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馬壩人的具體介紹
馬壩人是1958年在廣東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三公里的獅子山石灰岩溶洞內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是目前華南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壩人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馬壩人遺址為兩座石灰岩孤峰,山中溶洞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1958年,著名的馬壩人頭骨化石即出土於此。
在與馬壩人同期的洞穴沉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第四紀動物化石,包括虎、大熊貓、熊、狗、獾、中國犀、貘、東方劍齒象、鬣狗、野豬、鹿、羊、猴等幾十種。但在馬壩人遺址內尚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遺址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早期人類體質形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被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可能是一位中年男性,呈卵圓形,無頂骨孔,眼眶上緣為圓弧形,鼻骨相當寬闊,遠比現代人寬闊,頭骨高度小,骨壁較猿人為薄,與尼安德特人相似。
馬壩人的腦容量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分類上歸於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這一重要環節的代表。
馬壩人頭骨化石是目前華南地區唯一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馬壩人遺址至今尚未發現有文化遺物。馬壩人的發現,有助於研究古人類在粵北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環境,也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寶貴材料。
既擴大中國遠古人類分布范圍,還填補了嶺南地區人類進化系統上的空白。
(1)馬壩人體質擴展閱讀:
意義
馬壩人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早期人類體質形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古人類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氣候及生態環境都有很大幫助;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為完善中國原始人類發展的序列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資料;馬壩人的發現,證明了廣東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原始群時代。
馬壩人博物館,1988年於馬壩人遺址旁興建。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被發現,這是迄今為止廣東唯一的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
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
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
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2. 為什麼古人是人類體質的新發展
原始人類經過世世代代的勞動、生息和繁衍,在30或20萬年至5或4萬年期間,人的體質和生產力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早期智人階段。早期智人的代表是1856年發現於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我國境內的同類化石有馬壩人(廣東)、丁村人(山西)、河套人(內蒙古)、長陽人(湖北)等。
早期智人已能直立行走,但直立步態還不如現代人完善,膝部稍彎,不能完全伸直,手非常粗大。鼻部扁寬,眼眶圓而大,兩眼間距相當大,上眼眶的眉骨還突出,但不像猿人顯著,嘴雖然還有些向前伸,但比之猿人卻已往後退縮了,腦容量平均達到1350毫升,但腦形及褶紋不及現代人發達。早期智人的體質已接近於現代人,但骨骼上(如腿骨)還保留猿類的某些特點,比現代人原始些,所以又稱之為「古人」。
古人時代是冰河到來的時期,古人有較長時間住在洞穴里,開始了相對的定居,並已能控制火。製造打制石器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類型也增多了,如供砍砸用的「砍砸器」,供打獵用的「球形投擲器」,裁割獸皮、製作衣服的「刮削器」及供鑽、鑿用的大型三棱「尖狀器」。在古人遺址中發掘到大批鹿、象、野牛骨骼,證明古人的狩獵業也有了發展。
這一切說明,經過幾十萬年的勞動,人類的體質、智力和生產力都有了很大發展。
3. 考古人類學:非洲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指的是距今多少萬年前
非洲舊石器時代中期,在北非有莫斯特文化(約30萬年前—約3萬年前)和阿替林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有中非的石核斧類型文化,如山果文化和盧本巴文化,南非的彼得斯堡文化、奧蘭治文化、斯蒂爾貝文化和班巴塔文化。時間始於約30萬年前,延續至約3萬年前。
4. 論文。《馬壩人遺址的經營現狀及發展前景》
人類的進化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早期猿人階段:大約生存在300萬年到150萬年前,已具備人類基本特點,能直立行走,製造簡單的礫石工具.
