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外對課外體育鍛煉的研究有哪些
國外課外體育活動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早 而且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在日本 課外體育活動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 與社會體育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有效地促進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德國 學校、群眾和經濟體育是整個體育活動的三大「支柱」 彼此之間相輔相成 成為一個有機地整體 德國學校的學生不僅要參加正常的課堂體育教學活動 而且還被鼓勵參加各種社會性的體育活動 這也是德國校內體育俱樂部比較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
2. 文獻綜述裡面的國外相關研究怎麼寫啊.請大家幫忙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你的文獻綜述有什麼要求?不懂可以問我,希望能幫到你。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一、文獻綜述概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3. 國內外已有哪些相關研究以及研究水平
生物制葯是利用生物活體來生產葯物的方法,如利用轉基因玉米生產人源抗體、轉內基因牛乳腺表達人容α1抗胰蛋白酶等。生物制葯行業前景廣闊,全世界的醫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它將廣泛用於治療癌症、艾滋病、冠心病、貧血、發育不良、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醫葯上已應用的抗生素絕大多數來自微生物,如紅黴素、潔黴素等,注射用的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的人數僅相當於美國生物技術產業人數的1/4。從事生物醫葯產品研究與開發的人才更是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瓶頸。
4. 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怎麼寫
多看看跟你論文相關的文獻,參考一下他們的前言就知道怎麼寫了
5. 目前國外居民體質健康的研究現狀是怎麼樣的
近年來,國內外對亞健康狀態的研究正逐漸形成一個熱點,亞健康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由於健康、亞健康與疾病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限,如何把握在三者之間界定的度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診斷與治療上至今尚無明確的診斷標准和特效治療葯物〔1〕。本文就近年來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亞健康概念的界定
有研究認為,所謂「亞健康」,是指人們表現在身心情感方面的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其體驗〔2〕。陳國元等將亞健康分成3個階段:(1)輕度心身失調:以疲乏無力、失眠、胃納差、情緒不穩等為主要表現;(2)「潛臨床」狀態:其表現可概括為,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減退。臨床檢查可發現有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力低下;(3)「前臨床」狀態:指己經患病但症狀不明顯,醫生尚未明確診斷,未開始治療狀態〔3〕。趙瑞芹等認為,亞健康狀態包括: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有潛在病理信息者〔4〕。劉保延〔5〕等採用排除法提出了亞健康的定義即持續3個月以上出現的不適狀態或適應能力顯著減退而無明確疾病診斷,或有明確診斷但所患疾病與目前不適狀態沒有直接因果關系。該定義使得亞健康的概念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
綜合各文獻的觀點,可認為亞健康狀態主要表現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3方面的改變:身體方面表現為失眠、頭昏、乏力、睏倦、疲勞、心悸等;心理方面表現為情緒低落、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焦慮煩躁、神經質等;社會適應方面表現為冷漠、無望、無助、孤獨、空虛等。
2 亞健康狀態的流行病學
31~50歲是亞健康狀態的高發年齡,尤其是40~49歲,占亞健康狀態的49.8%,教師、醫務工作者、編輯、工程師、技術員等從事腦力勞動較多的人員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高技術人員〔6〕。朱麗等〔7〕報道,30~40歲是高校教師亞健康危險年齡段,其中女性重度亞健康高於男性,工作不開心,工作時間長,缺乏體育活動等是高校青年教師亞健康狀態的危險因素。張素炎等〔8〕進行的亞健康狀態調查結果顯示,北方地區亞健康狀態發生率為21.3%。蔡旭玲等〔9〕隨機抽取了廣州市850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本次調查亞健康的總發生率為42.10%。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與亞健康有關的因素有9個:生活緊張程度、文化程度、是否經常喝濃茶、睡眠情況、工作或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為危險因素,提示亞健康與個人素質、生活方式、各種壓力有關。凌慧等〔10〕對武漢市某小區居民的亞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亞健康的發生率為79.64%,選取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等幾個因素作為自變數與亞健康狀況做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和職業為主要因素,其中男性的亞健康狀態較女性出現的少,OR值為0.602。與服務行業及其他人員比較,教師、公務員和個體經營者的亞健康出現率較高。
