的生物都進入了匿藏、冬眠狀態,以蓄養其生命的活力,這種現象,中醫學稱之為「養藏」。人類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當然也要以養藏為原則,只是人類所要「藏」的,是體內的「熱能」和生命的「動力」。這「熱能」和「動力」,中醫學便稱之為「陽氣。」並主張冬季應該做到「無擾乎陽」,也就是不要損害人體的陽氣。因此,「無擾乎陽」便是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說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要保暖防寒 隆冬季節,由於寒冷的刺激,使得肌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促使人體外周血管收縮,心律加快,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極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在穿衣、居室等方面,一定要採取防凍保暖的措施。中醫學強調要「去寒就暖,無泄皮膚」,就是這個道理。但「暖」不等於「熱」,室溫保持在20~23°c即可,溫度太高,反而不宜了。

二、 要早睡晚起 冬季更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這個「晚」是以太陽生氣的時間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懶床不起。因為,冬天的早晨在冷高雅影響下,往往會有氣溫逆增現象,及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從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這時如果過早起床外出,就會身受其害。

三、 要動靜結合 動,就是要進行適當鍛煉。早晨的陽光升起後,要選擇活動量適當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使身體微有汗出為度。如果汗出太多,浸濕了內衣,反會引起感冒。中醫學說「無泄皮膚」,就是這個意思。適當活動,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強體質,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所謂靜,就是不要過於疲勞。例如,慢跑以不超過20分鍾為宜。

四、 要情緒穩定 冬季「養藏」的原則,體現在心理活動方面,要保持情緒穩定,不急不躁,心情愉快,好像有什麽想法和心得不欲披露一樣,不要太過發泄。《內經》說:「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這個意思。

五、 要冬浴有法 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每周1~2次為宜。水溫一般在37~38 度,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擴張,引起頭暈,心跳加快;太低則易患感冒。飯後不要立即洗浴,以免消化道血流量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太過疲勞時洗浴,會加重體力的消耗,引起不適。此外,洗浴的時間不宜過久,浴前可引用一定量的糖鹽熱水。

六、 要睡眠有方 冬季睡眠時,室溫20~23度最為適宜,可適當留有小氣窗通風換氣,但要避免當風吹頭。被內的溫度可保持在32~34度之間,可使用暖水袋或電褥子調節被內溫度。睡前宜用熱水洗腳,並保持心情平和,不說不笑。午間可小睡30分鍾。晴天要常曬被褥。

七、 要性事有度 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掌握性生活的頻度,對養生保健有一定意義。如春季性生活次數可稍多;夏、秋季則適當節制;冬季則要節欲。特別是中老年人,冬季更要減少性生活的次數,才能達到保養「陽氣」,養精蓄銳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四季養生平和體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