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寒內熱體質
手腳冰冷是外在的特點
但體內容易發熱,怕熱,臉上容易發熱,紅紅的,肚子發熱
需要先瀉後補
㈡ 『外寒內熱』是什麼意思/
LS太不專業啦
就是表寒里熱啦
表,在中醫中指表經。里,就是里經。也不詳版細說明啦,表寒一般就會出現惡寒權不出汗等等現象,里熱的話症狀就更多了。這里也不一一列舉了。
正常人的體質是陰平陽秘的,說白了就是陰陽協調。
臉色有光澤,頭發烏黑靚麗,舌頭淡紅有血色,舌苔白,說話有精神,飲食二便都正常。
感謝樓主能聽完我沒有復制粘貼的專業廢話,如果覺得我的答案可信就給我分吧。
(本人回答從不復制粘貼,專業中醫回答)
㈢ 什麼體質怕冷
寒性體質的人比較怕冷。 寒性體質特徵: 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 怕冷、怕吹風、且手腳冰涼 ;常感覺精神虛弱且易疲勞; 喜歡熱飲、熱食; 臉色蒼白、唇色淡 ;舌頭顏色呈淡紅色 ;不常喝水,也不會覺得口渴; 常有腹瀉;經常小便,顏色淡; 女性生理期經常推遲且多血塊。
寒性體質的人適合多攝食溫熱性的食物,可以改善身體機能,增加活力、改善貧血等症狀。 中醫認為,手腳總是冰涼,可能與氣虛、氣滯、陽氣不足有關,可以通過中葯調理。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者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這些都會導致手腳冰涼。 改善症狀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飲食上,要少吃生冷的食物,適當多吃些能使身體溫暖的熱性、溫性食物。
如牛肉、羊肉、雞肉;沙丁魚、鯖魚;胡蘿卜、洋蔥、大蔥、南瓜、栗子、核桃、蘋果、棗等。 穿著上,特別要注意腰腿部的保暖,如果下半身暖和了,那麼上半身也不會感到太冷。 還應避免穿著緊身衣和緊身褲,以免妨礙血液循環。
晚上臨睡時泡足,用38℃至40℃的水泡20分鍾,水要沒過腳踝,有利促進血液循環。 適宜日常選用的五穀類有:紅豆、糯米、高粱、炒花生、栗子、核桃、杏仁等;宜食的海鮮有:鯽魚、鯉魚、草魚、鱔魚等。
㈣ 怎樣判斷自己的體質是不是寒體
判斷自已是否虛寒體質的方法:
1、四肢是否經常出現冰涼的感覺?
2、口不渴,或渴不欲飲,或只喜少量熱飲?
3、在同等氣溫下,是否自已總要比別人多穿一、兩件衣服才感覺不冷?
4、是否具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喜靜不喜動的情況?
5、小便是否偏多,或小便不多但色白而清長或有夜尿?
6、是否易患感冒,好像三天兩頭就要感冒一次?
以上六條,若有四條以上成立,則說明你的體質偏於虛寒。
㈤ 外寒內熱體質怎麼調理
我女朋友也是 總是手腳冰冷 但她吃飯很簡單 基本素食為主 除非是很精的豬肉她才嘗一點 而且只吃雞肉和豬肉 她每天水果的消耗很厲害 基本每天晚上都會吃橙子 蘋果 草莓等等 還有每天一杯牛奶
總而言之 水果蔬菜多吃 忌油 辣 刺激性很大的食物 還有長時間在電腦前對皮膚和身體很不好
其實長痘痘大多數是因為吃的東西的問題 你試試每天吃清淡的食物 特別別去吃些酸辣的食物 堅持一個月肯定有效果(但是人都堅持不住哈哈) 我今天吃燒烤什麼的 到了後天臉上肯定會出痘
㈥ 怎樣辨別自己是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用自己的手摸下另一隻手的手背和手掌。。。手背冷點是陰虛(熱性) 手掌冷是陽虛(寒性)。
㈦ 外寒內的症狀
中醫有一個理論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所以有時候容易出現五心煩熱,就是兩版個手心,兩個腳心,權心口感覺...
