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銘銘的人類學是什麼這本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全書一共有九章。第一章「人看人」,講人類學主要研究的兩大方面:內人類的體質特徵和文化創造,容而認定文化人類學是人類學的核心。第二章「他者的目光」,以「文化互為主體性」如何成為學科基本觀念的經過,講述了近代人類學學科的歷史。第三章「離我遠去」,通過對民族中心主義和現代中心主義的介紹,強調了人類學方法——田野調查的重要性,並且指出研究的四個主要方面:親屬制度、經濟人類學、政治人類學和宗教人類學。第四章「邁進人文世界」,介紹了在以上這四個方面人類學的主要觀點。第五章「生活的節律」,講到人類生活的這四個方面並不是孤立的,它們以時間為線索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六章「天的演化」,講到社會制度的變遷,以及人類學對這種變化的思考。第七章「看別人,看自己」,以作者在法國的一項微型研究為例,展示了人類學家的工作。第八章「人類學家的成年」,主要講個「人類學家是如何煉成的」,也講述了20世紀以來的人類學歷史。第九章「 富有意義的洞察」,探討了人類學的作用,也介紹了中國人類學的歷史,以及中國人類學家的使命。
Ⅱ 關於人學書籍.著作.研究成果及其他觀點
個人推抄薦經典書籍----從人類學發展階段排序
1.19世紀末 文化進化論:認為文化普遍簡單到復雜,低級向高級發展,像生物一般
《 金枝 》 弗雷澤 (英國 長於巫術文化研究 不過太長——)
2.19世紀末 文化傳播論:認為文化一次產生於某處,而後四散傳播,流行「泛埃及論」,即人類天生創造力缺乏,文化都是從埃及這個中心傳播出去的
3.20世紀初開始
歷史特殊論:搜集一個社會生活現象的總和進行實證研究,而不考慮它的過去未來。個人建議參考年鑒學派的理論基礎。
《 種族、語言、文化 》 博厄斯,又譯鮑斯boas(美國 重視語言)
4.20世紀20年代初 文化功能論:以文化為一個整體,強調各個部分對整體的貢獻和相互關系。
《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 馬林諾夫斯基(英國 重實踐)
《原始社會的結構和功能》 拉迪克里夫
Ⅲ 請推薦人類學(人口學)的經典通識讀本
人口學是研究人口布局、分布、遷徙等的一種學科,人類學中的體質人類學在中內國屬於容醫學,是研究遺傳、基因、人類種族體質特徵的學科,而大多數學校開設的人類學、民族學則一般是指文化人類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的學科,此外,考古人類學在中國屬於歷史學,語言人類學在中國屬於語言學。你說的喜歡的東西算什麼學科?估計屬於歷史吧,去讀歷史書就可以了
Ⅳ 民俗文化算不算人類學有沒有完整記載世界上所有民俗的書籍民俗和宗教和歷史有什麼關系呢
民俗學屬於社會學下的學科分支,社會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類社會構成與活動的學科。人類學研究則歷史久遠,對人的生物屬性、文化特徵都有全面的研究。人類學也有很多分類,像語言人類學、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等,分別從不同的側面研究人類的本質。人類學與社會學下的民俗學,兩個學科的研究范圍是有交叉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彼此借鑒、相互印證。我們國家的民俗學研究開始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當時的研究者,也就是中國民俗學的奠基者們許多都有留學美國、日本、法國的經歷,如中國民俗學界的泰山北斗費孝通先生、林耀華先生、鍾敬文先生、聞一多先生等,都在當時人類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倫敦大學、哈佛大學等學校學習,並將西方國家的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方法系統地引入到中國,展開了許多的研究,貢獻了巨大的成果,這才有了今天的中國社會學和民俗學。世界各地都有豐富的民俗,完整記載全世界各種民俗的書是沒有的,但想要了解民俗,途徑非常廣泛,幾乎所有涉及各國、各地區歷史文化的書中都可以看到,甚至小說、民間故事都是反應當地民俗的重要資料。民俗展現的是一個族群的社會文化,體現的是族群中人們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認同,文化對歷史的生成影響頗大,歷史事件也有可能推動社會風尚的形成。宗教的誕生源自人類的原始崇拜,原始的神靈偶像與祭祀儀式原本就是重要的民俗事項。宗教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日益復雜、多樣,並不斷地被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生發出豐富的民俗。宗教與民俗二者相伴而生,宗教誘發民俗,民俗活動則是宗教內涵的體現和宗教文化傳承的方法。民俗學當中有專門的「宗教民俗學」,專門研究人類宗教與民俗之間的相互關系。