(二)晚期猿人階段:大約距今200萬年到30萬年前,身體象人,腦量較大,可以製造較進步的舊石器,並開始使用火,如我國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三)早期智人(古人)階段:距今10-20萬年到5萬年前,逐漸脫離猿的特徵,而和現代人很接近,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
(四)晚期智人(新人)階段:大約4-5萬年前,這時的人類的進化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在形態上已非常象現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與繪畫的藝術,並出現裝飾物。如1933年發現的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人。此時原始宗教已經產生,已進入母系社會。在晚期智人階段,現代人開始分化和形成,並分布到世界各地.於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雖然經過達爾文等及其以後100多年來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見和疑問。綜合各家之說,試以本節作為全文的總結和結束。
1.人類是靈長類進化的最高階段,於中新世末期,大約1000萬—1400萬年以前開始從猿類分化出來,向著人類系統方向進化。
2.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他的起源和發展,即進化的過程是:臘瑪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稱能幹南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謀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稱古人、尼人,包括中國的馬壩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也稱新人、克人,包括中國的河套人、山頂洞人等)——現代人(包括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或棕種人)。現代人在人類分類學上屬於晚期智人,是智人的一個亞種,而因為現代人在全新世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所以單獨分立出來。
3.人類進化在體質上與猿類的主要區別,在於人能夠用兩足直立行走,頭顱變大,變圓,原始的犬齒變短,全部牙齒靠近在一起。於是有靈便的雙手,敏銳的頭腦和適宜咀嚼的牙齒,能夠製造工具,雜食,語言交流,擴大活動范圍等。這些功能又促進了人類的進化發展。
4.人類與猿類更重要和本質的區別是人類出現了文化,群體社會不斷發展。
5.人類進化與生存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及由它引起的植被和地形的變化。第三紀氣候溫暖,而於第三紀中新世開始變冷,至中新世末,南、北兩極已有冰蓋,低緯度地區也變冷,森林范圍縮小,部分被毀滅,出現草原和荒漠。原住在森林中的古猿逃向赤道地區,住在森林邊緣和平原上,於是用四肢攀緣,林棲,主要吃果實的動物,逐漸進化為能夠兩足直立行走,雜食,狩獵的動物。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就保存下來,繼續進化發展,不能適應的就滅絕了。第四紀更新世冰期來臨,冰期和間冰期的氣候冷—暖和干—濕交替變化,植物覆蓋、冰川、河流以及海、陸發生相應的變遷,大大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得以適應變化巨大的生存環境。這時期,現代人的體質進化已經基本完成,而人類的行為,智力,文化和社會有顯著進化。到全新世,氣候變暖,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進代,由
原始公社進化為階級社會,同時完成了人類的大遷徙,廣布世界,逐漸形成了現代的格局。
6.現代的猴和猿類與人類是親戚,有著共同的祖先,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但是自從他們在遠古時期分化以後,各自沿著不同的分支系統演化,適應一定的生活條件,已經形成具有獨特的身體結構類型和習性。所以,現代的猴子和猿類不能再變成人。
7.現代人可以分為黃種,白種,黑種,或者還有棕種幾個主要人種類群,他們是在發展、擴大分布過程中的地理區域差異,是完全一樣和平等的。因此,任何「優種說」和對不同人種的歧視都是不合理的。
8.根據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可以認為生存環境的變化,勞動生產,分工合作,語言交流和文化技術是促進人類及社會進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或動力。而現今世界發達地區,高科技已進入到電子和信息時代,又面臨著全球性的氣候變暖。試想,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是頭大身小的畸形物嗎?這是科學幻想還是杞人憂天!!
想真正認識人類的起源還得去非洲,非洲有可能是和大猩猩、黑猩猩有著密切親緣關系的類人猿生活過的地方……由於它們是目前最接近於人類祖先的動物,所以我們的遠古祖先生活在非洲的可能性要大於其他各洲。
5. 大荔人體質特徵是怎樣的
大荔人頭骨化石為一不足30歲的男性頭骨,基本保存完好,但沒有下頜骨和牙齒。腦顱的右側後上部及左側顴弓缺損,硬齶及齒槽受擠壓而向上移位,使顏面下部變形。大荔人頭長20.7厘米,頭寬為14.9厘米,重450克。頭頂相當低矮,前額扁平,由大孔前緣點至前囟點間距為11.8厘米。眉脊粗壯,眉脊上方有一條橫溝,骨壁很厚,其兩側眉嵴的方向由前內側向後外側延伸,兩側眉脊合成「八」字形,與北京猿人不同,卻與時代較晚的馬壩人、昂棟人及其他早期智人相似。
這些表現出直立人的原始性。大荔人吻部不甚前突,顴弓細弱,顱骨最寬處不接近顱底,頭骨最寬處在顳鱗部後上部顳鱗上緣呈圓弧形,這些又都是智人的進步特徵。另外,大荔人的腦量比北京人的平均值稍大。這些特徵表明大荔人介於猿人和智人之間。
大荔人頭骨顳鱗部與乳突部之間有一很深的切跡,陷入的程度與現代人相近。外耳門垂直徑大於橫徑,屬垂直型。在外耳門上方,也有耳門頂蓋。大荔人面骨相對較小,但顴弓根方向較傾斜,顴弓位於眼耳平面下方。上頜骨的前面主要朝向前方,在上頜骨與顴骨交接處突然轉折向後外側,這整個輪廓線與北京猿人很相似,與現代黃種人一致。總的來說,大荔人體質特徵介於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頭骨面部的一些特點與現代黃種人比較接近,而與歐洲及西亞的早期智人相距較遠,所以他代表了早期智人的一個新的亞種,即智人大荔亞種。
大荔人頭骨
6. 查馬壩人和黃帝堎的資料
馬壩人
