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質在醫學上是指人身心結構嗎
你可以簡單的這樣理解。是指我們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機能方面所固有,而內且相對容穩定的特性。簡單說就是「身體素質」,正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有差異的,對於外界的反應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醫學上對病因病理分析時是必須考慮進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貳』 身體素質指分為哪幾個部分
身體素質是個綜合性問題,體力因素是身體素質的首要構成部分,指與人的體力相關的生理學意義上的器官或系統發育及其健康狀況。如人體的肌肉、四肢、五臟等的生理功能,體力因素既是身體素質的最基礎的部分又是身體素質構成的低層次結構形式。它的形成與先天因素有一定的聯系,但主要取決於後天發育狀況,身體素質除肌肉、內臟與神經系統、大腦等結構和機能方面的特點外,還應當有種種生理潛能蘊含其中。它與心理潛能一起,構成人的潛能系統。潛能並不神秘,它乃是人的身體、心理發展的前提條件或可能性。正因為人有自己的潛能存在,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能向人的方面發展,而成為一個身心統一協調的真正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最新定義是: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的完全平衡狀態。一個人只是身強力壯,沒有器質性疾病,還不完全健康;只有體格和心理兩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健康。
人們常說身體素質差,要加強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加強身體鍛煉;二是加強身體的營養;三是適合自身的葯物治療。
健康體質的特點
健康體質的人形體肥瘦適中,男性肌肉健壯;女性皮下脂肪適中,不過肥,不過瘦。面色滋潤,紅白適中,細膩而有光澤,而且神采奕奕。健康體質的人胃口好,不厭食,不貪食;不易餓,不到開飯時間不飢餓;不易飽,不是稍食即有飽脹感。健康體質的人排便正常有規律,大便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不幹不稀,成條狀,暢通無阻;小便每天3~4次,色微黃而清,暢通無阻,不痛不澀,尿後無余瀝不盡感。健康體質的人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能適應季節與氣候。
身體健康功能的自我評估
1、心臟功能測試。向前彎腰20次,前傾時呼氣,直立時吸氣,彎腰前先測定並記錄自己的脈搏,此為數據I;做完運動後立即再測一次脈博,為數據II;1分鍾後再測,得數據III。將三項數據相加,減去200,除以10,即(I十II十III-200)÷10。如所得數為0—3:表明心臟功能極佳;3—6為良好;6—9:一般;9—12:較差;12以上,應立即就醫。
2、體力。如能一步邁兩個台階,快速登上五層樓,說明健康狀況不錯;如果氣喘吁吁,呼吸急促,為較差;登上三層樓就感到既累又喘,說明身體虛弱。
3、仰卧起坐測試。1分鍾為限,記錄次數。20歲,45-50次;30歲,40一45次;40歲,35一40次;50歲,25一30次; 60歲,15一20次為最佳。
4、呼吸測試。在安靜狀態下,正常呼吸,記錄每分鍾的呼吸頻率(一呼一吸為2次),下述頻率為各年齡段的最佳值。超過或低於該數值者屬於欠佳:20歲,35一40次;30歲,30一35次;40歲,20一30次;50歲,15一20次;60歲,10一20次。
5、屏氣測試。深吸一口氣,然後屏氣,時間越長越好。再慢慢呼出,呼出時間3秒鍾最理想;最大限度屏氣,一個20歲健康狀況甚佳的年輕人,可持續90一120秒;年滿50歲的人,約30秒左右。
身體健康標準的自我監測
1.體重:基本穩定,一個月內體重增減不超過4千克,超過者為不正常.
2.體溫: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體溫變化不超過l℃,超過l℃為不正常.
3.脈搏:每分鍾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於60次,不多於100次,否則為不正常.
4.呼吸:正常成年人每分鍾呼吸為16-20次,呼吸次數與心臟跳動數的比例為1:4,每分鍾呼吸次數少於10次或多於24次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時,每日l-2次,若連續3天以上不大便或1天4次以上為不正常.
6.進食量:每日進食量保持在l-l.5千克,連續1周每日進食超過平常進食量的3倍或少於平常進食量的1/3為不正常.
7.尿量:一晝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連續3天24小時內尿量多於2500毫升,或1天內尿量少於500毫升為不正常.
8.月經周期:成年女性月經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後15天以上為不正常.
9.生育:正常成年男女結婚後,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內不育為不正常.
10.睡眠:每日能按時起居,睡眠6-8小時,若不足4小時或每日超過15小時為不正常.
神經衰弱自測法
仔細閱讀下面的陳述,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選擇.
1.一星期中,至少有兩天覺得精神飽滿,身心舒暢.(是,否)
2.8小時以上的睡眠,仍感精神不振.(是,否)
3.精神不振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是,否)
4.以下症狀,有哪幾項是你經常經歷的:頭痛,頭暈,呼吸不暢,心跳,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習慣性腹瀉,精神緊張,四肢乏力,長期失眠,精神不振及容易疲倦.(A)8項以上,(B)4-7項,(C)3項以下.
5.身體不適時,是否向他人傾訴 (A)時常,(B)偶爾,(C)從不.
