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質舞蹈 > 人的體質屬性

人的體質屬性

發布時間:2021-03-15 10:50:33

⑴ 人體有哪些體質

體質,即機體素質,是指人體秉承先天(父母)遺傳、受後天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機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前人對體質有許多論述,在國外,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種體質類型學說。古希臘西波克拉底的氣質學說,曾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體質學說,其氣質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其比例決定了人的氣質,並依此把人分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憂郁質型。但是至今國外醫學對體質的各種分類學說都無法直接指導臨床實踐與養生康復,惟有中醫體質學說與醫療實踐、養生長壽密切結合。 中醫一貫重視對體質的研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里,就對體質學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可以說,《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學說理論的淵藪。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的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特徵,歸納出木、土、火、金、水五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再根據五音太少,陰陽屬性以及手足三陰經的左右上下,氣血多少的差異,將上述每一類再分為五類,即五五二十五種體質類型。根據人體體質的陰陽盛衰,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 這都是後來體質分類的依據。 體質形成的機理是極其復雜的,它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地理環境因素 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由於受著不同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區人的體質。 2.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稟賦」,先天稟賦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遺傳及嬰兒在母體里的發育營養狀況。總之,形體始於父母,體質是從先天稟賦而來,所以父母的體質特徵往往能對後代產生一定影響。 3.性別因素 《靈樞·五音五味篇》提出「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的論點,對婦女的體質特點作了概括說明。中醫認為男子以氣為重,女子以血為先,女子由於有經、帶、胎、產的特點,所以體質與男子不同。 4.年齡因素 體質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因為人體的結構、機能和代謝是隨著年齡而發生改變的。俗話說「一歲年紀,一歲人」便是這個道理。 5.精神因素 強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損傷人的機體結構,使健康體質的基礎發生動搖。 6.飲食營養因素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這說明體質不僅與先天稟賦有關,而且依賴於後天水谷的滋養,水谷是人體不斷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營養不當,也會引起人體發病。 此外,體質形成的差異,還與社會因素、體育鍛煉因素、疾病因素有關。如人們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因此情志、勞逸各不相同,物質生活也有優劣之分,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體質特徵。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古代的分類有:陰陽五行分類,陰陽太少分類,體型肥瘦分類,形志苦樂分類,稟性勇怯分類。 現代中醫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提出了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這種分型以身型脈證為主要指標,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⑵ 人物有幾種屬性

封3的人物有5種基本屬性,力量、身法、悟性、靈力、體質。

⑶ 怎樣區分體質的屬性

人的體質大致可以分成四類體質屬性:
1、熱證體質:熱證體質的人會有緊張、興奮、亢進、炎症、充血等症狀,其主要表現:喜歡冷飲、口乾舌燥,口臭口苦、身體經常發熱、怕熱、臉色發紅、面紅耳赤、脾氣暴躁、易怒、尿少而色黃、常常便秘且大便乾燥、舌紅且有厚厚的黃苔,且精神容易呈現興奮狀態;
2、寒性體質:寒性體質的人是弛緩,萎縮,衰退,無力,貧血等症狀,其主要表現:手腳常發涼、怕風、怕冷、不喜歡喝水,很少口渴、經常有氣無力、精神萎靡、臉色蒼白、尿少而色淡、常腹瀉、、常感疲勞、舌色淡紅、喜歡熱飲、女性生理周期較慢等表現;
3、實證體質:實證體質的人在生活中的主要表現為身體強壯肌肉發達、活動量大、氣粗力足、聲音洪亮、大便秘結、小便色黃、講話有力、體力充沛、無汗等;
4、虛證體質:又分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個方面:
1)氣虛體質:症狀是陽氣不足、無寒象,特徵表現是,氣少懶言、臉色蒼白、食慾不振、不喜歡運動、稍動就頭暈或氣喘急促、久病或重病多屬此類;此類體質的人應選用補氣食物,如茯苓、薏仁、山葯、紅棗、蓮子等進行補氣,以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
2)血虛體質: 症狀是陰血不足、無熱象,特徵表現是,形體消瘦、臉色蒼白、毛發稀疏、健忘、頭昏、眼花、女性月經量少、脈搏細而無力、常失血過多、長期營養不良、婦女產後或月經過後;此類體質的人選用補血食物如:枸杞、阿膠、桂圓等進行補血調補;
3)陰虛體質:症狀是陰血不足、有熱象;特徵是形體消瘦、心煩氣躁、常渴、喜冷飲、盜汗、手足心發汗冒熱、小便黃且舌紅、便秘、大便干硬、臉色發紅且燙、失眠等症;適用滋陰食物:麥冬、玉竹百合等進行滋陰調整;
4)陽虛體質:症狀是陽氣不足、有寒象;特徵是畏寒、怕冷、嗜睡乏力、不喜喝水、喜熱食、性慾減退或陽痿早泄、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尿少且腹瀉、多發於男性等;選用溫陽食物肉桂、冬蟲夏草、胡桃等進行補陽的調整。