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馬壩人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眉嵴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像
1958年大躍進時期,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農民在獅子岩附近燒制土磷肥時,在溶洞中的一條山石裂縫中發現馬壩人的頭骨化石,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
馬壩人
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
馬壩人長相
馬壩人眉嵴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雖然比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徵:眉骨前緣向前突出,頭頂蓋低平,前額部向後傾斜,口吻部闊平尖出。
馬壩人遺址
馬壩人遺址為兩座石灰岩孤峰,山中溶洞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發現地,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遺址風景區是一個山、水、洞、石兼收並蓄,集考古與旅遊、知識性與娛樂性融為一體的廣東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遊勝地。該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前山主洞是「馬壩人」化石出土地點。後山有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居住過的招隱寺和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內有千姿百態的石鍾乳令人驚嘆大自然的藝術創造力。
馬壩人遺址所在地——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岩
獅子岩,位於曲江區城西南1.5公里處,距韶關市區18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2千米。由外形貌似獅子的南北 並立的一高一矮兩座玲瓏秀麗的石灰岩孤峰構成,似金鼎玉壺由北遙望如卧獅酣睡,由南遠眺則如雄獅起舞,因而得名獅子岩,岩內洞穴縱橫,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態各異的鍾乳石、石筍、石柱等。獅子岩以出土馬壩人「頭蓋骨」遺址而蜚聲中外。景區內還建有一座大型的馬壩人博物館和張九齡紀念館。目前,獅子岩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科學普及性和娛樂性的旅遊區。
動物化石
1958年在其溶洞內發現「馬壩人」頭骨化石和共存的劍齒虎、劍齒象、歷狗、 犀牛,大熊貓等19種動物化石,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在與馬壩人同期的洞穴沉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第四紀動物化石,包括虎、大熊貓、熊、狗、獾、中國犀、貘、東方劍齒象、鬣狗、野豬、鹿、羊、猴等幾十種。
1984年在洞內又出土兩件礫石打制的砍砸器。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博物館
馬壩人博物館,1988年於馬壩人遺址旁興建。馬壩人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早期人類體質形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古人類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氣候及生態環境都有很大幫助;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為完善我國原始人類發展的序列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資料;馬壩人的發現,證明了廣東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原始群時代。
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黃帝陵古稱橋陵。這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東呈U形繞此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之曰橋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橋陵。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雲:「橋山,《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1]清人顧祖禹在其所撰《讀史方輿紀要》中說:「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2]清代畢沅更於陵前題碑「古軒轅黃帝橋陵」。自此以後,橋陵之稱更為聞名。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考慮到黃帝聲名遠播、威名遠揚的無比崇高地位,加之為了與陝西蒲城豐山唐睿宗之橋陵相區別,遂改橋陵為黃帝陵。此年冬天,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後,黃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黃帝陵所在地的縣名也隨之由中部縣改稱為黃陵縣。黃帝死後,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人文初祖的懷念之情,便起冢為陵,立廟祭祀。《史記》載:「上(指漢武帝)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史記·封禪書》)可見,在漢武帝以前,橋山黃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來,因各朝皇帝的重視,不斷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過軒轅廟一公里許,半山腰有一停車場為第二停車場。從停車場到陵園,有條通達黃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為石頭鋪就。該石登道共229級,長250米,寬2.53米,途中有道彎4處,面積不等的平台26處。