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質舞蹈 > 噬菌體質粒名詞解釋

噬菌體質粒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1-03-14 22:27:24

『壹』 溫和噬菌體的名詞解釋

在短時間內不能連續完成吸附、侵入、增值、成熟和裂解這五個階段而實現繁殖的噬菌體為溫和噬菌體

『貳』 噬菌體 名詞解釋

噬菌體是侵襲細菌的病毒,也是賦予宿主菌生物學性狀的遺傳物質。噬菌體必須在活菌內寄生,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其取決於噬菌體吸附器官和受體菌表面受體的分子結構和互補性。

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

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細菌的生物。

(2)噬菌體質粒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噬菌體繁殖特徵:

1、毒性噬菌體

指在宿主菌體內復制增殖,產生許多子代噬菌體,並最終裂解細菌。毒性噬菌體的增殖方式是復制,其增殖過程經歷吸附穿入、生物合成和成熟釋放3個階段。

進入菌細胞內的噬菌體核酸首先經早期轉錄產生早期蛋白質,並復制子代核酸,再進行晚期轉錄產生噬菌體的結構蛋白。子代噬菌體達到一定數量時,由於噬菌體合成酶類的溶解,菌細胞突然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再感染其他敏感細菌。

2、溫和噬菌體

感染宿主菌後並不增殖。其基因整合於細菌染色體上,即前噬菌體,隨細菌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並隨細菌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細菌的染色體中。溫和噬菌體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茵性周期,可偶爾自發地或在某些理化或生物因素地影響下,整合的前噬菌體脫離宿主菌染色體,進入溶菌性周期導致細菌裂解,並產生新的成熟噬菌體。

『叄』 噬菌體名詞解釋

噬菌體是一類病毒,是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

『肆』 噬菌體名詞解釋

噬菌體 [ shì jūn tǐ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 shì jūn tǐ ]
病毒的一類,能侵入細菌體內,並在其中大量繁殖使細菌裂解。某一種噬菌體只能對相應的細菌起作用,例如傷寒桿菌噬菌體只能使傷寒桿菌裂解。

『伍』 說明什麼是噬菌體質粒,構建該載體的原理及用途

載體條件:
① 分子量小,攜帶外源DNA片段進入受體細胞;
② 復制子,能獨立於染色體進行自主復制;
③ 多克隆位點(MCS);
④ 標記基因,便於選擇;
⑤ 拷貝數高,易於分離;
⑥ 安全。
λDNA的特點
① ?噬菌體為溫和噬菌體。
② ?DNA為雙鏈線性DNA,長度為48502 bp,具有多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便於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和置換.
③兩端有cos位點,可以環化。
cos位點(cohensive-end site): ?DNA兩端各有12bp的粘性末端,粘性末端形成的雙鏈區域稱為cos位點。λ噬菌體基因組特點
?DNA上有66個基因,有一半是必需的,與自身的活動有關;其他約1/3是非必需基因。
λ噬菌體載體的優點
比一般質粒載體容量大的多,可達20kb;
體外包裝反應效力高,通常比質粒載體克隆效率
高100倍,適於構建cDNA文庫和真核生物基因組文庫

『陸』 溫和噬菌體的名詞解釋

溫和噬菌體 溫和噬菌體的基因組能與宿主菌基因組整合,並隨細菌分裂傳至子代細菌的基因組中,不引起細菌裂解。整合在細菌基因組中的噬菌體基因組稱為前噬菌體(prophage),帶有前噬菌體基因組的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lysogenic bacterium)。前噬菌體偶爾可自發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誘導下脫離宿主菌基因組而進入溶菌周期,產生成熟噬菌體,導致細菌裂解。溫和噬菌體的這種產生成熟噬菌體顆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潛在能力,稱為溶原性(lysogeny)。由此可知,溫和噬菌體可有三種存在狀態:①游離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體顆粒;②宿主菌胞質內類似質粒形式的噬菌體核酸;③前噬菌體。另外,溫和噬菌體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體只有一個溶菌性周期。
溶原狀態通常十分穩定,能經歷許多代。但在某些條件如紫外線、X線、致癌劑、突變劑等作用下,可中斷溶原狀態而進入溶菌性周期,這稱為前噬菌體的誘導與切離(excision),發生率為10-2~10-5。極少數溶源性細菌中的前噬菌體離開細菌基因組後,不進入溶菌性周期,這個現象被形象地稱之為「治癒」。
溶原性細菌具有抵抗同種或有親緣關系噬菌體重復感染的能力,即使得宿主菌處在一種噬菌體免疫狀態。
某些前噬菌體可導致細菌基因型和性狀發生改變,這稱為溶原性轉換(lysogenic conversion)。例如白喉棒狀桿菌產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體帶有毒素蛋白結構基因;A群溶血性鏈球菌受有關溫和噬菌體感染發生溶原性轉換,能產生致熱外毒素;肉毒梭菌的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溶素的產生,以及沙門菌、志賀菌等的抗原結構和血清型別都與溶原性轉換有關。
溫和噬菌體在吸附和侵入宿主細胞後,將噬菌體基因組整合在宿主染色體上(或以質粒形式存在細胞內),隨宿主DNA復制而同步復制,隨宿主細胞分裂而傳遞兩個子細胞中,宿主細胞則可正常繁殖,以上過程稱為「溶源周期」。但在一定條件下,噬菌體基因組可進行復制,產生並釋放子代噬菌體,即「裂解周期」。因此溫和噬菌體既能進行溶源循環,還能進行裂解循環

