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大林的故事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法西斯德國突然入侵蘇聯。
雅科夫聽著莫洛托夫關於法西斯入侵的廣播演說,怒火中燃,心急如焚。一見到斯大林
①,他就急切地問道:「爸爸,敵人打來了,我該做什麼?」
「你的想法呢?」斯大林眯起雙眼,反問了一句。
「我想上前線,去揍法西斯強盜!」
斯大林贊許地說:「雅沙②,做得對!既然希特勒的豬嘴伸進了我們的菜園,那就要以
三倍的打擊回敬他。我相信,你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
「決不辜負!」雅科夫以軍人姿態回答。
當天,雅科夫就上了前線。他被分配在一個團司令部工作,他當了炮兵連連長。在激烈
的戰斗中,他打紅了眼,只顧和敵人拼搏,卻和戰友們失去了聯系,不幸被俘了……此刻,
雅科夫被關在牛棚里,和被俘的人擠在一起。牛棚是用木頭搭起的,四周圍著籬笆,外邊設
有瞭望台,上面架著機槍,有德國鬼子站崗。
雅科夫身旁也是個紅軍上尉,他叫伊萬·科洛佳日內,是在白刃格鬥中頭部被擊中、失
去知覺後被俘的。伊萬打量著身邊的難友,只見他默默地在思考著什麼,便小聲問道:「你
在動腦子,想怎麼逃跑?」
雅科夫沉默片刻,抬頭望瞭望烏雲翻滾的天空,帶著濃重的喬治亞口音答道:「夜裡
將有雷陣雨,要點著牛棚,煙會遮住哨兵的視線。」
「好!」伊萬會意地點了點頭。
這時,門外開來兩輛小汽車,車上跳下來一幫德國軍官。一個高個頭、鷹勾鼻子的軍官
用蹩腳的俄語粗野地喊道:「全體集合!成四列橫隊!」
人們慢騰騰地站成四列,有的躺在地上起不來。那幫德國軍官匆忙走進來,象狼一樣打
量著戰俘們。一個尖嘴猴腮的紅軍戰士,哭喪著臉,一瘸一拐地走在鬼子前面,活象一條斷
了腿的狗,他用慌亂和恐懼的眼神在戰俘們的臉上辨認著,當他走到雅科夫面前時,停下
來,指著雅科夫,帶著哭聲說道:「就是他!」
那個鷹勾鼻子朝雅科夫走近兩步,帶著驚疑的神情問道:「你是斯大林?」
「不,我是朱加施維利。」
「你是斯大林的兒子?」
「是的,我是斯大林的兒子、上尉朱加施維利。」雅科夫平靜地說。
戰俘們吃驚地望著雅科夫。伊萬也驚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面孔黝黑、儀表英俊
的上尉竟是斯大林之子!他把牙齒咬得咯咯響,鄙視地望著那個叛徒,從牙縫里擠出兩個
字:「可恥!」
德寇七手八腳地把雅科夫押向汽車。雅科夫回頭看了看伊萬,那眼神是讓他組織難友們
逃跑,隨後向大家揮了揮手,毅然上了汽車。難友們含著熱淚,目送著汽車駛去。
汽車駛向機場,那裡停著一架八個座位的「容克」式飛機。雅科夫坐在飛機上,透過舷
窗,深情地望著機翼下掠過的大地,那是硝煙彌漫,戰火紛飛,大地在呻吟,祖國在受難。
一想到再也不能為祖國戰鬥了,他心如刀絞。難道真的永遠也回不來了?永遠也見不到故鄉
了?他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他憶起了往事,想起了可愛的故鄉,想起了童年的時光……雅
科夫的童年是在高加索度過的,有時住在第比利斯的姨媽家,有時住在拉欽村的外祖父身
旁。外祖父的小木屋坐落在巴里葉特山腳下,靠近美麗的撒馬爾罕森林,森林是那樣神秘,
總像謎一樣吸引著他。記得有一次他同夥伴們到森林打獵,他發現一隻不忍心打死它,就吹
起了口哨,讓它趕快逃掉。為這事大家都取笑他,而他卻覺得很開心。
1921年,他被送到父親身邊,開始學習俄語,養成新的生活習慣。父親很喜歡他,對
他要求又十分嚴格。他在電機學院畢業後,到工廠去工作。後來按照父親的意見,又進入捷
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雖然他很依戀家庭,尤其喜歡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但他不願坐享父親
的榮譽和過舒適的生活,因此很少到克里姆林宮父親的住處去。
雅科夫想起了兒子熱尼亞,今年五歲了。他上戰場前,也沒有看兒子一眼。還有小女兒
加麗亞。唉!如今再也見不到他們了……他們長大時,會知道爸爸怎樣死的,會象爸爸一樣
挺身保衛祖國的。雅科夫感到寬慰。他從馬達的單調聲中,彷彿聽到了從心底發出的悲壯旋
律,又彷彿是低吟的宗教贊美歌。他的記憶中閃現出夏天的一個節日宴會:布瓊尼、伏羅希
洛夫、莫洛托夫偕他們的夫人來到父親在祖巴洛夫的別墅歡度節日。午餐設在露天涼台上。
他們喝著高加索葡萄酒,頻頻舉杯。
後來,布瓊尼拉起了手風琴,拉的是宗教音樂的旋律。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和父親走
到布瓊尼面前,和著旋律,唱起了一首宗教贊美歌。雅科夫站在一旁,靜靜地欣賞。當歌聲
停下來時,雅科夫情不自禁地笑起來,說:「一群無神論者,卻唱宗教贊美歌!」
「我們的貢品是獻給藝術的,而不是獻給宗教的。」父親那雙金色的眼睛裡洋溢著詩歌
燃起的激情……飛機降落時的顛簸使雅科夫的思緒從對往事的美好回憶中回到嚴酷的現實。
他被徑直押到克盧格元帥的司令部,立即開始受審。
「你是自願投降的還是強行被俘的?」
「不,我不是自願的。要是我能及時發現同自己人失去了聯系,我就自殺了。
」雅科夫泰然回答。
「你認為當俘虜可恥嗎?」
「是的,我認為是可恥的。」
「戰爭前夕你同你父親談過些什麼嗎?」
「是的,最後一次談話是在6月22日。」
「那天你們分別時,你父親都說了些什麼?」
「他說:『去戰斗吧!』」「你認為,在這場戰爭中,你們的軍隊還有勝利的希望
嗎?」
「是的,我認為有,斗爭將繼續下去。」
「假使我們很快拿下莫斯科,迫使你們的政權潰逃,並把一切都控制在我們手裡,那時
又會怎樣呢?」
「我作不出這種設想。」