王紅玉等〔11〕通過對符合亞健康狀態診斷參考標準的378份調查問卷中的40項症狀進行頻數分析和聚類分析。結果顯示,怕熱、怕冷、疲勞、神疲、早醒為核心症狀;目澀、眼脹痛、健忘、咽干、易怒、睏倦、入睡難、自汗、頭昏、思睡、身痛為亞健康狀態的常見症狀。
王靜〔12〕等對247份亞健康狀態職員的血液流變學及相關指標的變化進行了檢測。資料顯示,處於亞健康狀態職員的全血黏度值、血漿黏度值、紅細胞壓積值、全血還原黏度值與參考值比較明顯增高,其中血漿黏度升高率為79.7%,紅細胞壓積增高率為68.4%。
3 亞健康狀態發生的原因
3.1亞健康與應激 亞健康的成因是多方面而復雜的,歸納起來是由於機體受到環境、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刺激後機體發生的相應代償反應,即應激反應〔13〕。心理社會因素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應激原,職業的競爭、工作的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人際關系的復雜、擁擠、孤獨等皆可引起應激反應,此外,機體的自穩態失衡如血液成分改變、心肺功能低下以及環境污染、感染等都是重要的應激原。應激是一種非特異的、相當泛化的反應。其基本的反應是以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軸(HPA)的興奮為代表的神經內分泌反應〔13〕。研究〔14,15〕顯示,精神緊張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失調。吳思英等〔16〕研究顯示,職業任務水平、個體緊張反應與亞健康狀態呈正相關關系;亞健康組教師腦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高於正常組。
此外,交感-腎上腺隨質的激活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軸的激活都參與升高血壓。糖皮質激素的持續升高還引起代謝的改變,使血膽固醇升高,血管平滑肌細胞鈉水瀦留,這些因素都可能促進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免疫系統是應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激時的神經內分泌變化對免疫系統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由於應激時變化最明顯的激素為糖皮質激素和兒茶酚胺,而兩者對免疫系統都顯示抑制效應。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患者的T淋巴細胞表面活化標記增加〔17〕,尤其是CD8+T淋巴細胞的細胞表面標記增加明顯〔18〕,以及自然殺傷細胞(nature killer,NK)功能的減弱〔19〕。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mRNA表達減弱〔20〕、干擾素-γ(IFN-γ)和白細胞介素6(IL-6)細胞因子過度表達從而誘發感染,而後者被認為是導致CFS患者出現疲勞、肌痛、記憶減退、低熱等症狀的重要原因〔21〕。此外還觀察到CFS患者的IgGl和IgG3均顯著低於對照組〔22〕。
3.2 亞健康與血液流變學 持續的應激反應,如過度的緊張、興奮、抑鬱、憂慮,憤怒等,是導致血液粘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兒茶酚胺增多,脾臟內α-受體激動導致紅細胞排出增多,紅細胞壓積升高,血液粘度也隨之升高〔23〕,進而引起機體血液循環障礙,循環阻力升高,血流速度減慢,導致組織或器官尤其是微循環灌注量減少,造成組織或器官的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24〕。這一系列異常的變化,是造成變性、水腫、炎症、壞死、硬化或血栓形成等病理變化的基礎,它發生在臨床出現症狀或體征之前,即健康與疾病的過渡階段—亞健康狀態。所以,有理由認為,血液流變性異常是導致亞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4 亞健康狀態的評價
從亞健康的概念來看其最主要的2個特點就是不適和能力減退,它至少可以包括4種情況:(1)隱匿進展的臨床無明顯表現的慢性疾病持續過程;(2)由於人體免疫功能受損、內分泌系統的不穩定,造成相應、相關系統和器官的功能紊亂;(3)一些疾病的隱性感染過程;(4)尚不能診斷為疾病的心理障礙〔4〕。從而主要表現出4方面的症狀:肌肉症狀、胃腸道症狀、心血管症狀、精神症狀。目前亞健康狀態的評價主要是以問卷為主,多數研究者採用的是自製的問卷,但是問題多少不等,也無統一的判斷標准。
陳青山等〔25〕應用Delphi法評價亞健康的診斷標准,認為亞健康標准為在1年時間內持續1個月以上出現所列18種症狀中1項以上者。劉保延等制定了亞健康中醫基本徵候調查問卷〔26〕,問卷由一般信息、軀體狀況、生活狀態、精力狀況、個人稟賦、社會環境狀態等6個模塊組成,問卷的克朗巴哈α信度為0.9309,因子分析結果也證實了理論構想。歸納為心理性亞健康、疲勞性亞健康、睡眠性亞健康、胃腸性亞健康、體質性亞健康、疼痛性亞健康和其他型亞健康7個亞健康亞型。胡芳〔27〕應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心理調查來評價亞健康狀態;呂兆彩等〔28〕參考SCL-90表自行設計亞健康調查問卷;李燕華等〔29〕採用康奈爾醫學指數(CMI)自填式健康問卷亞健康狀態。CMI判定方法:CMI問卷分成18個部分,每部分按英文字母順序,共195個問題。每個問題回答「是」者記1分,回答「否」者記0分。全部項目相加得出CMI的總分。採用男性總分≥35,M-R≥15分;女性總分≥40分,M-R≥20分。達到此標準的即為正常人群中篩查到的軀體和心理障礙者。
5 展望
亞健康概念的提出是現代人注重健康、重視在疾病前防範其發生及發展的健康新思維的充分體現。目前國外研究較多的是慢性疲勞綜合征(CFS),已有明確的診斷標准。從國內文獻來看,亞健康的概念要比CFS廣泛得多。雖然認為亞健康與職業緊張、工作壓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但是其發生機制並未得到確證。
目前關於人群中亞健康狀態的調查很多,但是多數採用自製問卷和判定標准,使得研究結果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在對亞健康狀態的診斷上很少採用比較客觀的指標,亞健康狀態的檢出率差別較大。雖然對亞健康的概念並不陌生,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在界定和排除疾病上很難使其精確化,在亞健康的研究中應立足於與其今後可能發展成為的臨床疾病相關聯,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亞健康時人體多種生物標志物的變化,包括生理、生化、內分泌、免疫等指標在疾病的早期診斷、分型和預測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6. 國外研究狀況
