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各種症狀很矛盾,請問是陽虛、陰虛還是濕熱體質啊
從您的來描述來看,您是濕熱陽源虛陰虛體質兼雜。
濕熱、陰虛為熱性體質;陽虛是寒性體質。
這類寒熱夾雜體質的調理遵循如下原則:
1,先祛濕後溫陽滋陰;
2,四時調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以溫陽調理為主,秋冬以養陰為主。
3,一日調理:上午溫陽;下午飲食則特別要注意清淡,滋陰為主。
特別推薦恬愉體質調理茶。肉桂溫陽茶(上午11點之前飲用),玉竹生津茶(下午2點點之後飲用)。
2. 中醫----濕熱是陰虛體質造成的,還是陽虛體質造成的有「陰虛濕熱」嗎有「陽虛濕熱」嗎
沒有直接關聯,虛證和實證是可以相互夾雜的,並且也經常夾雜,
也有疾病版是因虛致實,或因實致虛權的 所以現在單純的實證或是虛證是比較少的,但是治療也是不能面面俱到的,所以都是挑選你當下最棘手的問題開始一個一個來解決的
不過陰虛的人,比較容易感受火熱邪氣,而火熱邪氣也比較容易造成人體陰虛
陽虛的人比較不能溫化濕邪(比如陽虛水泛),被濕邪的人也比較容易困郁遏清陽,造成陽虛的徵象
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會到需要診斷為陰虛或者是陽虛的程度,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條件下降,或是感受邪氣或多或少有不同臟腑的陰虛或者陽虛,但是一般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沒有症狀的,這個時候虛是在人體的自身調節范圍內的,所以並不需要診斷治療
當然中醫有句經典條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是指,若是自身的狀態調節的好,就是各臟腑都調節的不錯,都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神清氣爽 精神奕奕 那麼一般的外感病邪 風寒暑濕燥火 各邪氣都是不能侵入人體的 換成西醫的說法就是,身體夠好了,免疫力夠強了,感冒病毒就沒法感染你了
3. 濕熱體質很嚴重,還有陰虛,氣虛,氣郁質
所謂濕,即水濕,分外濕和內濕。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脾虛的人易遭受外濕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既是獨立又是關聯的。
濕熱是熱與濕同時存在,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
濕熱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的不同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
治療濕熱證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等;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中葯,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參、白鮮皮等;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蓄等。
內熱往往依附濕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油膩食品、甜味品以防傷脾不化濕。
4. 濕熱體質加陰虛體質同時出現該先治療哪種
中醫對疾病產生的原因有內因、外因的區別,在對應的治療上,有「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濕熱是外邪(即標)不是體質問題;陰虛是內因(即本)才是體質問題。外邪容易祛除,內因較難改變。所以先治濕邪還是先調陰虛體質都無關緊要,但依我的意見,先把濕熱病治好,再慢慢調理體質。因為,就如上面所說,外因引起的疾病容易治好;內因引起的體質問題,要改變需要時間。
5. 中醫救我 陰虛,濕熱體質,
腎陰虛:形體消瘦、五心煩熱、眼乾眼澀、口渴咽干(或咽疼反復)、骨蒸潮熱、顴紅、盜汗、耳鳴耳聾、腰酸(疼)、小便黃赤、舌紅少苔等。建議:1、中成葯服用六味地黃丸(選比較對症的地黃丸系列:眼乾杞菊地黃丸,口乾知柏地黃丸等)或左歸丸。2、飲食中應多吃清涼食品,如:金銀花、綠豆、銀耳、蓮子、決明子、魚湯、蛤蜊、雀肉或鹿肉等等進行滋補。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舌苔黃膩。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其它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膀胱濕熱表現為不因出汗而減輕,可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等等。
根據你所述,主要還是你體內濕氣重。治療宜先除濕熱。建議:一、用葯先服用龍膽瀉肝丸3-7天,再服用歸脾丸(或人參健脾丸)與香砂養胃丸同服。二、可喝紅豆薏米綠豆粥:干紅豆薏米綠豆各30克,用豆漿機常規打成熟漿後分兩三次溫服(也可晚上用保溫瓶等量洗凈,倒入半瓶開水,第二天白天喝湯,晚上煮煮吃粥),先連服七日後減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三、調理:1、平衡心態、樂觀積極,不要過分的壓抑或放縱自己。2、勞逸結合、加強鍛煉(不建議做劇烈運動)、注意保暖。 3、用艾葉泡腳(最好在泡腳前喝40-100毫升溫艾葉水)。方法:干艾葉10到15克,與5公斤冷水同煮,開後改小火10-15分鍾關,能下腳時算起泡20-40分鍾(有保溫瓶的話,可在瓶中長的放半支、短的放兩節艾柱,用開水泡5-10分鍾後,再兌水泡腳)。記住,水一定要沒過腳踝,水溫不低於35-42度。可連續泡3-5天(以後每星期1-2次即可),頭天可多出點汗,後以微出汗則止。
6. 陰虛濕熱體質的人應該怎麼調養身體
一、陰虛體質(d型)主要表現
主要表現為「干」「燥」,怕熱和干吃不長肉為其顯著特徵
具體還表現為
1、 常見眼睛、關節、皮膚乾燥澀滯,口唇又紅又干冬天嘴唇乾皮,皮膚出現細紋,鼻子裡面也乾燥舌苔比較少,脈象又細又快
2、 情緒波動大,易心煩,或壓抑而又敏感,睡眠時間短,眼睛比較有神
3、 秋冬還好,春夏熱的時候,這類女性日子不好過,早早把短衫穿上,空調打開,總惹得別人用「干精火旺」來打趣
4、 經常便秘,小便顏色很黃
5、 出汗方式奇怪睡著之後出汗,醒來就不出汗了中醫稱之為「盜汗」
6、 脾氣暴躁
二、陰虛體質(d型)性格特徵
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三、陰虛體質(d型)易患疾病
1、易感肺結核、腸結核、骨結核、淋巴結核等結核病容易受氣候、情緒、飲食影響而失眠
2、注意保護好皮膚,不要生斑一旦生斑,火燥相結的色斑是最難去的,連淡化都很難
3、如果陰虛體質的人長期情緒壓抑間夾瘀血傾向,易患腫瘤