「要知道,我們離莫斯科不遠了,為什麼不能設想,我們會拿下它?」
「請允許我提一個反問:假使你們將來被包圍了呢?這不是沒有先例的,你們的部隊就
曾經被包圍和殲滅過。」
審訊進行了很長時間。最後他們問雅科夫:「就是說,你不相信德國會勝利?」
「不,不相信!」他眼睛注視著窗外回答③。這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接著是一聲炸
雷,好象給他的話打了個驚嘆號。雷聲使他想到:假如不被叛徒出賣,此刻他會和那個上尉
一道,點著牛棚,沖出籬笆逃跑了。但願他們成功……的確,他沒有想錯。正是在暴風雨乍
起時,伊萬在濃煙掩護下,帶領難友們逃向森林。
雅科夫被俘的消息,斯大林是從德國的廣播里得知的。斯大林一大早起床後,順手打開
了收音機,一個傲慢的男高音正用俄語從柏林廣播東方戰場的消息。末了,突然提高嗓門
說:「據克盧格元帥司令部發來的報告稱:7月16日,我軍在維捷布斯克東南利奧維諾村
附近,俘獲了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朱加施維利上尉。他被認出後,於7月18日晚用飛機
解到克盧格元帥司令部。目前,對這名重要戰俘的審訊正在進行中……」斯大林象往常一樣
來到克里姆林宮,對秘書波斯克列貝舍夫將軍說:「請莫洛托夫同志來,並請轉告朱可夫同
志,如總參的報告准備就緒,今天可早些來匯報。」
「麥赫利斯同志求見,他說有急事。」
「那就請他也來吧。」說完,斯大林向辦公室走去。
麥赫利斯身著軍服,悉眉苦臉地走進來。他拙笨地碰了一下皮靴後跟,痛苦地說:「斯
大林同志,我必須向您報告一個對我們大家都不愉快的消息。」他的最後幾個字被一陣雷聲
淹沒了。
「斯大林同志,有一個……非常不幸的……沉痛的消息。」麥赫利斯結結巴巴地說,
「西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報告,據一切跡象分析,您的兒子雅科夫……被俘。
」斯大林凝神望著窗外的雷雨,彷彿沒聽見總政主任的話。
莫洛托夫和加里寧卻被這個消息震驚了。他們急切地問:「確實嗎?」
「還沒有確切的證據。」
斯大林佇立窗前,默不作聲。莫洛托夫和加里寧心疼地望著他。室內一片寂靜。過了片
刻,麥赫利斯沉重地說:「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正在採取一切措施,弄清真相。如果雅科
夫沒落入敵手,不論他活著還是犧牲了,都要找到他。」
斯大林巋然站在窗前,象一尊塑像。
「科巴④,你怎麼啦?你聽見了嗎?」莫洛托夫激動地大聲問道:斯大林轉過身,緩慢
地走到辦公桌旁坐下,剋制著內心的痛苦,平靜地說:「斯大林不是聾子。雅沙被俘的消
息,我已經知道了,他現在正在克盧格的司令部受審。」
「有詳細報告嗎?」斯大林問道。
「詳情不多。你的兒子一到前線,被分配到炮團司令部工作,但他要求到連隊去了,他
那個連打得很出色。」
「他不願留在司令部,好樣的!」斯大林自言自語地說。他點上煙斗,深深吸了一口,
用安慰的語調說:「麥赫利斯同志,請坐下談吧,戰爭就是戰爭啊!」隨後,他用憂郁的目
光望著莫洛托夫和加里寧,問道:「現在,對斯大林該怎麼辦呢?還讓他擔任國防人民委員
嗎?」他看出大家沒懂他的意思,又補充說:「按照我們的法律,誰的近新當了俘虜,誰就
得被流放。
要是我也落到這種地步,我就選擇吐魯汗斯克做為我的流放地,因為我熟悉那裡。
」斯大林微微一笑,但這微笑是勉強的。""麥赫利斯說,「我負責徹底查清。而且,還
可以組織我們的偵察人員幫助雅科夫越獄,如不成功,最終我們還可以同希特勒講條件。」
「同希特勒講條件?」斯大林驚疑地問。
「我指的是交換。我們可以拿被俘的德國將軍去換回雅科夫。」
「算了吧,一群衛道者!」斯大林溫和地笑了。「我認為同希特勒討價還價,是不可想
象的。」他沉思片刻,彷彿自言自語地說:「是啊!能把雅沙救出來,當然好。他的處境更
困難,因為對斯大林的兒子,敵人是不會輕易放過的。但是,被俘的不只他一個。」他轉向
莫洛托夫,進一步闡述:「外交人民委員同志。我建議,可以通過紅十字會,向希特勒提
出:我們可以把全部被俘的德國將領交給他,而我們只向他要一個人。」斯大林停住話頭,
點上煙斗,眼神中含著笑意。
麥赫利斯大惑不解。莫洛托夫和加里寧憑經驗感到,一個滿意的決心在斯大林腦子里考
慮成熟了。
斯大林吐出一口煙,提高了聲音說:「讓希特勒把他的被俘將領全部拿走好啦,我們只
要他一個人——德國共產黨主席恩斯特·台爾曼!」
這個故事結束了。讀者一定關心雅科夫的命運。雅科夫被關押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他
堅貞不屈,繼續斗爭。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一日,他和難友們越獄時,壯烈犧牲。為表彰他的
英勇行為,蘇聯政府追授他一級衛國勛章。
註:①斯大林本姓朱加施維利,在搞地下工作時,同志們說他具有鋼鐵的意志,於是就
改稱斯大林,意即鋼鐵。
②雅沙是對雅科夫的愛稱。
③對雅科夫的審訊內容,援引自美國國家檔案館《被繳獲的外國文獻》中NoT——176
案卷。發表在《喬治亞文學》雜志1978年第1期。
④科巴是斯大林從事地下工作時的化名。
2. 斯大林的童年發生了什麼事
關於斯大林的身世,在前蘇聯時期一直是個謎,沒有一本詳細的資料,本人收羅了一些零星材料,也只能粗說他童年的一些事情。
斯大林出生在喬治亞,祖祖輩輩都是農奴,沒有文化,出身貧寒。父親維薩里昂·伊凡諾維奇·朱加什維利有點小聰明,學了一門手藝,成了一個鞋匠,與農奴的女兒葉卡捷琳娜成婚。婚後,生了仨個孩子因先天不足不幸都夭折了,斯大林是他的第四個孩子。
喬治亞的男人都嗜酒如命,斯大林的父親更是酗酒成性,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酒上了,靠做鞋養活全家非常困難。斯大林的父親體格健壯,脾氣暴躁,斯大林的童年就是在吵鬧和貧寒中度過。