採納哦
Ⅳ 能推薦基本人類學入門的書嗎
《人類學是什麼 》作者:王銘銘
《文化人類學》作者:(美)哈維蘭
《文化人類學》是為大學本科水平的人類學導論課程設計的。本書首先討論文化人類學,介紹各分支學科的關鍵概念和術語,同時引入體質人類學和語言學的相關材料。本書內容全面、新穎、准確,學術味濃厚,但它寫得簡明扼要...
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人類學是什麼
作者:王銘銘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08月
學習一門學問,一如學習做人一樣,需追求它的道理、規則、價值和技藝。怎樣才能獲得這些東西呢?我們一般要翻閱一些入門書,通過了解基礎知識來接近學科。可是了解和把握學科所需要的東西,比書本知識能告訴我們的多。...
¥18.00¥15.30折扣:85折節省:¥2.70
--------------------------------------------------------------------------------
文化人類學(第十版)
作者:(美)哈維蘭 著,瞿鐵鵬,張鈺 譯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1月
《文化人類學》是為大學本科水平的人類學導論課程設計的。本書首先討論文化人類學,介紹各分支學科的關鍵概念和術語,同時引入體質人類學和語言學的相關材料。本書內容全面、新穎、准確,學術味濃厚,但它寫得簡明扼要...
¥68.00¥57.80折扣:85折節省:¥10.20
--------------------------------------------------------------------------------
西方人類學名著提要
作者:王銘銘 主編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年05月
本書以提要方式介紹了西方人類學家代表作46部,讀者從其精當的提要中,可以把握西方人類學的演變脈絡、理論革新概貌及方法轉變過程,從中理解這門學科的研究成果,人類學家的思想視野。 本書的主旨,是向讀者介紹...
¥38.00¥30.00折扣:79折節省:¥8.00
--------------------------------------------------------------------------------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
作者:容世誠 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10月
本書以戲曲及劇場研究為出發點,探索表演藝術與宗教儀式間的緊密聯系。在劇場的擬真幻象及祭典的天啟神召之間,觀眾與信眾,演出者及祭祀者的角色之間產生微妙的交換。而一個社群的凝聚力量由此一再接受洗禮。本書以新...
¥19.80¥9.90折扣:50折節省:¥9.90
--------------------------------------------------------------------------------
人類學概論(附光碟一張)——21世紀社會學系列教材
作者:庄孔韶 主編 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7月
本書定位於大學人類學專業課和公共課使用。特點有三:一是涵蓋了國內外人類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對影視人類學的最新發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且介紹者為該領域的體驗者,具有較高的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純文字靜...
¥35.00¥29.80折扣:85折節省:¥5.20
--------------------------------------------------------------------------------
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人類學的表述系列叢書
作者:王銘銘 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07月
本書概述了西方人類學家在中國研究領城中獲得的主耍成就,梳理了漢學人類學從民族志範式轉變為宗教與市場--社會結構範式,進入民間宗教研究時朗,回歸於民族志範式,再進入「後現代人類學」的心路歷程。書中述評的種種...
