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區分是濕熱還是濕寒
一個是脈
另一個是舌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舌苔的顏色
如果是白的 那麼可以考慮是寒濕
如果偏黃 那麼應該是濕熱
如果舌苔不易辨別 看舌質
舌質紅 則熱
舌質淡或胖大 則寒 脾胃虛寒
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脾胃虛寒症
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脾陽虛寒症。多由脾氣虛症發展而來,或過食生冷,或腎陽虛,火不生土所致。臨床表現,腹脹納少,腹滿時減,腹痛喜溫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溫,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下墜,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和寒象表現為辨證要點。脾陽不足,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少;陽虛陰盛,寒從中生,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陰寒之氣內盛,水濕不化,見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則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腫。婦女帶下清稀、腰腹酸沉,屬寒濕下注。治宜溫中健脾,方用理中湯。
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㈡ 怎麼樣辨別自己是濕熱體質還是寒濕體質
俗話說」千寒易除濕難去」,可見濕氣的難纏。中醫學認為,濕邪 是(風、寒、暑、濕、燥、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內濕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濕氣重表現為肌肉酸痛、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口中粘膩等。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沒食慾,不想吃東西,皮膚還可能出痤瘡、濕疹等。而怎麼辨別是濕熱還是寒熱呢,一起看看吧。
7、看體型:濕熱體質的人體型有胖有瘦;寒濕體質的人胖人居多,一般都是下半身肥胖,小腹熬肉多
8、看大便:濕熱體質的人大便燥結,會有拉不盡的感覺;寒濕體質的人大便粘,稀軟不成形
9、看小便:濕熱體質的人小便會發黃,味道很重;寒濕體質的人尿液清長沒有什麼味道,如水一樣
10、看婦科:濕熱體質的女性,白帶多色黃味重;濕熱體質的女性,白帶少而且清晰如水。
㈢ 濕熱和寒濕體質的區別
朋友你好!有一個方法可以知道濕熱和寒熱的區別,早起對著鏡子看舌苔,舌苔一般就是附在舌頭上一層薄薄的,如果沒有舌苔,那一般就是濕熱,表現是:比較容易上火,口腔潰瘍嚴重,容易疲勞。如果是有一層黃色的舌苔,一般是上火了,注意不要熬夜,多喝水,特別注意睡眠,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這會有助於改善這樣的情況的。如果是一層白色的,就是濕寒了,也是體寒的表現,體寒的人注意少吃寒性的水果,飲食也要特別注意的。大便黏,不成形,並且每次都有種排不幹凈的感覺,但不便秘。
㈣ 怎樣辨別自己的體質是濕熱還是濕寒
一般情況可能舌苔濕厚黃、小便偏黃、多汗怕熱等為濕熱
舌苔濕厚白、怕冷(特別腳底)容易受涼等為濕寒(有無濕看廁所排泄後瓷壁上是否有殘余等
有則體內濕
濕邪凝滯粘稠
不易離去~~)
肥肉要少吃了
飲食清淡
具體還是中醫就診辨證一下(濕邪是較麻煩的耗精損氣的
如風濕、炎症等
要多加註意的~~)
㈤ 濕熱和濕寒體質有什麼區別
濕熱體質表現為,出汗多,怕熱,小便發黃,舌苔黃,濕寒表現為手腳發涼,怕冷,舌苔白,容易感冒
濕熱濕寒可以通過中醫辨證來調理,注意保暖,避免濕邪侵入
㈥ 濕熱與濕寒體質有明顯區別嗎
體質屬於寒濕,但是有濕熱的表現。比如說舌頭整體顏色偏淡,但是舌尖,舌邊偏紅。
再比如說白帶是黃色的,但是怕冷。這是寒濕郁久化熱的表現。
寒濕的體質,即使是有熱,也是會怕冷、不能吃涼的,或者是受風受就不舒服
雖然有熱像,只要他有這些表現,還是屬於一個寒濕的體質。
只不過是由於寒濕郁久了有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