1890年,斯大林的父親酒後和他人發生爭吵,演變成斗毆後,被人用刀子捅死。此時已11歲的斯大林印象非常深刻,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非常痛苦的回憶。失去了父親,斯大林只有和當農奴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更加清苦。
信宗教的母親,將斯大林送進教會學校,她相信上帝和神父會保佑他的兒子。年輕的斯大林在這一段時間沒有如其母親所願,而是讀了很多馬克思的書。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899年,斯大林因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被教會學校開除。之後,他到觀象站找了一分工作。母親知道此事後,受了很大的打擊,她認為是上帝拋棄了她的兒子。她到觀象站住了一段時間勸兒子回教會學校去,結果沒有成功。
斯大林不可能不了解母親的這份心。很多年之後,他功成名就,成了蘇聯黨和國家的偉大領袖,也在宗教問題上盡量避免刺激母親。當他返回故里看望母親時,母親對他說:「真可惜!你沒能當上神父。」這是她一生深感遺憾的事。斯大林並不認為這是母親在拖他革命的後腿,反而非常贊許母親這句話。因為這更反映了他革命的堅定性。
斯大林一生給自己取過兩個名字,科巴和斯大林。斯大林是他34歲時起的,俄文意思是「鋼鐵」。科巴在喬治亞傳奇故事裡,是一個綠林好漢的名字,意思是「不屈不撓的人」。這兩個名字都十分恰當地表達了斯大林的性格和特徵。無論是「科巴」還是「斯大林」,都是他非凡一生的文字寫照。
3. 求斯大林平身簡歷。
蘇聯領袖斯大林生平簡介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8:52 新浪軍事
生於: 1879年12月9日生於喬治亞哥里;
卒於: 1953年3月5日;
簡要生平 斯大林(1879年~1953年)蘇聯共產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戰略家,蘇聯大元帥。生於喬治亞哥里城一鞋匠家庭。1894年進正教中學讀書,開始參
加革命活動。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1年3月開始職業革命家生涯,投身俄國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先後被捕 7次,流放6次。1903年被選進黨的高加索聯盟委員會。曾參加俄國 1905年革命,捍衛並執行布爾什維克的戰略和策略。1912年被增補為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委員,並領導中央委員會俄羅斯局的工作。1917年 5月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0月主持黨領導武裝起義的革命軍事總部,協助列寧組織和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革命勝利後,他擔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等職。在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先後擔任全俄中執委工農國防委員會委員、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南方、西方、西南等戰線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轉戰各地,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了卓越功勛。
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黨中央 總書記。
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他領導蘇聯黨和人民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把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為國防奠定了牢固的經濟技術基礎。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擔任國防委員會 主席、國防人民委員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動員、組織和領導全民進行反法西斯戰爭。依靠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及其總參謀部,及時作出 戰略決策,制定戰略計劃,組織戰略協同,組建和使用戰略預備隊,先後取得了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等一系列戰略決戰的重大勝利。同時,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曾參加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舉行的會議,在推動世界反法西斯 聯盟的建立和鞏固,制定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的戰略決策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戰後,斯大林擔任蘇聯共產黨黨中央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和蘇聯武裝力量部長,領導蘇聯人民恢復和發展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加強國防建設,迎接「冷戰」的挑戰。