¥23.00¥18.20折扣:79折節省:¥4.80
--------------------------------------------------------------------------------
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
Ⅵ 《人類學是什麼》讀後感
為什麼選擇讀這本書呢?選擇《人類學是什麼?》這本書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們在上這門課的時候,專業課老師會在課上講到很多關於人類學的專業知識、著名學者、理論。單單是去硬背這些知識,是很困難的。但是《人類學是什麼?》這本書就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去理解人類學這門課程。相對於教材來說,這本書算是人類學的入門書籍。它深入淺出地講解人類學這個專業、課程的內容、前人學者的貢獻。這本書能在專業課程之外給我們梳理人類學的知識。同時,這本書的作者是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教授,他畢業於廈門大學,後留學英國獲得人類學博士,相信以他的知識積累能帶給我們很好的人類學的入門。
《人類學是什麼?》這本書,適合很多年齡層的人閱讀。作為一名大學生,而且是修了文化人類學這門專業課的大學生,這本書就十分適合我們。這本書分為九個章節,九個章節是有層次遞進性的,可以給閱讀的人深入淺出地理解人類學。首先第一章「人看人」,講的是人類學中一些重點概念的梳理,比如說「人」、「文化中的人」、」不一樣文化中的人「、「價值觀」。第二章」他者的眼光「,講的是各人類學家的觀點及人類學觀點的發展。從」人「的發現講到現代人類學。第三章」離我遠去「,講的是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在這里需要我們明白的是,「離我遠去」,是一個人類學家要培養的能力,就是去一個自己不習慣的地方,體會人的生活的面貌。這其中的「我「是」自己「,但不單指個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第四章「邁入人文世界」,講的是人文世界、社會的構成。不同的人類學家認為的構成的因素不同,有的人類學家認為親屬組成的社會,有的人類學認為人文世界是基於互惠、分配與交換的,有的人類學家認為權力與權威是一些社會的骨架,有的人類學家認為信仰、禮儀與秩序也是構成人文世界的因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講的是人類學中的三個具體的內容,通過講解的方式,來讓讀者明白人類學的發展。第八章「人類學者的成年」,講的是如何成為一名人類學家。如果想要成為一名人類學家,就要完成「學院-田野-學院」這個程序。第九章「富有意義的洞察」,講的是人類學的人文主義、用途、還有它的「中國心」。
這本書中的第一到第五章的內容相對後面的幾章來說,讀起來比較吃力,因為這幾章的內容比較多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也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在第一章的第三部分「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文化」中,有一句話是作者說得非常好的。「在世界上眾多的人類學家當中,可能由於社會觀念、理解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而分化為不同取向的和風格的人類學。有些人類學家注重研究不同社會、不同民族和不同群體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創造性,他們以展示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為己任,他們的成就顯示出一種強烈的人文學追求。另外一派的人類學家則更像社會科學家,他們有的注重從經驗事實。如果脫離於社會科學理論的推理便無法解釋。」作者闡述了這兩類人類學家的分支,也讓我們正視到人類學家的分支和我們接觸到的人類學理論是由這兩類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但是無論是哪一派的人類學家,他們的共同關注點都是關注文化。現在,「人類學」這個名詞,一般就是指作為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人類學,通常不需要以「體質」和「文化」來區分。書中,作者也說到「當一個學者告訴你他是一名人類學家,你就知道他也是人文學和社會科學家。」
總的來說,《人類學是什麼?》這本書給了我非常全面的視角去理解人類學這門課。在專業學習之餘,閱讀這本書也能夠加深我們學習專業知識。在專業知識積累上面也有所體現。但是這本書也有美中不足,就是這本書的知識過於龐雜,對專業知識有很好的梳理,但是整本書的條理有所欠缺,讓人感到疲憊。所以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閱讀筆記和思維導圖,不然就會被冗長的專業知識擊敗閱讀的興趣。
Ⅶ 費孝通寫過哪些書
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鄉土中國》和《江村經濟》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他的主要論著收入《費孝通文集》。
《Peasant Life in China》,London:Routledge (1939年,該書譯為江村經濟)
《祿村農田》(1943年)
《Earthbound China: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unna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5年)
Chinese Gentry(1945年)
《內地農村》上海:生活書店 (1946年)
《生育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48年)
《鄉土重建》上海:上海觀察社(1948年)
《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1年)
《Chinese Village 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3年)
《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年)
《小城鎮四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論文集》(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Small Towns in 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
《論小城鎮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寧夏出版社(1989年)
《費孝通文集》(1999年)書籍文章《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1957年3月24日《人民日報》。
《社會變遷 重慶》,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
《初訪美國》 上海:生活書店