國外提出第一個景觀規劃( landscape planning) 方案的是德國的 Haber 等( 1972,1979)基於 Om( 1969) 的「分室模型」( compartment model) 所提出的土地利用分類系統( DLU)( Haber,1990; Naveh & Lieberman,1994) 。1986 年,他們將其進一步概括和總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於景觀生態規劃方法,按如下五個步驟展開: ①土地利用現狀類型調查; ②景觀空間格局的描述分析; ③基於景觀單元的景觀敏感性評價; ④景觀單元的空間關聯度分析;⑤景觀敏感度格局研究等。但這一方法注重自然因素和條件的分析,而對社會經營的需求缺乏考慮( Simonds,1961) 。針對此,捷克的 Ruzicka 和 Miklos( 1988,1990) ,在總結了已有的規劃方法和模型之後,提出他們的一套系統的景觀生態規劃方法( LANDEP) ,包括綜合的景觀生態學分析、景觀組成要素的系統調查與分析、景觀樣地的生態評價和土地優化利用建議等幾方面內容( Ruzicha and Miklos,1990) 。景觀生態規劃強調對景觀的優化利用與其生態條件相適應、相協調,並在維持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的同時,獲得長期的經營效益( Gusta-son 等,1994) 。
美國的森林景觀規劃的研究不僅提出和發展了一些逐漸證實和接受的一般性原則和理論,不斷充實景觀生態學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而且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Arizpe 等,1992; Gustason 等,1996,1999; Mlandenoff 等,1996,1999; Urban 等,1999; Wallin 等,1994;ESRI,2001) :
( 1) 區域總體景觀結構分析與景觀控制研究。Forman 及其同事對美國新澤西州瀕海平原的櫟林景觀組成和格局分析,在森林景觀生態研究中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Forman,1979) 。
( 2) 森林景觀變化和森林破碎化過程、景觀變化的生態後果及其景觀調控研究。如Lladenoff 從森林生態可持續經營的角度分析北方針闊混交林區森林景觀的變化特點,提出了作為森林生態可持續管理應著重解決林分經營活動如何在景觀水平上進行綜合,並做出正確的決策。( Mladenoff and Pastor,1993) 。
( 3) 森林景觀格局與功能相互關系研究。景觀結構和異質性對干擾在景觀中的傳播的影響,由於干擾源和性質的不同,具體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也有很大差別( Runkli,1982; Fos-ter,1988) 。
( 4) 森林景觀生態過程模擬模型與決策模型研究,如 D. J. 穆拉丹諾夫,W. L. 貝克爾編著了《森林景觀變化的空間模擬: 方法和應用》( 1997) ,內容包括對目前森林景觀空間模擬的方法的評價、主要森林景觀模型及其應用、對未來森林景觀空間模擬發展的展望等三方面。Mladenoff( 2004) 論述了森林景觀干擾和演替的 LANDIS 模型。
目前,森林的景觀規劃途徑有多種,如 Angelstam & Rosenberg ( 1993) 提出四類: 景觀生態學途徑、自然景觀途徑、文化景觀途徑、非生態途徑; Petersetal ( 1997) 總結有兩類: 物種和種群途徑、群落和景觀途徑; Clas Fries 等( 1998) 歸納為三類途徑,物種途徑( the species ap-proach) 、自然途徑( the naturalness approach) 和多方面途徑( the multiple aspects approach) 。
1998 年在芬蘭召開的森林經營規劃的景觀生態學會議上,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 PerAngelstam 認為為了恢復重要的生境森林的經營需要制定景觀生態規劃,並闡述了規劃中應包括的八方面內容。芬蘭林業研究所的 Jyrki Kangas & Annika Kangas 指出了最優化的森林規劃中應包含的生態學信息,Oulu 大學的 Erkki Mntymaa & Cecilia Gutierrez-Vogl 分析了景觀生態學森林經營規劃的環境效益,Oulu 大學的 Mikko Mnkknen & Pasi Reunanen 分析了森林景觀經營中廊道的作用,Paula Siitonen & Antti Tanskanen 給出了完成生態保護網的最有效途徑; Turku 大學的 Niina Vuorela,Ilkka Suojanen & Risto Kalliola 介紹了應用空間數據表示的相關景觀單元的可視化技術等( Baker 等,1991; Timo Kuuluvainen,2000; David,2004) 。
芬蘭森林及公園部運用生態學理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理論建立了北方天然針葉林景觀動態變化管理模型,研究認為「平衡與自然的平衡」範式被自然變遷的範式所代替,這種範式的改變主要是對科學的影響,其涉及到生態經營系統,它也應該成為景觀生態學規劃的基礎。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種「自然法」也成為生態景觀規劃的成型基礎。並研製了可持續森林經營 FPS 規劃系統,該技術由地區自然資源規劃、景觀生態規劃和經營措施規劃三個層次組成,並進行了大面積的試驗與推廣,對 900 萬 hm2國有森林進行了景觀生態規劃,充分考慮了以上途徑的實施。該項目涉及群落生境、瀕危物種群體、娛樂生境、景觀和文化團體及居民住地等范圍。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和航空照片及野外實地調查的數據,全面了解整個規劃面積上有特殊價值的立地,使其保持自然狀態或用特殊方法經營。在時間尺度上強調規劃的長期性,在空間尺度上具有一定可塑性,注重景觀尺度的規劃( Juho Pennanen等,2002; Yang H Z 等,1981) 。
