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質舞蹈 > 中醫鹼性體質

中醫鹼性體質

發布時間:2021-02-26 16:31:25

⑴ 如何把自己的身體調理成鹼性體質

五穀基本是酸性,水果和葉子菜大多是鹼性,平常喝的水應該用新鮮檸檬切片泡水,多喝檸檬水多吃水果蔬菜還有紅薯,堅持一段時間體質就能調過來了

⑵ 想問中醫鹼性體質好還是酸性

您好,健康人的體質應該呈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當人體處於正常的弱鹼性時版,機體免疫力強、生權病機會少。酸性體質的人易患多種疾病,這是因為酸性體質者體內的激素分泌、神經調節及臟器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並由此誘發出其他疾病。

⑶ 鹼性體質和酸性體制的區別和好處

鹼性體質和酸性體制的區別:

1、酸性體質人容易生病。

2、鹼性體質是健康的。

3、酸性體質是在皮膚上有所體現的,皮膚沒有光澤,毛孔大、反復長痘、不小心有傷口癒合的比較慢。

4、鹼性體質相對來講要健康一些,皮膚紅潤有光澤,細膩有彈性。

因此酸性體制對人來說沒有好處。

1、能快速改善亞健康狀態。

2、有利於改善易胖體質。

3、提高生男孩幾率。

(3)中醫鹼性體質擴展閱讀:

酸性體質基本觀點:人體體液的pH值處於7.35~7.45 的弱鹼狀態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數人由於生活習慣及環境的影響,體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們的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這些人就是酸性體質者。

該觀點內的體液概念十分模糊,因為人不同的體液的pH值是不盡相同的。對於健康人群來說,我們的血液總是能夠將pH值穩定在7.35-7.45這樣的范圍以內。而唾液pH值是6.0-7.5。胃酸則屬於強酸。

研究報告指出,健康人內環境的pH值在7.35到7.45 之間,即我們的體液應該呈弱鹼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所謂酸性體質,是一種偽科學。

該學說認為,體質的酸化是百病之源,無論是癌症,還是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都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而所謂「酸性食物」范圍之廣之常見,絕對可以嚇你一大跳:魚、肉、米飯、酒等人類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說成是酸性的。

尤其是中國人的主食米飯,更被渲染成「酸性食品」的典型代表,它也就變成了致病的罪魁禍首,從而幾乎可以引起全社會的恐慌,凡了解此論者差不多人人自危。

如果人們真的相信此論,按該理論的說法來指導其日常飲食,那才真正將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⑷ 中醫講 夫妻雙方都是鹼性體質容易生男孩對不

中醫沒講酸鹼性啊!酸鹼性是西醫的!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⑸ 問中醫專家:鹼性體質生兒子的說法,符合醫學常理嗎

從理論上講是有道理的,只是操作性好難,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中醫治療宮寒不內孕症,一,效果容很好,二,服中葯調理後生女孩偏多(本人數十年的經驗證明確實如此),十年前就看到過某本書某老中醫也有同感。因中醫中葯治療宮寒不孕大多用的是補益葯,而補益葯大多呈酸性,既然酸性葯物致使生女孩偏多,就反證了鹼性會生男孩多,因為在這方面只有兩種選擇的。這是符合某種邏輯規律的,(如果某種事情的結果只有兩種,那麼,不是A,就一定是B)供參考。——星南逸人

⑹ 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哪一種易得癌症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肯定是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症。。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所以癌症患者體液一定是酸性的。現在很多食療的書籍上面都有講述。。多吃鹼性食物有益於健康。健康,亞健康人群都在關注鹼性食物。。
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是酸性的。。鹼性食物是首先通過改變癌細胞的生存環境,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和轉移。。。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⑺ 有沒有誰知道,中醫怎麼調節身體的酸鹼性。

1、所謂的酸鹼性,是一個相當粗糙的概念。人體的各個部位,酸鹼性都是不專同的,否則屬人體根本無法工作。

所以,如果真要較真,則要問,你說的是尿液的酸鹼度,還是口水的?還是胃液的?還是肌肉的?