6.你周圍的人是否重視你的存在 (A)非常重視,(B)重視,(C)不重視.
計分:
第1題選"是",2,3題選"否",4,5題選C,6題選A,各得1分.
第1題選"否",2,3題選"是",4,5,6題選B,各得2分.
第1,2,3題不選擇,4,5題選A,6題選C,各得3分.
評分:
0-7分,你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8-11分,你有神經衰弱的傾向,需改變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
12-15分,你有嚴重的神經衰弱,應重視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時求助於心理醫生
另外身體素質強並不代表競爭性就強啊,心理素質也要考慮在內。
身體素質好,如果丈著年輕不注意保養,壽命就...看過很多癌症病人,通過心理調節和運動鍛煉,比很多身體好的人都活得開心。
『叄』 身體素質是什麼由哪幾部分組成
身體素質,簡稱體質,是生命質量的基礎。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①力量:人體做功的一種外在表象,是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它是人體進行正常生活、工作和維持生命的最首要的機能素質。
②速度:表現一個人的動作快慢,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一種能力。它可使心率達到生理極限,對人體神經系統的刺激強度最大。
③耐力:人體體力和心肺功能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的承受能力。也可看作人體抵抗疲勞的能力。耐力應是全身耐力、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綜合。
④柔韌:由關節的骨結構、關節周圍組織體積的大小、胯關節的韌帶、肌腱、肌肉與皮膚的伸展性來決定,柔韌性好壞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協調性、動作幅度和肢體的靈活性。
⑤靈敏:各項技能和素質的綜合表現,可在突發狀況下迅速改變身體位置時表現出來。
『肆』 什麼是制度,什麼是體質機制,分不清呀舉例說明一下吧
先解釋這三個詞語的概念:
制度:「制」就是制訂,「度」版就是尺度,溫度,度量權衡的「度」。那麼「制度」用作動詞就可以解釋為:「制訂標准」。用作名詞就是:「制定的標准」。
體制:本體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這個「體」,可以比作人體,可以比作企業,也可以比作國家機關。
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這個「機」和體制的「體」可以通用。
=================================================
舉例說明:
你的一個女性朋友和你約法三章:(這是她給你訂制度)。三章定立好了之後,貼在牆上:(這是你們之間的制度)。
訂立制度之後,她答應與你建立關系了,(就形成了體制).
可是有一天你違反了這個約定,你非常害怕:(這是你違反制度。)最後你女朋友提出和你分手。這個就是體制出現問題了。 (或者叫機制瓦解、機制分裂。)
『伍』 體質人類學的簡介
體質人類學源於16世紀。1501年,德國學者M.亨德發表了以人類學一詞為書名的著作,論述了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1871年 ,英國學者始將人類學中研究人類體質的領域稱為體質人類學。早期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僅限於認識人自身的身體構造、人體測量和人種劃分。伴隨考古學 的發展和生物進化論 的確立,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自身的起源和進化、演變等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人們對於人種體質特徵的研究,一般僅限於對人的發色、發型、眼色、膚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態、唇部厚度、頭型、身高等外顯的體征形態進行測量、分類和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對人種體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遺傳頻率和生物化學等領域,並開始傾向於根據基因分布情況,把家庭、家族或其他一些地域性種群,而不是把種族當作為具有研究意義的單位。
體質人類學闡述人類生物學上的發生及其進化方面的課題;確定人類同其他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差別;還要給各人種之間體質上的差異進行分類。現代體質人類學開始形成於19世紀前半期,自從達爾文《物種源始》於1859年發表後,進化論對體質人類學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達爾文的另一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別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1871)也是一本重要論著,第一次提出了有關人類起源的有科學根據的假說。到1859∼1900年之際,人類學者承認,人種發展進化的歷史可溯至幾十萬年以前,而不是像過去所想的只有幾千年。20世紀早期,科學家揭示出遺傳學上的各種原理和ABO血型,這有助於體質人類學者們對不同人種之間的變異和差別進行研究,同時由於相對的和絕對的年代測定方法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學者們能夠確定人類化石和其他人造器物的年齡。
體質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重點是人種進化的過程。這方麵包括發現過去人類化石遺存並加以描述以及分析這些骨化石明顯特點的重要意義,因為遺傳物質是進化史高度可靠的「指示器」,所以,對於不同人種之間和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遺傳密碼、染色體、粒線體去氧核糖核酸進行比較分析,已證明在廣泛的人類學研究領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體質人類學對於至少可以上溯200萬年這一段時期內的人類體質方面的進化情況,提出了很多解釋。
『陸』 簡述人體質的來源
體質人類學是人類學的分支,也稱「自然人類學[1]
」或「人體學」。是研究人類群體體質特徵及其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通過人類群體體質特徵和結構的剖析,來探討人類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與發展,人種的形成及其類型特點,以及現代人種、種族、民族的分類等問題。
體質人類學源於16世紀。1501年,德國學者M.亨德發表了以人類學一詞為書名的著作,論述了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1871年 ,英國學者始將人類學中研究人類體質的領域稱為體質人類學。早期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僅限於認識人自身的身體構造、人體測量和人種劃分。伴隨考古學[2]
的發展和生物進化論[3]
的確立,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自身的起源和進化、演變等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人們對於人種體質特徵的研究,一般僅限於對人的發色、發型、眼色、