森林景觀生態過程模擬模型和決策模型研究。以樞嘎特( Shugant) 為代表的一批生態學家不斷改進林冠空隙模型,發展了一系列反映不同森林類型特徵的動態模型,如 FORESBRIND KIAMBRAM SMAFS 等( Shugart and West,1980; Shugart,1984; 邵國凡等,1995) ,推動了景觀生態模型的完善和發展,使景觀生態模型由靜態模型為主發展到以動態模型為主的階段,除了進一步完善馬爾柯夫模型為基礎的建模途徑外,基於景觀斑塊動態的個體行為模型和網格模型也逐步得到發展,並在許多研究領域採用了模型化方法( Bartell andBrenkert,1991) 。森林生長、演替動態模型經歷了 FOREST 模型、STEMS 模型、JABOWA 模型及其許多改進型向空間明晰化的 SORTIE 模型( Pacala 等,1993) 發展,而森林經營管理決策模型也從 FORPLAN 模型經歷了類似的發展過程。棋盤式模型( Franklin and Forman,1987) 在森林經營模型向空間明晰化方向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基於景觀斑塊動態的個體行為模型和網路模型方面,基於林窗動態的森林更新和演替模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提出了一些實用性研究成果。在大尺度森林格局演替及其模擬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從森林演替模型和景觀動態統計概率模型向更為綜合和空間明晰化方向發展( David等,2004; Zhang J T,1995) 。
7.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生態地球化學的調查與評價
生態地球化學是從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應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理論,是一項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基礎,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評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和生態地球化學修復為主體的系統工程(奚小環,2008)。
21世紀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人類資源與環境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應用於生態環境與農業地質研究方面的文獻近10年來呈明顯上升之勢。生態地球化學研究工作在國際上的全面開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配合國際地球化學填圖計劃(IGCP259)的實施,俄羅斯、瑞典、加拿大、德國、捷克、南非和紐西蘭等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區域性的地球化學填圖,並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資料開展環境、農牧業和地方病等多目標應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態地球化學填圖綜合考慮了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地球化學狀況,為勘查地球化學解決人為污染問題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在生態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下,進行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勘查地球化學界審時度勢,將工作重點由單一的找礦勘探擴展至以資源與環境並重,立足於為國家社會經濟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服務的綜合調查與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項綜合基礎地質工作。它以區域土壤和水體地球化學調查為依託,以第四紀地質體為研究對象,以土地質量評估為主要內容,以服務於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礦產資源普查等多領域為目標。該項工作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總體綜合研究4個層次(楊忠芳,2004)。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農業地質調查)項目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完成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個省(區、市),採集測試分析了54個指標值(2008)。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國土壤中包括有益與有害成分在內的各種元素指標的組成、類型、含量和強度及其分布地區、范圍和面積等,填補了國家長期以來包括土壤污染在內各項元素指標的空白,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成果。調查表明,國家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總體狀況是好的,符合種植無公害農作物的土地質量標準的土地面積占調查面積的92%,符合種植綠色農作物的土地面積佔87%,達到土壤環境質量一、二類標準的佔87%。同時土地污染狀況不容忽視,占調查面積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國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學現象和問題有:①長江流域 Cd 等重金屬異常呈帶狀分布;②黃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問題突出;③城市及周邊地區Hg、Pb等異常普遍存在;④全國各大湖泊呈現有害元素匯集的趨勢;⑤西南碳酸鹽岩區Cd、As等重金屬元素背景值普遍較高;⑥土壤酸化問題較為嚴重;⑦各種肥力元素與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⑧土壤有機碳儲量分布不均。
