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中日韓三國中學生身體素質對比調查資料,500字就可以!
分那來中日韓大學生體質對比現狀 我國人民的體質並沒有得到質的提升,據多方統計國民的體質反而明顯下降。與鄰邦的日本、日韓相比,在體質和人均壽命均相差很遠在國內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體質差,與鄰邦的日本、日韓相比更相形見絀。國內學生在體能上、精力上和耐寒能力上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抗擊打能力上均比不上日韓學生。體能上,學校組織五六年級的學生到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國際部全體學生參加。活動結束後兩國學生共同攀登九龍山,結果,日韓學生順利到達山頂,中國學生中卻有二十幾人因體力不支中途返回。精力上和耐寒能力上,每天中午,多數中國學生都需要午休,不然下午上課時就會打瞌睡、沒有精神。國際部沒有為日韓學生安排午休時間。過去,午飯後到下午上課前的一個半小時,全體日韓學生都在操場上活動,他們不停地跑、跳,打鬧,冬天裡也會搞得滿頭大汗。中國學生耐寒能力總體不如日韓學生,後者穿衣總要提前一個季節。冬春,中國小學生在室內的穿著是校服裡面套著厚厚的毛衣褲,而多數日韓學生只內著一身秋衣褲;而當季節轉暖,中國學生穿秋衣褲時,他們已是一身單衣了。而且,即使在嚴寒的冬季,他們也習慣喝涼水。身體協調能力和抗擊打能力上的。在校園里,學校的體育老師們發現,在快速奔跑中急停,中國學生時常會摔跤(還有很多學生不能很快地奔跑),而日韓學生不論年齡大小,也不論男生女生,都能跑,而且急停及轉向都很自如。爆發力、力量等素質都繼續下降,反映下肢爆發力的立定跳遠、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以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這三項監測結果與日韓的學生相比,絕大部分絕大部分呈下降趨勢。
『貳』 論國民身體素質中日韓三國誰最強
論整體絕對日本是最好的,日本醫療和和國民保健意識很強,也注重日常飲食搭配,國民壽命也是世界最高的,學校也注重學生的體育教育 中國完全毀於食品質量和醫療政策還有應試教育~
『叄』 中日韓三國身高排行榜很假啊,中國北方人的身高可是很高的…
今天,中新網報道一則新聞,題目為《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矮於日韓 代表疾呼增強學生體質》,其中引述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吳正憲的話,聲稱:「近幾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韓國排第18位,平均身高1.74米;日本第29位,平均身高1.707米;中國男性排名第32位,1.697米。7歲到17歲的中國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男孩矮2.54厘米。」
但據我所知,這段年齡對比,早在若干年前就泛濫於網路,屬於無來源、無作者、無發表時間的三無文章。為了給此段話安排一個合理的來源,有的發帖者堂而皇之的聲稱這是來自於國家統計局。只要有點頭腦的人就可以想到,國家統計局應該是統計國家內部的信息,如何能統計到日、韓兩國人民的身高?再次,親自去國家統計局的網站看看,統計局到底是統計什麼的,是否有統計身高這一項?