而人在不同的時間,身體的各部位酸鹼度也會有變化,比如運動後肌肉酸性變強。

2、所謂的酸鹼性,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騙子在忽悠,什麼酸鹼性保健品,水,諸如此類的。

騙人的。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騙子,只是具體內容不同。

3、中醫調節的是陰陽平衡,氣機的正常開合等,如果你注重健康,當然也可以找中醫調理。注意是找正規醫院的中醫。別追求哪種濫竽充數的,張悟本之類騙子。

4、個人親身體驗,只要找正規的中醫,效果很好的。比較推薦。

⑻ 人體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各有什麼特點

眾多商家近年來不斷向消費者灌輸一個概念: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認為體液偏酸會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由此,一些保健食品宣揚排酸功效,部分美容院甚至推出了「海藻排酸」項目。但中西醫專家對此進行了駁斥,因為醫學界從無酸性體質之說酸性體質基本觀點:人體體液的pH值處於7.35~7.45 的弱鹼狀態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數人由於生活習慣及環境的影響,體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們的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這些人就是酸性體質者。 中西醫駁斥 針對目前流行的「酸性體質是生病的根源」等說法,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專家,都從根本上否認了「酸鹼體質」說法,稱目前醫學界尚無「酸鹼體質」的說法。 專家觀點 北京中關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蘇明山和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董行運介紹,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體內不可避免地產生含酸的代謝產物(碳酸、乳酸等)和鹼性產物。但人體有三個調節系統可以進行酸鹼平衡,腎臟可以通過尿液排掉多餘的有機酸,呼吸會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體液也會中和酸鹼平衡,因此正常生物體的體液酸鹼度(PH值)總是穩定在一定范圍之內,因此人體的體質不會是酸性的。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尹志超也表示,中醫方面並無「酸鹼體質」之說,只能說人體在攝入過多酸性物質之後,可能會出現「陰虛」症狀,諸如虛熱、盜汗、睡眠不沉等症狀。不過,出現這些症狀並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臨床觀點 事實上,酸性體質概念中還有一個站不住腳的邏輯問題,即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在醫學臨床中,的確有很多酸中毒的情況發生。只不過,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為服用了某些葯物或生病了,才會出現酸中毒的現象。一些常見的疾腹瀉、腎衰竭,代謝類疾病如糖尿病,確實會引起酸中毒。而這些疾病的誘因,卻和酸中毒沒有一點關系。 身體偏鹼就是健康的,其實不過是酸性體質論者偷換概念的錯誤命題。以號稱中國最早提出酸性體質概念的梁雙林的理論為例,他們強調身體的PH值應該一直處於 7.4才好。事實上,這就是一句廢話,因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並不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偏鹼性才好。人體中有幾個地方,必須偏酸才算健康。第一個就是胃,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會多多少少有點了解。如果發生嘔吐現象,大量的胃酸排除體外,反倒會引起輕度鹼中毒,這就是嘔吐後會感覺頭暈的原因。另外一個是皮膚,健康的皮膚pH值應該是5.5,處於弱酸性的皮膚更不容易滋生細菌。女性陰道最理想的環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於4.5,就會引發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腎臟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體內的酸性物質從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個人的尿液呈鹼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體質論,一個人的體液或血液pH值呈鹼性才健康,那麼皮膚、胃、陰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該呈鹼性才符合邏輯。 客觀評價 酸性體質論就像一個到處都是漏洞的謊言一樣,一個謊言需要另外一個更大的謊言來補上窟窿。事實上,他們也在試圖補上這個窟窿,雖然他們沒辦法舉證曾有任何新的研究發現,在哪本世界醫學界認可的醫學期刊上發表了論文,他們倒也端出一個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瓦爾堡)支持酸性理論的事例。酸性體質論者說這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就提過缺氧狀態下,身體呈酸性,是癌症的根源。事實證明,這位德國生物化學家所有的公開論著中,沒有任何涉及酸性體質或者酸中毒的研究,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缺氧狀態和身體呈酸性有關系。自稱最早提出酸性體質的梁雙林,在采訪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這個概念。不知道我國這些拚命推廣酸性體質致病論的營養學家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成功進行一場穿越時空和生死的靈魂對話。至於他們提到的美國諾貝爾獲得者雷恩,在美國醫學界淫浸了十幾年的張健教授,竟然連一點印象也沒有,更別說用谷歌或網路去搜索了。 