陽虛生外寒,這樣的人面色比較虛白,比較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大便湯薄。
多吃去火的蔬菜和食品就好了.可一不小心又容易感冒流鼻水,抵抗力差.加強鍛煉就好了
你是寒性體質,在西醫中稱為酸性體質,你需要補充鹼性營養,最好是植物有機活性鹼,寒性和熱性的東西你能吃,但不能多吃
㈧ 我是外寒內熱的體質。冬天穿了很多
您好,怕冷且手腳抄冰涼這主要是因為襲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
㈨ 體質外寒內熱是怎麼回事啊
寒熱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寒證與熱證反映機體陰陽的偏盛與偏衰。陰盛或陽虛表現為寒證;陽盛或陰虛表現為熱證。寒熱辨證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索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兩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熱辨證,必須確切無誤。
一、寒證
寒證,是疾病的本質屬於寒性的證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機體自身陽虛陰盛而致。
由於寒證的病因與病位不同,又可分別出幾種不同的證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內臟,故有表寒、里寒之別。內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陽虛者,故又有實寒、虛寒之分。這里先就寒證的共性進行分析。
【臨床表現】各類寒證的臨床表現不盡一致,但常見的有:惡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潤滑,脈遲或緊等。
【證候分析】陽氣不足或為外寒所傷,不能發揮其溫煦形體的作用,故見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陰寒內盛,津液不傷,所以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為澄澈清冷。寒邪傷脾,或脾陽久虛,則運化失司而見大便稀溏。陽虛不化,寒濕內生,則舌淡苔白而潤滑。陽氣虛弱,鼓動血脈運行之力不足,故脈遲;寒主收引,受寒則脈道收縮而拘急,故見緊脈。
二、熱證
熱證,是疾病的本質屬於熱性的證候。可以由感受熱邪而致,也可以由機體自身陰虛陽亢而致。
根據熱證的病因與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別出幾種不同的證型。如外感熱邪或熱邪入里,便有表熱、里熱之別。里熱中,有實熱之邪入侵或自身虛弱造成,則有實熱和虛熱之分。這里僅就熱證的共性進行分析。
【臨床表現】各類熱證的證候表現也不盡一致,但常見的有:惡熱喜冷,口渴喜冷飲,面紅目赤,煩躁不寧,痰、涕黃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而乾燥,脈數等。
【徵候分析】陽熱偏盛,則惡熱喜冷。火熱傷陰,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傷則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飲。火性上炎,則見面紅目赤。熱擾心神,則煩躁不寧。津液被陽熱煎熬,則痰涕等分泌物黃稠。火熱之邪灼傷血絡,迫血妄行,則吐血衄血。腸熱津虧,傳導失司,勢必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為熱證,舌干少津為傷陰,陽熱亢盛,血行加速故見數脈。
三、寒證和熱證的鑒別
辨別寒證與熱證,不能孤立地根據某一症狀作判斷,就對疾病的全部表現進行綜合觀察、分析,尤其是寒熱的喜惡,口渴與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涼溫,以及二便,舌象、脈象等方面更應細致觀察。
四、寒證和熱證的關系
寒證和熱證雖有本質的不同,但又相互聯系,它們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時出現,表現為寒熱錯雜的徵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出現寒證化熱、熱征化寒。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危重階段,有時還會出現假寒或假熱的現象。
(-)寒熱錯雜
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時出現寒證和熱證,呈現寒熱交錯的現象,稱為寒熱錯雜。寒熱借來有上下寒熱情雜和表裡寒熱借雜的不同。