《民主·憲法·人權——民之作》 上海:生活書店
《工黨一年》 上海:生活書店
《美國人的性格》 上海:生活書店
費孝通(圖5)
《皇權與紳權》 上海:上海觀察社
《兄弟民族在貴州》 北京:三聯書店
《China's Gentry(中國紳士)》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 北京:商務印書館
《世界史》(上、中、下) 北京:三聯書店
《訪美掠影》 北京:三聯書店
《民族與社會》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非洲的種族》 北京:商務印書館
《世界史綱--生物和人物的簡明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雜寫甲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美國與美國人》 北京:三聯書店
《社會調查自白》 北京:知識出版社
《生育制度--中國的家庭與社會》 日本,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
《雜寫丙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國農村四細密畫》 日本:日本研文出版社
《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雜寫丁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沿海六行》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鄉鎮經濟比較模式》 重慶:重慶出版社
《山水·人物》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費孝通選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費孝通學術精華錄》 北京: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
《費孝通外訪雜寫》 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逝者如斯-費孝通雜文選集》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人的研究在中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芳草天涯》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言以助味》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學術文化隨筆》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學術自述與反思:費孝通學術文集》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從實求知錄》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士紳》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 《天津社會科學》1982年第3 期
家庭結構變動中的老年贍養問題——再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 《北京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
三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 《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3 期
費孝通(圖6)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 《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1 期 1-1-93
從史祿國老師學體質人類學《北京大學學報》1994年 第5 期
個人、群體、社會——生學術歷程的自我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1 期 1-1-94
略談中國的社會學 《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1 期
關於人類學在中國 《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2 期
論中國小城鎮的發展 《讀書》1995年第8 期
家底實創新業——再訪溫州 《瞭望》1995年第5 期
農村、小城鎮區域發展——我的社區研究歷程的再回顧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 期 4-1-95
簡述我的民族研究經歷和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2 期
反思、對話、文化自覺《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3 期
我對自己學術的反思——人文價值再思考之一 《讀書》1997年第9 期
跨文化的「席明納」——人文價值再思考之二 《讀書》1997年第10期
Ⅷ 有哪些看完覺得很神奇的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在書本里汲取知識和能量,不斷給自己充電。我們也會看一些書,讀完之後會讓人覺得特別神奇。我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幾本,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書。
這是一個法醫人類學家經驗的奇跡,介紹各種各樣的奇聞軼事關於體質人類學和冷知識,通過分析案件的身體采礦、有趣和教育是強大的,可以說是在這方面最讓我感到神奇的書。
Ⅸ 社會科學類圖書都包括什麼
歷史、哲學、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文學。
1、歷史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2、哲學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哳表達、系統抅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以及玄學、藝術)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3、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並稱"科學三大領域",它是以定量作為手段,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
4、文學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5、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學科。它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
Ⅹ 為什麼人類學家寫的書沒人看
為什麼人類學家寫的書沒人看?