膚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態、唇部厚度、頭型、身高等外顯的體征形態進行測量、分類和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對人種體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遺傳頻
率和生物化學等領域,並開始傾向於根據基因分布情況,把家庭、家族或其他一些地域性種群,而不是把種族當作為具有研究意義的單位。
體質人類學闡述人類生物學上的發生及其進化方面的課題;確定人類同其他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差別;還要給各人種之間體質上的差異進行分類。現代體質人類學開始形成於19世紀前半期,自從達爾文《物種源始》於1859年發表後,進化論對
體質人類學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達爾文的另一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別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1871)也是一本重要論著,第一次提出了有關人類起源的有科學根據的假說。到1859∼1900年之際,人類學者承認,人種發展進化的歷史可溯
至幾十萬年以前,而不是像過去所想的只有幾千年。20世紀早期,科學家揭示出遺傳學上的各種原理和ABO血型,這有助於體質人類學者們對不同人種之間的變異和差別進行研究,同時由於相對的和絕對的年代測定方法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學者們能夠確定人類化石和其他人造器物的年齡。
體質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重點是人種進化的過程。這方麵包括發現過去人類化石遺存並加以描述以及分析這些骨化石明顯特點的重要意義,因為遺傳物質是進化史高度可靠的「指示器」,所以,對於不同人種之間和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遺傳密碼、染色體、粒線體去氧核糖核酸進行比較分析,已證明在廣泛的人類學研究領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體質人類學對於至少可以上溯200萬年這一段時期內的人類體質方面的進化情況,提出了很多解釋。
『柒』 K. 編程基礎之選擇結構-體質指數(BMI) 描述 體質指數(BMI)由19世紀中期比利時
我認為編程編程基礎知識之結構一體指數描述我們趕緊專業是很深奧的。
『捌』 什麼是人的體質
對於「體質」這個概念,提法眾多,有的叫體力、體能,也有稱適能的。但其內容不外乎包括以下幾方面:形態方面———身高、胸圍等;機能方面———脈搏、血壓、肺活量等,主要是心肺的機能;運動素質方面———力量、速度和耐力等;運動能力方面———跑、跳、投、攀登、支撐、平衡等;適能方面———適應自然變化條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這幾方面總稱為體質。通俗地說,體質就是人體強弱的標志。為了使讀者能加深理解,我們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首先我們看人體各器官、系統的發育情況。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復雜的。它的最小單位是「細胞」,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細胞的各種面貌。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小的生命體,有著獨特的生存能力。由無數細胞集合成各種各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細胞又像蓋房一樣地在人體建築成許多「器官」。我們根據器官的不同形態與功能,將人體分為幾大系統,即: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這些器官系統發育得是否正常,它們的工作情況是不是良好,這些對一個人的體質都有很大的影響。第二,要看人體對外界的適應性和抵抗力怎樣。比如:人體遇到寒冷的刺激,往往打個「冷顫」,這實質是一種反射性的肌肉收縮,使機體加快新陳代謝,提高產熱量;同時身上也會出現「雞皮疙瘩」,這是皮膚血管收縮的結果,以減少體表熱量的散發,使人體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什麼有人突然遇冷會患感冒,而有些人卻不怕呢?這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一樣。第三,再看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就是我們常講的力量、速度、耐力、靈巧、柔韌等,這些都是通過肌肉活動而表現出來的,反映著內臟器官(特別是心臟、肺臟)的功能,因此它在客觀上可以衡量人體機能發揮的情況。肌肉活動是受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支配的,對這些「素質」的發揮,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講,身體素質是人體素質是一個綜合概念,各方面都是相互聯系的。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體質時,一定要對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那麼,一個人體質的好壞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我們說,既有先天條件,又有後天條件,而後天因素起決定作用。比如:一個人先天畸形或有某種隱患,體質當然會受到影響;但如果一個正常的人經常缺乏鍛煉,體質也不會好。體質狀況不是一生下來就固定不變的,強與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而正確的體育鍛煉就是增強體質最有效的手段。
『玖』 我們的身體由哪四個部分組成
身體可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大部分。
人體有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幾種組織相互結合,組成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如骨、腦、心、肺、腎等。系統是由器官組成的,人體有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脈管系統、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各個系統有機協調,相互配合,人體才能正常。
(9)體質構造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不斷硬化,比如關節活動范圍變窄、肌肉量減少、肌腱和韌帶等無法伸展。但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教授張一民指出,很多年輕人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在提前變硬。
他教給大家的方法是,做一個坐位體前屈測試:兩腿伸直坐在地上,腳尖豎起垂直於地面,嘗試以手夠腳尖。一般來說,如果手能超過腳尖1掌的距離(15—20厘米),說明你的身體足夠柔軟;如果只能勉強碰到腳尖,或超過腳尖的距離,女性在6.7厘米以下,男性在0.5厘米以下,根據《2010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的數據顯示,柔軟度僅相當於65—69歲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