1。上下寒熱錯雜:患者身體上部與下部的寒熱性質不同,稱為上下寒熱錯雜。包括上寒下熱和上熱下寒兩種情況。上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以膈為界,則胸為上,腹為下。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為上,下腹膀胱、大小腸等又屬下。
(1)上寒下熱:患者在同一時間內,上部表現為寒,下部表現為熱的證候。例如,胃脘冷痛,嘔吐清涎,同時又兼見尿頻、尿痛、小便短赤,此為寒在胃而熱在膀胱之證候。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熱,就其相對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所以屬上寒下熱的證型。
(2)上熱下寒:患者在同一時間內,上部表現為熱,下部表現為寒的證候。例如患者胸中有熱,腸中有寒,既見胸中煩熱咽痛口乾的上熱證,又見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證,就屬上熱下寒證。
2。表裡寒熱錯雜:患者表裡同病而寒熱性質不同,稱為表裡寒熱錯雜。包括表寒里熱和表熱里寒兩種情況。
(1)表寒里熱;患者表裡同病,寒在表熱在里的一種證候。常見於本有內熱,又外感風寒,或外邪傳里化熱而表寒未解的病證。例如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氣喘、煩躁、口渴,脈浮緊即是寒在表而熱在里的證候。
(2)里寒表熱:患者表裡同病,表有熱里有寒的一種證候。常見於素有里寒而復感風熱;或表熱證未解,誤下以致脾胃陽氣損傷的病證。如平素脾胃虛寒,又感風熱,臨床上既能見到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瘤的表熱證,又可見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長,四肢不溫的里寒證。
寒熱錯雜的辨證,除了要辨別上下表裡的部位之外,關鍵在於分清寒熱的多少。寒多熱少者,應以治寒為主,兼顧熱證;熱多寒少者,應以治熱為主,兼顧寒證。
(二)寒熱轉化
1。寒證轉化為熱證:患者先有寒證,後來出現熱證,熱證出現後,寒證便漸漸消失,這就是寒證轉化為熱證。多因機體陽氣偏盛,寒邪從陽化熱所致,也可見於治療不當,過服溫燥葯物的病人。例如感受寒邪,開始為表寒證,見惡寒發熱,身病無汗,苔白,脈浮緊。病情進一步發展,寒邪入里熱化,惡寒症狀消退,而壯熱,心煩口渴,苔黃,脈數等症狀相繼出現,這就表示其證候由表寒而轉化為里熱。
2。熱證轉化為寒證:患者先有熱證。後來出現寒證,寒證出現後,熱證便漸漸消失,就是熱證轉化為寒證。多因邪盛或正虛,正不勝邪,機能衰敗所致;也見於誤治、失治,損傷陽氣的患者。這種轉化可緩可急。如熱痢日久,陽氣日耗,轉化為虛寒痢,這是緩慢轉化的過程。如高熱病人,由於大汗不止,陽從汗泄,或吐瀉過度,陽隨津脫,出現體溫驟降,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的虛寒證(亡陽)這是急驟轉化的過程。
寒熱證的轉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況。由寒證轉化為熱證,是人體正氣尚盛,寒邪郁而化熱;熱證轉化為寒證,多屬邪盛正虛,正不勝邪。
(三)寒熱真假
當寒證或熱證發展到極點時,有時會出現與疾病本質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極似熱」、「熱極似寒」,即所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這些假象常見於病情危篤的嚴重關頭,如不細察,往往容易貽誤生命。
1。真寒假熱:是內有真寒,外見假熱的證候。其產生機理是由於陰寒內盛格陽於外,陰陽寒熱格拒而成,故又稱「陰盛格陽」,陰盛於內,格陽於外,形成虛陽浮越陰極似陽的現象,其表現如;身熱,面色浮紅,口渴,脈大等似屬熱證,但病人身雖熱卻反欲蓋衣被,渴欲熱飲而飲不多,面紅時隱時顯,浮嫩如妝,不象實熱之滿面通紅,脈大卻按之無力。同時還可見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症狀。所以,熱象是假,陽虛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質。
2。真熱假寒:是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其產生機理,是由於陽熱內盛,陽氣閉郁於內,不能布達於四末而形成,或者陽盛於內,拒陰於外,故也稱為「陽盛格陰」、根據其陽熱閉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點習慣上又把它叫「陽厥」或「熱厥」。其內熱愈盛則肢冷愈嚴重,即所謂「熱深厥亦深」。其表現如:手足冷,脈沉等,似屬寒證,但四肢冷而身熱不惡寒反惡熱,脈沉數而有力,更見煩渴喜冷飲,咽干、口臭、譫語、小便短赤,大便燥結或熱痢下重,舌質紅,苔黃而乾等症。這種情況的手足厥冷,脈沉就是假寒的現象,而內熱才是疾病的本質。