石登道兩旁有1.08米高的水泥護欄,370個高1.34米的柱頭分別雕有各種形狀的石雕。現今看到的登陵道為整修黃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項目,從1996年4月開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兩部分組成,總長455米,寬5米,其中陵道長260米,神道長195米。全用花崗岩條石鋪築。陵道採用形斷而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構建,共277個台階。沿登陵道拾級而上,兩側古柏參天,翠色長駐。在距黃帝陵約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間豎立的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八個大字,令人肅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但行至此處,均下馬落轎,整理衣冠,平靜心情,恭行至陵前。現代人雖不騎馬坐轎,多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園,亦須恭敬肅然;乘車上山者,同樣也須在此下車,以示敬意。從第二停車場至陵園有一條公路,原為土路,每遇乾旱,車輛過後,塵土飛揚,而到了雨後初晴,則是泥濘滿地。陝西省在整修黃帝陵工程中,1995年將這段土路鋪成石板路。總長750米,寬7.5米。登臨這條上陵公路,眼觀柏林蒼翠,耳聽八方鳥鳴,不由使人產生祭陵的神聖感和莊重感。另外,又專門新修了一條登陵車道,主要用作護林防火。陵道盡頭,便步入陵園區。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亘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有兩個門,分立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區,有一欞星門,門兩旁是仿製的漢代石闕。從西門而入,步行數步,左側是一座高24米的夯築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滇南唐琦書」。此台始建於漢元封元年(前110)。《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劉徹勒兵十餘萬號稱18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後,為誇耀武功,祭告祖先,便於歸途經黃帝陵時,停兵祭祀。同時為使自己長壽成仙,又令18萬兵士於此起土築台,後人因此稱此台為祈仙台。《中部縣志》載:漢武仙台,「峙黃陵左側,高出林表,漢武巡朔方,還,祭黃帝,築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兩條石砌曲徑通向台頂,土台邊緣由古柏環抱。台頂高達林表,登臨其上,四周景色盡收眼底,雲蒸霧繞,恍如仙境。
越過漢武仙台,登上橋山之巔,便是黃帝陵冢。陵冢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陵冢為土冢,扁球狀,直徑為16米。土冢下部築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聖感。方台與圓冢相結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徵意義。黃帝陵前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落款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書」。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這里乘龍升天的。升天時,人們從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寶劍等埋葬此處,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懷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書「古軒轅黃帝橋陵」,系陝西巡撫畢沅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立,碑石現已佚失。
7. 原始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猿人—古人—新人是什麼
根據現在科學發現的材料,原始人類的自然發展只可分為猿人、古人、新人三個階段。
猿人——製造並使用粗糙石器和開始用天然火猿人生存在地質時代的第四紀初期一中期,距今約2.5百萬年。猿人的出現,是從猿到人發展過程中的質變。猿人是最早出現的人類。在猿人身上雖然保留有較多古猿的殘跡;但他們已經製造和使用最粗糙的石器,用來進行生產勞動,這一點正是人和動物相區別的分界線。「人類社會區別於猿群的特徵又是什麼呢?是勞動。」「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猿人的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僅發現了六七起,就是:我國的北京猿人、藍田猿人、元謀猿人、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非洲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猿人;坦尚尼亞的舍利猿人;德國的海德堡猿人。
北京猿人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四五十萬年前。從1929年開始,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考古發掘中,先後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石灰岩的山洞中發現了世界上少有的、非常豐富的關於猿人的化石材料。其中有屬於約四十個個體的頭骨、顎骨、牙齒、四肢骨;大量的石器和一些骨器;許多種古動物的化石;以及猿人用火留下的灰燼堆積物。從對北京猿人化石的考察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猿人的形象介於類人猿和人類之間,從整體來看完全是人,而頭部還留下一些近似古猿的特徵。這是他們從古猿進化而來的直接證據。北京猿人已經開始使用石器和骨器。在發掘出來的一些很像「石頭」的石器上,可以看到人工打擊和使用的痕跡。北京猿人能夠製造工具,就從一般動物中被提升出來了。因為,「沒有一隻猿手曾經製造過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北京猿人所製造和使用的最古老的工具的出現,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它是人們征服自然的一個有力的武器。北京猿人征服自然的另一個武器是用火。火可以用來取暖、燒烤獸肉、防禦兇猛的野獸。人類對火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必然到自由的過程。起初對自然界因雷電引起的森林大火,恐懼逃跑;後來逐漸認識了火的屬性而掌握了它,並利用它。從北京猿人用火遺跡來看,成層的灰燼堆積很厚,可知他們是從自然界里引來了火種,晝夜長燃不熄而加以保存。他們還不會人工取火。從火的使用到人工取火的發明,人類還得經過一個相當長時間的實踐和認識的過程。北京猿人過著原始的群居生活,大約幾十人一群,他們手裡拿著自己製造的石器、木棒,集體採集野果,獵取動物,通常居住在山洞中,並知道用火和熟食——這就是當時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大略的情景。