『柒』 名詞解釋一下噬菌斑 烈性噬菌體 溫和噬菌體 富營養化

噬菌斑 將少量噬菌體與大量宿主細胞混合後,將此混合液與 45℃左右的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充分混勻,鋪平後培養。經數小時至10餘小時後,在平板表面布滿宿主細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個個透亮不長菌的小圓斑,這就是噬菌斑。
烈性噬菌體:凡在短時間內能連續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 裂解這五個階段而實現其繁殖的噬菌體,稱為烈性噬菌體。
溫和噬菌體:凡吸附並侵入細胞後,噬菌體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該染色體組上並可長期隨宿主DNA的復制而進行同步復制,因而在一般情況下不進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細胞裂解的噬菌體,稱溫和噬菌體或溶源噬菌體。宿主稱溶源菌。此現象稱溶源現象。
富營養化:指水體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 過高而引起的水體交層的藍細菌和藻類過度繁殖的現象。

『捌』 前噬菌體名詞解釋

處於前噬菌體狀態下,噬菌體基因組的增殖與細菌染色體的增殖緊密聯系著,此時前者可插入後者中作為擬核的一部分,也可作為擬核外的質粒存在。例如大腸桿菌中的λ噬菌體等,通常以插入擬核特定部位的形式存在;而P1噬菌體等則以質粒形式存在。帶有前噬菌體的菌稱為溶源菌,它們具有無需由外部感染而可產生噬菌體的遺傳能力,並且這種能力可傳遞給後代。如果提供適當條件打破保持前噬菌體狀態的機制,噬菌體基因組即變為可增殖型而進行自主增殖,並使細胞裂解。同樣,推測在真核細胞中增殖的病毒也存在類似情況。

『玖』 溫和噬菌體的名詞解釋

溫和噬菌體 溫和噬菌體的基因組能與宿主菌基因組整合,並隨細菌分裂傳至子代細菌的基因組中,不引起細菌裂解.整合在細菌基因組中的噬菌體基因組稱為前噬菌體(prophage),帶有前噬菌體基因組的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lysogenic bacterium).前噬菌體偶爾可自發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誘導下脫離宿主菌基因組而進入溶菌周期,產生成熟噬菌體,導致細菌裂解.溫和噬菌體的這種產生成熟噬菌體顆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潛在能力,稱為溶原性(lysogeny).由此可知,溫和噬菌體可有三種存在狀態:①游離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體顆粒;②宿主菌胞質內類似質粒形式的噬菌體核酸;③前噬菌體.另外,溫和噬菌體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體只有一個溶菌性周期.
溶原狀態通常十分穩定,能經歷許多代.但在某些條件如紫外線、X線、致癌劑、突變劑等作用下,可中斷溶原狀態而進入溶菌性周期,這稱為前噬菌體的誘導與切離(excision),發生率為10-2~10-5.極少數溶源性細菌中的前噬菌體離開細菌基因組後,不進入溶菌性周期,這個現象被形象地稱之為「治癒」.
溶原性細菌具有抵抗同種或有親緣關系噬菌體重復感染的能力,即使得宿主菌處在一種噬菌體免疫狀態.
某些前噬菌體可導致細菌基因型和性狀發生改變,這稱為溶原性轉換(lysogenic conversion).例如白喉棒狀桿菌產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體帶有毒素蛋白結構基因;A群溶血性鏈球菌受有關溫和噬菌體感染發生溶原性轉換,能產生致熱外毒素;肉毒梭菌的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溶素的產生,以及沙門菌、志賀菌等的抗原結構和血清型別都與溶原性轉換有關.
溫和噬菌體在吸附和侵入宿主細胞後,將噬菌體基因組整合在宿主染色體上(或以質粒形式存在細胞內),隨宿主DNA復制而同步復制,隨宿主細胞分裂而傳遞兩個子細胞中,宿主細胞則可正常繁殖,以上過程稱為「溶源周期」.但在一定條件下,噬菌體基因組可進行復制,產生並釋放子代噬菌體,即「裂解周期」.因此溫和噬菌體既能進行溶源循環,還能進行裂解循環

閱讀全文

與噬菌體質粒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