⑷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個人體質程度

體質是人的質量。它是人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後天獲得性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徵。

體質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幾個方面。

體格是指人體的形態結構方面,包括人體生長發育的水平,身體的整體指數與比例(體型)以及身體的姿態。

體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它包括身體素質(力量、速度、靈敏、柔韌、耐力等)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舉起重物等能力)。

適應能力是指人在適應外界環境中所表現的機能能力,它包括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體質,是指人的生命活動和勞動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礎。簡要地說,體質是指人體自身的質量,是人體在形態、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定的特徵。體質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因此是選擇健身運動的依據。身體運動是人的自然屬性,同時又是生命活動得以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反映著人的社會屬性。

"體質"和"健康"的概念是不同的。同樣是健康的人,其體質卻千差萬別,對一個人的體質強弱要從形態、功能、身體素質、對環境氣候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體質的綜合評價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即體格、體型、姿勢、營養狀況及身體組成成分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及各系統、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水平:即身體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柔韌性等素質及走、跑,跳、投,攀等身體運動能力。

(4)心理發展狀態:包括本體感知能力、個體意志力、判斷能力。

(5)適應能力:例如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抗寒、抗熱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影響體質強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與遺傳、環境、營養、體育鍛煉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遺傳只對體質的狀況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或前提條件,體質的強弱則有賴於後天環境、營養、衛生和身體鍛煉等因素。因此,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科學的鍛煉,又是增強體質最積極有效的手段。

附:體質測定的內容和指標

(1)形態指標:身高、體重、胸圍、上臂圍,坐高及身體組成測定;皮脂厚度、體脂比重、去脂體重等。

(2)功能指標:安靜時心率、血壓,肺功能及心血管運動試驗等。

(3)身體素質指標:力量,爆發力,柔韌性,靈巧和協調性平衡性,耐力項目。

(4)運動能力指標:,跑,跳,投擲。

⑸ 人的本質(本性,自然屬性)到底是什麼

人的本質問題一直是哲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時至今日也無一個完整而確定的答案。人的本質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問題,不能僅從某個偉人或哲學家的只言片語、斷章取義地對人的本質下定義。我們認為應從辯證法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人的本質。

恩格斯指出:「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系的科學」(1),「和形而上學相對立的,關於聯系的科學」(2)。唯物辯證法一個最根本的特徵就是認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於相互聯系之中的,認識事物必須「從事物的相互聯系中理解事物。」(3)事物的聯系包括事物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和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系,事物只有處於內部的和外部的相互聯系之中才能得到發展。所以,認識事物必須從事物的內部和外部的聯系去把握。人是客觀世界中的一普通事物,因此,對人的認識也必須從聯系、從人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去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人的本質。下面就用系統的方法、從人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入手去討論人的本質。

一、什麼是人的內部聯系呢?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矛盾統一體,它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不同層次的要素有機結合、相互聯系所形成的一個自組織系統。它包括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聯系,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聯系,器官與器官之間的聯系,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聯系。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聯系形成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聯系形成器官,器官與器官之間的聯系形成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聯系形成人體。

現代科學認為人體整體是由呼吸、消化、循環、神經等系統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中醫學也認為人體整體是由五臟六腑(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無論現代科學與中醫學對人體內部結構的認識有何種不同,它們始終認為人體整體是由不同層次的要素或子系統有機結合、相互聯系而形成的。系統論告訴我們,「各個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本身具有各個孤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質和功能。」(4)「系統獲得新質的秘密在於要素的有機性。系統內的要素不是機械相加,而是有機結合。」(5)因而按照聯系的觀點和系統的觀點,由五臟六腑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必然會產生一種新質。這種新質我們認為便是人體整體功能系統的質——精神。(6)