1.人類學家有故事, 包括詩和遠方優雅情懷,和毀人三觀的勁爆思考。他們跟什麼人都聊得上。課堂上, 田野中, 人類學家講故事, 被圍聽。參加過幾次人類學家的追悼會, 每次都聽到很多故事。幾天前, 系裡組織紀念Sydney Mintz ,就有「Sydney Mintz :一位會講飲食故事的人類學家」的發言. 主講深情回憶, 聽眾如痴如醉, 歡樂地想像著。這是人類學家留下的世界 ——田野遭遇讓人痴迷,多樣世界挑戰思維的極限。好多年輕人就這樣奔著人類學來了。可惜,奔的過程沒那麼快樂。從聽人類學家講故事到讀他們的作品,歡樂凝固,想像沉積。民族志過目即忘,讓年輕人迷失。人類學家倒記得清楚, 因為民族志承載了自己的田野、生活、感覺、和情感。為什麼愛講故事的人類學家寫出沒人愛讀的民族志? 沒了人味,被理論和方法折磨得支離破碎。2.2016年, 我給本科生開<從民族志到人類學>, 立足田野個案探討時代、社會和人類。我們閱讀<江城>, 追問為什麼民族志不好讀?《江城》是美國作家彼得·海斯勒作為「美中友好志願者」在四川涪陵兩年支教的生活。從最初進入遭遇不適、茫然掙扎,到最後離別依依, 海斯勒回看九十年代中國的變遷、感嘆歷史與現實的交織,幽默風趣,也透出蒼涼無奈。他交朋友,學方言,平靜地喜歡涪陵的山水,想像中國的過去, 同情而批判「棒棒軍」的麻木和涪陵人對三峽水滿的漠然。異國他鄉的新奇帶來了麻煩和尷尬,也充滿溫情和感動. 書的第一部分輕松愉快。後來,他理解了更多,學會忍受無處不在的思想控制,看到「我覺得自由和文化的東西,在他們眼裡是苦難和無知」(231頁),明白學生在課上的質朴恍如海市蜃樓,心傷被他喜愛的學生監控匯報。第二部分有點沉重。再後來, 他學會更多漢語,找回了當初的自如 —— 課上, 英語被監控,課後, 與監控他的人用漢語吐槽。他以為理解了中國。離開前,他終於發現,自己從開始就被排斥在一定距離之外,如同「凝視一張不帶任何錶情的空洞笑臉,突然發現一生的憂傷都凝在嘴角」(428頁)。 他回到了剛來涪陵的原點。送別前夕, 海斯勒明白,接納與排斥的張力,分裂與認同的微妙都寫在中國人無處不在的隱忍微笑中:「她竭力想擠出一絲微笑,也就是中國人那勇敢的微笑,掩藏了所有感情,受著壓抑,受著控制,被擠進了邊沿——也許是嘴角一翹,或眉頭一皺」。(427頁)遊走於中美文化之間,作者把自己分裂為兩個人: 海斯勒以美國人應對他熟悉的世界,何偉以中國人應對他陌生的中國。「我從未改過中文名. 我察覺到,我的中國身份與美國自我區別顯著,給我帶來了便利。最終,我把自己想成兩個人,何偉與彼得·海 斯勒。在涪陵的第二年,何偉才變成一個真人。隨時間流逝,他成為我的主要身份:除學生、同事、及其他外國人,所有人都只把我當何偉,從中文語境認識我。何偉與我的美國自我截然不同:他更友善,渴望與人交談,從中獲得極大樂趣,即便是最神經的交談。何偉用方言說幾個詞,就給涪陵人民帶來無窮樂趣。他很蠢,這也 是我最喜歡他的部分。說話帶口音,語法很糟糕,對自己犯下的小錯笑個不停。跟蠢人打交道,人們很放鬆。跟何偉聊天很容易,即便經常要說兩次,或在他的本子 上寫下新詞。何偉總在兜里揣著筆記本,學習新詞,記下句子。何偉回家後,把筆記本放在彼得·海斯勒的桌上,後者把一切打入電腦。」(257頁)離別一刻,何偉和海勒斯都學會了中國人隱忍的笑容:「我猜想自己看起來估計也是那副模樣—— 兩年的友誼多少掩藏在我嘴角邊」。(431頁)《江城》在美國引起轟動:「如果只讀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就這本了」。