在斯大林的一生中,軍事活動佔有重要地位。他對蘇聯軍事理論和軍事學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斯大林是一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但在一生中也犯過許多錯誤,特別是肅反擴大化、搞個人迷信、後期思想僵化和把蘇聯一國經驗絕對化等,給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不良影響。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患腦溢血在莫斯科去世,終年73歲,被葬於莫斯科紅場。
軍銜: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時期被授予蘇聯元帥(1943年3月6日),蘇聯大元帥(1945年6月27日),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蘇聯英雄稱號(1945年6月26日),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39年12月20日)。
受嘉獎情況: 1枚蘇聯英雄獎章,1枚蘇聯勞動英雄「鐮刀斧頭」獎章,3枚列寧勛章,2枚「勝利」勛章(1944年7月29日和1945年6月26日),3枚紅旗勛章,1枚蘇沃羅夫一級勛章(1943年11月6日),共計9枚勛章,5枚獎章,第一騎兵集團軍軍刀1把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赫-巴托爾」勛章1枚(орден Сухэ Батора)
在斯大林身邊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新中國建國前後,那時,中國共產黨領袖劉少奇和毛澤東先後訪問蘇聯,在蘇聯,漢學家尼·費德林受到了重視,他進了克里姆林宮,參加了斯大林同劉少奇、毛澤東的會談。在斯大林身邊,他目睹了這位領袖的多疑和偏執,也感受了這位領袖非同尋常的個性和魅力。
A 斯大林親擬電稿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劉少奇訪問蘇聯時,有一次,斯大林在「遠方別墅」會見劉少奇,當時需要把一份重要情報寄給北京的毛澤東。
斯大林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說:「我認為我們應立刻把這問題通報毛澤東同志,讓他了解我們的觀點。同志們,你們有意見嗎?」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總是不發表意見,所有的人都明白,領袖怎麼說,就該怎麼辦。
「那麼誰來起草電文?」斯大林又說。
沒有人打破沉寂。
「既然一致同意發通報,那麼現在……馬林科夫同志,你來動手怎麼樣?」那一位坐在那裡沒有反應,不過,他的耳朵似乎豎起來了。
「那麼我們請……算了吧,還是不求人,我自己來。」斯大林斷然地說,他把打字員叫來,一面口授,一面沿著會議桌走來走去。
我把他口授的內容給劉少奇翻譯,後者十分專注,一字不漏地聽著。斯大林說得很慢,一字一句斟酌著,彷彿要把每個字都刻下來一樣。每講完一句就停一下,提醒打字員嚴格按照他的要求打上標點符號,不要任意改動句子。他說得乾脆利落,而且只說一遍不再重復。後來我也漸漸適應了他的做法。
口授完畢之後,斯大林要求迅速列印出來,在座者人手一份。不一會兒,每人面前都放了一張印好的通報,文字只佔半頁左右。應劉少奇的要求,我又把印好的文本翻譯了一遍。文本異常簡練,沒有多餘的字,也沒有多餘的標點符號。頓時,我對領袖敬佩得五體投地,這是扎扎實實的本領,決不是賣弄聰明信口開河可以得來的。
念完文本,斯大林又對在座者說:「看完請大家發表意見,有沒有補充或刪節?」
誰都不吭聲。劉少奇首先打破沉默,他說:「寫得好極了,斯大林同志。通報簡明扼要。感謝您,祝賀您,斯大林同志。」
是的,是的,好極了。別的人馬上一個個附和:「我們祝賀您,斯大林同志……」還有其他一些贊美詞,如光榮光榮之類,他們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可以膜拜的偶像。
B 他的臉上有麻點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來到莫斯科,他和斯大林的第一次會見在克里姆林宮的斯大林辦公室舉行。我負責陪同毛澤東,擔任這次和以後幾次會見的翻譯。
打開門,斯大林坐在辦公室的最里端,我們需穿過房間才能到達他跟前。他慢悠悠地站起身來,離開辦公桌,不慌不忙地走過來。他的神態沉穩凝重,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
「您好,斯大林同志。」毛澤東激動地說。
「歡迎您光臨,毛澤東同志。」斯大林的聲音不高,停一下,又說:「您比我想像中更年輕,更健壯……」
接著斯大林請客人在一張順著牆放的長桌旁就坐,那是一張專用的會議桌。
「請毛澤東同志對面坐,我們好面對面地談。」東道主向我指了指客人的坐位。斯大林的動作不大,手勢平緩,鬍子里透出友善的微笑。