人們通常認為由人的內部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體是生理性的。楊玉輝同志在《人體科學研究》一書中用系統的方法,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展開了對人體內部結構的認識和探索,但楊玉輝也認為由五臟六腑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體整體是生理性的。這種觀點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僅僅用系統的方法解釋生物學范圍內的人的形體,沒有用系統的方法去說明人的精神,更沒有用系統的方法去闡述形與神之間的關系。(7)持這種觀點的人只是機械地、形而上學地看問題,忽視了事物發展的辯證性。現代醫學雖然也用系統的方法解釋人,並「把人體理解為一個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若干層次和組分、按一定結構結合起來的具有特定生命功能的有機系統」(8)。但現代醫學同樣也只僅僅用系統的方法解釋生物學范圍內人的形體,沒有用系統的方法解釋人的精神,更沒有用系統的方法去說明人的形體與精神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現代醫學對人的認識仍然是機械的和形而上學的,其沒有看到由人體內部各個子系統或要素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會產生和形成一個新的系統,這個新的系統具有子系統或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質和新功能。

系統論告訴我們,系統是在子系統或要素的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復雜整體。如果我們承認形體可以作為系統而存在,那麼我們也應承認在形體基礎上產生的新質——精神也是作為系統而存在的。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結合在一起,而是有機地、辯證地結合在一起。由五臟六腑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人體整體功能系統,有著不同於組成它的要素或子系統的新質和功能。這便是系統與子系統或要素相區別的核心所在。把由人體各個要素或子系統有機結合、相互聯系所形成的人體整體理解為生理性的,恰恰就在於忽視了整體的質與要素的質是不同的這一系統論的核心。

人體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要素或子系統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人的內部聯系,這種內部聯系形成人體整體功能系統,這種人體整體功能系統產生一種不同於要素或子系統運動形式的新的運動形式——精神活動。「事物的質是諸要素相互聯系而成的整體特徵。」(9)因而,人的內部聯系形成人的內部本質,人的內部本質便是精神活動。

以前我們往往從生物學角度認識和理解人,沒有看到在形體生物化學運動的基礎上存在著新質運動——精神運動。人的內在精神本質的提出改變了人們以往關於人的通常觀念。所謂內在精神本質也就是人的形體內部各個要素或子系統有機結合、相互聯系所形成的人體整體功能系統的質。它要求我們從形體與精神兩個方面認識和理解人。我們認為人是形體系統與精神系統的辯證統一。精神系統與形體系統是系統整體與局部或要素之間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條件。精神系統既不能離開形體系統單獨存在,形體系統也不能離開精神系統單獨存在。在人、精神、形體這三個系統中,人系統最大,精神系統次之,形體系統居三。人與精神或形體之間的關系同樣也是系統整體與局部或要素之間的關系。人與精神或形體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條件,人既不能離開精神或形體單獨存在,精神與形體也不能離開人單獨存在。人就是精神與形體的有機結合、相互聯系的產物,所以人既不等於精神——靈魂,也不等於形體——肉體,人就是精神與形體的矛盾統一體。

二、什麼是人的外部聯系呢?

人的外部聯系表現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人自身。這種聯系是人通過勞動實現的。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如果說動物不斷地影響它周圍的環境,那麼,這是無意發生的,而且對於動物本身來說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離開動物愈遠,他們對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帶有經過思考的、有計劃的,向著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標前進的特徵。」(10) 「動物僅僅利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動物的最後的本質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11)由此可見,人的外部聯系與動物的外部聯系是根本不同的,動物由於它的存在而與外界直接發生聯系,而人則通過勞動與外界發生聯系,使自然界按照自己的目的發生改變,並為人的生存服務。因此,勞動是人外部聯系的本質。