譯回中文後, 更激發國人閱讀的熱情.學生很開心,課堂閱讀超越常規, 再也不是經典中的經典, 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頭都貼書了.他們說, 在海斯勒筆下,涪城美景與惡劣現實,像一塊飄香的水果蛋糕被放進了滿目瘡痍的鐵盒。閱讀<江城>讓他們「關切」自己,隨第一人稱的敘述,進入情境, 扮演外國人,帶著遙遠的目光回看自己的生活。3.對照《江城》,我們討論為什麼許多民族志讓人讀不下去。為培養氣氛,我邀請了兩位從外專業考來的研究生,分享把她們引入人類學的著作。在《金枝》中, 學生看到自己做過的夢,開啟了對人類學的想像 —— 到意想不到的地方,收集奇聞異事。讀研接觸專業著作後,反失去這種入心。相反,文學讓人對未知產生情感。從《我的名字叫紅》的文字中,她對中亞、波斯地區的文化和藝術產生感覺。她總結說,「人類學家應該向文學家學習,讓讀者從文字中感覺到未知」。另一學生談起用自己的照片講述故事,跳出自身,看到過往。「如果閱讀民族志能帶來這樣的經歷,該多美妙!」似乎,人們自然地被文學觸動,細節深入人心。在 《江城》中,我們聽到涪陵的喇叭聲:「駕駛員喇叭摁得挺勤快。這兒車不多,但也夠多。不管哪個方向,車輛發瘋一樣,你追我趕。多半是計程車,都改裝了汽車喇叭線路,在變速檔桿把手處裝個觸發開關,便於摁喇叭。這兒山多,駕駛員不停變檔,手抓變速檔桿即可觸發喇叭開關。遇到其他車輛,摁喇叭;遇到行人,摁喇叭;即將超車或被超,摁喇叭;前方無人但駕駛員覺得有人要過馬路,摁喇叭;前方道路空空,要超車或可能被超的念頭閃過,要摁喇叭。就這樣,摁喇叭純粹是未經考慮的條件反射. 駕駛員頻繁地做這動作,絲毫沒察覺手指下的觸發開關。行人和駕駛員都對此習以為常,充耳不聞。在涪陵,一陣汽車喇叭聲就如森林裡倒下一棵樹——幾乎是悄無聲息。」(70頁)喇叭聲中,棒棒軍麻木地看著一切。「涪陵是一個腿的城市——棒棒軍青筋畢露的腿,老人佝僂如弓的腿,年輕小姐細如柳枝的腿。爬坡上坎,留心腳下的石階,低頭就看見走在前面的一雙腿。在涪陵,逛了一個上午的商店而沒 有抬頭看一眼建築,不但可能,而且是件非常平常的事。這城市全是石階和腿」(31頁)離開喇叭聲、石階和腿,作者跑步到鄉下。雖然空氣污染,不利健康,但「跑步讓我心緒平靜,沿途的田野寧靜安逸,跑步給我熟悉的感覺–胸口發緊,雙腿打沉—— 將我生活過的地方串聯起來:密蘇里、普林斯頓、牛津、和涪陵。在山間奔跑,思緒如行雲流水,穿越時光隧道。我記起沿著古老密蘇里-堪薩斯-德克薩斯鐵路奔 跑,野豬山上盛開的油菜,和麗溪河古老的廊橋。隨時間推移,我意識到,即是四川滿布陌生古墓和梯田的山巒,也有了家的感覺」(81頁)。讀者也有了感覺,不自覺跟著海斯勒的瑣事一直看下去, 尤其到過四川重慶的, 更喚起了生活的感覺和記憶。相比而言,民族志中質感描寫少,客觀敘述多,拒絕情感和感官,不帶讀者入情境,而把細節整合成社會文化體系。田野中,人類學家都被觸動過,但讀者似乎要師友引導才發現民族志的精緻。例如,英國人類學家埃文斯-普理查德在<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中說, 當災難發生時,阿贊德人不關心什麼時候什麼事必然發生, 而追問在特定時間地點特定事件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這思路與現代科學迥異, 初讀之下,只覺興味盎然。