藍田猿人1964年陝西省藍田地區發現了一種猿人的頭蓋骨和上、下頜骨及牙齒等化石,定名為藍田猿人。藍田猿人的化石基本上和北京猿人相同,只是頭蓋骨更厚。結合地層和古動物的研究,證明他們的生存年代比北京猿人更早一些,大約距今五六十萬年前,是目前已發現的猿人中較早的。
元謀猿人在雲南元謀縣發現的「元謀人」化石距今就有170多萬年的歷史。是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之一。「元謀人」已經能夠用打制的方法製造石器作為工具。他們所處的時代屬於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地質博物館珍藏有二顆「元謀人」的牙齒化石,屬於上中門齒。這是稀世珍寶,也是我國大地上很早就有人類生活的佐證。
古人——能製造精細工具及人工取火如果說,森林古猿經過了長達數百萬到上千萬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人類的第一代——猿人階段,那麼自此以後,由於能夠製造工具,開始了真正的勞動,「幼年」的人類便大踏步地向前發展了。在距今約十萬年到二十萬年以前,原始的人類從猿人階段進展到了古人階段。古人已經分布於亞、非、歐的廣大地區。在我國,古人的化石,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有發現。在南方,有廣東的「馬壩人」,湖北的「長陽人」;在北方,有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寧夏和內蒙古的「河套人」。從古人的頭骨化石來看,已比猿人有了很大進步,骨壁較薄,腦量增大;但與現代人相比,眉脊還很突出,表示了他們的原始性。人類在與自然界作長期斗爭的過程中,經驗不斷積累,生產工具也不斷改進。古人製作的石器已比較精細,能打出良好的尖和刃。器型和用途漸趨明確,已有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等之分。狩獵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他們已掌握了動物的活動規律,並知道利用地形環境來捕捉野獸,能集體圍獵大動物。可能已經會人工取火。這時候已知道禁止父母親與子女之間的性關系,原始的氏族組織出現了萌芽。
新人——學會縫制衣服隨著勞動的發展,古人的體質逐漸進步,發展成為新人。新人生活在距今約十萬年到一萬年前。新人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從體質形態上來講,現代人也包括在新人之內。新人不僅廣泛分布在亞、非、歐的廣大地區,而且在美、澳兩洲也有分布。他們已經開始在各地定居下來。在我國,新人的化石有1933年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所在地的山頂部分發現的山頂洞人;1956年修建成渝鐵路時在四川發現的資陽人;1958年在廣西發現的來賓人、柳江人。綜合有關新人的化石材料可以看出:他們的體質跟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腦量跟現代人完全一致。在新人階段,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發展。石制工具更加精緻,出現了復合的工具——在木棒上綁上石器的投槍、梭鏢。精巧的骨針,表示他們已會縫制衣服。他們既打獵,又捕魚。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藝術——繪畫、雕刻、裝飾品等。在新人時期出現了人種的差別,如膚色、發色、發型(天然發型)、眼睛的顏色、鼻子的高低等差別。這主要是由於長期定居,受各地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的一些外表特徵上的差別。
8. 馬壩人的重大意義
馬壩人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早期人類體質形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古人類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氣候及生態環境都有很大幫助;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為完善我國原始人類發展的序列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資料;馬壩人的發現,證明了廣東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原始群時代。
馬壩人博物館,1988年於馬壩人遺址旁興建。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被發現,這是迄今為止廣東唯一的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
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9. 人種差異
蒙古人種(Mongoloid),又稱黃種人,亞美人種。
蒙古人種的體質特徵
膚色在世界所有人種中居中,呈黃色或黃褐色。頭發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輕微的卷發;少數為淺色發。胡須和體毛不甚發達;臉型有扁平的,還有窄長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較尖,有些則為較扁。顴骨突出。鼻寬度中等,鼻樑不高;唇厚適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大多有內眥褶遮蓋淚阜,眼外角一般高於眼內角。頭骨上表現的特徵是鼻尖點指數中等,眼眶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亞洲的蒙古人種那樣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門齒舌面的鏟形結構也是黃種人的顯著特徵之一。
蒙古人種的分布