事物的本質存在於事物的相互聯系之中,因而,人的本質存在於人的聯系之中,存在於人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之中,是內部聯系的質和外部聯系質的辯證統一。內部本質是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外部聯系是對內部本質聯系的體現。因而,勞動作為人的外部本質是對內部本質——精神活動的體現。人的勞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這種活動是以意識、思維為邏輯前提的,沒有意識、思維便不會有勞動發生。那種把人的內部本質理解為生理性的,理解為「肉體——工具」的觀點(12),恰恰是忽視了事物發展的辯證性——事物的內部要素或子系統相互聯系、有機結合所形成的整體質,是一種不同於要素或子系統質的新質。正是由於他們忽視了這種新質的存在,忽視了人體整體性的質就是精神活動,因而,他們就根本看不到人的內部精神質的存在。把人的內部質理解為生理性的,理解為「肉體——工具」是錯誤的和形而上學的,由「肉體——工具」這種「內部質」根本無法導出外部聯系的質——勞動。人類勞動的目的性、計劃性是顯而易見的,沒有意識、思維何以能夠產生勞動?正是由於人有意識、能思維,所以才產生了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勞動。因而,章韶華在《需要——創造論》一書中根據聯系的觀點把人的內部本質規定為「肉體——工具」的觀點是錯誤的。章韶華雖然也已注意到聯系形成事物的整體質,但他沒有注意到整體質與要素質的不同,沒有把這一思想貫徹到對人的本質研究當中。因而,他對人的本質的規定是不正確的。

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綱。事物只有處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發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得到發展的。因而,人要發展,只有在相互聯系中,也即只有在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發展。一個人僅僅具有意識、思維活動,而不參與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活動中去,即這個人只有內部聯系而無外部聯系,那麼這個人就是孤立的、靜止的,這個人就不可能得到發展,就不可能是哲學意義上的人(如狼孩)。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費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13)「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聯系起來的共同性」(14)。由於費爾巴哈沒有把事物放在聯系和發展中來認識,沒有放在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中來認識,因而他在闡述人的本質時只是說:「究竟什麼是人跟動物的本質區別呢?對這問題最簡單、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識。」(15) 「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或者在人裡面形成類、即形成本來的人性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就是理性、意志、心。」(16)馬克思正是注意到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論述的片面性,即那種只注意事物內部聯系,忽視事物外部聯系的片面性;所以馬克思嚴厲地批判道:「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7)這里馬克思把人的外部聯系理解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究竟什麼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呢?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明確指出:「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18)所謂社會關系也就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結成的各種相互關系的總稱。由此可見,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針對費爾巴哈在人的本質問題上只注意內部聯系,忽視外部聯系,忽視勞動而提出的。勞動促使人們結成復雜的外部社會關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勞動而不是其它。這與馬克思一貫的哲學思想,也與馬克思所創造立的致力於改變世界的實踐唯物主義相統一。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一再強調:「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19)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20)「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21)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是站在辯證法的高度,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認識和把握人的本質的。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在人與動物的區別上明確指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直接區別開來。」(22)但同時又強調:「一句話,動物僅僅利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動物的最後的本質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23)可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已經注意到人的內部本質和外部本質的存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以上兩個關於人的本質的論述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辯證統一的。它也不像有的論者所說的那樣:人的本質只是勞動。把人的本質僅僅歸結為勞動,否認精神性,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事物如果沒有內部聯系,那麼這個事物就不可能存在,這個事物何以有外部聯系?因而,把人的本質僅僅歸結為勞動是完全錯誤的。

綜上所述,那種片面地把人的本質歸結為精神或勞動,甚至斷章取義地僅從字面上理解,把人的本質歸結為一切社會關系總和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人的本質是內在精神本質和外在勞動本質的辯證統一。

三、精神、勞動與人的本質之間的辯證關系

把人的本質歸結為內部本質和外部本質的辯證統一,歸結為內在精神本質和外在勞動本質的辯證統一,有一個根本的哲學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精神、勞動與人的本質之間的關系問題。精神、意識與勞動、實踐的關系問題既是目前哲學界討論的焦點問題,也是理解人的本質的一個難點問題。對於精神、意識與勞動或實踐的關系,馬克思曾明確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的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24)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也指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使人是類存在物」,而「實際創造一個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的自然界,這是人作為有意識的類存在物的自我確證。」(25)馬克思認為人對世界的改造反而從一個方面證明了人是有意識、能思維的類存在物,同時,正是由於人是有意識、能思維的類存在物,所以人的活動才具有意識、目的性和計劃性。但是人的意識、目的性、計劃性與勞動、實踐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呢?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似乎沒有給予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對於精神、意識、勞動或實踐與人的本質之間的關系,目前哲學界依然存在著分歧。一種觀點認為,「『意識』、『心理』、『意志』,是人特有的『精神本質』……它是實踐的內在本質,實踐是它的外在顯化或對象化」(26)。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從『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中又把『有意識』抽出來作為人區別於動物的類本質,這就等於從馬克思的勞動實踐觀又退回到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觀點上去」(27)。「在馬克思看來,不是因為人『有意識』,人才是『類存在物』,人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只有通過人的勞動實踐活動,才能證明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這種勞動實踐即生產活動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所以,是勞動實踐本身從本質上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而不是因為人『有意識』。」(28)非常明顯,上述有關精神、意識、勞動或實踐與人的本質之間關系的論述都是根據馬克思文本得出的。對於馬克思文本中的同樣一句話雙方理解的意思卻不一樣,從而導致了不同的理論觀點和結論。雙方雖然都引經據典、各抒己見,但都很難說服對方。我們認為用聯系的觀點和方法完全可以解決上述觀點的分歧。