所謂「酸性體質論」,就是近年來廣為流傳的一種偽科學學說,該學說認為,體質的酸化是百病之源,無論是癌症,還是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都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而所謂「酸性食物」范圍之廣之常見,絕對可以嚇你一大跳:魚、肉、米飯、酒等人類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 說成是酸性的。尤其是中國人的主食米飯,更被渲染成「酸性食品」的典型代表,它也就變成了致病的罪魁禍首,從而幾乎可以引起全社會的恐慌,凡了解此論者差不多人人自危。如果人們真的相信此論,按該理論的說法來指導其日常飲食,那才真正將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其實所謂「酸性體質」能夠致病的說法,純粹是在玩弄概念。按照據傳是最早拋出「酸性體質論」的梁某某的說法,人體pH值必須維持在7.4左右才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倒算他說對了,但卻是一句廢話,因為正常人體液本身就呈弱鹼性,pH值就在7.4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要讓它變成6.8你也沒這本事,哪怕你天天吃的都是所謂的酸性食物!因為人的體液具有很強的中和緩沖功能,他自己就能夠維持酸鹼度的平衡,所以無論你攝入的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人體的pH值是基本不變的,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酸性體質」,這是中學課本里就已經提到了的。一些人之所以相信「酸性體質論」,我想或許是因為許多人聽說過有「酸中毒」的說法,但其實那都是某些嚴重疾病導致的後果,而不是無緣無故由飲食能引起的,這是典型的「倒果為因」!而且,順便告訴大家一句,除了「酸中毒」外,醫學上還有「鹼中毒」、「水中毒」等概念,這些概念到了某些喜歡標新立異製造聳人聽聞的謊言的騙子們那兒,不知又要引起怎樣的聯想,從而創造出更為驚天動地的謬論來。 其實,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都對「酸性體質論」進行過批判,比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華人科學家張健經多方論證,並和美國的同行探討,最後,他說他可以代表美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專家負責任地說,酸性體質是一個造出來的概念,純屬子虛烏有! 如果有人迷信「酸性體質論」非但無益,而且有害。因為如果一個人受「酸性體質論」的影響,嚴格按該理論提出的鹼性食譜來安排飲食的話,那時間一長,必然導致營養失衡,從而可能疾病纏身,因為人體是必須各種營養平衡搭配,才能夠保持健康體質。 編輯本段如何改變酸性體質? 1、不熬夜:如果晚上超過凌晨1點還不睡覺,人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就不是依靠所攝入的食物所供給的了,而完全是由身體分泌的各種激素所支持,這時內分泌的代謝會產生很多毒素,致使體液環境變酸。 2、不吃宵夜:通常在晚上8點過後再進食就稱之為宵夜。因為人體在晚上的代謝能力會降低,且很多器官都已經進入休息狀態,所以會導致食物停留在胃腸系統中,逐漸變酸、發酵,並產生毒素,而使體質變酸。 3、吃早餐:人體在凌晨4點半的時候,體溫會達到一天中的最低點,此時血液循環的速度也是最慢的,如果睡得太晚又不吃早餐,人體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補充,血液循環的速度會變得更慢,使人體處於缺氧的狀態,體質變得更壞。 4、多吃粗糧:精緻的食物會加速胃腸的老化,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粗糧的好處,但對於缺乏運動的上班族來說,距離粗糧還是有點遠,長期進食精緻的食物會加速胃腸功能老化、衰退,會經常出現便秘等狀況,致使所進食的食物都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體質也逐漸變壞。 5、攝取正確比例的酸鹼性食物:人體中含有大約80%的鹼性物質和20%的酸性物質,因此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攝取80%的鹼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其中80%的鹼性食物,是由60%的蔬菜和20%的水果構成,而20%的酸性食物,則以蛋白質及澱粉類食物各佔10%構成。

⑼ 想調理鹼性體質,喝中葯可以嗎

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導致酸鹼性的改變。目前很多「食物酸鹼性」的說法基本是商家的噱頭,不是科學的概念。
人體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鹼度。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酸鹼失衡不容易發生,並不存在所謂的「酸性體質」。健康人的血液是弱鹼性PH7.4左右。如果身體酸性或鹼性短暫增強,呼吸系統將會在幾分鍾之內反應,加速或減緩排出二氧化碳(酸性),從而在幾分鍾之內就把PH值調節正常值。腎臟尿液排泄系統和血液系統,也會通過強大的平衡調節PH值,所以沒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不存在「酸性體質致病」這種說法。
講求食物多樣化、保證葷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則。各類食物均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司職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保健角色,相互不可替代。只有和諧共處,才能最終獲得最大的健康收益。而一味追求所謂「鹼性」食物,摒棄「酸性」食物,只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新的不平衡。長此以往,最終損害的還是身體健康。

閱讀全文

與中醫鹼性體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