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在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基礎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學指標在土壤圈的分布與分配規律、異常特徵及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針對性地測定元素形態或價態,研究元素成因來源及其在地球系統中的行為,即在遷移轉化過程中的形態變化作用途徑和機理,預測可能發生的地球化學問題(奚小環,2004)。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又進一步分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針對流域或區帶(面積范圍為106~102 km2)內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徵,通過對元素及化合物的來源示蹤及遷移途徑研究,評價它們對生態系統及各組成要素的影響,預測其未來變化趨勢。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以面積小於數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學異常為研究對象,運用地球化學方法技術,追蹤異常物質來源,查明異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學環境與生態現象或問題的關系,預測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趨勢,提出興利避害的對策措施。
為指導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5年底正式發布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技術要求(試行)》,規定了河流、農田、城市、湖泊濕地和淺海等生態系統的評價技術路線。目前各個省份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已經全面進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階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農業和環境等方面得到普遍應用,產生了廣泛影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區面積佔11.57%,主要分布於廣州—佛山一帶,屬人為污染。蔬菜類農產品超過食品衛生標准Hg限量的比例為3.12%,已影響蔬菜的品質,但對蔬菜質量安全構成的威脅並不大。土壤Hg絕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潑相態Hg含量極低(林傑潘,2007)。冀東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較為嚴重,綜合污染級別以輕—中污染為主,重金屬富集污染成因與當地地質背景有關,同時當地強烈的工農業等人為活動加劇了污染與富集(欒文樓,2009)。浙江省依據杭嘉湖平原區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了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清潔區、基本清潔區,但由於人類活動和工業污染,在杭州市、紹興市和嘉興市等地區的土壤出現了從初始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現象,特別是杭州市和紹興市周圍存在較大范圍的重度污染區。
生態地球化學與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研究人類能夠感知的和正在進行的地球化學過程。要解決重大的生態地球化學問題,所有研究工作須跨越學科的界線,將生態學、環境科學、地學、農學和醫學,甚至政治和經濟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通過各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才能了解生態系統復雜性的真諦。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區域地球化學資料,深入挖掘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數據所蘊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仍是擺在生態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個現實課題(廖啟林等,2005)。生態地球化學的發展要立足地質、地球化學,充分考慮岩石—水—土—大氣—生物等層圈的相互作用,評價地球化學因子在不同生態子系統中的生態服務功能、區域空間分異特徵及其變化趨勢,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陸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是生態環境基本構成要素,農業生產的基礎(賴啟宏,2005)。土壤的環境地球化學效應一方面受各圈層影響,同時也對各圈層的生態地球化學過程具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由於現代化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土壤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土壤污染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土壤污染的種類繁多,有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復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學污染最普遍、最嚴重,也最難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不可逆性和長期性,其後果極為嚴重。長期以來人們只考慮土壤具有的交換、吸附、淋濾和降解自凈作用,將土壤作為廢棄物處置場所。然而,在長期污染影響下累積於土壤的化學物質,經植物吸收和動物攝取或溶入水體,可影響農作物產量、農產品質量以至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氣候環境條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時,短時期內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進入水、植物和農產品,危害動植物和人體健康,導致延緩而突然爆發的有害效應,即所謂的「化學定時炸彈」(stigliani W et al.,1991;謝學錦,1993)。