毛澤東坐下,他的隨行助手師哲坐在他近旁,斯大林轉過頭對我狡黠地笑了笑,壓低聲音輕輕說:「你坐到桌子頂端主席座上去,那裡方便些,也不會影響我們……」
我們靠得很近,我第一次看清了斯大林的臉,臉上有天花留下的麻點。
我覺得自己在這是個多餘的人,即使沒有我,賓主也會談得很高興。但是出於禮貌,只得硬著頭皮坐下來。這完全是語言上的需要,因為一方講的是俄語,而另一方只會講漢語。接下來的幾個故事便發生在斯大林和毛澤東的會談中。
C 漢字引來的疑惑
有一次,毛澤東在回憶同國民黨軍隊戰斗的艱苦歲月時,介紹了共產黨軍隊被敵軍包圍的情形。當時的形勢極端危險,多次沖鋒而未能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於是指揮員號召戰士:「不畏艱險,視死如歸。」
當時我聽不懂這種概括性的口號,便請毛澤東用漢字寫在紙上。並請他解釋一下這個字的意思。
「你的秘密活動要搞多久呀?」耳畔傳來了斯大林的聲音。想像一下我當時的感覺吧,好像被電擊中一樣。對於斯大林的喜怒無常我是早有所聞的。他總覺得有許多幽靈在他身邊活動,每走一步都見得到叛徒、奸細和人民公敵的影子。
「是這么回事,我在理解上有困難……」我連忙解釋。
「你的困難是不是拖得太久了?」這是警告性的譴責,起碼我這樣認為。
「有一個字弄不懂……」我又試圖說明。
「你是不是想使我們陷入中國學的迷魂陣?」他還沒有罷休。
「就只一個字,它的意思譯不出來……」我趕忙說。
「那就勞駕把這個字和整個句子都按字面直譯吧!」主人不容分辯地說。
我遵命照辦。當時在我的眼裡斯大林是一位語言專家。他沉吟了一會兒,問道:「毛澤東同志是怎麼解釋的?」
「我也想知道呢,不過他什麼都沒說。」我回答著。
「那就繼續搞你的秘密活動吧!」斯大林沒有轉過頭來。這時,幽靈一般的貝利亞,他那鳶一樣犀利的目光透過夾鼻眼鏡朝我的方向閃了幾眼。貝利亞並不參加討論,他在場純粹是監視別人的一言一行。我似乎感到,他那尖利的目光正在宣判我的死刑。
我再次向毛澤東求教。他說,這話出自中國古代名將岳飛之口。他還說:「『歸』在這里不作通常的『回來』、『再來』解。在中國歷史上,『歸』的原始含義是『回到原本狀態』,因此,這個成語應該理解為:『藐視一切困難和痛苦,像看待自己回到原本狀態一樣看待死亡。」
斯大林聽完毛澤東的解說和我的翻譯之後,沉吟了一下,輕輕說:「這位將領,真是有勇有謀啊!」
頓時,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把我的腦袋從斷頭台的刀口上拉了出來,我如釋重負。
D 斯大林的葡萄酒
有一次,會晤照常在莫斯科郊外的別墅進行,我坐在毛澤東一側。他悄悄問我,為什麼斯大林要把紅白兩種葡萄酒混合起來喝,而別的同志卻不這么做。我答不上來,要他問問斯大林本人,但是毛澤東不好意思,他說這樣問不合適。
「你們在說什麼悄悄話,不能說給別人聽聽嗎?」斯大林的聲音從我背後傳來。我嚇得哆嗦一下,轉過臉來,正好碰上斯大林透過夾鼻眼鏡射過來的嚴厲目光。這雙眼睛隨時在瞄準著大家。我明白,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天有不測風雲,隨時都可能大禍臨頭。
「哦,他在問……」我囁嚅著。
「是嗎,問什麼呢……」斯大林冷言冷語。
「毛澤東同志問,您為什麼把不同的酒摻起來喝,而別的同志卻不是這樣喝。」我一口氣說了出來。
「那你幹嘛不問我?」他緊盯著我問。
我早已發現主人對我不信任。他患有多疑症嗎?是經常性的嗎?對所有的人都懷疑嗎?一連串的疑問從我大腦中掠過。
「對不起,是毛澤東不讓我問,他怕這樣問不禮貌。」
桌子對面發出一聲冷笑。
「那你在這里該聽誰的呢?」斯大林狡黠地問,鬍子下面帶著幾分笑意,他開始向客人解釋:「這是長期來的習慣了,每種葡萄酒都有自己的味道和醇香,特別是喬治亞酒。我覺得紅酒中滲一點白的味道更濃郁,就像一束鮮花散發著多種花的香味。」
「斯大林同志,那你更喜歡哪一種呢?」毛澤東問。
「我么,更喜歡白葡萄酒。不過我也相信紅葡萄酒的好處。以前,在流放期間我患了傷寒症,監獄里一位好心腸的獄醫悄悄給我一點紅葡萄酒,大概是西班牙酒吧,把我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起碼,我是這樣相信的。從此以後,我才知道葡萄酒的療效。」斯大林若有所思地說。
E 驚心動魄的一道菜
在一次宴會中,「費德林同志,」斯大林對我說,「請你把盤子遞過來。」
我走到他跟前,他像往常一樣,眼睛看著別處對我說,「你來嘗嘗這個菜。恐怕你從來沒吃過哩……說不定,是頭一回也是最後一回。」他加上一句,眼睛仍然望著別處。我心裡嘀咕,為什麼要扭轉臉說話呢,難道我就這么讓他討厭嗎?平時人們交談,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這是一個基本態度。眼睛也是會說話的,起碼有助於理解。
我感謝他的款待,但是並不感到快活,心裡老是忐忑不安。女服務員上菜時,同主人悄悄說了幾句,她沒有把這個菜撤到擺餐具的小桌上而是留在斯大林身邊,我想起斯大林說的「頭一回和最後一回」,就似一隻受驚的寒鴉,警覺地注視著他們。
「費德林同志,味道如何?這個菜你喜歡嗎?」斯大林馬上就問我。
「對不起,斯大林同志,我,我……」我緊張地勉強說了一句,「做得很精美……」
牙疼不等於沒有胃口。
「那你怎麼不說話?」他沒有責備之意,我卻彷彿被戴著羊皮手套的手輕輕抽了一下。
這個菜確實很好吃:火雞的肝,加上辣椒和鹽,完全是高加索風味。不過中國有句古詩:「醉翁之意不在酒……」雖然款待了我,我仍然惶恐不安。
一切總算對付過去了。我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結果還算好,沒有惡意沒有中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自有分曉。(司馬林/整理)
斯大林為何最後一刻下令別碰希特勒?