缺少版權意識並且粗心大意的國人往往對此「權威」排名深信不疑,從來就不去探問這段文字的真實性,從來沒想過親自去尋找事實真相。既然聲稱是全世界國家人口的身高統計,為何只有中日韓三國的數據?在日本,日本小姐評選的身高要求只有152,在中國,想參加選美比賽,不到165以上恐怕都沒有資格。從這類基本常識,中日兩國人民的身高可見一斑。如果對日本人不熟悉,那就看看近年來的日本首相的身高,其實也是日本男性身高的一個縮影。
之前,這段關於中日韓身高的帖子被人為大量傳播。顯然是有網路推手在背後助陣,其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表示日本人身高高於中國,令中國人產生一種不如日本人的自卑感。為了使此項統計顯得真實可信,還是特意拉上了韓國做「燈泡」。與此配套的是一個關於中國各省男女身高的排名,依然無來源,無作者。凡此種種,都是要將中國人編得矮一截。從身高的矮一截,引導國人內心也要「矮一截」。不過事實正好從反面說明,傳播此類謠言,恰恰證明了日本人內心的自卑與惶恐。生怕中國人在國力日漸發展中越發自信。
而令人悲哀的是,作為人大代表,作為研究青少年成長的專家,吳正憲竟然不對信息的來源予以核實,隨意將網上看到的資料作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這樣就顯得你很「專業」?在兩會期間,竟然容許此種不實謠言漫天傳播,而沒有一個媒體、公眾人物、國家領導擔起自己的責任,給人民還原一個真相。全國人民每天生活在謠言中,而那些造謠者依然可以逍遙法外,擾亂中國,不負責任的媒體和公眾人物則成為謠言的幫凶。正是你們不負責任的報道,「落實」了謠言,讓這樣的假消息成為「真實」。
更有媒體,絲毫不提新聞的重點內容,而是明晃晃地以《中國男性青少年比日本男性矮2.5厘米》為題,刻意強調中國人身高不如日本人的事實。其目的可見一斑。
中國有多少李學仕一樣的記者我不知道,但是從目前中國新聞的質量來看,顯然為數不少。
如果要提供一個中日韓身高的比較,我可以提供一個有可靠來源的信息數據。調查顯示中國高中生是中日韓三國中身高最高的。
「中日韓三國高中生身心健康狀況比較研究報告」日前出爐。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聯合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和韓國青少年研究所,於2010年10月聯合開展了三國高中生的身心健康調查。中國的樣本是北京、上海、寧夏、遼寧、陝西和湖南六省市10所高中的1280名學生,日本調查了1113人,韓國調查了3933人,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當。
●體型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高中生的平均身高最高(168.17厘米),韓國高中生是167.61厘米,日本高中生是164.70厘米。中國高中生平均體重是58.19公斤,韓國是59.26公斤,日本是56.18公斤。而且,根據身高體重指數的計算公式得出的結論,三國高中生的體型比較接近。
那麼根據吳正憲以及網友的數據,請問身高最高的中國高中生是怎麼越長大越「變」矮了?人在高中以後還有多大的長高空間嗎?我引述的報告出爐與2010年,而吳正憲及「網友」所謂的身高比較早在2008年(或者更早)就泛濫與網路。
請問吳正憲以及報道此新聞的媒體記者能否給出你們的數據來源?請問人大代表以及新聞工作者敢不敢對你們的言行負起責任?請問國家領導人到底有沒有決心來治理網路謠言?
當記者不負責任或者明知是假而故意報道,當群眾缺乏思考能力對所有網上信息全盤接收,當謠言肆意而無人治理,那麼對一個國家來說,這是一種災難性的的毀滅。
『肆』 中日韓三國的教育制度有什麼差異
中國應該能算得上是體育大國吧,但距離體育強國還有一段距離。所謂體育強國回,不僅應該在體答育成績方面突出、全面,還應該在體育意識、精神及體育的普及等方面做好一點。在我看來,中日韓貌似都沒資格被稱為體育強國。
『伍』 中日韓三國培養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制的比較.