蒙古利亞人種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純蒙古利亞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的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南亞的不丹,錫金;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在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美洲各國,也有相當多的黃種人。
另外,蒙古利亞人種從兩萬年前,開始從東亞向周圍遷徙。所以,今天的中亞,西亞,南亞,東歐,中歐,北歐,很多的民族是黃白混血種。而今天的東南亞,太平洋諸島,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黃種人與赤道人種的混血種。地理大發現後,美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白人又發生了廣泛的混血,這種現象在拉美更加明顯。
[ 蒙古人種的劃分
大多數中國人及周邊一些國家的人群屬於現代蒙古人種,可以分為五個亞種:現代蒙古族的種族類型屬於蒙古人種中的北亞亞種,又稱作西伯利亞亞種或大陸蒙古亞種,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於中央亞細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他們體質特徵具有鮮明的特色:面部既高且寬,因此臉部顯得很大,並且非常扁平;顱型多半比較低、寬,由很大的垂直顱面指數所反映出的低顱高面性質是該小人種的一個突出特徵;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眼眶比較高,內眥皺褶(蒙古眼)和上眼瞼皺褶(單眼皮)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其他的區域性蒙古人種類型包括:東亞亞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南亞亞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的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東北亞亞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以因紐特人、阿留申人為其主要代表;美洲亞種,即印第安人的各個類型群,該人種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大陸。這些人群在體質特徵上雖然有一定差異,但都屬於蒙古人種的范疇。我國目前居民的主要種族成分是蒙古人種中的東亞、北亞和南亞亞種。
蒙古人種的形成
與其他人種形成的過程一樣,蒙古人種的形成是一個既漫長又復雜的過程。蒙古人種大約起源在東非維多利亞湖沿岸。後來經過幾萬年分化、遷徙,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定格為今天的格局。
人類學家通過對我國石器時代人骨標本人種問題的考察反映出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中國是蒙古人種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從舊石器時代中期以來,我們的遠古祖先就在非洲這塊土地上開始了向蒙古人種的發展歷程。這一人種的形成、發展和分化的過程基本上是在單一的蒙古人種主幹水平上發生的。這種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人種學背景,為闡明東亞、美洲文明幾千年來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由於氣候逐漸轉暖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人口的數量急驟增加。因此可以想見,當時各人類群體之間的遷徙、接觸和混雜現象一定較之舊石器時代來得更加頻繁,這無疑將會大大地促進人種分化的歷史進程。在我國地下出土的古人骨研究資料中,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材料比較豐富。這些人類學資料多半集中在田野考古工作開展的時間較長、遺址分布比較密集的黃河流域、內蒙古長城地帶、燕山南北以及長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區。
歷史上,蒙古利亞人種的種族特點出現的非常早。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就是鏟型門齒,這是蒙古利亞人種的特有性狀。但北京猿人不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真正的黃種人在五萬年前的中國才出現,典型的是馬壩人,柳江人。但更出名的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北京一帶的山頂洞人,他具有了大部分現代黃種人的特點。山頂洞人是一種尚未分化的黃種人,他兼具了遠東,北方,北極和美洲蒙古人種的特點,甚至正如當時北歐人具有蒙古利亞人種特點一樣,他也具有一些北歐白人的特點。有的學者估計,山頂洞人已經和北歐白人在隔絕狀態下繁衍了兩萬年,即大概1000代。這兩萬年並不是單純的就地繁衍,而是伴隨著大規模的遷徙的。從蒙古人種的祖先從東非向東北亞洲啟程那一刻始,蒙古人種的繁衍分化就掐下了秒錶。因此說來,山頂洞人已經是真正的黃種人了。
10. 馬壩的重大意義
馬壩人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早期人類體質形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古人類在這一 生活圖
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氣候及生態環境都有很大幫助;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為完善我國原始人類發展的序列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資料;馬壩人的發現,證明了廣東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原始群時代。 馬壩人博物館,1988年於馬壩人遺址旁興建。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鎮獅子山被發現,這是迄今為止廣東唯一的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 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