據俄羅斯《論壇報》報道,蘇聯英雄、衛國戰爭參加者、作家卡爾波夫用了數十年時間親自調查1941—1945年衛國戰爭的某些事件,依靠保存下來的零星檔案,以及對參戰將領和特工、外交家的訪談,試圖為衛國戰爭史填補空白。
傳聞一:莫斯科保衛戰期間斯大林建議德國停戰,共同打擊英美
這樣的談判確實舉行過,在1942年2月20—27日。當時的情況很像列寧在1918年為了拯救年輕的蘇維埃俄羅斯而締結了相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約。斯大林看到,紅軍損失嚴重,大多數軍工廠正在向大後方撤退,急需喘息時間。最高統帥下令情報機關同德軍指揮部聯系,以他的名義建議停火。
到德軍佔領下的姆岑斯克參加談判的蘇方代表是副內務人民委員梅爾庫洛夫,德方是黨衛軍參謀長沃爾夫。斯大林建議,1942年5月5日6時到8月1日18時全線停止軍事行動,隨後德軍應撤到事先商定的界線,並在1943年底前與蘇軍一起對英美開戰。文件還說,蘇聯准備考慮對德媾和條件,把發動戰爭的責任推到國際猶太人組織頭上;如果德方拒絕,德軍將被擊敗,德國將不復存在。
梅爾庫洛夫1942年2月27日在給斯大林的報告中說,德方建議停火後把戰線現狀維持到1942年底,蘇聯政府應立即把猶太人送到極北地區的集中營里消滅;在隨後的世界格局中,德國要求統治拉美、中國和阿拉伯世界。
蘇方表示無法接受德方要求,談判中斷。斯大林沒有出賣本國的猶太人。
卡爾波夫認為,斯大林想同德國一起對英美開戰是一種策略手法,目的是贏得時間。
傳聞二:蘇聯特工機關制訂了消滅希特勒的計劃,一切准備工作就緒,斯大林在最後一刻放棄
早在1941年蘇聯就准備謀刺希特勒。當時蘇聯情報機關推測,希特勒會像拿破崙一樣,在攻佔莫斯科後親臨蘇聯首都。情報機關成立了幾個小組,准備了好幾套方案。但德軍並未攻下莫斯科。
第二個計劃是1942年制訂的,當時獲悉希特勒要到德軍佔領下的烏克蘭文尼察的野戰指揮部。當時正在敵後的蘇軍顛覆隊隊長、資深特工梅德韋傑夫被責成執行這項任務。但行動失敗。
最接近於成功的是老特工蘇多普拉托夫和伊林籌備的「連環套」。他們通過希特勒的親信,步步接近「元首」。第一環是名演員布魯門撒爾—塔馬林娜的兒子弗謝沃洛德,他曾投靠德國,並與希特勒寵愛的影星契訶娃一起,取得了法西斯的充分信任。第二環是蘇聯把弗謝沃洛德的侄子米克拉舍夫斯基派到他身邊。1943年,這時情報機關向斯大林請示行動。斯大林聽完梅爾庫洛夫和蘇多普拉托夫的報告,只說了一句話:「這事別幹了。」 但米克拉舍夫斯基的線沒有斷。1944年,機會又來了,再次請示,斯大林指示:「希特勒不用收拾掉。」這次梅爾庫洛夫大著膽子探問原因。斯大林說:「要想徹底擊潰德國,我們需要希特勒。只要他活著,德國就不會同西方單獨媾和。萬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同他的繼承人戈林等談妥條件。這對我們不利,我們已經接近於徹底打敗德國了。所以你們別碰希特勒……」 就這樣,斯大林出於戰略考慮,放過了希特勒。
傳聞三:德國也想對斯大林搞恐怖,但沒成功
希特勒曾下令弄死斯大林。
為採取行動,德國人挑選了前蘇聯軍官塔夫林。此人在前線向德軍投降,後又進入德國軍事情報機關的間諜學校,他表示願意去暗殺斯大林。打入國防人民委員部幹部局和預備隊司令部的兩名德國間諜給他偽造了假履歷,塔夫林和報務員希洛娃將裝成在前線行動中負傷的蘇軍鋤奸總局少校夫婦。塔夫林的行動方案有兩個:第一方案是潛入有斯大林出席的一場慶典,用淬毒子彈對斯大林開槍;第二方案是用特製的微型火箭筒打斯大林的汽車。
但是,1944年9月5日,空投塔夫林和希洛娃的德國飛機被蘇軍高炮擊傷後迫降,他倆被捕。塔夫林馬上招供。蘇方將計就計,讓他呼叫德國請求支援,輕易地消滅了新派來的德國特務。這場游戲一直持續到1945年4月,德國還在眼巴巴地等結果,絲毫沒有懷疑塔夫林和希洛娃已被識破。我們的反諜機關一直等到1952年,確信再也沒有德國特務上鉤,才槍斃了他倆。
傳聞四:希特勒沒死
許多人相信,希特勒並沒有服用致死劑量的毒葯,而是逃出了地堡,後來做了易容手術,長期隱姓埋名。
這完全是杜撰。
有許多確鑿證據表明,希特勒是1945年4月30日自殺的。就以希特勒的私人司機埃里希·肯普基的回憶錄《希特勒的屍體是我燒的》為例。
當時,蘇軍已經推進到波茨坦廣場和直通帝國總理府的大街。接到這個報告,第三帝國的「元首」明白,再不自殺他就可能被活捉。他先讓愛犬吞了毒葯囊,然後自己和頭天才成為他正式妻子的埃娃·布勞恩也服了毒。根據他的遺囑,「元首」夫婦的遺體由埃里希·肯普基在帝國總理府旁的花園里燒掉。
傳聞五:斯大林是奉貝利亞之命被毒死的
有許多根據認為,這個說法有道理。
第一,這是事態的直接見證者莫洛托夫告訴我的。他是這么說的:「完全有理由產生這樣的懷疑。也許,不是貝利亞親自動的手,而是他假手他信任的特工或醫師乾的。1953年5月1日,在列寧墓檢閱台上,他向我、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承認:『我非常及時地把他給收拾了……』」 第二,醫師會診材料間接證明斯大林死於中毒。據米亞斯尼科夫教授事後回憶,斯大林有中毒的一切跡象。但是,醫務人員在貝利亞冷酷陰毒的目光逼視下,不得不寫下了迎合他意見的屍檢鑒定。
4. 簡述斯大林體制的主要表現及其影響
(一)斯大林模式的內容:
1)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趕超戰略。
2)以高度國有化為基礎,以行政手段為主配置資源、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3)缺乏制約和監督的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蘇聯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採用的、並且延續約70餘年的一種經濟體制。 它形成的標志為蘇聯1936年憲法的通過。 這種經濟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即通過國家權力,全面干預和管理國民經濟各部門,通過指令性計劃集中進行資源配置,進行社會生產活動。具體表現為經濟運行排斥市場和價值規律;政府通過計劃確定全社會的產、供、銷和企業的人、財、物等。 由於蘇聯是在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後開始全面執行計劃經濟,斯大林從理論上對計劃經濟進行了概括,並使其成為蘇聯乃至於其他一些蘇式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工業化的指導思想,所以,通常人們把計劃經濟體制稱為斯大林模式。 在經濟建設中,排斥市場調節和價值規律,強調用行政手段來干預經濟,把一切經濟生活置於指令性計劃之下,結果造成經濟部門發展的嚴重失調和農業長期停滯不前等問題。
1、經濟方面的特點
斯大林模式是一個以國家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計劃管理體制,它限制了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否定了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經濟,把一切經濟生活置於指令性計劃之下,並片面發展重工業,過多剝奪農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實行高積累,多投資。
2、政治方面的特點
權力高度集中於黨中央的最高領導機構,黨政不分,共產黨管理一切,直接發布命令;管理一切國家事務,民主法制不健全,領導的終身制,基本不受群眾的監督,最後形成個人權力的高度集中。積極影響
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斯大林通過這種建設模式,使蘇聯躋身於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為後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斯大林模式」創立是取決於當時蘇聯極為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落後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可行方式,在蘇聯迅速趕上和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過程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5. 什麼是「斯大林體制」詳細點
斯大林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蘇聯(蘇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採用的、並且延續約70餘年的一種經濟體制。
這種經濟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即通過國家權力,全面干預和管理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通過指令性計劃集中配置資源,進行社會生產活動。具體表現為經濟運行排斥市場和價值規律;政府通過計劃確定全社會的"產、供、銷"和企業的"人、財、物"等。
由於前蘇聯是在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後開始全面執行"計劃經濟",由於斯大林還從理論上對計劃經濟進行了概括,並使其成為蘇聯乃至於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工業化的指導思想,所以,通常人們把計劃經濟體制稱為斯大林模式。