4、有的陰虛內熱體質,雖然形體很瘦,但也患高血脂、高血壓病等
5、陰虛體質容易引起便秘小便量少又黃
6、陰虛內熱的女性,通常表現為月經提前,月經周期短,可能是二十五天一次,兩個月可以來三次如果陰虛到一定程度,甚至會閉經,叫「血枯經閉
陰虛火旺: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發熱,或骨蒸潮熱,心煩,少寐,多夢,顴紅、盜汗、口乾咽燥,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質干紅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或伴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等。
陰虛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可以用熟地歸芪湯治療:
1、葯物組成:熟地15g 女貞子10g 山葯10g 丹皮l0g 生黃芪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牛膝10g 山茱萸10g 茯苓l0g
2、制劑用法:上方加水煎至300ml,每日1劑,分2次溫服,連服4周為1療程。
3、適應病證:口腔潰瘍,肝腎陰虛,虛火挾瘀型。證見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
待口腔潰瘍好後,可用六味地黃丸調理。
7. 濕熱和陰虛的區別
陰虛火旺、陰虛內熱:口乾心煩、潮熱盜汗、睡眠差,出汗多、容易口腔潰瘍、牙齦疼痛、咽喉疼痛、排便不暢等。
胃腸濕熱:口乾口苦、心煩烘熱、多夢煩躁、口腔潰瘍、牙齦疼痛、口臭、咽喉疼痛,大便粘膩不爽、皮膚油膩等。
從以上的症狀,很難看出這兩者有什麼多大的區別,這就給臨床辨證造成困擾,臨床上有一部分脾胃虧虛兼有胃腸濕熱的患者,也會出現類似陰虛火旺的症狀,所以有些會用滋陰降火的方法治療,滋陰潤燥會給胃腸造成負擔,加重胃腸的濕阻。
而一些屬於陰虛內熱,陰虛胃燥的患者,如果過用清熱祛濕的方葯,祛濕的葯物多數偏燥,容易傷陰,導致症狀連綿不絕。
而辨別辯證,是可以從舌像有個直觀的判斷,比如陰虛內熱、陰虛胃燥的患者是會出現舌紅少苔的現象,而濕熱的患者多數會有舌苔黃膩的證候。
中醫以葯測證,如果是濕熱的患者,一般用滋陰葯之類,礙胃會加重體內濕熱的現象,會造成胃腸的負擔,胃腸不舒消化不良的症狀會加重;而陰虛內熱的患者,用清熱祛濕等葯物,可能會導致體內燥熱的症狀加重。
所以臨床用葯,如果用的方向不對,體內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需要及時調整方向,才能更好的對症解決問題。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科普,點頭像關注鄭醫生,有疑問可以私信……
8. 氣虛+陰虛+濕熱體質如何調理
搓臉時的輕重以自己的感覺而定,但最好稍重一些;搓臉時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直到臉上有熱烘烘的感覺為止。乾性皮膚的人在搓臉時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過快,以免搓傷皮膚。
9. 陰虛濕熱如何調理身體
【陰虛兼濕熱,中醫治療方法】
如果體質陰虛,夾有濕熱,症狀往往錯綜復版雜,治療難權度較大,中醫可以用甘露飲治療,這個配方用生地黃、熟地黃、石斛、麥冬、天冬滋陰潤燥滋養陰液,配合黃芩、茵陳、枳殼、枇杷葉清利濕熱,甘草調和。
主要適合於肺腎陰虛,陰虛內熱,夾有胃腸濕熱,濕熱上蒸口腔而導致的口乾口苦、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等症狀。
甘露飲有養陰清熱利濕的功效,清熱燥濕而不傷陰,滋陰而不助濕,比較適合陰虛夾有濕熱的證候。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科普,關注鄭醫生……
10. 陰虛濕熱體質
陰虛體質 體形多瘦長,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眼睛干澀,口乾咽燥,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質偏紅,苔少。 養生法: 1、他們在飲食上應多吃瘦豬肉、鴨肉、荸薺、銀耳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溫燥烈之品。 2、其居住環境宜安靜,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 3、適合做有氧運動,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適宜葯膳: 1、蓮子百合煲瘦肉:用蓮子20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加水適量同煲,肉熟爛後用鹽調味食用,每日1次。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質見乾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2、蜂蜜蒸百合:將百合120克,蜂蜜30克,拌均勻,蒸至其熟軟。時含數片,咽津,嚼食。能補肺、潤燥、清熱,適用於肺熱煩悶或燥熱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濕熱體質 臉上易生粉刺,皮膚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身重睏倦。大便燥結或黏滯不爽,舌質偏紅苔黃膩。他們多性格急躁易怒,對又潮又熱的氣候較難適應。。 養生方法: 1、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紅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 2、避免居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 3、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要熬夜或過於勞累,必須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 4、運動上,適合做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夏天由於氣溫高、濕度大,最好選擇涼爽時鍛煉。 適宜葯膳: 1、泥鰍燉豆腐:泥鰍500克去腮及內臟,沖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克,食鹽適量,燉至熟爛即成。可清利濕熱。 2、綠豆藕:藕去皮,沖洗干凈備用。綠豆50克,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放入鍋中,加清水燉至熟透,調以食鹽進食。可明目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