當我們用聯系的觀點來理解精神或意識、勞動或實踐與人的本質之間的關系時,我們發現精神是人的內部聯系的質,勞動是人的外部聯系的質。內部聯系「是維持事物存在的內在力量,也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29)。「內部聯系只有藉助外部聯系才能規定事物的存在、推動事物的發展,否則就會成為孤立的、封閉的、僵死的東西。」(30)同時「外部聯系只有通過內部聯系才能起到維持事物的存在,影響事物的發展的作用,它一旦超脫了內部聯系的需求、選擇、控制和調節,就會失去其應有的積極作用」(31)。由此可見,精神、意識作為人的內部聯系的質是推動人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勞動作為人的外部聯系的質只有在人的內部聯系的精神質的推動下才能對人的發展起積極的決定作用。離開人的精神的推動作用,勞動既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對人的發展起任何作用。非常明顯,那種片面認為只有勞動才是人的本質,才能使人是類存在物,才能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否認人的精神本質的觀點是不符合辯證法原則的,是封閉的僵死的,因而我們認為是錯誤的和形而上學的。

現行哲學教科書根據恩格斯在《勞動在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有關論述,認為勞動既然能夠決定猿轉變為人,那麼勞動同樣也可以決定精神的產生,即精神能動性來源於實踐能動性。我們認為勞動決定古猿轉變為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勞動作為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是不能決定猿轉變為人。人是形體與精神的辯證統一。形體與精神是構成人的兩個基本要素,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或形體或精神人都不能成為人。同時正是由於形體與精神的產生,才產生了人,才產生了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勞動。猿不具備形體與精神這兩個要素,所以在猿那裡沒有勞動行為的發生。勞動既然不能決定古猿轉變為人,那麼勞動同樣也就不能決定精神的產生。精神作為人內部聯系的質,精神的能動性來源於形體的能動性,精神的能動性與形體的能動性是不同質的。正是由於精神具有能動性,所以精神才能夠支配人。同時也正是由於精神能夠支配人,所以人的活動才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因而,不是精神能動性來源於實踐的能動性,而是實踐的能動性來源於精神的能動性。精神、意識是原因、根本,勞動、實踐是結果和表現。精神是勞動的實質和核心。在邏輯序列上,精神在先,勞動在後。

總之,人的本質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哲學問題。我們應站在辯證法的高度,用聯系和發展的方法去揭示人的本質。

參考文獻:

(1)、(2)、(10)、(11)、(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21、486、516、517、517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09頁。

(4)、(5)楊春貴編著《簡明哲學十二論》,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131頁。

(6)、(7)參見《系統形神觀——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形神觀》

(8)彭瑞驄主編《醫學辯證法》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年第1 版,第45頁。

(9)、(29)、(30)、(31)章韶華《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79、80、80頁。

(12)章韶華《需要——創造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第129、131頁。

(13)、(14)、(17)、(18)、(19)、(20)、(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19頁。

(15)、(16)《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第26、27頁。

(22)、(25)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50頁。

(2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頁。

(26)叢大川《智能史觀芻議》,載《嶺南學刊》1994年第5期。

(27)、(28)鄭治《智能史觀與唯物史觀一致嗎?——與叢大川同志商榷》,載《嶺南學刊》1995年第2期。

⑹ 怎樣辨別人的體質屬性如:風屬性.火屬性,水屬性

中醫人體運行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兩千多年前中國思想界就已經流行「陰陽」這種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如以老子為代表的
思想;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都是以這種對立統一的
為哲學的基本思想。陰陽就是以對立統一的觀念來看待事物的運行變化,當然也包括人體的運行。所以中醫也採用這種對立統一思想來描述和看待人體以及人體運行和自然的關系等等問題。這些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
中就已經敘述得非常清楚了。