在早期工業化國家都曾發生過因環境污染所引發的環境公害事件,如20世紀50年代日本公布的兩起震驚世界的環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區高含量鎘米導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區汞污染導致的「水俁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員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體長時期的污染導致農產品和養殖水產品污染所引發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發現最早,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沖擊程度以及對人類的危害程度,控制並修復土壤污染,諸多國家都陸續開展了不同層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眾多的污染現狀調查、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風險評價及其宏觀決策管理等,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關於土壤污染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遷移和轉化規律的研究。不同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釋放規律,國內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並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質持留和釋放規律的平衡模型與動力學模型。這些模型對於預測土壤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吸附、釋放和運移等行為有積極意義。Pagotto等的研究發現,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積累,且隨著距離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樣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公路兩側1500 m的范圍內,500 m以內對土壤影響最顯著,超出此范圍,土壤中的Pb含量達到背景值水平。有學者認為: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實質上受到重金屬隨土壤水分的遷移,在土壤中的擴散,與土壤顆粒之間和重金屬及其他溶質不同組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變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約和影響(隋紅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態效應研究。土壤中污染物會對土壤生物類型、生物數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統及土壤呼吸和代謝等作用產生較大影響,危及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結構、功能與平衡。研究發現,施用的農葯有20%~70%長期殘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殘留農葯對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根瘤菌和根際微生物影響較大。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或接近臨界值。土壤環境重金屬分布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李森照(1979)討論了環境中Cr與人的健康關系,指出Cr對人體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是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研究。土壤污染會直接導致土壤質量的下降,圍繞土壤環境質量問題,目前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壤重金屬的污染與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屬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為與環境質量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環境質量及其指標體系做了較多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土壤質量評價的內容,國外的研究已經開始關注生態系統多樣性、土壤質量演變過程及機理等土壤環境的問題。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國內外研究和評價雖然還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但已有許多學者發表過有價值的資料,所採用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數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灰色聚類法等。
四是關於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對於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由於土壤重金屬污染存在潛在性、不可逆性、長期性和後果嚴重性等特點。因此污染的治理應立足於「防重於治」的基本方針。有學者利用生物措施進行土壤修復,如陳同斌等發現As的超累積植物娛蛤草,在工程中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並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植物修復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換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污染物和多種條件。汪雅谷等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客土處理,使鎘等重金屬殘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個開放系統,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過遷移、擴散和生物代謝等途徑進入生物和水等環境中,並產生污染。