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肥胖的常用指標
肥胖的判斷標抄准:
1、體重指數:英文簡稱BMI。體重指數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來計算,比如100kg的體重,身高1.6m,就用100÷1.6÷1.6,算出來的結果就是BMI指數。BMI指數正常的是18-24,24<BMI<27.5,只屬於超重,並不屬於肥胖。但是如果BMI超過27.5,就屬於肥胖。因此,判斷是否為肥胖,首先要計算一下BMI指數;
2、腰圍:如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5公分,應排除孕婦,也要考慮是否為肥胖。
⑵ 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____。
體質指數的正常范圍:20至25之間。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國際最常用來量度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一般認為的正常值在20至25之間,超過25為超重,30以上則屬肥胖。
體質指數適合所有由18至65歲的人士使用,兒童、發育中的青少年、孕婦、乳母、老人及肌肉發達者除外。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8年11月5日報道,研究發現,過高或過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多種疾病因素引發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其中BMI介於21至25時,人們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最低。研究結果發表於新一期《柳葉刀 糖尿病和內分泌學雜志》上。
BMI在30或以上時,死於癌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腎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一般而言,男性預期壽命減少4.2年,女性減少3.5年。BMI過低同樣與廣泛的疾病死亡風險上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痴呆症等。BMI過低也是身體不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⑶ 體質指數超過多少為肥胖繼發性肥胖多見於什麼疾病
超過28%為肥胖,繼發性肥胖多見於甲減,糖尿病,胰島素瘤,皮質醇增多等一些內分泌失調疾病。
⑷ 成年人體重指數大於多少屬於超重
這要看性別和身高的。我給你個詳細的計算方式,你可以依據這個算一算。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標准體重)/(標准體重)]×100% 還有其他三種計算方法: 1. 體重指數法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 ÷ 身高²(米) kg/m²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中國體質標准為女性18-22,男性20-24) 超重: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 標准系數法: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均是成年人標准體重計演算法,你試試就知道你在哪個范圍啦。 如果你只是問系數的話,那就看體重指數法吧。一般超過25算超重,但中國人相對歐美來說嬌小一點,所以女性一般超過22(例:我身高157cm,若我體重超過109就超重啦, 1.57*1.57*22=54.2278KG)男性超過24.
⑸ 肥 胖 指 數 計 算 公 式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例如:一個人的身高版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權,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BMI的,如:
1. 未滿18歲;
2. 是運動員;
3. 正在做重量訓練;
4. 懷孕或哺乳中;
5. 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如果認為BMI算出來的結果不能正確反映體重問題,請帶著結果與醫師討論,並要求做體脂肪測試。
⑹ 體質指數怎麼算正常值是多少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正常值是:18.5-23.9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最常用來量度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它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體質指數適合所有由18至65歲的人士使用,兒童、發育中的青少年、孕婦、乳母、老人及肌肉發達者除外。
其計算公式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亞裔成年人請用以下的指引:
體質指數 類別 罹病機會*
< 18.5 過輕 某些疾病和某些癌症患病率增高
18.5-23.9 正常
24-27.9 超重
>28 肥胖
(6)體質指數肥胖擴展閱讀: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
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
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
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准: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
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⑺ 肥胖的標准判斷是多少
判斷人體肥胖有三個維度:
1、人體BMI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國標准來對照,BMI指數在18.5~23.9之間為正常體重、24.0~27.9之間為超重、大於28.0的則為肥胖。
2、腰圍: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腰圍大於85cm,都屬於腹型肥胖。