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在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
」。(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這種以對立統一的二點法來分析看待變化的事物已經被現代科學證實是比較正確的方法論,能夠比較好地描述復雜變化的事物。對於復雜的人體運行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對立統一的方法是一種簡便、客觀地描述方法。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能採用這種陰陽對立統一的方法論來描述人體運行情況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更加令人拍案稱奇的是古代中醫就把復雜的人體系統的運行主體概括為五大核心子系統:心、肺、脾、肝、腎。每個核心子系統都包括了一個主器官和其它一些相關的器官。並且使用中國古代十分流行的
來描述人體的這五大核心子系統的運行關系。五行學說是古代中國思想家、哲學家創建的一種論述和推演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復雜的運動變化規律的抽象化方法。它用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類各種事物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系來表述某一
內互相關聯的事物之間的運行情況。五行學說對復雜系統的抽象化、形象化的描述能力當然也為中醫描述人體系統運行情況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中醫使用了五行學說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心、肝、腎、肺、脾五個子系統,這樣使得中醫人員和廣大民眾能夠方便地運用這五種物質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相輔、相剋的特性來非常形象地說明這五個子系統在人體運行中的關系。
這就是
的理論的最基本的表示。這個簡單圖形表示的陰陽五行學說可以十分通俗形象地指導人們正確理解人體運行規律,保持人體各部分的協調平衡運行,維護身體健康,及合理有效地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治。由現代醫學也可以確定這種子系統的劃分方案與人體系統的運行情況是相當一致的。這五個內臟子系統是身體健康的最核心的部分,只要它們能夠正常協調地工作,一般就可以認為身體正常。而其它器官(或次要器官)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往往不是決定性的。如生殖系統有毛病,可能隻影響生殖功能,而不會影響身體的基本生活功能。而且次要器官的正常工作也必須依賴於這五個核心系統的正常運行。當然,在具體的器官在人體運行中的作用的描述,中醫的五大子系統與西醫的分類是有一定的差別。
中醫
是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配合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
),主持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爪、面、唇、毛、發)等構成人體的臟腑
系統,這些分類方法和西醫不是完全相同。這里我們並不準備討論具體的醫學理論問題,也不準備討論陰陽五行哲學系統的正確性。
利用陰陽五行學說建立的這種人體臟象學說及其各臟器之間的運作關系理論能夠很好地描述人體運行情況的核心因素,這一點已經幾千年的實踐所證明。當然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僅僅有這五個核心子系統,即使再加上六腑也是不能完全說明人體的復雜運行情況的。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可以把人體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的內部核心運行機制歸結為相對簡單的五個子系統,,並可以運用這五個子系統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陰陽相輔、相剋)來說明人體健康情況,及對各種疾病的診治,這的確是一件十分
。中醫有了陰陽五行學說這個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對復雜的人體系統運行和人體與周圍自然環境的關系進行科學的描述。
例如對於慢性虛弱性
,中醫認為
,脾屬土,肺屬金,可以採用補益脾氣的方法達到養肺氣的目的;
,肝屬木,脾屬土,肝有病會延及脾,所以肝有病時要注意保養脾,以免脾臟被累;
腎屬水,肝屬木,肝血不足時可採用補腎陰的方法達到恢復肝血的目的。等等這些由陰陽五行描述的關系構成了中醫對人體協調平衡運行和對人體疾病診治的認識。如果僅僅因為中醫採用的陰陽五行理論與一些道士、算命先生的陰陽五行一樣的術語,而把中醫歸結為巫術迷信一類加以摒棄。