要科學研究評價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必須把大氣、水、土壤、生物作為有機整體,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環境界面上的遷移和轉化規律,重點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統污染動力學方面的機理,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綜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氣污染及研究土壤環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地方病與地質背景的關系研究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狀況。20世紀60年代,英國地球化學家哈密爾頓研究發現,人體組織中的元素含量曲線與地殼中元素豐度曲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地質環境中的微量元素通過土壤—水—植物—食物—人體這個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維持人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發育生長及代謝。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有關院校及國土資源部的部分研究機構就地方病的地質環境和地球化學成因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研究。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家也在不同地方開展了地方性疾病與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的關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它們在時空上的分布和地質環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節病區絕大多數分布在東部黃河干支流第三紀(古近-新近紀)河谷盆地內。在水平方向上,病區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點;在垂直方向上,病區具有與地形地貌垂直分帶相一致的分布規律(陳梅芬,1994)。
地質構造控制著山崖岩石的分布,由於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礦物對各地區人的身體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區域性或地區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帶范圍與氟異常等值線區基本吻合。我國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和雲貴高原經向構造帶與燕山和祁連山秦嶺兩個東西向構造帶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狀部位(羅衛等,2004)。
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在生態環境領域最早進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勘查地球化學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區域化探資料,進行了農牧業、環境和地方病等領域的研究。如貴州鄧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評(1988)利用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資料進行區域環境質量評價;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孫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東地區1∶20萬水系沉積物元素分布與農作物產量和地方病等之間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區1×104 km2 的范圍內,系統地開展了農業和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和研究。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生態地球化學評價計劃的實施,突出地展示了現代地球化學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功能和效用。通過對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區的系統調查和專題評價,存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及生態優勢潛力得以查明,城鄉土、水、氣狀況及地方病等問題都得到了系統的研究和評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8. 文獻綜述裡面的國外相關研究怎麼寫啊
如果認真點,你應該多讀點外文文獻。如果省事點,你找一篇外文的綜述類的文章,他就替你把國外情況分析了。
如果查找外文文獻,推薦可到OA圖書館,可以免費下載,且高質量。
9. 國外相關研究
國外沒有和諧礦區這一概念,但是對於礦地關系存在大量的研究文獻。主要包括礦業公司和礦區居民關系、社區發展等方面。
以礦業公司和礦區居民的關系來講,如Neate(2004),Harvey和Nish(2005)發現,礦業權開發中與土地所有人和要求人之間的直接協商在不斷增加,即與礦業權有關的土地權所有人依據法律規范獲得相關利益的要求在上升。Trigger(2003),Lence(2005)則先後研究了礦業開發對當地人就業和培訓的影響。O』Faircheal laigh(2006)分析了礦業開發商與當地人之間對礦產資源開發這一活動的影響力,發現兩者影響力的對比在不斷發生變化。
就礦業社區發展研究來說,如Kemp(2005),Rolfee tal(2006)特別強調了與礦業公司商業計劃協調一致的社區參與的重要性。Joyce和Macfarlane(2002)研究了礦業開發過程中社會影響評估的情況。Cheneyctal(2002)則指出,在社區與礦業公司的關系中,礦業公司缺乏對社區的地位和作用的清晰認識。MCA(2004a),Guerin(2006)總結了澳大利亞礦產業的不同利益主體對可持續發展的不同動機。
可以說,國外礦地關系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礦區利益主體的行為、組織、博弈、制度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上,這為我國和諧礦區建設未來研究的方向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