但作者窮盡可能,羅列所有,連串例證,民族志淪為地方生活的使用手冊,讀者落荒而逃。作者說, 當地人被巫術侵擾時會恐懼。但讀者感受不到。閱讀不只理性的,更是感覺和情感的。恐懼也是情感的,情感是身體的。看到愛人,我們會瞳孔放大、血液加速、聲音顫抖、手足無措。如果文字只講情感的邏輯,讀者會離開。課上,我跟學生講馬丁堂的鬼故事,外面晴空燦爛,室內歡聲笑語,大家覺得鬼好可笑。深夜,我把學生帶到馬丁堂,關燈,走到體質人類學實驗室的骷髏邊, 說它會穿上衣服,盪在空中,發著微光,對你笑,還問你問題。你的身體會恐懼,然後恐懼抓住你.細節帶讀者進入情境, 讓他們熱情跟隨。人類學家構建了一個精緻的文化體系, 但直接砸給讀者。沒有學術規訓, 讀者不會被純粹邏輯抓住。需要感覺和情感, 勾住讀者, 邏輯和體系才有了意義。後現代以來,人類學家也是作者,不只記錄者。作者觸動人心,記錄者呈現事實。為強調此, 課上還做了個小游戲, 讓學生朗誦最喜歡的詩歌。第一遍, 所有人閉眼聽;第二遍,睜眼,看朗誦配著身體節律和聲音韻律, 體會詩的力量。盛行歐洲的華德福幼兒教育,教師根據詩的節律和情感, 編造情景和動作,孩子讀詩, 配上身體運動節奏和情感波動。詩歌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民族志作者先講好一個故事,讓故事上身、入心。課上,學生說,「人類學能這么文藝嗎?」4.人類學需要文藝,將讀者引入情境,心甘情願隨作者去看細節組成的體系,即經典民族志的邏輯體系。學生看到,海斯勒展示了一種有意思的材料組接方式。每章始於涪陵城見聞,過渡回到學校瑣事,最後游歷涪陵山水人文,循環往復。國家和時代的跌宕起伏,個體命運的回腸盪氣,如浪與舟,搖曳交織。每 一章中,主章和附章形成反諷。經歷鮮活事件後,作者適當抽離,敘說理解事件必需的時代、地理和歷史背景,讓枯燥背景中流淌著生活。如《錢》一章,江城人談錢是習慣。主章中,錢聯系生活、工作、感情、品味、男性氣質、男女關系、和人格。附章中,孔老師家庭的時代際遇,反諷著談錢的時代。我們討論學生最喜歡的一章,站在作者立場,看細節如何連接成整體。在《農歷新年》中,作者以或隱或現的壓力為線索,聯系了中國傳統與現代的延續與斷裂、大陸和台灣的藕斷絲連、以及中國和外國的似友非友。統一背後是張力,也是何偉被接受與不接受的彈性。統一被張力侵蝕,侵蝕促成新的統一,循環往復。在<一春又一春>中, 敏感性的泛化與策略,連綴著用英語被監控用漢語可吐槽的政治、學生入黨、學校和國家口號等瑣事。關鍵是,這些關聯沒把瑣事連成時間因果邏輯。隱喻和反諷中,聯系若有若無。置身事外,瑣碎毫無關聯,但在當事人和作者的情感和感覺中,一切相關,富有意味。對比民族志寫作,背景材料往往被塞在一章,枯燥乏味,讀者直接跳過。接下各章,細節被融入當地歷史背景、社會結構、觀念體系,以及時代和區域的政治經濟,人類學家由此建立邏輯完備的社會文化體系。在《努爾人》中,牛、生態、時空觀、和社會組織,彼此同構。理解了一個,就理解所有。而《西太平洋航海者》按庫拉圈流程,從製作獨木舟、祈求保護儀式、一直寫到航海交易。邏輯很清澈, 但也錯失動人情感、牽人神經的東西?那不可言傳的不可或缺感。情感和身體體驗能讓我們把握地方的狀態,觸摸生活在體系下的生命。理解,除了理性,還有感性和情感。伯格森說,'現實生活歸根結底是精神領域的, 不是物理學范疇。只有直覺之路才能引領我們走向事物本真」。