30年代在蘇聯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1921年過渡到新經濟政策後,蘇聯改革了經濟體制,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代替高度集中的總管理局體制,以托拉斯代替總管理局,以經濟核算制代替國家包干制,初步調整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企業的許可權。但是,隨著斯大林戰勝了黨內反對派和五年計劃的實施,權力日益集中,到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經濟體制。它的主要特徵是:①高度集中的部門管理。1932年,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改組為重工業人民委員部,另設輕工業、木材工業和森林工業等人民委員部。到1941年,分管工業的人民委員部增至25個。各人民委員部的職權是:制定或審批、檢查生產、財務和基建計劃;組織材料和技術供應;產品的推銷和調撥;任命廠長、總工程師和總會計師等。各人民委員部重大業務問題的最後決定權屬於人民委員。②國家通過下達繁多的指令性計劃指標來控制和管理企業。③管理經濟重行政手段,輕經濟杠桿。④在財政上實行統收統支。企業所需生產基金由國家撥給,所得利潤基本上悉數上繳,虧損由國家補償。⑤在產品分配上實行統一調撥制。企業所需物資由國家統一撥給,所生產的產品由國家統一分配。這種體制之所以在30年代形成有其客觀歷史條件,起過積極作用。當時蘇聯處在帝國主義國家包圍之中,面臨戰爭威脅,有必要通過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地利用有限資源來加速發展急需的工業。但是,它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把計劃調節同市場調節對立起來,使企業沒有必要的經營自主權,因而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這種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結合,構成斯大林體制的主要特徵。它使蘇聯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受到阻礙,使千百萬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並使個人崇拜越來越盛行,使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失誤難以及時糾正。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蘇聯開始體制改革。
6. 斯大林去世後至戈爾巴喬夫改革前,為什麼蘇聯一直沒有擺脫斯大林體質的束縛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高度集權的體制,高度依賴於領袖的個人品質,而回且長期集權的體制中,形答成了勢力集團,若果不加優待甚至傷害其利益,則執政難保,所以改革又受約束。從斯大林晚期開始,蘇聯的改革之風拂起。自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 各領導人都對傳統的斯大林模式進行了一些改革的嘗試, 但是進展緩慢, 步履艱難, 收效甚微。在這三十年裡,蘇聯仍然是高度中央集權的, 以行政管理經濟為主的, 有限利用市場機制的計劃經濟體制。它既對斯大林時期的經濟模式有所修正, 又是斯大林模式的鞏固和發展。戈爾巴喬夫企圖在政治上對蘇聯進行 「革命性變革」, 用「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在經濟上則向市場經濟推進,其最終的結果卻導致蘇聯社會的瓦解。
7. 關於羅斯福 丘吉爾 斯大林 希特勒的一個小故事
美國新澤西州的一所小學里,一個由26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里一間很不起眼的教室里。他們都是一些曾經「失足」的孩子,有的吸過毒,有的進過少管所。家長、老師、學校對他們非常失望,甚至想放棄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接手了這個班。菲拉不像以前的老師那樣整頓紀律,而是給大家出了一道選擇題:選出一位在後來能夠造福於人類的人。有三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一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有過吸食鴉片的紀錄。
C.曾是國家的戰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習慣,不吸煙,偶爾喝一點啤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D.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大學沒有畢業,當兵之後在政府做一個普通職員,幾乎沒有朋友
大家都選擇了C。
菲拉公布答案: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擔任過四屆美國總統;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D是斯大林,擔任過四屆美國總統;C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惡魔。
大家都驚呆了。
此時,菲拉說:「孩子們,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過去的榮譽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作為。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人。」
(7)斯大林體質故事擴展閱讀
丘吉爾的軼事
甘地與丘吉爾只在1906年見過一面。當時丘吉爾是負責殖民地事務的副國務秘書,而甘地是南非印度人代表。兩人那次交涉還算愉快。但後來丘吉爾對聖雄產生了無以復加的憎恨,認為他虛偽,是不折不扣的「害蟲」。
參考資料
網路-丘吉爾
8. 斯大林模式的內容
斯大林模式就是蘇聯模式,即指蘇聯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制度、體制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這個模式形成於斯大林時期,並不斷得到強化和固化,延續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於蘇聯模式的內涵,有各種各樣的概括。總的來看,應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社會基本制度的層面,二是具體體制、機制的層面。
社會基本制度是一種社會制度區別於另一種社會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種社會制度內在所固有的質的規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領域。而具體體制、機制則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的具體實現形式,是為基本制度的完善與發展服務的。兩者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基本制度居於主要的方面,並占據主導地位,而體制、機制與政策居於次要方面,並處於從屬地位。從狀態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對穩定的,而體制與機制則是靈活易變的,要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更新。
具體體制與機制的層面而言,蘇聯模式有著多方面的內容與特徵。一般認為,蘇聯模式總的特徵是過度集權。具體講,在經濟領域,國家所有制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指令性、法治化、統得過死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權力過度集中的部門管理體制;過分運用行政手段的經濟管理方法。這種過度集權的經濟管理體制,使得所有制結構單一,公有制經濟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沒有適應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及其發展需要,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企業的經營管理權過分集中於中央或地方,而且絕大部分企業都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導致企業與農庄缺乏經營自主權,職工也缺少民主管理的權利,存在大鍋飯等嚴重弊端;在資源配置方式上,只看到計劃經濟的長處,排斥甚至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
9. 斯大林主要事跡及評價