沒去過日韓,大概聽說韓國有大學生聯賽,朴周永就是大學出來的似乎,同學在韓國留學專,點評了一下韓國人屬踢球。技術一般,但是鬥志超強,拼搏精神非常好。日本的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比較好。漫畫足球少年影響了一代人,大空翼甚至是阿圭羅的偶像,可想而知。中國我覺得除了什麼垃圾足球學校,體工大隊之外沒什麼青少年培養
『陸』 中日韓三國年輕人的差別,中不中
大體上中日韓三國基本都屬於蒙古利亞人種,特徵是鼻子較扁平、臉圓專、體毛胡須稀疏屬、身材不高、眼睛細長等。
中國人種呈現豐富多樣性,絕大部分屬於蒙古利亞人種,其中還可細分為南亞人種、東亞人種、北亞人種、北極人種、美洲人種這幾種亞型。北極人種、美洲人種在中國基本不存在,其它幾個人種則都有族群存在。除此之外還涵蓋了高加索人種(西北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馬來人種(華南部分族群)等等,各個人種族群在長期歷史交往中大量混血
韓國在人種上相對單一,基本都屬於蒙古利亞人種,也包含部分通古斯人種血脈。
日本人種中所謂大和民族基本都是典型的蒙古利亞人種,但是在北海道的蝦夷人(阿依努人)則屬於典型的通古斯人種;而在西南外島上的日本人則體現出南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人中的部分特徵。這也是由於日本狹長的國土決定的。
『柒』 中國青少年身體素質與美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對比
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和學校不重視,導致青少年不喜歡運動,只是宅在家裡。還有就是升學壓力太大,學生很少有時間運動所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逐漸變差,建議要養成定時規律用餐的習慣 攝取平衡膳食 提倡課間加餐 維持適當體重
『捌』 中日韓三國哪國人的素質最高,哪國人素質最低
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 但現在的人啊 都不自愛
丟自己國家的面子
『玖』 中日韓三國的人五官長相有什麼差別嗎我曾經在大街上看到個人然後仔細看看感覺他可能是日本人,結果一開
日本男人顴骨高眼睛小,女人牙大,韓國人面部稜角少,個人印象,其實都是些很細微的東西說不好,卻明顯存在
『拾』 對比中日韓三國的高考哪個壓力更大競爭更激烈更殘酷
最見不得人瞎掰,把別人的積極性全打擊掉了。「考不到70以上,基本沒戲」,根據歷年統計,考研考到70以上的佔全部考生的千分之一,你要是考到八十以上,基本上進全國一百名。一般來說,考到50多分,基本上不存在問題了,當然還要看你考的是哪種類別的,藝術類近兩年英語低至30多點。
但如果你偏要去考那種頂級的學校的普通類,的確有可能會出現英語考不到70就沒戲這種狀況,那何苦呢?考研需要適度的挑戰點難度,但是不用以卵擊石。這就是你說的「和那些一本的學生相比考研會不會很吃虧」,不可否認那些一流院校里的確還有一部分牛逼人,他們把別人打游戲談戀愛的時間拿去自習室里學習,但是我得鄭重的告訴您,這種人存在的概率極低,考研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所有考生處在相同的起跑線上,而且不像高考那樣一下子要准備很多年,考研的話,最多兩年,最少幾乎沒有限制,半年甚至兩個月都行。所以,首先要建立自信,但是為了讓這種自信比較可靠,你需要在平時多積累專業相關的知識,所以說考研的准備時間較短,其實前提是你胸中對要考的專業要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和細枝末節各種雜七雜八知識的通盤掌握,這么說的話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很困難,其實不是,比如學校給開出了幾本參考書,你自己卻根據這參考書的范圍有事沒事的把周邊相關的書籍拿過來翻了玩,為了的對此門專業的認識更加深化。
考研比高考簡單的多,高考一下子考幾門,考研基本上是兩門公共課兩門專業課(我是偏文的,高數不在我的討論范圍之內),兩門專業課互相也有關聯,復習的時候容易成為一個統一的體系,針對性強的多。而且兩門專業課作為重點,看重的是你對自己研究領域理解的深度,這兩門佔去總分的五分之三,復習的時候只要把火力集中在這上即可。
這兩年的考研錄取率都在三成以上,不算低。不過我不太在乎這個,管他幾成呢,就算一個學校只錄取一個,也要自以為是的覺得那個被錄取的就是自己。
本人考過兩次,第一次考了過於牛逼的學校落榜後就先工作,第二年只花了兩個月准備了下,上了。
我認識些朋友,三十多歲去考的,沒多大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