實證,讓我們看到生命演化和表現,通過詮釋,我們體味演化的意味。當代完整的民族志開始整合邏輯的嚴密與感性的微妙。在《野鬼的時代》中,作者描述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運動後, 人們如何回憶過去。回憶是理性邏輯的,更是身體的,不可言傳, 時刻在場,如飄盪的野鬼,讓人畏懼,卻來自死去的親屬。整本書的細節按空間擴展連成整體。從身體開始,作者講述計劃生育對女人的傷害,引出鬼神;到人鬼共居的房屋結構被運動改變;再到庭院、村落,維系社區關系的儀式消亡;出了村子是峽谷,那裡駐扎著行政機構;最後出峽谷,進城市,想像的國家實體若隱若現。每個階段,人與鬼的關系都發生了變化。整本書讀來有《江城》的舒適代入感,也有人類學的味道。可惜,這樣的民族志不多。它需要精緻的邏輯和感性的想像,書寫鮮活生命與精密體系的碰撞。5.討論完<江城>, 我讓學生寫個十句話書評, 既作讀者,也作作者, 體會作者的抽離,讀者的投入,講好一個故事。結果不盡如人意。有非常學術化的, 邏輯清澈,但喪失趣味, 也有奔放如潮的, 迷失在情趣中。人類學家要平衡感性細節和理性體系。學術寫作什麼都說清楚了,以至透明,喪失韻味, 理性得愚蠢。早期人類學家科學地抽離,把當地人客體化, 表達外在客觀。後現代以來,人類學家追求韻味,帶著所由來的世界,只寫自己經驗到的世界。歷史似乎重演,學生各自繼承了傳統和後現代,抽離或投入。但是,純粹抽離的上帝目光是虛假的,無人是上帝;全然投入當地情感和感覺也不深沉,人類學家不永遠活在當地。海斯勒開篇就說,「一旦開始動筆,哪怕剛開始第一頁,我就明白,有些東西不一樣了。文字汩汩湧出,一切在我腦中活靈活現:當我重讀那些段落章節時,它們宛如珠璣,叮當作響。寫作意欲已完全改變,調子更深沉,增添了新的信心,描述和幽默信手拈來。我明白,在涪陵面對的那些挑戰迫使我成長,寫作有了新的深度。」(4頁)他在中國生活,沒成中國人,也不再全是美國人。人類學家也一樣,田野是生命和世界之間的碰撞, 我們記錄和思考,看見他者, 也看見自己。在民族志中, 我們帶讀者經歷碰撞,在精神上重新活過而成長。人類學家投入而抽離。做得好時,我們在實踐「冰冷的熱情」,不好時,我們有可能精神分裂。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作者:庄祖宜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年:2012-12
內容簡介:
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
作者與你分享專業廚房背後的秘密
在廚房發現廣袤的田野,以食藝色香寫照眾生面相。
這不僅是一本記錄廚藝學校和餐飲生活的書,更是一本蘊涵著人類學思想的生活小品。
入圍2010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
作家梁文道、蔡珠兒、韓良憶、葉怡蘭等人滿足推薦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作者放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轉戰廚房!
為讀者講述專業廚房裡不為人知的秘密與樂趣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