⑺ 人的體質分為那些種類怎樣辨別自己的體質

中醫說人的體質通常分為三種:平性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大多數人都是平性體質。

體質,即機體素質,是指人體秉承先天(父母)遺傳、受後天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機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前人對體質有許多論述,在國外,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種體質類型學說。古希臘西波克拉底的氣質學說,曾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體質學說,其氣質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其比例決定了人的氣質,並依此把人分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憂郁質型。但是至今國外醫學對體質的各種分類學說都無法直接指導臨床實踐與養生康復,惟有中醫體質學說與醫療實踐、養生長壽密切結合。
中醫一貫重視對體質的研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里,就對體質學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可以說,《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學說理論的淵藪。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的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特徵,歸納出木、土、火、金、水五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再根據五音太少,陰陽屬性以及手足三陰經的左右上下,氣血多少的差異,將上述每一類再分為五類,即五五二十五種體質類型。根據人體體質的陰陽盛衰,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 這都是後來體質分類的依據。體質形成的機理是極其復雜的,它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地理環境因素
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由於受著不同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區人的體質。
2.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稟賦」,先天稟賦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遺傳及嬰兒在母體里的發育營養狀況。總之,形體始於父母,體質是從先天稟賦而來,所以父母的體質特徵往往能對後代產生一定影響。
3.性別因素
《靈樞·五音五味篇》提出「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的論點,對婦女的體質特點作了概括說明。中醫認為男子以氣為重,女子以血為先,女子由於有經、帶、胎、產的特點,所以體質與男子不同。
4.年齡因素
體質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因為人體的結構、機能和代謝是隨著年齡而發生改變的。俗話說「一歲年紀,一歲人」便是這個道理。
5.精神因素
強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損傷人的機體結構,使健康體質的基礎發生動搖。
6.飲食營養因素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這說明體質不僅與先天稟賦有關,而且依賴於後天水谷的滋養,水谷是人體不斷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營養不當,也會引起人體發病。
此外,體質形成的差異,還與社會因素、體育鍛煉因素、疾病因素有關。如人們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因此情志、勞逸各不相同,物質生活也有優劣之分,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體質特徵。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古代的分類有:陰陽五行分類,陰陽太少分類,體型肥瘦分類,形志苦樂分類,稟性勇怯分類。
現代中醫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提出了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這種分型以身型脈證為主要指標,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⑻ 五行各屬性的人物性格

五行與人的性格是:

1、木五行性格的人,有博愛、惻隱之心,質朴清高,骨骼修長的特點。木命人主慈,心地善良好施捨,木多木旺之人,性格倔強,意志力堅定不移,頗有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的性格,特別是壬子、癸丑納音桑拓木的人和乙丑日的人就更有股犟勁的牛脾氣。木形人的特徵:本性柔軟,性情隨和,感情豐富,舉止灑脫,心胸寬廣,生活樂觀,善交朋友,清高自信,外貌高大,體長潔白,豐姿美貌,儀表俊雅,氣宇軒昂,語音柔和,面色清白,口尖發美。

2、火五行性格的人,待人總是彬彬有禮,有謙讓之風,神采奕奕,性急而聰明的特點。火形人的特徵:性情剛烈,感情易動,性急如火,熱情爽快,待人耿直,善交朋友,分外熱情,尊老愛幼,見弱不欺,逢惡不怕,見義勇為,缺乏冷靜,外貌瘦小,面尖下圓,印堂狹窄,鼻孔易露,說話太急,語音激昂,言語妄誕,有始無終。

3、土五行性格的人,有言行一致,說一不二,忠孝至誠,嚴守信譽,好敬神佛的特點。土命人講信用,說到做到,不虛偽,待人忠厚老實,土多土旺的人喜靜,不愛動,因而容易失去良機,對人寬宏大量,有忍勁和耐力,做事總是堅持不懈,有始有終,同時為人質朴,勤勞節約,辦事踏實肯干。土命人的特徵:性情溫厚,感情純朴,待人誠實,講信守譽,不講假話,談吐謹慎,做事細心,膽小怕事,背圓腰闊,鼻大口方,面胖色黃。土多土旺之人外表顯得笨拙,土少薄弱之人聲音混濁。

4、金五行性格的人,有英雄豪傑、仗義疏財,講究禮儀廉恥、性格好強、剛愎自用的特點。金命人非常講義氣,重視名譽,自尊心很強,性格孤傲,不卑不亢,針鋒相對,剛直易折。金形人的特徵:行動穩成,外表嚴肅,剛毅果決,內心熱情,待人耿直,重情重義,辦事認真,秉公執政,脾氣古怪,固執保守,體健神清,面方白細,膚色黝黑,眉高眼深,鼻高耳仰。

5、水五行性格的人,水命人足智多謀,聰明好學,有謀略,好思索,坐不住,易變動。水旺,體必豐肥,但平生多波折,人生起伏較大。水多水旺者,其性情反而急躁,易出禍端。水命人的特徵:好動健談,行動敏捷,靈活多變,能剛能柔,軟中有硬,以柔克剛,剛柔相濟,命帶桃花,風流多情,外形矮小,面色青黑,語言清和。

閱讀全文

與人的體質屬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