斯大林:
1879年12月21日,出生在高加索喬治亞的哥里城。
1894年,斯大林進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東正教中學讀書期間開始研讀馬克思的作品並參加革命活動。
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梯弗里斯組織。
1900年開始參加地下政治活動,在高加索一些工業中心組織罷工、示威。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化為孟什維克派和布爾什維克兩派後,他參加了布爾什維克派。
1904年12月領導巴庫工人大罷工。
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間,他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監禁。
1912年2月被選入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主編黨的機關報《真理報》。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連續當選為俄共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他協助列寧組織和領導了1917年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勝利後參加了以列寧為首的第一屆人民委員會。
1918年至1920年在蘇俄國內戰爭時期擔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和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
1922年至1952年10月連續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蘇聯共產黨1925-52年簡稱聯共(布)。
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蘇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作了關於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報告。他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
1924年,斯大林進行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為強盛的工業國,但形成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具有嚴重的弊端。
1928年,他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工業化,通過幾個五年計劃使蘇聯這個落後國家迅速改變了面貌。
1934年底開始,斯大林發動了一場政治恐怖風暴,處決了許多曾支持他掌權的老黨員以及蘇聯紅軍和蘇聯紅海軍的大多數中高級軍官。
1936年開始在蘇聯紅軍和紅海軍中實行紅軍式軍銜制;12月5日在第8次蘇維埃非常代表大會上批准了在他領導下起草的第一部蘇聯憲法,即所謂「斯大林憲法」。
1940年恢復實行俄羅斯傳統軍銜制。
1941年5月至1946年3月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部長會議)主席。
1941年6月任國防委員會主席,同年8月任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1945年6月獲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稱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成為同盟國最成功的統帥之一,
1941年冬季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期間,斯大林始終留在首都組織大反攻。在他的卓越指揮下,蘇軍先後贏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使當時的形勢出現轉折,兵鋒指向德軍,他領導蘇聯人民戰最終戰勝了納粹德國。斯大林參加了盟國的幾次首腦會議,包括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舉行的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
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52年10月聯共(布)19大將中央政治局改組為蘇共中央主席團時,他當選為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腦溢血病逝,遺體經防腐處理後安放在列寧墓。
1956年,赫魯曉夫主持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1961年,斯大林的遺體被火化後掩埋在克里姆林宮紅牆下
10. 有誰知道斯大林的名言及故事英文的!急!急!!
sincere diplomat is like dry water or wooden iron.
Joseph Stalin
Death solves all problems - no man, no problem.
Joseph Stalin
Ecation is a weapon whose effects depend on who holds it in his hands and at whom it is aimed.
Joseph Stalin
Everyone imposes his own system as far as his army can reach.
Joseph Stalin
Gaiety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 of the Soviet Union.
Joseph Stalin
Gratitude is a sickness suffered by dogs.
Joseph Stalin
History shows that there are no invincible armies.
Joseph Stalin
Ideas are more powerful than guns. We would not let our enemies have guns, why should we let them have ideas.
Joseph Stalin
If any foreign minister begins to defend to the death a "peace conference," you can be sure his government has already placed its orders for new battleships and airplanes.
Joseph Stalin
If the opposition disarms, well and good. If it refuses to disarm, we shall disarm it ourselves.
Joseph Stalin
In the Soviet army it takes more courage to retreat than advance.
Joseph Stalin
It is enough that the people know there was an election. The people who cast the votes decide nothing. The people who count the votes decide everything.
Joseph Stalin
Mankind is divided into rich and poor, into property owners and exploited; and to abstract oneself from this fundamental division ;and from the antagonism between poor and rich means abstracting oneself from fundamental facts.
Joseph Stalin
One death is a tragedy; a million is a statistic.
Joseph Stalin
Print is the sharpest and the strongest weapon of our party.
Joseph Stalin
The death of one man is a tragedy. The death of millions is a statistic.
Joseph Stalin
The Pope? How many divisions has he got?
Joseph Stalin
The writer i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
Joseph Stalin
When we hang the capitalists they will sell us the rope we use.
Joseph St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