辨別寒熱真假的要領,除了了解疾病的全過程外,還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注意體察:
(l)假象的出現,多在四肢、皮膚和面色方面,而臟腑氣血、津液等方面的內在表現則常常如實反映著疾病的本質,故辨證時應以里證、舌象、脈象等方面為主要依據。
(2)假象畢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熱之面赤,是面色晃白而僅在顴頰上見淺紅嬌嫩之色,時隱時現,而真熱的面紅卻是滿面通紅。假寒常表現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卻是大熱,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則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五、寒熱與表裡的關系
寒證、熱證與表裡相互聯系。可形成多種證候,除上述表寒里熱、表熱里寒外,尚有表寒證,表熱證,里寒證。里熱證。茲分述如下:
(一)表寒證
是寒邪侵襲肌表所致的一種病證。
【臨床表現】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疼痛,無汗,苔薄白潤,脈浮緊。
【徵候分析】寒邪襲表,衛陽受傷,不能溫煦肌表而惡寒,正與邪爭,陽氣被遏則發熱,寒為陰邪,故惡寒重而發熱輕。寒邪凝滯經脈,經氣不利則頭身疼痛。寒邪收斂,腠理閉塞故無汗,脈浮緊是寒邪束表之象,表寒證是表證之一種,特點惡寒重,發熱輕,無汗,脈浮而緊。
(二)表熱證
是熱邪侵襲肌表所致的一種病證。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乾,微渴,或有汗,舌邊尖紅赤,脈浮數。
【徵候分析】熱邪犯表,衛氣被郁,故發熱惡寒。熱為陽邪,故發熱重而惡寒輕且伴口乾微渴。熱性升散,腠理疏鬆則汗出,熱邪上擾則頭痛。舌邊尖紅赤,脈浮數均為溫熱在表之徵。
表熱證也是表證之一種,特點是發熱重惡寒輕,常常有汗,脈浮而數。
(三)里寒證
是寒邪內侵臟腑或陽氣虛衰的病症。
【臨床表現】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靜而少言,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潤,脈沉遲。
【證候分析】寒邪內侵臟腑損傷陽氣,或臟腑機能減退,陽氣虛衰,均不能溫煦形體,故形寒肢冷,面色晃白。陰寒內盛,津液不傷,故口淡不渴喜熱飲。寒屬陰主靜,故靜而少言。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潤,脈沉遲,均為里寒之徵。
(四)里熱證
是熱邪內侵臟腑或陰液虧損致虛熱內生的病證。
【臨水表現】面紅身熱,口渴,喜飲冷水,煩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質紅,黃苔,脈數。
【徵候分析】里熱亢盛,蒸騰於外,故見面紅身熱,熱傷津液,故口渴冷飲。熱屬陽,陽主動,故躁動不安而多言。熱傷津液,故小便黃赤。腸熱液虧,傳導失司,故大便干結。
舌紅苔黃脈數,均為里熱之徵。
精選:
外熱內寒
病證名。見《傷寒論》。
①外假熱而內真寒。參見真寒假熱條。
.「真寒假熱」: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見身熱,兩顴潮紅,躁擾不寧,苔黑,脈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熱象,但病人卻喜熱覆被,精神萎頹淡漠,蜷縮而卧,舌質淡白,苔黑而潤,脈雖浮大但無力。為陰盛於內,格陽於外,其本質仍是寒證,故稱「真寒假熱」治療上要用溫里回陽,引火歸元。
真寒假熱:內有真寒而外見假熱的證候。產生機理是陰盛格陽,臨床表現:
真寒——可見精神萎靡,形體倦怠,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
假熱——仔細分辨,面雖紅,但如妝,或游移不定;口雖渴,但喜熱飲,飲量不多;身雖熱,但喜近衣取暖;脈雖大,但無力
②表熱與里寒同時並見。詳表熱里寒條。
表裡寒熱錯雜的一種表現。患者平素脾胃虛寒,又感風熱,或因外邪未解而過服寒涼而致脾胃陽氣不足。表現為既有發熱、頭痛、惡風等表熱症。又同時出現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肢冷、不渴等里寒證。
外寒內熱
病證名。見《傷寒論》。
①外假寒而內真熱。參見真熱假寒條。