3、人體體脂肪率: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當男性體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這三個標准,我們不僅可從外形上判斷是否肥胖,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檢查判斷人體內臟脂肪是否超量。在醫院的體重管理門診,通過「人體成分分析」檢查,還可以幫助你分析人體的脂肪佔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內臟器官的脂肪含量,讓減肥更有針對性。
(7)體質指數肥胖擴展閱讀:
「糖」吃得太多 不長胖才怪
導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於營養攝入失衡,即攝入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過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素之一,每天給我們的身體源源不斷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為「糖」,它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食物中。
正常人體通過糖分獲得能量。你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超過你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會變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細胞便會將過剩的葡萄糖轉變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從而導致了肥胖。
因此,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脂肪」,主要目的是「減脂肪」。減少攝入碳水化合物來阻斷葡萄糖對人體過多的能量供給,從而動用你自身的脂肪,通過燃燒脂肪供給能量實現減肥的目的。
⑻ BMI指數在多少為正常呢
一般的正常值在20至25之間。BMI超過25為超重,30以上則屬肥胖。
體重指數BMI是衡量胖瘦的一個常用標准,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體重70公斤,身高1.7米,bmi=70÷(1.7×1.7)=24。
結果顯示,BMI在30或以上時,人們死於癌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腎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但BMI過低也不好,同樣與廣泛的疾病死亡風險上升相關。
(8)體質指數肥胖擴展閱讀
BMI測量方法在1970年開始流行,但它未必對每個人都適用,例如一些拳擊運動員和橄欖球隊員等,這些運動員的肌肉比例遠遠高於脂肪。
運動員的肌肉比脂肪密度大,因此比脂肪重。所以,他們的BMI指數可能會超標,但實際上他們很健康。當然,這類人只佔人口的極少數,大約為1%。
隨著人們年齡增長,運動員的肌肉比例會減少,而且有可能有大量內臟脂肪,特別是一些吸煙者。
此外,BMI對孕婦也不適用。
脂肪在人體分布的位置至關重要,這一點BMI無從測量。因此,最好把BMI與其它讀數結合起來看,例如血壓、膽固醇以及家族史等來判斷一個人得糖尿病或是心臟病的風險。
⑼ 體重指數(BMI)是什麼
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規定的測試項目。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m) EX:75kg/1.8/1.8=23.15
(9)體質指數肥胖擴展閱讀:
成人的BMI數值 體重指數, 男性, 女性 ;過輕, 低於20, 低於19 ;適中, 20-25, 19-24 ;過重, 25-30, 24-29 ;肥胖, 30-35, 29-34 ;非常肥胖, 高於35, 高於34 。
傳統的世衛成人痴肥標準是少30,但亞洲成人指標近被改為27.5。一個BMI達到23的亞洲成年人現在被認為是超重,而理想指數是18.5至22.9。
兒童的BMI數值並不單單適用於成年人。對於成長中的兒童,我們亦可利用他們的BMI值來推算他們是否超重。以上的BMI計算式亦適用於2-20歲的人,但他們的過重及過輕指標,並非由一個固定的BMI值決定。這是因為不同地區的兒童有不同的成長速度,若使用一個固定數值,容易做成錯誤判斷。
很多國家及地區每年都會為當地的兒童作身高和體重的統計。這些統計數據,都可以轉化成為BMI值,從而再統計出當地兒童的BMI值分布。根據這個分布,地方健康政府可以推算出當地兒童的過重及過輕指標。
一般來說,都會採用統計出來的平均BMI值及其標准差值,再計算出其常態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為過重及過輕指標。另一方面,其BMI值位於常態分布的85%-95%區段的兒童,他們都有超重的危機。
⑽ 肥胖指數公式
國際上有很多通用的計算方法,比較常見的是BMI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計算方法是體重版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權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身高)],這個數字是營養科醫生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肥胖、是否需要進行減肥的主要標准之一。
對於普通成年人而言,指數在18.5至24之間的人無需過多擔心自己的體重。如果節日後出現了「胖三斤」的情況,可以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加大運動量來進行調節。
(10)體質指數肥胖擴展閱讀
導致肥胖的根本原因
在於營養攝入失衡,即攝入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過剩。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素之一,每天給我們的身體源源不斷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為「糖」,它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食物中。
正常人體通過糖分獲得能量。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超過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會變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細胞便會將過剩的葡萄糖轉變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從而導致了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