.「真熱假寒」:即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如熱性病中毒較重時可見表情淡漠、睏倦懶言、手足發涼、脈沉細等,粗看好似寒證,但又有口鼻氣熱,胸腹灼熱,口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苔黃干,脈雖沉細但數而有力。為陽熱內郁不能外達,本質是熱證,故稱「真熱假寒」,治療上應清瀉里熱,疏達陽氣。
真熱假寒: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產生機理是陽盛格陰,臨床表現:
真熱——可見身熱惡熱,煩渴喜冷飲,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干;
假寒——四肢厥冷,但卻不欲近衣被。
②表寒未解,里熱已盛。參見表寒里熱條。
表寒里熱證 證名。表寒、里熱症狀同時存在。見《醫學心悟·傷寒主治四字論》。由外邪傳里化熱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內熱又感寒邪所致。
治表熱里寒、里熱表寒訣
痘紫干紅,熱盛皮燥,二便清溏,飲食短少,表熱里寒,此理顯耀,能明此理,葯無不效。里熱表寒,痘色灰白,糞結尿黃,切牙寒戰,辨明施治,功超太皇。表裡俱熱,狂言煩躁,痘子干紅,乾燥又渴,二便不通,早下奇方。表裡俱寒,痘色灰白,陷頂不紅,二便清溏,頭溫足冷,清漿作癢,寒戰切牙,溫補回祥。(又曰∶無汗表實,有汗表虛,諸痛為實,諸癢為虛,紅則為熱,白則為寒,熱應足溫,白赤寒熱。
能找到的,差不多全找了,只是理論方面的。先看看有幫助嗎。
㈩ 什麼是身體體質偏寒
寒性體質,陽氣偏弱。清熱祛濕的消暑製品性質寒涼,體內有熱時則清熱,無熱時則易傷陽氣,因而偏寒體質患者不宜過多進食用於消暑的寒涼食物。食物的寒涼包括其性質屬於寒涼(如苦瓜、馬齒莧)及食用時溫度很低(如冰凍西瓜、雪糕)兩方面,體質偏寒的患者無論春夏秋冬都要避免。一般來說,寒性體質的人會覺得口淡、喜暖怕冷、四肢不溫、穿衣比旁人多、怕空調、進食寒涼食品後出現不適、小便多、大便爛、舌質淡胖有牙齒印。如果自己不能准確分辨,可請有經驗的中醫給予幫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虛寒體質的人,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寒涼性的水果;熱體質的人,最好少吃荔枝、龍眼等溫熱性的水果。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少吃芒果,因為芒果皮有組織胺成分,容易引起過敏。 寒性體質的人要多挑溫熱性食物,它們具有溫中,補虛,助陽、驅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滯、萎縮、貧血等症狀。另外,適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內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斂、生津益陰,防止濕氣聚集內。 進補不要過量,過量會傷身,溫熱性補葯一餐中不要超過3種。如一人用,最好一次一盅或一小碗即可。因為補是為了幫助陽氣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體需要逐漸吸收,慢慢達到陰陽平衡。特別注意:人參、鹿茸、肉桂不適合高血壓及腦血管硬化的人食用。 久病虛寒的人,往往虛不受補,可從粥、湯上做文章,但要清淡。澱粉類食物少吃,因為不易消化。 寒性體質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可自行選配。堅持一個月後,面色會紅潤起來,腹痛腹瀉消失,人也漸漸不怕冷了 體質寒的原因較多:如:缺鐵的人由於血紅素較少,影響了血液的攜氧能力,導致組織能量代謝發生障礙,人會因產生的熱量不足而感到異常寒冷。血壓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環不足,人體組織同樣得不到足夠的氧和能量,也會畏寒;身體中的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時候皮膚等部分的血液循環減慢,產熱不足就會對冷的反應更加強烈,更年期女性身體里的雌激素水平較低,影響了神經血管的穩定,容易出現腰、腹、手腳和全身發冷。中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也就是說,人體陽氣衰微,氣血不足,衛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就特別容易怕冷。現代研究表明,所謂陽虛體質主要與缺鐵、低血壓、身體消瘦、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